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 刀郎歌曲背后的故事 歌曲嫁衣背后的故事

[追忆]刀郎歌曲背后的故事

来源:百度刀郎吧

作者:没有刺的刺猬

1.<<守候在凌晨2:00的伤心Showbar>>:
这个秀吧位于乌鲁木齐黄河路边与五一路交叉口的鸿福大饭店的四楼。这个饭店在新疆很有名,五星级的,饭店门口就是著名的五一夜市。秀吧当时每个月换一台主题晚会,晚会名字是“环球之旅”,演出各国风情,节目很有气势,演过纽约、百老汇、亚洲风情,当然也有歌里唱的西班牙。为了演出效果,要经常排练,排练完以后,乐队一般都是下楼直奔刚开市的夜市要一些烤肉,几瓶啤酒,吃完喝完,差不多就开始演出了。罗林在鸿福的秀吧演出了差不多五年,这五年对他非常重要。虽然是办舞会,但是这不丢人,从事音乐的人不去办舞会怎么生活?而且每天办舞会对自己的业务也很有帮助,这点他至今也承认,不像当今国内娱乐界很多名人耻于说自己出名前办舞会的经历,觉得很丢人,对于这种人,用新疆话就是“装X”。守候在凌晨2:00的伤心Showbar这首歌,不是写罗林自己,使他身边的人的故事,是乐队其中一个成员的故事.
故事的主角,叫小岳,爱着他的姑娘是舞蹈演员小张。在秀吧工作很长一段时间后,同时也在经历了很多磨难之后,因为小岳身体不好,周围的朋友和家人都担心,如果这段感情无果,他是否能承受?而小张家在山西,父母能放心吧女儿交给远在西域、而且身体不好的小岳吗?基本上,两人周围充满了猜疑、担心…………,但是,在心里面,大家还是希望两个人都能幸福,所幸的是,两人通过努力和真情的感化,双方的家人都表示了谅解和支持,婚期也订了,就在2004年,婚宴就定在了两人相识的鸿福大饭店,现场很热烈.

2.《德令哈一夜》:诗人海子1988年写了一首诗《日记》,内容如下: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笼罩
姐姐,我今夜只有戈壁

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
悲痛时握不住一颗泪滴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
这是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

除了那些路过的和居住的
德令哈┄┄今夜
这是唯一的,最后的,抒情。
这是唯一的,最后的,草原。
我把石头还给石头
[追忆]刀郎歌曲背后的故事 歌曲嫁衣背后的故事
让胜利的胜利
今夜青稞只属于她自己
一切都在生长
今夜我只有美丽的戈壁 空空
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

据说这背后的故事:那时,海子迷恋上了比他大二十多岁的一位女作家。那位女作家并不漂亮,可是海子热恋着她。一个夜晚,下着大雨,海子在北大的校园里合着双手,跪在地上,等待着那位女作家,直到第二天天亮。女作家受不了,就回到西部,海子就一路追随而来,在火车经过德令哈时写了这首小诗。

藏族诗人嘎代才让写了一首相关的诗:《德令哈的夜晚》

最后一场雨遍布全城的时候
几乎没有停止的意思
我就这样来到了不同于往年的德令哈

在沉寂和安详中度过一些夜晚之后
我蓦然想起美丽的戈壁
还有诗人海子当年写给姐姐的日记

谁能熬得过德令哈的夜晚
谁能躲得过德令哈的雨水

对于读过这两首诗且知道海子那首诗背后的故事的人,“德令哈”无疑是有与爱情有关的特殊含意的,“我们赋予一个地名的意义除了音义上的效果之外,更多的是历史事件的意义”,当然这里是“文学上和历史上的意义”。

“海子的故事”,“谁能熬得过德令哈的夜晚,谁能躲得过德令哈的雨水”,我想这就是《德令哈一夜》这首歌的秘密.

原贴已经找不到.

