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瞎子阿炳的故事 无锡名人阿炳的论文

这真是一篇好文章。陆文夫是我们苏州作家。年轻时看从他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美食家”等,感觉耳目一新,但也没把他当大作家看。看了这篇文章后对他油然而生敬意,主要佩服他的情感、眼光和正义感,如果能把《二泉映月》写出来,真能成就一位大师级作家。我们小时候夏天晚上都在马路边乘凉,总有人会拉起二胡,总能听到“二泉映月”那首如怨如诉又有抗争的曲子。刚刚改革开放家里流行音响,单位里有个无锡人,记得就放“二泉映月”,总是听得如痴如醉;1995年我去比利时留学,我给我们的教授带的礼物就是“二泉印月”的光盘。以前有文讲刚解放文化部门有识货者去找阿炳抢救性录音,才使这首曲子流传于世。但为什么不给人家一点劳务费呢?这事做得不厚道,那怕当时给阿炳几块钱,可能人家不至于自杀,多活几天,也许会多出几首名曲。------裕康

各位好!转载一篇文章,原文多处重复,剪辑转发:

2005年7月9日,我在加拿大惊获噩耗,著名作家陆文夫先生在苏州逝世了。

陆文夫先生原名“纪贵”,因不愿当官,一心为文,更名“文夫”。他一生留下不少烩炙人口的佳作,如【小巷深处】、【美食家】、【井】、【小贩世家】、【围墙】、【人之窝】等等,获奖无数,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名扬海内外,堪称度过了勤奋的一生。可是,他也留下了难以弥补的终身遗憾。作为一个著名作家,最想写的作品,竟没有写。

我和老陆是半个多世纪的老朋友了,给他夫人管毓柔、长女陆绮发的悼念信中提及,老陆一直想写民间音乐家瞎子阿炳的传奇,耿耿于怀数十年,却未能落笔,终乃憾事!

我也七十已过,来日无多,垂垂老矣!我想,这些事情不写下来,恐怕无人能知,终将掩没於历史的风霜尘埃之中。

陆文夫还很年轻的时候,刚从苏高中毕业,返回老家泰兴;在“华中大学”集训半年,又跟随解放军渡江,到“新苏州报”社当记者。偶而听了二胡曲《二泉映月》,热泪盈盈,整个身心受到强烈震撼,夜不能眠,挥之不去,便专程去了一趟无锡城,到崇安寺雷尊殿去访问瞎子阿炳。那时,大概是1950年冬天,下了场罕见的大雪,天气极为寒冷,滴水成冰。

陆文夫来得迟了,他没有见到《二泉映月》的作曲者;差了一步,瞎子阿炳已在半个月前过世了(正确日期应该是1950年12月4日上午9时许) 。正所谓,失之交臂,阴阳阻隔。瞎子阿炳的老伴董催弟(现误传为董翠娣和董彩娣) ,在阿炳灵前点香、烧锡箔。阿炳没有遗像,半桌上祗有简陋的白木牌位,写着“华彦钧之位”几个墨笔字。

据他妻子董催弟说,阿炳是上吊自尽的。他虽给天津客人(中央音乐学院杨荫浏、曹安和二人从天津来 ) ,录了《知心客》等曲子,一个铜丸(铜钱)亦没有捞到。那天起身,阿炳想弹弹三弦(家中仅有一把破三弦) ,取下一看(摸),咦,蒙上的蛇皮,被老鼠啃了一个大洞,阿要触霉头!阿炳又犯瞎心思了,他想,这样寒冬腊月,怎么还会有老鼠出现?一定老天爷跟他过不去,不准他弹曲,不让他活下去啦…,再加上烟瘾发作,呵欠连连,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家中断粮已久,颗粒全无,借贷无门,饿得实在受不住。趁催弟出去讨点冷粥冷饭的当口,一个想不开,抽出道袍上的腰带,梁上一挂,去见阎罗王嘞!

所以,瞎子阿炳(华彦钧)是上吊自尽的,不是如今【无锡市地方志】上记载,患病身亡。

老陆这次探访,记录了不少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他请董催弟到前街“王兴记”吃了碗双浇面,包了几只小笼馒头给阿炳上供。临走时,塞给催弟八万人民币;那是旧币,相当于如今的人民币八元。 1950年,干部实行供给制:八元,已是老陆半个月的津贴了。第二年初春,他再去探望董催弟,催弟早已不在人世。这对患难夫妇先后过世,仅仅相差二十来天。可以说,对阿炳遗孀董催弟真正采访过的人,只有陆文夫一个。

以后,老陆又专程去过无锡两趟,访问了崇安寺雷尊殿的左邻右舍,以及瞎子阿炳的熟人、朋友四五人。这段时间,老陆为了揣摩阿炳的心态,不但反复倾听《二泉映月》,还拜姜守良为师,学拉二胡。

