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和践行北京精神 如何践行系列讲话精神

作者:杨生平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内容提要:报告人详细梳理了提出北京精神的背景,深入阐述了爱国是北京精神的核心和基础;创新是北京精神的精髓;包容是北京精神的特征;厚德是北京精神的品质等北京精神的具体内涵。报告人指出,把文化变成电影,恐怕还不大够,要把文化变成一种生活方法,让很多人都进入到你的生活方法中来,这是非常重要的。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懈动力,是时代精神的核心。创新一次不够,要不断创新,而且要把创新变成自己的生活品质,不懈地追求。

我记得德国有一个著名的思想家斯宾格勒曾经讲过这么一句话:将一个城市与一座乡村区别开来的不是它的范围和尺度,主要是它与生俱来的城市精神。对人文科学稍微有点了解的人都知道斯宾格勒是一位非常重要的思想家,他曾经写过一部影响世界的著作,叫《西方的没落》。

提炼城市精神究竟有什么意义?我从一般意义上跟大家解释一下,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独具特色的精神品格,是城市的灵魂,是对该城市整的特点和价值追求的高度概括。突出城市精神,至少有两方面的作用:对内有凝聚、激励和导向的作用,对外有树立品牌形象的功能。

究竟如何理解北京精神?昨天我参加西城区的一个专项研讨。西城区目前也在落实两项工作:第一,结合北京精神,进一步提炼西城精神。因为西城文化底蕴比较深厚,而且西城是中央政府很多部门所在地。第二,如何宣传和践行北京精神?要想践行、宣传北京精神,首先必须准确理解北京精神。大家可能通过网络也了解到了,一些人对北京精神的提炼有看法,发表了不同观点。其中大概有这么几种看法,一种看法认为北京精神提的太虚,爱国、厚德都特别大。用哲学的观点看,都是讲宏大叙事,我们现在比较注重小叙事,比较注重生活具体。还有人提出来,爱国,哪个地方不爱国?全国哪个城市不主张厚德?爱国、厚德、创新、包容为什么是北京的特质呢?当然更有甚者很多外地人觉得北京并不包容,有人提出如果想做到包容,必须让外地在北京打工的人跟北京居民享受同等待遇,那才是真正的包容。

提出北京精神的背景

爱国、厚德、创新、包容这四个关键词能不能代表北京的特质?有没有说服力?理论只有说服人才能真正打动人,人才能按真正的理论去进行行动和实践。因此,第一个问题,在我看来非常重要,一定要深刻理解提出北京精神的背景,这是掌握北京精神内涵的重要方面,只有了解了背景,我们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才能把北京精神当成一种战略思考。我从这么几个方面来思考北京精神。

第一,北京精神是在国际文化作用日益凸显,国内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特殊条件下提出来的。对这个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中央已经开完了十七届六中全会,全国各地都在进一步讨论六中全会的精神,对待北京精神,要有文化自觉,我们应该把六中全会的精神跟北京精神紧密结合起来。

当代美国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亨廷顿提出了文明冲突的理论,他的这个理论影响了整个世界的政治决策,各个国家都在考虑亨廷顿的文明冲突。与此同时,又出现了一个思想家,叫约瑟夫˙奈,他也是哈佛大学的政治学教授。美国的很多高等院校提出的一些具体措施,对美国的政治关系、处理国际经济关系,都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我们应该反思我国的高校给政府提出了多少文化贡献力。

约瑟夫˙奈曾经提出了三种权力:第一,以威胁的方法,也就是以挥舞大棒的形式来显示权力。这就是我们通常讲的军事权力,美国在国际关系中经常使用大棒,这个不详细解读了。第二,采用给胡萝卜等引诱的方法来使用权力,这就是我们所讲的经济权力,叫金钱外交。第三,最近国际关系中表现的非常明显的第三种权力就是软实力,展示自身的吸引力。约瑟夫˙奈进一步解释,软实力主要是三种涵义:第一,靠文化;第二,靠政治价值观;第三,靠国际关系的策略。也就是说用我们的方法引诱你,不威胁你,也不给你允诺,但是我用我的魅力让你对我很崇拜。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经讲过这么一句话,对中国这样的国家,我们并不觉得可怕,因为中国只能出口电视机,但是不能输出电视剧,这样的国家不是文化强国。而美国的“三片”不仅影响着中国,甚至影响着全世界,好莱坞的大片、麦当劳的薯片和英特尔的芯片这“三片”是美国强大的文化软实力。除了这三片之外,我们听音乐一般听格莱美的,按照西方的休闲方法进行生活,这样就加剧了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强大吸引力。

