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对话集》读后感 苏格拉底 天鹅 柏拉图

《柏拉图对话集》之开篇《欧悌甫戎篇》的主题是论虔诚。

虔诚是什么?

一个执着思辨,一个热心宗教;一个被人诬告毒害青年,一个控告父亲残害奴仆。关于虔诚,苏格拉底和欧悌甫戎的对话,展现了古希腊最伟大的智者苏格拉底思辨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是对常理的辩驳,又是对真理的探索。在天地之间,在神灵面前,人,何以存在?苏格拉底第一次将人们的目光从神秘的天宇中拉回大地,关注到人自身上来。让我们来粗略看看整个对话过程:

两人的对话在“衙门”口发生。苏格拉底的告发者之一梅雷多告苏翁不虔诚,引起了苏格拉底的疑问:“……你说,虔诚是什么,不虔诚是什么?虔诚是不是在每个行动中都一样,反过来,不虔诚是不是全都是虔诚的反面,永远一样?是不是一切不虔诚的事情都有一个‘不虔诚的相’?”
欧悌甫戎说:“虔诚就是现在我所做的这件事,告发那些犯有杀人罪或者盗窃庙产罪的人,不管他是你父亲、母亲,还是什么别的人,不告就是不虔诚。”
苏格拉底接着说:“我向你提出的请求,并不是从许多虔诚的事例里说出一两件来,而是说出那个使虔诚的事情虔诚的‘型’本身。因为你说过,有一个‘相’使不虔诚的事情不虔诚,使虔诚的事情虔诚。”
你就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对话集》读后感 苏格拉底 天鹅 柏拉图
于是欧悌甫戎又提出一个观点:“神灵喜爱的就是虔诚,神灵不喜爱的就是不虔诚。”

这标准显然带着鲜明的宗教色彩。

苏格拉底指出正如人与人之间在是非、贵贱、善恶等之间会有意见分歧一样,神与神之间也有争吵,有意见分歧。也就是说有些神灵认为这件事对,有些神灵认为那件事对,有的认为贵或善,有些认为贱或恶,这也即是说每个神灵都喜爱他认为善的、对的,都厌恶与此相反的事情,由此可以推出同样的事情就会既虔诚又不虔诚,因为似乎同样的事情有的神灵厌恶,有的神灵喜爱,以神灵的喜好为标准来证明何为虔诚,何为不虔诚,很显然站不住脚。

可爱的欧悌甫戎便认为:所有的神灵都喜爱的是虔诚的,所有的神灵厌恶的是不虔诚的。

看上去,这答案够完美了,可是还是不能令苏格拉底满意。

苏格拉底的追问总是让人欲罢不能,左右困惑。他接着追问欧悌甫戎:“究竟是虔诚的事因为虔诚所以被神灵们喜爱呢,还是它被神灵们所爱所以虔诚?”他们讨论下去的结果竟然是:正如一件东西被喜爱并不是因为它可爱,而是因为它被喜爱,一件东西被神灵们喜爱是因为神灵在喜欢它,这样神灵喜爱的就不是虔诚的了,虔诚的也不是神灵喜爱的。
最后,苏格拉底对“凡是虔诚的都是公正的”的观点也表示怀疑,两人的探讨终究没有结果。验证码: 换一张

上一页 1... -1-1-1-1-1-1-1...-1下一页

虔诚是什么,问题本身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苏格拉底的锲而不舍的追问精神(学术上叫“精神引产术”),对于课堂教学的启示是什么。

课堂的神采贵在疑。疑是课堂的跳跃点。课堂教学的过程是一个探寻知识生成的过程。死知识,只是文字和符号。通过师生创造的富有生机的教学场的运转,知识得以构建,学生的能力得到训练,综合素养得以提升。贯穿教学的一条始终不变的是红线还是一个个“疑”。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表现在语文课堂,就是提出阅读的目标、文本解读和探究、文本意义的生成。孩子带着什么进入语文课堂?是糊里糊涂?是两手空空?都不该是。应该是疑问,是小巧的心思,是解读文字背后的期盼。

《论语.为政》中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和思考是相辅相成的。

考察我们的课堂是否令孩子们满意和向往,撇开优良的教学设备,撇开精美的课本不谈,就看孩子们在课堂中是否享受到了通过努力解决问题的快乐,这还不够,还要看是否催使他们的小脑袋瓜里产生一个又一个新的问题。

只说这引起孩子们不断思考的功夫,就是一个充满无限魅力的课题,这样说来,每一位教师其实都是苏格拉底,一个个思想“助产婆”。

让你的学生学会追问吧,你就是苏格拉底!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87782.html

更多阅读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读后感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ppt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读后感   前天晚上,听儿子读《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一文,受益匪浅。这篇文章让世俗化的我彻底经过一次心灵的洗涤。儿子读后,我又借他的书仔细阅读了三遍,思索了很久很久。“高贵”究竟是指什么哪?有的人认

20130205:薛白-《我们的友谊刚刚好》读后感

2013年作文擂台赛第二周05号作品《我们的友谊刚刚好》读后感薛白《我们的友谊刚刚好》中讲述的是两个上小学的孩子逐渐成长的故事,每一次他们的行为的出发点都是为别人着想的友情。

声明:《你就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对话集》读后感 苏格拉底 天鹅 柏拉图》为网友盼得悲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