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解读 西游记解读分析

从《西游记》文本结构,可揭示其表述长生之道的两种方式

1、立意。在明代的一些作品中,作者通常都喜欢在书的开头表明其立意。《西游记》即是如此,其中有两处。

第一处,在开篇诗句中说“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诗曰: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这首诗至少表达了两点意思:第一、表述了“道”的演化过程。诗的前三句表达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即道的演化过程。混沌是“道”的象,称作无极;鸿蒙是“一”的象,称作太极;天地、清浊是“二”的象,称作两仪;天、地、人是“三”的象,称作三才;群生是“万物”的象。这里用天地变化来描述“道”的演化,长生之道同理。第二、表达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即《西游记》的主题。诗的最后一句直接表达了《西游记》作者的写作意图,或者作品主题或宗旨:你若想知道“造化会元功”,就必须读懂“西游释厄传”。

第二处,在世界分为四大部洲之后说“这部书单表东胜神洲”。书曰“感盘古开辟,三皇治世,五帝定论,世界之间,遂分为四大部洲:曰东胜神洲,曰西牛贺洲,曰南赡部洲,曰北俱芦洲。这部书单表东胜神洲”。

为什么在书的开头作者表明立意有两处?这两处是什么关系?第一处讲的是《西游记》前七回与后九十三的关系,第二处讲的是前七回所述对象或范围,即东胜神洲。四大部洲是佛教寓意概念,那么,东胜神洲寓意什么?以五行论,东是木,神是火,洲是区域,东胜神寓意元神;东胜神洲寓意元神所在即人体背部中枢神经系统。也就是说,前七回只讲元神及其相关领域。

2、造化会元功是什么?从故事结构上指《西游记》前七回,即第1回至第7回所讲孙悟空学用长生之道的故事,展示长生之道的理论体系和顿悟法。开篇诗句指明造化会元功与西游释厄传的关系,必然引起读者对“造化会元功”进一步认识和了解的欲望。什么是造化?从无到有是“造”,从有到变是“化”;什么是会元?从分散到集中是会,万物的本原是元。造化会元是万物多样化状态与万物本原状态的演化过程。功是能量的作用或表现形式,是推动造化会元过程的功能与方法。

道→一→二→三→万物,是“道”的造化过程。万物→三→二→一→道,是“道”的会元过程。造化与会元是道演化的两个对立统一的过程。造化会元功是推动万物回归本原的功法,人身修炼也是如此,长生之道与天地造化是一个道理,只是本体不同而已,一个是自然之天地,一个是人之性命。

《西游记》前七回故事,即造化会元功,讲述孙悟空出世后,道心开发,离开花果山水帘洞,云游海角,远涉天涯,正是“一心里访问佛仙神圣之道,觅个长生不老之方”。在西牛贺洲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拜须菩提祖师为师,因“术、流、静、动”门中不能获得“长生”而不学,受师父暗示,三更时分到祖师寝塌要求“传与我长生之道罢”。于是,祖师传了“与天同寿的真功果,不死长生的大法门”。孙悟空学成回花果山,降魔救子,降龙伏虎,强销死籍,先后在天宫官封“弼马温”和“齐天大圣”,直至大闹天宫、欲夺玉皇尊位,最后被如来佛压在五行山下。由此可见,美猴王求的、孙悟空学的和运用的,即是成佛、成仙、成圣,与天地山川齐寿的“长生之道”。

3、西游释厄传是什么?从故事结构上指《西游记》后九十三回,即第8回至第100回所讲的唐僧西天取经故事,展现了长生之道的实践过程和渐修法。“西游释厄传”是不同于“造化会元功”的表达形式,造化会元功是长生之道抽象理性的顿悟方法,西游释厄传是长生之道具体感性的渐修方法。西游是唐僧西天取经游历的过程,释厄是演绎和解决唐僧西天取经途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传是对唐僧西天取经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及其克服和解决办法所作的记述。

《西游记》后九十三回故事,即西游释厄传,讲唐僧西天取经,历时十四年,途经十万八千里,遭遇种种魔难,为的是取回如来佛的“度亡脱苦,寿身无坏”的真经,为的是完成唐太宗的“超度鬼魂,后代绵长”的理想,为的是实现“法轮回转,皇图永固”的心愿。此外,沿途的妖魔鬼怪,欲吃唐僧肉,欲求婚配,为的是获取元阳,“长生不老”。由此可见,陈玄奘求的、唐三藏取的,妖魔鬼怪想的,即是长生不老的“长生之道”。

“西游释厄传”演绎“造化会元功”,造化会元功阐明长生之道,归根到底,《西游记》阐述长生之道。 从《西游记》表达方式,可揭示其寓意长生之道的基本手法

1、《西游记》运用神话故事演示长生之道

神话故事依托情节和角色演绎。《西游记》运用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太宗梦游地府等五十多个故事和天界神仙、西方诸佛、地狱鬼魂和世间凡夫俗子,如玉皇大帝、如来佛祖、地藏王、唐僧、猪八戒、沙和尚等近七百个角色。这些故事和角色,尽管来源和归属不同,但寓意却是一致的,用以演示长生之道的理论和实践。这是《西游记》作为长生之道通俗化表达的基本手法,也是其作为神话小说的主要依据。

长生之道依托理论和概念表述。《西游记》中蕴藏有诸如儒家、释家、道家、阴阳家、医家等学派,周易、五行、阴阳、太极等理论,精、气、神、丹、禅、空、相等概念。这些理论和概念,尽管体系和说法不同,但意义却是一致的,用以演示或表达长生之道。表达形式的多样化,也许是形成人们认识《西游记》多主题说的重要原因。

从故事的情节和角色可以发现长生的理论和概念的对应关系。如孙悟空对应心性,心性表示人的精神意识;唐僧师徒对应五行,五行表示人的精气神及其运化状态。

2、《西游记》借助隐语表述长生之道,通过直言说明隐语寓意

《西游记》第1回有首诗:“三阳交泰产群生,仙石胞含日月精。借卵化猴完大道,假他名姓配丹成。内观不识因无相,外合明知作有形。历代人人皆属此,称王称圣任纵横”。从这首诗中,我们既可以感受到作者使用隐语描述的无奈,即“内观不识因无相,外合明知作有形”,同时,又可以通过作者直言说明了解隐语背后的真义,如“借卵化猴完大道,假他名姓配丹成”。在《西游记》中,隐语和直言的方式比比皆是。

隐语是作者借助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及借寓概念等方式间接表达长生之道的手法。如花果山水帘洞美猴王,灵台方寸山三星斜月洞须菩提祖师;如水陆大会;如孙悟空有卵、石猴、千岁大王、美猴王、弼马温、齐天大圣、行者、太乙散仙、金、心猿、心神、元神等名称变换;如孙悟空七十二变,猪八戒三十六变等角色变化;如“月藏玉兔日藏乌,自有龟蛇相盘结”的日、月、兔、乌、龟、蛇等概念。

直言是作者直截了当地说明隐语表达长生之道本义的手法。如“心性修持大道生”、“比丘一国非君乱,小子千名是命讹”、“五行匹配合天真”、“妖与魔色应五行”、“经卷原因配五行”、“五行论色空还寂,百怪虚名总莫论”、“古来妙合参同契,毫发差殊不结丹”、“料应必遇知音者,说破源流万法通”、“大圣齐天非假论,官封弼马是知音”等。

基于长生之道无形无相的特性,佛、道、儒文化的差异性以及小说体裁的特点,《西游记》作者借助隐语和直言的手法表达长生之道是不可避免的。隐语和直言的结合,是我们透过《西游记》神话故事深刻认识长生之道的开门钥匙。

书中作者多有提示,请读者仔细阅之悟之。从《西游记》研究过程,可了解其长生之道主题由来已久

明代就有人认为《西游记》是一部阐明理法的书,在明世德堂本卷首陈元之序中说“旧有叙……故魔以心生,亦以心摄。是故摄心以摄魔,摄魔以还理,还理以归太初,即心无可摄”;后来的袁于令认为,陈元之说的不过是“寓五行生克之理,玄门修炼之道”,他认为《西游记》是“三教已括于一部”。清刻汪澹漪本《西游证道书》,刘一明本《西游原旨》、陈士斌本《西游真诠》和张含章的《通易西游正旨》,它们认为《西游记》讲“金丹大道”,“专在养性修真,炼成内丹,以证大道而登仙籍”,“…其书阐三教一家之理,传性命双修之道”,“…《西游》之大义,乃明三教一源”。胡适在《西游记考证》文中说:“《西游记》被这三四百年来的无数道士和尚秀才弄坏了。道士说,这部书是一部金丹妙诀,和尚说,这部书是禅门心法,秀才说,这部书是一部正心诚意的理学书”,尽管胡适持批判态度,但从另一个角度可以看到历来人们对《西游记》主题思想的认识。

近年,李安纲的《苦海与极乐》、孙国中辑校的《西游记全书气功破译》、周文志的《看破西游记》等书,再一次举起《西游记》与人体生命相关的旗帜。李安纲说,“小说中插引的诗词歌诀二百余首,就有176首直接写的是金丹大道、内气修炼。…足以说明小说的确写的是金丹大道”。孙国中说,“它是以道家气功理论为依据,借助神话故事,用寓言形式,揭示了气功修炼的全过程”。周文志说,“《西游记》是一部大的医学科普小说…作者是借西域取经之事,用故事来演绎人体经络运行周而复始之奥秘”。

纵览《西游记》,无论从作者意图,还是从故事情节;无论从前七回孙悟空造化会元功,还是从后九十三回唐僧西游释厄传;无论从神仙佛祖的作为,还是从妖魔鬼怪的欲望,都十分清楚地表达或应证了一个主题——长生之道。《西游记》充分融合了诸多理论体系和方法,运用个性鲜明的角色和曲折复杂的神话故事,通俗化地演绎了长生之道。 心性修持大道生

——《西游记》第1回解读之一

“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这是《西游记》第1回的标题,也是全书的开篇。对本回的理解非常重要,是解读《西游记》的门径,开启“造化会元功”的钥匙。这一回故事讲孙悟空出世后,道心开发,至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求道;借此讲解元神及识神的形成,并由人心生发道心,修持心性,运用“悟空”的方法获得长生之道。下面分三段解读。

一、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第一段从开头至“故曰人生于寅”,主要讲了三个问题:一是阐明了《西游记》主题,指明“造化会元功”与“西游释厄传”的关系。二是阐明了造化会元与参照系,演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过程。

〈一〉《西游记》主题

从“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可知,《西游记》主题或作者意图就是告诉读者“造化会元功”,同时指出,必须通过阅读“西游释厄传”来了解“造化会元功”,这是涉及主题的第一层涵义。

造化会元功以功能与方法的形式表达,西游释厄传以记叙与描述的形式表达。《西游记》前七回突出功能与方法,可概括为造化会元功,后九十三回突出记叙与描述,可概括为西游释厄传,也就是说,《西游记》由“造化会元功”和“西游释厄传”两部分构成,两部分所表达的意义是一致的,只是形式不同而已。这是涉及主题的第二层涵义。

前七回以造化会元功的形式表达长生之道的理论体系和顿悟法,后九十三回以西游释厄传的形式表达长生之道的实践过程和渐修法,这是涉及主题的第三层涵义。

总之,《西游记》主题是长生之道,表达形式是造化会元功和西游释厄传,造化会元功是西游释厄传的抽象和概括,西游释厄传是造化会元功的具体和演绎。

〈二〉会元参照系

人们认识事物,通常都选择或依据一定的参照系,比如太阳东升西坠,是以地球的东南西北方位及地平线为参照系,若没有这个参照系,或者依据其他参照系,所获得的认识完全不同。因此,参照系的选择对于认识事物是十分重要的。认识造化会元功,了解长生之道,以什么为参照系?《西游记》作者开篇展示了“会元”参照系,长生之道依此得以识别,得以求证,得以圆满。

什么是会元参照系?由一元分为十二会所构成的标识体系,称为会元参照系。小而论,如一日十二时辰。大而论,如十二会,交亥之初是混沌,天开于子,为阳,有日、月、星、辰四象。地辟于丑,为阴,有水、火、山、石、土五形。人生于寅,为阴阳。这个参照系有两个基本特点,即时间的周期性和事物变化的特征性。

周期性表示时间的周而复始。一个变化周期称为“一元”,时间幅度为129600岁。“一元”又分为“十二会”,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表示,“一会”的时间幅度为10800岁。《西游记》第1回“盖闻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将一元分为十二会,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每会该一万八百岁”。所谓天地之数,即阴阳变化的总体概念。邵康节在《黄极经世书·以元经会》说:“日主乾为元,月主兑为会,星主离为运,辰主震为世”、“以元会经,谓以一元谓十二会之经。犹以年经月,以一年为十二月之经也。盖一年十二月,统三百六十日,共四千三百二十时,积一十二万九千六百分。一元十二会,统三百六十运,共四千三百二十世,积一十二万九千六百年。…其衍之则无穷,约之则无几,并而归一。一者元也”。周期性是时间的一种标识,表示时间循环性的特点,比如一年或一日。元又称劫,如《西游记》“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

特征性表示在时间周期中不同时期或阶段,事物生成、发展及其变化状态所呈现有序的规律性特征。譬如《西游记》第1回“且就一日而论:子时得阳气,而丑则鸡鸣;…戌黄昏而人定亥。譬于大数,…交亥会之初,…故曰混沌。…近子之会,而复逐渐开明。…到此,天始有根。…正当子会,轻清上腾,…故曰天开于子。…正当丑会,重浊下凝,…水、火、山、石、土,谓之五形。故曰地辟于丑。…正当寅会,生人,生兽,生禽,正谓天地人,三才定位。故曰人生于寅”。特征性是变化的一种标识,表示变化象征性的特点,比如黑暗等。

周期性和特征性是统一的,周期性标识时间定位,特征性标识变化征候,“天地人”三才定位是参照系中最重要的时间和特征标识。《西游记》作者借用邵康节的话说:“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子时是万事万物待生或初始时期的状态,长生之道也依此而始。

如何依据会元参照系认识长生之道?《周易参同契》讲:“乾坤者,易之门户”。乾寓意天和阳,坤寓意地和阴。就人体而言,头是天,腹是地。一元寓意由督脉与任脉所构成的周天十二会,即子会在尾闾、丑会在肾堂、寅会在玄枢、卯会在夹脊、辰会在陶道、巳会在玉枕、午会在泥丸(百会)、未会在明堂、申会在膻中、酉会在中脘、戌会在乾阙(神关)、亥会在气海(会阴

会元参照系是以认知对象为本体的标识体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西游记》作者虽提出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建立参照系,但这个体系也可用其他符号标识,如用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遁、否、观、剥、坤十二卦,或者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属相等标识。十二支借寓时辰,十二卦借寓卦象,十二相借寓属性。此外,还有诸如六十四卦体系、鼎器药物火候等炼丹标识体系等,读者不必拘于形式,要识别真义,触类旁通。

