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诚朴雄伟”校训的由来 南京师范大学校训

(图 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先生)

中央大学之所以成为全国最高学府,除了师资、学科、设备等硬件支撑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精神之大,即对于大学使命和精神的重视。

在任职中央大学后的第一次全校大会上,时任校长罗家伦发表长篇演说《中央大学之使命》,提出:“我们设在首都的国立大学,当然对于民族和国家,应尽到特殊的使命,然后办理大学才有意义。这种使命,我觉得就是为中国建立有机体的民族文化。”

罗家伦认为办理大学绝对不只处理大学的行政事务,还要认清一个大学的使命,从而创造一种新的精神,养成一种新的学风,以达成一个大学对于民族的使命。对于中央大学而言,罗家伦认为其使命即是以“建立民族有机文化”来担负起民族复兴的重任,而所谓民族有机文化,“有两重含义:第一、必须大家具有复兴中华民族的共同意志,我们今天面临生死存亡的歧路路口,若是甘于从此灭亡,自然界无话可说,不然就要努力奋斗,死里求生,复兴我们的民族。我们每个人都当在此意识下共同努力。第二、必须使各部分文化的努力在这个共同的意识之下,成为互相协调的。如果各个部分不能协调,则必至散漫无系统,各个部分互相冲突,将所有力量抵消。所以无论学文的、学理的、学工的、学农的、学法的、学教育的,都应当配合得当,精神一贯,步骤整齐,向着建立民族文化的共同目标迈进。”

在罗家伦心目中,中央大学的榜样是德国的柏林大学,他希望中央大学能像柏林大学一样建立民族的有机文化,以凝聚、引领民族精神,振兴民族和国家,“本人办中大之理想在效法当日柏林大学之精神,以建设中华民族之文化,使国人有此共同意识,努力奋斗,以复兴我民族。”罗家伦赋予了中央大学建设“有机体的民族文化”这一宏大使命,将办学目标定位为“复兴民族的参谋本部”,以期“我们抗战,是武力对武力,教育对教育,大学对大学;中央大学所对着的,是日本东京帝国大学。”这一理念也具体反映在他办理大学校务等教育实践中,如中央大学在抗战时期既为适应国家抗战建国需要,重点发展了与工程技术、国防建设相关的学科和项目,同时也保留了完整的大学建制,依然强调基础研究和基础理论教学的重要性。罗家伦对中央大学使命的这一“崇高”定位,表现了国难当头作为全国最高学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也展现了罗家伦自己作为一名爱国知识分子政治意识、民族责任的高扬。
南京大学“诚朴雄伟”校训的由来 南京师范大学校训

除了强调对于民族复兴的使命外,罗家伦认为大学还有一重要使命,便是对学生人格的培养,“教育本来不是专指知识的灌输。人格的修养,在教育的意义上实在太重要了……培养青年良好的习惯,鼓励青年人格的修养,是在无论哪种社会,哪个民族里所必要的。这就是建立国家的基础”,并认为“现在的大学教育的缺陷,就是太注重学生的专门知识,而太忽视其整个人生的修养。”的确,教育,教育,顾名思义,教书育人。教书,教授知识;育人,培育人才。教书育人、培养人才才是教育的本质所在和最重要功能。教育,既要教授学生知识、技能,又要丰富心灵、培养品德、健全人格,不只要把学生塑造成社会栋梁,更要把学生培育成完整的人。大学作为教育机构的领头羊,理应对此做出表率。为此,被学生戏称为“罗大鼻子”(罗家伦鼻子特别大,因此有同学写打油诗道:“鼻子人人有,唯君大得凶;沙坪打喷嚏,磐溪雨蒙蒙。”)的罗家伦不惜亲自上阵,经常对学生发表演讲,鼓舞士气。这些演讲后来集成《新人生观》一书,“献给有肩膀,有脊骨,有心胸,有眼光而又热忱的中华儿女,尤其是青年”。此书当时即印刷27次,长期高居畅销书之首,成为民族精神和人格修养的重要养料,影响了几代学子,许多青年就是因为看了这本书而立志从军报国,此书也是现任台湾总统马英九最喜欢读的一本书。

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和学生人格的培养,罗家伦提出了“诚、朴、雄、伟”四字校风。“诚”,即对学问要有诚意,不以为升官发财的途径,不作无目的的散漫动作,坚定地朝着认定的目标走去;“朴”,就是质朴和朴实,力避纤巧浮华,反对拿学问做门面;“雄”,就是大雄无畏、雄厚的气魄,改变中国民族的柔弱萎靡的颓风;“伟”,就是伟大崇高,力避门户之见,敢做大事,能成大器。罗家伦希望通过发扬“诚朴雄伟”的新校训,来使学生安心求学,并建立首都最高学府“涣映大风”的气度,“学问事业应当一本诚心去做,人与人之间以诚相见,树立崇实而用笨功的朴厚学术气象,以大雄无畏相尚,挽转纤细文弱的颓风,以造成一种伟大崇高的意境。如此这般,中大便可以为复兴民族的参谋本部自任”。

