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解读《清静经》_禅心悟道 四个全面解读

《清静经》是全真道四大圣典之一,反映、涵摄了全真道的基本教义和各种修炼术,除了修真之士须常时持诵外,历来因为流传它具有神验,一般信徒及民众因而对之敬信不疑。加以它字数少,言简意深,易于背诵,先天具备普遍流布的性质,故累世以来蒙其安抚、慰藉、启示、福泽的心灵不知凡几。         
 洪启元等十位同修都是二十一、二岁的莘莘学子,目前就读于台湾辅仁大学宗教学系道教组,他们通过同参共濡,分别自十个角度对此经进行学术性解读。本刊有感于他们可喜的读经态度及可爱的全真作为,特别情商刊出他们的读经心得,以呈现新一代年轻全真人的奋跃面之一。虽然他们初试啼声,啼声尚嫌清嫩,但声声充满希望。他们的大鸣大唱指日可待。  
 --编按
《清净经》
         老君曰:
         大道无形, 生育天地;
         大道无情, 运行日月;
         大道无名, 长养万物。
         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夫道者,
         有清有浊, 有动有静。
         天清地浊, 天动地静;
         男清女浊, 男动女静。
         降本流末, 而生万物。
         清者浊之源, 动者静之基。
         人能常清静, 天地悉皆归。
         夫人神好清, 而心扰之;
         人心好静,  而欲牵之。
         常能遣其欲, 而心自静;
         澄其心, 而神自清。
         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清灭。
         所以不能者, 为心未澄, 
         欲未遣也。
         能遣之者, 
         内观其心, 心无其心;
         外观其形, 形无其形;
         远观其物, 物无其物。
         三者即悟, 唯见于空。
         观空亦空, 空无所空;
         所空既无, 无无亦无;
         无无即无, 湛然常寂;
         寂无所寂, 欲岂能生?
         欲既不生, 即是真静。
         真常应物, 真常得性;
         常应常静, 常清静矣!
         如此清静, 渐入真道;
         既入真道, 名为得道。
         虽名得道, 实无所得;
         为化众生, 名为得道。
         能悟之者, 可传圣道。
         老君曰:
         上士无争, 下士好争;
         上德不德, 不德执德;
         执着之者, 不明道德。
         众生所以,
         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
         既有妄心, 即惊其神;
         既惊其神, 即着万物;
         既着万物, 即生贪求;
         既生贪求, 即是烦恼。
         烦恼妄想, 忧苦身心,
         便遭浊辱, 流浪生死,
         常沉苦海, 永失真道。
         真常之道, 悟者自得。
         得悟道者, 常清静矣!

一?从成立时代的角度解读《清静经》
              ?洪启元?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妙经》简称《清静经》或《常清静经》,今《道藏》中有白文本及各家注本共七种。本经文字共三百九十一字,经后有仙人葛仙翁、左玄真人、正一真人三篇赞语。关于此经的成立时代,根据考证应为唐代,因:

