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诗》自主练习

谈中国诗(钱钟书)

开篇记诵积沙成塔集腋成裘

【诗歌品读】


杜甫

禹庙①空山里,秋风落日斜。

荒庭垂橘柚,古屋画龙蛇。

云气生虚壁,江声走白沙。

早知乘四载②,疏凿③控三巴④。

【注释】①禹庙:在蜀地忠州,子美寓蜀谒庙作。②四载:大禹治水的乘载工具,以四物载身而行:水行乘舟,陆行乘车,山行乘欙,泥行乘撬。③疏凿:指大禹治水疏九河,通九江。此思神禹开山之不易。④三巴:忠州在西控引三巴之地,谓巴县、巴东、巴西,其水三折如巴字。

【评析】杜甫写的禹庙,建在忠州(治所在今四川忠县)临江的山崖上。杜甫在代宗永泰元年(765)出蜀东下,途经忠州时,参谒了这座古庙。这首诗重点在于歌颂大禹不惧艰险、征服自然、为民造福的创业精神。唐王朝自安史之乱后,长期战乱,象洪水横流,给人民带来了无边的灾难;山“空”庭“荒”,正是当时整个社会面貌的真实写照。诗人用“春秋笔法”暗暗讽刺当时祸国殃民的昏庸统治者,而寄希望于新当政的代宗李豫,希望他能发扬大禹“乘四载”、“控三巴”的艰苦创业精神,重振山河,把国家治理好。

【名句记诵】

钱钟书名言

1.诗有意义是诗的不幸。

2.把整个历史来看,古代相当于人类的小孩子时期。先前是幼稚的,经过几千百年的长进,慢慢地到了现代。时代愈古,愈在前,它的历史愈短;时代愈在后,他积的阅历愈深,年龄愈多。所以我们反是我们祖父的老辈,上古三代反不如现代的悠久古老。这样,我们的信而好古的态度,便发生了新意义。我们思慕古代不一定是羊敬祖先,也许只是喜欢小孩子,并非为敬老,也许是卖老。

3.人生据说是一部大书。假使人生真是这样,那么,我们一大半作者只能算是书评家,具有书评家的本领,无须看得几页书,议论早已发了一大堆,书评一篇写完交卷。

4.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

5. 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6. 猪是否能快乐得象人,我们不知道;但是人容易满足得象猪,我们是常看见的。

【词语积累】

成语积累

1.一蹴()而至:一下子就达到某种程度。

2.轻鸢(yuān)剪掠:像轻盈的老鹰掠过天空。文中指中国诗跟西洋诗相比显得简短轻灵。

3.穷边涯际:文中指语言文字的边际、深处。穷,尽头。

4.吞言咽理:文中形容受感动而说不出话语和道理的情形。咽,吞咽。

5.拔木转石:使树木连根拔起,使大石头转动,形容威力大。

近词义辨析

1.妨碍 阻碍

妨碍: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阻碍:使不能顺利通过或发展。

同:都是动词,都有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的意思。

异:“妨碍”着重指造成障碍,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对象多是工作、学习、交通、进步、活动等,语意较轻,如“大声说话妨碍别人学习”;“阻碍”强调不能顺利通过或发展,对象可以是道路、交通,也常用于事物的发展,如“旧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2.发明 发现

发明:创造出新的事物或方法。 发现: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

同:都是指找到新的东西。

异:“发明”是发现规律,制造出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侧重于创造,一般用于具体事物,如“蔡伦发明了造纸术”;“发现”是指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词义侧重于找到,如“科学家发现了一颗新的行星。


前文本自主预习预行跬步,以期千里


一、内容整体感知:

1. 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请用一句话概括)

2.这篇文章的主要特色是:(请用一句话概括)

二、背景资料收集

走进钱钟书

作者名字的来源于他周岁抓周,钱钟书抓了一本书,父亲为他正式起名为“钟书”,意为钟情于书。钱钟书(1910-1998),字,号,曾用用笔名,江苏无锡人。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后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1935年与杨绛结婚,同赴英国留学,1937年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英语系,后赴法国巴黎大学研究院研究法国文学。1938年回国,曾任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湖南师范学院、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上海暨南大学外语系教授,国立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北京图书馆英文管刊顾问,南京中央图书馆外文部总编。1949年后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1982年起任中国社科学院副院长。长期致力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他出入经史,贯通中西,融会古今,取得了多方面的学术成就,被誉为“文化大家”。

