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花鼓戏闹热“戏窝子” 益阳花鼓戏曹正军


益阳花鼓戏闹热“戏窝子”

湖南日报记者陈惠芳 陈薇



用“狂热”形容益阳“花鼓戏窝子”,一点不为过。
一台戏,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戏台前,密密麻麻。戏台两侧,戏迷们钻进围幕内看,只露出一排一排的脚杆子。连戏台后,也有人探头探脑。记者通过戏台“卫门”,想挤到台前拍几张正面剧照,硬是伸不进脚。好不容易,请最近的一位戏迷从板凳上腾起身来,让记者拍个侧面照,这位戏迷还不太乐意呢。
一台戏,演两三个小时。白天3000人,夜晚4000人。这不是摸脑壳数字。扎扎实实,真真切切就有这么多戏迷。下午演的,上午就占位子。晚上演的,下午就占位子。有的戏迷甚至不挪窝,连轴看。上至八九十岁的老人,下至几岁的小孩,盯着戏台,入戏入境,跟着台上的角色嬉笑怒骂。抱着婴儿看的妇女,也有不少。婴儿胯下夹了一块尿不湿。
演员演得上劲,戏迷看得上劲。益阳“花鼓戏窝子”这个火啊,这种痴迷啊,真是大开眼界。
4月23日下午和晚上,记者就在益阳茶业市场看了两台戏。一台是《花亭会》,一台是《窦娥冤》。“强龙压不过地头蛇”。记者只能站在角角弯弯里看戏迷的脑壳——听戏,也过瘾得很。


★民间剧团阵容庞大:“有戏演,就是最好的待遇”★


益阳花鼓戏源于南县地花鼓,名曰“益路花鼓”。益阳范围内,国有剧团3家,民间剧团26家。
说起益阳花鼓戏,47岁的南县春桃地花鼓花鼓戏演艺有限公司总经理卜盛军格外来神。“春桃”之名就来自他老婆。周春桃正是台柱子。在益阳,周春桃享有“花鼓超女”之誉。戏迷只要听说是周春桃唱戏,四路子赶来看。卜盛军笑着说:“老婆就是品牌。”
唱戏的,看戏的,都受家庭、环境影响。卜盛军的父亲就是“草台戏班子”里的。卜盛军14岁进了当时的南县实验花鼓戏剧团(“春桃”的前身),比他小1岁的周春桃也在剧团练功、唱戏。卜盛军回忆说:“那时候年纪都小,练功苦啊。一台戏接一台戏,经常饿着肚子唱。”
“春桃”的牌子挂起来,走红了,也有低潮。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益阳花鼓戏不景气,民间剧团更为艰难。1991年12月,他们到从南县赶到望城唱戏,剧目是《狸猫换太子》。30多个人,300元一场,白天、晚上各一场,经常唱到下午两三点钟还没吃中饭。4桌,三菜一汤,唯一的荤菜是一碗小鱼。睡呢?更差。睡在牛栏里,睡在做过蘑菇的棚子里。卜盛军说:“因为热爱,我们才坚持。我们不怕吃苦受累。有戏演,就是最好的待遇。”
人抬人,戏抬戏。益阳“花鼓戏窝子”这么火爆,是良性循环的结果。唱戏的,坚持唱。看戏的,坚持看。几十年如一日。
益阳花鼓戏闹热“戏窝子” 益阳花鼓戏曹正军
4月21日下午,“春桃”演出一场《牙痕记》,3000戏迷挤爆场。卜盛军说:“看到这样的场面,我觉得值了。”
益阳民间剧团走的路,基本上与“春桃”相同。
桃江县湖湘花鼓戏剧团成立于1980年,前身是桃江县黄泥田花鼓戏剧团,比”春桃“更早。50岁的“湖湘”团长邓界湘从小就是“花鼓迷”。
邓界湘上初中时,曾逃学一个星期,看了17场花鼓戏。家里哥哥姐姐多,9个,他排行老九。“老九不能走”,“老九”也不会走。邓界湘回忆说:“初中一毕业,我就拿着三毛钱,到黄泥田花鼓戏剧团报了名。真是好运气。200个中选了9个,9个中又淘汰了4个。我成了五分之一。”
此时此刻,邓界湘显得蛮得意。当然,更得意的是,“湖湘”成了“一家班”。“班主”唱戏,儿子、儿媳也唱戏,老婆负责后勤。邓界湘说:“黄泥田那个剧团解散时,我接了手。花鼓戏,唱的人多,看的人更多。剧团不能说散了就散了。”
在《华亭会》演出现场,记者采访了桃江县天问演艺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志伟。45岁的何志伟也是一个痴迷花鼓戏的狂人。18岁那年,他追着一个“草台戏班子”跑了十几个乡镇,走一路看一路。他说:“当时,看他们摇头晃脑的神情,听着那勾魂的调调就舒畅,什么都忘了。后来,干脆自己搭班子唱戏。”
像卜盛军、邓界湘、何志伟这样的“老戏子”,体现了湖南人的血性和霸蛮。益阳花鼓戏之所以兴旺,民间剧团的坚守是一大主因。戏台不垮,戏迷长在。


