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药镜 清静经全文

崔希范

先天炁,后天气,得之者,常似醉。日有合,月有合,穷戊己,定庚甲。上鹊桥,下鹊桥,天应星,地应潮。起巽风,运坤火,入黄房,成至宝。水怕干,火怕寒,差毫发,不成丹。铅龙升,汞虎降,驱二物,勿纵放。产在坤,种在干,但至诚,法自然。盗天地,夺造化,攒五行,会八卦。水真水,火真火,水火交,永不老。水能流,火能焰,在身中,自可验。是性命,非神炁,水乡铅,只一味。归根窍,复命关,贯尾闾,通泥丸。

真橐龠,真鼎炉,无中有,有中无。托黄婆,媒姹女,轻轻地,默默举。一日内,十二时,意所到,皆可为。饮刀圭,窥天巧,辨朔望,知昏晓。识浮沉,明主客,要聚会,莫间隔。采药时,调火功,受炁吉,防成凶。火候足,莫伤丹,天地灵,造化悭。初结胎,看本命,终脱胎,看四正。密密行,句句应。

入药镜注

清 傅金铨注

汉崔公希范着《金丹真决》名《入药镜》,药之名自此始。何以不曰丹而曰药?丹者神化之道,药乃治病之方。人自幼至老,莫不有疾,但不自觉耳。必先补足残躯,令五脏六腑四肢,骨髓充盈、气血完固,乃行炼精化气之功以筑基。基成无漏,乃可炼已还丹而证圣。

药者,后天中之先天;丹者,先天中之先天,均之炁耳。此炁乃元始祖炁,先天至精、至灵、至圣。《经》曰:“有物溷成,先天地生。”即此是也。入门从此,则知不死之药,不在海上。证圣之丹,即在人间。铸此镜以照人,须眉毕现,易见而易知矣。

先天炁,后天气,得之者,常似醉。

先天炁即隐于后天气之中,此龙虎之真精,至虚、至无、至灵、至妙。得此二气,谓之得药。得药有景,昏沉似醉,美在其中,而畅于四肢,融融若春矣。日常,则每如此,非一次也。

日有合,月有合,穷戊己,定庚甲。

《经》曰:“月本无光借日光。”《契》曰:“晦朔之间合符行中,此天之日月。”人身亦有日月,光明圆缺不异于天,当知其有合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相摩相荡万古常新,学道者其效之似之。

戊土为精,己土正性,推情合性,金木乃并,斯理难穷,当究其极。庚金甲木,先定其位。甲木青龙,庚金白虎,心火朱雀,肾水玄武,象列四隅,中央是土。丹乃五行之气结成,当知东位龙从火出,西位虎向水生,金水同宫、木火为侣之义,尽于此矣。

上鹊桥,下鹊桥,天应星,地应潮。

乌鹊填桥,架空飞度,乃牛郎织女相会之所。道通明阳,亦如牛女,不有斯桥,终成间隔。上鹊桥者天梯也,下鹊桥者河筏也。上桥为斗极之运用,配阴阳,符水火之具也。下桥为天河水逆流,人身之银河,捧圣之用也。上通天关,下彻地底,星见于天,潮涌于地,造化现形,中存妙理。法天象地,无乎不至。

起巽风,运坤火,人黄房,成至宝。

陈希夷曰:“攸尔火轮煎地轴,愕然神奋出山颠,吹起巽风,逼动坤火,极力勐炼,方得铅金出。铅借火上升,当时只见有火,不见其药,药在火中,此即坎中之真阳,补还离中之真阴。三车搬运,逆上泥九,注入黄房,结就神室金胎,成无价之宝矣。”