代表作品有:两部著名的学术论著《》和《》,散文集《》,短篇小说集《》和长篇小说《》。《》是一部具有开创性的中西比较诗论。多卷本《》,对中国著名的经史子古籍进行考释,并从中西文化和文学的比较上阐发、辨析。

写作背景

本文发表于1945年12月,收入《钱钟书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原稿为英文,是他1945年12月6日在上海对美国人的演讲,后节译为中文。因为听众是外国朋友,所以作者采用“比较文学”的立场,通过对中外诗歌的源流、形式、意蕴、风格以及内容等方面的比较,突出了中国诗的独特性与普遍性,为外国朋友了解中国诗打开了一扇窗,是中国较早的中西比较诗论之一。

“谈”而非“论”,表明其行文风格并非板着面孔讲话,而是“炉边夜话”一般的聊天。“中国诗”,既规定了“谈”的内容,也关涉谈的方法,应与“非中国诗”比较而谈。

文体常识

“随笔”,有文就录,有感就发,有事就记,有理就说,率性而为,不必拘泥!

随笔这类文章,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启人心智,引人深思。在写法上,它们往往旁征博引,而不作理论性太强的阐释,行文填密而不失活泼,结构自由而不失谨严,因此,富有“理趣”是它们的突出特色。

阅读这类文章,要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风格,提炼作者的主要观点,品味妙语佳句,还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随笔是散文的一种,写随笔就像与邻家谈心般轻松,没有任何的负担,没有华丽的辞藻,严密的结构。随笔的形式可以不受体裁的限制,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可以观景抒情;可以睹物谈看法;可以读书谈感想;可以一事一议,也可以对同类事进行综合议论。随笔也不受字数的限制,短的几十字,长的几百字,篇幅长短皆由内容而定。

相关评点

妙语论钟书

1.当代第一博学鸿儒。(夏志清)

夏志清,1921年生于上海浦东(原籍江苏吴县)。上海沪江大学英文系毕业。1946年进北京大学任英文系助教,教英文写作。1948年考取北大文科留美奖学金赴美深造,1951年获耶鲁大学英文系博士学位。先后执教美国密歇根大学、纽约州立大学、匹兹堡大学等校。1961年任教哥伦比亚大学东方语言文化系,1969年为该校中文教授,1991年荣休后为该校中文名誉教授。现居纽约。

2.我认为《管锥篇》《谈艺录》的作者是个好学深思的钟书,《槐聚诗存》的作者是个“忧世伤生”的钟书,《围城》的作者呢,就是个“痴气”旺盛的钟书。(杨绛)

  杨绛(1911-),钱钟书妻子,原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生于7月1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员,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剧作家、学者。

3.当代学人,最不可思议者,当数钱钟书。他不仅有惊人的渊博和睿智,更有无与伦比的文化包容力;他能够像摩术师一般,把种种本不亲和甚至相互排斥的东西,不落痕迹、天衣无缝地融合在一起。(黄谨)

4.来到中国,我有两个愿望:一是看看万里长城,二是见见钱钟书。(一个外国记者)


课堂文本自主落实我的课堂 我做主


一、字词积累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笼统()精髓()

梵文()轻鸢()

蹙颦()撩人()

慨叹()饶恕()

叫嚣()

2.根据拼音写汉字

lǒng()统精suǐ()

一cù()而就逻ji( )

叫xiāo ()轻yuān()

颦cù()单bó()

kǎi()叹hǎ()巴狗

遥思远chàng()

shùo()见不xiān()

不liǎo()liǎo( )之

3.解释下列加点字

1.回肠荡气:

2.尖刻斩截:

3.诗心:

二、美境美语感受

课文用了许多精妙的比喻,显示出作者特有的幽默和睿智。找出你最喜欢的比喻,说说它们的含义和表达作用。

《谈中国诗》自主练习

三、主题探究

1. 作者“谈中国诗”,归纳了中国诗的哪些特点?