(一)《清静经》七种注本中,属杜光庭注本为最早,杜光庭是唐末五代人,因此《清静经》应系晚唐以前的作品。
  (二)「洞神部?玉诀类?是字号」的无名氏注本,载有太极真人向唐?同昌公主传授五戒、十善、六斋、三会、五腊、五忌之法,并诫其当奉持《清静经》之事。注中亦记唐时灵验故事,以宣扬此经的神应。可见此经在唐时已普遍流传。
  由以上两点可知此经成于唐代殆无疑义。另从此经文字用例来看,如三毒、六欲等词汇并不常见于六朝以前的古籍。故应为六朝后的作品而非葛洪所作。疑为后世道流所依托,作者不详。
  本经文词用法糅合儒释道三家词语,故作者应是容摄三教思想者。其经文的意义,包含道教的道,佛教的三业、三界说法以及儒家的道德说,但其基本思想仍为老子道的本体论与人生论。
  至于此经的成立背景,可大体以唐时的宗教情况概观。唐初李氏崇拜老子,故崇道抑佛;至武后朝,反崇佛弃道。这种反复的情况和六朝时期非常相似,所以佛道并存在唐代,只是一方显明,另一方则灰黯,并非消失。到晚唐时,因政治更加混乱,人民浮奢,遂需要一些教化人心的教材加以规范,宗教于此便发生了净化作用。亦因为佛道并存,所以彼此作品当中皆有对方的思想存在,藉以吸收社会民众的认同,故划分并不很清楚。加以这部经典旨在讲清静、无欲、阴阳等观念,其演变符合唐代社会状况所需,更加深此经为唐朝作品的可信度。
  宗教作品欲广布流传,必须适合人民的需要,必须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就像《清静经》中以清静为宗,以澄心遣欲为本,皆是因应时代所需。唐代人民喜好逸乐,故此篇极适合当时社会民众,藉由此篇恰可一定程度唤回所缺乏的精神。白云霁《道藏目录详注》云:「此经喻清静二字,要人方寸虚明,独露真体。」这也是历代道士所重视的修炼方式之一。
  由于本经思想为道教基本理论,故广为各道门所吸收,推阐既久,影响渐广,各派皆将之列入本派「家当」中。金元之际,全真道兴起后,此经被列为日常持诵功课的经典,修真者在领受初真戒时必须诵习此经,并以此经为内丹性命炼养的基础,由此可知此经在全真道中的地位,极有研究价值。

       二?从版本学的角度解读《清静经》
            ?李苔菁?
  现存《道藏》中《清静经》(「洞神部?玉诀类?是字号」)的注本共有七家版本,各家因时代背景不同,以及修道理论互有差异,故批注的宗旨与方向多少有些出入。底下仅依时代先后分述之。
  (一)杜光庭注本——唐末五代。注本释经题曰:「清者元也,静者气也,经者法也」。故曰《清静经》为元气法;主旨在静心去欲,以体道合真,宣解经义,另以存三守一之养气说引申经理。《清静经》本具儒释道三教融合的特色,杜氏注本中更见发挥「三教圣人,所说各异,其理一也」的道理。
  (二)王玠注本——宋代。前序称《清静经》垂示生死之因,教人领悟三生之理,是为「诸经之首」。其注引圣贤之言,并绘图辅之,如以周敦颐《太极图》比喻道家有无动静之理,而推论丹道之微妙,强调性命双修。经后人水精子增注后(《道藏》未收),成为《清静经》最通行的版本。
 (三)侯善渊注本——金世宗时。其解主张「大道中无文字,文字中无大道,天文玉诀,须凭师匠口耳相传」。篇后附记葛仙翁、左玄真人、正一真人赞语。旨在阐明言外经旨,发挥无、空与无为之义。
  四)李道纯注本——元世祖时。本注旨在论述道的体用与清静的原则。多援用《易》、《老》之说,从道教的本始教义阐述《清静经》的义理。
   (五)无名氏注本——元代。所注亦是发挥清静无为之义,并加入内丹、外丹、斋戒与诵念本经,以达相辅相成的目的。注文以心、形、物俱为幻化之境,但灭动心,不灭照心为主旨。因注后还有评注性的「论曰」,故疑此版本并非一人之作。
六)元代道士注本——此注本有注无经,首列《大道渊源老氏圣纪》,叙老子志化。次列《混元三宝之图》、《初真内观静定之图》、《金丹大道之图》,以存三抱一,静镇百关释之。末列《传经证道品》,注中依次引证真人之语,解释传经、开经、知觉、明师、口诀、行功、成道、超凡、入圣等阶品,将持诵本经与忠孝为先、内丹修炼相结合,深契全真道性命双修之宗旨。
  (七)王元晖注本——元代。注中多引丘处机、马钰、刘处玄、牛道淳之语。其解广泛援引丹经(如《黄庭经》)及丹家之语,可谓全真道内丹集注。另,《藏外道书》第三册,收有《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真经》,八洞仙祖合注,一卷,为《重刊道藏辑要》续补的藏外道书。
  再者,《清静经》的相关著作,有《太上老君清静心经》一卷。其内容大体同于《清静经》,成立时代在《清静心经》之后;二经的本旨皆以清静为宗,以澄心遗欲为本,取佛教空寂之说来阐明清静无为的义理。其相异处为《清静心经》约略六百字,其中有七言偈语;而《清静经》有三百九十一字,较为精炼,且有杜光庭等七家批注版本,因此可见《妙经》之流传较为广远。亦显示《清静经》体大思精,具有无限深远的意义,可容纳不同角度的解读。

