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宦官 宦官就是太监吗

这是一个多义词,它还有其它义项:(共2个义项 )添加义项

宦官

网络用语

太监(tài jiàn),也称宦官,通常是指中国古代被阉割后失去性能力而成为不男不女的中性人,他们是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又称寺人、阉(奄)人、阉官、宦者、中官、内官、内臣、内侍、内监等。“太监”这个名称最早出现于辽,本来是政府高级职位的名称,并不一定由宦官担任。至明朝时,宫廷内设十二监二十四衙门,提领者被称为掌印太监,俱由宦官出任。低阶宦官名“少监”、“中监”,高阶宦官是“太监”;于是“太监”变成了高级宦官的称谓,后来成了对宦官的统称。

10本词条无基本信息模块,欢迎各位编辑词条,额外获取10个积分。

目录

1基本简介

2名称由来

3最后一代

4净身过程

5历史发展

6具体分类

7情感生活

8代表人物

9其他国家

展开
太监-宦官 宦官就是太监吗

1基本简介

2名称由来

3最后一代

3.1裁撤出宫

3.2溥仪与太监

4净身过程

5历史发展

5.1先秦

5.2汉朝

5.3唐朝

5.4宋朝

5.5辽

5.6明朝

5.7清朝

6具体分类

7情感生活

8代表人物

8.1魏忠贤

8.2赵高

8.3王振

8.4刘瑾

8.5李莲英

8.6张让

8.7李辅国

8.8童贯

8.9安德海

8.10高力士

9其他国家

9.1朝鲜

9.2越南

1基本简介

太监(tài jiàn)也称宦官,通常是指中国古代被阉割后失去性能力而成为不男不女的中性人,他们是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又称寺人、阉(奄)人、阉官、宦者、中官、内官、内臣、内侍、内监等。

中国早期宦官不一定都是阉人,在东汉之后才完全使用阉人做宦官。到了明朝有“净军”一词,是指由太监组成的军队。唐甄在《潜书》中这样描绘太监:“望之不似人身,相之不似人面,听之不似人声,察之不近人情。”

用阉割过的男人作为宫廷内侍并非中国独有产物。以往朝鲜、越南的皇室也喜欢使用去势的男性作为内待,埃及、波斯、印度,土耳其等古文明都曾经有相同的做法。圣经新约中亦有向来自非洲埃塞俄比亚的太监传福音的记述。英文中太监(eunuch)一字即由希腊文“守护床的人”转变而成,可见宦官在中外本来都是为了保护后宫贞节、皇族血统而设。土耳其人使用的是黑人太监,名为诸女领班,也有白人太监,但黑人人数多,势力也较大。另外,在古代并非所有的国家的皇宫内院都会有所谓的宦官,例如日本的江户幕府时期负责将军后宫 (即大奥)的一切事务都由女官负责,男性则除了一些特殊情况外一律禁止进入。

2名称由来

至于“太监”此一名称,最早出现于辽,本来是政府高级职位的名称,并不一定由宦官担任。至明朝时,低阶宦官名“少监”、“中监”,高阶宦官是“太监”;于是“太监”变成了高级宦官的称谓,到清朝时,宦官统称为太监,成了对宦官的统称。

3最后一代

3.1裁撤出宫

1923年7月16日中午,溥仪下一道“将宫内太监全部裁撤,立即出宫”的谕旨,命绍英、耆令调集全部护军,把太监强送出宫。太妃们开始曾力争不可,后知道溥仪已经降旨,也就无可奈何了,只是要求留下若干名太监,以供驱使。最后决定除3位太妃、溥仪、淑妃这5个宫各留20名太监外,其余全部裁撤。由于绝大部分太监在北京没有家,若让数百名太监流落街头,未免有碍北京的治安,于是又把王怀庆、薛之珩找来,商量处置的办法。议定由内务府筹措一笔遣散费,北京有家或有亲朋投宿的,即刻携带行李出宫;实在无处投奔的,暂时住在地安门内大街雁翅楼内,待领到遣散费后,再各自回乡。

傍晚,当绍英把全体太监召集在乾清门内,宣读了溥仪的谕旨时,太监们都非常恐慌和愤慨。他们绝大部分都是河北沧县、河间一带的人,在宫中当了几十年的差,宫中就和他们的家差不多,也积攒了一些东西;如今限令在几小时内出去,他们将投奔何处?以后怎么生活?有的惨号大哭,有的高声咒骂。晚9时许,太监们除留下的以外,已全部出宫。