水怕干,火怕寒,差毫发,不成丹。

干寒二字,谓太过不及。性水情火,要时刻调匀,务求恰当。药有老嫩,火有文武,毫发差殊不作丹。又曰,工夫毫发不容差,慎之至也。差义云,何时不真正,火不合法,当降而升,当升而降,水溢而滥,火燥而炎,琴瑟之调不得和平。更有差之大者,炼心不死,神驰意散,行之无功,虽得真炁,无元神以宰之,又不止于干寒,必将败乃事矣。

铅龙升,汞虎降,驱二物,勿纵放。

火龙为汞,水虎为铅。今曰铅龙,是指坎中一点真阳而言也。曰汞虎,是指离中一点真阴而言也。龙从上降,虎自下升,今曰龙升,是抽坎中之阳铅,木龙载之而上浮。今曰虎降,是补离中之阴汞,金虎随之而下降。武火抽铅,文火添汞,擒龙制虎,使不猖狂。驱二物者惟心也,心无一刻不攒,神无一刻不注。设或不谨,纵龙入涧,放虎归山,其伤实多,必降伏之有素,乃受驱使,产神药矣。《悟真》曰:两手捉来合死斗,化成一块紫金霜。

产在坤,种在干,但至诚,法自然。

《无根树》曰:产在坤方,坤是人。坤者,干之匹也。干为鼎,坤为炉,炉产药,鼎炼烹。干阳,坤阴,阳施阴受顺也。今乃受坤之施,返而种之于干,岂非逆乎?不天地否,而地天泰之见矣。然此特外形之颠倒,概自阴阳始交,干之真阳入于坤而成坎,坤之真阴入于干而成离,故曰“阳虽女体男儿体,男本阳身女子身”,此为内形之颠倒。造化之根,动静之始,错综变化,自此起矣。道之发端,真火逼逐,出坤而过干,此为武火;野战须防危险,入鼎温烹,但法天地自然,此为文火。守城端在敬畏,法自然者,我无为而造化自然有为,但至诚无息耳。

盗天地,夺造化,攒五行,会八卦。

斯道窃天地之至精,夺乾坤之造化,效法天地,把握阴阳,攒簇五行,会合八卦,非遇真师,将何法以盗夺之耶。曰盗,必其不知。曰夺,必非顺与。盗夺功成,攒簇不谬。丹鼎既全,百神会合,土釜封固,日炼时烹,潜符默运,息息归根,换尽阴浊,变为纯阳,即圣躯矣。

水真水,火真火,水火交、汞不老。

曰真则非比象矣,离中一点真液,乃真水也;坎中一点真阳,乃真火也。水火分途,何从而得其交哉,此际须仗黄婆勾引,真土擒制。三昧真火,必从挑拨而炎,与性水合而为一,则离汞之身,可返老而长生矣。

水能流,火能焰,在身中,自可验。

先天之水火,相依为用。后天之水火,相激成仇。流下炎上,乃五行自然之性。当人身中亦有水火,有形可见,有色可睹,神工运火,堪以自验。岂空谈其理,虚拟其象之可比哉。

是性命,非神气,水乡铅,只一味。

思虑之神,呼吸之气,后天之凡气也。性是元神,命是元气。先天之元神元炁,乃为道炁。若只言神气,则非先天至真之精,至妙之宝,小之乎言性命矣。

铅中含银为白虎,砂中有汞为青龙。五行顺,则母生子,故曰金生水。丹道逆。为儿产母,故曰水生金,此铅出水乡之义。然铅字至精,说不能尽,即如凡世间之黑铅,亦是感太阴之气,为先天玄水之精,所以能炼外丹。此乃人身中之铅,铅产于水,而成于火,成仙证圣,只此一味,便是大道之根,阴阳之祖。人能坎底寻铅,离中得汞,修丹之能事毕矣。

归根窍,复命关,贯尾闾,通泥丸。

人身之空窍有九,关隘有三,自尾闾、夹嵴、玉枕,上至泥丸脑顶,此为后上之三关。藏神于心,藏气于身,则命复而根归矣。一如草木之收头,效之则必通任督,运河车,金液玉液当知,阴跷阳跷不谬。穷九关而彻底,升二气于泥丸。泥丸者,髓海也,补脑之功,精勤无间。根归命复,不死之道矣。