欲知“造化会元功”,请续研读《西游记》。灵根育孕源流出

第二节自“感盘古开辟”至“冬觅黄精度岁华”。这一节故事讲花果山顶一块仙石,育孕出一石猴,石猴进得水帘洞后,隐石称王。借此演绎天地之数,阴阳交媾,生“人”的过程,并指出长生的本原或修炼的根本,即精神交媾所成之气。

从故事情节来讲,可将这个过程分为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由花果山顶上的仙石育孕出石猴,即花果山→仙石→仙胎→石卵→石猴。第二个环节是由花果山上的石猴变成水帘洞中的美猴王,即石猴→美猴王。我们结合书目标题和情节进行解读。

1、灵根是什么?关于灵根是什么,有多种说法。如《中国传统气功学词典》收录并分为五种:一是舌根(或舌);二是上部灵根(舌)、中部灵根(脐)、下部灵根(精房);三是元神;四是丹田异名;五是内丹异名。

悟一子讲,“此明大道之根源,乃阴阳之祖气,即混元太极之先天,无中生有之真乙,能尽心知性而修持之,便成金身不坏,与天地齐寿也”。无(无极)生有(太极),有从太极始,太极即先天一气,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此乃老子之道。此先天一气,一点灵性,从先天而发,是不生不灭之根,故曰灵根。悟一子将“灵根”解读为“先天真乙之气”。悟元子将“灵根”解读为“先天虚无之一气”。《太平经》讲,“长生大主号太平真正太一(注:即太乙)妙气”。

从故事情节来看,灵根是指花果山及顶上那块仙石。何以见得?灵的外在表现即是石猴,石猴出生的地方,即是其根基。花果山及顶上那块仙石是怎样育孕出具有灵性的石猴?这是第一个环节。

⑴花果山。孙悟空的出生地,出生时是无名无姓的石猴,孙悟空是由灵台方寸山须菩提祖师所取的法名。对孙悟空来讲,花果山是十分重要的。由此,了解花果山便是认识孙悟空的重要基础。

第一、从地理位置来看,花果山位于东胜神洲海东傲来国之界。书曰“感盘古开辟,三皇治世,五帝定伦,世界之间,遂分为四大部洲:曰东胜神洲,曰西牛贺洲,曰南赡部洲,曰北俱芦洲。这部书单表东胜神洲。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这里所指“世界”,不是外界的大自然,而是人体自身。此时的“世界”已经形成,并非处于混沌之际,有三皇(天地人)、五帝(金木水火土)和四大部洲(东西南北),寓意人体结构已经形成。

其中,西牛贺洲(申酉戌)寓意人体胸部,位于任脉,以气(金)为核心。南赡部洲(巳午未)寓意头部,位于督脉与任脉上交会区域,以神(火)为核心。北俱芦洲(亥子丑)寓意腹臀部及会阴区域,位于任脉与督脉下交会区域,以精(水)为核心。东胜神洲(寅卯辰)寓意人体背部区域,位于督脉,以气(木)为核心,因中枢神经系统在此,故称神洲。由于人的脊柱在此,所以,又称身洲。

东胜神洲之海,即东海,就人体而言,即髓海。傲来国,即人体肾脏,脊髓由此而生。花果山,即人体脊髓,花即化,果即丹,山即阳气,寓意结丹的阳气或元气。

第二、从历史地位来看,花果山是“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正是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十洲即祖洲、瀛洲、炎洲、玄洲、长洲、元洲、流洲、生洲、凤麟洲和聚窟洲,寓意人体各部。三岛(见第26回)即蓬莱岛(上丹田)、方丈岛(中丹田)和瀛洲岛(下丹田),寓意人体头部、胸部和腹部三个中心区域或丹田。擎天柱和大地根,寓意同天地相连,上化天,下生地,天地的根源。总之,结丹的元气(花果山)是形成人体各部(十洲)和头胸腹三个中心区域(三岛)的根源,是化神(天)生精(地)的基础。

第三、从形成时间来看,花果山“自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鸿蒙是指阴阳未分的状态,清浊是指开天辟地的形成,从时间上讲,十二时辰的子(天)丑(地)之后即寅(人)。山是实,是阳,是寅木之相,从会元参照系的定位及人体元气运行部位看,“花果山”起始于十二会的“寅”处,即人体背部玄枢处,是督脉上的穴位,位于命门穴之上、脊中穴之下。《经穴汇解》曰:“玄枢:第十三椎节下”。从中医角度讲,此穴可治疗腰背痛、消化不良、肠炎、腹泻等。

运行至此的元气称为泰气,此乃三阳开泰。依据六冲之合,即子午(水火)、丑未(土土)、寅申(金木)、卯酉(金木)、辰戌(土土)、巳亥(水火)的阴阳关系,与“寅”相冲合者是“申”,申在十二相中属猴。

第四、从外部特征来看,花果山“势镇汪洋,威灵瑶海。势镇汪洋,潮涌银山鱼入穴;威灵瑶海,波翻雪浪蜃离渊。木火方隅高积土,东海之处耸崇巅。丹崖怪石,削壁奇峰。丹崖上,彩凤双鸣;消壁前,麒麟独卧。峰头时听锦鸡鸣,石窟每观龙出入。林中有寿鹿仙狐,树上有灵禽玄鹤。瑶草奇花不谢,青松翠柏长春。仙桃常结果,修竹每留云。一条涧壑藤萝密,四面原堤草色新”。洋、海、潮涌、鱼、波、雪、浪、渊、东海、涧壑等是五行水之象。势镇、威灵、堤、土等是五行土之象。石、石窟等是五行金之象。木、龙、林、麒麟、鹿、狐、瑶草、青松、翠柏、长春、仙桃、修竹、藤萝等是五行木之象。火、彩凤、锦鸡、灵禽、鹤等是五行火之象。花是化生之象。由此而知,土克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金火同宫,金木合并,土木旺景,这是脊髓生化的象征。

由此,花果山寓意具有化生特性的阳气或元气。

⑵仙石。如果说花果山是孙悟空的出生地,仙石就是孙悟空的“母亲”。在我国以石为母,以石为题材的故事并不少见,如禹生于石、女蜗五色石、石头记等等。那么,育孕孙悟空的仙石是怎样的?

第一、从位置来看,仙石位于花果山正当顶上。若花果山是人体脊髓的话,仙石就是脑髓。从外形来讲,就是头颅。

第二、从特征来看,有三点:

一是从大小来讲。仙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三丈六尺五寸高,寓意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以天为例,即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以人为例,即人体任督周天。二丈四尺围圆,寓意二十四节气,是元气周天运行的交变点。以年为例,即二十四节气;以人为例,即元气二十四交变点。这是描述元气运行的框架或状态。

二是从结构来讲。仙石“上有九窍八孔”,寓意九宫八卦。以人体为例,即双眼、双耳、双鼻、口、前阴、肛门等。古代修炼家将头部分为九宫,即明堂宫、洞房宫、丹田宫(泥丸宫)、流珠宫、玉帝宫、天庭宫、极真宫、玄丹宫、太皇宫(天皇宫),中宫除外,其余分属配八卦(见九宫八卦图)。这是描述元气的出入和储藏。

三是从外部环境来讲。仙石“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无树木遮阴寓意纯阳,芝兰相衬寓意灵气。

由此,仙石寓意纯阳之气或化神的元气。

⑶仙胎。仙胎是孙悟空的仙石之母所怀之胎,犹如人的受精卵。仙胎是如何孕育的?仙石“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胎”。这里指明,仙胎是天地、日月交融的结果,寓意阴阳交媾所成。仙胎已具有“灵通”的特性,即有了性命的特征或神的特点。

由此,仙胎寓意具有灵性的混元气或性命。

⑷石卵。仙胎是卵与母体的结合体,未成形的卵依赖于母体而生存,石卵则是脱离于母体而独立存在的性命形式。

从石卵的生化来讲,仙胎“一日迸裂,产一石卵”。石卵由仙胎所生产,即脱离于母体。

从石卵的特征来看,石卵“似圆球样大”。圆球有多大?无从知晓,但是,圆球可理解为性命未分、阴阳未化的独立生命形式。

由此,石卵寓意脱离了胎体,具有独立特性的、阴阳化生的、性命未分的灵物。

⑸石猴。从石卵到石猴,既不同于仙石到仙胎的内育关系,也不同于仙胎到石卵的生产关系,而是石卵自身发育成长为石猴的变化过程。

第一、石卵是如何化成石猴的?石卵“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为什么见风才化作石猴?风是什么?从八卦来讲,风是巽,巽在五行属木,木在人体寓意魂。石卵是阴阳交融的化生物,没有五行的分别。在五行阴阳化生的过程中,精(水)神(火)意(土)都是后来演化的,魂(木)魄(金)最先演化,而魂(木)更先于魄(金),“魂”被称为历劫轮回的种子,身未生时它先来,气未绝时它先去。因此,石卵(阴阳)见风(魂木)才化作石猴,寓意运化以魂为先。

第二、从石猴出生初期的特点来看,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寓意元气已由阴阳的状态化生为五行的状态。

第三、从石猴出生时的行为特征来看,石猴“学爬学走,拜了四方。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这里的重要特征是“金光”。在五行生化中,魂魄是最先演化的,见风(魂木)之后,就是魄(金),所以称石猴,石是金,猴是灵,金光是金的典型象征。正是由于金光的原因,惊动了玉皇大帝(纯阳元气),寓意金木分离。长生之道修炼过程是逆返即金木合并。

第四、从石猴出生后的变化来看,石猴“如今服饵水食,金光将潜息矣”。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如此“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水为精,金为气,光为神,寓意金(气)以水(精)为食,即精化气,神光藏于气中即潜息。

由此,石猴寓意神气合一,以精而化生。

综上所述,从花果山→仙石→仙胎→石卵→石猴的过程,即从混沌→阴阳→五行的先天至后天的演化过程。石(金)是混元气之象,猴(火)是元神之体,石猴寓意金火同宫或神气同体。从故事情节讲,花果山及山顶那块仙石解读为灵根,即脊髓和脑,起始于玄枢,寓意为元气。石猴解读为灵性,寓意为元神。以服饵的水食寓意为元精。从人体角度讲,人的灵性(神)根源于脊髓和脑,髓又根源于肾。从修炼的角度讲,神源生于气,气源生于精。因脊髓和脑属人体神经系统,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这是《西游记》“这部书单表东胜神洲”的原因。

2、源流是什么?从字面来讲,源流的含义有两点:一是源,即根源,来源;二是流,即分流,走向。从故事情节理解,源流是水帘洞。何以见得?书曰:“…顺涧爬山,直至源流之处,…原来此处远通山脚之下,直接大海之波。…‘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水帘洞的发现及美猴王的形成寓意什么?这是第二个环节,即由花果山的石猴→水帘洞的美猴王。

⑴水帘洞。水帘洞是如何发现的?这个基本过程可以表述为:①一朝天气炎热,群猴避暑,都在松阴之下玩耍,并去山涧中洗澡。这是起初的原因,寓意火热(神旺)须水(精)降温,寓意神欲与精合。②众猴为了探寻涧水的源头,便顺涧寻看,直至源流之处,方才知道是一股瀑布飞泉。这是由水(精)找到水的源头(金生水),寓意气返生精的关系。③有猴子提议,谁钻进(洞)去寻个源头,且不伤身体,便拜谁为王。石猴无所畏惧,跳将进去,于是,发现了水帘洞。这是由外(实,形)入洞(虚或气)中,由石猴(元神)成为美猴王(识神)。这个过程寓意精气神的关系。

第二、水帘洞在哪里?水帘洞位于源流之处,即源头,此处远通山脚之下,直接大海之波。水帘者,由上而下之水,即金生水,寓意气返精。洞是虚,是阴,是申金之相,十二会“申”处,即人体胸部的膻中,是任脉上的穴位,位于中庭穴之上、玉堂穴之下。水帘洞位于胸腔区域,寓意中丹田,解读为源流。《经穴汇解》曰:“膻中:玉堂下一寸六分。…横直两乳间”。从中医角度讲,此穴可治疗咳嗽、哮喘、胸闷、胸痛、乳腺炎、乳汁不足、胁间神经痛等。

水帘洞有什么特征?从外部来看,是一股瀑布飞泉。书曰:“一派白虹起,千寻雪浪飞。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依。冷气分青嶂,余流润翠薇。潺湲名瀑布,真似挂帘帷”。瀑布、飞泉、雪浪、海、江、冷、流、润、潺湲等是五行水之象。白是五行金之象。风、气、青、翠薇等是五行木之象。水帘洞外景表现为精气之象,寓意精气或金木水的关系,即中丹田外景。从内部来看,进入瀑布泉中,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一座铁板桥,桥下之水,冲贯于石窍之间,倒挂流出去,遮闭了桥门,却似有人家住处一般。书曰:“翠藓堆蓝,白云浮玉,光摇片片烟霞。虚窗静室,滑凳板生花。乳窟龙珠倚挂,萦回满地奇葩。锅灶傍崖存火迹,樽罍靠案见肴渣。石座石床真可爱,石盆石碗更堪夸。又见那:一竿两竿修竹,三点五点梅花。几树青松常带雨,浑然象个人家”。翠藓、堆蓝、龙珠、奇葩、修竹、梅花、青松等是五行木之象。白云、浮玉、乳窟、石座、石床、石盆、石碗等是五行金之象。光、烟霞、锅灶、火迹等是五行火之象。水帘洞内景表现为神气之象,寓意神气或金木火的关系,即中丹田内景。

内景与外景中间是一座铁板桥,铁是五行金之象,板是五行木之象,铁板桥即金木沟通或联结的途径,寓意元气(先天之气,或生化之气)与呼吸之气(后天之气,或返归之气)的接引。

从水帘洞的地位来看,水帘洞是石猴及群猴安身之处,是石猴称王之地。书曰:“今日芳名显,时来大运通。有缘居此地,天遣入仙宫”。寓意“精气神”交会的处所。

⑵美猴王。由石猴变为美猴王的意义是什么?石猴大胆探寻水帘洞,进得水帘洞后,因此为王,都称“千岁大王”,并隐“石”称“美猴王”。石寓意金(气),猴寓意火(神),石猴寓意金火同宫或神气同体。隐石则寓意将金(气)内藏起来,美猴王则寓意神(火),这个过程可看成为神气(金火)→神(火),即金火分离,或神气分离。书曰“历代人人皆属此,称王称圣任纵横”。寓意心神的欲望是无穷尽的,“美”在其中。从石猴→美猴王的过程,寓意由元神→识神的过程。

第二、美猴王有哪些表现?朝游花果山,暮宿水帘洞,独自为王,是以“春采百花为饮食,夏寻诸果作生涯。秋收芋栗延时节,冬觅黄精度岁华”,如此三五百年。由此可见,美猴王的最大特点是用神与饮食,寓意识神的体现及其消耗。

总之,花果山是寅木(起自玄枢穴)之境,水帘洞是申金(居于中丹田)之相,美猴王则是申(金)寅(木)阴阳合和之体。从仙石育孕到石猴出世,从花果山的石猴到水帘洞的美猴王,描述了由混沌→阴阳→元神的过程,以及由元神→识神的过程。

3、从“灵根”探究“源流”的意义。正确解读“灵根”和“源流”非常重要,是破译《西游记》的突破口,把握“长生之道”的关键。为什么要从“灵根”探究“源流”?