       三?从老子《道德经》的角度解读《清静经》
            ?李美玲?
  老子《道德经》的道体论,认为道无始无终、无所不在、无所不为、无形无象、无声无味。道生天地,天地生万物。所以,道是超越表象的,是一种自然运行的法则,人是自然万物的一员,当然也存在于这个运行法则中,如果人抗拒这个自然的法则,即是违背天体运行的规律,只有自取灭亡一途。「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强调自然即道,并认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看似消极,其实却是处世安邦最佳的利器。将「无为而无不为」的哲学应用于人类社会,人与人、国与国之间,只要是不为害的就无所不为,这样才合于宇宙的自然真理,才是人类必须遵守的宇宙自然法则。
  老子强调无为,重视自然。道生长万物,都只是自然的作为,不是刻意的经营,不偏不私,虚静无为,即清静自然的生活;老子认为,人生的痛苦,主要是因为私心太重、欲望太多、世俗的荣辱与福祸,都会动摇人的心志,使人沉迷于贪、嗔、痴的欲念之中,趋荣避辱、患得患失,无法知足、节制,最后陷于感官声色之中,沦为欲念的奴隶,终至无法自拔……。《清静经》中也提到:「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一个人如果常常心为物转,神为心役,心神无法清静,那么道将如何存在呢?如果人心能守静,则能制欲,能制欲则道存哉!如果真能「如此清静,则能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这才是得道最后的目的与意义。
  《清静经》提到,人之所以不得真道,乃因人有妄心、贪求、好争,故烦恼孳生,真道堕失。在老子的人生哲学中也告诫世人要不争、守柔、善下,这是一种以退为进的人生处世哲学,一个好争的人,即使争到了想要的,也会为他自己带来痛苦和不安;而一个不好争的人,由于他不争,所以内心平静自在,反而没有人能够和他争,容易获得最后的成功。
  老子亦主张抱朴守真,致虚守静。「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老子崇尚自然无为的生活,强调心常清静、节制欲望,知足,无欲,这样的思想衍生到《清静经》中,便是心要能守静,不为物役,而神自能清,六欲不生,才能潜心悟道;倘若心不能守静,常为物役,追逐欲望尚不及,那还能悟道?
  人如果凡事不强求,不刻意妄为,知足而且节制,常保一颗清静心,让自己过着自然简单的生活,那么痛苦与烦恼将无从生起,也才有可能悟得真道。故《清静经》中最后提到:「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准此以观,《清静经》实是老学的进一步发挥。

