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投资详尽分析王道五 证券投资分析师

文/林森池 编辑制作/荷花小女子



证券投资详尽分析王道(五)

目录

第五部分

所有在中国境内的高速公路,只享有30年的经营权,期满后公路交还政府接管,并不作任何赔偿。随着经营权时间值的消失,公路股的股价在后半时段(经营权过了一半时间之后),通常会遭受抛售,所以公路股无法成为累积财富的“千里马”。

01、如何分析公路企业

02、计算浙江沪杭甬的“内在价值”

03、衍生工具的陷阱

04、认购/认沽备兑认股证

05、以下是投资银行谋取暴利的优势

06、汇丰法巴备兑认购认股证

07、笔者的建议

08、股票与资本市场的起源

09、英、美资本主义的危机

10、投资普及平民化

11、香港经济起飞特色

12、出口工业

13、金融业之银行业务

14、金融业之财务公司

15、金融业之投资银行

16、香港股市发展史

17、1973年香港股市泡沫

18、1987年股灾

19、2000年网络股泡沫

20、香港的重大收购战

21、置地收购牛奶公司

22、长江实业收购和记洋行

23、恒指成份股沧桑史

01、如何分析公路企业

笔者对公路股有所保留,原因如下:

(一)所有在中国境内的高速公路,只享有30年的经营权,期满后公路交还政府接管,并不作任何赔偿。随着经营权时间值的消失,公路股的股价在后半时段(经营权过了一半时间之后),通常会遭受抛售,所以公路股无法成为累积财富的“千里马”。香港隧道便是一个好例子,后半段时间香港隧道股价长期不振,尽管派息高达10厘;

(二)高速公路要增加收费有实际上的困难,往往受外在因素影响,既要考虑汽车流量,又掣肘于免费国道所带来的竞争。以浙江沪杭甬为例,上市文件已列明与政府订立了一套加价机制,每3年可以上调一次,但根据过去5年的经营历史来分析,加价的进度与招股书所列明的,有很大差距,1999年时沪杭甬没有增加汽车入场费用,只是就2吨以下车辆的里程费作轻微调整,由每公里人民币4港仙上升至4.5港仙。2002年所有收费都没有调整;

(三)无可避免,收费高速公路要面对排山倒海的政治压力。贫穷而偏远的乡镇,依赖高速公路,将产品运往大城市销售,可是高速公路关卡重重,且收费昂贵,被认为阻碍贫穷乡镇的经济发展。以沪杭甬为例,沪杭路段有8个收费站,杭甬路段有12个收费站,通过所有收费站,单程需要付出人民币154元,来回程算一天便要人民币308元。近日传闻,国务院稍后可能推出另一套新法例,限制关卡数目及收费,所收的款项要放进一个固定户口,先作偿还贷款,才能派发予股东;更有传闻指收费要跟贷款挂钩,不再跟随协议加费。若然落实,这些新措施将对公司造成很重大的打击,空穴来风,未必无因的情况下,所有估计的“内在价值”都是徒然。最近安徽皖通接获安徽省政府的指令,须于2005年1月将若干车辆的里程收费作不同幅度下调;

(四)理论上公路股可以不断兴建新的高速公路,取代将会被政府接管的旧公路,来延续其经营权。理论归理论,实际上成功的例子并不多,要选址兴建新的高速公路困难重重,高速经济发展的地区,如珠三角及长三角,已经设置不少早期建成的高速公路,如果新建公路只是连接穷乡僻壤,汽车流量不足,投资自然无法取得合理回报。另一方面,收地往往遇上地方势力阻挠。乡镇企业宁愿选择免收费的国道,宁可自行集资兴建接驳国道的乡镇小公路,拒绝接纳收费高速公路通过他们的土地;

(五)要准确估计公路股的“内在价值”是有困难的。由于经营权的限制,不可以依赖10年后,以合理市价出售手上的公路股,估值时必须计算,公路余下经营期的现金流及派息,折合成为现在价值,不过经营权年期长,所以估值时牵涉太多假设,最后无法反映实际情况。

02、计算浙江沪杭甬的“内在价值”

以下为计算过程中的一些主要假设:

(一)要计算浙江沪杭甬的“内在价值”,我们可以估计公司未来的汽车流量及收费增加进度,扣除各项开支及资本性开支后,然后计算剩余的现金流,并将每年现金流及股东派息折合为现值,除以公司总发行股数,便可以得到公司的“内在价值”;

(二)基于主要公路尚余25年的经营年期,因此假设于2029年公司将会终止所有营运,并将无条件把公路资产交回政府,因此股东届时将只能获分配所有剩余现金,并不包括资产变卖的价值;

(三)车流量将跟随经济的增长而上升,加上路面扩阔,由4线变为8线,所以估计到2029年仍未达至饱和。根据公司招股书所列明,车流量增长的预测,是经济增长的系数计算得来的,2003年的日平均车流量为42,949辆,随着上三高速公路的完工,将会显著带来增幅,2029年的日平均车流量将上升至187,861辆;

(四)公司现时正进行公路扩阔工程,以应付未来需求,估计将在2007年完工,届时行车道将由现时的4线增加至8线;由2004-2007年,公司的资本性投资估计约为人民币50.52亿元,预计贷款可于2013年还清;

(五)公司的折旧主要集中在高速公路、桥梁及土地上,这些固定资产的折旧,乃按估计可使用年限,以直线法摊销;

(六)2000-2003年,公司的派息比率介乎57.1%-64.6%,因此假设未来25年的派息比率为60%;

(七)折现率为5%,与美国30年长期债券息率相若;

(八)基于通胀可能受控,收费过高而丧失竞争力的假设,于2005年上调车费10%,其后24年经营期,车费将维持不变。当然这是一个比较保守的估计。

根据以上假设,笔者估计浙江沪杭甬的“内在价值”为人民币11.06元(约为10.43港元)。于2004年10月21日,浙江沪杭甬的收市价为5.05港元。“内在价值”较市价高出107%。

03、衍生工具的陷阱

林奇和巴菲特对于衍生工具,所持的态度均相当审慎,甚至认为应该立例取缔。笔者亦认为这类衍生工具的回报虽然很高,但其风险同样高得令人惊怕。投资者经常要面对资本损失,在不公平的情况下与庄家(发行商)竞争。衍生工具与股票投资不可相提并论,就投资股票而言,好的管理层可以创造财富,令一家上市公司赚钱,再派息予股东。因此,股东毋须整天望着股价的升跌而为生活盘算。可是,衍生工具却与股票的市价挂钩,能否从衍生工具赚钱,绝对是望天打卦,被市场牵着走。

期 指

举个简单例说,现时购入一张恒指期货,所需要付出的按金是5万港元。小投资者在买恒指期货(俗称期指)时,很多时候都是以单向的投机心态去买入或沽空,而市场的波动往往令期指较恒指出现溢价或折让,这些溢价或折让,被大户利用,来猎取你手上的“小鸡蛋”。

大户的做法是利用实货进行套戥(套利),赚取“高水”或“低水”所产生的利润。做法并不复杂,但所牵涉的资金较大,例如有大户买入100万股的盈富基金(2800),涉及资金约1,320万港元,同一时间又可抛空20张期指(按金100万港元),风险已经完全抵消了。这操作能够赚取的可能是期指所带来的五十、六十点溢价,同一时间也能赚取盈富基金的派息。例如以20张期指,以50点的溢价计算,则可获利5万港元,一个月的回报率为0.35%,即年回报率为4.2%,尚未计算持有盈富基金的派息(年计算接近2%)。所谓大户很多时候是金融机构或投资银行,由于资金庞大,成本便宜,水到渠成,容许他们进行这类套戥活动。

当期指出现五十、六十点折让时,大户亦可同样进行套戥。做法是抛空成份股中大市值的股票,同时购入期指,赚取差价。大户要借现货抛空并不困难,如果你的股票按给银行或经纪行,称作“做孖展”(Margins),银行或经纪行便有权将你持有的股票借予别人抛空,赚取手续费用。倘若你的股票只是放在银行而没有借钱,理论上,这类被托管的股票是不可外借的。但有大银行却想尽办法,用豁免托管费为利诱,游说顾客同意银行有权“处理”其托管的股票。名义上是“处理”,但同意书上列明银行可将托管的股票外借予人抛空。其实,大银行或金融机构时刻都在垂涎你手上的“小鸡蛋”。

期指成交日趋活跃,未平仓合约经常超过10万张,涉及按金超过50亿港元,以杠杆13倍计算,套戥现货市值高达650亿港元,比每日股市的成交还要大上数倍。因此,每逢月底结算前,股市往往出现较大波动,恒指可以在数日间上落数百点。2004年8月20日,恒指的收市为12,376,其后6个交易天,恒指上升至期指结算时的12,877点,总共上升了501点。若然是抛空期指的话,在6天内,每张期指要赔上25,050港元。2004年9月份期指结算时,恒指亦出现急速的大幅波动。结算前的4个交易天,恒指在外围股市风平浪静的情况下连续下跌,共下跌了330点。临结算前股市的大幅波动,可能与期指的“好仓”或“淡仓”有关。

04、认购/认沽备兑认股证

近两年来,本港10多家发行商(投资银行)大力宣传及推广另一衍生工具,即是备兑认股证。无论在电台、报章或研讨会上,发行商都不惜工本,诱导小投资者利用备兑认股证去投机。衍生工具是投资银行的暴利生意,可说是合法经营的赌业,最容易猎取小市民手上的储蓄。

首先,小投资者的“刀仔锯大树”的心态,是很容易令自己成为“大鳄鱼”的猎物的。一般的小投资者均希望以最少的本钱,博取最大的回报,像买“六合彩”的心态。汇丰银行的股票当然被视作稳健投资,但汇丰给予一般人的印象是“大笨象”,上升幅度太慢。汇丰的备兑认购认股证,被推介成为有杠杆比率的工具,可以用很少的本钱,透过杠杆效应;当汇丰的股价上升时,认股证的升幅理论上可以以倍数上升,比汇丰的股价上升得更多、更快。杠杆和引伸波幅便是发行商针对小投资者的心态所推销的卖点。例如:小投资者用4元港币买入一份汇丰认股证,再用128港元换取一股汇丰,换股价的成本是132元,而市价则是128港元。小投资者付出的溢价只有3%,却为他带来一个美好的梦:当汇丰的股价上升一元,(基于稳定的引伸波幅理论上)小投资者同时憧憬,他的认股证价钱也可以上升一元。这样他持有的认股证的回报便可达到25%。另一方面,如果只是持有汇丰正股,以成本价128港元计算,股价上升一元带来的回报率只有0.8%。可是,事与愿违,由于发行商处于绝对有利的“庄家”地位,小投资者获取丰厚利益的幻想,多是无法实现的。发行商的买卖及参与影响引伸波幅,令认股证的市价,经常无法紧贴正股价。笔者稍后会用实例加以说明。

其次,每一份认股证均有到期的时限。这就是“时间值”,即使股价不变,认股证的价格亦会随着时间过去而下跌。作为发行商的大投资银行,可利用法例许可下的条件,通过衍生工具猎取暴利。经营赌场者定是家肥屋润,这并不难理解。更甚的是,这些投资银行不单只经营赌场,还可以参与买卖,与小投资者“对赌”,猎取他们手上的“小鸡蛋”。