说破源流万法通。书曰:“料应必遇知音者,说破源流万法通”,寓意认识源流的重要意义。破解了“源流”,则“长生之道”的诸多方法也就融通了,一法通则万法通,万法归宗。

识破源流精气神。第26回曰:“识破源流精气神”,源流寓意精气神的演化关系。精气神统一于生命,一物三相。精是有形态,气是无形态,神是虚无态。三者合之则生,三者散之则死。

就人体而言,下丹田是藏精之所,《黄帝内经》曰:“藏精于肾”。对女子来讲,则是子宫处,是产精生卵、生儿育女、聚精化气会神结胎的地方。了空禅师讲“元精能化气”,精在生死窍(下丹田会阴处)中分开,顺出阳关是阳精,能生人;逆回督脉是元气,能作丹。中丹田是藏气之所,上而生化,下而藏匿,这是美猴王居住水帘洞的意义,即神寓于气,气源于精。上丹田是藏神之所,精化生气,气化生神,神返还虚,此乃源流。《太平经》讲“道之根本宗旨,以精、气、神合一为主”,长生之道即是后天(浊精、血气、识神)返先天(元精、元气、元神),三宝(精气神)归一(丹)。关于精气神、丹田的意义,详见“基本概念”。

元气生发于下丹田,又称水中金,即肾中元气。《性命圭旨》讲“人之元气逐日发生。子时复气到尾闾,丑时临气到背堂,寅时泰气到玄枢,卯时大壮气到夹脊,辰时夬气到陶道,巳时乾气到玉枕,午时姤气到泥丸,未时遁气到明堂,申时否气到膻中,酉时观气到中腕,戌时剥气到乾阙,亥时坤气而归于气海矣”。这是元气运行于人体任督小周天。(参见图一 人体元气运行周天)

本节讲了两个问题:一是讲灵根,即元气。二是讲源流,即精气神的演化。精气神有先天与后天的分别,就气而言,水帘洞寓意后天呼吸之气,花果山寓意先天元气,美猴王寓意先天元气与后天呼吸之气的结合,称混元气。

三、“心性”修持“大道”生

第三段自“美猴王享乐天真,何期有三五百载”至末尾。这一段故事讲美猴王道心开发,飘洋过海,寻访仙道。借此指明长生之道从心性修持开始。从故事情节来讲,这个过程可概括为,从花果山水帘洞中的美猴王到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中的孙悟空,即美猴王→孙悟空。

1、心性是什么?宋·张伯端撰《玉清金笥青华秘文金宝内炼丹诀》讲,“心者,神之舍也。心者,众妙之理,而主宰万物,性在乎是,命在乎是。若夫学道之士,先须了得这一个字”。《天心正宗》讲,“是心也,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三千大千容不得它,释氏五千四十八卷藏经说不象它,儒家六经四书论不及它,道家丹经子书千帙万卷形容不尽它。以言其无,则又活活泼泼;以言其有,则又杳杳冥冥;有无不立,动静不拘”,“身者,心之宅;心者,身之主。心之猖狂如龙,身之狞恶如虎”,“盖心为一身之主,具有仁、义、礼、智之德”。心性是相对于身命而言的,从精气神的角度属于神。

在石猴进入水帘洞成为美猴王之后,《西游记》有诗曰:

三阳交泰产群生,仙石胞含日月精。

借卵化猴完大道,假他名姓配丹成。

内观不识因无相,外合明知作有形。

历代人人皆属此,称王称圣任纵横。

这首诗是对从仙石→美猴王过程的明示。三阳交泰是元气在寅时运行至人体玄枢穴处的状态,是在子、丑之后的寅时,属于阴阳交合生化万物的状态。仙石胞即仙胎,是阴阳交合未分的状态。故事借石卵化生石猴,寓意大道的演化过程,并借孙悟空的名姓寓意仙丹的形成。

为什么作者要采取借寓方式?所谓大道无形,因为没有形相,所以无法了解,因此,借寓外在有形事物描述无形之道,只是一种手段。这个无形的东西究竟是什么?是从古至今,称王称圣,纵横天下的心。这个“心”有多种状态,故事情节中,心性即美猴王,然而,大道所指之心是真心。

从灵根与源流的分析中可知,神性(心性)由元气(花果山)生化而成,又返藏于呼吸之气(水帘洞)中。精化气,气化神,是生化之象。神返气,气返精,是返藏之象。生化之气即生气,以季节而言,是春之气;以人体而言,是督脉之气。返藏之气即杀气,以季节而言,是秋之气;以人体而言,是任脉之气。

2、大道是什么?大道直指“造化会元功”,与天地山川齐寿之法,成佛、成仙、成圣之道。总之,是长生之道。

《性命圭旨》讲,“曰道,从无入有。曰道,作佛成仙。曰道,佛经五千四十八卷也说不到了处,中庸三十三章也说不到穷处,道德五千言也说不到极处。道也者,果谓何也?一言以定之曰:炁也”。

《天心正宗》讲,“道也者,生天地育万物,放之则包罗虚空,敛之则退藏于密。两仪、日月、五行都是道中之造化耳。物物各具一太极,即道也;人人心上有先天,亦道也”。

真正认识和理解长生之道,需要有理性和感性的结合。

3、如何生发大道?《西游记》第1回标题明确指出,“心性修持大道生”,即由心性“悟空”走向长生之道。

在心性修持上,尽管历来有“三教”之分,所谓儒追求成圣,释追求成佛,道追求成仙。但总的来讲,三教合一,都是在“心性”二字上下功夫,儒讲存心养性,道讲修心炼性,释讲明心见性。下面,我们从故事情节或美猴王的行为来理解这个过程。

⑴道心开发

对生命的反思。美猴王忽然忧恼,担心将来年老血衰而身亡。这是对衰老和死亡的忧虑,对长生的渴求,是追求长生之道的最初心理起源。如《西游记》书中,“忽跳出一个通背猿猴,厉声高叫道:‘大王若是这般远虑,真所谓道心开发也!’”《天心正宗》讲,“有此心,则出死入生;失此心,则出生入死;生之死之,只在此心得失之间耳”。

求知欲行。仅仅有长生的欲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知道长生从何处所求,并还要有行动的欲望。猿猴道:“佛与仙与神圣三者,躲过轮回,不生不灭,与天地山川齐寿”。三者居于何所?猿猴道:“他只在阎浮世界之中,古洞仙山之内”。于是,美猴王打算云游海角,远涉天涯,务必访此三者,即佛、仙和神圣,学一个不老长生。“一心里访问佛仙神圣之道,觅个长生不老之方”。

通督。美猴王道心开发,通背猿猴表示赞赏。书中讲“顿教跳出轮回网,致使齐天大圣成”。通背寓意元气通督,即人体督脉中元气生化通畅,寓意呼吸之气逆返任脉,与督脉元气接引。这是气的准备。

膳食。在行动之前,要有一定的准备,包括身体的强壮(精)和生命运化的通畅(气)。美猴王在出访之前,痛饮一日。饮食什么?《西游记》中记载,诸如樱桃、梅子、龙眼、荔枝、林檎、枇杷、梨子、枣、桃、杏、李、西瓜、柿子、石榴、芋栗、核桃、银杏、椰子、葡萄,及山药、黄精、茯苓、薏苡等果、茶、酒、羹。据《天罡法门》记载,“摄人参、首乌、茯苓、黄精、山药、菟丝、枸杞、桑葚,雄蚕蛾蛹、龟甲、胎衣、驴狗外肾,五谷之精微,壮筋益气,强肾生精,返老还童之本,乃是外丹之力”。寓意培根固基,生精化气。这是精的准备。

⑵出访求道。美猴王道心开发,自宴饮之后,离开花果山,漂洋过海,到西牛贺洲的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求道。这是长生之道的探索过程,全过程可分为三个环节:

第一、精神合一。美猴王独自登筏,径向大海波中,趁天风,渡南赡部洲地界。书中讲,“天产仙猴道行隆,离山驾筏趁天风。飘洋过海寻仙道,立志潜心建大功。有分有缘休俗愿,无忧无虑会元龙。料应必遇知音者,说破源流万法通”。“天产仙猴”寓意阴阳交媾的神气。“天风”在《周易》为姤卦,即一阴初生;就人体而言,位于百会穴至明堂区域,是督脉的末端与任脉的衔接处。“有分有缘休俗愿”寓意道的因缘是祛除凡心杂念。“立志潜心”寓意道心开发,“无忧无虑会元龙”寓意元神元气相合。这个环节寓意火水既济,即心神(火)借助自身肾精(水)而返归,唐僧骑马就是这个意思。

第二、认识人心。人心有贪、嗔、痴、爱之病,此病一却,百病不生,可以延年益寿,可以成佛作仙,为圣为贤。美猴王在南赡部洲学人礼、学人话,参访仙道。书中讲,“猴王参访仙道,五缘得遇。在于南赡部洲,串长城,游小县,不觉八九年余”。悟透人道,方才至诚仙道。

石猴自从进得水帘洞之后,便称“千岁大王”,自此,高登王位,将“石”字隐去,遂称美猴王,这是指人心,凡尘之心。书讲“见世人都是为名为利之徒,更无一个为身命者。正是那: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只愁衣食耽劳碌,何怕阎君就取勾?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由此可见,人心表示常人之心,不知回头;若是回头,则是道心。

第三、认识大道。美猴王经西洋大海,直至西牛贺洲地界学道。书中讲,“自登木筏后,…直至西牛贺洲地界。登岸遍访多时,忽见一座高山秀丽,林麓幽深。…此山叫做灵台方寸山。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那洞中有一个神仙,称名须菩提祖师”。灵台方寸山,与唐僧西天取经的大雷音寺灵山,其义相同。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寓意什么?

⑶灵台方寸山和斜月三星洞

灵台方寸山的外部特征。书中讲,“千峰排戟,万仞开屏。日映岚光轻锁翠,雨收黛色冷含青。枯藤缠老树,古渡界幽程。奇花瑞草,修竹乔松。修竹乔松,万载常青欺福地;奇花瑞草,四时不谢赛蓬瀛。幽鸟啼声近,源泉响溜清。重重谷壑芝兰绕,处处□崖苔藓生。起伏峦头龙脉好,必有高人隐姓名”。日、光、鸟等是五行火之象。翠、青、藤、树、草、竹、松、芝兰、苔藓、龙、崖、峦等是五行木之象。雨、黛、冷、源泉、溜清等是五行水之象。福地是五行土之象,是木旺之象,督脉之景。就人体而言,灵台是指人体背部督脉的穴位,位于至阳穴之上、神道穴之下。《经穴汇解》讲,“灵台:第六椎节下间”。中医认为,此穴可治疗哮喘、支气管炎、腰背痛、胃痛等。

斜月三星洞位于何处。书中讲,“忽闻得林深之处,有人言语…歌曰:…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黄庭属五行土之象,在人体的中脘处。书中讲,“你顺那条小路儿,向南行七八里远近,即是他家了”,即从中脘之上就是斜月三星洞,此处是中丹田部位,即心脏所处位置。据《性命圭旨》普照图所示,为心源、性海、灵台、灵关、灵山等,亦即中丹田,寓意心性之处。《西游记》第85回讲,“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千经万典,也只是修心”。由此可见,万法归宗,不离一心。

斜月三星洞的特征。书中讲,“烟霞散彩,日月摇光。千株老柏,万节修篁。千株老柏,带雨半空青冉冉;万节修篁,含烟一壑色苍苍。门外奇花布锦,桥边瑶草喷香。石崖突兀青苔润,悬壁高张翠藓长。时闻仙鹤唳,每见凤凰翔。仙鹤唳时,声振九皋霄汉远;凤凰翔起,翎毛五色彩云光。玄猿白鹿随隐见,金狮玉象任行藏。细观灵福地,真个赛天堂!”烟霞、光、凤凰、仙鹤、猿、霄汉等是五行火之象。柏、篁、青、草、青苔、翠藓等是五行木之象。雨、润等是五行水之象。石、白鹿、金狮、玉象等是五行金之象。三星洞是隐金显木之象。山为阳,是实;洞为阴,是虚。有人将“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直解为心,准确地讲,此心非心脏之心,是心性之心,以中丹田位置寓之。

⑷水帘洞与三星洞的关系。前面讲水帘洞寓意中丹田,这里又讲斜月三星洞寓意中丹田。从花果山水帘洞→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的过程寓意什么?

花果山水帘洞是隐木显金,即气的返归之象,讲先天与后天之气。先天元气生发于玄枢穴(花果山),先天元气与后天呼吸之气结合于肺(水帘洞),而成混元之气(美猴王),此混元之气是大道的根源。

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是隐金显木,即气的生化之象,讲先天与后天之神。先天元神生发于灵台穴(灵台方寸山),先天元神与后天识神虚藏于心(斜月三星洞),而成真心(孙悟空,师父是须菩提祖师),此真心是修持的开始。

这个过程是心神与肺气的结合,寓意神气的结合。

⑸须菩提祖师

须菩提祖师的特征。书中讲,“大觉金仙没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不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万万慈。空寂自然随变化,真如本性任为之。与天同寿庄严体,历劫明心大法师”。金、西方等是五行金之象。垢是五行土之象。不生不灭,全气全神,空寂自然,真如本性等是空心之象。须菩提寓意明心解空的法师。

须菩提祖师是谁?须菩提是如来的十大弟子之一,《金刚经》上记载须菩提长老向如来问法的整个过程,由于他对“空”的理解十分深刻,所以,号称解空第一。

由此可知,须菩提祖师寓意解“空”法师,孙悟空法名的寓意也由此而生,两者均寓意空性。

⑹孙悟空。美猴王进得斜月三星洞,须菩提祖师为其取法名孙悟空。从美猴王→孙悟空的过程是一个艰辛的过程,这个过程从花果山水帘洞直到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方才完成。如何理解孙悟空的寓意?

