阿赖耶识第八识 是我们个人世界的创造者 第八识 阿赖耶识

1、阿赖耶识(第八识),

2、末那识(第七识),

3、意识(第六识),

4、眼、耳、鼻、舌、身识(前五识)。

唯识学说,称第八识是「种子识」。「种子」哪裡来的,没有解说。仅仅说一旦陷在本人的种子识中,就一向:

我要活下去,要按照本人盲目意欲的方式和内在活下去。一、

依《愣伽经》和《解深密经》来说,我们人的本质性和活动本来就有三性和三无性。一切的存在是因缘生、因缘灭,在我们自己未存在以前,是在无何有之乡,也就是在「本无」中。

是从三性三无性的论点来解释的,

三性:徧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

徧计所执性:

「徧」就是徧一切,「计」即计度、分别,「执」为执着,死死的抓着不放也。

「徧计所执性」者,就是我们凡夫妄情执着一切的存在为实有,其实是诸法空相,且一切的存在,因「识」才显其境,而「识」的本身,本为一妄情业力所致。究实和通体的说来,我们生生世世的徧计搞在一团,就叫作「识」。

依他起性:

「依他起性」者,「依」即依恃、互依、互缘、互对、互斥;「他」者,主观(识)以外之一切存在。「依」与「他」互合,意谓主观(识)与客观相合,便成依他起,亦即依因缘而生之一切万法,也就是缘起性空。「他」乃因缘,其主因或第一因当然为吾人之种子识,而非如西洋文化所称之上帝。我们的主因(种子识),透过我执(第七末那识)六根相合,而生六尘,于是六识、六根、六尘而起,便成十八界,这就是依他起。应注意的是,没有八识(主观),就反应不出客观(他),此所以主客是合而为一的。因此「唯识」也者,既亦心亦物,又非心非物,更超越心物,而超越心物者,乃圆成实性。

圆成实性:

「圆成实性」者,「圆」即不多不少,「成」为成满,「实」係实在。合而言之,意谓圆满成就之真实性。

在唯识上,有时候圆成实性称作真如,而真如者,要转识成智方称其为真如。有时又将无为法称作圆成实性,例如百法中的六无为即圆成实,另九十四法则为依他起,而认为一切法为实者,则徧计所执也。

对应于三性来说,又有三无性。

三无性:相无性、生无性、胜义无性。

相无性:

「相无性」即主观和客观存在之无本质性,它是相对于徧计所执来说的。众生的徧计所执,以妄心执着计假我假法为真我真法,假我假法所显之相,本非实有,非实有者,即无性也,因之谓相无性。在此要注意的是,相虽无性,但并非否定相之存在,意在言其存在乃幻化,即「假」也。

生无性:

「生无性」者,「生」为生起,生起无本质性,一切的生起,离不开因缘和合,缘起缘灭。「生无性」是相对于依他起性来说的。生既为因缘和合,而即为依他起。既为依他起,则此依他起(因缘所生法)即无实性,既无实性,即生也者无性,所以生无性。而生是因缘和合而来的,那就是因缘也无实性。既然因缘无实性,这就难怪释迦牟尼佛在《愣严经》中说:

「本非因缘」了。

胜义无性:

「胜义无性」是相对于圆成实性来说的,所称圆成实性,意谓断烦恼、所知二障,入真如,契法界,成就一切功德,也就是将徧计所执与依他起性转过来,化为绝对的智慧。再往上一推,不住圆成实,离一切相,即一切法,即一切法,离一切相,也就是法融禅师说:「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当用恰恰无。」这样就为胜义无性。

其次在唯识系统裡面,有「五法」:

名、相、分别、正智、如如。

简单的说,「名」就是由意识和人的活动所产生的种种语言、符号、记述,甚至像现在的大哥大,一切的密码,任何沟通之种种,都可视为在「名」的范畴中。

「相」就是各类现象,特别是指自己的主观可以化为客观│作为一种自我的对象去作理解。所以唯识就有所谓「四分」:

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

「相」已于前言。「见分」就是个人八识的认识作用与功能,例如第七识抓第八识,以假我为真我,就是第七识的见分抓第八识的见分当作相分。「自证分」即自己的认识功能,能知道自己认识相分与见分。再往前推,「证自证分」就是自己有洞悉「自证分」的功能,用哲学语言来说,这叫作先验的统觉。

