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单位的认识 面积单位的进率是多少

面积单位的认识 面积单位的进率是多少

面积单位的认识

金坛市河滨小学 吴一芳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8~81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直观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测量,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和平方分米并通过迁移体会平方米。并能体会面积单位的大小。

2、能根据物体表面的大小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并能运用面积单位估计物体表面的面积。

3、 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面积意义的理解,初步体会一个平面图形的面积就是这个图形包含面积单位的个数。

教学过程

一、导入面积单位

1、口答:屏幕中三个图形的面积谁最大,谁最小?

2、这两个图形的面积你还能看出来吗?(两个被遮住的图形,只知道每个图形各有几个格子)猜猜看,并说说为什么这样猜。

显示图形:现在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根据知道的信息会猜错了?

3、谈话:测量面积时用的格子大小不同,当然就猜不准了。这时怎么办呢?

4、揭题:(出示书中的一段话)为了准确测量和计算面积的大小,把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的面积作为面积单位。

这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课题)

二、认识面积单位

1、学生自学p.78和p.79想想做做上面一部分内容:

要求:书中向我们介绍了哪些面积单位?分别是多大的正方形?

一边读,一边把你认为重要的话划出来。

2、交流并板书出常用的三种面积单位及字母表示法。

3、认识1平方厘米

学生在桌上准备的材料中找出1平方厘米,找出后说说你是怎么知道它是1平方厘米的。

用手摸一摸它的大小,然后闭眼想它的大小。

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比一比,你身体哪一部分的面积最接近1平方厘米?
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

说说用6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一个长方形,可以怎样摆?面积各是多少?为什么?

(回到导入时的两个图形)要求利用1平方厘米来测量出它们的面积,并进行比较。

让学生从抽象的知道1平方厘米的大小开始,在找、摸、比、量、摆等一系列的活动中,慢慢地从形象直观地感知中将1平方厘米这个面积单位印进了脑海中,是每个学生都乐意参与的一系列活动

过渡:要求学生利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测量出4平方分米大的图形的面积,在学生认为麻烦,很费时间的前提下,引出1平方分米,并用它测量4平方分米的纸的面积

(这个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能自觉地想到,当1平方厘米去测量较大的面积时,它显得有点力不从心了,从而能产生认识更大一点单位的需求。)

4、认识1平方分米

学生说说刚才测量的那个正方形面积是多少,并说说是怎么确定它的面积就是1平方分米的。

生活中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呢?

估测:课桌面的面积大约是几平方分米。并说说估测的方法。

过渡:选择刚才的面积单位中的一个,去测量黑板的面积。

5、认识1平方米

在你的想象中,1平方米有多大?同桌两人试着打打手势。

出示1平方米大的图形,并告诉学生我们的课桌两张拼起来的面的面积接近1平方米。

估测一下黑板的面积大约是几平方米,并说说是怎么估测的。

猜一猜:1平方米大的地方可以站几个同学?然后站一站。

估测教室的面积:教室的长边大约可以摆几个1平方米,宽边呢?如果全部铺满了大约可以摆多少个。

6、总结:今天认识的这三个面积单位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巩固并运用面积单位

1、填一填:(对面积单位基本知识的回顾)

2、填上合适的单位:

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3() 方桌面的面积是60()

操场的面积是3600()数学书封面的长大约是24()

信封面面积大约是200()或2()

(在此当中对两次提到数学书的情况进行比较:为什么两种单位不同?由信封面积的两种不同表示法结束全课。)

(这部分的练习设计是在学生对所学的三个面积单位有了一定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东西开始,借助手中已有的面积单位,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储备,既给一般的学生有表现的机会,又让一些思维活跃的学生产生更大的学习动力。)

金坛市河滨小学课题研究活动情况登记表

时 间

2010.4.24

地点

办公室

应到人数

实到人数

主持人

吴一芳

活动

形式

教学反思

研 究 的 目 的

(范围、方法)

反思练习设计,寻找更适合的方法

要内容︻不够填写另附纸︼

这一节课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上完这节课后,我自认为比较成功,确实让我高兴了一阵子。高兴之后,我静下来反思课中的所得、所失、所悟。

一、成功之处:

1、教学层次分明,单位之间的过渡衔接自然。

2、转变了教学理念。虽然是学生不熟悉的知识,但我在课堂上引领学生自己去探索,在比一比,拼一拼,量一量、找一找等练习活动中,促使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手来,动起脑来,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教师只有改变传统观念,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尽量让学生自主探索,尽情表达、主动改进,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表达方式才会越来越丰富,次数也会越来越多。

3、注重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巩固的练习中,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必须填写出面积单位的意义,及基本单位的填写。而在填写合适的单位中,又照顾那些喜欢求异思维的学生,如一个信封的面积大约是200()或2(),促使他们由“现有发展水平”向“潜在发展水平”跃进。

二、失败之处

1、这节课概念性知识比较多,需要给学生大量的体验,由于时间关系感觉给学生的体验还不够,虽然中上生学得比较主动、灵活,但也造成了部分学困生因时间不足,基本知识点学得不够扎实,在表达时也显得缩手缩脚。对于他们,我也没有给予适当的鼓励与引导。这是需要特别引起注意的地方。

2、对于学生之间的合作还指导得不够,有的学生在活动中不知所措,有的学生在孤军奋战。

如何上好一节数学课,关注每一位学生,是值得每一位教师深刻反思并研究的。

备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85759.html

更多阅读

台式机的正常温度是多少 台式机温度

来源:U大师U盘装系统现在正值酷夏,好多学生在家过暑假的一种重要消磨时间的工具莫过于电脑了。但是夏天温度极高,会不会影响电脑呢?电脑在不同的环境下运行,其硬件温度当然也会随之变化。如果电脑出现高温不及时地处理,是极有可能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反思 面积单位的进率

面积单位的进率是建立在长度单位基础之上的,通过前面学到的1平方分米、1平方米定义的得来,借助图形卡片,再次重现这些较大面积单位的得出过程。如边长1分米(10厘米)的正方形,面积=1分米乘1分米=1平方分米,同时还可以写成10厘米乘10厘米=100平

声明:《面积单位的认识 面积单位的进率是多少》为网友追梦抓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