从美猴王求道的过程来看。祖师道:“你是那方人氏?”猴王道:“弟子乃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人氏”;祖师道:“那去处到我这里,隔两重大海,一座南赡部洲,如何就得到此?”猴王道:“弟子漂洋过海,登界游方,有十数个年头,方才访到此处”;祖师道:“既是逐渐行来的,也罢”。“飘洋过海寻仙道,立志潜心建大功。有分有缘休俗愿,无忧无虑会元龙”表明从“人心”走向“悟空”的过程。

从美猴王的出生来看。祖师道:“你姓甚么?”猴王道:“我无性。…一生无性”;祖师道:“不是这个性。你父母原来姓甚么?”猴王道:“我也无父母”;祖师道:“既无父母,想是树上生的?”猴王道:“我虽不是树上生,却是石里长的”,表明悟空的境界。“一生无性”寓意不分阴阳,“无父母”寓意不在五行之中生成,无生化之源。“石里长”寓意由金(气)而孕生。

从孙悟空的法名来看。祖师道:“我与你就身上取个姓氏,…猢字…。古者,老也;月者,阴也。老阴不能化育…。狲字…。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正合婴儿之本论。教你姓‘孙’罢。…我门中有十二个字,分派起名,到你乃第十辈之小徒矣。…乃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十二字。排到你,正当‘悟’字。与你起个法名叫做‘孙悟空’”,这是孙悟空本义的揭示。孙是果,即元阳;悟是方法,即返观自性、了知真如;空是心性,即没有杂念的空无状态。长生之道的寻求过程,直到“孙悟空”的确立,方才进入门槛。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顽空”与“真空”的区别。“鸿蒙初辟原无性,打破顽空须悟空”。鸿蒙分化的最初时期是没有阴阳分别的,在悟“空”时,要注意对“空”的理解。顽空是意念或神意处于空无状态,连本心或真心也没有了,这种着意于“空”的方法是不正确的。真空是杂念或识神处于空无状态,只有本心或真心自觉,这才是真正“空”的状态。

总之,从花果山顶的仙石→仙胎→石卵→石猴→水帘洞中美猴王的过程,寓意由元气→元神→识神的基本过程。从水帘洞美猴王→灵台方寸山孙悟空的过程,寓意由识神→元神的过程。故事标题与寓意结合起来理解,灵根(元气)育孕(生化与返归)源流(精气神)出,心性(美猴王)修持大道(孙悟空)生。悟空是修炼方法。能悟空,则入道,真空是大道。《西游记》第85回讲,“心净孤明独照,心存万境皆清”。

认识和把握孙悟空,对于解读《西游记》非常重要,是理解“造化会元功”的重要途径,是获得长生之道的重要方法。

第一回讲了三个问题:一是《西游记》宗旨或主题,借寓“造化会元功”和“西游释厄传”,阐述长生之道。二是大道根源,借寓灵根与源流,指出元气是造化的根源,以及精气神的相互演化关系。三是修持总门,明确指出心性“悟空”是长生之道的法门。

第二节 断魔归本合元神

——《西游记》第2回解读

上回揭示了大道的根源,通过“心性”修持求证“大道”,并指明修持的方法是“悟空”。如何“悟”?“悟彻菩提真妙理,断魔归本合元神”这一节故事讲孙悟空在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拜须菩提祖师为师,学得性命学说及躲避“三灾利害”的地煞数七十二般变化等功夫,借此寓意修炼长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炼己工夫。分两段解读。

一、悟彻菩提真妙理

第一段自开头至“只说是我自家会的便罢”。这一段故事讲孙悟空在灵台方寸山的悟道过程,借此寓意修炼长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悟,是道心所悟,非凡心所思,即本心觉悟。彻是透彻、完全。菩提是真心、本心,无妄之心。真是真实、正确。妙是玄妙、微妙。理是道理、真相。

1、感悟玄机之一:法门之外,五行所为

孙悟空得了名姓,出二门外(长生之道是不二法门),洒扫应对,进退周旋。洒是五行水之象,扫是五行土之象,洒扫是水土清洁之意,寓意丹田和精的纯正。

进退周旋是周天运行的工夫。言语礼貌,讲经论道,习字焚香,是修炼的戒律、理论和外在形式。

扫地锄园,养花修树,寻柴燃火,挑水运浆。地、园是五行土之象,树、柴是五行木之象,燃火是五行火之象,水、浆是五行水之象,锄是五行金之象,花是化生之象,寓意五行滋养生化。

以上三类事情,均为五行之类,是门外琐事,是修炼的外在形式,还未入门。这个过程孙悟空用了六七年时间。

2、感悟玄机之二:诚心,无生。书中讲,“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妙演三乘教,精微万法全。慢摇麈尾喷珠玉,响振雷霆动九天。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配合本如然。开明一字皈诚理,指引无生了性玄”。悟空诚心听讲,识得妙音,却不知在洞中有多少时节,只记得在烂桃山吃了七次饱桃,寓意炼己,即祛心杂念,诚心之意达到无生的境地,悟空的境界,心性玄妙。

“一”是修炼之基,是五行和合的一,是精气神和合的一,是天地人和合的一,其中有物,即炁。在修炼中,有关“中”与“一”的形象说法,如:中者,窍也。一者,妙也。知中不知一,乃是知其窍而不知其妙。此窍即是窍中之窍,此妙即是玄牝之妙。“悟空”是入道的门槛,美猴王花了七年时间才达到“无生了性玄”的境地,即心性无生杂念。

3、感悟玄机之三:不入傍门。傍门是什么?书中讲,“道字门中有三百六十傍门,傍门皆有正果”。“术字门中,乃是些请仙扶鸾,问卜揲蓍,能知趋吉避凶之理”。“流字门中,乃是儒家、释家、道家、阴阳家、墨家、医家,或看经,或念佛,并朝真降圣之类”。“(静字门)此是休粮守谷,清净无为,参禅打坐,戒语持斋,或睡功,或立功,并入定坐关之类”。“(动字门)此是有为有作,采阴补阳,攀弓踏弩,摩脐过气,用方炮制,烧茅打鼎,进红汞,炼秋石,并服妇乳之类”。这里揭示了修炼的外在形式与长生的关系。

傍门皆有正果,为何不入傍门?人身难得,正法难求。孙悟空因术、流、静、动等皆属傍门,而不得“长生”,所以不学。正道是什么?是孙悟空所追求的,即《西游记》所要表达的长生之道。

4、感悟玄机之四:正值三更候,应该访道真。孙悟空这般不学,那般不学,须菩提祖师手持戒尺,将悟空头上打了三下,倒背着手,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了,撇下大众而去。猴王打破“盘中之谜”。书中讲,“祖师打他三下者,教他三更时分存心;倒背着手,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上者,教他从后门进步,秘处传他道也”。禅宗五祖弘忍在传授《金刚经》给六祖慧能时,即是类似情节:一日晚,慧能在碓房干活,五祖悄然而至,用手杖在碓石上敲了三下,转身走了。慧能便在三更时刻,到五祖房中得法。

“三更时分”即子时,“存心”即观照自心,寓意子时观照自心。子是阴极阳初之时,正合“孙”之义;存心是观照自心,正合“悟”之义;子时混沌之际,空无之象,正合“空”之义。总之,阴极阳初的子时,观照自心空性,即孙悟空。

“从后门进步”即从督脉“尾闾”一阳初生处开始,至此方可言道。为什么要子时访真道?子时尾闾是阳气初生处,寓意长生之道修炼的是脊髓和脑髓,即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根据故事情节,结合寓意描述修持方法:

⑴子时前后,孙悟空(真心)从前门(印堂)经旧路(任脉)至后门(尾闾)。书中讲,“约到子时前后,轻轻的起身,穿了衣服,偷开前门,躲离大众,走出外,抬头观望。正是那:月明清露冷,八极迥无尘。深树幽禽宿,源头水溜汾。飞萤光散影,过雁字排云。正直三更候,应该访道真”,“你看他从旧路径至后门外,只见那门儿半开半掩”。清露冷、源头、水、溜汾等是五行水之象,尘是五行土之象,树是五行木之象,禽、萤光、雁等是五行火之象,这里描述的是无土、隐火、水化之象,即子时混沌生阳之初,结合人体即子时元气(阳)从督脉尾闾生发。

⑵正值子时,孙悟空(真心)从后门(督脉尾闾一阳初生处)至祖师寝塌(灵台,寓为心性或元神)。《性命法诀》讲,“心中元神为性,肾中元气为命,神气和合,方为正功”。

⑶卯时,孙悟空(真心)出后门(尾闾)依旧路(任脉)转至前门(印堂)归原寝之处(泥丸宫)。书中讲,“即出后门观看。但见东方天色微舒白,西路金光大显明。依旧路,转至前门,轻轻的推开进去,坐在原寝之处”。

⑷子前午后,自己调息。书中讲,“黄昏时,…定息存神。…只自家将鼻孔中出入之气调定”,“当日起来打混,暗暗维持,子前午后,自己调息”。如何调息?息息归根。《性命法诀》讲,“欲寻真人之息,须调后天呼吸之息,以寻真息归根。其气藏于祖窍,故息调则气和,息住气不散”。

以上是进阳火(元气生化)、退阴符(形精藏匿),或周天运行之功。概括地讲,将一天分成两个修炼时段:一是子后午前(又称六阳时,即子丑寅卯辰巳),是半夜11点→中午11点,这段时间,观悟自心空性。就火候而论,为进阳火,即从尾闾至玉枕,精→气→神。二是午后子前(又称六阴时,即午未申酉戌亥),是中午11点→半夜11点,这段时间,定息存神。就火候而论,为退阴符,即从泥丸至气海,神→气→精。

5、感悟玄机之五:真妙理即长生之道。孙悟空子时去找师父,师父自吟道:“难!难!难!道最玄,莫把金丹作等闲。不遇至人传妙诀,空言口困舌头干!”这里告诉孙悟空(学道者),道之所以“难”,难在玄妙,难在传授,非“至人”(即心性达到较高程度的人)是难以理解和接受的。但是,千万不要因此忽视长生之道。悟空心领神会,求师父传与长生之道,祖师又道:

显密圆通真妙诀,惜修性命无他说。

都来总是精气神,谨固牢藏休漏泄。

休漏泄,体中藏,汝受吾传道自昌。

口诀记来多有益,屏除邪欲得清凉。

得清凉,光皎洁,好向丹台赏明月。

月藏玉兔日藏乌,自有龟蛇相盘结。

相盘结,性命坚,却能火里种金莲。

攒簇五行颠倒用,功完随作佛和仙。

这是金丹修炼口诀,师父用简短的诗句将长生之道的总纲告诉了孙悟空。简单地解释:无论是显教(有形说教)还是密教(无形自悟),真正修炼长生之道的口诀,讲的都是性命学说,即人身的精气神,要求精气神固守不泄漏。用五行概念描述,就是金木合并(呼吸之气与祖气相接),水火既济(精神相合),五行逆转,合和归一而结丹,达此即为佛与仙。

丹台是心性之处,在五行配为土,即玄牝窍。玉兔在五行配为木,金乌在五行配为金,龟在五行配为水,蛇在五行配为火。金莲即金丹。具体功法可结合第1至第7回的心性悟空法,或第8至第100回的五行合一法分别理解。

6、感悟玄机之六:三元合炁,聚炁结丹。孙悟空得了口诀便开始修炼。书中讲,“此时说破根源,悟空心灵福至,切切记了口诀…”,“你既通法性,会得根源,已注神体”,“此乃非常之道,夺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机”,“水火既济,百病不生”,“驻颜益寿”。根据修炼口诀,三元合一,即精气神合一,五行合一。孙悟空花了三年时间才达到“注神体”。炁可视为初结之丹,达到坚固的程度即是金丹。

7、感悟玄机之七:运神炼法——觔斗云,躲避三灾之法。聚炁结丹后,须用神运之,达到丹随神运,自在逍遥。书中讲,“丹成之后,鬼神难容”,“却只是防备着‘三灾利害’”。为什么丹与鬼神难容?鬼神即杂念、心魔,丹需要心性处于空无纯正的状态。何谓“三灾利害”?

一是雷灾。书中讲,“但到了五百年后,天降雷灾打你,须要见性明心,预先躲避。躲得过,寿与天齐;躲不过,就此绝命”。雷为震卦之象。丹成之后,体性空无,炁在体内运行会冲击某些部位而产生声响,即音,此时须见性明心不落空。

二是火灾。书中讲,“再五百年后,天降火灾烧你。这火不是天火,亦不是凡火,唤做‘阴火’。自本身涌泉穴下烧起,直透泥垣宫(又称泥丸宫),五脏成灰,四肢皆朽,把千年苦行,俱为虚幻”。火为离卦之象。炁化生神光,此时心性须空无不着相,表明炁与神的关系。

三是风灾。书中讲,“再五百年,又降风灾吹你。这风不是东南西北风,不是和熏金朔风,亦不是花柳松竹风,唤做‘飓风’。自囱门中吹入六腑,过丹田,穿九窍,骨肉消疏,其身自解。所以都要躲过”。风为巽卦之象。炁运行化解为气,此时气须合于炁不得独行,表明炁与气的关系。

如何躲避“三灾”?祖师说悟空少腮而传不得。“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腮即思,寓意用心“思考”。修炼工夫有天煞与地煞的分别,悟空学了地煞七十二般变化,即气候。祖师传与悟空口诀,但不知说了些甚么妙法,猴王(悟空)是一窍通时百窍通,自修自炼都学成了。为什么传了口诀,又不说明?寓意无为工夫。

究竟是何妙法?见性明心,运神炼法,即腾云之法。此法要求:1、要迅速。书中讲,“神仙朝游北海暮苍梧”。“凡腾云之辈,早辰起自北海,游过东海、西海、南海,复转苍梧,苍梧者,却是北海零陵之语话也。将四海之外,一日都游遍,方算得腾云”,寓意周天运行合自然。2、要跌足。祖师道:“凡诸仙腾云,皆跌足而起”,即盘坐姿势。就“势”而论,传个“觔斗云”,“这朵云,捻着诀,念动真言。攒紧了拳,将身一抖,跳将起来,一觔斗就有十万八千里路哩!”