7月下旬,内务府筹妥了遣散费,在雁翅楼里会同军警人员开始发放。综计这次裁撤的太监,共有700多人,首领每人发200元,一般太监发20元。太监除北京有家的外,其余有的搬到了庙里,有的回到原籍,还有300余人仍旧住在雁翅楼内,靠乞讨为生。不少衣衫褴楼的太监在廊下升火做饭,极像逃荒的难民,其状颇为凄惨。[1]

3.2溥仪与太监

对溥仪影响最大的另一些特殊人物则是宫中太监。溥仪从三岁入宫到离开紫禁城,身边就没离开过太监,正如他在《我的前半生》中讲道的:“讲我的幼年生活,就不能少了太监。他们服侍我吃饭、穿衣和睡觉,陪我游戏,伺候我上学,给我讲故事,受我的赏也挨我的打。别人还有不在我面前的时间,他们却整天不离我的左右。他们是我幼年的主要伴侣,是我的奴隶,也是我的老师。”他的起居、饮食等日常生活都是由太监伺候,童年玩耍的伙伴也是太监,连读书学习也是由太监每天早晨站在溥仪的卧室外,把昨天的功课念一遍。太监们常给他讲鬼神的故事,这使他一方面独尊自大,另一方面也养成了从小怕鬼的心里。太监们对他是多方逢迎,百般依顺,他对太监则是非打即骂,责打太监已成家常便饭,他甚至养成了以虐待别人来取乐的恶习。在他的内心深处认为皇帝是最尊贵的,作为至高无上的皇帝有权处置任何人。[2]

4净身过程

太监面不生明须,喉头无突,声音变细,说话女声女气,举止动作似女非男,成了“中性”人。自东汉开始,才全部用阉人。这是由于在皇宫内廷,上自皇太后、太妃,本朝后、妃以及宫女等,女眷较多。

常人想成为太监必先去势,即割掉生殖器。这称为“净身”,使他们成为“六根不全”的人。净身:清光绪年间,北京有专门干这种营生的,南长街会计司胡同的“毕五”和地安门内方砖胡同的“小刀刘”,就是专干这一行当的。他们每年分4次,即每个季度给总管内务府送净好身的孩子,这是他们的职业。净身的“手续”则全由他们两家包办了。

请上三老四少作为证明人,写明自愿净身,生死不论,免得将来出了麻烦,净身师跟着吃官司。但这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净身师等于投一笔资,等这个被净身的孩子将来有了发迹,可以捞上一笔钱。主要的,主要的是净净身师要和净身者的家长或代理人订立合同的,当时叫文书。

所以净身师现在搭点辛苦,赔上几个钱,也不在乎。只要这张文书写明白了,标明“自愿净身,分文不取”,后报自然是言外的事。可是私下交易,也有两种价钱,保活的是一种价,管阉不保活的,又是一种价。

据清代笔记《宸坦杂识》记载,愿意净身入宫做太监的人,必须要由有地位的太监援引,然后凭证人立下“婚书嫁”到皇宫里。那“婚书”必须是自愿具结,这才请来刀子匠,进行施手术的准备工作,选上一个好日子,把净身者关在房间里。 那房间必须密不透风,让净身者先清理粪便,然后锁在房里。

在这段禁闭期间,绝对不能饮食,免得有排泄的秽物沾染手术后的创口,致使伤口恶化,危及生命。之所以要密不透风,也是为了净身者的安全。这样,经过三四天之后,就正式阉割了。

清代出产,用来把男子净身(阉割)后变为皇宫里的太监。据说是由金和铜的合金制造的,有防止感染功能。体现了对男性的性剥夺。

手术前,受割的人被蒙上眼睛,脱尽衣裤,手脚绑得结结实实,活像—个“大”字。还有人抓牢他的头,抓紧他的肩膊,压着他的腰部,为的是防止他因痛极拼命、流血过多而呜呼哀哉。

操刀者先要问:“这是自愿净身吗?”

受割者说:“是。”

又问:“假如你反悔,现在还来得及!”

答道:“决不后悔。”

“那么你断子绝孙,可和我毫无干系吧?”

答道:“毫无干系!”

