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声自述:《知青》表现极左路线危害人性

2012年09月25日 09:11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廖翊

梁晓声自述:《知青》表现极左路线危害人性
字号:T|T

14642人参与 68条评论 打印 转发



1234…32333435



1961年,中国最困难的那段日子,一群刚迈出校园的武汉学生,响应号召,离开都市,告别父母,风尘仆仆奔赴了正在开垦中的湖北省人民大垸农场。图为:大垸农场武汉知青下乡50周年纪念活动现场…

核心提示:《知青》表现的不只是上山下乡身体上的苦,还有极左路线和对人性的危害。



本文摘自:《北京晚报》2012年06月14日第26版,作者:廖翊,原题:《梁晓声回应质疑不敢把“知青”浪漫化》

央视热播的电视剧《知青》,不仅引发观众的热议,而且把著名作家梁晓声再度拉回人们的视野。作为《知青》的编剧,梁晓声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知青》是一曲挣脱暗影的青春之歌!

2008年,梁晓声接手电视剧《知青》编剧,与团队达成共识:绝不能过滤“文革”极左特征,现实题材一定要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定要追求史性和诗性,绝不搞虚假的现实主义。

在对《知青》播出后的一片好评中,网上也有人质疑,该剧某种程度上将残酷的岁月浪漫化。梁晓声对此表示不可苟同。

“《知青》表现的不只是上山下乡身体上的苦,还有极左路线和对人性的危害。比如周萍的命运,赵曙光说‘中国病了’的那封信,还有在火车上看本书都被检举……在那个年代,爱情不能顺利进行,友谊难以维系,动辄被调查,哪有半点浪漫与好玩?剧中无非是写了在这样的情况下,青年们还是希望有人性的温暖,还是渴望纯真的爱情和友谊。”

梁晓声有着在北大荒知青生活的切身体验,他认为,人性与温暖,美与丑的较量,即便在“文革”岁月中也从未泯灭。

梁晓声指出,需要改进我们的文艺创作存在的欠缺:人性善的教诲不够;感恩的教诲不够;自我救赎的教诲不够。

“我们团队达成了共识,要把‘文革’这个笼罩在我们所有人头上的暗影写出来,这些年轻人的抗争,是一种本能;他们的故事,是一首挣脱暗影的青春之歌。”梁晓声表示,写这部电视剧,也想让今天的年轻人了解那段历史,“这不是一个平等的年代,不是一个有吸引力的年代,更不是一个可爱的年代!”

相关新闻:

·

·

·

·

·

·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91979.html

更多阅读

松下幸之助:《年轻》始终是我的座右铭

松下幸之助:《年轻》始终是我的座右铭德裔美籍人塞缪尔.厄尔曼70多年前写的一篇只有四百多字的短文。首次在美国发表的时候,引起全美国轰动效应,成千上万的读者把它抄下来当作座右铭收藏,许多中老年人把它作为安排后半生的精神支柱。美

转载 高一学年期末议论文阅读与写作训练:《拿来主义》等

原文地址:高一学年期末议论文阅读与写作训练:《拿来主义》等作者:吴泓工作室《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讲解与训练1.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的内容。作者精辟阐述了马克思在揭示社会发展规律和领导共产主义运动方面的巨大贡献,热情地

佳片U约 电影:《英雄》

雨中笠翁图书馆更多精彩请您欣赏电影:《英雄》[影片海报][热诚推荐]不知道<英雄>为什么有那么多人骂.

郑愁予:《错误》

中国大学生在线 ->>化成天下 ->>采桑诗苑 ->>赏析郑愁予:《错误》来源:水清浅的博客 作者: 发布时间:2008-04-16 08:36:13 编辑:陈绪元 点击次数:12846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声明:《梁晓声自述:《知青》表现极左路线危害人性》为网友樱梨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