       四?从丹道学的角度解读《清静经》
            ?李文琦?
  《庄子》「人间世」心斋论中所强调的「虚静」与《清静经》中「常清静」的观念,实有异曲同工之妙。皆指向由寂静而入深,在一层深入一层的入静之后,使自己契入混沌境界,此时心的知觉已不生作用,进而达到真正的与万物合而为一。
  在道家内丹的仙道炼养上,前述的思想,可谓修行的轴心。无论北宗南宗,或任何道派,在修行上莫不以清静或虚静为主旨。其存思、守窍的法则,即是依此循序渐进,以证悟仙道生命的终极境界。凡人往往是六欲横生,三毒横行,渐远离真常之道。唯有明悟「常清静」,方可澄其心、清其神,而断六欲、铲三毒。在《道藏》目前所收的《清静经》注本中,对于丹道的了悟各家有不同的见解。兹略述于下:
  元.李道纯注本是循经文而解,以道的体用与清静原则,为心性的工夫。无名氏注本,则一方面发挥经文清静无为之义,另一方面又加入内丹、外丹、斋戒与诵念《清静经》彼此相合为用,实为全真道性命双修之旨的发挥。王元晖注本,乃广引诸丹经及丹家之语,而将《清静经》解为内丹经。其注征引宏当,析理精辟,可谓元代全真道内丹思想集注。
  诸家丹道学注本中,以王玠注本最善,亦最为通行。该注本文辞简质,直解经义,不重训诂。其作图辅助说明丹道修炼之旨,实源于陈抟、刘牧、周敦颐;此外,又据周子《太极图》比喻道家有无动静之理,而推论丹道之微妙。以下为王玠的篡图解注二图:
   图一: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言道者是谁
            ┌ 迎之不见在首
       ○浑沦无象┤        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 随之不见在后
          ┌ 金丹之体
        故曰┤
          └ 象帝之先
   此表说明道乃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是以道存无体,神化无方。《道德经》亦指出:「道之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信。」
   图二: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动念即乖
              ┌ 静则妙体圆通 ┐ 神无不全, ┐
        灵 ┌ 照 ┤        ├       ├┐
        者 │   └ 动则发用中动 ┘ 故无来无去 ┘│
       ○属 ┤                     ├
        乎 │   ┌ 静则私念不念 ┐ 神无不疲, ┐│
        心 └ 妄 ┤        ├       ├┘
              └ 动则见物即染 ┘ 故有生有死 ┘
          ┌ 神无思而身存
       是以 ┤
          └ 神好清而心扰
  此表说明此神非思虑神,乃与元始相比肩,大则包地包天,小则藏诸一粟,朗朗澄澈,岂可以有好清。若以神思,神便非神也。何况神好清而人却不知,则心地愈生杂念,扰之不宁。《道德经》亦云:「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也。
  据此以论,《清静经》在元代作为全真道鼎盛时期的道门功课,其所蕴藏的性理与命功,除结合早晚课的仪式行为外,更是丹道修炼的指导原理,为全真道士二六时中所奉行不渝的教内圣典。

       五?从道教神学的角度解读《清静经》
全面解读《清静经》_禅心悟道 四个全面解读
            ?刘怡君?
  本文尝试由道教神学的角度,探讨「道——道言——道言的聆听者」之间的关系,解读《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的经文内容,从而呼应道教神学中的济度思想,以彰显本经在解决人类出路方面的终极意义。
  由经文首言「老君曰……」,佐以经名「太上老君说……」,当可看出此经为太上老君所言说。在道教信仰内部的观念里,老君为无世不存的永在天尊,他是道所凝聚的一个终极实体,也是道的化身。透过老君的历世化生,大道参与并揭露了每个时空的道启与道言,因天时传道,以天机度人,内在于万物而协助万物经历一次又一次生命的炼度。
 经中接着提到道的体和用:因其无形,而能生育天地;因其无情,而能运行日月;因其无名,而能长养万物。他是两极性的根源(清/浊、动/静),然其二元属性的根本,则是在清与静。从这里,可以看出道化生、生化万物的原则,正在于「降本流末」;也就是说:道创生了万物,因道言而成肉身,因此人的肉身可视为道的律动性、神性、生命语言的展现;也因此人身亦具备了灵宝祖,与天地、宇宙同源同构(皆为道),故能够聆听、学习与彰显道言和道启。
  道言与道启又传达了什么讯息呢?既然道的本质是清静的,人理应复归于清静,才能够返回于道。经文中详列了如何回归清静的方法,也清楚地启示了回归清静后的境况,甚而告诫了人们若不能复归清静,将沉沦到何种情况。这些启示,皆是清晰而明确的:他明白地告知奉道者该如何净化自己的身心,如何明白大道作为万物的根源,其自身是一个完善的整体,也是一个清静的终极实体;而人作为一个净化的道言聆听者,本身不仅是道言生命的圣显,也必须向自己生命的本源来学习。唯有如此,才能觉悟有限生命的暂存性,体验大道的神圣性,并使奉道者能在当下以自身生命,直接面对大道,与直观、感悟道的言说,而唤起个人对道的终极献身,使人们得以恢复神性生命,让奉道者的灵宝玄珠得以恢复光芒。透过这种光照,进而完成生命的解救之道,也达到与道相遇,同行、同在的终极目的。
  这样的济度之道,从道之所以能够化生万物的体用出发,透过太上老君所揭示的道启,使奉道者得以基于自身分享来自大道的神性生命,借着澄心、遣欲的净化工作,达到「湛然常寂」、「常应常静」的「常清静」境地。在这样的过程中,奉道者即能完成自身生命的解救,而进入与道密契的回归之道;这是道启所揭露的济度讯息,也是太上老君对奉道者的应许。