05、 以下是投资银行谋取暴利的优势

(一)发行汇丰备兑认购认股证,为期6个月。上市时,这汇丰备兑认购认股证的换股价、溢价及杠杆比率都由投资银行定下来。例如:6个月期限的认股证以溢价6%发行,发行商一年的回报率便是12%。只要投资银行买入同等数目的汇丰银行股票来对冲风险,发行认股证便可吸取年回报率12%,加上持有汇丰股票可收取3-4厘的派息年率,投资银行的整体毛利可高达15%-16%。除去借入资金成本外,回报仍然超过10%。

(二)若然在6个月期限中,汇丰的股价急跌,备兑认购认股证便变成废纸。小投资者当然是血本无归,但大投资银行仍然可以安然无损。每一家投资银行都有风险管理守则。当市势逆转时,他们会发行“股票相关的高息票据”(Equity-Linked Note),透过私人银行家或理财顾问,推销这些高息的ELN。以汇丰为例,当市势开始逆转时,市价可能是130港元,投资银行发行的ELN认购汇丰价,可能定于125港元来吸引投资者购买ELN。如果在未来一段时间(可能是一个月或数个月),汇丰市价跌至125港元,发行的投资银行便行使协议所定,把手上的汇丰股票,转售给ELN的持有者。倘若期间汇丰股票的市价未下跌至125元,ELN的持有者只可收取所谓6%高息。利率是以年率计算,期间一个月的利息只是0.5%。也就是说,投资银行以0.5%的费用买入了保险,把手上用作套戥的股票锁定了止蚀盘,以125元止蚀汇丰,投资银行是以买入成本价止蚀,帐目上并无损失。在市势逆转时,投资银行只是付出额外的保险费而已。另外投资银行亦可通过股票期权(Options)分散手上持货的风险。

(三)法例又赋予发行商极不合理的自由度,包括可以自行决定该认股证的流通量,发行量是可以从0%-100%。证监采用两种不同的尺度来监管股票和衍生工具,对小投资者是否公平呢?现时上市公司的股票流通量要保持不少于25%,任何人买入一家上市公司5%的股票,都要公布。若买入超过35%,则要提出全面收购。可是认股证的买卖却不受这些条例的限制。因此,发行商买卖时可通过大量增加供应,使认股证的市价大幅下滑,然后发行商又可在低位买入,从中获取巨大利润。在供求方面,小投资者是永远处于下风,输多赢少。

(四)发行商更可以直接参与认股证的买卖,可以同日同时进行,从中赚取差价,只需在翌日向联交所通报买卖的数量及价钱,无需在报章上刊登。小投资者亦很少会登入联交所的网站,深入了解发行商的买卖。发行商往往利用这自由度来影响认股证的价格、影响引伸波幅的变动。笔者用以下一个实例来证明,小投资者与大投资银行(发行商)对赌是一项不公平竞赛。结果,绝大部分参与的小投资者是亏本离场。

06、汇丰法巴备兑认购认股证

(4498)的实例
证券投资详尽分析王道(五) 证券投资分析师

笔者选择汇丰法巴备兑认购认股证(4498)为例,非因与发行商有交往,亦非曾参与买卖这认股证,只是他上市时刚巧遇着笔者评论认股证,这认股证亦受到传媒的推介,成交算是活跃。恰巧这段时间汇丰正股稳步上升,而这认购证(4498)亦同时由“价外”走向“价内”,笔者认为这样的配合更具学术性研究。从这认股证上市后的价格变动与正股的价格比较(参考表49),可看到发行商如何获利。其实,法巴作为发行商,同时参与买卖并非个别事件,所有的发行商都是用同一方法获利。曾经投资认股证有损失的小投资者,可能会以“不公平竞赛”为理由,控告证监以不同的尺度来监管衍生工具,容许发行商从中渔利。

汇丰法巴备兑认购认股证

(4498)的条款如下:

到期时限:2005年3月30日

换股比例:每十份认股证可兑换一股汇丰正股

换 股 价 :128港元,以现金结算

表49详细列出汇丰银行正股的收市价、成交股数和汇丰法巴备兑认购认股证(4498)的市价、成交份数,溢价及有效杠杆比率(数据来自《信报》)。开始时间是2004年9月20日法巴备兑认股证上市当日,至11月4日,前后共有31个交易天。以下是几项值得分析的特点:

(一)在上述期间,汇丰正股的价格稳步向上,从未低过123港元。他的市价从9月20日的123.50港元上升至11月4日的129.50港元,升幅达到4.9%。值得留意的,在这段时间,法巴备兑认股证(4498)是从“价外”变成“价内”的。

同期,法巴备兑认股证(4498)的市价表现反复。价格从上市当日的0.43港元,辗转下跌至10月25日的0.315港元,跌幅达到26.7%。其后,在正股持续上升的带领下,法巴备兑认股证的市价从10月25日的低位0.315港元,回升至11月4日的0.41港元,仍然较上市价低。从上市9月20日至11月4日,它的市价从0.43港元下跌至0.41港元,跌幅达4.7%。同期汇丰正股的价格上升4.9%。这样来回计算,两者的回报差距达至9.6%。

表49:比较汇丰法巴备兑认购认股证 (4498) 与正股的表现

汇丰银行 汇丰银行 恒生指数 汇丰法巴备 汇丰法巴备 溢价 有效杠杆

收市价 成交股数收市 兑认股证兑认股证 (%) 比率

2004(HK$) (万) 收市价(HK$) 成交份数(万) (X)

09月20日 123.50 936 13,221 0.430 1,940 7.1311.92

09月21日 123.50 1,309 13,304 0.435 12,150 7.1710.58

09月22日 123.00 683 13,272 0.415 10,077 7.4410.73

09月23日 124.00 1,260 13,280 0.415 3,030 6.57 11.20

09月24日 123.50 1,192 13,066 0.390 5,494 6.8011.46

09月27日 123.50 2,039 13,021 0.395 5,283 6.8411.37

09月28日 123.00 912 12,950 0.375 5,388 7.1111.56

09月30日 124.00 1,346 13,120 0.385 2,484 6.3311.88

10月04日 125.50 2,725 13,359 0.395 13,887 5.1412.56

10月05日 125.00 513 13,331 0.380 4,839 5.4412.83

10月06日 125.00 654 13,271 0.370 8,012 5.3612.90

10月07日 125.50 404 13,321 0.365 7,012 4.9013.39

10月08日 125.50 1,305 13,241 0.370 416 4.9413.23

10月11日 126.00 735 13,305 0.370 9,400 4.5213.59

10月12日 125.50 976 13,251 0.370 5,424 4.9413.23

10月13日 125.50 1,279 13,171 0.360 10,259 4.8613.54

10月14日 124.50 1,143 13,035 0.350 8,391 5.6213.13

10月15日 124.50 618 13,059 0.355 2,017 5.6614.70

10月18日 125.00 742 13,034 0.345 2,936 5.1615.55

10月19日 126.00 854 13,154 0.350 12,369 4.3716.52

10月20日 125.50 855 12,999 0.345 10,560 4.7416.11

10月21日 125.50 982 13,015 0.335 2,576 4.6616.52

10月25日 124.50 2,311 12,818 0.315 10,274 5.3416.18

10月26日 124.50 757 12,852 0.325 12,109 5.4215.77

10月27日 124.50 1,053 12,838 0.320 15,376 5.3815.97

10月28日 126.00 1,569 13,113 0.340 12,500 4.2916.92

10月29日 126.00 1,508 13,054 0.330 17,576 4.2117.38

11月01日 126.50 869 13,094 0.345 8,582 3.9117.38

11月02日 128.00 1,886 13,308 0.400 18,807 3.1317.18

11月03日 128.50 2,194 13,397 0.400 16,582 2.7218.06

11月04日 129.50 2,203 13,369 0.410 10,944 2.0119.76

(二)证监对新上市的认股证,采取绝对放任的态度,与处理普通新股的态度截然不同。参与买卖股票及认股证皆是普罗大众,两种不同的尺度并存是否正确呢?实在令人百思不得其解!普通新股上市,无论是公开认购或是配售,整个过程要在完成后才可上市,倘若认购不足,可能要押后或取消上市。可是,证监却容许未有经过配售或公开认购的认股证以0%流通量上市,准许发行商在认股证上市后才透过市场“派货出街”。这样的法例容许发行商赚取更高回报。

笔者用表49中10月4日的表现作深入分析。当日汇丰正股的表现强劲,上升了1.50港元至125.50港元,升幅达1.2%,成交量达2,725万股。理论上,拥有杠杆比率认股证的升幅应更加大;但实际上,有效的杠杆并没有发挥其作用,也就是发行商利用正股的强势,大量“派货出街”。翻查当日发行商的买卖便可证实这情况(参考表50)。当日,法巴备兑认股证(4498)的成交量达到13,887万份,收市价是0.395港元,较上日只是上升一港仙。其中发行商卖出7,189万份,又以同样价钱0.395港元买入5,559万份,这做法在行内俗称“托价派货”。发行商买卖的净额是“派发”了1,630万份认股证到市场上去。经过当日的“派货”后,认股证(4498)的整体市场流通量上升至1,668万份,占批准发行总数的12.4%。可以说,从9月20日上市至10月3日,认股证(4498)在市面上的流通量,是微不足道的,少于0.3%(1,668万份减去10月4日的1,630万份)。发行商的“派货”行动,大量增加供应,就是利用小投资者捡便宜的心理:他们看见汇丰正股价格上升,希望买入未有上升的认股证获利。事实证明,自10月4日买入后,认股证(4498)的市价连续下跌14天至10月25日的0.315元。

(三)有千多万份流通货量后,发行商又盘算如何在市场获利。10月13日,汇丰股价表现平稳,维持日前的收市价125.50港元。但是该日的认股证(4498)却有大量成交,达到10,259万份。买卖纪录显示,发行商在低位0.35港元买入5,175万份认股证;同日在较高价钱0.355卖出4,831万份,赚取的差价溢利共241,580港元。

10月29日,汇丰正股的收市价为126港元,而同日的认股证(4498)成交量庞大,达到17,576万份。根据买卖纪录,该日发行商以0.338港元买入9,114万份,亦于同日以较高价0.344港元卖出7,848万份,所赚取的差价溢利共470,880港元。

11月4日,汇丰正股的股价表现强劲,收市时上升1.0港元至129.50港元,成交有2,203万股。同时,认股证(4498)的市价只是较上日上升了一仙,收市价为0.41港元。但不要忘记,换股价是128港元。当日认股证(4498)已经是“价内”。理论上应有可观升幅。杠杆比率不断上升,却没有发挥效用,这是因为发行商的参与扭曲了波幅。发行商的买卖纪录显示,该日发行商在高价位以0.427港元卖出了4,210万份,而以较低价0.414港元买入4,098万份,中间差价赚取了531,596港元。该日发行商卖出比买入多,通过增加供应,把价钱压低后,再以较低价格回购,“开大”或“开细”是否由发行商操控呢?