★国有剧团也有优势:“砸了自家的金饭碗,从不后悔”★


在益阳“花鼓戏窝子”,段固良是一个“另类”。
12岁时,他被招进原益阳县花鼓戏剧团,演武生,是有名的“跟斗王”,一口气翻50个跟斗。领导满意,自己得意。后来,他却砸了国有剧团的“铁饭碗”,弄起了“固良灯光音响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年收入一两百万元。再后来,他又砸了自家的“金饭碗”,心甘情愿被益阳高新区“收编”,当了国有控股文化企业的总经理,拿月薪4000元的工资。
有人不解,有人疑惑。段固良说:“其实,都不奇怪。砸了自家的金饭碗,从不后悔。我爱的是花鼓戏。我需要更大的平台,将花鼓戏这门艺术传授下去。”
段固良的平台确实大了许多。湖南花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旗下拥有艺术总团、益阳大剧院等6大核心部门,成为以花鼓戏艺术为龙头的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现代花鼓戏《接来乡里爹和娘》、全景式歌舞剧《花鼓春秋》、大型情景歌舞剧《那山·那水·那美人》等,获得广泛好评。特别是《接来乡里爹和娘》先后夺得“田汉大奖”、湖南省“五个一”工程奖、益阳“三周文艺奖”特等奖等。
“跟斗王”华丽转身,同样精彩。段固良快人快语:“我是一个农村伢子。我坚信,真能力比高学历更重要,好朋友比高财力更靠谱。我愿意跟志同道合的人干下去。”
赫山区花鼓戏剧团是3家国有剧团之一。该剧团负责人李正良认为,国有剧团的优势在于演员比较稳定,相对集中。长期磨合,对于一个剧本的艺术提高有好处。但他坦言:“演员薪水低,有时不得不另找一些活来维持生计。即使如此,对花鼓戏发自内心的喜爱,依然让我们坚守着这一块阵地。”
李正良透露,他们正在排演大型花鼓戏《肖山令》,预计6月进行首场试演。萧山令是益阳赫山区人,是南京保卫战中以身殉国的最高级别宪警长官、抗日革命烈士。

★走市场,订单式演出:“老百姓最喜欢原汁原味”★



民间剧团靠唱戏“养家糊口”。行家好评,戏迷爱看,是一个方面。唱戏抓收入,也是一个方面。生存是基础,发展是方向。
邓界湘说:“戏迷这么多,一个一个收门票,是不可能的。这些年,除了汇演,我们主要是‘订单式演出’。人家包场,一台戏多少钱。这样也好,省心省事。戏迷不用掏钱,看戏更踊跃。一个月演三四十场,挣不了多少钱,但能维持下去就可以了。唱戏的比不了唱歌的。有的歌星唱一首歌就是几万、几十万元。我们像做小生意的,不眼红。”
卜盛军与邓界湘同感。“春桃”一年要演430多场。他说:“民间剧团就得走市场。老百姓最喜欢原汁原味,最喜欢西湖调。戏迷喜欢什么,我们就演什么。”
卜盛军还说,西湖调中的“西湖”,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地名。“西湖”是一个地域,洞庭湖以西,也可以说就是南县。西湖调是从车水车的劳动号子演变而来的。
看戏上瘾,看戏要闲。农闲就是花鼓戏演出的旺季,大概有四五个月。10月至12月,延续到第二年元月。冬眠动物冬眠了,剧团与戏迷却活跃起来。