阿赖耶识(第八识)是我们个人世界的创造者 第八识 阿赖耶识
「分别」就是认知、意欲等等的分别作用与功能,这包括感觉经验的认识与迎拒,逻辑、辩证思惟以及归纳实验和综合的冥思观想,都可以归到分别作用。

至于「正智」,也就是超越名、相、分别后,所归到自身的智慧,例如知四念处,证知四圣谛,归到菩萨道等等,都属于正智范畴。

「如如」则是「法尔如是」,为本来佛、或佛的性状与境界,也就是一切形而上本体的本身,它和佛、寂灭、涅槃、真如、实相……等等为同一意谓。

二、一旦我们存在以后,我们便有「中阴身」,「中阴身」也就是基督教所说的「灵魂」,道家所称的「魂」。

三、我们存在的「肉体」,是随我们在绵延的空间与时间中转换而存在的,至高的善法可以成佛,极坏的恶法会下地狱或堕为饿鬼与畜生。

四、以上的这种理解和设计,叫作「赖耶缘起」。

五、之所以称作「赖耶缘起」,因为我们的存在,是存在于八个识中,八个识是:

之所以要如此活下去,是因为我们自己老是受「习气」累积的左右。

六、所谓「习气累积的左右」,是说:只要我们存在,就带着过去世的种子习气,面对当世的人、事、物。不断的搞喜欢、不喜欢;要得、要不得的种种情、意、欲之选择与分别。

七、这种生生世世在情、意、欲中,不断的选择与分别,唯识称作:

八、「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

九、在「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中,一个时代的个人、家庭、团体、社会、天下国家种种,如果在善法中,便是「淨熏」;若在恶法中,则为「垢熏」。

十、就唯识对人的解释来说,人有善、恶、不善不恶(无记)三方面。恶的方面有:

根本烦恼六│贪、瞋、痴、慢、疑、不正见;

小随烦恼十│忿、恨、恼、覆、诳、谄、憍、害、嫉、悭;

大随烦恼八│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举、失正念、不正知、散乱;

中随烦恼二│无惭、无愧。

善法有十一个│信、精进、惭、愧、不贪、不瞋、不痴、轻安、不放逸、行捨、不害。

去掉或克服了恶法,如不在无记中(大阿罗汉在非想非非想中,为广泛意义的无记),便可实现善法│所以要行菩萨道。

十一、恶法或善法,涉及到社会、天下国家的思想、生活、制度、信仰与整体的生存目标是否良善或败坏。

十二、所以现代整个人类文明要检讨的,究竟是往善法大道前进,还是往恶法奔驰?

十三、就唯识系统的解说与设计来说,人要得到自在和归到本来的平静与寂然,就应努力去掉六个根本烦恼和大、中、小二十个随烦恼。

十四、要去掉各种烦恼,就要将曹操说的翻转过来,曹操说:

「宁肯我负人,不肯人负我。」

翻过来是说:

「宁肯人负我,绝不我负人。」

于此:

十五、便是菩萨道,因而「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就不会事事在搞买卖、功利的计较与分别中。

十六、不在功利中搞利害的买卖、计较与分别,而又将自己交给众生,生生世世作好事,称作:

「无功用行」。

十七、无功用行的达成,是在为而不为,不为而为的捨己为人的活动中。

十八、这种捨己为人,为而不为,不为而为的活动,属于唯识所说的:

「六无为」。

「六无为」是:

(一)虚空无为。

(二)择灭无为。

(三)非择灭无为。

(四)不动无为。

(五)想受灭无为。

(六)真如无为。

成就六无为法,便是成就了印心的《愣伽经》所说的成佛。

释迦牟尼佛在印心的《愣伽经》说佛的境界是:

(一)去掉一切妄想。

(二)转识成智。

(三)归到寂静。

(四)淨。

(五)起用,即慈悲喜捨。

若完全「转识成智」了,便是成就了「圆成实」│佛。

十九、成佛是经由「无为法」而达成的,但唯识重要的经典《解深密经》说:

成就了无为法以后,也要超越无为法│意思是说,成佛了,绝莫认为自己是佛。

二十、成佛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也就是要经过好多亿万年,没有关係,慢慢的修,所以要修六波罗蜜。六波罗蜜是: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

修六波罗蜜的目的,在转识成智。

二十一、转识成智,是要将八个识彻底转成「智慧」。为什么呢?