以上例证说明发行商利用调节市场为名,实际上可能是透过货源供应量,影响认股证市价的上落,从中获利。参与认股证买卖的小投资者,赚钱机会渺茫。在澳门赌场,“开大”与“开细”是随机的(Random),不受人为控制。香港的认股证市场看似由发行商操控,是否公平交易呢?

市民欲翻查发行商的买卖纪录,可以登入联交所的网址www.hkex.com.hk,先入投资者(Investor)页,然后入上市公司信息搜寻(Listed Company Information Search)页,再选择档案类别(Search by Document Type)中的信息表类(Information Table),最后选定日期便可。

(四)在“派货出街”的过程中,发行商甚至会偶而在低价卖出,并且在同一日以较高价买入,旨在引起小投资者的“跟风”。骤眼看来好像是津贴买入认股证人士,其实是先要“派货”,发行商才可以用现货的汇丰股票来套戥,赚取汇丰的派息。汇丰已于11月8日宣布派发第二期中期息,每股0.13美元,即是每股1.014港元,发行商参与市场的买卖已达很高的水平,(表50列出大成交量的日子,发行商参与数量平均占总成交的90%以上),可以完全干扰市价波幅。

表50:汇丰法巴备兑认购认股证(4498)之发行商买卖纪录

日期发行商卖 发行商买 发行商买 认股证总成发行商占成

2004年 出(万份) 入(万份) 卖量(万份) 交量(万份)交比率%

09月22日4,9374,900 9,837 10,07797.6

10月04日7,1895,559 12,748 13,88791.7

10月11日4,3204,309 8,629 9,40091.7

10月13日4,8315,175 10,006 10,25997.5

10月20日5,0965,427 10,523 10,56099.6

10月29日7,8489,114 16,962 17,57696.5

11月02日8,8577,254 16,111 18,80785.7

11月03日7,2965,927 13,223 16,58279.7

11月04日4,2104,089 8,299 10,94475.8

07、笔者的建议

回顾从9月20日至11月4日的31个交易天,差不多在期内,任何一天买入法巴认股证(4498)的,都要赔本;只有在10月25日至11月1日的6个交易天期内买入,才可获利。以6天相对31天,成功率只有19.3%。发行商往往以认股证上市初期的流通量不足为理由,所以要积极参与,但这个说法是不能接受的。认股证的寿命很短,所以“时间值”的消耗是不容忽视的。从上市2004年9月20日至2005年3月31日,法巴认股证(4498)只有193天寿命,交易天的时间更加少,只有130天。前段的31个交易天已占整体“时间值”的23.8%。尽管投资者买入法巴认股证(4498)后经得起风浪,时间值已损失了接近四份之一了。所以归根究底,问题根源在于监管法例,证监应否有双重标准?以两种不同的尺度,同时监管股票及备兑认股证。公平的处理方法应该是认股证在未上市前,经发行商先配售已批准的发行数量;上市后,发行商不能再从事该认股证的买卖,完全离场以示公平。在这“不公平竞赛”现象未拨乱反正之前,小投资者不宜沾手认股证。

08、股票与资本市场的起源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明显分别,在于发展经济的资金来源不同。在计划经济中,所有新投资的资金,是由国家透过国有银行的贷款取得,若然投资失败,风险由银行及国家承担;在市场经济中,每个新投资的资金都是来自社区,通过合股形式把风险摊分了。要是有许多新项目同时进行时,当中或有盈有亏,但整体来说,损失往往可以被抵消了。市场经济的投资环境,是容许参与人士自由选择,倘有亏损也是心甘情愿的。银行可以自由选择担任提供融资的角色,亦可以客观地评审每宗贷款申请的质量,经过深思熟虑后,才承担风险。

最早期的合股经营方式,起源于水城威尼斯。威尼斯的商人,更被认为是全欧洲最出色的经营者;莎士比亚亦曾以威尼斯商人作为舞台剧的主角;今天西方所用的会计制度亦源自威尼斯。在中古时代,香料及丝绸是东方经中东输往西方的主要贸易商品。当日威尼斯处于欧洲及中东的枢纽站,是东西贸易的交汇点,因此,商业及海运盛极一时。罗马帝国尚存在的时代,国力伸延至中东及埃及,故香料及丝绸之路得以保持畅通无阻。可是,到了十五世纪,信奉回教的奥斯曼帝国兴起,于1453年攻陷君斯坦丁堡,结束了东罗马帝国千多年的统治。奥斯曼帝国控制了当日的香料及丝绸之路,导致香料及丝绸价格的上升,激发欧洲国家寻找新的通道。

哥伦布向西航行寻找香料出产国印度,结果他在西班牙皇后的经济支持下,意外地发现了美洲,但香料仍无觅处。当时的科学家伽利略(Galileo)认为,地球是圆的,向西行去不了印度,向南行又如何呢?结果葡萄牙政府派遣远征舰队,沿非洲海岸向南行,经过好望角、横渡印度洋,终于抵达印度,新的香料之路终于打通了。时移势易,威尼斯的地位因而改变,渐渐地丧失了贸易枢纽站的地位。

其后葡萄牙舰队再沿路东行,至马六甲、澳门及日本,建立了一条新的海上贸易通道,并为国家带来庞大财富,引起欧洲其他国家的争相效法。当时的远征船是非常昂贵的,其价格好比现时的太空穿梭机。十六世纪时,在英国建造及装备一艘远航探险船,包括一切物资及船员,需要6.8万英镑。

这个庞大的金额,除了寥寥可数的皇室及贵族外,鲜有个人能力可以承担。不过,成功的荷兰商人却能够掌握这个机遇。荷兰位于莱茵河的出口,莱茵河自罗马帝国时,已是欧洲的主要贸易运输干线。因此,荷兰拥有优越的地理环境,好像现时的香港在珠三角拥有的贸易地利一样。直到现在,荷兰的鹿特丹市仍是欧洲货柜吞吐量最大的港口。

荷兰政府没有足够的财力建立船队,于是商人们便合股分别成立东印度公司(1612年成立)及西印度公司。西印度公司主要是在美洲经营贸易,以现时纽约曼哈顿为生意基地;而东印度公司的贸易之路,则是继葡萄牙后的另一成功例子。他们在印度尼西亚(当时称爪哇)建立了最大的殖民地,亦曾到达台湾,统治台湾一段长时间,直至郑成功把他们驱走。

当时荷兰的东、西印度公司拥有自己的军队,并有绝对的宣战权,他们甚至抢掠其他国家船只的商品,尤其是西班牙运金、银的贸易船。

荷兰的成功触动了英国人的贪念,英国商人于1623年也以合资形式成立英国东印度公司。其合资方法是以每次航程计算,每艘船都是个别集资,若船只能成功赚钱安全回航,则会各自分红(连船也会卖掉)。根据历史记载,其中一次远航贸易船集资,每一股的本金是60英镑,成功回航,连本带利变成130英镑(包括卖船所得),股东是这样从高风险中获利117%。

要面子的英国人曾经指出,他们的合资经营历史比荷兰人更早;于1553年有一位Sebastian Cabot筹钱成立船公司,他们向北海出发往印度,但一去不复回,如是者进行了3次航程,第3次时到达俄罗斯,与俄罗斯人建立贸易关系。

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发展迅速,在印度建立了贸易势力后,再向东发展,与中国建立贸易关系,后来更促发了中英鸦片战争。早期英国合资公司多是向新发现的区域进发,1689年的纪录显示英国共有15家这类合股公司,其中以Hudson Bay的历史最悠久,其他例子还有Royal Africa Company……他们的股票买卖,主要透过一些中间人去促成,经纪行业渐渐形成,但单靠15家公司的“股票”买卖无法令经纪们生存,他们主要靠买卖政府债券为生。

当时英国政府财政紧绌,经常要借债度日。1691年,英国政府已欠下310万英镑的民间负债。1694年,英国政府成立英伦银行(Bank of England),主要任务是筹集120万英镑政府经费;英伦银行先发行股票,再将筹集回来的资金,以贷款形式借给英国政府。

1708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已累积不少财富,借给英国政府的贷款高达320万英镑。可是英国政府的财赤并没有改善,累积国债只升不跌。至1750年,其累积国债已达7800万英镑。因此,政府债券在民间的转让频密,成为股票经纪的主要收入来源。由于当时尚未有正式的交易所,他们的交易地方往往是咖啡室或餐厅。同样行业在荷兰的发展更为蓬勃,合资公司数目更多,但也是没有交易所,交易地点仍以街头为主。另一厢,法国在美洲积极发展殖民地,也是透过集资形式来经营。

表51:英国政府累积国债数目

年份 累积国债数目(万镑)

1691 310

1694 430

1708 750

1750 7,800

1770 13,100

1790 24,400

1815 74,500

巴黎交易所(Paris Bourse)成立于1724年,可算是世界上股票交易所的始祖;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交易所(Amsterdam Bourse)成立于1784年;伦敦交易所成立于1801年。伦敦交易所的成立还得多谢法国及荷兰的帮助,原因是在1789年期间,法国发生大革命,后来拿破仑横扫欧洲,荷兰以至各国的有钱人都跑去英国避难,从各地涌入的庞大资金,最后促成了伦敦交易所的成立。

美国的费城(Philadelphia)交易所于1790年成立。当时费城是美国的金融中心,当地的主要人口是来自欧洲的清教徒(Quakers),清教徒崇尚节俭,生活清淡,储蓄能力很高,当日费城是资本累积得最快的地方;所以美国独立战争时,这些清教徒借了很多金钱给华盛顿将军作军费。反而当时纽约曼哈顿的主要经营者,是来自荷兰的西印度公司,他的资金主要来自欧洲,不需要在本土集资。因此早期在纽约的合资企业较少。直至美国独立战争后,开始大量兴建运河、食水运输系统时才需要进行本土集资,才刺激了股票买卖。在纽约交易所未成立前,股票或国债的转让,好像早期欧洲市场一般,都是在街头达成的。这情况一直维持至1817年纽约交易所成立。但当时以规模计,无论是费城或纽约,都只是“新兴市场”而已。时至今天,纽约交易所已是全球最的大交易所了。

以上的数据说明了早期交易所的业务,以国债交易为主,辅以合资公司的股票买卖。在十八世纪,英国进行工业革命时期,大部分的企业仍以合伙人形式经营。发展至十九世纪,大量投资铁路及其他基建工程时,英国的合资公司数量才大幅增加,包括运河开发公司及铁路公司等;可以说,拿破仑时代之后的十九世纪,股票交易才真正开始活跃起来。

09、英、美资本主义的危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的经济每况愈下。经历两次世界大战,英国国库囊空如洗,在人民生活困苦的情况下,工党抬头,实行福利主义,用加税来“劫富济贫”;当时个人入息税率竟高达97%!公司利得税也在70%以上!因此没有商人愿意投资,结果公司纷纷破产,失业率上升;终于煤矿、铁路等较大型生意都由国家接管。尽管是国宝级的劳斯莱斯公司,也不能幸免。当时该公司正要发展747飞机引擎,但在政府的苛刻税制下无法获利,没有足够资金来做科研,终于在1974年宣布破产。在这种经济环境下,股市变得乏人问津了。