“诚朴雄伟”四字对中央大学乃至其后的南京大学影响极为深远,该校师生在其熏陶下多气质诚朴而气势雄伟,朴实而有光辉,并多一心向学。实际上,早在两江师范学堂时期,学堂监督李瑞清就提出了“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校训,以“俭朴、勤奋、诚笃”为校风。南高师首任校长江谦以“诚”字为校训,希望全校师生为人、为学都要以诚为本,在此基础上确立的校风是“民族、民主、科学的精神,诚朴、勤奋、求实的态 度。”郭秉文上任后,提出了学校第三个校训“诚朴、勤奋、求实”。可以说,“诚朴”是该校学风传统的核心内涵。

“东大学者,慕真务实,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究义利之别,明诚伪之分,浸身于学问之中,不恋权势,不苟流俗,洁身自好,外人曾可惜以东大不出显要为憾。唯东大师生,以此为荣,以此为乐。”于抗日期间读书中大的校友王作荣在《沙坪之恋》一文中对此校风有过详细描绘:“中大的教授团,一如中大的校风——朴实而有光辉。实际上,他们正是养成这种校风的原动力。他们平均起来说,不像其他学校教授在社会上有赫赫之名,他们也从不不安于位的满天飞。他们从不今天北上,举行一个表演性的讲学;明天南下,发表一个政治性的谈话。有时主张科学救国,有时又要民主兴邦,什么都做,就是不肯安静下来教学生读书。中大教授们只知道守住自己的岗位,每天带着智慧的微笑,默默的传道授业解惑,散发师道的尊严与光辉。中大教授穷而不滥,连兼课都不愿意多兼;困而知耻,曾经有一位教授因夫人不知规定多领了一份津贴而引咎自杀,现在到哪里去找这种廉介之士,他不杀别人就已经够好了。中大教授们对学生负责,对学术良知负责,因此当别人出书像印报纸那样轻松时,中大教授惜墨如金,不肯轻著一字。中大教授团多的是饱学之士,但愈是饱学,便愈知立言之不易,其实他们是过于谦逊了。他们一生的智慧学问的结晶,已随或将随他们的逝世而归诸尘土,实在是国家社会的损失,自然更是我们学生的损失。”

当时即有一说:“要当官去北京,要发财去上海,要读书去南京”,该校是中国培养科学家最多的大学,自南高、东大至中央大学,师生中共有90多人成为学部委员,约占全国学部委员总数的四分之一,其中包括竺可桢、吴有训、严济慈、李四光、童第周等5位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截止到2002年,在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中,有230多位南大校友;SCI论文90年代初曾连续八年位居全国高校第一;如此佳绩不能不说和“诚朴雄伟”四字校训无关。鉴于此,南京大学后来将“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列为校训。后面四字出自罗家伦亲自为中央大学所写的校歌——“国学堂堂,多士跄跄;励学敦行,期副举世所属望。诚朴雄伟见学风,雍容肃穆在修养。器识为先,真理是尚。完成民族复兴大业,增加人类知识总量。进取、发扬,担负这责任在双肩上。”

时今,人们提起抗战时期的大学,多首推西南大联合大学,这其实是对历史的无知或偏见,实际上当时学界真正的龙头老大应是中央大学。从硬件上讲,中央大学师资、学科、设备等诸方面都超过清华、北大、南开三校联合的西南联合大学。据统计,1945 中央大学有7个学院、40多个系科,教学人员6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共290人,为同期西南联大教学人员总数的近一倍;学生共4719名,超过西南联大一倍多。从软件上讲,西南联合大学之“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诚然珍贵,但中央大学“建立有机体的民族文化”、注重对学生人格培养的大学使命以及“诚朴雄伟”的大学精神其价值丝毫也不逊色,对于今天只注重就业率、考研率、出国率而毫无其他使命和精神的大学更是意义甚大。



(本文选自《先生归来——南京民国老大学的那些人和事》一书,江苏文艺出版社2015年2月出版,著名学者厦门大学谢泳、南京大学冒荣教授作序推荐,当当、亚马逊正在热销,作者为南京青年新锐作家张守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82488.html

更多阅读

三八妇女节的由来 三八妇女节的由来50字

三八妇女节的由来——简介 三八妇女节又称国际劳动妇女节。在国际上,妇女节的全称是“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国际和平日”,是世界各国妇女争取和平、平等、发展的节日。一个世纪以来,各国妇女为争取自身的权利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成功地撑起世

“跃上葱茏四百旋”的由来 跃上科技制高点

“跃上葱茏四百旋”的由来熊六扬编辑整理一九五九年七月一日,毛泽东在庐山写下了气壮山河的壮丽诗篇《七律·登庐山》:“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陶令不知何处

六十花甲的由来 六十花甲 七十古稀

你知道六十花甲的由来吗当前举国上下都在为庆贺伟大祖国六十花甲华诞而忙得热火朝天。为什么称六十岁为花甲之年?一时间我还真的说不清楚,那就带着问题学吧! 花甲是指人到了60岁. 花甲即一甲子。由天干、地支组合。甲乙丙丁戊己

变装小说的由来和分类种种 变装穿环 男妾小说

变装小说的由来和分类种种变装的英文为crossdress,简称CD,它通常是指男性通过穿着异性的服装和模仿异性的谈吐、举止等获得一种特别的满足感,是一种影响力渐渐扩大的非主流社会群体,也是一种与TS(变性)等有密切联系的边缘亚文化存在。变

声明:《南京大学“诚朴雄伟”校训的由来 南京师范大学校训》为网友微凉的夏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