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诗电影:圆明园

圆明园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有“万园之园”的美称,原为清代举世无双的皇家御苑。从1709年开始营建,至1809年基本建成,历时一个世纪。此后的嘉庆、道光、咸丰三代屡有修缮扩建,历时150多年。人们习惯上所称的圆明园,实际上是由圆明、长春、绮春(后改名“万春”)三园组成,总面积达347公顷。它的陆上建筑面积比故宫还多1万平方米,外围周长约10公里。水域面积等于一个颐和园。圆明园系一座水景园,水面占全园面积一半以上。在山环水绕之中,分布着140多个景区,汇集了当时江南若干名园胜景的特点,融我国古代造园艺艺术精华,以园中之园的艺术手法,将诗情画意融化于千变万化的景象之中。其中有50多处景点直接模仿外地的名园胜景,如“平湖秋月”、“苏堤春晓”、“三潭印月”、“曲院风荷”等,都来自于杭州的西湖十景,不仅模仿建筑,连名字也照搬过来。还有仿桃花源的“武陵春色”、仿庐山的“西峰秀色”、仿狮子林的“叠石迷宫”等等,汇集了无数天下胜景和名园的精华。圆明园中还建有西式园林景区。最有名的“观水法”,是一座西洋喷泉,还有万花阵迷宫以及西洋楼等,都具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圆明园不仅有极为精美的陈设、装饰,还收藏和陈列着全国罕见的珍宝、文物、名人字画、秘府典籍、钟鼎宝器、金银珠宝和稀世文物,集中了古代文化的精华。圆明园不仅是一座皇家的大园林,还是一座综合性的艺术宝库;一座宏大的博物馆。1860年和1900年,圆明园被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抢掠并付之一炬。《圆明园》三维风景剧照--正大光明 正大光明是皇帝在园内举行朝会、接见外使的行政区域。功能类似故宫太和殿、保和殿,亦是皇帝驾崩后停灵之处。占地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正大光明殿建成于1725年(雍正三年)内檐高悬雍正御书“正大光明”四字匾。《圆明园》三维风景剧照--远瀛观 远瀛观西邻海晏堂,在长春园南北主轴线与西洋楼东西轴线交会处,是最为壮观的欧式喷泉景观,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英使马戈尔尼,曾至此处游赏。远瀛观分为三部分,分别为:远瀛观主体楼、大水法、观水法。《圆明园》三维风景剧照--远瀛观 远瀛观西邻海晏堂,在长春园南北主轴线与西洋楼东西轴线交会处,是最为壮观的欧式喷泉景观,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英使马戈尔尼,曾至此处游赏。远瀛观分为三部分,分别为:远瀛观主体楼、大水法、观水法《圆明园》三维风景剧照--观水法 南边朝北建有专供皇帝观赏喷泉用的宝座和石雕屏风,名曰观水法。《圆明园》三维风景剧照--线法亭 线法亭位于大水法之东,在圆形土丘上建西式汉白玉八方亭。"线法"意指西洋透视法。此山曾是乾隆帝跑马登山处,俗称转马台。《圆明园》三维风景剧照--万花阵 万花阵:即迷宫,现已经重新复建。黄花阵花园门为西洋座钟形,黄铜雕刻花纹大门两扇。花园迷宫中央为石亭,内设西洋式座椅。每年中秋节皇帝坐在亭子里,宫女们手持黄色莲花灯从迷宫入口进去,谁先到达亭子,就可以得到赏赐,所以又称黄花阵《圆明园》三维风景剧照--万方安和 万方安和是以国家统一、天下太平为意境的一组景观,位于圆明园中心景区后湖的西北侧。雍正时称“万字殿”,俗称万字房,乾隆时称“万方安和”。主建筑位于湖中,外观为卍字形,共33间殿宇,万字型建筑是我国建筑史上的特例。《圆明园》三维风景剧照--万方安和 万方安和是以国家统一、天下太平为意境的一组景观,位于圆明园中心景区后湖的西北侧。雍正时称“万字殿”,俗称万字房,乾隆时称“万方安和”。主建筑位于湖中,外观为卍字形,共33间殿宇,万字型建筑是我国建筑史上的特例。《圆明园》三维风景剧照--蓬岛瑶台 蓬岛瑶台:建于1725年(雍正三年)前后,时称蓬莱洲,乾隆初年定名蓬岛瑶台。位于福海中央,为相连的三座湖心岛,仿神话中一海三山之意,水雾中的蓬岛瑶台如仙境一般。《圆明园》三维风景剧照--牡丹台 牡丹台,就是后来圆明园四十景中的“镂月开云”。牡丹台位于后湖东岸,南临曲溪。殿为三间,殿前以文石为坡,种植牡丹数百本.康熙六十一年,康熙来圆明园的牡丹台观赏牡丹。主宰中国命运长达130余年的康雍乾三朝天子,在牡丹台会聚一堂,传为佳话《圆明园》三维风景剧照--九州清晏 九州清晏为圆明园中最早的建筑物群之一,部分建筑物为康熙年间所建。雍正初年,此部分景区成为帝王重要的寝宫区.历史上著名的西太后(慈禧)为“懿嫔”时居住在此。九州清晏位于圆明园九州地区的中轴线上,此处是“上元三宴”之首宴的地方。此处也是各地衙门,向皇帝呈览贡品、物件、画册的地方《圆明园》三维风景剧照--鸿慈永诂 鸿慈永诂,亦称安佑宫,圆明园四十景之一,位于月地云居西北,为清帝御苑的皇家祖祠,主要供奉御容画像,是一处大型的寺庙园林,占地6.5万平方米,筑面积3600平方米《圆明园》三维风景剧照--海晏堂 海晏堂由正楼和后工字蓄水楼组成,是最大的一处欧式园林景观。海晏堂正楼朝西,上下各十一间,楼门左右有叠落式喷水槽,阶下为一大型喷水池,池左右呈"八"字形排列着我国十二生肖人身兽头铜像。每昼夜十二个时辰,由十二生肖依次轮流喷水,俗称"水力钟"。