注:据台中圣贤堂著《天堂游记》所载。天罡三十六法即:1、旋造化;2、颠倒阴阳;3、移星换斗;4、回天返日;5、呼风唤雨;6、震山撼地;7、驾雾腾云;8、划江成陆;9、纵地金光;10、翻江搅海;11、指地成钢;12、五行大遁;13、六甲奇门;14、逆知未来;15、鞭山移石;16、起死回生;17、飞身托迹;18、九息服气;19、导出元阳;20、降龙伏虎;21、补天浴日;22、推山填海;23、指石成金;24、正立无影;25、胎化易形;26、大小如意;27、花开顷刻;28、游神御气;29、隔垣洞见;30、回风返火;31、掌握五雷;32、潜渊缩地;33、飞沙走石;34、山超海;35、撒豆成兵;36、钉头七箭。地煞七十二术即:1、幽通;2、驱神;3、担山;4、禁水;5、借风;6、布雾;7、祈晴;8、祷雨;9、坐火;10、入水;11、掩日;12、御风;13、煮石;14、吐焰;15、吞刀;16、壶天;17、神行;18、履水;19、杖解;20、分身;21、隐形;22、续头;23、定身;24、斩妖;25、请仙;26、追魂;27、摄魂;28、招云;29、取月;30、搬运;31、嫁梦;32、支离;33、寄杖;34、断流;35、禳灾;36、解厄;37、黄白;38、剑术;39、射覆;40、土行;41、星术;42、布阵;43、假形;44、喷化;45、指化;46、尸解;47、移景;48、招徕;49、迹云;50、聚兽;51、调禽;52、气禁;53、大力;54、透石;55、生光;56、障服;57、导引;58、服食;59、开避;60、跃岩;61、萌头;62、登抄;63、喝水;64、卧雪;65、暴日;66、弄丸;67、符水;68、医药;69、知时;70、识地;71、辟谷;72、魇祷。

8、感悟玄机之八:丹神变法。书中讲,“捻着诀,念动真言,摇身一变,就变做一棵松树。真个是:郁郁含烟贯四时,凌云直上秀贞姿。全无一点妖猴像,尽是经霜耐雪枝”。烟、猴是五行火之象,霜雪是五行水之象,枝是五行木之象,寓意丹神的变化,即丹随神变。

9、感悟玄机之九:从那里来,便从那里去。归本还元,性命双修。书中讲,“修行的人,口开神气散,舌动是非生”,“你从那里来,便从那里去就是了”。孙悟空顿然醒悟,寓意当“丹神”达到“随变”的境地时,须回归本位。丹从那里来?丹是由心神修炼而来,寓意丹神回归本位,即由空无之心返归见有之心,神丹合一。请注意:此有非彼有,“此”是有丹之有,“彼”是有色之有。

10、感悟玄机之十:不题师徒之事。心神归一,丹神不二。师徒之事,即一个解空,一个悟空;从此不题师徒之事,即不再解空和悟空。

为何不再解空和悟空?解空和悟空的目的,在于求得真心而运炁结丹,既然已经结丹,即有(丹),此后须长守于丹,所以,不再解空和悟空,而须神丹合一。书中讲,“你这去,定生不良。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你说出半个字来,我就知了,把你这猢狲剥皮锉骨,将神魂贬在九幽之处”,“决不敢题起师父一字,只说是我自家会的便罢”。第8回讲,“人心生一念,天地尽皆知”。精气神聚一,不可存二。否则,要么精泄,要么气散,要么神飞,三者合一结丹才保永固。为什么孙悟空此去“定生不良”?表明神丹合一则安,神丹分离则祸,作者为了说明神与丹的关系,作了神与丹的分合演示。

总之,用神须从有至无,“无”处见真心,真心方合炁。结丹须从无至有,见炁即是有,聚炁方结丹。结丹之前须悟空,结丹之后须神守。二、断魔归本合元神

第二段自“悟空谢了”至末尾,这一段故事讲孙悟空返回花果山后,降魔救子,借此寓意斩断识神,返归本性合元神,即炼己、筑基的工夫。断是祛除、消灭。魔是妄心、识神。归是回归、返回。本是本心、自性。合是契合、吻合。元神是真心、本心。

自孙悟空离开花果山去学道,直至得道后离开灵台方寸山返回花果山,借此讲解得道前后的差别,并告诫人们“立志修玄”求大道。书中讲,“去时凡骨凡胎重,得道身轻体亦轻。举世无人肯立志,立志修玄玄自明。当时过海波难进,今日回来甚易行。别语叮咛还在耳,何期顷刻见东溟”。

1、断魔。何谓魔?魔是杂念、妄心。第13回讲,“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孙悟空回花果山后,得知妖魔强占水帘洞,捉去许多小猴,便去寻找妖魔。

妖魔在何处?书中讲,“混世魔王,住居在直北上。…他来是云,去是雾,或风或雨,或电或雷”。猴王直至北下观看,见一座高山,真是十分险峻,此山是三界坎源山,妖魔居住地。

三界坎源山、五行水脏洞有何特征?书中讲,“笔峰挺立,曲涧深沉。笔峰挺立透空霄,曲涧深沉通地户(注:下丹田及会阴)。两崖花木争奇,几处松篁斗翠。左边龙,熟熟驯驯;右边虎,平平伏伏。每见铁牛耕,常有金钱种。幽禽□睆声,丹凤朝阳立。石磷磷,波净净,古怪跷蹊真恶狞。世上名山无数多,花开花谢蘩还众。争如此景永长存,八节四时浑不动。诚为三界坎源山,滋养五行水脏洞!”虎、铁、金钱、石等是五行金之象,涧、波、坎是五行水之象,花木、松篁、翠、峰、崖、龙等是五行木之象,地、牛是五行土之象,空霄、禽、丹凤、阳等是五行火之象。从特征来看,三界坎源山寓意人体背部肾脏处,五行水脏洞寓意人体腹腔下丹田,内藏浊精,为混世魔王(欲念)所主。

美猴王与混世魔王的关系。美猴王是正南方花果山水帘洞的洞主,混世魔王是直北三界坎源山五行水脏洞的洞主。南北相应,水火相对。美猴王身上有八万四千毛羽,根根能变,应物随心,是“人得仙体,出神变化无方”。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与此对应。断魔寓意铲除欲念,获得本源,是炼己之功。

2、归本。何谓本?欲念为魔,空性为本。断绝欲念,元精不漏而自返,浊精返归元精。元气不漏而自返,呼吸之气返归元气。元神不漏而自返,识神返归元神。后天返归先天,三元归一合炁。

孙悟空剿了混世魔王,夺了一口大刀,把那水脏洞烧得枯干,尽归了一体。大刀是什么?是水中之金,即精中之气。

水帘洞众猴从无姓到皆为孙姓,是筑基之功。“贯通一姓身归本,只待荣迁仙箓名”。姓即孙,是元阳或阴阳和合的状态,身即指精气神的生命形式,身与心合,命与性合,即身归本。

本回讲了两个问题:一是造化会元功的“真妙理”。二是斩断欲念,炼己(本心)筑基。前回讲炼己与筑基工夫,炼己即以悟空的方法,祛除欲魔。怎样筑基?“四海千山皆拱伏,九幽十类尽除名”这一回故事讲孙悟空为保泰长久之机,获取傲来国兵器及四海龙宫宝贝,尤其是东海龙宫的如意金箍棒,收伏七十二洞妖王,结拜七兄弟,梦至幽冥地府,强销死籍。借此寓意精气神归一合炁的过程,即筑基。分两段解读。

一、四海千山皆拱伏

第一段自开头至“扭腰八百里余程”。这一段故事讲美猴王先后到傲来国、东海龙宫处索取兵器,借此寓意聚精、化气、合神,及精气神化合归一的过程和环节,此乃筑基工夫。山是气,海是精。古时,人们将人体比拟天地。《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讲,“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脏。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以天地为之阴阳…”。《黄帝内经·灵枢·海论第三十三》讲,“人有髓海,有血海,有气海,有水谷之海,凡此四者,以应四海也”,“胃者水谷之海,…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膻中者,为气之海…脑为髓之海…”。四海千山皆拱伏寓意精气归一。

1、聚气合元。美猴王“自剿了混世魔王,夺了一口大刀。逐日操演武艺,…一进一退”,进退寓意周天运行。(美猴王)忽然静坐处想道:“如何对敌?须得锋利剑戟方可”。两个赤尻马猴和两个通背猿猴道:“若要治锋利器械,甚是容易。…我们这山向东去有二百里水面,那厢乃傲来国界。…必有金银铜铁等匠作。大王若去那里,或买或造些兵器,教演我等守护山场,诚所谓保泰长久之机也”。

取傲来国之金。敖来国寓意肾,金寓意气。猴王在傲来国兵器馆、武库拿回无数器械。书曰:“刀、枪、剑、戟、斧、钺、毛、镰、鞭、钯、简、弓、弩、叉、矛,件件具备”,寓意聚肾中之气。

收千山七十二洞之金。山寓意人体背部督脉,洞寓意人体胸部任脉。书曰:“次日,悟空会集群猴,计有47000余口。早惊动满山怪兽,都是些狼、虫、虎、豹…各样妖王,共有72洞,都来参拜猴王为尊……把一座花果山造得似铁桶金城”,寓意聚督任脉周天运行之气。

这个过程是聚返归之气化元精。

2、聚精合元。美猴王对那口大刀不满意,四老猴道:“大王乃是仙圣,凡兵是不堪用;但不知大王水里可能去得?”悟空道:“我自闻道之后,有七十二般地煞变化之功;筋斗云有莫大的神通;善能隐身遁身,起法摄法;上天有路,入地有门;步日月无影,入金石无碍;水不能溺,火不能焚。那些儿去不得?”四猴道:“大王既有此神通,我们这铁板桥下,水通东海龙宫。大王若肯下去,寻着老龙王,问他要件什么兵器,却不趁心?”孙悟空从东海及南、北、西四海获取四件宝物:

从东海龙王敖广处获取一块天河定底的神珍铁。约有斗来粗,二丈有余长,两头是两个金箍,中间乃一段乌铁,即一根如意金箍棒,上抵三十三天,下至十八层地狱。金是五行金之象,棒是五行木之象,金箍棒是金木合并之象,寓意混元气。孙悟空将其变个绣花针,藏在耳内;耳是精窍,寓意气藏于精窍。金箍棒重13500斤。《难经》讲,“人一日一夜凡13500息”,正合此数,寓意混元气运行周天(会元)。

从南海龙王敖钦处获取一顶凤翅紫金冠,寓意化神之气。

从北海龙王敖顺处获取一双藕丝步云履,寓意精中之气。《洛书》中有“戴九履一”,即上为火,下为水。

从西海龙王敖闰处获取一副锁子黄金甲,寓意呼吸之气。

这是聚精化元气的过程。

至此,聚东南西北四海之宝于一身,寓意五气合一之象。

3、聚神合元。美猴王放下心,腾云驾雾,遨游四海,行乐千山。弄神通,广交贤友。此时又会了七弟兄,乃牛魔王(注:第61回说牛王本是心猿变)、蛟魔王、鹏魔王、狮驼王、猕猴王、狳狨王,连自家美猴王,七兄弟寓意心性的不同表现形式,将人体诸神融会贯通归于元神。

以上过程,又称降龙伏虎,龙藏于海,虎藏于山。龙与虎是长生之道表达体系中另一种寓意形式,关于龙与虎的寓意,参见“五行匹配合天真·安心定志悟大空”。

二、九幽十类尽除名

第二段自“一日,在本洞分付四将安排筵席”至末尾。这一段故事讲孙悟空南柯一梦,到阴曹地府强销死籍,借此寓意阴阳合一,后天返归先天。

1、九幽。九幽即极幽,指幽冥界,是地之阴司,阎王所居,地藏王菩萨是幽冥界的教主,居住在翠云宫。在人体寓意会阴区域,即阴极阳未生的境界,是阴阳交界的会阴区。关于幽冥界的描述,以及孙悟空南柯一梦,可参见“如来佛造经传法·明心见性转轮回”中的唐太宗梦游地府和《地狱游记》一书。

当黑白无常勾引美猴王时,猴王道:“我老孙超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什么是三界?佛教中的三界是指欲界、色界和无色界。《西游记》中的三界是指水元下界、幽冥境界和天界。水元下界寓意精的境界,幽冥界寓意气的境界,天界寓意神的境界。

2、十类。九幽十类是虚无态,属阴神的范畴,寓意心性着于有形或色。幽冥界是气的范畴(阴阳二气中的阴气),十类则是阴神的不同表现形式。在《西游记》故事中,十类有两种对应关系:一是森罗殿的十王,即冥司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忤官王、阎罗王、平等王、泰山王、都市王、卞城王、转轮王等,是灵显感应之类,十王是阴间的天子,居住在森罗殿。二是五仙和五虫,五仙即天、地、神、人、鬼,五虫即蠃、鳞、毛、羽、昆。

3、除名。所谓除名,即排除在九幽之内和十类之外。一日,美猴王在铁板桥边松阴之下,霎时间睡着。梦里见两个勾死人把美猴王的魂儿带到幽冥界,美猴王顿然醒悟道:“幽冥界乃阎王所居,何为到此?”那两人道:“你今阳寿该终”。猴王道:“我老孙超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

为什么要除名?此时的孙悟空,已是五行合一、精气神合一,因此,不在五行(精气神魂魄)之中,也不在三界(精气神)之列,接近于“一”或“炁”的状态,这时与阴阳状态有一定的联系。孙悟空打入城中,直到森罗殿,强销死籍,勾去魂1350号和寿342岁,寂灭轮回,无生无死,这个过程即是从阴阳(二)状态走向炁(一)的状态。请注意:魂号(1350)与金箍棒(13500)之数同类,属于气的范畴。拱伏和除名的过程寓意由五行(金木水火土)归三界(精气神),由三界归阴阳,由阴阳归一体。尽除名就是完全摆脱了五行、精气神和阴阳的束缚,成为混元状态的炁。于是,“高迁上品天仙位,名列云班宝箓中”。至此,阴阳归一合炁。

本回讲后天返归先天,精气神归一合炁、阴阳归一合炁,即筑基(炁)的过程。从孙悟空在灵台方寸山完成了长生之道的理论学习之后,回到花果山又先后进行了实际演练,从剿了混世魔王(炼心)开始,到四海千山皆拱伏(五行→精气神),九幽十类尽除名(阴阳→炁),整个过程完成了由五行(五)→精气神(三)→阴阳(二)→炁(一)的过程.聚炁结丹上丹田

前回讲了精气神化合、阴阳归一合炁的过程。“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这一回故事讲孙悟空先后在天宫任“弼马温”和“齐天大圣”,借此寓意聚炁结丹的过程。分两段解读。

一、官封弼马心何足

第一段自开头至“让他打出天门去了”,这一段故事讲由于孙悟空强坐水宅、索兵器、打绝九幽鬼使、强销名号,龙王和幽冥教主地藏王菩萨状告于天庭。玉帝派太白金星招安美猴王,悟空从南天门进入天宫灵霄殿。玉帝封美猴王在御马监为“弼马温”。因“弼马温”是天宫“未入流”的小官,孙悟空极为不满,打出天门,回到花果山。借此讲炼神还虚,即心和意须紧缚牢拴,莫让意念外驰。

1、天界。从三界的特点来看,精在地(阴),气在人(阴阳),神在天(阳)。天为头,地为腹,人为胸。天寓意纯阳。美猴王被招安到天宫,寓意炁升于头顶。书上讲“…寿星台上,有千千年不卸的名花;炼药炉边,有万万载常青的瑞草。又至那朝圣楼前,绛纱衣星辰灿烂;…正中间,琉璃盘内,放许多重重迭迭太乙丹;玛瑙瓶中,插几枝弯弯曲曲珊瑚树”,正是:

天宫异物般般有,世上如他件件无。

金阙银銮并紫府,琪花瑶草暨琼葩。

朝王玉兔坛边过,参圣金乌着底飞。

猴王有分来天境,不堕人间点污泥。

金、碧、琉璃、壁璧、玉麒麟、玛瑙、银等是五行金之象;南、炼、炉、灿烂、辉煌等是五行火之象;柱、花草、芙蓉、树等是五行木之象;玉是石是金,兔是木,寓意金木合并混元气;金是金,乌是鸟是火,寓意神空气虚;寓意五行合和结丹之象。关于天界的情节,可参阅《天堂游记》一书。

2、玉帝。玉帝是天界的皇帝,寓意元阳之气(炁),位于灵霄宝殿(头部)。石猴出世的时候,曾惊动过他,当时玉帝只是派了千里眼和顺风耳在南天门观看了一番,认为是天地精华所生,不以为然,便没有再理睬。三百年后,正是这个“下方之物”到东海龙宫,强坐水宅,索要兵器;又到幽冥界,打绝九幽,强销死籍。由此,下元水界和幽冥界俱状告至天界,这才引起玉帝的注意,欲派兵下界收伏。这时是太白金星出于慈恩,建议招安受天命,并亲自将美猴王引荐天宫,这才使得孙悟空第一次与玉帝见面,寓意神虚炁结丹。

