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大陆古董留声机收藏第一人庄诺 老式留声机

探访大陆古董留声机收藏第一人庄诺先生(上、下篇)

在一个深秋的午后,在上海浦东一个高尚住宅区里,我们一行摄影发烧友来到了庄诺在这里陈放宝贝的地方,欣赏到了数百台各式各样的留声机,不少宝贝还是存世不多的“稀世之宝”。


很多人都还记得电影《花样年华》里那忧郁的旗袍和伤心的高跟鞋,仿佛尘封的旧忆全由那台老式留声机里涓流而出,婉转悠长的歌声令人难忘。岁月如歌,往事如梦,王家卫的电影总能让很多人在思想里小资一番。不过悠然地呷一口卡布基诺,在一处小角落里观看浮华人世,耳边似有似无得飘过久远的旋律,渗透在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里,让人陷入无限沉思,成为多少都市丽人的内心向往,这就是留声机的不朽魅力。


庄诺专职于房地产网络传媒,被媒体誉为“来自海外的策划高手”:八年前,他作为上海搜房网的CEO,策划了轰动业内的“首届中国房屋模特大赛”,被网友尊为“房模之父”。如今作为搜房国际的董事总经理,他第一个把美国土地带到中国来销售;他正在推动中国房地产投资者走出过门做世界的房东。

他是长篇小说《资深男人》、《上海过客》的作者,这两部小说分别描写了北京、上海的社会现状,深度刻画了大都市生活的真实面目,剖析了当今中国精英人士复杂的内心世界。

这就是庄诺,一个被媒体称作游走于房地产市场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商道文人。而他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古董留声机收藏。庄诺拥有三百多台价值不菲的古董留声机,从1881年的爱迪生留声机至上个世纪中叶,横跨一百多年历史,《现代奢侈品》杂志称庄诺古董留声机收藏数量居大陆之首。

庄诺认为,在所有的艺术品收藏门类中,只有留声机既养眼又养耳。留声机作为艺术收藏品,它和其他艺术收藏品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留声机不仅具有视觉欣赏,更有听觉震撼,这是书画、瓷器、家具等不具备的双重艺术感受。那些留声机发烧友,不仅仅是在怀旧,更是在寻找那个时代的感觉,追求那种不能用现代播放设备来代替的那种过去了的新意,追求温馨的回忆,满足怀旧的情怀,也是人之常情。庄诺从小就对西方艺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北大期间他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他却对西方文学情有独钟。谈到对留声机的收藏,庄诺说:“我小时候学过几年的小提琴,对西方艺术产生了兴趣。十年前,我刚到上海,偶然在一个古典家具展览会上淘到了第一台留声机。回到家里爱不释手,于是一发不可收,接二连三地收集古董留声机,达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这十多年间我几乎每年都在国外旅行,我可以不浏览风景名胜,却不能不去古董店里淘留声机。”

庄诺的海外朋友或是商业伙伴都知道他对留声机的痴情,遇到有精品留声机拍卖的信息都会第一时间告诉他,甚至不远万里帮他带回这些宝贝。五年多前,庄诺为潜心文学创作而暂别商海,先后在英国、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旅居,用他的话说是:“浪迹天涯”。这期间,他除了创作小说,其余时间都在欧洲各地寻找留声机,也就是在文学创作的同时,成就了他的留声机收藏。

“收藏就是收藏。”这句看似简单的话,就是庄诺的收藏境界。如今很多人把艺术品收藏当作是投机致富的捷径,甚至成了炙手可热发财之道。庄诺认为这完全违背了收藏的本意:“收藏的目的不在于收藏品的价值,艺术品的文化属性远胜于其商业价值。”庄诺还透露,曾有一个房地产开发商愿意拿一套价值不菲的别墅来换取这几百台留声机,他都不曾动心,因为既然是收藏就不为交易。庄诺的最大心愿就是在远离商海之后,开设一家私人留声机博物馆,甚至连名字都想好了——“留声岁月”。

很多留声机收藏发烧友看过庄诺的留声机藏品后都赞叹他的收藏数量之多、历时之悠久、品种之丰富实属罕见,庄诺的藏品中有些算是稀世之宝:

——产于1881年的爱迪生蜡筒留声机,这是留声机发明人爱迪生的最早产品,称之为留声机的鼻祖,距今已经有

130年的历史。



——钟表王国瑞士生产的圆盒留声机,瑞士人因而开发出一种类似钟表形状的留声机,其结构十分精细且复杂,

体现了瑞士人对机械的精研能力。这款留声机像个圆形钟表,直径10厘米,高度不到3厘米。开启后,能播

放面积大过它二倍的10寸唱片,且声音十分响亮。这款钟表式留声机号称是全球最小的留声机,是留声机收

藏中的精品。

这款瑞士制造的留声机像个圆形钟表,直径10厘米,高度不到3厘米。


打开留声机盖子之后,排列十分精细的零件呈现在眼前。


全部开启后,能播放面积大过它二倍的10寸唱片,且声音十分响亮,这款钟表式

留声机号称是全球最小的留声机。

——相机式留声机,又称“彼得·潘-留声机”。 20世纪20年代,德国人发明制造,外壳由鳄鱼皮制成,小巧

玲珑,折叠起来长仅17.5厘米,宽12厘米,高15.5厘米。由于该款迷你留声机合上的时候就像一个相机盒,

因此它又被称为相机式留声机。

——手提式留声机,也叫便携式留声机。这是上个世纪初叶,欧美上流社会带着这款留声机到公园或野外游玩时

播放音乐翩翩起舞。机器虽然很小,音量却十分宏大,做工也很精致。






这些造型各异的留声机惟妙惟肖,鲜为人见,叹为观止!