例行话问完,担任介绍人的太监,把《自愿阉割书》循例地再念一遍。在此期间,如果被阉割者表现得不愿意甚至有丝毫犹豫,刀子匠都必须立刻松绑,挥手让被阉割者自行离去。如果其态度坚决,就开始动手术。

清代阉割手术的方法是:先以白布或绷带紧扎手术人的下腹部和双股的上部,用绳不断绑勒睾丸,并用竹板打腿根及臀,长时间使其发麻发木,净身太监取环刀(戒指大小钢圈上有一镰刀样刀片),将一熟鸡蛋放入童子口中(防巨痛钻心,误咬舌头),以高温的辣椒水小心洗涤即将手术的部位,再以微弯如镰刀状的小刀,连同阴囊及阴茎一起切断,再以白蜡针插进尿道成栓,伤口以浸过冷水的纸覆盖,小心翼翼地包扎好。

手术后3天内不准喝水,据说由于干渴和伤痛,其间必须忍受非常的痛苦。3天过后,拔掉白蜡针的栓,尿如喷水涌出,可谓大功告成。如情形并非如此,也只有苦闷地等待死亡的来临,谁也无法伸出援手,手术后经百日伤口痊愈,一个太监就这样被制造出来了。

割下来的东西,净身师全像宝贝一样地收起来,被净身的人无权要,统归净身师保留。净身师事先预备好一个升,升里边盛着少半升的石灰。把两个丸一个势,整齐地摆好,用石灰吸干水份,免得腐烂。然后把净身契约用油纸包好,放在升里面,再用大红布把升口包好捆紧,小心地把升送到屋顶下面房梁之上,这叫红步(布)高(升),预祝净身的人将来走红运,步步高升。

太监没有男性生殖器,因此就特别忌讳他人提及。再说得通俗点就是阴茎俗称“小鸡”、“小鸡鸡”、“鸡巴”,睾丸俗称“蛋”、“蛋子”、“蛋蛋”,所以“鸡”和“蛋”都不能提及,当时谁说:“鸡”和“蛋”那才是自找不自在呢!所以就把“炒鸡蛋叫做摊黄菜”。[3]

5历史发展

5.1先秦

在中国,商朝时的甲骨文中曾出现“凸刀”字,其义与阉字相通,可见当时已有将人阉割;但未见有将他们作宫庭内侍的记述。西周时开始有使用阉人的记载,《周礼》内有“宫者使守内,以其人道絶也”。当时的阉人被用来作“寺人”、“内竖”、“阍人”等职,但是人数不多且地位低下,只是负责杂役、传令等工作,是家臣的一种。随着专政王权的发展,到了战国、秦朝时,受宫刑的人大量增加,使用阉人的机构亦增多,阉人当政亦开始出现。

5.2汉朝

到了汉朝,侍候皇帝的人统一被叫作“宦者”或“宦官”。据说此名是出自拱卫在天帝星旁一个叫“宦者”的星座。至东汉时,规定宦官全部要用阉人,大规模宦官当政亦在当时首次出现,东汉末年成为宦官与外戚之间彼此厮杀的舞台,称为“第一次宦官时代”。

5.3唐朝

唐代开始有所谓的“市舶宦官”,即“中人之市舶者”,专门负责管理东南沿海地区海外贸易,《资治通鉴》亦载:“唐置市舶使于广州,以收商舶之利,时以宦者为之”。韦某是有史可考的第一位市舶宦官。之后,在唐代安史之乱后再次出现大规模宦官当权,称为“第二次宦官时代”。这是由于唐代后期宦官自殿中监李辅国开始掌握了军权,“宝印符契,晨夕军号,一以委之”,日后宦官不但总领神策军,而且还组建牙队,最后形成专权,甚至有立废皇储之大权,唐文宗甚至称自己不如周赧王和汉献帝。

5.4宋朝

宋代对宦官参政防范较严,太祖时,不令宦者“预政事”,宦官到一定年资必须转出外任。故宋代虽有童贯、梁师成等祸国的宦官,但宦官之权力并没有凌驾于宰相之上的权势。

5.5辽

至于“太监”此一名称,最早出现于辽,本来是政府高级职位的名称,并不一定由宦官担任。至明朝时,宫廷内设十二监二十四衙门,提领者被称为掌印太监,俱由宦官出任。低阶宦官名“少监”、“中监”,高阶宦官是“太监”;于是“太监”变成了高级宦官的称谓,后来成了对宦官的统称。