美国方面,1929年股市大跌后,美国经济陷入史无前例的大衰退,当时罗斯福总统利用凯恩斯理论,大量投资基建,废除“金本位”,禁止市民用钞票换黄金,才令美国的经济慢慢复苏过来。1929年后,股市一直沉寂不起,直至韩战后才有一个较象样的牛市出现,整整衰退了二十五年!直至1954年,道指才能恢复1929年的300点高位,再从300点升至1964年的900点。

六十年代,越战的支出令美国出现大量财赤,伴随而来的是庞大贸易赤字。当时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是以黄金作结算的,规定每安士黄金可兑换35美元,到了1971年,美国没有足够的黄金支付贸赤,于是美国政府宣布,贸易不再用黄金作结算。黄金与美元正式分家。

黄金与美元脱钩后,美国便出现了“三高一低”的情况,那就是所谓的高通胀率、高失业率、高利率及低增长率。政府每次均要用大量财赤来刺激经济。1974年的石油危机打击经济至为严重,令经济始终没法真正复苏。1964年道指高见900点后,直至1982年才升破1,000点。在18年间股市只是反复上落,只因经济问题实在是沉疴不治。

在1964-1982年间美国经济可谓举步维艰,所以美国基金经理邓普顿(John Templeton),早在越战时便主张向新兴市场如日本进行投资;与此同时,英国的商人自六十年代开始,已向海外投资。日本是当时最大的新兴市场,其经济蓬勃发展,吸引了很多资金。

日经指数从1955年的374点上升至1989年12月29日的38,916高点为终结。日本股市上升迅速,主要是反映其蓬勃经济。日本采用固定汇率:270日圆兑1美元,所以其经济是由出口带动的。在六十及七十年代,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及英国,均同时面临经济崩溃。适逢其会,日本产品包括汽车、钢铁、造船、纺织品及家庭电器用品等,则已打入美国及其他已发展地区,横扫全球。

英国的维高达证券行(Vickers da Costa),早在六十年代,已开始引导英国及欧洲资金投资日本股市。当时伦敦没有直航机前往东京,飞机要经过许多中途站:包括罗马、香港等。香港股市从1969年开始显著上升了,因缘际会,路过的分析师,开始留意香港的经济表现。他们发觉香港作为发展中地区,像日本一样,也是由出口带动经济,香港的纺织制衣、玩具、钟表、电子产品、假发及塑料花等产品的出口数量,均名列世界前茅,而旅游业亦有不错发展,美国官兵来香港度假,兴旺了洋服店生意。日本是发展中经济的“龙头大哥”,香港、台湾、韩国及新加坡被称为“亚洲四小龙”。其中,韩国及台湾股市并未向外开放,新加坡股市市值相对于香港则细小得多。

维高达认为香港的“新兴股票市场”有发展空间。1971年来香港设立办事处,招聘分析员。1972年笔者受聘于维高达,成为在职受训的分析员。同时另外一间英国经纪行嘉惠父子(W. I. Carr)亦来港设立办事处。他们为香港股市带来“基础分析”。



10、投资普及平民化

在七十年代后期撒切尔夫人执政时,看见英国的经济已病入膏肓,决定要大刀阔斧地进行经济改革。她采用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及海耶克(Friedrich A. Hayek)的理论来挽救经济。这套理论与凯恩斯理论刚好相反,主张“小政府,大市场”。“小政府”的意思是政府尽量不干预,只负责制定及监管法例的执行;而“大市场”的意思则是要打破垄断,减低税率,鼓励竞争及投资,从而制造就业。这套理论又被称为芝加哥学派。

撒切尔夫人首先将一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改革重点在于全面发展资本市场,利用上市的形式,将国有公司的股票卖给国民,国民可以成为监管者。由于公司要向股东(国民)负责,董事局便不会随便向工会让步,无止境地加薪。方案提出后,英国煤矿工人发起大罢工,当时煤是主要能源,因此影响巨大;但撒切尔夫人并未让步,坚持改革,她亦因此获得了“铁娘子”的称号。

八十年代,因势利导她加速将那些国家企业(即那些曾经破产,但国家为保持就业率而收购的企业)再重新上市私有化,由市场监察,提高其效率。这改革令政府财政收入增加,再加上北海石油的产量,终于扭转了英国的财赤问题。顺理成章便能够减低税率,进而刺激了私人投资。因此,英国的经济在八十年代便开始复苏。时至今日,英国还坚持不加入欧盟市场,英镑并没有与欧元挂钩。英国可以说是将国企私有化的始祖。在八十年代中期,法国亦修订其银行法例,容许国有的法国银行陆续上市。整体来说,法国的私有化步伐比英国迟了十多年。

推动英国国企上市的资金源自市民大众,投资普及化的重点,便是鼓励小市民参与投资。因此,在1986年英国金融市场出现了一次名为“Big Bang”的大改革,主要是废除固定佣金制度,以增加竞争,令佣金更趋便宜,让小市民可以积极参与股票市场。

另外,经纪行不再沿用旧有的私人或合伙人经营方式,可以用有限公司名义成立,大规模发展。第三个改革是把伦敦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容许外资银行收购英国证券行及金融机构,例如:1986年花旗银行收购维高达、瑞士联合银行收购Philip & Drew,Security Pacific收购当时英国最大的经纪行Hoare Govett。同时,英国银行亦加入收购战,巴克莱银行收购英国De Zote,其他银行争相效法,包括汇丰银行收购詹金宝(James Capel)。这个金融改革令到经纪行业起了重大的变化。有了银行的支持,经纪行可以经营很多跨国业务,包括作为保荐人,筹组大型公司上市及参与衍生工具。

英国的成功例子,可能启发了中国领导人对股票市场的认识,借用英国的成功例子来加快中国的改革开放,利用股票市场模式来改革国企。1985年上海先有“法人股”股票的“台底交易”。1990年及1991年,上海和深圳股市分别正式成立。

美国方面,里根总统在1980年就职,并立刻采纳芝加哥学派理论,解决“三高一低”的困境。有鉴于英国国企私有化成功的例子,美国便提出供应经济学:削减联邦政府的开支,减低税率,抽紧银根,打击通胀,打破垄断,拆墙松绑,鼓励竞争和投资,由投资带动就业。里根在这方面最突出的例子,是通过立法把美国电话公司(AT&T)由一家公司分为七个地区性的公司,把原来由AT&T垄断的美国长途及固网电话,分由“七姐妹”经营,互相竞争。这做法对经济起着立竿见影的作用;从一个分为七个行政架构,也就制造多六倍的职位。另外,公司间互相竞争,降低收费,鼓励了消费者用更多电话,制造了更多需求,刺激企业增加投资设备。

但有利必有弊,AT&T失去专利后,本身的盈利能力被削弱了,因此其债券评级由原来的“AAA”下跌至“垃圾级别”。

表52:1977-1996年英国私有化国企一览

公司名称 私有化年份

英国石油British Petroleum 1977

英国航天工业British Aerospace 1981

大东电报Cable & Wireless 1981

阿母生国际Amersham International 1982

英国联合港Associated British Ports 1983

企业石油Enterprise Oil 1984

积架汽车Jaguar 1984

英国电讯British Telecom 1984

英国煤气British Gas 1986

英国航空British Airways 1987

劳斯莱斯Rolls-Royce 1987

英国机管局British Airports Authority 1987

英国钢铁British Steel 1988

英国食水公司Water Companies 1989

电力网络公司Electricity Distributors 1990

英国电厂Electricity Generators 1991

苏格兰电厂Scottish Generators 1991

佛德港口Forth Ports Authority 1992

北爱尔兰电力North Ireland Electricity 1993

英国铁路Rail Track 1996

英国能源British Energy 1996

AEA科技AEA Technology 1996

里根在鼓励商业竞争的另一个好例子是开放天空(Open Sky Policy),鼓励外国航空公司班机飞往美国。基于国与国之间有对等航权的条约,这做法令美国的航空公司受惠,获得其他国家的着陆权,直接鼓励更多航空公司加入国际航线的竞争,打破了原本只有泛美(Pan AM)及环球(TWA)的垄断局面。

现时泛美及环球已不再存在了,新公司如美国航空、联合航空、西北航空纷纷出现,互相竞争的趋势至今还没有停下来,他们利用全球化争取“第五航权”。什么是第五航权呢?举例说:联合航空从旧金山经香港飞往曼谷;在香港只可落客,不可以上客再飞曼谷;第五航权则容许联合航空,可以在香港落客后再上客,才飞曼谷,收入因此增加了。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了;不过,经营者之间的竞争便加剧了。

整体而言,“小政府,大市场”的供应经济学,对经济的影响是正面的,能增加就业机会;美国在八十年代能够重新振兴起来,由于企业能够透过股市来吸纳小市民的储蓄,利用小市民的储蓄,企业可以投资新兴行业,提供就业机会。

里根政府亦提供401免税退休方案,引导市民资金流入股市。美国市民可利用这个户口投资,所有收益是免税的,因此盈利可以不断滚存。战后出生的一族(Baby Boomers),正好在八十年代踏入中年,他们赚钱力强,储蓄力强。这方案成功引导大量金钱流入股市,方便公司在市场集资。

纳斯达克(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urities Dealers Automatic Quotation - NASDAQ)成立于1971年,早期只是一个电子报价系统,专门提供没有上市公司股票的最新买卖价格;这些没有上市公司的买卖是“台底交易”(over-the-counter),当时政府对这些买卖的管制亦相当严格;经纪不可以把这些没上市公司的股份,随便推介给小投资者。到了里根时代,“纳斯达克”已变成一个正统的集资渠道,越来越多以高科技为主的新兴事业,利用电子报价形式,以私人配售股票来集资。于是“纳斯达克”慢慢由报价系统变成股票市场,其中成功例子有微软、思科、戴尔等。高科技企业并不限于计算机或互联网,有一段时间,生物科技公司也相当受欢迎,也有不少这类公司,透过纳斯达克茁壮成长。

另一方面,美国政府相应尽力保障小股民的利益。1929年华尔街大风暴后,证监会(SEC)成立于1933年,第一任证监主席,就是股市的大投机家约瑟夫·肯尼迪(Joseph Kennedy)。当时罗斯福总统对约瑟夫的委任,受到各方抨击,但罗斯福风趣而有理由地解释,这是“以盗制盗”(It takes a thief to catch a thief.)。美国证监的权力特别大,很多条例的执行是用刑事起诉的。

英国的发展与美国并不相同,他们始终奉行其一贯的绅士做法:自律及自我监管。所以英国的内幕消息买卖直至“Big Bang”时仍未刑事化,而香港则是沿用英国的做法。所以香港是以裁判(Tribunal)形式处理内幕消息买卖,阻吓的效果不大,人类贪财的劣根性是无法改变的,为了利益,即使可能面对严厉的法律制裁,仍敢以身试法。