前段时间我们在讨论中特别提出一个概念,叫文化版图。大家知道目前国际版图划分,最明显的划分是陆地、海洋的版图,后来慢慢认为一个国家的主权版图还包括空中的。今天我们又提出一个新的概念,文化版图。大家知道目前中国国内的一些官员,虽然身在中国,但都是裸官,随时准备撤退,他是不是文化版图上的中国公民?这个问题值得思考。因此,从战略上思考文化非常重要,这也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一个非常重要的背景,国际文化软实力太重要了。

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食品消费占总消费程度越高,这就说明对文化需要的程度越低,也就是说恩格尔系数越高,文化消费需要程度就越低,恩格尔系数越低,人们对其他要求就越来越高,特别是对文化要求越来越高。现在不仅城市人要求文化生活,甚至农村人也需要文化生活,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真正能够提供给大家并且让大家赏心悦目的、真正产生影响的文化产品并不多,所以要加强文化建设。

第二,提炼北京精神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需要。中国古代思想家管子曾经说过,“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何为四维?礼义廉耻。也就是说一个国家如果没有礼,没有义,没有廉,没有耻,很难长期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顺应时代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一定阶段提出的。

首先,它是对我国当前思想道德领域存在问题的深刻洞察和合理解决。

大家知道当前我国思想领域当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信仰问题。客观地说,相当多的人思想迷茫,并不是说社会主义没有吸引力,但是相当多的人认为讲责任太累,讲崇高太虚,这种思想对他没有吸引力,解决不了他的思想问题,解决不了思想饥渴,所以相当多的人去追求宗教。大家应该了解到,前段时间很多地方在放宗教政策宣传的碟片,因为中国目前宗教非常多,而且影响面很大。我们要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宗教会这么有影响?从相当多的大学生的思想调查来看,很多人说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这就证明思想问题很严重,需要解决。但是我们提供的方法可能不能解决他的问题,所以他对我们这套很不买账。这问题要不要解决?怎么解决?中央必须有办法,必须拿出方案来,必须要针对这些问题加强一种正面的道德建设。

其次,它是对文化经济的准确把握。

目前情况下,文化是经济的一个重要来源,而且某种意义上讲,文化产业应该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支柱产业。以前我们对文化问题的认识,只是停留在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上。但是现在文化直接就是经济类的,我们提出一个概念,文化生产力。美国这方面的文化生产力做的非常不错。美国拍了很多电影,在《花木兰》、《功夫熊猫》、《2012》等文化大片中还以中国文化、中国元素作为主题,让中国人看完以后非常激动。像美国这样的国家,都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

我记得前几年,英国有一个人写了一本书,叫《中国可以改变世界》。这本书出来以后,很受中国一些知识分子、政治家的欢迎,大家都喜欢看,中国可以改变世界,中国的实力很强。有一次他接受一个记者采访,他说我知道中国人爱听好话,我要把好话说够,让中国人一定要买我的书。当然他说你们放心,这本书的核心价值仍然是西方的,赚的钱仍然给西方人。这就证明一个问题,在文化产业问题当中,我们既要加强文化产业发展,又要有一个合理的文化产业的方略。人家加强文化建设,但是他们真正相信我们的文化吗?这个问题要思考。

最后,它是对文化软实力与文化在综合国力当中地位的认识和合理预测。这个就不详细解释了,也就是说在综合国力中,文化的地位十分重要。如果有人了解西方后现代思想就会知道,社会的生产特点是消费引领生产,消费由什么决定的?消费是由文化决定的,消费是由符号决定的。你可以从文化当中发明一个嘉年华,你可以从文化当中设想一个迪士尼,但是最后让很多人投入在你的活动中,这是真正文化产业的前沿。把文化变成电影,恐怕还不大够,要把文化架空变成一种生活方法,让很多人都进入到你的生活方法中来,这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个问题上,必须要提出一个方法,必须用价值引导发展,因此必须归纳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大家应该知道,提炼北京精神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体现。