金浦三车夺圣机,冲开九窍过曹溪,迢迢运入昆仑顶,万道霞光射紫微。

真囊龠,真鼎炉,无中有,有中无。

鼎炉妙用。非囊龠不为功。囊者虚器也,妙也。龠者其管也,窍也。冬夏二至,一岁之呼吸也。弦望晦朔,一月之呼吸也。一日之呼吸在昼夜。一息之呼吸在延迟。

易曰:“一阖一闭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性为无中之真有,命为有中之真无。有无互入,神气始交,神凝气结,斯为圣胎。

托黄婆,媒姹女,轻轻运。默默举。

黄婆者,中央意土,即戊己也。姹女者,宅中之女。交会之际,必托黄婆媒合,以通姹女之情。戊己土中,藏有真火,逼动铅金,火力炽盛,金来归性,入南宫矣。然后,轻抽默掣,后升前降,下重楼,归丹府,封因而温养之。

陈泥丸曰:“神符默运三关彻,铅赴黄河入大罗。”

一日内,十二时,意所到,皆可为。

自子至巳为六阳,自午至亥为六阴。此言炼一日之道,结一日之丹。几十二辰中,不必刻定从子起。但我意欲行便行,勤勤采炼,积累易成。此是指丹士用功不掇,非指十二时辰须认子也。

饮刀圭,窥天巧,辨朔望,知昏晓。

刀圭,犹言刀头圭角,微末不多之谓。饮,服也。《抱朴子》曰:服元气者,亦不多服也。服之则灵宝在身,天巧自然。所谓刀圭一入口,白日生羽翰。

月有弦望晦朔,日有朝屯暮蒙。晦朔为采取之期,屯蒙为运用之候。

识浮沉,明主客,要聚会,莫间隔。

金沉木浮,铅沉银浮。银何以浮,气也。性为我之真主,铅从外至,汞自内迎。饶他为主我为宾,藉彼阳铅运转,收尽一身阴汞。阴阳配合.常要聚会,勿使间隔,日炼时烹,交媾处,产金莲。

采药时,调火功,受气言,防成凶。

有药有火,无火无药,火从药生,药因火有,《契》曰:“朱雀为火精,执平调胜负。”调之使水火均平,无有偏胜。究竟药是气,火亦是气,受此气者,齐天大福,吉祥止止之事。防成者,必遭凶祸,指炉残鼎败也。

火候足,莫伤丹,天地灵,造化悭。

周天功成,便当止火。若持盈未已,无益于盈,必且有损,所以有不知止足必倾危之戒。何由知其足,盖有止火之景也。此天地之灵丹,人身之至宝,造化之所吝惜而不轻予者也。得之者抱玉怀珠,则时刻当护借而不忘矣。

初结胎,看本命,终脱胎,看四正。

未结胎之前,炼精化气。填平缺陷,谓之筑基。还丹之后,结为圣胎。炼气化神,谓之成圣。初二两关,神注金胎,心攒命蒂。十月胎圆,瓜熟蒂落,脱胎而出,神透泥丸,气冲天门。再行乳哺,功满化虚,乘紫雾,驾飞龙矣。

四正者,子午卯酉之宫。既曰脱胎,则四正之官,无所用之矣,或曰乳哺不用乎。一朝功满人不知,四面皆成夜光阙。

密密行,句句应。

仙者,人所爱慕,万万不可得者。秦皇汉武,天子之尊,求之而不得。《易》曰:“机事不密则害成。”《黄鹤赋》曰:“择善地,慎事之机密。”古有明戒,宜敬遵勿妄。果能慎严密,则自得气得药,还丹温养。以至于成。