2. 为什么说中国诗并没有特特别别“中国”的地方?

3. 作者通过比较中西诗的异同得出了什么结论?


【课堂文本自主落实参考答案】

一、1.lónɡ suǐfànyuān cù pínliáo kǎishù xiāo

2.笼 髓蹴 辑嚣 鸢蹙薄 慨哈 怅 数鲜 了 了

3.荡:动摇;回:回转;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

文中指尖锐深刻干脆利落。

文中指诗歌表达的内容,跟“诗体”(诗歌的艺术形式)相对。

二、例如:①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这句话,借助比喻和比喻中的对比(“早熟”与“早衰”),从诗歌发展的角度,简要地说明了中国诗的艺术特征和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

②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地聪明。作者以此作喻,批评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缺乏严密的逻辑性,往往脱离客观实际,没有坚实的基础,其结果必定影响艺术的健康、稳定地发展。这个批评是相当尖锐的,比喻中透出了强烈的讽刺意味。

三、1.⑴没有史诗(早熟) 诗的发展

⑵简短诗的篇幅

⑶富于暗示诗的韵味

⑷笔力轻淡,词气安和诗的风格

⑸社交诗多,宗教诗几乎没有诗的内容

2.(1)因为是诗最为重要,诗有诗自己的特质。

(2)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

3. 中国诗和外国诗虽有具体特征的差别,但没有本质的不同。

课后巩固提升学而时习 不亦说乎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羡妒(xiàn)嫉恨(jí)

会稽(huì)精髓(suǐ)

B. 颦蹙(cù)内疚(jiù)

皮夹(jiā)深挚(zhì)

C. 无垠(yíng)熬夜(áo)

瞭望(liào)混沌(dùn)

D. 桃核(hāi)侈谈(shē)

尽快(jǐn)睿智(ru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叫嚣回长荡气数见不鲜

B.混沌聊以慰籍斩钉截铁

C.亵渎卧薪尝胆必恭必敬

D.寡陋惊天动地义愤填赝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因为也没法“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有居高临远的观点。  

B.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C.报到那天,我在陌生的教室里与五十多位同学不期而遇。  

D.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旺盛的国内需求正在成为跨国巨头获取暴利的重要市场,尤其是针对中国的石油、铁矿石以及基础能源等方面表现得异常突出。

B.时光的流逝不能让我淡忘对故乡浓浓的思念,反之,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故乡的思念愈发日久弥坚。

C.说起饺子,每一个中国人都不感到陌生,中国的饺子对外国人也充满了难以抗拒的诱惑。

D.因为有了幽默感,他们更善于与其他人沟通,即便表达了反对意见,别人也不会反感。

(一)课内阅读

下面的两段文字是从钱钟书《谈中国诗》中节录的,阅读后回答问题。

(1)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两三分种。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鸯剪掠。当然,一篇诗里不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限制了中国诗的篇幅。可是,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

(2)一位中国诗人说:“言有尽而意无穷。”另一位诗人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用最精细确定的形式来逗出不可名言、难于凑泊的境界,恰符合魏尔兰论诗的条件:

那灰色的歌曲

空泛联接着确切。

5.对上面的两段话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诗讲究艺术上的精致,简短的诗也应有悠远的意味。

B.中国诗歌创作以篇幅短小见长,比较深奥,难于理解。

C.魏尔兰也主张诗歌应有深远的意境,富有含蓄和暗示性。

D.押韵上的禁律并不是造成中国诗篇幅短的根本原因。

6.对上面的两段话的评析和由这两段话引发的联想,不恰当的一项是()

A.形式与旨趣,相依更应相谐,诗歌创作如是,小说、散文何尝不是。

B.中国诗与西洋诗在创作思想上确有共识,读钱文可见一斑。

C.中国诗人在精雕细刻中练就了技艺,但会不会束缚才智,让人思量。

D.行文机巧:明扬中国诗歌之长处,暗讥西洋诗歌之短弊。

(二)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中国美学思想的基本特征

李泽厚

在世界各大民族和文化传统中,中华民族是重视伦理道德的作用的民族之一。这个根本点,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哲学和中国艺术,同时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美学。我们应从这个根本点出发,结合中国哲学和中国艺术观察中国美学的基本特征。