第三,提炼北京精神是建设中国世界特色城市,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的重要举措。北京提出北京精神,实际上确立了一个目标,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城市。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近些年来,北京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GDP含金量排名全国第二,高校云集,人才荟萃,是全国科技信息的中心,科研成果居全国领先地位,高科技产业生产总量居全国前列,高科技园区发展迅猛,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双轮驱动已形成北京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北京在2008年奥运会以后提出“三个北京”,然后提出双轮驱动,既要靠科技,又要靠文化。但是,我们离世界城市和先进文化之都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这就决定了北京精神的导向必须具有未来的导向,站在未来时代发展的制高点提炼、打造、宣传北京精神。

我们要反思一个问题,北京虽然是三大中心,但北京凭什么能够变成世界城市?因为是首都吗?华盛顿也是美国的首都,为什么谈到世界城市美国首先谈的不是华盛顿而是纽约?因此,我们要搞清楚一个概念,北京要打造世界城市,必须要有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相当多的要靠产业,亨廷顿提出的软实力。在软实力面前,硬实力的作用无可抵挡。但是现在要问,北京有什么硬实力?认真盘点发现,主要是靠文化产业。刚才我讲了很多,北京高校云集,北京大概聚集了重点高校80多所,211工程院校20多所。据了解,全国大概500多家出版社,北京占了250多家。这就说明文化有优势,文化有产业。那走向未来的世界城市,怎么打造文化产业?必须加强文化建设,加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双轮驱动。

只有把三个方面的背景全面理解了,才能准确理解北京精神。

北京精神的基本特征

我先介绍一下部分国外城市的城市精神。

首先,纽约精神。纽约有一个城市指南,书名叫《纽约精神》,纽约城市网站的名字就是纽约精神,关于纽约精神的讨论很多,比较集中的有以下几点:第一,高度的融合力;第二,卓越的创造力;第三,强大的竞争力;第四,非凡的应变力。城市精神的提出比较复杂,有的是自觉提出的,有的是自发提出的,有的是自己总结出来的,有的是时间长了,被人认定的。

前段时间讨论北京精神,有人说为什么现在讨论北京精神?北京这么长的历史,怎么可能没有北京精神呢?北京是有它的精神的,如今我们提炼的北京精神不是大家理解的那个北京精神。北京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800多年的建都史,作为七朝古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它怎么可能没有精神呢?它是有的,只不过我们以前没有提炼。

北京人自己对自己有一些定位,外地人对北京人也有一些定位的,不可能没有城市精神。但是我们今天提出的城市精神是人文的精神,历史和现实的融合,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永不屈服的坚定精神,包括巴黎时尚之都、浪漫之都、文化之都和服饰之都,一谈到巴黎就想到浪漫。东京也有它的精神,最值得关注的是新加坡精神,新加坡这个精神提炼出来以后,对新加坡的整体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新加坡原来是马来西亚的一个小渔村,但是目前它的国际影响力这么大,跟它的综合治理是有关系的。

再看看国内城市的一些精神。上海,海纳百川,追求卓越。青岛,也提了诚信博大,和谐卓越。杭州是精细和谐,大气开放。广州也提出来敢为人先,奋发向上,团结友爱,自强不息。究竟怎么提炼北京精神?有一条大家提的比较多,大家都觉得北京精神应该大气、首善,当时五条表述语其中有一条:凝千载,纳百川,践行首善。大家觉得这一条好像很带有北京特点。但是我们要问一个问题,对于老百姓来说,怎么凝千载?怎么纳百川?怎么践行首善?因此,我们今天提出来的北京精神的表述语,它真不是一个口号。我们有这么几个考虑,第一,应该把北京精神跟时代精神统一起来。第二,要把城市的共性和北京的个性统一起来。第三,要把城市特色和市民气质结合起来,我们讲的不完全是城市精神,一定要谈到市民,让市民好掌握。第四,丰富内涵和简洁形式的统一。第五,要把北京特性与首都性质的统一起来。

北京精神跟上海等其他城市精神还不大一样,因为北京有一个特点,北京还是中国的首都。因此,刘淇讲话当中特别提出这个概念,北京精神的发展、提炼、践行,对全国具有示范和辐射作用。因此,我们认为北京精神的提炼跟广州、上海、青岛的提炼是不同的。我们必须从新的角度去理解它。

北京精神的内容及其关系

虽然《北京精神50问》已经出了,另外一本书也出了,叫《北京精神百家谈》,但是到目前为止,我感觉有一个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北京精神的表述语有了,这个大家都知道了,但是北京精神的内涵是什么?怎么从深刻的角度理解它的内涵?