http://hi.baidu.com/%D0%D0%D5%DF%CE%DE%BD%AEcy2009/blog/item/e5ed40d2f3796e0f3af3cf11.html

[全屏欣赏]



原始地址 http://fenxiang.umiwi.com/2011/0224/13596.shtml

“请您用大理石、汉白玉、青铜和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屋架、披上绸缎、缀满宝石……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黄金、施以脂粉……请诗人出身的建筑师建造一个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请您想象一个人类幻想中的仙境,其外貌是宫殿、是神庙……”

这是法国文豪维克多·雨果在1862年写下的一段话,他描述的仙境就是圆明园。1860年10月,这个史无前例的皇家园林遭到了浩劫。今天,孤零零的残垣断壁是圆明园的全部。本片依据大量的史实,采用先进的电脑动画和合成技术,重现了曾经梦幻般瑰丽辉煌的圆明园,揭示了大清皇室家族隐秘而真实的圆中生活。圆明园,大清帝国的缩影,历史的真相与玄机尽在其中……



“作为帝国的最高统治者,雍正的理想是将现实和想象中所有的美丽和幽雅都汇聚在他的离宫中”,圆明园承载着三代皇帝的理想,这座帝国园林最耀眼的时刻就是大清帝国最繁荣的时期。本期将与您分享《史诗电影:圆明园》雍正的理想帝国。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4d4f3970100pdf7.html



当年火烧圆明园竟是印度人带头干的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攻到的北京。

最开始,英法两国开始还没有烧园子的打算,后来是因为僧格林沁虐待洋人的行为把英国人惹毛了。所以英国人中便有人决定一把火把圆明园烧了。但法国并没有同意,就在英法正在商讨的时候,是米切尔将军鼓动来参战的第15印度旁遮普团冲入了扑向圆明园正大光明殿实施纵火。后来,其他几个印度旁遮普团都在这次纵火中表现非常积极。而英国的军队本身并不积极,法国军队基本没有参与。按当时西欧人的标准,毁灭具有崇高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的文物,普遍被看作是野蛮的暴行。

后来,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战功赫赫"的第15印度旁遮普团被改编成了印度第7山地旅,所谓的”杰克联队“。在1962年的中印战争时,一天,毛***坐在中南海的沙发上听周恩来宣读的中印战争战报,东线部队54军130师4天时间歼灭印度主力4个旅全部越过喜马拉雅山印度已无险可守,西线部队也发起了攻击打开阿拉昆仑山口印度急调克什米尔的王牌部队“杰克联队”支援。毛***问了句什么部队,周恩来回答是印度的王牌有100多年历史,殖民时英国组建,参加过两次鸦片战争,火烧过圆明园,镇压过太平天国,1904年随英军侵越过XZ~~毛***听到这里突然站起来大吼一句“百年国耻,全部歼灭!”结果是第二天XJ军区接到总参谋部的严令“杰克联队必须全歼”!于是,这支印度引为骄傲的联队,永远的从印度军队序列中消失了,被彻底干净的歼灭了! http://www.xmy520.net/viewthread.php?tid=18300

圆明园珍宝海外追踪

2010年10月19日08:45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据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 (记者齐湘辉、岳瑞芳)一场150年前来自英法联军的洗劫纵火,成为一个民族集体记忆中最痛的伤痕。圆明园,这个曾经的“万园之园”,历经劫难后如今只剩断壁残垣,静立在北京西郊。

尤为让人痛心的是,自1860年遭英法联军焚烧以来,圆明园到底流失了多少文物,至今依然是一道历史谜题。

“从目前所存信息看,散失在国内外的各类圆明园文物至少有150万件。”圆明园管理处主任陈名杰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由于记录圆明园摆设的“陈设清册”没有留存下来,可能毁于战火,因而失去了精确排查圆明园流失文物的依据,这个数字也只是一个估算。