3.<<喀什葛尔胡杨>>:
胡杨,又称胡桐,为杨柳科落叶乔木。胡杨能忍受荒漠中干旱,对盐碱有极强的忍耐力。胡杨的根可以扎到地下10米深处吸收水分,其细胞还有特殊的功能,不受碱水的伤害。

胡杨是最古老的杨树,在6000多万年前就在地球上生存了。它树高15~30米,能从根部萌生幼苗。胡杨在我国西北生长较快,它可以阻挡流沙、绿化环境、保护农田,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造林树种,主要分布在新疆南部、柴达木盆地西部,河西走廊等地。胡杨是新疆古老的珍奇树之一,在我国古籍中又称胡桐或梧桐,维吾尔族称托克拉克,意为最美丽的树。由于它具有惊人的抗干旱、御风沙、耐盐碱的能力,能生存繁衍于沙漠之中,因而被人们赞誉为"沙漠英雄树"。胡杨是一种高大的落叶乔木,树高一般15米以上,最高30多米,胸径可达2米,足可数人合抱。在新疆民丰县的无边无际的沙漠中,有一独株胡杨树,高32米,覆盖面积800多平方米,号称新疆的"胡杨之王"。株株胡杨的形象,姿态各有差异,它们群立于荒漠地带,给人以古劲、奇特的印象。清人宋伯鲁在其咏胡杨的诗中曾惟妙惟肖的写到"君不见额林之北古道旁,胡桐万树连天长。交柯接叶方灵藏,掀天掉地纷低昂。矮如龙蛇欲变化,蹲如熊虎踞高岗,嬉如神狐掉九尾,狞如药叉牙爪张!”。胡杨之奇在于起源古老,它的祖先远在一亿三千九百万年前(白垩纪)就出现了。两千五百万年前(中新世),它的祖先就到达了天山山间盆地。一千二百万年前(上新世)已遍及中亚、新疆和我国西北。胡杨之奇,还在于叶形随阶段发育而变化,故又有异叶杨之称。它的苗期叶,细长如线;五至十五龄,叶形变宽如柳;十五龄以后,叶形似扇,两面同色,颇象银杏。它蔚然翠绿,迎风摇曳,给茫茫沙漠增添了无限生机。


会哭的胡杨

胡杨还会哭呢!《新疆与图风土考》曰:"夏日炎蒸,其津液自树梢流出,凝结如琥珀为胡桐泪;自树身流出色如白粉者为胡桐碱"。因为胡杨将吸收的盐分部分储藏体内,部分又通过表皮裂缝向外溢出,排除体外,形成白色或淡黄色的块状结晶,即胡杨碱,《本草纲目》称胡杨泪。这种通过植物体搬运盐分的现象,是胡杨生态学上一大特点,也是它适应干旱荒漠地区土壤盐渍化的特殊能力。
胡杨的寿命长于云杉。维吾尔族相传,胡杨能活三千年,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胡杨一生都在顽强地同风沙作斗争。它们甘居荒漠,以粗壮的躯干的群体阻挡着流沙,抵御了寒风,保卫了绿洲,维护了干旱地区的生态平衡。
胡杨一身是宝:它的树叶含丰富的蛋白质和盐类,是牲畜过冬的好饲料;它的木材柔韧,耐水耐腐,有美丽的花纹,是三合板、镶木地板的好材料。胡杨碱可以入药、制肥皂。胡杨对人类的要求甚少,却为人类献出了自己的一切,无愧于"沙漠英雄"的美称。

真是:不到大漠,不知天地之广阔;不见胡杨,不知生命之辉煌;
由此无数文人墨客联想到了"凤栖梧桐"。

沙漠的生命之魂

胡杨,是生活在沙漠中的惟一的乔木树种,而且,它自始至终见证了中国西北干旱区走向荒漠化的过程。而今,虽然它已退缩至沙漠河岸地带,但仍然是被称为“死亡之海”的沙漠的生命之魂。

胡杨虽然生长在极旱荒漠区,但骨子里却充满对水的渴望。尽管为适应干旱环境,它做了许多改变,例如叶革质化、枝上长毛,甚至幼树叶如柳叶,以减少水分的蒸发,因而有“异叶杨”之名。然而,作为一棵大树,还是需要相应水分维持生存。因此,在生态型上,它还是中生植物,即介于水生和旱生的中间类型。那么,它需要的水从哪里来呢?原来,它是一类跟着水走的植物,沙漠河流流向哪里,它就跟随到哪里。而沙漠河流的变迁又相当频繁,于是,胡杨在沙漠中处处留下了曾驻足的痕迹。靠着根系的保障,只要地下水位不低于4米,它依然能生活得很自在;在地下水位跌到6—9米后,它只能强展欢颜、萎靡不振了;地下水位再低下去,它就只能辞别尘世。所以,胡杨一生一世都在寻找生命之源,就像我们人类寻找生活的希望,每个人看到胡杨就会产生一种敬意。