文共八十二句,无一不验矣。

崔公入药镜注解

溷然子注



神仙之学,岂凡夫俗子之可闻。必是大根大器决烈丈夫、明眼高士之可为也。且夫学者为者何事?外则穷天地施化之理,内则明身心运用之机。然虽如是,宣尼若不遇老子亲授,故无犹龙之歎。瞿昙不是古圣再来,岂有出世之见。所以学者如牛毛,达者如麟角。此无他,在乎得传与不得传耳。神仙之学,不过修鍊性命,返本还源而已。採先天一炁以为丹母,运后天之气以行火候。以火炼性,则金神不坏。以火鍊其命,则道气长存。换尽阴浊之躯,变成纯阳之体,神化自在,应运无穷,岂不奇哉。余见其今之学仙者纷纷之多,及至与其辩论真诀,人各偏执一见,不合先师正传之道。观其《崔公入药镜》八十二句,言简而意尽,贯穿诸丹经之骨髓。予不愧管窥之见,遂将吾师所授口诀,每四句下添一注脚,部露玄机,作人天眼目。后之来者与我同志,试留心玩诵,断断有神告心悟之效无疑也。或者有云吾注不足为信,而崔公之言当以为实,依而行之,信而从之,运鍊一身,则学仙之能事毕矣。脩江溷然子序。

先天炁,后天炁。得之者,常似醉。

先天炁者,乃元始祖炁也。此祖炁在人身天地之正中,生门密户悬中高处,天心是也。神仙修鍊,止是採取先天一炁,以为丹母。后天炁者,乃一呼一吸,一往一来,内运之炁也。呼则接天根,吸则接地根;呼则龙吟而云起,吸则虎啸而风生。绵绵若存,归于祖炁内外溷合,结成还丹。自觉丹田火炽,畅于四肢。如痴如醉,美在其中。此所以得之者常似醉也。《道德经》云: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为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易·坤卦》云: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肢,如斯之谓也。

日有合,月有合。穷戊己,定庚甲。

日月者,太阳太阴也。天有黄道为度,三百六十五度四之一。其运转也,一日一周。日月行乎其间,往来上下,迭为出入,此所以分昼夜而定寒暑也。当冬至之节,一阳生于复,日从北行,月从南行。夏至之节,一阴生于姤,日从南行,月从北行。日行一日一度,至三十度,与太阴会。月本无光,借日之光。月行一日十二度有零,至三十日,行满周天之度。每月晦朔,与太阳同会所行之宫,日月合壁,晦象年终,朔象岁首,会而复离,离而复还。月因日以受其明,阳魂渐长,阴魄渐消。至初八日夜,阳半阴半为上弦;至十五日夜,与日对照为望,故圆。圆满之极,其理当亏,于是阴魄渐长,阳魂渐消。至二十三日夜,阴半阳半为下弦;至三十日夜为晦,又复与日同会。此天之日有合,月有合也。反求于身,吾身一天地,亦有日月也。以身为乾坤,以坎离为药物,以日月运行为火候。百姓日用而不知,岂知行之。吾身与天地日月无不同也。当作丹之时,运日月之双轮,簇阴阳于一息,日月归鼎,阴阳构精,烹之炼之,结成圣胎。此吾身日有合、月有合也。了真子曰:玉池常滴阴阳髓,金鼎时烹日月精是也。既明日月之合,必穷戊己之源。戊己者,中央土也。水火分为上下,木金列于东西。木为火母,金为水母,若非戊己之功,水火不能既济,金木不得归併。当施化之际,是用戊土从坎起,进之以阳火,己土从离降,退之以阴符,摄回四象而同炉,此戊己之功也。既穷戊己之理,必定庚甲之方。庚西方,金也、情也、虎也。甲东方,木也、性也、龙也。言人之情,好于驰骋,见物即逐,如虎昌狂,故每伤于性。性被情迷,不能为主,如龙奔腾,故二物间膈。大修行人,制之不难。遇此时正好下手施功,须仗黄婆媒合,旋斗柄之机,一息之间即得金木归併,情性合一,龙虎入鼎,心虚湛然,此所以定庚甲也。丹家妙用,宜乎生甲生庚,学者不可不知也。