       六?从宗教哲学的角度解读《清静经》
            ?林明贤?
  从宗教哲学的角度解悟《清静经》,约略可归纳出三个主题:(一)道:推阐其义为体与用。(二)人:包含其构成因素与因素的特性。(三)道与人的关系。以下即循此理路,一一解析之。
   (一)道:
    1.意义——包含道体、道用、道相、道理诸义,以道作为宇宙的本源、生成原则与人生哲学。就道的形上意义而言,道乃万物生化的根源。就道的认识论意义而言,则道超越名言概念的思考。就道在实践哲学中的意义而言,道乃人生最高的价值归趋。
    2.性质——在本经中,道共有五种特性:
     (1)无形;
     (2)无情;
     (3)无名;
     (4)有清浊;
     (5)有动静。
  道既无形、情、名,则吾人何以得之?实因其作用之外象而得知也,此可说是体天会地的生命大智能的领悟。如知男清女浊、男动女静以察末溯本,由人事以逆推天道,而知天清、动,地浊、静,而后再知道亦有清浊、动静。
    3.作用——在本经中,道具有四种作用:
     (1)生育天地;
     (2)运行日月;
     (3)长养万物;
     (4)使人常清静。
  道的生化作用冲虚无穷, 以自然为法,以反为动,以弱为用,具有主宰性、常存性。道亦是一切事物活动的必然规律,具有相反相成、循环反复的特性。 道的玄德,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他是万物究极生命的根源,却不支配、控制万物。 最后,道体对照有形万物所呈显的各种面相,虽然杂而多端,但其自处、处人之术,要在清静二字而已。 清静本是道的本质,内在于天地万物之中,为天地万物所同具。人欲修道,与道同在,舍清静又何为?
   (二 )人:
     1.人与天地并列三才,人能常清静,天地方能悉皆归。然人之回归大道的主体即是心与神,方法则是澄心与清神,使其清静,归于天地。为何人的主体是心与神?此乃因神好清而心好静之故,亦只有清静才能入真道,与天地契合。
 2.人的生命要素既然是心神,心神的特性本好清静,而人之所以扰乱心神的清静本性,乃是受六欲、三毒所左右之故。心神若不受此二者影响,则人便可在内观心、外观形、远观物的过程中见悟。见悟则能见空、空空、空无、无无,亦方能湛然常寂,不生六欲三毒,真常应物。
     (三)道与人:
      1.本末的关系——道降本流末而生万物,人亦是万物之一,所以人的本源即来自于道。
      2.人如果能常清静,天地便与人同归于道。此即因道有清浊、动静,人虽流末,却因溯本归源的缘故,而回归于道。
      3.人因着清静便可入道、得道。人之清静,以真常应物,虽应物却真体不动,无心、无形、无物,故合于道体之无心、无形、无情。
      4.人若悟道即可常清静。既悟真常之道,即可常保清静矣!
  以上仅就宗教哲学的角度,将道的涵义略为扩张,重新组构,以彰显《清静经》的主旨。