4.<<艾里甫和赛乃姆>>:
艾里甫和赛乃姆的故事在新疆乃至中亚地区流传很广,还曾经被拍成电影,艾里甫和赛乃姆在中亚的影响,大概和梁山伯与祝英台在汉族地区差不多.
  《艾里甫与赛乃姆》是维吾尔族民间爱情叙事长诗。在维吾尔人民中家喻户晓,广为流传。长诗的基本情节为国王阿巴斯之女赛乃姆,与丞相艾山之子艾里甫经他们的父亲指腹为婚。两人自幼青梅竹马,长大后又同窗攻读,在耳鬓厮磨中产生了爱情。后国王撕约悔婚,艾里甫不顾艰难险阻潜入宫中当园丁。后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携赛乃姆私奔出走。
  这部叙事长诗在乌孜别克、土库曼、阿塞拜疆、卡拉-卡勒帕克和土耳其等民族中还有若干不同的变体。这些不同的变体,都是从原在中亚广泛流传的故事的基础上衍变而来。
  在《艾里甫和赛乃姆》的诸变体中,情节是从阿巴斯王的家庭生活开始展开的。在长诗中,阿巴斯王先是被描绘成一个刚愎自用、失却公正的君王,后来终于幡然悔悟,站到正义一方,从而表达了人民要求“公正君王”的理想。“公正君王”的理想是在15、16世纪维吾尔文学中出现的一个传统主题。在长诗《艾里甫和赛乃姆》中,这一理想也得到了集中的表现,表明它同当时的时代密切相关。
  《艾里甫和赛乃姆》是按维吾尔民间长诗的传统风格,以韵文、散文交替构成的抒情叙事长诗,它的音乐性极强。维吾尔人民著名的音乐套曲“十二木卡姆”也被应用在《艾里甫和赛乃姆》中。长诗中有近50个双行是用“十二木卡姆”曲调吟唱的。

5.<<在那遥远的地方>>:
在60年前的金银滩草原上,风华正茂的王洛宾和清纯如水的萨耶卓玛,演绎出了一个美丽的传奇故事。60年后,卓玛的弟弟首次讲述了那鲜为人知的一切: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们走过她的帐房,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

“她那粉红的笑脸,好像红太阳,她那美丽动人的眼睛,好像晚上明媚的月亮。”

“我愿抛弃了财产,跟她去放羊;每天看着她迷人的眼睛和那美丽金边的衣裳……”

 这首传唱近60年的歌曲,让几代中国人如痴如醉。歌中那“遥远的地方”究竟在哪里?传说中的卓玛是否如歌中所唱的那样美丽?

  轻轻一鞭,打出不朽之作

1939年的夏天,草原上风景如画。中国电影创始人之一的郑君里,率摄制组千里迢迢来到金银滩草原,拍摄一部影片《祖国万岁》。当时,邀请了正在西宁教书的王洛宾参加。

摄制组在青海湖畔开机。郑君里请当地同曲乎千户的女儿萨耶卓玛扮演影片中的牧羊女,王洛宾扮演萨耶卓玛的帮工。此时,卓玛正是情窦初开的17岁少女。她头发梳成了十多条小辫披在身后,两只大眼睛闪射着大胆而炽烈的光芒。那时金银滩上有个说法:“草原上最美的花儿是格桑花,青海湖畔最美的姑娘是萨耶卓玛。”

剧中有一个情节,王洛宾和卓玛同骑一匹马。活泼大胆的卓玛,时而驱马狂奔,时而勒马立起。为了不使自己摔下去,王洛宾只好紧紧抱住卓玛的腰身……

黄昏,“牧羊女”卓玛和“帮工”王洛宾共同赶着羊群回到羊圈,仔细地清点着羊只的数目。夕阳下的卓玛亭亭玉立,晚霞的余辉映照出卓玛的侧影……王洛宾被这一切陶醉了。卓玛举起了手中的牧羊鞭,轻轻地打在了王洛宾的身上,转身跑了。王洛宾呆立在原地,仔细回味着那一鞭的滋味……

6.《打起手鼓唱起歌》:

每当人们唱起《打起手鼓唱起歌》的时候,不禁会唤起对已故人民音乐家施光南的回忆。作词家韩伟清楚地记得1972年,这个不平凡的年份。他说:“一天,我准备去海河游泳,传达室的大爷叫住我,给我一封信,是我的同事,同在天津歌舞剧院创作室工作的施光南从北京写来的。我带着这封信到了海河边,我是在水中打开的这封信。施光南在信中介绍了一首新谱的新疆风味的曲子,让我填词。我在水中按着信上所写的调子哼唱起来,越唱越激动,也顾不得游泳了,站在河边就填起词来。填完后,我激动地穿上衣服飞快地跑到附近的一个邮局,将歌词装进信封就发往了北京。没过多久,我从收音机中听到了一阵熟悉的旋律,仔细一听,才知是那天在海河边为施光南填的那首———《打起手鼓唱起歌》,是罗天婵演唱的。这首新疆维吾尔族风味的抒情歌曲,旋律跌宕起伏,优美动听,唱起来琅琅上口,一下子就在人群中传唱开了。”然而在那个年代里,却被禁止传唱与播放。施光南也被发配到天津大港油田劳动改造,韩伟跟着“陪绑”去了。

  韩伟说,看似文弱书生的施光南其实是条硬汉子,没有什么能阻止他为人民大众写歌的信念。1976年,“四人帮”终于垮台了。韩伟记得,当时,人们都在喝喜酒,吃喜面,歌舞剧院食堂里也处处是人们碰杯的场面。他被这炽热的情绪感染了,抑制不住心中的激情,马上创作了《祝酒歌》的歌词,拿给施光南,施光南与韩伟一拍即合。一个个发自内心的音符在钢琴中跳跃,优美的旋律饱含着艺术家对新时代的期盼与歌颂诞生了。“美酒飘香歌声飞,朋友啊请你干一杯……”

7.<<谢谢你>>2005年,6月22日,这个原本我自己都要淡忘了的日子,终究还是和刀迷欢快的度过了,看到这么多刀迷,我回想这一路走来的艰辛,真的很想对大家说声谢谢你
还记得《第一场雪》带来的轰动,刚成名的我便遭到媒体的攻击,那些"想象力丰富"的记者们绞尽脑汁,千方百计的"发明"新闻标题,什么"刀郎现象"拉,"一夜走红的背后"...种种压力没有使你们退缩,你们毅然的维护着我,保护我,你们战胜了媒体的舆论,我非常感动...
《胡杨》带来的厄运更是严重,各种盗版,冒充盛行,随即就出现了"西域刀郎","大漠刀郎","XX刀郎",有时候,我都感觉自己是不是得改名叫"四川刀郎"或是"盆地刀郎"!不止这些,商品也被挂上了"刀郎"的名号:茶杯,花生米...等等包装袋上都“赫然”印着“刀郎”!让我欣慰的是,你们依旧支持我,支持刀郎罗林,维护着我的权益.
....
生日过完了,刀迷渐渐的散去,我坐在桌前,在纸上写下我的感激:
谢谢你
你搂着我的伤痛抱着我受伤的心
在迷乱尘世中从来未曾说放弃
你牵着我的手走进明天的风雨
不管前路崎岖你从来坚定
这张纸,是我本来准备用来写新专辑的歌词的.

8.<<雁南飞>>
这是刀郎翻唱专辑中的一首新歌.

这首歌曲的录制也是颇费周折,临原定的交母带的日子前的3天,刀郎忽然觉得在演绎上还缺乏新意,于是立即招回还在香港做造型的黄灿,将歌曲改成2人的对唱.

在配唱过程中,作为制作人的刀郎又感觉到,原定的调并不能够表现出黄灿的音色,因此作出决定将编曲升高一个调,这个决定让黄灿及所有人都非常意外,这不仅意味着所有的伴奏部分要重新录制,而原本适合刀郎自己的调就会发生变化,我们都知道,刀郎每次都会把演唱的调定到极限,这就意味着他将再次挑战自己.
新调的试唱的确让黄灿的声音体现出非常优美的如画意境,但是这个决定还是令黄灿十分不安,因为她明白这是刀哥的专辑,自己是一个伴唱的角色,不应该主次不分,应该不断完善自己来配合刀郎的演唱.

刀郎则坚持认为所有的演唱应该为歌曲服务,既然黄灿已经有很好的表现,就不能够因为迁就自己而放弃这段美好的声音,他宁可放弃这首歌曲的演唱也不愿放弃可以将音乐作到理想的机会.

在这种执着下,我们有2-3天没有见到他,这个决定也使得我们交母带的日子差点延误.

好在一首被尘封许久的老歌又被演绎得重放光芒.

我们在一起聆听的时候,黄灿非常感激地对刀哥说道:"谢谢你,可以让我唱得那么痛快!"

小刀却有些苦涩:"还是谢谢你吧,你逼得我音高又有长进".