从哲学上看,善历来是中国哲学所探讨的最高课题。西方哲学极为重视的认识论,在中国哲学中一向不占主要地位。中国艺术历来强调艺术在伦理道德上的感染作用,表现在要求审美意识具有纯洁高尚的道德感,注意审美所具有的社会价值,反对沉溺于低级无聊的感官享受。

在中国美学的“诗言志”这一古老的命题中,开始蕴含艺术是情感的表现这个思想的萌芽。这一基本的思想和古希腊美学认为艺术是对自然的“摹仿”的说法,刚好成为一个明显的对比,表现了东西方美学的不同特征。尽管古希腊美学也不否认艺术对人的情感的影响和作用。中国美学强调情感的表现,但同时又要求艺术表现的情感应当合乎伦理道德的善的情感。从孔子所说的“思无邪”,到《毛诗序》中所说的“发乎情,止乎礼”,都证明了这一点。中国美学历来认为真正的艺术无不是贯注在人格中的善的情感的真实无伪的表现,“理”与“情”不能互相外在、分离,而应当融为一体。

在中国美学中,达到了善的最高境界,也就是在最根本和最广大的意义上达到了美的境界。在这一点上,中国和西方也有明显的不同。西方常常是由道德而走向宗教,以宗教境界为人生的最高境界;中国美学则是由道德而走向审美。人生的最高境界为审美,不到宗教的虚幻世界中去寻求解脱,这是中华民族应当批判继承的优良传统。我们民族的那种历经患难而不灭的坚毅乐观的精神,不能说同这种传统毫无关系。

7.在选文的第1段中,“这个根本点”所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8.细读全文,说说中国美学思想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9.文章采用了对比的手法,比较了东西方美学的不同特征。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出东西方美学各自的特征,并结合课文《谈中国诗》,说说你对比较文学的理解。

三、表达与交流

阅读下面语段,仿照画线句的句式和内容仿造两个句子,组成一组排比句。

真诚的爱意味着爱所有的人,爱世界,爱生活。爱意味着无须山盟海誓的承诺,意味着把自己毫无保留地奉献于人。爱是一种感受,即便痛苦也会觉得幸福


相关链接博观约取厚积薄发


钱锺书与郭沫若

谢泳

研究钱锺书的人,现在还没有特别注意到他和郭沫若的关系,一是因为直接的材料极难见到,二是间接的材料需要解释,在事实上不容易令人信服。因为凡解释出的事实,必有解释者自己的理解和判断在其中,而见仁见智是学术研究的常态。

关于钱锺书和郭沫若的关系,我有自己的一点理解。我曾注意过钱锺书和鲁迅的关系,也是取这种间接理解方式,不一定处处坐实,但在整体判断上,对理解他们的关系还不能说完全没有帮助。我过去对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真实处境,有一个基本判断,就是压力下为寻求自保,写文章批判别人极为常见,在知名知识分子中,陈寅恪和钱锺书是我常提到的反例。但后来我在网上看到一则材料,是绿原有一个回忆,说在批判胡风运动中,钱锺书也写了文章,还是在《人民日报》上,但绿原因为记忆原因,没有给出原文出处,提示这个材料的人也没有给出。现在《人民日报》有电子版,如果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想来不是太难,我没有使用过电子版的《人民日报》,不知绿原的回忆是否有误?但在一般批判胡风的材料中,我确实没有看到过钱锺书的文章,这方面的材料我有相当的搜集,包括一些当时地方上编辑的批判胡风的材料。