5.6明朝

宦官在明代发展至顶峰,虽然明太祖明令禁止宦官干政,但明成祖夺权后开始重用宦官。明初交趾监军马骐激发交趾人起兵脱离中国独立,明末时曾经有过宦官数万名,据王世贞《龠山堂别集·中官考十》记载:“南海户净身男九百七十余人复乞收入。”宦官遍布政府各部门,以太监充任的特务分布全国,尤其是天津、泉州、宁波、广州等对外商船贸易海港港口必定派驻“税监”太监,称为“第三次宦官时代”。崇祯多次怒斥太监:“将我祖宗积蓄贮库传国异宝金银等,明比盗窃一空。”宦官时代的结束,一定是王朝的覆亡。王夫之在《沿书引义·舜典四》中针对太监议论:“宫刑施之,绝人生理,老无所养,死无与殡。无罪之鬼,无人除墓草而奠怀染。故宫者,均于大辟也。且宫刑之后,二气时乖,肢体外痿,性情内琢。故阉瘸之子,豹声阴鸷,安忍无亲。且刑人并齿于天地之间,人道绝而发已凋、音已雌矣,何惧乎其不冒死而求逞于一朝?而又美其名曰,姑且怜其无用,引而置之官府之间,不知埋下祸根深矣。宦寺之恶,甚于士人,只因其无廉隅之借,子孙之虑耳,故悯不怕死,何况乎其以淫而在傍君主之侧耳。”

5.7清朝

到清朝时,宦官统统称为太监。清朝对太监控制得十分严格,除了清末有一两个受宠的太监外,宦官弄权的情况没有出现。

民国政府拟定的《清室优待条件》第六条规定宣统帝退位后“以前宫内所用各项执事人员,可照常留用,惟以后不得再招阉人。”,民国初年袁世凯称帝时,宣布宫中永远不用宦官,宫中仆役全部由女官担任。满洲国时期,满洲国帝宫内仍有太监,不过人数减少。且当时国民政府与伪满政府不相交通,不通邮电,所以有关那时太监的情况,一无所知。

6具体分类

宦官的来源有数种,第一种是用先天生理有缺陷或有发展障碍的男人,当他们生理机能恢复后就必须辞退,如《后汉书?栾巴传》就记载栾巴因发育障碍故充任宦官,而后“阳气通畅,白上乞退。”

其次还有私自进行阉割手术而入宫的途径,如《韩非子》提到“竖刁自宫以治内”,后来在西汉晚期至东汉时,有人甚至不以宫刑为耻。

第三种来则是受过腐刑或是判死刑而减免为腐刑的阉人,如嫪毐即是此种,他处刑一事虽为作假,不过名义上仍是受过腐刑的宦者。

隋朝以后,宫刑被废止作为正式的刑罚,宦官应以自愿被阉割者居多。到了明朝,被阉作宦官者,除了部份是来自南方被掳的少数民族孩童(如郑和、汪直);多是自愿阉割的人,直隶河间等地出产太监较多。明朝太监的阉割本来应该是由宫廷负责,民间自行阉割是被禁止的;但这项禁令从未被认真执行。明代中叶,民间曾经出现大批自阉后入不了宫,作不了太监的人,被称为“无名白内官”。

明朝后期,宫廷中不少本来由女官担任的职务转为由宦官担任,因此太监多如蚁阵,最多时达十万之众。北京邻边的青县、静海、河间、沧州、任丘、南皮、枣强等县,许多人争相净身入宫。当时,宦官割舍之睾丸及阴茎放于红绒布袋内,悬挂于紫禁城一阴干室内,红细索悬于粱,太监位尊离湿气地面最远最干,初进宫者离地面最近,名曰宝贝房。《戴斗夜谈》载“京畿民间生子,每私自阉割”,《日下旧闻考》引《白头闲话》所记“都人生子,往往阉割,觊为中宫(太监),有非分之福”。

清朝太监大多是汉族人,雍正帝明确禁止旗人担当太监。

7情感生活

虽然宦官没有生育和进行性交的能力,但同样有情感上的需要,《诗经·小雅》“巷伯”篇,有“萋斐贝锦”之叹,一些宦官也为了显示权势而娶妻纳妾,《后汉书·刘瑜传》曰:“常侍黄门亦广妻娶”。

汉桓帝时单超等“五侯”,更“多娶良人美女以为姬妾,皆珍饰华侈,拟则宫人。”