我是这么理解北京精神的,北京精神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对北京城市特质和居民品质的高度概括和科学凝练,是指导未来北京又好又快发展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城市,树立良好城市形象和培育优良市民品质的核心价值观。所以我把它概括为市民品质的核心价值观。

大家应该知道,今天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是价值观,经济一定有核心价值观,怎么发展总得有核心价值观。协调发展?还是增长式发展?政治得有核心价值观,最终要达到什么目标?文化得有核心价值观,社会得有核心价值观。因此我们可以这么说,核心价值观事实上是引领整个社会发展的灵魂。因此,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报告中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大家一定要从战略高度去理解北京精神的提炼,只有把北京精神理解为核心价值观,才会把它用来指导本单位的工作,确定经济目标、文化目标、社会目标。

这个地方特别提出了市民问题,也就是对市民有要求,不是跟市民没关系,下面我用简短的时间介绍一下它们的关系。爱国是北京精神的核心。有人提出一个问题,哪个城市不爱国?爱国不是北京特色。但在全国这么多城市当中,最能集中体现爱国精神的应该是北京。不是说大家爱不爱国,关键是最能体现的是谁。我想这应该是北京的特色。我稍微解释一下,北京是一座具有强烈爱国传统的城市,北京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800多年的建都史,作为七朝古都,爱国精神是长期历史积淀的结果。爱国有两重涵义,一种是政治解释,一种是道德解释。但是这个地方更多是从政治角度去解释爱国的。因为中国古代政治有一个特点,一般是把道德政治化,政治道德化。如果把爱国仅仅理解为一种道德恐怕强不够,一定要上升到政治高度。因此,北京的政治感怎么体现?就是爱国。北京是七朝古都,所以它的政治意识很强。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北京与祖国的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近现代史上,北京爱国精神得到了深化。从五四运动到开国大典,从抗震救灾到百年奥运。我在解读北京精神跟奥运关系的时候,我讲了一句话,百年奥运圆了中国人民的奥运梦,奥运百年刻下了奥林匹克的中国印。也就是说中国,特别是北京给奥林匹克留下了深刻的一页印记。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无不体现了北京人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

如何理解和践行北京精神 如何践行系列讲话精神
爱国是北京精神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我想这不为过。爱国是北京精神的核心,是创新、包容、厚德的基础,只有在爱国精神的引导下,北京才能勇于创新,开放包容,厚德诚信,推动首都发展,发挥全国示范和辐射作用。

爱国的政治情怀是其他三个的基础,要创新总得有方向,关键看往什么地方发展。我曾经讲过这么一句话,现在创新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了,甚至连小偷都要创新了,他要提高科技含金量。有人讲包容,是不是什么都包容?恐怕也不是这样,我们讲包容也是有底线的。包括厚德,不是什么德都需要的。所以要爱国,特别要有进步的爱国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体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更需要爱国精神,如果没有向心力,没有凝聚力,怎么能够实现这个目标?

创新是北京精神的精髓。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懈动力,是时代精神的核心。大家知道今天的创新发展太快了,以前人们感叹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但现在一项新的技术发明以后,能领先10年、5年就相当不容易了。创新一次不够,要不断创新,而且要把创新变成自己的生活品质,不懈地追求。

现在看创新是不是北京特色?北京人民有着追求创新精神和从事创新实践的传统,历史上的北京人正是靠创新精神才留下了恢弘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无数创新的佳话。北京猿人发现以前,西方有一个主流观点认为,亚洲人是非洲人的后代。但是北京猿人的发现,改变了这个看法。北京猿人发明了新的工具,已经开始使用火了。而且大家知道,北京是多少朝古都,各种文化交融,它如果不创新,它怎么生存?每一个朝代的建立,都必须创新。现在的北京人,更是以宽广的胸怀吸纳中外优秀文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双轮驱动加快北京的发展,加快中关村国家自主园区的建设。未来的北京,要进一步培育创新主体,从多角度、多方位提供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推动北京综合发展。这个地方有一个问题稍微说明一下,建立创新生态平衡区,要让大家敢于创新,能创新,创新成果马上变成现实。

前段时间我们在讨论一个问题,西方有三个苹果,第一个苹果是《圣经》当中的苹果,它引起了创世说。第二个苹果是牛顿的苹果,因此有了万有引力定律。最近讨论最多的就是第三个苹果,乔布斯的苹果。乔布斯他用苹果命名自己的公司,实际上没有更多的想法,只是因为那段时间他就喜欢吃苹果。据说有一天他从苹果园出来,他公司的人才讨论命名这个产品的名字,乔布斯说就用苹果吧,因为苹果有趣,很有生机,让人看了以后不觉得害怕,而且他还特别在上面咬了一口。