★ 票友会与特招班交相辉映: “他们都是我们的宝”★


益阳有个“湖南省花鼓戏票友委员会”。去年7月23日,湖南省戏剧家协会已批复同意。他们计划今年5月22日至24日召开第一届票友代表大会。
这也是益阳的一个“花鼓戏窝子”。4月23日下午,记者在益阳茶业市场看完《华亭会》之后,赶往票友会。4个老戏迷正在吹拉弹唱。票友会负责人夏秋莲说:“我们就是自娱自乐。看了花鼓戏,还不过瘾,还要‘自吹自擂’一把。”
小小“花鼓戏窝子”,场合不大影响大。1000多名票友中,正式填了表的有500多人。票友代表大会前,都要填完。令人惊奇的是,这家票友会在网上注册了一个“湖南花鼓戏票友总群”,还有3个分群。总群群主叫“辉辉”,是个伢子。记者凑到电脑前看,头像居然上了屏幕。原来,总群装了摄影头。刚才4个老戏迷的“自娱自乐”,已经直播出去了。这会儿,正在直播湘潭戏迷的。总群页面显示在线人数968人。
票友会还有一位老戏迷叫赵惠兰,是南溪中学的一位退休老教师,今年86岁了。夏秋莲说:“赵老几乎每天搭公交车来票友会报到,是铁杆票友。老戏迷与小演员一样,他们都是我们的宝。”
赵惠兰看戏看了几十年。16岁那年,他扮演《刘海砍樵》里的一个角色,化好了妆,穿上了演出服,却不敢上台,结果被人推了一把,硬着头皮跟着其他演员一起唱。他笑着说:“那时候年纪小,胆子也小。现在,越老胆子越大了。”
记者采访完了,出门时却被赵惠兰一把拉住。“我给你们唱几句吧。”他底气十足地招呼夏秋莲赶快将拉二胡的喊来伴唱。赵惠兰挺直腰板站在那里,唱得有板有眼,一脸的陶醉。
见了老戏迷,还得看小演员。
4月24日上午,记者来到益阳市音乐艺术专业(花鼓表演方向)特招班。这个特招班办在一家幼儿园里,是第一个班。38名学生,最大的17岁,最小的11岁。最小的就是符琴思。
2013年,符琴思参加在益阳举办的首届中国(湖南)花鼓文化艺术节票友比赛,出人意料地夺得第一名,被“益路花鼓”第10代传承人马建纯一眼看中。
53岁的马建纯出身于梨园世家。外公外婆、父母都是演湘剧的。她14岁考入了原益阳市花鼓戏剧团,与花鼓戏结缘近40年。眼下,她担任特招班女生唱腔教师。
师徒出身差不多。符琴思的父母都为桃江县花鼓戏剧团的演员。4月24日下午,汇演剧目《民大于天》就是这个剧团演的。
符琴思从小跟着剧团走南闯北,耳濡目染,几岁就能哼唱几句花鼓戏,有时还到台上客串角色。此时,小姑娘见到记者,有些腼腆,说话细声细气的。但唱起花鼓戏来,却落落大方,字正腔圆。她在音乐艺术班1488班教室里,即兴表演了《补锅》中《刘大娘笑呵呵》一段,声音有磁性,有穿透力。马建纯说:“小琴思是益阳花鼓戏的一棵好苗子。在班上最小,却很懂事、很用功。”
益阳花鼓戏要长盛不衰,避免“青黄不接”,培养小演员与台柱子是所有剧团的重中之重。
22岁的张霞是“湖湘”的演员。妈妈、舅舅也是唱花鼓戏的。4月20日晚,她在《贤淑女》(又名《买妙郎》)中扮演“妙郎”。台前幕后,行家、戏迷叫好。张霞16岁进“湖湘”,属于“年龄偏大”,练功难度比别人大得多。但这个桃江妹子特别能吃苦,天天加练。
23岁的罗恒是2岁男孩的母亲。12岁进“春桃”唱戏。11年的演艺经历,铸造了她的坚忍。小孩刚满42天,她就带着孩子回到了“春桃”。她说:“花鼓戏简直成了胎教。2岁的小家伙只要听见花鼓戏音乐,就会哼唱,特别有意思。”

(《湖南日报》2015年4月27日“深读”版发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86711.html

更多阅读

131212 万条微博说秦腔:00901-01000陇上一痴微博集锦 十

00901:[乾坤带]《乾坤带》又名《斩秦英》、《秦英征西》、《金水桥》。叙唐时驸马秦怀玉出征,其子秦英金水桥钓鱼,詹太师招摇过市,惊动鱼不上钩,秦英怒将太师打死。詹妃诉于唐王,银屏公主绑子上殿,太宗欲斩秦英,皇后求情,公主向詹妃赔罪,适怀玉

夏季麦窝手杆海杆组合钓法 海杆可以当手杆用吗

组合钓法其实就是在手杆的窝子里扔上一到两个炸弹钩的钓法。由于是用小麦打窝,而炸弹钩上挂的又是麦饵,因此炸弹钩频上大鱼,效果很好。今年自春末夏初以来,与几个钓友一直在水库用这种方法,取得较好战绩。这里把这种方法写出来,与钓友们交

来重庆看海咯! 重庆隆胸咯咯丨安全丨

昨晚坐动车回到重庆才知道重庆发生了1981年“7.16”洪水以来最大洪水,都知道重庆人喜欢看闹热,所以我也去看了。。先来两张夜景。这个是昨晚的朝天门广场。这个是从大剧院看过去的朝天门大桥。当时对面的南滨路已

《骆驼祥子》2原文作者:老舍

七祥子上了曹宅。对虎姑娘,他觉得有点羞愧。可是事儿既出于她的引诱,况且他又不想贪图她的金钱,他以为从此和她一刀两断也就没有什么十分对不住人的地方了。他所不放心的倒是刘四爷拿着他的那点钱。马上去要,恐怕老头子多心。从此不再

《红楼梦》——故事梗概第61~120回 红楼梦章节梗概

《红楼梦》——故事梗概(第61~120回)●第六十回茉莉粉替去蔷薇硝玫瑰露引来茯苓霜蕊官托春燕给芳官带去蔷薇硝擦脸。芳官把茉莉粉给贾环以代蔷薇硝。赵姨娘趁此进园大闹,夏婆子从中加油添醋。柳家想叫女儿去宝玉房中当差,托芳官给宝玉

声明:《益阳花鼓戏闹热“戏窝子” 益阳花鼓戏曹正军》为网友挥霍温柔旳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