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中忘却来时路,借问行人家住处 借问众神明



借问为谁悲?怀人在九冥。

西晋 陶潜 《悲从弟仲德》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隋 佚名 《送别诗》

借问吹箫向紫烟,曾经学舞度芳年。

唐 卢照邻 《长安古意》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唐 李白 《清平调词三首》

借问袁安舍,翛然尚闭关。

唐 王维 《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借问大将谁?恐是霍嫖姚。

唐 杜甫 《后出塞》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唐 高适 《塞上听吹笛》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

唐 崔颢 《行经华阴》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唐 崔颢 《长干行》

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

唐 白居易 《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 杜牧 《清明》

借问经营本何人?道人澄观名籍晋。

唐 韩愈 《送僧澄观》

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绝弦已无声。

唐 薛涛 《寄张元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唐 胡令能 《小儿垂钓》

如今始会麻姑意,借问山川与后人。

唐 陈标 《寄友人》

林下何须远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

唐 长孙氏 《春游曲》

借问昔贤成底事,十年走马听朝鸡。

唐 郁堂禅师 《山居诗》

醉中忘却来时路,借问行人家住处。

南宋 辛弃疾《玉堂春.三三两两谁家女》萨都刺

有时四大熏熏醉,借问青天我是谁?

金 王重阳

宫娥不识中书令,借问谁家美少年。

元 萨都剌 《宫词》

借问峪中何所有,千树桃花万树柳。

清 孙学诗 《游览慕田峪》

路须借问何方去,休取林中花草香。

醉中忘却来时路,借问行人家住处 借问众神明
不明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毛泽东 《送瘟神》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92043.html

更多阅读

论语中的子路 梁国杨氏子为何甚聪惠

子路,在论语出现30多次,是论语中描写的最为形象生动的弟子,他的最突出特点是伉直好勇。历史上的张飞、程咬金、李逵等也是这样的性格,为大家所喜爱,我们的身边也不乏这类人。在论语中,最为形象生动的要数子路了。闻之喜、不悦、终身诵之

声明:《醉中忘却来时路,借问行人家住处 借问众神明》为网友纠结的偏执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