       七?从神哲学的角度解读《清静经》
            ?郑琪玉?
  「道教」名称的由来,与其崇奉「道」的信念关系密切,而「道」是什么?恐怕很难完整而清楚的表达出来。现以《清静经》中所示现的「道」,从西方神哲学中形上学的观点,予以诠释比较,以加深对「道」的认识及了解。
  形上学寻求一切存在物后面的存有,把存有当作对象来研究。在《清静经》中提到:道是无形、无情、无名的,既是如此,道存在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道并非个别具体感官所能知觉的事物,它虽无形却无所不在,天地万物中均有其踪迹,所以可说是宇宙万物的「共相」,它亦是柏拉图观念界的「善」,因其是分享的根源,道生育天地万物,反过来说即是天地万物分享「道」,故所以存在。因此,道是一切存在物后面的存有,是形上学研究的对象。
  「道」做为最高的存有,所以它也是亚里斯多德所称的第一因、第一原动者。道是自有的,无生无灭,对道的解释,随着时间虽有不同的演绎,但此本质永恒不变。而万物阴阳动静变化之因及推力即来自道,道本身包含动静、日月运行、四季变化……等,均是应道而有变化,所以道是他自己的原因,不再是别的原因之结果的第一因,是恒常不被动者,但却是其它运动渊源者的第一原动者。
  形上学后来常被神学家拿来论证神的存在。而第一因、最高的存在即是上帝。但道不同,虽经过几千年的发展,「道」始终未被视为一有位格的神,「道」虽有其神圣性,但始终未被中国人视为神祇来崇拜,虽然许多先天的仙真,如元始天尊、太上老君……等,但均是由道气化生,始终无一称为「道」的神,也许是道已超越了神,超越了观念界。在道教信仰中,所谓的「大道」一词,「大」义即指涉其广无际,其深不可知的义蕴。
  由于东西双方思考习惯方式不同,若硬将东方思想放入西方思考模式中,虽然有所助益,但不可否认,仍有一些不适合,如西方强调「观念界」,但东方认为是「性命」,精神与肉体并重。所以建立一套适合东方的神哲学,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无论如何,希望通过拙作对道的研究,能开展出富有东方宗教情操的神哲学思考理路。