为寻找圆明园海外流失文物,圆明园管理处曾于2009年10月成立工作组专程赴美国进行寻访,以摸底流失文物并完善文物资料数据库建设,寻到超过400张老照片及流失文物。

“当时有一家博物馆在初次见面时就带上了律师,还以为工作组是来‘索要文物’的,所以准备‘对抗’到底。”陈名杰回忆道。

不过由于工作组一再强调此行意在“摸清家底”,而非追讨流失文物,在美国寻访过程中,工作组还是得到大多数博物馆和有关机构的热情接待。

史诗电影:圆明园
陈名杰说,美国寻访之旅“事实比我们预计的要好”,比如,华盛顿弗利尔和赛克勒博物馆派专家介绍馆藏文物和圆明园老照片,还破例紧急安排工作组到地库参观其镇馆之宝;美国国会图书馆将馆藏与圆明园有关的文献资料搜罗备至,欢迎工作组的到来;费城艺术博物馆不仅热情接待,还特别邀请工作组出席其新馆开馆仪式;洛克菲勒档案中心和赛勒姆博物馆则提供了大量圆明园老照片和西洋楼铜版画图片等。

2010年10月18日是圆明园被焚毁150周年罹难纪念日。陈名杰说,此次美国之行作为“寻找圆明园流失海外文物”系列活动的第一站,也是今年纪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后,圆明园管理处还将择机开展赴欧洲和日本的寻宝之行,以期能建立一份较为完整的圆明园流失文物名录。

据圆明园管理处文物科孙晨露介绍,在为圆明园罹难150周年举行的“圆明园回归文物展”上,将展出的都是流散在北京的文物,“很遗憾里面没有流失海外的圆明园文物”。

建立流失名录难,而追讨流失文物回国更是难上加难。2009年初佳士得不顾中国方面的反对拍卖圆明园兽首事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流失文物的回归之难。

虽然文物流失国追讨文物“回家”有相应的国际公约作为法理依据,但对于已经流失海外很久的文物,特别是追讨从圆明园流失的价值连城的文物,实际操作起来困难重重。

在文物主权问题上,一直存在两种争议:一种认为文物是属于全世界人类的财富,应该被存放在一个最有利于其保护的博物馆,而不应该为文物国籍争论;另一种视角则彻底否认了“最合适存放地”的说法,认为文物身上承载着该民族的文化记忆,应当归属所属国,而不应是飘零在世界各地的文化符号。

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谢辰生认为,追索海外流失文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非法出境的文物我们要永远保留追索的权利,“但有时也不能太着急”。

据记者了解,现阶段,中国的文物回流形式大致可分为依法索回、国家购买、民间购买和捐赠,其中尤以后3种的社会关注程度更高。

以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首为例。其中,铜牛首、铜猴首与铜虎首是2000年保利集团花费近3000万港元拍回的;铜猪首是2003年澳门爱国人士、全国政协常委何鸿燊斥资700万港元买回捐献祖国的;铜马首也是何鸿燊于2007年再以6910万港元价格拍得捐献祖国的。

除此之外,中国政府有关部门也多次运用法律和外交手段,在国际公约的框架下,通过国际合作,成功索回流失海外文物。比如,1998年从英国追索回从香港走私出境的中国文物3000余件;2001年从美国追索回被走私的河北曲阳五代王处直墓彩色石雕像;2003年从香港某拍卖公司依法索回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被盗的49件珍贵文物等。

实际上,人们对圆明园海外流失文物的关注,已经超越了这一事件的本身,对它的“寻找”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是中华民族勿忘国耻、反思伤痛、走向新的历史的一种努力。★http://military.people.com.cn/GB/52936/12987340.html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82911.html

更多阅读

中国电影:想象力缺失的批判

中国电影:想象力缺失的批判陈旭光中国电影想象力缺失的问题,在近年中国电影与好莱坞电影的博弈中愈显突出。犹记2010年,几部充满想象力的美国电影冲击着温柔敦厚的中国影坛,横扫市场,大肆掘金,与中国电影的拘谨务实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佳片U约 日本电影:《激情燃烧的零式战机》

雨中笠翁图书馆更多精彩请您欣赏《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6周年影视展播》日本电影:《激情燃烧的零式战机》[海报剧照][热诚推荐]“零戦燃ゆ”一片是1984年由东宝公司投资制作,由舛田利雄担任导演所拍摄的一部战争电影。这部电影试

中国“艺术电影”:命名、由来、现状与趋势

中国“艺术电影”:命名、由来、现状与趋势陈旭光【内容提要】新时期以来,“艺术电影”的流脉从以第四代导演为主体的艺术潮流,到以第五代导演为主体的新时期电影艺术的高潮和高潮后的萎缩与分化以及“后五代”导演对艺术与商业的融合

声明:《史诗电影:圆明园》为网友丿清晨的阳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