但是苹果出现以后,对我国的文化产业影响很大。前段时间我们还在讨论,中国移动跟中国出版总署正在加强一个新的技术建设,就是手机阅读。目前很多人阅读是通过手机阅读,中国移动跟中国出版总署已经研究了核心技术,据说每年都能够赚好几个亿。但是苹果产品出来以后,马上就有很多企业的产品卖不出去,一下面临崩溃的边缘。

我记得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尼采曾经讲过一句话,他说只有强者的文化才能培养真正的强者。如果当一个强者生活在平庸的文化之中,平庸的文化关系当中,最终便会把狼变成犬,把野兽变成家畜。我们引了这么多高端人才,必须给他们提供环境,特别是文化氛围。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鹤立鸡群。如果把标准定在鹤上,那鹤会感到非常高傲,一看大家腿都这么短,就我腿长,我一枝独秀,我感到骄傲、自豪。如果把标准定在鸡那儿,用尼采的观点解读,鹤就会因为过分的自卑而死亡。一看别人都这么短,我腿怎么这么长啊。别人脖子都这么短,为什么我的脖子这么长?到最后变成抑郁,自杀身亡。

尼采的观点有需要批判的地方,但是今天在创新生态的培育上,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迪,创新既要有社会生态,更要有文化生态。这里面文化生态包括包容、厚德。

包容是北京精神的特征,这里面给大家一个比较明显的感觉,包容这个特征提出来以后,大家觉得包容这个词挺亮。如何理解包容?包容是以宽阔的胸怀和气度,容纳人和事物,有宽容和容纳的双重涵义。这样大家接受起来还不大方便,我把包容分成五层涵义。

第一,包容是海纳百川,雍容大度的胸襟和气度。这就是中国人讲的一句话,宰相肚里能撑船。你得有这个气度,你得能够容忍别人比你强,你得能容下他,别人比你弱,你得扶持他。我们得以人为本,要为人家考虑。

第二,包容是尊重差异,发展共存的现代城市人的优良品格。凡是国际大都市,国际交往都非常频繁,各种人才都会汇聚,各种生活方法都会同时存在。因此,现代城市人既能够容下精英,又能够容纳农民工。北京人已经体会了,春节前后离开了外地农民工,北京的生活质量下降了。现代城市人特征是什么?现代城市人的优良品格,其实最明显的就是包容,要包容不同人、不同物。还有一个特点很重要,市场经济发展以后,价值必然多元。价值多元明显的表现是什么?人家喜欢这种生活方式,你喜欢这种生活方法,那么你能不能包容?人家喜欢中式的生活方法,你喜欢西式的,人家喜欢白天工作,晚上休息,你可能喜欢白天睡觉,晚上工作。有的同志特别是年岁稍微大一些的,他看不惯,但是作为一个现代城市人,特别是世界城市的人格,你必须要有包容的特点。

第三,包容是博采众长、兼容并蓄的思维方法和精神境界。有一位法国的思想家把创新分成两种,一种叫变革,一种叫创新。变革和创新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变革是在同一个领域用同样的方法发现和提出新问题,这最多叫变革。创新是什么?创新是在一个完全不同的新领域,而且用的是跟以前不同的方法提出的,比如牛顿力学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绝不是在牛顿力学的修修补补的基础上提出的,他完全是用新的思维提出来的,这才是今天以及未来发展的创新思维的主流,所以我们知道,创新要找灵感。创新要培育思维方法,尊重差异,差异共存,这是创新思维方法的核心。要允许不同观点存在,或许可以从不同观点中找到自己发展的灵感。对自己最有用的往往是最反对自己的人,反对的人,他一下找到你的死穴,或许对你影响非常大。

第四,包容是差异共存,和而不同的城市精神和城市气质。一个现代城市,如果各种东西都有,对你的审美消费是有帮助的。中国人越来越感觉到,前几年感觉民族的东西赶不上世界的,要追求西方的,现在明显发现一个问题,越是民族的越是自己的。所以现在又过度的开发,各个少数民族原生态的地方又过度的开发,但是最少给我们一个灵感,因为有多样化的生态,所以才有今天新的发展。