9.<<西海情歌>>的故事
http://tieba.baidu.com/f?kz=149505617

瑛与勇儿都是南方C市某大学的学生.
那一年,他俩一同报名参加了环保志愿者,一同走进安睡中的美丽寂寥的可可西里------
瑛所在的藏羚羊观察站在人比较多的不冻泉,勇儿被安排在条件艰苦的陀陀河观察站.
巍峨的雪山下面是茫茫戈壁,光秃秃的丘陵在灿烂的阳光下显得分外刺眼。可可西里,因高寒缺氧而被称为“生命禁区”。
观察站只有干净整洁的一顶帐篷,给人最强烈的感觉却是“空”和“冷”:除了床,什么都没有;进到里面,潮气和寒气直逼骨髓,让人无法想像在最低温度可达零下40摄氏度的可可西里,这样的条件该怎么住人。
每次勇儿到瑛那里去汇总报表时,总是给瑛讲许多趣闻,从来没有提过一个苦字.而瑛却从别的同伴哪里早己得知陀陀河观察站条件的恶劣,知道勇儿怕自已担心.....而她唯一能做到的也就是默默地为勇儿再次离别准备一切,并把离别后所有的思念写成文字给勇儿带去.
两人就这样默默地爱恋着.....
苦苦地守侯着那份真情.....


勇儿牺牲了----
瑛接到噩耗,己是出事的第二天上午.
那天的阳光是那样刺眼,明晃晃的,照在雪地里,睁不开眼睛.
也是快到汇总资料的日子了,瑛想象着与勇儿见面的情景,勇上次来的时侯,说他发现了一种很美的植物,会开细小的淡淡的花,纤弱的身体总是伏在石缝中躲避着风雪的的侵扰,他还说要给她带来的.
每天瑛会掐指计算汇总的日子-------
这也是最后的一次汇总,之后他俩便可将资料移交给下批志愿者,他们俩可以双双返回温暖的家了.....

而此时,瑛并不知晓,勇儿却牺牲在收集资料的路上----

不冻泉观察站一次涌来三辆小车和这么多领导,瑛自来到这里也是第一次看到.
这么多领导齐齐的围在她身旁更是第一次,她怔怔地望着这些不熟悉的人,等待着-----当一位领导拿出勇儿全部的东西,包括一个栽在牙缸里的一株小花,默默地放在瑛的床上,瑛似乎明白了些什么,嘴唇颤颤地动了几动,已听不清领导在说什么......只觉得那颗明晃晃的太阳刺痛得已不仅仅是她的眼晴,更是她的心.
瑛,昏了过去------

罗林(刀郎)在一次采风中,听到了流传在西海的这个故事,他感动之余为瑛和勇儿的爱情故事写下了那首<<西海情歌>>------------

在你离开以后, 从此就别了温柔. 等待在这雪山路漫长,听寒风呼啸依旧.
  一眼望不到边, 风似刀割我的脸. 等不到西海天际蔚蓝, 无言着苍茫的高原.
  还记得你答应过我不会让我把你找不见, 可你跟随那南归的候鸟飞得那么远. 爱象风筝断了线,拉不住你许下的诺言.
  我在苦苦等待雪山之巅温暖的春天, 等待高原冰雪融化之后归来的孤雁. 爱再难以续情缘,回不到我们的从前.


注:文中勇儿系成都人,不久前在可可西里被狼群围在车里冻死,一同遇难的还有一位司机.也是近几年可可西里志愿者里第一位遇难者。

原帖:http://tieba.baidu.com/f?kz=360372996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93722.html

更多阅读

电视剧《大敦煌》主题曲为何说是刀郎唱的那首 大敦煌 刀郎

电视剧《大敦煌》的主题曲,既不是片头的那首--“敦煌日月”孙楠唱的,也不是片尾那首--“不悔”蔡琴唱的,而是刀郎唱的那首。这部电视剧的安排挺特别,分成上、中、下三部,一部一个时代。每晚看这出戏只听到片首和片尾的曲,却听不到主题曲。

《萧十一郎》之后的故事 萧十一郎原著中的结局

《萧十一郎》之后的故事    前言:这是一位目前尚不知名的作者给《萧十一郎》写的续书。中国文联出版公司给配在《血掌魅影系列》的古龙伪书中。  《十一郎》故事  按古龙的小说,十一郎应该姓萧,但这个故事不是古龙写的,咱们不能

声明:《追忆 刀郎歌曲背后的故事 歌曲嫁衣背后的故事》为网友情债怎么还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