上鹊桥,下鹊桥。天应星,地应潮。

人身夹嵴,比天之银河也。银河阻隔,而有灵鹊作桥,故有鹊桥之说。人之舌亦言鹊桥也。凡作丹之时,以黄婆引婴儿上昇泥丸,与姹女交会,名曰上鹊桥也。黄婆复徘徊,笑引婴儿姹女同归洞房,必从泥九而降,故曰下鹊桥也。黄婆、婴儿、姹女非真有也,乃譬喻之说,无出乎身心意三者而已。默运之功,内仗天罡斡运,外用斗柄推迁。起火之时,觉真气腾腾上昇,如潮水之初起,直上逆流,故曰天应星、地应潮也。丹经云:工夫容易药非遥,拨动天轮地应潮是也。

起巽风,运坤火。入黄房,成至宝。

作丹之法,乃鍊吾身中真铅真汞也。铅遇癸生之时,便当鼓动巽风,搧开炉鞴,运动坤宫之火,沉潜于下,抽出坎中之阳,去补离中之阴,成乾之象,复归坤位而止,片饷之间,发火煅鍊,铅清汞洁,结成空无金胎,历劫不坏,此所以入黄房成至宝也。《度人经》云:中理五炁,溷合百神,十转迴灵,万炁齐仙。萧廷芝云:大药三般精气神,天然子母互相亲,回风溷合归真体,煅鍊工夫日日新。是也。

水怕乾,火怕寒。差毫髮,不成丹。

修真内鍊之要,鼎中之水不可乾,炉内之火不可寒。《丹经》所谓:金鼎常留汤火煖,玉炉不要火教寒是也。以外丹言之,凡作丹之时,行武鍊文烹之功,大要调和火力。若用之太过,则火燥水滥,不及则水乾火寒。务在行之停句,一刻周天,水火既济,鼎内丹结,自然而然也。若差之毫髮不成丹矣。仙师云:药有老嫩,火有斤两,学者不可不知。了真子有云乎:七返九还须识主,工夫毫髮不容差。《悟真篇》云:大都全藉修持力,毫髮差殊不作丹。是也。

鈆龙昇,汞虎降。驱二物,勿纵放。

鈆者,坎中一点真阳,谓之龙也。汞者,离中一点真阴,谓之虎也。凡作丹之时,飞戊土抽坎中之鈆,木生火而炎,上昇泥丸,龙从火裹出,故曰鈆龙昇也。用己土摄离中之汞,金生水而流,下降丹.田,虎向水中生,故曰汞虎降也。擒捉之功,非加武火之力,则鈆龙不昇。非用文火之力,则汞虎不降。一息周流妙在坚刚,着力擒龙虎入鼎,烹鍊化为王浆,故曰驱二物勿纵放也。张紫阳云:西山白虎性猖狂,东海青龙不可当,两手捉来令死斗,鍊成一块紫金霜。是也。

产在坤,种在乾。但至诚,法自然。

张紫阳云:要知产药川源处,只在西南是本乡。此所以言吾身西南方,乃坤位也。人腹为坤,人首为乾,坤居下为炉,乾居上为鼎。金丹大药产在坤,种在乾。凡作丹採药之时,必从坤位发端,沉潜尾穴温养。见龙当加武火,逼逐真阳之气,逆上乾宫交姤,复还坤位而止,勐烹极煅,结成至宝。故曰产在坤,种在乾。其中复有先天产药之时,观心吸神,握定不泄,皆助火侯之力。古仙往往秘而不言,此最上机关,人谁知之。行持之间,唯在存诚。野战防危,法天象地,应化自然。故曰:但至诚法自然也。