与上面这些小巧玲珑的稀世之宝不同,下面这些柜式留声机,可谓留声机中的“大块头”,每台价值据说数万元以上:

产于1927年的美国哥伦比亚留声机

产于1933年的美国狗牌留声机

带有中国元素的台式留声机,产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

一张看似圆形的咖啡桌,用名贵的桃花心木配以十九世纪流行的安妮女王风格的曲线弯腿。桌子里飘着留声机的优美旋律,其奥妙就是藏在桌子下面的留声机(见下图)。桌子下面的抽屉拉出来,就是一部留声机,抽屉的另一端则是内置式音箱。这种特有的法兰西款式留声机,是当时上流社会交际场所的重要家居。这款留声机目前存世量极少,它既有留声机的播音功能,又是古董家具的艺术特征,也就是听觉与视觉的双重享受。据说这种款式的留声机在欧美拍卖市场十分抢手,堪称留声机中精品之精品,价格也不菲。


这张桌子的一端打开两扇门后是内置音箱。


探秘大陆古董留声机收藏第一人庄诺 老式留声机
桌子的另外一端拉来抽屉,里面藏有一台留声机。


这些精美留声机的主人就是庄诺先生:

==================================================================================================

探访大陆古董留声机收藏第一人庄诺先生(下篇)


有幸经作者同意,摘录庄诺先生即将出版的《留声机收藏与鉴赏》一段后记:

-------------

“我小时候学过几年的小提琴,对西方艺术产生了兴趣。10年前,我刚到上海,偶然在一个古典家具展览会上淘到了第一台留声机。回到家里爱不释手,于是一发不可收,接二连三地收集古董留声机,达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这十多年间我几乎每年都在国外旅行,除了看风景之外,就是四处淘留声机。我对留声机的认识也得益于黄老先生,老先生年届八十,是当今上海唯一还能修理各式留声机的高手。每次我从海外淘到的留声机,这些“年过古稀”的宝贝,总会有这样那样的毛病,幸亏王老先生不顾年老,戴着老花镜和各式专用工具一一帮我整修,并在修理机器的过程中,教会了我许多留声机的知识,使我受益匪浅。

曾有房地产开发商愿意出巨款收购这百余台留声机,我不曾动心,因为既然是收藏就不为交易。不少人建议我开个留声机私人博物馆,也有机构商家愿意提供场所为我展示这些宝贝。考虑到我对留声机的研究还不够深刻,匆忙展示有违内心。于是,我在工作之余,深入学习了留声机知识,发现了留声机不仅仅是一台能唱歌的机器,它充满着物理学、声学、材料学的原理,洋溢着人文与时尚的精彩,蕴含着欣赏与收藏的价值。这本书就是我把自己的学习体会,展现给大家。

当walkman随声听、CD播放机、MP3、IPOD等数码播音出现时,当代人感受到录音技术恍若隔世的变迁和数字时代无处不有的时候,留声机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彰显其不朽的魅力,期待与各位古董留声机爱好者一起珍惜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底座用黄铜精雕做成的滚筒留声机(法国制造1920年代)

称为“美人鱼”的留声机,因为地座有一个美人鱼铜雕(法国制造1920年代)



彼得-潘式留声机(瑞士制造1930年代)

爱迪生早期的滚筒留声机(1910年代美国制造)

柜式带喇叭的留声机很罕见到(美国制造1030年代)


这张上个世纪20年代的留声机海报很可爱吧

留声岁月绘声绘色声声不息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80997.html

更多阅读

白血病女孩冉婷婷,病房高考第一人 白血病女孩小雨

金黔在线——贵州都市报在北京路影剧院里,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贵阳分公司的员工们为“病房高考第一人”冉婷婷捐款,这笔2万多元的善款将帮助婷婷进行第六次化疗。  2005年冉婷婷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贵阳一中,学习成绩一直在班

计算机世界第一人:艾兰·图灵

计算机世界第一人:艾兰·图灵(1)_wxl P>·摘要:他的英年早逝,像他横溢的才华一样,令世界吃惊与难以置信。生命虽然短暂,但那传奇的人生,丰富多彩的创造力和智慧而深邃的思想,使他犹如一颗耀眼的明星,持续地照耀着人间后世在科学的浩瀚太空

声明:《探秘大陆古董留声机收藏第一人庄诺 老式留声机》为网友奔跑吧暖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