唐朝的宦官高力士、李辅国皆曾奉旨娶妇,高力士娶刀笔吏吕玄晤之女为妻,吕玄晤随即被擢为少卿,后出任刺史;李辅国娶元擢之女,元擢也因此成为梁州刺史。五代前蜀主王建之子王衍曾和太监王承休之妻严氏私通,王承休以后当了天雄军节度使。

《万历野获编》“宦寺宣淫”条云:“比来宦寺多蓄姬妾,以余所识三数人,至纳平康歌妓。今京师坊所谓两院者,专作宦者外宅,以故同类俱贱之。”。

由于宫中仆役的生活苦闷寂寞,有些宦官会与宫女、女官结为对食或菜户。对食多为短暂交往,而菜户关系有如夫妻,在明清时期最为普遍。

有些甚至比一般夫妻感情更为深厚,《万历野获编》中曾记载一间寺庙中放满由宦官奉祀他们伴侣的牌位,牌位上都写有宫女的姓名,每逢宫女的忌日,与其结为菜户的宦官便会前来祭悼,其悲伤之情一如丈夫悼爱妻。

由于宦官缺乏性能力,一般的性刺激仅限于以手或以口爱抚和假阳具。《万历野获编》记载:“近日都下有一阉竖比顽,以假阳具入小唱谷道不能出,遂胀死。法官坐以抵偿。”

有些太监为恢复性能力,不惜杀人,食用人脑,《万历野获编》“对食条”云:“近日福建税当高策,妄谋阳具再生,为术士所惑,窃买童男脑啖之,所杀稚儿无算,则又狠而愚矣!”

由于宦官没有生儿育女的能力,古代民间认为宦官墓附近的地方风水不好,有“断子绝孙”的意思。因此不少太监墓被后人故意破坏。

8代表人物

8.1魏忠贤

(朱明王朝,1568—1627年)

原本一流氓恶棍,虽目不识丁却深谙拍马权术。入宫不久得老太监王安提拔,又与皇孙奶娘打得火热。与混蛋皇帝万历的亲密接触更是让他地位权势与日惧增,万历48年,年逾半百的魏阉开始飞黄腾达。朱由校即位后便恩将仇报谋害恩人王安,仅如此还不足以让他高居恶心太监之首。大兴冤狱捕杀东林党,私植党羽才是魏阉无以伦比的罪恶。身为阉党,他不仅怂恿皇帝泡妞,自己也娶妻纳妾,抢夺民女,令无数家庭生死离别。直到另一个混蛋皇帝朱由检把他收拾。

8.2赵高

(秦朝,?—前207)

秦代宦官,权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宦官宰相。始皇帝三十七年(前210),赵秦始皇病死沙丘,赵高与秦二世胡亥、李斯合谋,秘不发丧,篡改始皇遗诏,立胡亥为太子,又更为书赐长子扶苏和蒙恬死。胡亥还至咸阳,立为二世皇帝,赵高任郎中令,常居宫中参与决策。他指使胡亥更为法律,诛戮宗室、大臣,且专擅朝政。在扶不起的秦二世面前指鹿为马,对不随声附和的大臣,捏造罪名加以迫害。秦二世三年八月,刘邦攻下武关,赵高与其婿阎乐等人密谋,乘二世在望夷宫斋戒之机,诈诏发兵围宫,逼二世自杀,企图篡位自立。因左右百官不从,只好立二世兄子子婴为秦王。九月,赵高被子婴用计杀于斋宫,夷三族。

8.3王振

(朱明王朝)

史学家称朱明王朝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太监帝国”,王振是明朝第一个专权的太监。他本来是一个失败的教书先生,却自阉进宫,得到了明英宗的宠幸,开始擅权,结党营私,干涉朝政,揭开了太监帝国的序幕。为了建立所谓的丰功伟绩,根本不知作战为何物的他,怂恿皇帝亲征来犯的也先,结果是皇帝做了俘虏,自己搭上了性命。肢解残杀刘球为本朝最骇人听闻的惨案。

(知名度和影响力均在前两者之后,不过因为开了朱明王朝太监专权的先河,而且开了文官在太监面前摇尾的先河,应居第三)

8.4刘瑾

(朱明王朝,约1452—1510年)