盗天地,夺造化。鑽五行,会八卦。

提挈天地,握定阴阳,攒簇五行,合会八卦,此神仙之学也。天地者,即乾坤也。造化者,即阴场也。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八卦者,乾坤坎离震巽艮兑是也。且夫天地之大,造化之深,五行分布,八卦环列,以何术能盗之夺之、攒之会之?盎者,窃也。夺者,取也。攒者,簇也。会者,合也。此言丹家之法,妙在口传。凡作丹真诀,只在些儿消息。待时至气化,药产神知,便当闭风关,塞艮户,斡天罡,旋斗柄,运符火之一息,簇三千六百之正炁,回七十二侯之要津,颠倒五行,会合八卦,总归土釜,牢固封闭,须夷调燮火发,武鍊勐烹,结成圣胎。所以一刻工夫,夺一年之节候。《丹经》云:人心若与天心合,类倒阴阳只片时。此即一呼一吸能夺造化。人一日有一万三千五百呼,一万三千五百吸。一呼一吸为一息,则一息之间,潜夺天运一万三千五百年之数。一年三百六十日四百六十八万息,潜夺天运四百八十六万年之数。于是换尽阴浊之躯,变成纯阳之体,神化自在,聚则成形,散则成风,出有入无,隐显莫测,岂不奇哉。

水真水,火真火。水火交,永不老。

水居北方,在卦为坎,在身为肾。火居南方,在卦为离,在身为心。水中藏火,火中藏水。人心中一点真液,乃真水也。肾中一点真阳,乃真火也。水火分于上下,何由而交之?必假戊己真土擒制逼逐,得其真火上昇,真水下降,同归土釜。水火既济,结成金丹,一炁纯阳与天齐寿。故曰水火交,永不老也。

水能流,火能燄。在身中,自可验。

水在上,故能流润于下;火在下,故能炎燄于上,此天地水火昇降自然之理。人身作丹,运用之时,亦复如是。故曰:在身中自可验也。

是性命,非神气。水乡鈆,只一味。

性即神也,命即气也。性命溷合,乃先天之体也;神气运化,乃后天之用也,故曰:是性命非神气也。修鍊之士欲得其性灵命固,从下手之初,必是採水乡之鈆。水乡铅者,坤因乾破而为坎,坎水中而有乾金,金为水母,母隐子胎,一点真阳居于此处,遇身中子时阳动之际,急急採之。紫阳所谓铅遇癸生须急採,採时须以徘徊之。意引火逼金,正所谓火逼金行颠倒转,自然鼎内大丹凝。只此一味,为大道之根。云房云:生我之门死我户,几箇惺惺几箇悟,夜来铁汉细寻思,长生不死由人做。指此一味,直欲世人于此寻之,方是鍊丹之本。丹经云:好把真鈆着意寻,华池一味水中金。是也。

归根窍,复命关。贯尾闾,通泥丸。

作丹妙用,要明玄关一窍一性正位,万化归根复命之道,必由三关而转。故曰归根窍,复命关也。当复命之时,飞神海底,存火燻蒸,精化为气,拨动顶门关捩,从尾闾徐徐提起,直上泥九,交姤鍊气,化为神。神居泥九为本宫,则有万神朝会。故曰贯尾闾,通泥九也。火师汪真君奥旨云:夹嵴三关透顶门,啣花骑鹿走如云,捉花骑鹿踏云去,霍地牛车前面迎。《黄庭经》云:子欲不死修崑崙。《还元篇》云:悟道显然明廓落,闲闲端坐运天关。《道德经》云: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其说是已。