第五,包容是互谅互让,互利共盈的经济发展方式和发展模式。胡锦涛提出包容性发展,有两层涵义,一层是面向国际的,强者要有生存空间,弱者也要有生存空间,另外一层是面对国内的,既要发展大型企业,也要保护那些中小型的农民企业。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北京历来以宽容的胸怀和开放的心态,吸纳和融合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形成了自身独有风格的北京文化。北京的文化根上讲是中原的农耕文化,它的西北应该是西北的草原文化,它的东北应该是东北的森林文化。北京文化的精神就是在三种文化的包容之中发展的,在包容当中创新的。

厚德是北京精神的品质。厚德这句话来源于《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我对厚德这个问题曾经做过解读,厚有两层涵义,一个是形容词,深厚,是大德,不是一般的德,德比较厚。第二层涵义是动词,给人、给物以深厚的道德、大德。这个地方的厚德,我认为它应该是两层涵义同时具备。

厚德是不是北京品质?我想在这个问题上,其他一些城市跟北京真是没法比。北京历史上就是厚德之城,首善之区,紫禁城中轴、四合院这些独具北京特色的文化符号,无不体现了综合有序的文化风格。为什么故宫影响这么大?不仅仅因为它是皇宫,还因为它体现了一种中华文化:尚礼厚德,宽容助人,也是北京人世代相传的优良品德、优良传统。

这个地方我特别讲一个概念,当前的道德精神文化一定要注重诚信建设,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也是北京厚德精神的重要体现。我特别引用了三句话,民无信则不利,商无信则不兴,国无信则不威。由此,诚信是个人立身之本,企业经商之道,国家发展之基。

践行北京精神

北京精神提炼出来以后,有利于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促进北京又好又快发展,对树立良好市民城市形象,对培育优良市民品德都非常重要。

第一,政府践行北京精神。政府应该把北京精神作为一个战略思考的重要组成部分,融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各个方面。第二,部门践行北京精神。各单位、各部门要把自己的实际和北京精神结合起来,特别是要将北京精神和企业文化结合起来,形成有特色的单位核心价值观。此外,还要和整个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结合起来。第三,市民践行北京精神。北京市民究竟怎么践行北京精神?这实际上暗含一个意思,北京精神跟北京市民有没有关系?大家应该感觉到,北京精神对北京市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北京市民具体的生活中,离不开北京精神,更需要北京精神的引领。

社会的发展往往表现在语言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如果没有创新精神,根本就进不了人家的语言体系。就像我们曾经讲的,杨子荣要打到威虎山,首先必须懂得黑话,要进入新新人类或者一个新的阶层当中,就必须首先懂得他们的语言。

当然了,在生活当中,我们也包容。你不包容也不行,但是包容是有局限的,包容是有尺度的,把乾隆改为戏说乾隆,把孙悟空改成大话西游。孙悟空本来不搞对象,也不结婚,非要让他搞对象,而且搞了两个对象,其中有个对象是他的对手白骨精,取名白晶晶,最后拍部电影《大话西游》。因为有人看,我们要宽容、包容。意识形态的建设要广泛尊重民意,但必须要有预警机制。

由此,我提出这么几条,对个人来说,应该把北京精神当成一种自觉的精神追求。如果把创新当成一种谋求利益的手段,永远不会有大的突破。

必须把北京精神贯彻到个人工作和日常生活当中,你的工作要创新,你的工作要包容,你的工作要爱国,你的工作更要厚德,特别是在人际交往当中要自觉树立北京形象。其实一个城市的形象,相当多的是通过个人树立的,北京人到外地,你的形象比较好,人家一看,北京人真讲礼仪;你到外面经常打架斗殴,马上对北京人看法就不大好。只有每个人深刻理解了北京精神,只有每个人自觉践行北京精神,那北京精神才会成为一种亮丽的城市名片,它必将在世界传递,也将推动北京的文化发展和整体发展。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93395.html

更多阅读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说课稿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ppt

各们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一、说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地位和作用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期,因此,在整个思想品德教学

对于房地产营销的理解和认识 三项机制的认识和理解

对于房地产营销的理解和认识首先,我了解了房地产营销的含义,房地产营销,是指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开展的创造性适应,动态变化着的房地产市场的活动以及由这些活动总和形成的房地产商品服务和信息从房地产开发经营者流向房地产购买者的社

声明:《如何理解和践行北京精神 如何践行系列讲话精神》为网友不介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