因为如果未转业力习气,种子识(阿赖耶识)只要一遇因缘聚会,就会转世投胎,没有超越五徧行(作意、触、受、想、思),就会继续在六道中轮迴。

二十二、之所以不容易超越五徧行的原因,是因为种子识之所以称为种子,它有三种功用:

透过前面七个识,生生世世乱抓、狠抓一切,这叫作「能藏」;

将经历的一切人、事、物影像(主观的、客观的)藏在种子识裡面,这就叫作「所藏」;

一旦构成了「能藏」与「所藏」,便紧紧的抓住它们不放,这叫作「执藏」。

二十三、人紧紧抓着不放(执藏),有几方面,即追求:

男女、饮食、名、利、权力、知识、长寿、社会关係(家庭、亲朋戚友、天下国家)。

此种追求,固然是因为有种子识,但也因为有第七识(末那识)。

二十四、末那识又称作「情执」,之所以称作「情执」,就是它永远的抓着种子识不放,也就是自己恋自己。从这一意义和理解来说,世上除了菩萨,每个人都是绝对自我恋的自己爱自己。

二十五、人类的根本问题,不能解决在此,所以要:

二十六、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要「菩萨慈悲」。

释迦牟尼佛更慈悲,祂在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中,要大家转识成智。

二十七、转识成智是这样的:

(一)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人生在世,整天昏昏扰相,不得宁静,所以在五识不得不起用时,要能作到如六祖惠能所说的:

成所作智同圆镜│即具有智慧的明镜,朗照一切。

(二)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意识不可盲动。不盲动的方法:一切修为与活动无我、无法,全在菩萨道中,生生世世为人的无功用行中。所以六祖说:

妙观察智见非功。

(三)转第七识末那识为「平等性智」│第七识即情执,紧紧的抓住自己的种子识(即第八识),认为这就是「我」,实际上,它是「假我」,所以《唯识三十颂》一开头就説:

「由假说我法,有种种相转」。

之所以为「假我」,在以上说明「能藏、所藏与执藏」,便可理解。

唯识说第八识是无覆无记,而第七识则是有覆无记。「有覆」也者,就是自己染污自己,「覆」即染污义。从这一理解来说,人生在世,好也罢,坏也好,都是自己搞自己,谁也救不了谁。所以

释迦牟尼佛说,人要:

「自觉」。

因此《金刚经》说:

「度尽一切众生,实无众生可度者。」

六祖惠能说:

平等性智心无病。

(四)转第八识(种子识)为「大圆镜智」│吾人本来佛(本来自性清淨),只是一念不觉,也就是悟道的《愣严经》所说的:「背觉合尘,故发尘劳」。如果「灭尘合觉」则「发真如妙觉明性」,问题是如何灭尘?

二十八、《愣严经》说:「心中狂性自歇,歇即菩提」。「菩提」即本来「大圆镜智」,所以六祖惠能才说:

大圆镜智性清淨。

如此说来,问题在个人、社会、团体、天下国家能否放下「狂心」,能否「放下」也「放下」。如何「放下」?「放下」就是提起。如何「提起」?一切莫「狂心」,一切都在「理」与「礼」中。

说明了唯识的转八识成四智以后,现在有一个大问题:

为什么有如此八识的设计?

瞭解唯识最重要的一个关键是:它是在经验中来谈经验的。唯识体会和观察到我们自己存在的经验,无非是在五类范畴中:

1、心法。

2、心所有法。

3、色法。

4、不相应行法。

5、无为法。

一起构成为百法。

百法是:

心法:有八种│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种子识。

心所有法:有五十一种,如下:

徧行五│作意、触、受、想、思;

别境五│欲、解、念、定、慧;

善心十一│信、精进、惭、愧、不贪、不瞋、不痴、轻安、不放逸、行捨、不害;

根本六│贪、瞋、痴、慢、疑、不正见;

小随十│忿、恨、恼、覆、诳、谄、憍、害、嫉、悭;

大随八│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举、失正念、不正知、散乱;

中随二│无惭、无愧;

不定四│悔、眠、寻、伺。

色法:有十一种│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

不相应行法:有二十四种│得、命根、众同分、异生性、无想定、灭尽定、无想报、名身、句身、文身、生、住、老、无常、流转、定异、相应、势速、次第、时、方、数、和合性、不和合性。

无为法:有六种│虚空无为、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不动无为、想受灭无为、真如无为。