有关瞎子阿炳的故事 无锡名人阿炳的论文
老陆记录了一大本原始资料,拟了创作提纲,兴抖抖地要找当时江苏省文化局局长、省文联主席李进(笔名:夏阳,有长篇小说【在斗争的道路上】问世)汇报。为了谈话从容些,老陆特意楝了个星期天下午,由我陪同,一起去了李进局长家里(南京申家巷复城新村)。老陆话没讲几句,已经被打断了。李进局长厉声训斥道,我们有这么多革命音乐家━聂耳、冼星海,你不写,非要写那大烟鬼、社会渣滓?可见是个感情问题!立场问题!给了本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要他好好学习。后来,老陆参加江苏文学界“探求者”,打成了“反党份子”,更加噤若寒蝉了。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和老陆借调到江苏省人民出版社审稿,同住南京市后宰门招待所。房间里还有位年长的住客姓强,似乎是中医大夫。强先生双目澄亮,学识渊博,爱拉二胡;老陆便要他拉《二泉映月》。那时,《二泉映月》是禁曲,强先生不敢拉,老陆再三央求。强先生说,拉《二泉映月》要有心情,并要换上特殊的“老弦” ;这种弦线不是尼龙的,比平常的丝弦粗上-倍,现在市面上根本寻觅不到。

老陆为听《二泉映月》,竟然钻头觅缝,到省歌舞团器材仑库里,找到了这种奇粗的“老弦”。强先生不得不紧闭门窗、战战兢兢拉了这支禁曲。他总究有些提心吊胆,断断续续拉得并不专注,老陆却听了一遍又一遍……。

打倒了“四人帮”,老陆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领导,春风得意。我和他一起观看无锡市歌舞团创作演出的《二泉映月》;生编硬造,牵强附会,气得老陆两眼发黑,只是对我摇头。剧中杜撰了一名叫“琴妹”的妙龄女子,和风流倜傥的“阿炳哥”眉来眼去,卿卿我我,在花前月下载歌载舞,以二胡与月琴相互挑逗、调情,完全“贵族化”了,变成了中国的“罗密欧和朱丽叶”。

我问老陆,你现在是文学界举足轻重的人物,还怕什么,为何不在有生之年,把真实的瞎子阿炳写出来?

我能写吗?陆文夫长叹一声,苦笑说,现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一片“阿炳热”,送到我手头的本子就有十多个。无锡有,南京有,东北辽宁还有芭蕾舞,北京拍了电影,拼命把阿炳往高处拔,一招一式都要光彩夺目。中央首长也看过,一片叫好声,都评上了政府最高奖。 我能说,阿炳的眼晴不是被日本宪兵用硝镪水弄瞎的,而是嫖堂子,得了花柳病(梅毒发作) !

我能说,阿炳爱赌博、抽鸦片,败光了香火旺盛的雷尊殿,才弄得“赤脚地皮光”!

我能说,阿炳好端端的当家道士不做,自甘堕落,偏要做讨饭叫化子似的流浪艺人!

我能说,阿炳拉胡琴并非勤学苦练,只靠悟性,同-曲子,每次拉都不-样,任凭他即兴发挥!

我能说,《二泉映月》并非阿炳创作,源出风月场中婊子和嫖客调情时,唱的淫曲《知心客》!

尤其不能说,解放前,阿炳靠一把叫化胡琴,马马虎虎还能混得下去;一解放,政府雷厉风行,严加禁毒,他抽了三十多年鸦片,难以戒绝,烟瘾发作,又无经济来源,只得自行了断!

陆文夫只是想写一个真实可信的瞎子阿炳,顾虑重重,始终难以下笔。这是他的遗憾,也是我们时代的遗憾,民族的遗憾!

我想,陆文夫要是把“这一个”身处底层的瞎子阿炳写了出来,一定会比【美食家】中的朱自冶更具美学意义。依他扎实的文字功力,揣摩人物的深厚素养,真实地塑造瞎子阿炳,已水到渠成、呼之即出。

在世界文学长廊中,多一个瞎子阿炳独特的人物形象,就像【红楼梦】中贾宝玉、鲁迅笔下的阿Q、俄罗斯文学中的乞乞科夫、罗亭、奥勃洛莫夫……,将是不朽的艺术典型,会流传千古,亦许能问鼎“诺贝尔奖”呢!

陆文夫还有一句话,我也顺便记下:我们的文学与政治靠得太近了,始终纠缠不清,便出不了大作家;尤其是人物传记,千万别信,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

作者:冬苗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94125.html

更多阅读

《叙州府志》有关陈氏先祖的记载陈卫整理 力帆 陈卫

《叙州府志》有关陈氏先祖的记载颍川陈氏富顺县板桥镇殷桥入川第十三世孙陈卫(发鸿)整理高县陈廷壁,现年八十六,给九品顶戴!高县陈志桢妻何氏,年八十六以孙贵,封恭人。珙县陈镒,恩贡生年九十四。珙县陈焕章,耆士妻缪氏夫妇年均八十。珙

有关坐标系常见问题的问与答 问与答

有关坐标系常见问题的问与答[转]转自ESRI社区来生缘版主问:我这有2个不同坐标的shp要素,这2个要素是同一地理位置的,但是在arcmap中打开不能显示在同一范围内,所以我将其中一个要素的坐标转换成另一个要素的坐标,但是转换后,2个要素还是不

为什么说爱情是盲目的,因为丘比特是个瞎子 丘比特爱情故事

为什么说爱情是盲目的,因为丘比特是个瞎子。胖乎乎的光屁股男孩儿,扇着小翅膀,拿把弓箭到处飞翔乱射,他就是维纳斯的儿子丘比特. 他和母亲爱神一起主管神、人的爱情和婚姻。 丘比特有一张金弓、一枝金箭和一枝银箭,被他的金箭射中,便会产

声明:《有关瞎子阿炳的故事 无锡名人阿炳的论文》为网友休卷半帘明月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