玉帝并不认识孙悟空,开口便问:“哪个是妖仙?”悟空也答得爽快,“老孙便是”。何为妖仙?寓意阴阳化合不纯之象。玉帝是天宫最高神,寓意诸神之主,纯阳化神的元气(炁)。

3、弼马温。悟空不懂天宫规矩,也不参拜,玉帝也算仁慈,没有降罪,派木德星官送美猴王去御马监做个弼马温,寓意悟空(真性)→玉帝(炁)→木德星官(元气)的关系。这是美猴王第一次在天宫任职,好不欢喜,工作起来十分勤勉。会见大小官员,查明本监事务,点明马数,止有天马千匹,马寓意意念,良马寓意修持所需正念。书上讲“此等良马,一个个,嘶风逐电精神壮,踏雾登云气力长。…弼马昼夜不睡,滋养马匹。日间舞弄犹可,夜间看管殷勤:但是马睡的,赶起来吃草;走的捉将来靠槽.那些天马见了他,泯耳攒蹄,都养得肉肥膘满”。为什么孙悟空任职弼马温?又为什么如此卖力?《西游记》第7回讲:

马猿合作心和意,紧缚牢拴莫外寻。

大圣齐天非假论,官封弼马是知音。

这是解读孙悟空与马的关系寓意的重要暗示。心和意属神的范畴,“猿”寓意心,“马”寓意意,即用“心”控制意念的随意或散乱。“大圣”寓意丹神,“天马千匹”寓意杂念万千。“弼马温”的身份或官职表示其职责,如何解读弼马温?用知音法,弼音避,温音瘟,指“猿”管“马”,寓意“心”拴“意”,莫让意念外驰,诚心诚意,这是修炼的重要环节。

4、不辞而别。任职才半个多月,猴王得知弼马温是‘未入流’的官职,怒道:“老孙在那花果山称王称祖,怎么哄我来替他养马?养马者,乃后生小辈下贱之役,岂是待我的?不做他!”于是,打出御马监,径至南天门。众天丁知他受了仙箓,不敢阻当,让他打出天门去了。

为什么说弼马温的官职未入流?意念不外驰,用心约束意念,这是净土之意,是修炼的条件和基础。“官封弼马心何足”寓意仅仅神意不外驰,还远远不够。那么,下一步又将修炼什么?

二、名注齐天意未宁

第二段自“须叟,按落云头,回至花果山上”至末尾,这一段故事讲孙悟空因嫌弼马温官职未入流,回到花果山自称齐天大圣,后被招安到天宫任职齐天大圣,有官无禄。借此寓意聚炁结丹,在上丹田处优而不用(神)。

1、天地差别。美猴王上天界任职弼马温,不过半月有余,当回到花果山时,众猴都说有十数年。猴王这才知“天上一日,下界一年”。是否意味着脊髓与脑髓(天,神)的时间概念比肉体生命(地,精)的时间概念长久,由此通过修炼脊髓与脑髓的途径实现延长肉体生命的效果。

为什么天上与地下的时间会有如此差别?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起作用吗?关于生命时间减缓的说法,是否意味着长生?上界之天寓意阳,下界之地寓意阴;就人体而言,头为天,表示纯阳之气;腹为地,表示纯阴之气。长生之道修炼纯阳之气成金丹。

2、自称齐天大圣。美猴王从天宫回到花果山,听了独角鬼王建议,自称“齐天大圣”,自此以后,不再称王。

为什么称齐天大圣,而不再称王?王寓意人心,圣寓意真性。这个过程寓意五行归一、三元归一、阴阳归一之后,经过炁的运化,成为纯正之炁。因此,与元神(天)相当,即齐天。到此,孙悟空的身份经历了由石猴→美猴王→孙悟空→弼马温→齐天大圣的过程。

3、与天神交战。玉帝得知孙悟空因嫌官小反下天宫,谴天兵,着两路神元,各归本职,擒拿猴王。封托塔天王李靖为降魔大元帅,封托塔天王李靖之三太子哪吒为三坛海会大神。

托塔天王李靖。塔是什么?在第13回中,唐僧立誓:路中逢庙烧香,遇佛拜佛,遇塔扫塔。第62回中,唐僧才在祭赛国金光寺第一次清扫黄金宝塔,此塔称做五色琉璃塔。到了第85回才借孙行者的口,道出“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原来“塔”寓意心。李是什么?李是木,寓意气,气是神的基础。托塔李天王寓意元气。降魔大元帅,寓意“元气”是制约“神”最主要的手段,神由气化,元气不足则神衰。

巨灵神。孙悟空第一仗是与巨灵神交战,巨灵神不敌悟空。书上讲“棒名如意,斧号宣花。…天将神通就有道,猴王变化实无涯。棒举却如龙戏水,斧来犹似凤穿花。巨灵名望传天下,原来本事不如他”,棒、龙是五行木之象;斧是五行金之象;凤是五行火之象;寓意金木交合。

为什么巨灵神不敌齐天大圣?巨灵神是识神的表现,齐天大圣是精气神合一炁的表现,炁的功能高于识神。

哪吒三太子。孙悟空第二仗是与哪吒三太子交战,哪吒太子也不敌悟空。哪吒是什么?是李天王的三太子,李是气,气生神;哪吒寓意神。封为三坛海会大神,三坛是什么?是精气神,海会大神寓意元神。

从哪吒的形象来看,哪吒“诚为天上麒麟子,果是烟霞彩凤仙。龙种自然非俗相,妙龄端不类尘凡。身带六般神器械,飞腾变化广无边。今受玉皇金口诏,敕封海会号三坛”,烟霞、凤等是五行火之象;龙是五行木之象;麒麟是五行金之象;寓意神气之象。哪吒有哪六般兵器?“乃是斩妖剑、砍妖刀、缚妖索、降妖杵、绣球儿、火轮儿”。由此可见,具有五行火之象,寓意神。

哪吒与齐天大圣是“相逢真对手,正遇本源流”。从精气神的造化过程来看,精→气→神→炁的过程,表明了神与炁的直接来源关系。由此可见,哪吒在此代替悟空寓意元神,哪吒不敌齐天大圣的原因也正在此,炁的功能不仅高于识神,也强于元神。

4、自称七大圣。巨灵神与哪吒太子两战美猴王,美猴王得胜归山,寓意炁高于神。于是,美猴王自称齐天大圣,牛魔王称做平天大圣、蛟魔王称做复海大圣、鹏魔王称混天大圣、狮駝王称移山大圣、猕猴王称通风大圣、獳狨王称驱神大圣,七大圣自作自为,自称自号。七王原来是美猴王在花果山结拜的兄弟,现在美猴王自称齐天大圣,七兄弟自然也会随之等齐。七王寓意神气的变化形式,七圣寓意炁的变化形式。

5、招安齐天大圣。上次出主意招安美猴王的是太白金星,这次出主意招安齐天大圣的还是他。由此可见,太白金星与孙悟空之间必然具有某种特殊关系。从名称上可以揭示这一点,太白金星若以五行而论,与孙行者一样,也是金,这是相同之处。太白金星是天宫中的金,寓意与神相伴的气,更接近于神;而孙悟空则是世间的金,寓意与气相伴的气,更接近于精,这是不同之处。

为什么要招安齐天大圣?神炁不可有二,也就是说神和炁不能分离两处。于是,玉帝派太白金星再次招安美猴王,封为“齐天大圣”,有官无禄。

为什么有官无禄?有官是神炁合一的状态,无禄是不运用这种状态。在天宫蟠桃园右首,起一座齐天大圣府,内设二个司:一名安静司,一名宁神司。寓意神炁结合的这种状态,须安心定志,在上丹田聚炁结丹。

五斗星君送悟空去到任,猴王这才遂心满意,喜地欢天,在天宫快乐,无挂无碍。寓意合炁结丹后,不再有精化气、气化神的轮回。正是:“仙名永注长生箓,不堕轮回万古传”。

总之,孙悟空因嫌“弼马温”官小而反下天宫,自封“齐天大圣”,寓意精气神归一合炁在下丹田。天兵天将与猴王之战,寓意神炁不可居二处。猴王被招安到天宫,封为齐天大圣,有官无禄,寓意聚炁结丹在上丹田,但不运用,这是修炼的又一重要环节。

孙悟空由王转圣,是心性的一次升华。此前称王,此后称圣。王者,多心,有精有气有神;圣者,一心,精气神归一炁。圣者之心,须安静与宁神。精气神化合为纯正的炁,聚炁结丹,关键在于炼神。炼神的方法:一是“弼马温”,即心和意须紧缚牢拴莫外寻。二是“齐天大圣”,即安静和宁神于天府(上丹田)。上聚结丹下温养

上回讲三元合炁,聚炁结丹。如果说“弼马温”还“未入流”的话,那么,“齐天大圣”应该是有其名了,但却“有官无禄”。“乱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宫诸神捉怪”这一回故事讲孙悟空在天宫偷桃、偷酒、偷丹,搅乱蟠桃大会;玉帝派天兵天将围困花果山。借此寓意聚炁结丹及仙丹温养的过程,即聚炁结丹在上丹田,所结之丹还须在下丹田昼夜守侯温养。分两段解读。

一、乱蟠桃大圣偷丹

第一段自开头至“各饮了几杯,快乐不题”,这一段故事讲孙悟空在齐天府自由自在,会友游宫,交朋结义。后来管理蟠桃园,偷吃蟠桃、搅乱蟠桃会,返回花果山。借此讲仙丹在上丹田初结而成,但所结之丹还需在下丹田温养。

1、自由自在,交朋结友。齐天大圣在齐天府,自由自在,交朋结义。见三清称老,逢四帝称陛下,与九曜星、五方将、二十八宿、四大天王、十二元辰、五方五老、普天星相、河汉群神,俱以兄弟相待。从齐天大圣与上述各神的关系,可见神炁合一的过程与程度。今日东游,明日西荡,云来云去,行踪不定,寓意无为之法。

2、执事蟠桃园,偷吃蟠桃。恐其闲中生事,玉帝与齐天大圣执事蟠桃园,寓意有为之法。

蟠桃园是什么?蟠桃园有个土地(土)和四个力士即锄树力士(金)、运水力士(水)、修桃力士(火)、打扫力士(木),寓意促进金木水火土五行运化动力。蟠桃园“夭夭灼灼,颗颗株株。夭夭灼灼花盈树,颗颗株株果压枝。果压枝头垂锦弹,花盈树上簇胭脂。时开时结千年熟,无夏无冬万载迟。先熟的,酡颜醉脸;还生的,带蒂青皮。凝烟肌带绿,映日显丹姿。树下奇葩并异卉,四时不谢色齐齐。左右楼台并馆舍,盈空常见罩云霓。不是玄都凡俗种,瑶池王母自栽培”,蟠桃园寓意结仙丹之处,即上丹田。蟠桃园中有蟠桃树3600株:前面1200株,花微果小,三千年一熟,人吃了成仙了道,体健身轻。中间1200株,层花甘实,六千年一熟,人吃了霞举飞升,长生不老。后面1200株,紫纹缃核,九千年一熟,人吃了与天地齐寿,日月同庚。蟠桃寓意仙丹。

赏玩蟠桃园。自此以后,三五日一次赏玩,也不交友,也不他游。寓意齐天大圣安神上丹田修炼仙丹。

偷吃蟠桃。一日,桃熟大半,齐天大圣要吃蟠桃尝新,于是,设计在树上自在受用,后来又常设法偷吃蟠桃,尽他享用。吃了蟠桃可以健身、长生、与天地齐寿,可以成仙了道、霞举飞升,寓意仙丹逐渐成熟,并发挥作用。

3、擅闯蟠桃会,偷吃仙丹。王母瑶池设宴,做“蟠桃胜会”,着七衣仙女即红衣仙女、青衣仙女、素衣仙女、皂衣仙女、紫衣仙女、黄衣仙女、绿衣仙女等各顶花篮,去蟠桃园摘桃建会。

何为蟠桃胜会?邀请各路神仙聚会天宫瑶池品尝蟠桃,寓意人体诸神聚会于顶(上丹田),上丹田及仙丹是神不至则不达。凤、鸾等是五行之火,金、玉、猩等是五行之金,龙肝寓意五行之木,熊寓意五行之水,果是和合仙丹;寓意丹神的聚会状态。

入会“人员”。上会自有旧规,请的是五方五老,即西天佛老、南方南极观音、东方崇恩圣帝、北方北极玄灵、中央黄极黄角大仙等;还有五斗星君,上八洞三清、中八洞玉皇、下八洞幽冥教主等;各宫各殿大小尊神,俱赴蟠桃嘉会。寓意五行归一、三元归一、阴阳归一,诸神汇合。

变身入会。齐天大圣得知自己没有被邀请入会,便定住七衣仙女,变着赤脚大仙,前奔瑶池。为什么大圣要变着赤脚大仙入会?赤脚大仙寓意什么?赤脚大仙寓意元神空无之象,齐天大圣变着赤脚大仙入会,寓意丹以元神的状态运行。

偷吃仙丹。大圣变着赤脚大仙,直至瑶池宝阁,痛饮一番。因醉闯兜率天宫,顿然醒悟道:“兜率宫是三十三天之上,乃离恨天太上老君之处,如何错到此间?”太上老君是三清之一,大道之祖,寓意金丹大道。书曰:“这大圣直至丹房里面,寻访不遇,但见丹灶之傍,炉中有火。炉左右安放着五个葫芦,葫芦里都是炼就的金丹。大圣喜道:‘此物乃仙家之至宝。老孙自了道以来,识破了内外相同之理,也要炼些金丹济人’”,寓意对长生之道的理解,即外丹与内丹的修炼原理是一致的、相同的。老君的五个葫芦是盛丹之物,寓意聚五行之丹。金丹是九转金丹,为“丹元大会”所用,是五行的精华,是融五行合一的丹。

下丹田以精为主,中丹田以气为主,上丹田以神为主。自孙悟空剿了混世魔王,即下丹田与中丹田合二为一,精与气合。自孙悟空号称齐天大圣,即上、中、下三丹田合而为一,精气神归一,合称为炁。这次奔赴瑶池乱蟠桃胜会,醉闯兜率宫偷吃仙丹,寓意聚炁结丹,达到金丹的程度。

4、逃回花果山。孙悟空一时间丹满酒醒,跑出兜率宫,不行旧路,从西天门使个隐身法逃出,回至花果山界。并将带回的玉液琼浆,与众猴在洞中做了个“仙酒会”。寓意上丹田聚炁所结的金丹,可滋润健身。