真橐籥,真鼎炉。无中有,有中无。

橐者,虚器也,鞴也。籥者,其管也,窍也。言人昼夜一呼一吸之气,气为之风,如炉鞴之抽动,风生于管,炉火自炎,久久心息相依,丹田如常温暖,此吾身有真鞴籥也。《道德经》云: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是也。鼎者,乾也,性也。炉者,坤也,命也。既鼓动吾身之橐籥,必採药物以入鼎。採药之时,加武火之功,以性斡运于内,以命施化于外,片饷之间乾坤合一,神炁交会,结成还丹,以为圣胎。故曰真鼎炉也。既得还丹成象,以文火温养,虚心以守其性,实腹以养其命,恍惚杳冥之中,无中生有,有中生无,此即静极复动,动极复静。故曰无中有,有中无也。

托黄婆,媒姥女。轻轻地,默默举。

黄婆、姹女,皆强名也。黄婆者,坤土也,即戊己土也,又言意也。姹女,兑金也。兑为少女,金隐水中。凡作丹必托黄婆为媒,通姹女之情,以戊土藏火,火逼金行。当起火之初,受炁且柔,要当拨转顶门关捩,从尾穴轻轻地默默而举,须臾火力炽盛,河车不可暂停,运入南宫复还元位,嫁与金公而作老郎。崔公苦口叮咛,以谓世人不达还丹之旨,故喻托以黄婆媒于姹女,直欲世人晓此理也。《悟真篇》云:姹女游行自有方,前行须短后须长,归来却入黄婆舍,嫁箇金公作老郎。是也。

一日内,十二时。意所到,皆可为。

意者,性之用,即真土也。一日之内十二时辰,有一年之节侯,自子时至辰巳六时属阳,自午时至戌亥六时属阴。一阳来复,身中子时也。一阴生姤,身中午时也。且夫水火间于南北,木金隔于东西,此四象何由而合,必假意以通消息。是以天地造化一刻可夺。一日之内十二时中,无昼无夜,念玆在玆,常惺惺地。动念以行火,息念以温养火。此所以意所到,皆可为也。

饮刀圭,窥天巧。辨朔望,知昏晓。

饮者,宴也。刀者,水中金也。圭者,戊己真土也。言作丹採药之时,必採水中之金,金不得自昇,必假戊土化火,逼逐金行,度上泥九。金至此化为真液,如琼浆甘露,一滴落于黄庭,宴之味之,津液甘美。故曰饮刀圭也。窥者,观也。言能观天道运化之功,遂执天而行,旋吾身斗柄之机,一刻之间能夺天地造化。故曰窥天巧也。《阴符经》所谓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纯阳诗曰:纵横北斗心机巧,颠倒南辰胆气雄。是也。辨朔望者,以一岁言之,冬至为朔,夏至为望;以一月言之,初一为朔,十五日为望;以一日言之,子时为朔,午时为望;以一时言之,初一刻为朔,正四刻为望;以六十四卦言之,复卦为朔,姤卦为望。以一身言之,尾穴为朔,泥九为望;子宫进火为朔,午位退符为望。既明此理,又要知其晓昏。昏者,暮也。晓者,朝也。于卦有朝迍暮蒙之理,一卦六爻,颠倒用之,遂为两卦。朝迍一阳生于下,暮蒙一阴生于上,一阳一阴,一进一退,人身运化,与天地同也。达此理者,可以长生久视,与锺吕并驾,同日而语矣。有何疑哉。

识浮沉,明主客。要聚会,莫间隔。

浮者,汞也。沉者,鈆也。离汞居上曰浮,坎鈆居下曰沉。修丹之诀,沉者必使其昇,浮者可使其降。故曰识浮沉也。既识浮沉,须明主客。主者,命也。客者,性也。有身则有命,有命则有性。性依命立,命从性。是以命为性之母,故为主;性为命之子,故为客。日逐之间,借身为用,仙师所谓让他为主我为宾是也。既明主客,以鈆汞而同炉,主客而同室,绵绵若存,于二六时中,迴光返照,打成一片,道满太虚。若夫时至气化,机动籁呜,火从脐下而发,水向顶中而生,其妙自有不期然而然者。孔子所谓: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程子亦云:常心要在腔子裹。虚靖天师曰:神一出便收来,神返身中炁自回,如此朝朝与暮暮,自然赤子产灵胎。此所以要聚会,莫间隔也。