即使在美国严谨的监管条例下,也无法消除欺诈舞弊的情况。八十年代美国流行杠杆收购(Leveraged Buy Out一LBO),即以发债形式,进行收购一家拥有盈利及庞大现金的公司,收购后将其资产变卖及用现金还债;但提出收购的公司,本身的业务及财务状况未必理想,因此其发行的债券往往被称为“垃圾债券”,但若它能收购到好公司,收购者便有能力还债了。这种债券的息率一般在10%以上。发债过程一般透过大投资银行来达成,投资者看到这类债券,便估计将会有收购活动了,继而四处打探与收购项目相关的消息。若能洞悉先机,这些投机家便能从两边获利了;也就是说“垃圾债券”一方面能够兑现,另一方面在目标公司未被收购前买入该公司的股票,待该公司被收购后股价上升而获利。

当时有一位任职于Drexel的投资银行家Michael Milken,专门发行这类“垃圾债券”。他串通另一投机家Ivan Boesky,两人取得内幕消息后,事先买入将被收购的公司的股票。由于Michael获得Ivan及市场其他人士的支持,所以他经常能成功地发行“垃圾债券”,有一年他的花红竟达5.5亿美元。1986年11月,Ivan被美国证监拘捕了,而Michael亦被收监,并被联邦政府罚款6亿美元。Drexel最终因面对大量索偿而破产了,这件事成为1987年环球大股灾的远因。

根据美国监管条例,分析员亦受刑事监管,不能有利益冲突。反之,英国及香港则只靠自律,因此不时会发生分析员与管理层串谋推介股票的事情。英国政府渐渐意识到要提高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及其透明度,才能增加小股民的投资信心。因此,网络泡沫后,在2000年,英国证监(FSA)取代伦敦交易所担当消息披露、上市审批等监管角色。香港在过去两年曾经尝试跟随英国的改革,可是没法抗衡根深蒂固的既得利益阶层。在他们的反对下,最终只好以妥协收场,只能做到取消固定佣金制度。

在投资平民化方面,美国的监管也做得比英国及香港严谨。在美国每一个州都有个别条例对上市新股作出规范。举例说,新上市公司需要经过一个“冷却期”后,经纪才可推销给小股民。此外,“纳斯达克”被视为高风险市场,法例规定新上市的公司,只可卖给机构投资者,避免了小股民受到损害。

香港方面,既得利益阶层往往阻碍改革的进度,例如香港设立创业板,但没有创业板法例保障小股民。2000年的网络股爆破,虽然美国损失了4万亿美元的财富,但是一般小股民所受的损害,却没有香港小股民般惨痛。

总结来说,投资普及平民化,可以说是二十世纪资本主义最成功的蜕变。它提供了就业及经济效益,将储蓄变成投资。八十年代,英美的经济复苏,导致以苏联为主的社会主义国家都全面改革了,产生所谓“苏东波”事件:苏联解体,变成俄罗斯及多个独立国家;东西德合并,东欧全面改革;波兰首先脱离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行经济改革,其他原来实行社会主义的国家也纷纷转型。

11、香港经济起飞特色

1949年中国解放后,有接近100万难民涌入香港,令人口激增至接近150万人。由1951年到1961年,估计有42万非法移民从大陆涌入香港。1961年后,香港加强边境保安,但仍有不少人非法偷渡来港。由1961至1978年再有50万人非法偷渡来港。1978年政府取消“抵迭”政策(即任何中国公民若能够越过中港边界,到达市区,便能获得香港居留权)。这些难民及非法移民,提供了源源不绝的廉价劳工,亦为社会带来急切的房屋需求,推动房地产的发展。

五十年代早期房地产买卖并不活跃。买卖契约是以整幢大厦作交易单位,没有分层的售楼买卖,所以租务市场特别蓬勃,有“一家八口一张床”的故事,遍山布满木屋区。当时居住问题迫切,1953年石硖尾大火,政府开始兴建大量公屋,并开放私人楼宇市场,容许新楼宇可以分层或分单位买卖,契约亦有所谓“分契”,不再是单幢楼宇的转让。业主的权益是以单位面积及整幢大厦比例决定多少。

政府的新政策在五十年代后期,带动了整个私人地产发展业务。发展商可以收购旧楼,合并重建,从中获取暴利。香港知名的爱国商人霍英东先生,亦是当时一个非常活跃的地产发展商。这些发展的资金倚赖银行支持,而华资银行在五十年代后期,积极吸收存款,广东信托始创一元开户,鼓励红簿仔(活期)存款,继而转借给这些发展商。六十年代初期,地产一度炒风炽热,出现小狂潮。但是遇上1965年的银行挤提及1967年的暴动,地产市道逆转。

1969年,尖沙嘴喜来登酒店地皮由美国商人投得,信心恢复。所以在七十年代初期,地产发展又再成为新兴行业。今天的长实、新鸿基地产、恒隆及新世界都是在那时候上市,集资后积极买入地皮。七十年代的地产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不再局限于拆旧楼重建或发展工业楼宇,新方向是发展大型住宅屋邨。领导这潮流的是六十年代兴建的美孚新邨(由美孚石油公司将油库重建),后来置地将牛奶公司的牧场重建成为置富花园,这种大型屋邨的设计陆续在其他地区出现。和记洋行与黄埔船坞合并后,将船坞移往青衣,再将红磡地皮发展成今天的黄埔花园。太古将鲗鱼涌的船坞地皮变成太古城,香港电灯搬到南丫岛后,北角地皮便发展成为城市花园。后来地下铁路的兴建,九铁电气化,大幅改善交通环境,以往没法到达的地方,也可建立大型屋苑。

七十至八十年代的发展,也是朝着这个方向;到九十年代更经历了地产狂潮。地产的兴旺,归根究底是因为当日有大量移民涌入,令房屋供不应求,而在工业化下,他们不愁工作,为改善环境,于是不断买楼,助长了物业市场的发展。这就是地产动力的来源,地产发展商当日除了发展住宅外,亦发展工厂楼宇,分层卖给厂家。

12、出口工业

韩战前,香港的经济是倚赖贸易及转口为主,1949年中国解放后,大量人才及钱财流入香港。五十年代初韩战时,美国对中国实施禁运,商人们要另谋生计,加上当时香港有大量廉价劳工,商人能够顺利转型发展工业。因此轻工业如纺织、制衣、塑料花(李嘉诚第一桶金的来源)、钟表、玩具、半导体收音机及假发制造业等相继发展起来。

解放前上海的纺织商人李镇之,从英国订购了大批机器,预备在上海经营。遇上战争,外汇紧绌,这批机器滞留在香港。解放后大批上海纺织商人来到香港,便在九龙青山道一带建立香港纱厂、九龙纱厂、南海纱厂、南洋纱厂、南丰纱厂等,用美国进口的棉花纺成棉纱,再用棉纱织成胚布,再染印成床单、窗帘等制成品,出口海外,为工人带来就业机会。本地商人亦模仿上海商人,从事规模较小的纺织及制衣工业。

1953年,石硖尾火灾,政府兴建公屋,早期公屋称为“徙置区”,将木屋居民迁移至七层高、有水电供应的公屋。鉴于资源有限,居民要共享厕所及厨房,但已被一般木屋居民,认为是一个超理想的居所。而政府利用发展公屋配合工业发展,由政府规划的工业区像观塘、葵涌、荃湾、大埔及屯门,都是由地产商及厂商发展工业楼宇;政府的配合措施就是在邻近兴建大量公屋,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

这个情形一直持续整个七十年代,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开始吸引部分厂商,为争取低成本效益,将部分生产基地转移到珠三角,但当时并未成为风气。大气候的改变是1982年,中英谈判期间,人心惶惶,很多厂家变得更加急功近利,不打算作长远高科技投资,反而要争取廉价劳工,以达至廉宜生产,提高回报。因此厂商们一方面将家属移民到加拿大、美国和澳洲……另一方面将工厂由香港搬到珠江三角,整个八十年代都是朝着这个方向发展。这个现象亦同时解释了,为何香港始终没有生产过手机,究其原因,就是厂家的急功近利心态使然。设施内移后,因成本便宜,只集中在生产廉价制成品,不愿意投资在高科技的手机上。委实香港并不是欠缺科技,早年已有生产半导体及线路板,亦有生产收音机及音响。当时香港已有足够的基础以供发展,但碍于商人的短视,偏偏错失了这个黄金机会。

现在香港工业占本地生产总值已经很低了,制造业工人占整体劳动人口不足百分之十。大部分工人在八十年代转业投身服务性行业,可以说中英谈判加速制造业的转移,加快了服务性行业的发展。服务性行业包括零售、饮食、按摩、娱乐及纤体等。

13、金融业之银行业务

香港旅游业的历史悠久。在英国统治下,早期是以一个商埠来运作,所以一直也有不少商务游客过境香港。旅游业在六十、七十年代占经济一个相当大的比重,当时香港以价廉物美见称,是免税的“购物天堂”。六十年代越战时,不少美国大兵来港度假,他们例必会做西装,大量购物。香港的轻工业产品在五十至七十年代驰誉世界,不少外国采购商人来港订货,这些商务客对酒店要求较高,于是五星级酒店陆续落成,像六十年代的文华和希尔顿;七十年代的丽晶和八十年代的君悦;最新的六星级酒店,四季酒店则在兴建中。物转星移,今天在中国自由行政策下,旅游业景象一新,本港商人大量投资三星级酒店,以迎合国内游客所需,预期将来有更多三星级酒店落成。

金融业之银行业务

香港金融业的发展历史悠久,由开埠到韩战的100年间,香港是以贸易为主的商埠,而银行业与贸易息息相关。最早期的怡和公司除经营鸦片贸易外,亦有经营银行业务。1847年渣打银行是第一家英资银行在香港开业。1864年汇丰银行由一批英国商人在香港组织成立。华资银行早期是以银号方式经营,主要是负责找换、黄金买卖及汇款,东亚银行成立于1918年,1933年恒生银行成立,但恒生是到1952年才开始转为银行形式经营,在此之前只是一家银号。

1948年香港政府公布银行法案,需要银行领取牌照。在五十年代,由于香港工业基础良好,出口生意蓬勃,不少外资银行在港设立分行,向厂家提供贸易融资服务。1960年时,共有81家银行,其中35家拥有牌照可以买卖外汇,即是当时只有35家正式银行,其余则为办事处或银号形式经营。

五十年代后期华资银行积极争取存款,支持地产发展。其中广东信托始创一元开户,鼓励红簿仔存款。这样,形成很多华资银行,过度借贷予地产发展商投资土地,政府认为情形不健康,立例加强监管。1964年政府通过修订银行法案,监管银行业界的运作形式,法例通过后,银行的存款及贷款都要受政府监察,再不可以随意借钱给董事从事地产投资。这法例引起一连串震荡,很多市民担心银行没法符合新法例,银行挤提相继出现,1965年1月份,明德银号首先出现挤提,2月份广东信托亦出现挤提,后来伸展到恒生银行,浪潮度卷华资银行,结果恒生将大部分控制性股权售予汇丰银行,希望藉此平息事件。但不幸地,市民仍然杯弓蛇影,挤提潮没有停下来,连汇丰、渣打亦出现挤提。当时的港英政府强势领导,宣布每个储蓄户每日只可提取100元,同时在英国运来大量英镑,以防港币不敷应用时可用英镑代替。同时报章大肆宣传,指必要时可使用英镑,市民无需恐慌,终于令市民安心下来,事件得以平息。