我曾引过傅璇琮先生在《缅怀钱锺书先生》一文中回忆的事实。1984年,傅璇琮先生出版《李德裕年谱》后,给钱锺书送去一本。钱锺书对傅璇琮先生说:“拙著四二八页借大著增重,又四一六页称吕诚之丈遗著,道及时贤,惟此两处。”(王培元等编《文化昆仑——钱锺书其人其文》第81页,人民文学出版,1999),钱锺书在新版《谈艺录》中提到了傅璇琮的《黄庭坚与江西诗派研究资料汇编》和吕思勉的《读史札记》。从钱锺书“道及时贤,惟此两处”,可以理解为是他对中国当代学者的一个态度,后来有人指出钱锺书提到的“时贤”,事实上并不止这两处,但再多出来,也不影响我们理解钱锺书对当代中国学者的基本判断。《容安馆札记》中有没有提到过郭沫若?我没有细查,因为原书是手迹影印,一般的查阅很难发现,大连范旭仑先生专研此书,希望他以后能在这方面有所发现,或者他已有发现而我还没有见到。 

 钱锺书1949年后和郭沫若在同一单位供职,郭沫若是科学院院长,钱锺书是科学院属下的哲学社会科学学部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以郭沫若当时的社会声望,钱锺书注意郭沫若的言行,在逻辑上,应当是没有问题的,但我们很少发现钱锺书对他的直接评价。

 1979年,钱锺书访问美国,曾见到夏志清。夏志清在《重会钱锺书纪实》中有一个细节,夏志清奇怪,郭沫若“为什么要写贬杜扬李的书?”钱锺书回答:“毛泽东读唐诗,最爱‘三李’——李白、李贺、李商隐,反不喜‘人民诗人’杜甫,郭沫若就听从圣旨写了此书。”(《钱锺书研究》第2辑第310页,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后来虽然有人指出,郭沫若写《李白与杜甫》是他早年的学术趣味,并不一定是投别人所好,但这个判断即使成立,也改变不了钱锺书对郭沫若的评价,而钱锺书的这个态度,可能并不是1949年后才产生的。

  我们来看《《围城》第七章中的一个细节描写:“何况汪处厚虽然做官,骨子里只是个文人,文人最喜欢有人死,可以有题目做哀悼的文章。棺材店和殡仪馆只做新死人的生意,文人会向一年、几年、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陈死人身上生发。‘周年逝世纪念’和‘三百年祭’,一样的好题目。”(《围城》第234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

  这段文字最见钱锺书讽刺风格,如果说其他文字还算一般叙述,我们不大可能索引出具体所指,但这个“三百年祭”,显然是指郭沫若的名文《甲申三百年祭》,因为“三百年”并非约定成说,钱锺书不用“二百年、四百年、五百年”,特别用了“三百年祭”,一定略有深意,至少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就是妄断钱锺书的心理,这个理解在学术上也可以成立,因为巧合也是写作时记忆的反映。

  《围城》写于1946年,而《甲申三百年祭》写于1944年,在重庆《新华日报》连载四天,并很快受到毛泽东的高度重视,曾被列为整风文件之一,在延安和当时共产党控制地区大量发行。《围城》的叙事,凡具体事件、书名及当时风尚,皆有真实所指,而这个讽刺,也可以理解为是钱锺书对一篇名文的态度,其中可能包含了他对文章作者人格和学术的评价,不知这个理解有无道理?


本课学习反思学而思思而进



(编写者: 李军强)

前文本自主预习参考答案

一、内容整体感知

1. 与西方诗歌相比,中国诗具有哪些特点。

2. 钱钟书的散文是典型的学者散文,具有较强的知识性。

二、背景资料收集

默存槐聚中书君宋诗选注 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人•兽•鬼围城谈艺录 管锥编

【课堂文本自主落实参考答案】

一、1.lónɡ suǐfànyuān cù pínliáo kǎishù xiāo

2.笼 髓蹴 辑嚣 鸢蹙薄 慨哈 怅 数鲜 了 了

3.荡:动摇;回:回转;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

文中指尖锐深刻干脆利落。

文中指诗歌表达的内容,跟“诗体”(诗歌的艺术形式)相对。

二、例如:①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这句话,借助比喻和比喻中的对比(“早熟”与“早衰”),从诗歌发展的角度,简要地说明了中国诗的艺术特征和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

②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地聪明。作者以此作喻,批评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缺乏严密的逻辑性,往往脱离客观实际,没有坚实的基础,其结果必定影响艺术的健康、稳定地发展。这个批评是相当尖锐的,比喻中透出了强烈的讽刺意味。