       八?从宗教心理学的角度解读《清静经》
             ——清静二字,要在方寸虚明,独露真体
            ?罗凉萍?
  在宗教信仰上,心理的作用是形成宗教信仰的重要原因之一。经由心理上对宗教的认知,才能使人产生虔诚信仰。本文拟从宗教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个体生命透过《清静经》获得清静的心理历程。
  本经旨在揭橥吾人如何剥落心、形、物的牵制羁绊,找回原本清静灵明的天性。底下仅依此分别说明其心理历程:
  (一)内观其心,心无其心:
   就《庄子》的心斋而言,人心原本是清静无染的,然受各种欲望蒙蔽之后,即无法清静。在宗教心理、宗教经验中,虚明的觉心、悟心,本一尘不染,因此吾人原本就存在的道心亦无一毫人欲存在。明乎此,心外求心,万般作用尽是狂图。
  (二)外观其形,形无其形:
   当吾人返回原本清静的道心之后,吾人的认知将不再被外在的形体牵制。因一切形体都是短暂的现象,处于变化、非常的状态,吾人肉眼所看到的形体并非永远都如此,它总有一天会毁坏消灭。因此当吾人以道心观照形体时,当下即能觉知并非真有其固定的形体,是以心思活动即不致被现有的形体所桎梏。所谓「此物与彼物道通为一」即是此意。
  (三)远观其物,物无其物:
   人由于受到视觉上的限制,总将肉眼所看到的认为就是物体的形相。其实万物是变化多端的,当吾人仰望天空的一抹云彩时,一开始它像一只可爱的动物,但几秒钟之后可能就不见了。而当吾人睁开眼睛时,虽能注视一个物体,然阖上眼睛时,物体亦随即消失。因此,吾人若不蔽于视觉上的限制,复归虚明道心,则能达到无物、物无的清静之境。
  以道心内观,而达无心、心无的清静之境;以道心外观,而达无形、形无的清静之境;以道心远观,而达无物、物无的清静之境。因此《清静经》对心理的作用,在于告诉吾人若能去除人心的各种欲望,则能达到内心真正的清静。人心昏昏而道心昭昭,顿悟道心,当下即是清静。
       九?从宗教社会学的角度解读《清静经》
            ?黄坤农?
 《清静经》杜光庭注本的内容,近于盛唐时期「重玄派」的思想,其理论和佛教的「空义」有相当程度的关联,在文化融合的必然趋势下,此经曾受佛教空义影响,再加以转化,成为重玄派晚期的重要经典。又因其言简意赅,字数少,所以较诸大部头经典传布的阶层更广、人数更多,更能深入社会,和佛教的《般若心经》有异曲同工之妙。
  就此经的意旨而论,它提出「清静」之说为悟道者的指导原则,在太平时期很切合人心的向背。因此和上清、灵宝、正一诸派以实用为目的的存思、斋仪、符箓等诸教法显著不同,具有社会的必然性。但总体而言,偏向于心性的锻炼。
  此经既作为「重玄派」信仰的重要经典,则其中的宗教意识必会随着信仰进入信徒的生活,成为其生活准则,进而强化信徒间的同一感,整合信徒。而后随着教派的扩张、信徒的增加,这样的宗教意识也会扩大成为普遍性的社会意识,整合层面当然也随之扩大。
  本经中亦提出男女、天地、上士下士、上德下德等二元的观念。类此二元对立的辩证方式,虽是其论证清静的方法,但也可看出重玄派信仰者的伦理观。其中由「争」与「德」的因素来界定上士/下士、上德/下德二种层次;间接的以「不争」的清静观作为人格的完美典型,进而削减了社会改革的力量。另外也重申「男清女浊、男动女静」的观念,这对以男性为主的社会具有稳定作用。所以,《清静经》中的宗教意识能增进社会结构的稳定性,达到某种社会控制的功能。
  本经也为信徒提供心理调节的功能。藉由一个能「运行日月」、「长养万物」的「道」,使信徒相信解救的可能;再由「得悟道者,常清静矣」提供一个成道的方法,经由「常清静」的心理状态使人可以去除妄心、贪求、烦恼而脱离生死苦海。因着信仰「道」而达到一种内在需求的满足。
  此外,本经尚具有陶冶情操的功能。因为,能了悟此经「清静」之义者,不但能悟道,成就自我的完美生命,还具有普化众生、传布圣道的能力。由于此经标举这样的功能,故而成为一种内在吸引力,引导社会大众阅读本经,接受「清静」思想,达到陶冶情操的功能。
  由于《清静经》的思想能满足人们的内在心理需求,达到陶冶情操的功能,自然能吸引信徒。当信众增加、组织扩大之后,这种内化的宗教意识便会外化成为行为规范,加强一种静态的清静人生观,而这样的社会意识因着信徒间的整合作用,可以达到某种社会控制的功能,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和社会结构的稳定。