七十至八十年代香港已经成为金融中心,除了本地的华资银行,英资、美资、日资及欧资银行都纷纷在香港设立办事处,经营银行业务。1981年香港有123家银行,将分行计算在内共有1,301家,即有1,178家分行。八十年代日资银行最为活跃,当时日本股市强劲,日本成为资金出口国。日资银行在香港设立办事处,以离岸中心性质提供服务。日资银行借出的贷款在香港签署,香港变成这些贷款的入数中心(Booking Center),好处是这些贷款在香港完成,但使用者不必身在香港,所以日本银行不必缴付香港的利得税,同时不需要缴交日本利得税,变成日本银行的海外收入,八十年代可说是香港银行业务发展的高峰期。自从1990年日本本土的地产及股市泡沫爆破后,日资银行出现很多坏帐,本身资金干渴,再无法成为资金提供者,最终,日资的离岸中心服务逐步由香港撤出。

八十年代初香港外汇买卖也十分活跃,外汇市场比新加坡更大,但到了九十年却被超前了,新加坡不惜用低税率,吸引国际性银行在新加坡进行外汇买卖。

1982年,佳宁集团出现财政问题,牵连其他地产公司如益大及侨联等相继倒闭,再加上当时中英谈判,人心惶惶,利率上升,市民忙于将港元转换为外币。大来财务公司(Dollar Credit)的倒闭,拖累了恒隆银行,后者在1983年亦因挤提被政府接管,风潮波及新鸿基银行,后来新鸿基银行的股权亦转手了。1984年银监加强银行的监管,英伦银行派员到香港,协助改善银行制度。无奈挤提的风潮持续,1985年,海外信托、嘉华、友联及远东等银行相继由政府接管。经过1982-1985年的大清洗后,香港银行的监管机制日趋成熟,银行的业务亦踏上轨道,从此平稳发展。1990年,国商银行(BICC)倒闭与本港的监管无关,主要原因是该银行的总行在外地出了问题,香港现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金融中心,良好的监管基础可以说是在八十年代建立起来。

14、 金融业之财务公司

1969年香港股市开始蓬勃,股票经纪行成立财务公司,可以为客户提供股票按揭服务,这些财务公司并不受银行法例监管。所以在七十年代发展迅速,1976年,政府颁布新法例规管财务公司。在1981年,香港共有350家财务公司可以接受存款,有96家是附属于银行的。

八十年代大来财务公司(Dollar Credit)将其67%资产,大约6亿港元,借给一家由John Mao控制的公司。John Mao利用这些贷款发出很多美元支票,利用兑换时差来套取利息。这些在港签发的美元支票,要在美国纽约市的银行兑现。美元支票和电汇在时间上是有分别的,电汇只需12小时,而用支票则要一星期多的时间。John Mao接受港元兑换为美元,在香港以美元支票支付,于是他便有一星期多的时间,将港元在香港套取利息,一星期后用港元转为美元,用电汇将美元汇到纽约的银行户口,应付美元支票的兑现,做到无本生利。由于银行拆息上升,优惠利率曾经在1981年10月时升至最高的20%,当日香港的银行拆息,长时间在10%-20%之间上落。以6亿港元,在香港套息一星期,按15%计算,每星期可收取168万港元的利息。John Mao的生意愈做愈大,在最高峰时他所发出支票总额达到217亿美元。结果在1982年出现退票问题,John Mao终于倒闭,大来财务也倒闭了。1985年,再有多米尼加财务公司倒闭,政府于是致力收紧财务公司的监管。自此以后,财务公司大部分并入银行运作。

15、金融业之投资银行

六十至七十年代的投资银行业务例如收购、合并和新公司上市(IPO),都是由英资所垄断;本地的有怡富、获多利及宝源;后来有更多英资投资银行如罗富财(Rothschild)、霸菱(Baring)相继加入竞争,提供相关服务。业务范围亦扩充到股票经纪及基金管理服务。1986年,随着英国Big Bang的改革,投资银行亦起了很大的变化,英资的投资银行,陆续被欧美银行或投资银行所收购或合并。现时投资银行业务已由欧美机构所垄断。美国的有美林、摩根士丹利、高盛及所罗门美邦;欧资的有瑞士联合银行、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及德意志银行等。这些欧美银行或投资银行主要业务已非局限于香港,而是利用香港的股市,替中国的企业进行上市(IPO),除了在香港以H股形式上市外,亦协助企业在美国及伦敦上市。

早在七十年代,香港的基金业也是以英资为主,八十年代基金管理公司数目如雨后春笋,急速增加。随着时代转变,九十年代更发展至注重个人的财富管理,进入廿一世纪,理财顾问更成为新的热潮,将财务管理普及化。

16、香港股市发展史

香港的股票买卖,可以追溯至1860年,早期英国商人在香港成立合资公司,其股票转让以私人交易形式,透过中间人撮合。1891年,香港经纪协会正式成立;1914年协会正名为香港交易所。早期的买卖,大部分是在雪厂街街边达成,经纪间互通消息,包括货源多寡、价格多少等,然后经纪会坐着人力车去找投资者(有钱佬)洽谈。当时的节奏很慢,成交不多,主要是英资公司如汇丰、置地、九仓、港灯、煤气、电车、太古船坞、黄埔船坞及均益仓等。

1949年中国解放后,上海交易所部分经纪转移到香港,带来了人才及资金。上市公司如会德丰亦迁移到香港上市,香港股票市场一度活跃起来。解放前怡和主要生意集中在长三角流域,解放后,投资在中国的贸易及纱厂生意血本无归;幸好,在香港仍有不少投资:如置地及九仓等。经过休养生息后,1961年怡和控股在香港上市,发行90万股,每股16元,当时超额认购56倍,开市价31.25元。1965年香港发生银行挤提风潮,怡和股价跌破上市价,只有12元。1967年,香港发生暴动,香港交易所曾停市两次,每次为期10天。根据已故老经纪莫应基所言,停市与否根本没有分别,因为只有卖出,没有买入,不能达成任何成交。但银行要求经纪在挂出卖盘时,要将卖出价尽量挂高些,银行藉着卖出价来估值,尽量减少“斩仓”的情况出现。六十年代香港上市股票只有数十只,经纪数目亦只有几十人,成交十分稀疏。

七十年代香港股票开始普及化,1969年12月远东交易所成立;金银交易所成立于1971年;九龙交易所于1972年。4所成立后增加了很多会员,亦增加普罗市民的参与。

1969年笔者开始参与投资股票,开始时抱着保值的心态。港币与英镑挂钩,而英镑正在不断贬值,香港开始出现高通胀。另外1967年,周恩来下令深圳驻军不得让文化大革命的群众涌入香港,这个讯息表示香港对中国有存在价值,国家重点保护它。在朋友介绍下,笔者开了户口,当时最低消费约为1万港元,买卖要向经纪的跑腿落单,这些跑腿用自己的资产担保其客户,然后才可透过经纪进行买卖。

经纪的佣金约为0.75%-1%,跑腿从中分佣。1969年12月远东交易所成立后,经纪数目大增,这些经纪积极得多,减低佣金,而且提供孖展(Margins)服务,可做九成按揭。1969年地产渐渐从1967年暴动中复苏过来。外来资金虎视眈眈,1969年终更有美国财团投得尖沙嘴喜来登酒店地皮,刺激地产市道,小股民亦恢复信心,股市被认为是容易套现的产品,暴动期间买卖楼宇很困难,为了保值,资金都涌入股市。

1969-1973年,香港的股市狂潮,使英国经纪行留意香港股市。1971年维高达及嘉惠父子率先到达香港,为外国基金买卖香港证券。整个七十年代,愈来愈多的英资经纪行来了香港,高峰时有十多家之众。但这个情况在八十年代中期起了很大变化,英国金融业在1986年经历了大改革,名为Big Bang,容许外国银行收购英国经纪行及金融机构。所以八十年代后期,这十多家在香港有分行的英资经纪行,亦陆续被英、欧、美资的银行或投资银行所吞并。经过一连串收购后,九十年代本地的证券市场,渐渐由欧美的大银行及投资银行所垄断,本地经纪数目由“四会”高峰时的近千名,逐步下降至现时少于400名,成交占有率亦由超过90%,下降至不足30%。

17、1973年香港股市泡沫

整个六十年代是香港工业起飞时期。由1962年至1973年,香港的本地生产总值GDP撇除通胀后,每年以9.4%复式增长。1962年的本地生产总值为86亿港元,上升至1973年的410亿港元(包括通胀在内)。六十年代,香港股市基本上与经济发展脱了节,工业成就举世知名,是全球最大的纺织制衣、钟表、玩具、假发、塑料花等的出口王国;旅游业亦享誉盛名,有“购物天堂”之称。就业情况良好,失业率几乎接近零。1964年7月成立的恒指为100点,1965年银行发生挤提风潮,1966年中国出现文化大革命,1967年香港发生暴动,恒指连续三年下跌,至1967年最低的58点。

香港经济基础良好,储蓄能力高,外围金融市场波动滔天:1967年英镑贬值,港币和英镑挂钩,随着英镑贬值,香港物价开始急速上升。1971年美国在国际收支上废除以黄金作结算的制度,刺激金价上升,六十年代越战刺激商品需求,所以六十年代末期至七十年代初期,所有商品包括:铜、铁、棉花及贵金属都涨价。储蓄率既高,又担心通胀,因此小市民都要把储蓄作投资。

1969年拍卖土地成功后,促使资金流向股票。股市节节上升,恒生指数由1969年初的107点上升至1973年3月最高的1,775点。1971年至1973年期间有很多新股上市,包括:长实、新世界地产、新鸿基地产等。上市以一元票面价认购,上市后股价飙升20-30倍,令股民如痴如醉。那时的心态是宁买地产股,不买地产,前者虽然昂贵,却很容易套现。香港那时的新兴行业是地产股,类似美国华尔街1929年的航空股。

1973年的香港股市泡沫,是美国1929年的翻版。笔者在1969年涉足股市,当年12月远东交易所成立,小投资者可以透过经纪行做九成孖展(Margins),与二十年代华尔街一样,后来触发了1973年的股市泡沫。当时香港没有证监或证券法案,银行监管宽松,孖展(Margins)形式也是由银行借钱给经纪行(以股票做按揭),经纪行再借给客户。回顾这时期,执政者束手无策,可以肯定的是他们没有从1929年美国股市泡沫中吸取教训。把小市民推向疯狂的是置地公司收购牛奶公司;置地公司为了推高自己股价,提出每一股置地旧股送5股置地新股,令到除净后的新股价钱上升至历史高峰的67元,市盈率达到230倍。时至今日,置地的股价仍未回复当年水平,笔者将于第十七篇详细叙述置地收购牛奶过程。这个收购模式在2000年网络泡沫时又再出现,盈科股价在没有纯利支持的情况下,被抬高至110元,发行超值的新股来收购香港电讯,收购后电讯盈科一蹶不振,跌至2004年10月4日的5.2元。