少年自阉入宫,依附刘姓宦官混入乾清宫。自从他服侍的花花恶少朱厚照当上皇帝,刘阉开始使尽浑身招数,怂恿混蛋皇帝吃喝嫖赌,厌倦朝事。刘得以结党营私,权倾朝野,将反对他的53位大臣一网打尽,制造了“奸党冤案”。此后还发明一种套在官吏颈上的刑具——枷,许多大臣被重达75公斤的枷刑活活枷死。篡党夺权阴谋败露后,混蛋皇帝朱厚照发飙,将其碎尸。

(情商高于智商,成功度显然不及前三者)

8.5李莲英

(清,1848—1912)

从1856入宫-1908出宫,李莲英在清廷52年。是西太后最贴心的太监。李莲英是个十分聪明乖巧的人,他从中明白了应该如何摆正主子和奴才之间的关系。李莲英不仅学会了揣摩主子的脾气和爱好,千方百计地讨主子欢喜。对主子奴才嘴脸,对同类却凶狠残暴,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他置诸侯于脑后,视军机大臣为等闲,文武百官多数对其奉承。

(为数不多的善始善终的太监,极为成功的政客。)

8.6张让

(东汉,?—189)

张让(?-189),东汉宦官,颍川(今河南禹县)人。桓帝、灵帝时,历为小黄门、中常侍、列侯等职。在职时以搜刮暴敛、骄纵贪婪见称,灵帝极为宠信,常谓“张常侍是我父”。中平六年(189年),何进谋诛宦官,事泄,他和宦官赵忠等杀进。不久袁绍捕杀宦官时投河自尽。

(东汉宦官典型,十恶不赦,本应位居前五,因袁绍出场缩短了他祸国殃民的时间,只好屈居第六)

8.7李辅国

(唐,704—762)

李辅国唐宦官,本名静忠,后赐名李护国,再改名为李辅国。他相貌丑陋,看上去有些虚弱,粗通簿书记录,俸奉大宦官高力士。四十多岁时,高力士才让他主管闲厩账务。他由于管的马喂得肥壮,所以被推荐给皇太子到东宫办事。他曾矫诏将太上皇(玄宗)逐出原来的住所,又杀张皇后,拥立代宗。代宗尊其为“尚父”,加司空兼中书令。恃策立之功,他跋扈地对代宗说:“大家但内里坐,外事听老奴处分。”不久罢职,代宗派人将其刺死。

(赵高之后唯一当上宰相的太监,中国历史上也有且仅有这两个太监宰相,一生忙碌)

8.8童贯

(北宋,1054—1126)

童贯,北宋宦官,“六贼”之一。字道夫(一作道辅),开封(今属河南)人。初任供奉官,在杭州为徽宗搜括书画奇巧。助蔡京为相。京荐其为西北监军,领枢密院事,掌兵权二十年,权倾内外。时称蔡京为“公相”,称他为“媪相”,为“六贼”之一。宣和四年.攻辽失败,乞金兵代取燕京,以百万贯赎燕京等空城而回,侈言恢复之功。七年,金兵南下,他由太原逃至开封。随徽宗南逃。钦宗即位,被处死。《宋史》列为“奸臣”。

8.9安德海

(清,?—1869)

清末宦官。直隶南皮(今属河北)人。自宫入宦,人称“小安子”。同治初,因受慈禧太后宠幸,渐干国政。同治八年,1869年,秋,奉慈禧太后命往南方采办宫中用物。乘楼船缘运河南下,张扬跋扈,招权纳贿。被山东巡抚丁宝祯以“宦竖私出,非制。且大臣未闻有命,必诈无疑”拘捕上奏,随即诛于济南(一说恭亲王奕昕密嘱咐丁宝祯乘机诛之)。

8.10高力士

(唐,684年—762年)

高力士是唐代著名的宦官。他幼年时入宫,由高延福收为养子,遂改名高力士,受到当时女皇帝武则天的赏识。在唐玄宗管治期间,其地位达到顶点,由于曾助唐玄宗平定韦後和太平公主之乱,故深得玄宗宠信,终于累官至骠骑大将军、进开府仪同三司,他一生曾多次平息皇室内出现的纠纷。开元末年,高力士甚至可以先审阅大臣们送来的奏章,小事由其处理,大事才交呈玄宗栽决,玄宗甚谓“力士当上,我寝则稳”。当时朝上,连李林甫和杨国忠都争相巴结高力士,而诸王公主更称高力士为阿翁,甚至连太子都要喊他一声二兄,驸马们都称他阿爷,此为唐代宦官干政之始,但高力士并不如他的徒子徒孙那般专权,而是擅权,但肃宗时,高力士被弹劾流放至巫州,一代宦官从此自云顶掉入地狱。按律高力士本该斩,但顾及高力士对玄宗的忠心,于是将他流放。宝应年间玄宗驾崩,始终渴望回宫的高力士虽被赦还,但却因此而悲痛绝食7日终亡,年73岁,遵先皇遗诏陪葬泰陵。