三、1.⑴没有史诗(早熟) 诗的发展

⑵简短诗的篇幅

⑶富于暗示诗的韵味

⑷笔力轻淡,词气安和诗的风格

⑸社交诗多,宗教诗几乎没有诗的内容

2.(1)因为是诗最为重要,诗有诗自己的特质。

(2)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

3. 中国诗和外国诗虽有具体特征的差别,但没有本质的不同。

课后巩固提升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 答案:B解析:A项“会”读“kuài”;C项“垠”读“yín”;D项“核”读“hé”、“侈”读“chǐ”。  

2. 答案:C解析:A项回长荡气—回肠荡气;B项聊以慰籍—聊以慰藉;D项义愤填赝—义愤填膺。

3. 答案:C解析:C项“不期而遇”指没有约定而遇见,指意外碰见。属望文生义。  

4. 答案 D 解析:A项并列不当,“基础能源”包括石油、铁矿石。改为“石油、铁矿石等基础能源”;B项语意重复,“愈发”与后面的“日久弥坚”有重复:日子长久了,感情却更加坚固了。删去。C项主客颠倒,应说“外国人对中国的饺子也充满…..”。

(一)课内阅读 5、B 6、D

(二)拓展阅读

7.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伦理道德的作用的民族。

8.中国艺术历来强调艺术在伦理道德上的感染作用。

中国美学强调情感的表现,但同时又要求艺术表现的情感应当合乎伦理道德的善的情感。

中国美学历来认为真正的艺术无不是贯注在人格中的善的情感的真实无伪的表现,“理”与“情”不能互相外在、分离,而应当融为一体。

9.中国美学认为艺术是情感的表现。古希腊美学认为艺术是对自然的“摹仿”。

西方常常是由道德而走向宗教,以宗教境界为人生的最高境界;中国美学则是由道德而走向审美。人生的最高境界为审美,不到宗教的虚幻世界中去寻求解脱,这是中华民族应当批判继承的优良传统。

三、表达交流

爱是一种情绪,即使伤心也会觉得温暖,爱是一种力量,即使再小也会发出光芒。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87804.html

更多阅读

叶嘉莹:陈子昂跟张九龄的《感遇诗》

陈子昂《感遇诗》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张九龄《感遇诗》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明日《欢乐中国行》剑川外景与观众见面1月16日CCTV-319:00

本期《欢乐中国行》陪伴您走进古老的文化名城云南大理。大理不仅自然环境优美而且历史悠久,这里不仅有大家熟悉的苍山、洱海、三塔、蝴蝶泉,更有驰名中外的剑川木雕。本期节目中,您既可以触摸到4000年文明给大理留下的厚重印迹

转载 《少年中国说》朗诵稿 少年中国说朗诵稿全版

好原文地址:《少年中国说》朗诵稿作者:autamica女领:昨天,有多少华夏儿女用血和泪谱写出一篇篇爱国诗篇;或壮怀激烈,或气吞山河。男领:今天,我们新时代的少年来学习和诵读,用它来唤起我们强烈的民族自豪感。齐:明天我们传承和发扬,因为我们

《听月诗》赏析 洛神赋赏析

《听月诗》赏析听月楼头接太清,依楼听月最分明。摩天咿哑冰轮转,捣药叮咚玉杵鸣。 乐奏广寒声细细,斧柯丹桂响叮叮。 偶然一阵香风起,吹落嫦娥笑语声。说到赏月,骚人墨客说那叫玩月,自有一份闲情了。说起咏月、诵月,借月寄

徐有富:关于《千家诗》的编者

陈伯海、朱易安编撰的《唐诗书录》著录《新刻草字千家诗二卷》,附注:“(宋)谢枋得、(明)王相辑录唐宋近体诗二百余首。明观成堂陈君美刻本(北图藏)。”如果这条材料可靠的话,那么广为流传的童蒙读物《干家诗》的编纂者、编纂时间就相当

声明:《《谈中国诗》自主练习》为网友三生涟漪幽香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