1973年3月,恒生指数上升至 1,775点后,市场发现有合和公司的假股票流传。其后,又再发现多数宗类似情形,引起投资者不计成本抛售,股价急跌,触发孖展补仓潮(Margins Call)。恒指自1973年见顶后,辗转下跌至1974年12月最低的150点。

18、1987年股灾

1987年美国出现股灾,香港股市亦受波及。1986年四会合并,香港正式有恒指期货可供买卖。1984年中英签署联合声明,外资开始涌入香港,购买港股。1984年末,恒指重上1,000点,升势持续至1986年底,恒指已升破2,000点。1987年香港股市加速上升,到10月时,恒指已升至3,968点。这升幅等同1919-1929年美国道指的升幅。

除了外资流入外,恒指期货对现货影响很大。回到郁金香泡沫的例子,期货是可以影响现货价格。投资恒指期货是有杠杆作用的,因为买一张期货只需一万元按金,以恒指2,000点来计算,杠杆比率达到10倍。期指的监管过于宽松,虽然恒生指数上升急速,但是期指按金并没有相应提高,所以杠杆比率不断上升。有很多小投资者认为期指是用孖展(Margins)买股票的简单方法,若恒指上升,期指亦会上升,在杠杆帮助下,期指回报率便高出很多倍。结算时每点恒指相等于50元,若有10点升幅,相差就是500元,若有1,000点升幅,相差则为5万元。用1万元作按金投资一张期货指数,以1,000点的升幅计算,便可赚取5万元利润。这样高的回报吸引不少散户参加。

结果期指长期出现“高水”(Premium),溢价超出恒指100多点。在这种情况下,吸引了很多投机家从中套戥:做法是抛空期指,同时用计算机程序买入恒指实货成份股作对冲,从而赚取100点溢价。1张合约赚500元,10张就是5,000元,1,000张就是50万元。

不少买入恒指期货的投机家,手上已持有大量实货股票,希望推高期货指数,方便手上的股票获利;犹有甚者更用有限公司名义买入期指,他们想藉有限公司将期指交收责任减低至变为期权,市势逆转时,可以将没有资产的有限公司清盘,自已毋须负上责任。但若市况继续向上,期指所赚取的利润较套戥者更为可观。当时的监管亦未完善,没有理会客户是以何名义买卖期指,所以当时的投机风气很重。当美国股市开始回落时,一部分较精明投机家便抛出所持有的期指,期指从过百点的“高水”(Premium)迅速变成过百点的“低水”(Discount),这情况却触发了持有现货作套戥的投机家“拆仓”,由“空期指、揸现货”改变为“抛现货、揸期指”,要抛售十多倍的现货股票,结果产生一个滚雪球效应,现货市场承受不了沽售压力,股价于是急促下滑。所以恒指在短短数天内,由3,968点跌至1,876点,总共下跌了52%。

1983年香港已实行了联系汇率,所以香港亦要跟随美国加息,由1987年2月份的5%(最优惠利率),上升至9月份的7.5%。优惠利率升幅比美国大,加上期指套戥,恒指跌幅比道指大得多。

这个故事教训我们期指买卖要严格监管。但真正的监管要到1998年才出现,1997年期指这个大漏洞,就被国际对冲基金利用来抛空港股,套取港元后再大量抛售港元,直接冲击港元汇价。1998年政府入市,任志刚一度将拆息推高至300厘,未能奏效,再加上7招行政指令。其中一招就是针对期指市场,所有大手期指的买卖,均要向金管局透露买卖人的身份。

19、 2000年网络股泡沫

2000年的网络泡沫与我们距离并不太远,所以大家应该仍然记忆犹新。为了创造就业,欧美政府都认同,企业要利用股票市场集资,投资新兴概念,这些都是政府所带动的投资平民化。而投资银行家作为中介人,则应该负上大部分责任,他们尽量将完全没有盈利基础的生意包装得很美好,上市集资,所运用的数据事后证明过于幻想化,与现实脱节。他们推介入门网站的公司上市,如何作出盈利估计呢?是根据有多少人次上网,而不是根据收入的营业额;结果网站靠广告收入没法收支平衡,这些公司可以说是没有盈利支持的。除了互联网公司外,亦对电讯类股票过份抬举,对电讯类股份(包括提供硬件供货商或移动电话经营商)的前景过份乐观。中联通在香港以H股上市时,市盈率(Price/Earnings Ratio)高达300倍。事后证明,移动电话行业竞争愈来愈激烈,以致边际利润不断被压缩,跨国电缆经营商亦面对供过于求。

2000年时移动电话股价被过份追捧,经营商乐于利用偏高的股价,透过发行新股票收购对手,希望造成对市场的垄断。所以大量新股流入市场,一时股市无法消化,股价下跌。移动电话的科技发展一日千里,2G的垄断很快被3G取代,科技发展速度之快,比任何垄断尝试还要快。

2000年的泡沫亦涉及太多有线、卫星电视的节目制作,理想意愿是透过电视传媒争取广告,由广告支持电视制作。但广告的需求并没有显着增加,如意算盘打不响了。

香港的网络泡沫相对严重,九七后香港经济迷失了方向。董特首每年都提出一个创见,什么数码港、中药港等等。证券市场要配合,于是成立了创业板,创业板容许没有过往业绩,没有盈利支持,只有概念的公司上市集资,间接容许小投资者的血汗积蓄,变成了他人的风险创业资金。

网络泡沫给了我们什么教训呢?回看1857年美国铁路是新兴行业,吸引大量投资;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美国的航空业是新兴行业;2000年网络亦是新兴行业。每个新兴行业的伤亡率很惨重,能生存下来者寥寥无几。所以笔者十分赞同巴菲特的看法:从不购买新上市公司。他在2003年才买入微软股份,现在证明他的做法是正确的,微软在网络泡沫爆破后仍然不断壮大,最近更宣布派发现金红利。

投资者往往倾向前望,忽略了历史的教训,未能“鉴古知今”,投机泡沫在历史上不断重演及爆破。欲知1635年荷兰的郁金香狂潮、1717年法国的密西西比泡沫,可阅读林行止先生以笔名史威德所著的《投资族谱》。剑桥近代史的第七册亦有详细记录英国1720年的南海泡沫。发生于美国1857年的铁路危机及1929年华尔街大崩溃,可参考哥顿(John Steele Gordon)所著的The Great Game。

20、香港的重大收购战

中国解放后的香港,有近200万人为了生活而挣扎,间接鼓励以廉价劳工制造任何可以赚钱的产品。出口工业带来了就业,同时亦带来这200万人在衣食住行上的需求。交通运输方面:中巴、九巴、天星小轮及油麻地小轮业务蓬勃;电力及电讯的需求殷切:香港电灯、中华电力及香港电话公司均积极投资新设施。第一代移民在香港落地生根,诞下第二代,1962年,香港的人口已突破300万人。1982年,本港人口已超过600万人。

有远见的商人,洞悉人口增加的压力带来庞大的商机。他们把握时机,投资在有市场经济专利的生意,为市民提供服务,满足当时的需求。传媒方面有商业电台、丽的呼声、多份报纸及在1967年成立的电视广播有限公司。成功商人的表表者要算是李嘉诚。他从制造塑料花获得第一桶金,随后建立长江的地产业务,收购拥有庞大土地的上市公司,发展大型私人住宅屋苑,再把从发展地产赚获的巨大财富,投资货柜码头、电讯及零售业务。这些都是有市场经济专利的服务。银行方面,汇丰和恒生早已控制了超过70%的港元存款,住宅房屋的分期付款按揭早已成为他们的专利。从六十至八十年代,曾爆发了数次大型收购战,显示出当时一些有远见的商人都在扩张,争取有市场经济专利的生意,同时明显地淡出制造业及贸易生意。

和记收购黄埔船坞

1967年暴动后,中国的态度清楚而明确——维持香港的现状,直至1997年止。对商界来说说是一个很强烈的讯息,有远见的商人,深信香港会由英国统治至1997年,所以他们都肯放胆投资。当日和记洋行主席祈德尊爵士(Colonel Clague),深信暴动后香港的地产会欣欣向荣,把握机会,趁着股票市场疲弱、公司股价低于本身资产净值的时刻,先行收购黄埔船坞及均益仓,力图发展这两家仓坞公司所拥有的大量土地。

21、置地收购牛奶公司

1961年,怡和洋行上市,发行90万股新股,占股本的25%,每股发行价16元,上市第一天便升上至31.25元,升幅达到95%。1967年暴动期间,怡和洋行股价跌破上市价,怡和对香港地产缺乏信心,担心香港会重复1949年上海的版本。至1969年有美国商人投得尖沙嘴喜来登酒店的地皮后,怡和系对香港的信心才恢复过来。步和记的后尘,从事收购上市公司。整个怡和系,最受股民爱戴的就是置地公司。置地拥有中环的贵重物业及半山的豪宅,置地公司的市价,反映了投资者对地产公司的信心。置地公司股价表现比其他的突出。喜来登地皮成功拍卖后,置地第一时间部署收购城市酒店,城市酒店拥有今天文华酒店的业权。结果这个收购轻易而得。

接着,置地又部署另一重大收购,对象就是牛奶公司。基于本身可再发展的土地十分有限,要发展物业出售,置地公司便要买入廉价土地。当日的牛奶公司资产丰厚,拥有一大块位于薄扶林的土地,用作牧场、养牛及榨取牛奶,这块土地便是今天的置富花园。

牛奶公司亦是香港第一家经营超级市场(今天的惠康)的公司,拥有不少超级市场的物业。牛奶公司亦经营饮食业务,与伍氏家族合作,经营美心西餐厅。

置地雄心勃勃,希望收购文华酒店后,可以再收购牛奶公司,一方面可发展牛奶公司的地皮作为物业出售,另一方面亦可以参与经营超级市场,更可利用美心集团在置地公司中环的大厦设立高档食肆,提供更全面的优质服务。在未收购前,两家公司的股价都是45-50元;当收购消息流传后,牛奶公司主席周锡年作出保卫战,增持股份,把股价推高。牛奶公司股价曾一度由数十元上升至200多元,置地公司的股价亦节节上升,但无法高过牛奶公司。置地公司为了完成收购,必要推高本身的股价。于是作出惊人的送股,就是每一股置地送5股新股,一度令置地股价上升至超过300元,除净后创下历史高价的67元。当日除净时67元高价只是维持了一段短时间,但是比牛奶公司股价高出许多,结果大部分牛奶公司股东愿意接受收购,并将牛奶股票换取置地发行的新股。置地公司最后成功收购牛奶公司。它利用股民的爱戴,发行新股收购牛奶公司,而不是用现金作收购的。

这场收购战令股民损失惨重,因为将牛奶公司的股票去换取置地的股票,需时数十天,结果在除净后,置地的股价创下历史高位时,牛奶股东根本无法取得置地股票出售,置地的股东则因一送五,手上只持有一股旧股,那5股新股亦要等上数十天才收到。只能出售六分之一的持有量,当新股到手时,置地股价已大幅回落,且一跌不可收拾,很快由67元下跌至12元的水平。以送股后股价计算,置地股价在两个月内由7元上升至67元,再跌回至12元,而在67元时,置地的市盈率高达230倍。从置地的管理层来看,他们可以用如此高市盈率来收购牛奶公司,是非常成功的,这是市场给予置地的经济专利。遗憾的是,时至今日,置地的股价仍然未能回到1973年的高位。