二、反天宫诸神捉怪

第二段自“却说那七衣仙女,自受了大圣的定身法术”至末尾。这一段故事讲玉帝派天兵围困齐天大圣,借此讲解仙丹在下丹田温养的方法,是昼夜守侯金丹。

1、派兵围困。玉帝得知齐天大圣搅乱天宫,大恼,即差四大天王,协同李天王并哪吒太子等共十万天兵,布一十八架天罗地网,众天兵把那花果山围得水泄不通。诗曰:“天产猴王变化多,偷丹偷酒乐山窝。只因搅乱蟠桃会,十万天兵布网罗”,寓意“神”守侯“金丹”。

六丁即丁卯、丁巳、丁未、丁酉、丁亥、丁丑,六甲即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丁是火寓意神,甲是木寓意气,是真武大帝的部下,能行风(木)雷(金),制鬼神。二十八宿原是星宿名称,将黄道即太阳所经天区的恒星分为二十八个星座,并按东、南、西、北四方将其分为青龙、朱雀、白虎、玄武四组天神,寓意阳气运行的天道,即督脉。

2、交战。李天王先差九曜星出战,后调四大天王与二十八宿,一路出师。大圣先后调独角鬼王,七十二洞妖王与四健将迎战。孙悟空打退哪吒太子,战胜五个天王,急转身回洞。四健将见大圣,先是大哭三声,后又大笑三声。为什么?七十二洞妖王与独角鬼王被捉,该哭。大圣得胜回来,未曾伤损,该笑。于是,安心睡觉。古云:“杀人一万,自损三千”,寓意神与金丹的相互关系,即神守侯金丹会消耗一定的气。

3、围困。天兵天将围困花果山,处处谨守。正是:“妖猴作乱惊天地,布网张罗昼夜看”,寓意金丹须昼夜守侯天目观照守天灵

上回讲聚炁结丹在上丹田,但仍须在下丹田温养守侯。“观音赴会问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这一回故事讲观音菩萨推荐显圣二郎捉拿齐天大圣,借此寓意温养守侯丹的方法是天目观照,观照的关键在百会天灵处。分两段解读。

一、观音赴会问原因

第一段自开头至“菩萨低头思忖”,这一段故事讲观音菩萨见蟠桃大会残乱,问玉帝方知是妖猴所为,借此讲对丹的认识,须“观”而知之。

1、观音菩萨寓意什么?观音菩萨又称观自在菩萨,是南海普陀落伽山,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灵感观世音菩萨。观音即观“音”,此“观”需用“神”而不用“眼”,此“音”是心性之音。观音还须知音,观是见,知是明,犹如见性明心。自在寓意无挂碍的本心。观音菩萨寓意观照本心,或觉察本心。

2、观音菩萨所“观”

第一观、“蟠桃盛会如何?”玉帝道:“今年被妖猴作乱,甚是虚邀也”。玉寓意纯气之象,帝寓意王圣之位。蟠桃盛会状况寓意各神聚会关键在心意,意乱则神散炁化,心静则神聚丹成。

第二观、“妖猴是何出处?”玉帝道:“妖猴乃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石卵化生的。…长庚星启奏道:‘三界之间,凡有九窍者,可以成仙’…封为御马监弼马温官。…封他做个‘齐天大圣’,只是有官无禄。…着他代管蟠桃园。…将仙肴仙酒尽偷吃了,又偷老君仙丹,又偷御酒若干,去与本山众猴享乐。…故调十万天兵,天罗地网收伏…不知胜负如何”,寓意对“丹炁”的产生、变化和发展过程的观知。

第三观、“打探军情如何”。观音菩萨即命惠岸行者道:“你可快下天宫,到花果山,打探军情如何”。惠岸行者与大圣交战。“一个是太乙散仙呼大圣,一个是观音徒弟正元龙。浑铁棍乃千锤打,六丁六甲运神功;如意棒是天河定,镇海神珍法力洪。两个相逢真对手,往来解数实无穷。…堪羡猴王真本事,木叉复败又逃生”。太乙散仙即仙丹,正元龙即元气,浑铁棒是金木混元气,如意棒是金木混元气,寓意仙丹与元气的关系。第1回讲:“有分有缘休俗愿,无忧无虑会元龙”。观音菩萨道:“你下界的如何?”惠岸道:“不能取胜,败走回营”,寓意用元气无法把握仙丹。

二、小圣施威降大圣

第二段自“却说玉帝拆开表章”至末尾,这一段故事讲观音菩萨推荐二郎真君围困猴王,直至太上老君用金刚琢打中猴王天灵并擒拿,借此讲对仙丹善变的控制,即知丹而行。

1、二郎真君。观音合掌启奏:“陛下宽心,贫僧举一神,可擒这猴”。玉帝道:“所举者何神?”菩萨道:“乃陛下令甥显圣二郎真君,见居灌洲灌江口,享受下方香火。他昔日曾力诛六怪,又有梅山兄弟与帐前一千二百草头神,神通广大。奈他只是听调不听宣,陛下可降一道调兵旨意,着他助力,便可擒也”。灌江是五行水之象,香火是五行火之象,草头是五行木之象,寓意元神之象,即天目炁神。

真君即唤梅山六兄弟,径至花果山。真君道:“小圣来此,必须与他斗个变化。…若我输与他,不必列位相助,我自有兄弟扶持;若赢了他,也不必列位绑缚,我自有兄弟动手。只请托塔天王与我使个照妖镜,住立空中。…切须与我照耀明白,勿走了他”,镜寓意天目,妖寓意神思散乱。

为什么必须斗变化?二郎真君寓意元神或炁神,大圣寓意仙丹,斗变化寓意炁神随金丹变化而变化,这样才能做到用神守侯而不离丹。下面是二郎真君与大圣斗法的情况:⑴法天象地。二郎真君变得身高万丈,两只手举着三尖两刃神峰,似华山顶上之峰;大圣变得与二郎身躯一样,举一条如意金箍棒,却就是昆仑顶上擎天之柱,寓意阴阳变。⑵大圣变着个麻雀,二郎变作个饿鹰,寓意神变。⑶大圣变作一只大鹚老,二郎变着一只大海鹤,寓意精生气变。⑷大圣变着一个鱼儿,二郎变着个鱼鹰,寓意气返精变。⑸大圣变着一条水蛇,二郎变着一只朱绣顶的灰鹤,寓意精神变。⑹大圣变着一只花鸨,二郎变回原身,寓意神变。⑺大圣变着一座土地庙,二郎神仍是原身,寓意丹田。⑻大圣已至灌江口,变着二郎,进入二郎庙,寓意炁神变。⑼大圣现出本相,从灌江口又打到花果山,寓意仙丹现像。

为什么请托塔天王住主空中,持照妖镜,照耀猴王勿让走失,而无论输赢都不需天兵相助?书上说,玉帝“即摆驾,同道祖、观音、王母与众仙卿至南天门。…开门遥观,…李天王与哪吒,擎照妖镜,立在空中;真君把大圣围绕中间,纷纷赌斗”。照妖镜寓意随丹变化而观照,不离其宗。不需天兵相助,寓意不变之神不能把握丹的变化。

总之,二郎神寓意天目,称天眼,元神化生,寓意金丹须用天目观照守侯,以变制变。

2、金钢琢制伏大圣。观音菩萨对老君道:“贫僧所举二郎神如何?果有神通,已把那大圣围困,只是未得擒拿。我如今助他一功,决拿住他也”。老君道:“菩萨将甚兵器?怎么助他?”菩萨道:“我将那净瓶杨柳抛下去,打那猴头”。老君道:“你那瓶是个瓷器,常打着他便好,如打不着他的头,或撞着他的铁棒,却不打碎了?你且莫动手,等我老君助他一功”。老君便用“金钢琢”,又名“金钢套”伤了大圣,此物养就一身灵气,善能变化,水火不浸,又能套诸物。

金刚琢是什么?金刚琢是金丹之象。书上讲:“自天门上往下一掼,滴流流径落花果山营盘里,打中了大圣的天灵,被七圣一拥按住,即将绳索捆绑,使勾刀穿了琵琶骨,再不能变化”,寓意温养守侯仙丹的关键在天灵(头顶百会处),即将仙丹置于百会处,可以控制仙丹的变化。正是:“欺诳今遭刑宪苦,英雄气概等时休”。

行满功成金丹道

上回讲温养守侯仙丹。“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这一回故事讲如来佛设计将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借此寓意神运仙丹,功满金丹。分三段解读。

一、八卦炉中逃大圣

第一段自开头至“遂传旨着游奕灵官同翊圣真君上西天请佛老降伏”,这一段故事讲大圣被押去斩妖台,刀枪不伤,火烧不着,雷打不动,于是送到太上老君八卦炉中锻炼,弄了个火眼金睛,借此讲金丹修炼过程的完成。

书曰:“富贵功名,前缘分定,为人切莫欺心。正大光明,忠良善果弥深。些些狂妄天加谴,眼前不遇待时临。问东君因甚,如今祸害相侵。只为心高图罔极,不分上下乱规箴”,从炁→丹→金丹的过程,仍然需要保持正大光明的心性。

1、为什么刀枪不伤,火烧不着,雷打不动?大力鬼王道:“这大圣不知是何处学得这护身之法,…却之如何?”这就是孙悟空在灵台方寸山学道时,须菩提祖师告戒并传授的“躲避三灾之法”,参见《西游记》第2回。太上老君道:“那猴吃了蟠桃,饮了御酒,又盗了仙丹。我那五壶丹,有生有熟,被他都吃在肚里,运用三昧火,锻成一块,所以浑做金钢之躯,急不能伤。不若与老道领去,放在八卦炉中,以文武火锻炼。炼出我的丹来,他身自为灰烬矣”,寓意金丹有不坏之身。

2、火眼金睛。老君将齐天大圣带到兜率宫,解去绳索,放了穿琵琶之器,推入八卦炉中,以文武火锻炼。这里专门讲修炼的火候,即文火与武火。

何谓八卦炉?即以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卦为标识,显示火候。请读者注意:太上老君的八卦炉,寓意人体头部中九宫的八卦。除头部外,人体也是一个八卦,头为乾,腹为坤。

火候。用神(火)观照呼吸,即意守呼吸,是武火。七七四十九日,老君的火候俱全。

混元体。大圣将身钻在“巽宫”位下,巽是风,五行之木,有风则无火,只是风搅得烟来,把一双眼弄个老害眼病,故唤作“火眼金睛”,寓意气与金丹的混合状态,即混元体。一日开炉取丹,大圣跳出丹炉,“好似癫痫的白额虎,风狂的独角龙”。虎是五行金之象,龙是五行木之象,寓意金木合并之相,即混合气。有诗为证:

混元体正合先天,万劫千番只自然。

渺渺无为浑太乙,如如不动号初玄。

炉中久炼非铅汞,物外长生是本仙。

变化无穷还变化,三皈五戒总休言。

“混元体”是先天与后天的结合体,是混沌太乙无为状态。“如如不动”称为初玄,即最初形成的炁态。“炉中久炼非铅汞”指明炉中所炼自物不是铅汞,而是合一之炁(大圣)。诗曰:

一点灵光彻太虚,那条拄杖亦如之。

或长或短随人用,横竖横排任卷舒。

“一点灵光”是金丹之光,这金丹之光透彻整个人体。金箍棒或元气也是如此。诗曰:

猿猴道体配人心,心即猿猴意思深。

大圣齐天非假论,官封弼马是知音。

马猿合作心和意,紧缚牢拴莫外寻。

万相归真从一理,如来同契住双林。

“猿猴”配为人心,是大道之体。“齐天大圣”寓意“炁”和“丹”,“弼马”寓意心将意牢拴,猿寓“心”,马寓“意”。“万相”是大道变化的各种外在形式,其本质和道理是一致的,与如来的意义也是相同的,只是处于两种不同状态而已。此诗对于解读孙悟空、理解造化会元功具有指导性意义。

体用概念主要是为了认识和运用上的方便,是方法论。所谓体,即是本体。体,有性体与质体之分。性体,空寂无相,不生不灭,如心性之体乃自性,又称佛性或性,即真心或本心。质体,见有着相,有生有灭,如神经系统,乃心灵之体。所谓用,即是本体之表现或变化,如心性的自觉与他觉即是用。

体用是相对的,所谓不变曰体,变则为用。道(佛)的体是空相,道(佛)的用是法相,法(是用)缘于空性(是体),所以,万法归宗,万法即是用,修行必须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万事万物皆可从体用两个方面理解,这也是所谓的一分为二,随着本体的变化,用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体用有两种主要作用:一是方便认识,便于理解,二是方便运用,便于操作。

体用分别,是采取体用的方法将体与用分别开来。如人的性命本来是一体的,但是,在认识上将其区分开,就有了性与命的概念与区别,我们就可以利用性与命两者之间的关系来认识和调节人体。再比如,人的精气神本来是一体的,将其分解为精、气、神三者,我们就可以通过对精气神的认识和了解,诸如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等,来调节人体。 如以玄奘、悟空、悟能、悟净和玉龙为五行之道体,以三藏、行者、八戒、和尚及白龙马为五行之道用;以各种角色为体,以相互关系为用;以状态为体,以变化为用等等。

体用假设,是借体用的方法认识和把握事物。如人体本无丹田、鼎炉和龙虎之分,采取借用的方式,将人体某部位和某内在变化假设为外界对应物,由此,借助外界有形有相的运动来认识内在无形无相的变化。

在长生之道的认识和表达方式上,有许多这种例子,如内丹三要,借用鼎器、乾坤、鼎炉、丹田表达人体特定区域,借用药物、坎离表达人体内在物质及其变化,如精气神;借用火候、六十卦等表达人体协调程度,如精气神的融合程度等等。假设的好处在于用现成的事例解决一些复杂或说不太清楚的事物。

3、金丹。大圣不分好歹,却又大乱天宫,打得那九曜星闭门闭户,四天王无影无形。当猴王打到通明殿里灵霄殿外,有佑圣真君的佐使王灵官直殿挡住大圣,大圣与灵官两个在灵霄殿前一场好杀:“这个是太乙雷声应化尊,那个是齐天大圣猿猴怪。…一个欺心要夺斗牛宫,一个竭力匡扶玄圣界”,太乙是混元一气,雷是五行之金,寓意气之象。

佑圣真君调三十六员雷将,将大圣围在垓心,大圣摇身变做三头六臂,把如意棒幌一幌变作三条,六只手使开三条棒,好便似纺车儿一般,滴流流在那垓心里飞舞。众雷神莫能相近。真是“圆陀陀,光灼灼,亘古常存人怎学?入火不能焚,入水何曾溺?光明一颗摩尼珠,剑戟刀枪伤不着。也能善,也能恶,眼前善恶凭他作。善时成佛与成仙,恶处披毛并带角。无穷变化闹天宫,雷将神兵不可捉”,圆陀陀、光灼灼是金丹之象,水火不侵,金木不伤,寓意神丹合一,金丹大成。

丹是炁的凝聚体,具有炁的性质,是一种类似于中子态性质的物质存在形式,是人体性命或精气神高度聚合的存在形式。聚炁结丹,锻之炼之,历劫不坏,故为金丹。后天返归先天是一个过程,三元合炁是一个过程,聚炁结丹也是一个过程。我们可将整个过程分解为三个环节:即第一个环节是后天精气神返归先天精气神,称为返归三元;第二个环节是元精、元气、元神归一合炁,称为三元合炁;第三个环节是聚流散之炁成丹,称为聚炁结丹。