在百法中,前四类为有为法,后一为无为法。若一直沉在有为法中,便是凡夫;如在有为而无为,无为而又有为中,则是菩萨。佛便是成就无为而又超越无为,所以《愣伽经》卷首即说:

「智(佛智)不得有无」,也就是佛智是超越了「有」与「空」的。

二十九、佛的超越「有」与「空」,也就是超越「色」与「识」,《愣严经》说:

「生因识有,灭从色除」的道理在此。

「色」即一切有形的存在,它当然蕴含着物质性、生物性、化学性……种种有形的存在在内。不过唯识认为「色」是识之所「变」,这就难体会和理解了。真要理解,必须透过极深的禅定与修持,达到一种阶段,那就是:

唐玄奘所着《八识规矩颂》所说的:

「不动地前纔捨藏,金刚道后异熟空,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十方尘刹中。」

这一颂(颂即章节),是解释第八识的最后一颂。

「不动地前纔捨藏」是说八地菩萨叫作第八不动地。到了不动地之成就,便克服了第七识抓自己的作用,不再在生死海中轮转,这时烦恼障和所知障已相当克服,故超越了种子识能藏、所藏、执藏,称为「捨藏」。

但是即使到了第八地,尚有第九地、十地,到了十地菩萨的(法云地),还有等觉、妙觉,然后成佛。在此说「金刚道后异熟空」,是指菩萨即使到了第八地以后,我执虽已破,但仍有细微法执(就是智慧并未登峰造极),一切差别智(认识和面对一切的力道)并未全部圆融,要到金刚道后异熟空。意思是说从此以后,自己在任何时空中,不再受世累和三世因果的綑绑了。

在此,可引《瑜伽师地论》卷十二的一段话,便可瞭知什么是金刚道,原文是这样说的:

「复次,云何金刚喻三摩地,谓最后边学三摩地。此三摩地最第一故,最尊胜故,极坚牢故,上无烦恼能摧伏故,摧伏一切诸烦恼故,是故此定名金刚喻。譬如金刚其性坚固,诸末尼等不能穿坏,穿坏一切末尼宝等,此定亦尔,故喻金刚。」

唯识的经典和论着,「经」是归到「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华严经》│归到毘卢遮那佛和华严性海(十法界、十玄门……。),以及普贤菩萨的「普贤行愿品」。

「论」则是弥勒菩萨所讲的一百卷《瑜伽师地论》,从凡夫意地、罗汉、辟支佛、菩萨一直到佛,如何一步一步的亲修亲证,一起有十七地。 曾与道友一起恭读此论二十多年。

再应一提的是,唯识有五位:

悟入唯识实性的究竟佛果,必须发起无量的善行,依伏断我执法执之位次,分为五位:

(一)资粮位:

资粮位有十住、十行、十迴向,是修集福智之行门,亦即修大乘顺解脱分。

(二)加行位:

加行位有煖、顶、忍、世第一法,是修大乘顺抉择分。

(三)通达位:即菩萨所住见道之位。

(四)修习位:

修习位是讲菩萨所住修道之位。

(五)究竟位:

究竟位是讲住无上正等菩提之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78090.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明明是两个世界的人,永琪为什么会爱上小燕子 永琪小燕子

原文地址:明明是两个世界的人,永琪为什么会爱上小燕子作者:依岸竹篱和王若谷先生讨论了半天永燕的问题,他说这两个人是两个世界的人,他们谈不上心灵相通,永琪怎么会爱上小燕子,爱从哪里来?回复了一大段,决定作为博文发出来五阿哥爱上小燕子

“这是我们被殖民者的胸襟” 殖民者

电影“这是我们被殖民者的胸襟”朱永潇为纽约时报中文网撰稿2014年10月14日  电影《KANO》讲述的是1931年嘉义农林学校野球队(嘉农)在日本教练近藤兵太郎带领下闯入日本甲子园决赛的故事。Courtesy of Lighten Distribution Co. Ltd

哪些礼仪是一个人必备的? 一个人的优点有哪些

哪些礼仪是一个人必备的?会让人觉得舒服,有教养,彬彬有礼、不卑不亢那种,不是溜须拍马。例如为随手为别人扶门,吃饭等长辈先动筷子等等以下是知乎网回答:写在大家读这个之前:首先,我没有说我写的这些东西是绝对正确的,母亲平时这么做,这么教,我

声明:《阿赖耶识第八识 是我们个人世界的创造者 第八识 阿赖耶识》为网友一世良缘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