在1972年末至1973年初,置地与牛奶的大战,就是香港股市狂潮的主要动力。从和记收购黄埔船坞、置地收购牛奶,可以看到当时有远见的商人,均认为香港地产前景乐观,事后的发展亦证明他们的眼光独到。1967至1997年,地产果然是拥有市场经济专利的行业。

置地收购牛奶后,市场又再谣言四起,指置地会收购九龙仓。九龙仓及置地的主席都是怡和洋行的大班,但怡和在这两家公司都没有控制性股权,所以这个传说在市场一度很流行。一度将九龙仓的股价推高至800元,这价钱结果要等到1980年,包玉刚收购九龙仓时才再度出现。实际上置地需时消化牛奶公司的业务,而怡和亦认为九龙仓是囊中物,掉以轻心,结果被包玉刚偷袭成功。

22、长江实业收购和记洋行

收购资产雄厚的公司,是整个七十年代的主流热潮。1974年,和记洋行出现财政问题,除了黄埔船坞及均益仓外,和记洋行还收购了很多没有上市的业务,在印度尼西亚的贸易业务,出现大规模坏帐,和记洋行因欠下庞大债务被汇丰银行接管了,1975年,祈德尊的和记洋行股权亦转移至汇丰银行名下。

1976年汇丰银行积极寻找到买家,结果李嘉诚买入了和记洋行的股权。长实收购和记洋行的目的就是窥伺黄埔船坞及均益仓的土地。在1979年,和记洋行提出与黄埔船坞合并,成为今天的和记黄埔。最后又再收购均益仓的少数股权,接着在八十年代发展这些公司的土地,成为今天的均益大楼、和富中心、黄埔花园及香港仔中心。

包玉刚收购九龙仓

在1980年初,李嘉诚食髓滋味,企图收购九龙仓,透过英国维高达证券行,在市场暗中吸入九龙仓股票,九仓股价于是节节上升,怡和系亦在市场争相购入九仓,作为保卫战。由于九龙仓的股价上升急促,李嘉诚知道无法收购成功,所以将大约10%的股权一次过转让予包玉刚,声明不再收购九仓,于是九仓股价回落;包玉刚亦看到香港地产市道前景良好,航运业前景非常黯淡。他一方面积极减少手上的船只数目,另一方面,决心收购九龙仓的控制权。

包玉刚获得汇丰的支持下,在1980年6月以一个突袭的形式,在市场宣布以105元买入不超过50%的九龙仓股权。105元是一拆十后的价钱。而当日的收购守则,是容许不超过50%股权的收购者,无需提出全面收购的。这个突袭发生在一个星期一的早上,连怡和集团也没法作出回应。当日获多利代表隆丰国际(包玉刚的上市旗舰),向交易所公布收购消息,要求经纪打电话到获多利确认出售股数。这个突袭的方式,是以电话交易来达成的,所以在短短一个上午便完成收购。

置地险被长实收购

1980年,长实退出九龙仓收购战后,又再蠢蠢欲动,打算收购置地。而怡和系在失去九仓后亦痛定思痛,担心长实收购置地,于是耗尽资金在市场增加持有置地股权至40%,同时置地亦从市场增持怡和的股权至40%,以防怡和洋行被收购。置地又利用膨胀的方法,保护自己。1981年,置地先后收购港灯及香港电话公司的控制权,1982年,更加用高价47亿元投得交易广场第一、二期的发展权,一连串的收购,当然令到置地的负债大幅度增加,怡和希望藉此令李嘉诚知难而退。可惜事与愿违,1982年中英谈判开始,邓小平坚持1997年收回香港主权。置地在高利率煎熬下(1981年10月香港最优惠利率达到20%),财政上渐感吃力,而中英谈判维持到1984年,长达两年高利息的负担,令置地的财务状况百上加斤。1983年,港元更受到冲击,银行拆息连续高居在30%-40%之间,达3个月之久。结果置地在低潮时,被逼将手上的电话公司股权,卖给英国大东电报局,最后亦将手上的香港电灯公司股权,以低价卖给和黄。据闻怡和系出售香港电灯时,与李嘉诚达成君子协议,就是李嘉诚保证5年内不再收购置地。怡和系就利用那段时间得以喘息,重组控股权,由怡和策略与怡和洋行互控股权,再由怡和策略控制牛奶公司,置地及文华东方。

九龙仓收购会德丰

八十年代初的航运低潮,令到会德丰喘不过气来,尽管有其他贸易及地产业务,但整个集团都感到举步维艰。1985年,会德丰主席马登意兴阑珊,打算出售手持股权,当时新加坡商人邱德跋,财雄势大,打算以现金收购会德丰。九龙仓加入收购战,最后击败对手,成功收购会德丰。

九龙仓收购会德丰,原因是看中会德丰旗下的地产业务,例如,在山顶有不少低密度住宅可供发展;铜锣湾罗素街电车厂地皮更是珍贵,后来由九仓发展成今天的时代广场。

由六十至八十年代这几项大型收购战,印证了地皮或地产是当日的市场经济专利,大财团虎视眈眈。公用股如九巴、煤气、港灯及电话公司,也受到财团垂涎,就是因为它们亦拥有市场经济专利。八十年代,新鸿基地产买入九巴;恒基收购油麻地小轮及中华煤气,都是顺利进行。反过来说,大财团是没有兴趣收购没有专利的行业,像航运业、制造业,或贸易行业。

23、恒指成份股沧桑史

从附录大表B,我们看到1984-1986年期间,恒指成份股原有4家船务公司,但后来都相继被剔除,反映当时航运业的困难。众所周知,东方海外在董建华的领导下,要进行债务重组,多得霍英东拔刀相助,才能渡过难关。最近两年业绩表现蒸蒸日上,但由1986年至今,相差20年才复苏过来,尽管如此,今日仍无法重返成为恒指成份股。另一方面,中远太平洋、招商局等纷纷被选中,所谓“一代新人胜旧人”。隆丰国际原是包玉刚旗下代表航运的上市公司,当日航运业务前景暗淡,隆丰国际结果收购了九龙仓,九龙仓后来又收购会德丰。最后移花接木,隆丰从九仓手上接过会德丰的资产,改名为会德丰,九仓的控制权最后由会德丰持有。

八十年代中期,香港置地分拆牛奶国际及文华酒店。1987年这两家公司成功晋身恒指成份股。1994年,整个怡和系,因担心九七政治变化,撤离香港,到新加坡上市。结果1994-1995年整个怡和系的5家上市公司——怡和控股、怡和策略、牛奶国际、文华酒店及置地公司都从成份股中被剔除出来。

传媒行业的盈利黄金期出现于九十年初,1994-1995年东方报业及南华早报都被选入恒指。但随着1997、1998年业绩的倒退,两家报业都从成份股中被剔除,前后不足5年光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自1985年加入恒指后,维持了19年,到2004年才被剔除,可算是传媒股中的表表者。

九十年代初期,国企开始利用香港作为集资渠道,在香港成立公司上市:中信泰富在1992年以第一家红筹身份加入恒指;1994年粤海投资加入;1997年华润创业加入。这个热潮持续至现在:上海实业于1998年加入;中移动亦于同年加入;2000年有联想集团;2001年则是中联通、中海油;2002年中银香港;2003年则有中远大平洋;2004则有招商局及骏威。不过为数众多的红筹中,粤海在九十年代中期出现财政问题,于1999年被剔除,2004上实亦被剔除了。

九十年代地产的兴旺壮大了不少地产公司,所以恒隆地产、信和和恒基发展都是在1994-1996年间加入恒生指数。不过地产的辉煌日子跟随着1997年结束了,过去几年有不少地产公司又再被剔除出来。像2002年有希慎及恒隆集团;2003年的信和及新世界。回顾这些成份股的转变,我们可以看到当一个行业起飞时,公司因为赚钱而市值日益壮大,所以便有机会被选中加入成份股,一旦大气候有所改变,经营困难的时候就被淘汰。

现时恒指成份股中有些行业已经绝迹了。除了地产的没落,酒店业及传媒亦已没有成份股的代表了,反映了这些行业的困难。工业股的数目是增加了,不过德昌、联想、裕元、骏盛及中海油的生产基地,大部分位处于香港以外。其中以德昌电机较为特别;1994年德昌加入为成份股,在1997年被剔除,但又于1999年再次加入,直至现在。其中因由很值得分析。

德昌电机的经营环境与香港经济没有密切关系,其主要业务为制造微型马达出口各地市场,畅销全世界。所以香港经历过的股灾、地产狂潮及网络泡沫等,对它影响都不大,反而外围经济的好坏才决定了这公司的前景。德昌能再次被纳入成份股内,就是有良好的业绩支持。这家公司在制造微型马达方面,无论是成本控制或产品质量,都是达到世界级的。除日本的Mabuchi规模略大于德昌外,世界上几乎没有其他对手了。这就是德昌电机的市场经济专利。

书目

1. 《投资族谱》 作者 - 史威德(林行止)

2. 《闲读偶拾》 林行止

3. 《认识中国》 邹至庄

4. Buffettology Mary Buffett & David Clark

5. Chinese Stockmarkets Su Dongwei

6. Common Stocks & Uncommon Profits Philip A. Fisher

7. Crisis and Change Robert Fell

8. How to be a Value Investor Lisa Holton

9. One Up On Wall Street Peter Lynch

10. Security Analysis Benjamin Graham

11. The Great Game John Steele Gordon

12. The Intelligent Investor Benjamin Graham

13. The London Stock Exchange Ronald C. Michie

14. The Super Analysts Andrew Leeming

15. Value Growth Investing Glen Arnold

16. Value Investing Bruce Greenwald & Judd Kahn

17. Warren Buffett Way Robert G. Hagstrom Jr. (全文完)

美景美图

精品美文

音乐空间

职场技巧

音画图文

感悟哲理

星座运清

生活百科

史海钩沉

健康常识

书画古玩

网页特效

电脑技巧

在线书架

精美相册



您已阅览    分    秒感谢光临

天空之城-水晶音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79400.html

更多阅读

小学五年级语文期末质量检测分析报告 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卷

(2012—2013学年上学期)城北小学 夏建绿一、对试题的认识:本次试题分积累运用、阅读理解、作文和卷面整洁评价四大版块。整份试卷密切联系教材,关注学生的实际,题量较多,覆盖面较广,题型灵活多变。检测的内容不仅局限于教材,还检测了学

小学五年级数学 试卷分析 小学五年级试卷分析

一、命题的指导思想本次命题紧扣新课程理念,从概念、计算、应用三方面考查学生的双基、思维、问题的解决能力,可以说是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命题本着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知识结构科学合理,对基础知识的考核也体现了迁移性、灵

声明:《证券投资详尽分析王道五 证券投资分析师》为网友挺的男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