       十?从道教美学的角度解悟《清静经》
             ——道之美,非无常,非不常,而在真常
            ?黄进仕?
  道,看似无形,实存于天地云篆玉石变化之常形美;道,闻似无情,实察于日月晨昏阴晴圆缺运行之常情美;道,听似无名,实立于男女乾坤阴阳调和之常名美。因此道教美学所强调的是一种不含人为造作的自然纯净之美。
  观乎《清静经》所展现的意象世界实为天地日月万物运行变化之美,虽然变化是无常,但规律却是真常;其次,道所衍生的清浊动静,从美学角度看来,有着一种二元互补对称的平衡之美,其中所展现的太极阴阳二元互为基源;降本流末实为清静本体,所存在的无染、纯净之美。因此在体悟道之真常与清静之美后,自然神清心静,六欲不生,三尸自灭,达到心灵解脱的常清静境界。
  道可道,非常道;道可得,亦非常道;圣道之能悟,有如太阳之光,可藉外物感觉其形,却抓不住其光形。因此,道似有,实为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正如被山岚围绕的山头,显现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就是山的秘奥美景。从空间透视的角度来看,内观不见其心、外观不见其形、远观不见其物,看似虚无飘渺,实则常在;看似风雨云涌,实则清静纯净;看似有形之立体时空,实为虚谷无无之空。道之体,根源有、空、无、无无、常寂、不欲、真静,直求常清静纯净之美;道之用,有如明矾一般,放入心欲动浊之水中,自有遣欲澄心之用、神清心静之效,如此一来,妄心即无,其神不惊,万物不着,贪求不生,烦恼不起,身心不苦,不遭浊辱,升离苦海,永得真道矣!
  清静与浊妄有如海中之气泡。心清静则小气泡凝聚成大气泡,浮力上升,得以早日渡脱苦海。反之,若心浊妄则大气泡分散为小气泡,受外力束缚,浮力消失,则身心永沉苦海,不得真道。因此心灵的解脱之法,乃在得悟清静之理,认清真常之道,此道理自然可得,不须造作。是故上士、上德之所以胜过下士、下德,其差异乃在于上士之不争与上德之不德,充分显现出一种不执着的艺术,透过语言的描述,更容易使人体悟真常与清静之美,真常与清静正是生命灵光所敞亮的解脱之道。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81902.html

更多阅读

《易经》乾卦智慧:“潜龙勿用”低调做人的新概念讲坛

《易经》乾卦智慧:“潜龙勿用”、低调做人——【新概念讲坛】•易经:是我国古代悠久的历史文化产物,它其中包含了逻辑学、分析学、心理学以及预测学。它包罗万象也包含着世间万物,很多兵法、阵法、数学规律都与已经有着相同之处

南怀瑾老师说道教《清静经》 南怀瑾老师第二任妻子

道家有一本经典写得非常好,将近四百个字,叫做《清静经》,你们不管学佛修道的找来念念看。《清静经》可以同佛家的《心经》媲美,但是如果讲学术,对不起,那是仿照佛家《心经》来的。《清静经》上说“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一个人能够常清

俗人看《道德经》: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上

提出“道”和“名”之后,老子补充了一段话:“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段话比“道”和“名”更难理解。第一个难解之处是对“天地之始”的理解。首先是“

翟双庆:论《内经》病机十九条

论《内经》病机十九条□ 翟双庆北京中医药大学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编者按:病机是疾病变化机理,是疾病临床表现及其发展转归的内在依据。《素问·至真要大论》关于病机的论述有十九条,也就是我们后世所说的“病机十九

易经解析《西游记》11:真假悟空之谜2——2

上接:易经解析《西游记》11:真假悟空之谜【2——1】在前面“孙悟空”一集,我们已经得出结论:“如来佛祖”就是“须菩提祖师”。在孙悟空学习真本事的第一天,孙悟空曾说“此间更无六耳,止只弟子一人,望师父大舍慈悲,传与我长生之道罢,永不忘

声明:《全面解读《清静经》_禅心悟道 四个全面解读》为网友薄荷蓝少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