採药时,调火功。受气吉,防成凶。

採药时者,乃身中一阳来复之时也。于斯时则当闭关。行火之功,妙在调燮停匀,从三关运转,一举三时,周流复位,万气凝真。当此之时,独受于我神之畅快,喜庆难言。故曰受炁吉也。行火退符之间,务在存诚一念,不可间断。设或纤毫差失,遂成凶矣。密意防护,不可不谨,是用野战防危。故曰防成凶也。《丹经》云:配合虎龙交姤处,此时如过小桥时。是也。或曰:性静无为,要坐便坐,要眠便眠,何必辨採药调火。盖不知有造化者耳,未足与议也。

火候足,莫伤丹。天地灵,造化怪。

鍊得黄芽满鼎,白雪漫天,婴儿成象,故火候足也。火侯既足,只宜沐浴温养。若不知止足,妄意行火,反伤丹矣。丹成之后,天地溷合,神炁自灵,仙师所谓虚室生白,神明自来,故曰天地灵也。当此之时,宜加宝爱,调息务在微细,于静定之中,内不出,外不入,形忘物忘,心同太虚,一炁纯阳,故造化怪也。

初结胎,看本命。终脱胎,看四正。
入药镜 清静经全文

祖劫天根,居溷沌之中,乃为结胎之所。下手之初,鍊精化为炁,鍊气化为神,鍊神化为虚,鍊虚合道,结为圣胎。初结胎之时,常于命蒂守之。故曰初结胎,看本命也。十月胎圆,移神上居泥丸,调神出壳,直待功成行满,上帝诏临,打破虚空,真人上举,驾红云,跨白鹤,东西南北无所往而不可。故曰终脱胎,看四正。《静中吟》云:一朝功满人不知,四面皆成夜光阙。是也。

密密行,句句应。

此二句总结前八十句,言大道金丹,进火退符,夺造化之妙诀,行之一身,如空谷之应声,阳燧之取火,方诸之取水,神通气感,何其速之如是。故曰密密行,句句应。丹经云:视之不见听不闻,及至呼时又却应。是也。

挂金索

一更端坐,下手调元炁。溷沌无言,绝念存真意。呼吸绵绵,配合居中位。拨转些儿,黍米藏天地。

二更清淨,心要常虚守。默默回光,照见无中有。赶退群魔,振地金狮吼。顷刻功成,便与天齐寿。

三更鷄叫,冬至阳初动。取坎填离,直向泥丸送。火运周天,炉内鈆投汞。九转丹成,白雪飞仙洞。

四更安乐,万事都无想。水满华池,浇灌灵根长。静裹乾坤,仙乐频频响。道大冲虚,名挂黄金榜。

五更月落,渐觉东方晓。谷裹真人,已见分明了。玉户鸾验,金顶龙蟠绕。打破虚空,万道金光校。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89321.html

更多阅读

南怀瑾老师说道教《清静经》 南怀瑾老师第二任妻子

道家有一本经典写得非常好,将近四百个字,叫做《清静经》,你们不管学佛修道的找来念念看。《清静经》可以同佛家的《心经》媲美,但是如果讲学术,对不起,那是仿照佛家《心经》来的。《清静经》上说“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一个人能够常清

《阴符经》散记 黄帝阴符经全文

阴符经托名 黄帝 唐·李筌 传#文言赏析与创作#上篇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

转载 《心经》全文解释 心经全文及解释

原文地址:《心经》全文解释作者:梦中人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

经典阅读:老子道德经全文翻译全81章

原文地址:经典阅读:老子道德经全文翻译(全81章)作者: 天路横断老子·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注释:通常译为“

声明:《入药镜 清静经全文》为网友喜夏厌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