9其他国家

9.1朝鲜

朝鲜的宦官称为内侍,朝鲜王朝?时期的内侍由内侍府管辖,从最高职位从二品尚膳到从九品尚苑共有140名。内侍一般从小入宫接受阉割,于宫内的内班院接受教育,主要教材是辅佐中国帝王忠臣们事例的《大学演义》。要通过小宦考试才可以接受正式内侍训练。

内侍居住于宫外,但必须让国王随传随到,他们多居于昌德宫前的凤翼洞通往宗庙的路上。他们工作的内侍部在北部俊秀坊(今孝子洞附近)。在大韩帝国末期,内侍住处集中在钟路区云泥洞。

内侍的主要是管理王室饮食诸事,包括尚膳(监督国王饮食)、尚酝(管理厨房)、尚茶(管理茶饮)、尚药(管理药品)等职位。其次是掌管圣旨出纳的承传色。此外,内侍也负责管理宫廷钥匙、清扫、灯火、宫女等业务,王室田地也由内侍管理。

掌管圣旨出纳的承传色往往拥有权力,而上报于承旨的国政悬案通过也要内侍传至国王,一些内侍就垄断有关信息以至讹传,败坏朝政。因此国王的两个近臣承旨和的任用都要非常谨慎。内侍由于服侍于国王左右,地方长官大都为巡察的内侍设宴接风并赠送各种礼物。

内侍与其他士大夫男子一样,会娶妻纳妾,内侍的正室会根据丈夫的官职,被封为一品贞敬夫人、二品贞夫人等。但内侍无法生育,他们会领养孩子。《经国大典》允许内侍领养三岁以下没有父亲的孩子作养子,这些养子大多是在从小入宫接受内侍训练的小内侍中挑选,也有些是选同乡的小孩为养子。内侍死后,养子要负责祭祖。

9.2越南

越南建国的时候沿袭中国的职官制度,也继承了中国的宦官制度。不少宦官活跃于越南历史舞台上。有些宦官,如李常杰、黄五福等,甚至经常挂帅出征,并立下不少战功。20世纪之后,越南的宦官才开始消失。

参考资料:

1.1923年7月16日 溥仪裁撤宫内太监

2.

3.揭密清代太监净身全过程(组图)

词条标签:历史太监封建社会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92617.html

更多阅读

太监-宦官 宦官就是太监吗

这是一个多义词,它还有其它义项:(共2个义项 )添加义项宦官网络用语太监(tài jiàn),也称宦官,通常是指中国古代被阉割后失去性能力而成为不男不女的中性人,他们是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又称寺人、阉(奄)人、阉官、宦者、中官、

就爱日货 买国货就是爱国吗

看到最近索爱上市的T715,想起了我好久之前很喜爱的一款机型w595s。我始终对索尼爱立信情有独钟,因为它不仅拥有日本人做事细致、严谨的质量,还结合欧洲人时尚、科技的外形。这与爱国无关,好的产品就有资格就值得别人去欣赏并拥有。也别

从太监宰相赵高话说“正能量” 赵高是太监吗

从太监宰相赵高话说“正能量”——熊飞骏太监文化是大中国的光荣传统。今天肉体上的太监消灭了;精神上的太监则登峰造极。文化太监的看家本领就是与权力保持“高度一致”。今天文化太监有一个重大的词汇发明——“正能量”。其

喜欢穿豹纹内衣裤就是下流吗? 男人为什么喜欢豹纹

我是一间公司的文员,今年二十二岁,未婚,模样长得秀色可餐,皮肤白皙,可谓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别以为我长得漂亮就很高傲,其实我一点都不会,我虽温柔可爱,但也相当平易近人,为人又有爱心,星期六日有空我经常都为社区做义工,得到周围邻居的赞同。但最

声明:《太监-宦官 宦官就是太监吗》为网友山河故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