从整个修持过程或环节可知,精、气、神、炁、丹,实乃一物,若以一言称之,炁也。由于其所处环节或状态不同,因而具有不同的特性,并借以不同的概念予以表示,同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形式各异,本质同一。三元合炁是气态(炁态),凝聚结丹为形态(丹态),丹炁所用乃神态(灵态)。用一个表象的过程来描述,即:





后天之精



元精





后天之气



元气











后天之神



元神

至此金丹修炼大功告成

二、五行山下定心猿

第二段自“那二圣得了旨”至“不知何日得翻身”。这一段故事讲游奕灵官同翊圣真君受玉帝旨意,前往西方灵山请如来,如来设计将大圣压在五行山下。借此讲解金丹修炼的不断精进,即炼虚合道,同时,为唐僧西天取经故事(五行演示长生之道)打下伏笔。

1、金丹。金丹修炼过程的回顾。玉帝传旨着游奕灵官同翊圣真君上西天请佛老降伏,二圣径至灵山圣境雷音宝刹宝莲台。如来道:“玉帝何事,烦二圣下临?”二圣讲述了孙悟空的经历,道:“……四十九日开鼎,他却又跳出八卦炉,打退天丁,径入通明殿里,灵霄殿外;被佑圣真君的佐使王灵官挡住苦战,又调三十六员雷将,把他困在垓心,终不能相近。因此,玉帝特请如来救驾”。概括地总结了“金丹”修炼的阶段或过程,即花果山(气)→石猴(神气)→弼马温(神→元神)→齐天大圣(→炁→丹→金丹)。

如来闻诏即对众菩萨道:“汝等在此稳坐法堂,休得乱了禅位,待我炼魔救驾去来”,寓意此时禅心须安稳。如来即唤阿傩、迦叶二尊者相随,离了雷音,径至灵霄门外。佛祖如来传法旨:“教雷将停息干戈,放开营所,叫那大圣出来,等我问他有何法力”,寓意金丹如来。

金丹在大道中的地位。众将果退,大圣也收了法象。如来笑道:“不知是何方生长,何年得道,为何这等暴横?”大圣道:“我本:天地生成灵混仙,花果山中一老猿。水帘洞里为家业,拜友寻师悟太玄。炼就长生多少法,学来变化广无边。因在凡间嫌地窄,立心端要住瑶天。灵霄宝殿非他久,历代人王有分传。强者为尊该让我,英雄只此敢争先”,寓意金丹齐天。如来道:“他(玉帝)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五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方能享受此无极大道”,寓意金丹修炼是无极大道。

大圣道:“我有七十二般变化,万劫不老长生,会驾筋斗云,一纵十万八千里,如何坐不得天位?”寓意金丹与无极大道的关系。如来道:“你若有本事,一个筋斗打出我这右手掌中,…把天宫让给你;若不能打出手掌,你还下界为妖,再修几劫”。如来佛设法降大圣,翻掌把猴王推出西天门外,将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座联山,唤名五行山,轻轻把他压住。书曰:“当年卵化学为人,立志修行果道真。万劫无移居胜境,一朝有变散精神。欺天罔上思高位,凌圣偷丹乱大伦。恶贯满盈今有报,不知何日得翻身”,寓意金丹不是长生之道的最高境界,需要继续修炼,即炼虚合道。从→炁→丹→金丹→大道的过程,可知金丹在大道的地位。

2、如来佛。西方极乐世界释迦牟尼尊者,南无阿弥陀佛。有人说,如来佛怎么又是释迦牟尼和南无阿弥陀佛,以为这是一种错误。其实,无论是佛教中的诸佛也好,还是这里的如来佛也好,不过是佛教概念描述心性不同层次或状态而已。

佛是什么?这个问题必须首先搞清楚,直截了当地讲,佛是我们“心性”的总称或代名词,佛的十个名号就是心性的十个不同层次或状态的称谓。①如来佛,寓意真性演化的显现过程,一切现相都是由真性演化而来,即与真性相应的现相演化过程。②应供佛,是指真性应当受到敬仰,即众生应当供奉和修持真性。③等正觉佛,又称正遍知是指真性没有分别,是平等、庄严的智慧,能正确遍知一切事物。④明行足佛,是指真性的修行圆满,即真性达到智慧光明圆满的境地,具有能知过去世的宿命明,能知未来世的天眼明,能断烦恼、得解脱的漏尽明。⑤善逝佛,也是指真性的演化过程,佛善能入于涅槃,善逝与如来不同,如来是显明的过程,而善逝是隐匿(寂灭)的过程。如来、善逝相当于“善来善去”的意思。如来是指与真性相应的演化显明,是来;善逝是指与真性相应的演化隐匿(寂灭),是去。无论是来,还是去,现相与真性必定相应,否则既不是“如来”,也不是“善逝”。⑥世间解佛,是指对真性的揭示,即揭示世间真性现相和本质,能了解世间一切,能从世间得解脱。⑦无上士佛,是指真性的智慧,即真性智慧处于最高层次。⑧调御丈夫佛,是指真性与现相的关系,即真性是一切现相的主宰,善于说教并引导世间一切修行者趋往涅槃。丈夫是相对妻子而言的,俗语讲“妻无夫则身无主”,丈夫是妻子的主人,比喻主宰。⑨天人师佛,是指真性的运用,即教化六道众生的导师。天人是指六道(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轮回中最高的两个层次,比喻六道一切众生。⑩佛世尊,是指真性在世间的崇高地位。

如来的寓意有三种情况:一是应身如来,即后佛如先佛之来。二是报身如来,迷时背觉合尘,则名如去;悟时背尘合觉,即名如来。三是法身如来,《金刚经》讲:“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即自性,本心。佛即心之本,自性空无,即元神。书曰:“西方称第一,无相法王门。…习静归真,参禅果正。不灭不生,不增不减。烟霞缥缈随往来,寒暑无侵不记年”。

总之,金丹修炼须不断精进,炼虚合道

三、安天大会

第三段自“如来佛祖灭了妖猴”至末尾。这一段故事讲如来佛将大圣压在五行山下后,玉帝做个“安天大会”。借此寓意长生之道的炼虚合道,即顿悟修炼法,至此而终。

玉帝谢如来,传旨“即着雷部众神,分头请三清、四御、五老、六司、七元、八极、九曜、十都、千真万圣,来此赴会,同谢佛恩”,如来为此立名“安天大会”。从蟠桃大会→安天大会的过程,寓意从金丹→大道的过程。

1、王母娘娘奉献蟠桃。真是:“半红半绿喷香雾,艳丽仙根万载长。堪笑武陵源上种,争如天府更奇强。紫纹娇嫩寰中少,缃核清甜世莫双。延寿延年能易体,有缘食者自非常”,寓意俸禄来自于金丹,仙丹能延寿延年。

2、南极老寿星特具紫芝瑶草,碧藕金丹奉上。不多时,忽又闻得:“一阵异香来鼻噢,惊动满堂星与宿。天仙佛祖把杯停,各各抬头迎目候。霄汉中间现老人,手捧灵芝飞蔼绣。葫芦藏蓄万年丹,宝箓名书千纪寿。洞里乾坤任自由,壶中日月随成就。遨游四海乐清闲,散淡十洲容辐辏。曾赴蟠桃醉几遭,醒时明月还依旧。长头大耳短身躯,南极之方称老寿”,寓意长寿的特征。

书曰:“碧藕金丹奉释迦,如来万寿若恒沙。清平永乐三乘锦,康泰长生九品花。无相门中真法主,色空天上是仙家。乾坤大地皆称祖,丈六金身福寿华”,寓意长寿的根本是金丹。

3、赤脚大仙特具交梨二颗,火枣数枚奉献。书中讲,“大仙赤脚枣梨香,敬献弥陀寿算长。七宝莲台山样稳,千金花座锦般妆。寿同天地言非谬,福比洪波话岂狂。福寿如期真个是,清闲极乐那西方”,寓意幸福来源于金丹。

精气神归一合炁,聚炁结丹,炼虚合道,实现福(幸福快乐)禄(事业成功)寿(健康长寿)俱全的长生之道。

4、六字真言。只见巡视灵官报道:“那大圣伸出头来了”。佛祖从袖中取出一张帖子,上有六个金字:“唵、嘛、呢、叭、咪、吽”,递与阿傩,贴在五行山顶一块四方石上,那座山即生根合缝,可运用呼吸之气,手儿爬出,可以摇挣。寓意金丹与五行的关系。

5、伏笔。如来辞了玉帝众神,与二尊者出天门外,又发一个慈悲心,念动真言咒语,将五行山召一尊土地神祗,会同五方揭帝,居住此山监押。待他饥时吃铁丸,渴时饮铜汁。灾愆满日,自有人救。诗曰:“伏逞豪强大势兴,降龙伏虎弄乖能。偷桃偷酒游天府,受箓承恩在玉京。恶贯满盈身受困,善根不绝气还升。果然脱得如来手,且待唐朝出圣僧”,暗示了大道的重演,即以唐僧西天取经寓意五行演示长生之道。

综 述

1、出世。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山顶有一仙石,内育仙胎,产一石卵,见风化作石猴,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这个过程演示了从东胜神洲→花果山→仙石→仙胎→石卵→石猴的过程,寓意从中枢神经系统→气→神的过程。

2、为王。群猴在山涧洗澡,顺涧爬山,直至源流处,是一股瀑布飞泉,此处远通山脚之下,直接大海之波。石猴跳入瀑布泉中,发现一座铁板桥,此处正是水帘洞。于是高登王位,称美猴王。这个过程演示了从花果山→水帘洞,从石猴→美猴王的过程,寓意从中枢神经系统结构→生理与意识功能,从元神→识神的过程。以上重点讲解了精气神及其相互关系。

3、悟空。美猴王道心开发,为访佛仙神圣之道,觅个长生不老之方,独自登筏,趁天风,随波逐流,飘过东海,径至南赡部洲,学成人像。又飘过西海,直至西牛贺洲,幸遇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的须菩提祖师,拜为师,并取法名孙悟空,学得与天同寿的真功果,不死长生的大法门。孙悟空回到花果山水帘洞,剿了三界坎源山五行水脏洞的混世魔王,烧了水脏洞,夺了一口大刀,救得诸猴子,并皆以孙为姓。这个过程演示了从花果山水帘洞→南赡部洲→西牛贺洲的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三界坎源山五行水脏洞→花果山水帘洞的过程,从美猴王→孙悟空的过程,从无氏群猴→孙氏群猴的过程。寓意从中枢神经系统的生理与意识功能→心灵本性,从识神→元神的认识和返归过程。

4、固本。为保泰长久之机,到傲来国取回无数金器,七十二洞妖王拜猴王为尊,把花果山造得铁桶金城。下东海龙宫获取四海宝贝,尤其是如意金箍棒,结拜牛魔王等七兄弟。梦游幽冥界,强销死籍。这个过程演示了降龙伏虎,强销死籍,寂灭轮回的过程,寓意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和元神状态的稳定过程。以上重点讲解心性返归及精气神聚会。

5、升职。美猴王被招安到天宫,先后任职弼马温、齐天大圣,先是有官无禄,后执事蟠桃园。偷吃蟠桃,变赤脚大仙赴王母瑶池偷饮玉液琼浆,搅乱蟠桃会,醉闯老君兜率宫偷吃金丹,反出天宫,带玉液琼浆回花果山做仙酒会。这个过程演示了从美猴王→弼马温→齐天大圣的过程,寓意从元神运用→人的精气神协调状态的炁→人的性命或生命长久状态的金丹修炼过程。

6、安天。玉帝派十万天兵围困花果山,昼夜看守,不能收伏,观音菩萨举荐二郎真君,变法围困大圣,老君用金刚琢打中大圣天灵,二郎方捉拿大圣,押至斩妖台,刀枪不伤,火烧不着,雷打不动,老君领去以火锻炼,弄了个“火眼金睛”,七七四十九天开鼎,跳出八卦炉,打退天兵。玉帝请如来佛,将大圣压在五行山下,召开安天大会。这个过程演示了从齐天大圣→火眼金睛→五行山下的过程,寓意从金丹修炼的状态→混沌虚无的元始状态的过程。以上过程重点讲解金丹修炼及其意义。

中枢神经系统,是认识和了解长生之道的起点,它控制、管理和协调整个生命过程,是人体生命的主导和核心。首先,中枢神经系统处于长久稳定状态是长生的基础,基本方法是使其回归到元始状态,即元神状态。由此,整个神经系统也会处于灵敏的功能状态。其次,运用元神状态和神经系统状态调节人体生命结构和功能,使生命体系处于和谐的充满活力的自在状态。第三,神经系统与生命体系协调和一,保持生命与心性的和谐统一,保持生命长久。

《西游记》前七回以造化会元功的形式讲长生之道的理论和顿悟法,读者是否可通过阅读这七回了解造化会元功?如果仍不清楚,可继续阅读后九十三回以西游释厄传的形式讲长生之道的实践和渐修法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89984.html

更多阅读

诸葛亮《诫子书》解读 诸葛亮的诫子书及翻译

诸葛亮《诫子书》解读诸葛亮《诫子书》诸葛亮(公元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正因为诸葛亮的政治、军事计谋超群,帮助刘备入川建立蜀国,并与曹操、孙权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虽

影片《甲方乙方》经典台词的话语分析 葛优甲方乙方经典台词

《甲方乙方》是冯小刚编剧、导演的第一部“贺岁”喜剧片,曾创下当时的票房新高。这部电影充分运用了诙谐幽默的语言,通过一连串的误会、笑话和引人入胜的情节,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讲述了一个个令人捧腹和温暖感人的故事。在这部电影中,令

《走近科学》解读de谷丫密码 走近科学

《走近科学》系列节目《解读谷丫密码》2006年9月29日,一篇名为《宜良农妇绘出达芬奇密码》的报道,出现在昆明生活新报上,说的是3年前,有一个云南的农村妇女叫做谷丫,她喜欢写作,喜欢写日记,结果突然有一天晚上,她发现自己写在纸上的不是

转载 《高老头》典型性环境和人物分析 高老头人物关系图

原文地址:《高老头》典型性环境和人物分析作者:康乐儿来自lvv.cang以前幼稚的作业:摘要: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是一部伟大的历史现实主义高峰,他在《人间喜剧》前言中写道:“法国社会要做历史家,我只能当它的书记。”而在《高老头》作为

《绝望主妇》第三季剧情分析 绝望主妇第二季剧情

《绝望主妇》第三季远比第二季成功,看来跟它比较充分的准备分不开,看了第二季的时候真是怀疑编剧已经江郎才尽,那可是太遗憾了。简单分析第三季的剧情如下:悬念,电视剧最重要的因素,必须在每一集结束的时候让观众有一有未尽的感觉。在绝

声明:《《西游记》解读 西游记解读分析》为网友山间雾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