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姐判词小解 王熙凤判词解读



画:

一片冰山,上有一只雌凤。

凤姐判词小解 王熙凤判词解读
判词: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异文]

“此生才”,甲戌本作“此身才”。“凡鸟”,舒序本作“凤鸟”。“末世”,戚序本、蒙府本作“没世”。“都知”,杨藏本作“却知”。

正册判词第八是王熙凤的判词。

“凡鸟偏从末世来”,“凡鸟” 合起来是“鳳”字。《世说新语·简傲第二十四》有一则故事:晋代吕安有一次访问嵇康,嵇康不在家,哥哥嵇喜请客人到屋里坐,吕安“不入,题门上作'鳯’字而去。喜不觉,犹以为欣。故作'鳯’字,'凡鸟’也。”嵇喜以为吕安把他喻作“凤”,自然很高兴,但吕安实则嘲笑他是凡鸟。这则故事表现了魏晋人简慢狂傲、不拘礼法的风貌。判词里用“凡鸟”,与《世说》的命意没有什么关系,只不过是借助这种方式,做隐曲的表达,这也是谶言中惯用的文字形式。

“凡鸟偏从末世来”,是说贾府已走到了穷途末路,王熙凤生不逢时。《红楼梦》第二回,借冷子兴之口说得很清楚:“如今的这宁、荣两门,也都萧疏了,不比先时的光景。”

“都知爱慕此生才”,《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这样绍介王熙凤:“模样又极标致,言谈又爽利,心机又极深细,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的。”王熙凤不但美貌,而且具有很高的管理能力、组织能力……曹先生用大量的笔墨,表现了王熙凤诸多方面的才能,十三回“协理宁国府”一节,更是熙凤才干呈示的华彩乐章。在作品的前半部,王熙凤通过自己的骄人“政绩”,赢得了荣宁两府上层人士的尊重与喜爱。

“一从二令三人木”,由于八十回后具体情节未知,这句判词的解释便存在着较大的争议。通行的解释是:“一从二令三人木”是指贾琏对王熙凤态度变化的三个阶段,先是顺从,继之以冷淡,最后是休弃。也有人说是贾琏对于熙凤,从最初的言听计从到命令有加再到最后休弃。差别在“二令”的诠释上,“二令”解释为'第二步是命令“,从文字次序上更顺畅一些。但熙凤的人格是很强悍的,不会轻易听人使唤,若贾琏只是冷淡她,她倒也无计可施。所以,从人物的性情心理来推测,“二令”释作“冷”,则更为合理一些。其他的解释尚有十余种,但都过于复杂化了。我想曹先生写判词的目的,重点并不是为了考较读者的猜谜能力,故而愈是深文周纳,造成偏差的可能性便愈大。

“哭向金陵事更哀”,对判词末句通常的解释是:王熙凤被休弃之后,哭着返回故乡金陵。但是依据后文总括熙凤的《红楼梦曲·聪明累》,王熙凤是短命而死的,那么“被休弃之后,哭着返回故乡金陵”,还不是熙凤的最后的结裹,判词的预言便缺失了最终的环节。当然,缺失了最终结局的判词便不成为判词了。更合理的推测应是:“哭向金陵事更哀”,王熙凤在经历诸多磨难之后,短命死掉了。在其死后,有一个类似“可卿托梦”的情节,熙凤魂灵在忏悔之后,哭泣着返回故乡金陵——但推测毕竟也只是推测。

另外,谶图的表达也是较模糊的。“一片冰山,上有一只雌凤”,一种观点为“雌凤”指熙凤,“冰山”可喻末世贾府。高高在上、独揽贾府大权的熙凤,其赖以支撑的贾府势力,像冰山一样难以持久、转瞬即化。当然,也未尝不可作别种之解释:“冰山”象征着王熙凤冰雪般的聪明才情,而这种聪明才情本身并不可恃。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正是王熙凤一生的总结。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82629.html

更多阅读

王熙凤性格的双面性 王熙凤的性格

王熙凤性格的双面性——读《红楼梦》有感康丽虹《红楼梦》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是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在这部珍品中,作者塑造了四百多个人物形象,其形象与个性鲜明生动的也不下几十个。王熙凤就是这些

红楼梦系列:王熙凤和贾琏的性福生活17

第七回的标题是“送宫花贾琏戏熙凤宴宁府宝玉会秦钟”。送宫花咱们说过了,这个“贾琏戏熙凤”也是个重点。这个“戏”可不是调戏的戏,呵呵,是鸳鸯戏水的戏。实际呀,说的就是贾琏和王熙凤小夫妻两的性生活。这个细节,虽然是重点,曹雪芹却是

《红楼梦》之王熙凤形象分析 红楼梦林黛玉形象分析

【教学目的】1、体会人物出场的特点和凤姐的性格特征。2、初步掌握分析人物的方法。【教学重、难点】准确把握王熙凤的性格特征,尤为体味“凤辣子”之“辣”性。【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方法】 讲解为主,多媒体为辅。【教学步

红楼梦中王熙凤判词如何解释 红楼梦王熙凤判词

renelily121: 你好。我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画:一片冰山,山上有一只雌凤。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生此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衰。 这是《红楼梦》正册判词之八。这一首是写王熙凤的。 “凡鸟”合起来是“鳳”字,点其名,又比

王熙凤的魔力与魅力上   吕启祥 魔力宝贝怎么增加魅力

央视国际 2004年12月17日 14:04主讲人简介:吕启祥,女,1936年生,浙江余姚人。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研究员。曾发表过红学文章百余篇,著有:《红楼梦开卷录》、《红楼梦会心录》,主编《红楼梦珍稀评论资料汇要》等。内容简介:不仅在书

声明:《凤姐判词小解 王熙凤判词解读》为网友稳妥熟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