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业毕业论文:网络新闻真实性之我看一

网络新闻真实性之我看(一)

◎安宇

引言

互联网的诞生,给信息的传播带来了一次伟大的变革,实现了数据化的多媒体传播。网络新闻报道也已经成为继印刷、广播、电视之后的又一种新闻报道。在人们充分享受网络新闻方便、快捷、信息海量的同时,在网络新闻传播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少的弊端、错位和不利影响,其中网络新闻传播的失真就是最大的问题。[1]这是因为在全球网络传播的匿名环境中,每一个网络媒体的消费者,既是内容的生产者,也是内容的消费者。新闻学的核心是新闻的公信度和新闻的真实。但是,在网络里,人们生活在一个使用假名、匿名的环境中。由于无信源文章、匿名文章大量占据网络空间,人家越来越怀疑网络新闻和言论的真实性。

而且,一些网络媒体为了提高点击率吸引更多的读者,置正确的舆论导向于不顾,将道听途说的消息编发到网上,或转发、引用虚假新闻和有害信息,误导公众,混淆视听,使网络新闻失去了真实的本质。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该如何面对、如何解决,以及网络新闻未来会如何发展就是我们在这里要探讨和解决的。

一、网络新闻传播的失真现状

互联网技术造就了信息传播自由的特点,信息发布和传输没有严格的检查与核实系统,操作的方式(如个人网站、论坛、聊天室、新闻组、即时通讯等)也越来越简便、越来越多样化,这为别有用心的个人或机构通过互联网散布谣言提供了方便。网络新闻传播的特点使新闻的真实性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请看以下事实:

2003年3月29日,中国日报新闻网站发布了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微软总裁比尔·盖茨在出席洛杉矶的一个慈善活动时遭暗杀身亡。消息刊出,新浪网、搜狐网、人民网等国内各大网站相继转发,在网民中引起了轩然大波。在约一个小时后,被证实是假消息。

2002年11月7日,新浪网推出了一则报道—《美传媒称千年女木乃伊出土后怀孕》;

2001年11月18日,中国新闻网报道,一名来自中国大陆、年仅19岁的女学生吴杨,以数学和计算机两门专业共11项科目全部名列第一的成绩,打破了具有800年历史的英国牛津大学的历史纪录;

2001年5月14日,在第四届中国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周暨中国国际科技博览会上,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部主任魏红指出:世界十大污染城市,中国居然占了8个,我国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是媒体形成自己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基础,不论是传统新闻媒体,还是新兴网络媒体,如果出现假新闻或内容严重失实的报道,对自己来说都是很大的伤害。《纽约时报》假新闻案揭露后,有评论痛心疾首地指出:该报152年的声誉,没想到就这样毁于一旦![2]美国最新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网络新闻的可信度低于45%。一些商业性网站发布的新闻则可信度更低。近期对上海网民的一项调查也表明,受众认为网络新闻最大的缺点是“‘可信度低’,对其真实性持否定性评价的比例为56.6%”。

二、网络新闻失真的表现

网络新闻以网络为媒体,其失真现象表现在许多方面。从网络新闻发布的内容来分析,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标题与内容不符

网络新闻标题对于受众选择新闻是非常重要的,在信息繁复的页面中,只有那些最能够引起受众注意和兴趣的新闻标题,才会让受众产生点击的欲望。某种程度上来说,受众就是通过标题来选择新闻的,标题成为受众阅读网络新闻的导航标。因此,有些网站在制作标题时不择手段,危言耸听,夸大其辞,极度渲染,给人华而不实的感觉。受众受到标题的吸引点击进入,却往往发现其内容与标题大相径庭,顿时产生上当受骗的感觉。如搜狐网一则娱乐新闻标题是:“《又见橘花香》杀青,陈司翰陈怡蓉献出第一次”。该标题制作得极其暖昧,确实很能迎合某些受众的好奇心。然而当他们点击进入后,连呼上当,因为该新闻说的是这两个主角都是第一次喝杀青酒,而不是某些受众想像中的那样。

(二)图片与事实不符

目前,网络新闻发布时,经常会出现图文不符的情况,有的是网络新闻编辑人员在对一些新闻素材的后期制作中,肆意运用电脑等现代化技术手段,篡改与新闻相配的照片,使之看起来更全面、更系统、更艺术,以达到图文更“匹配”。

(三)流言与事实不分

网络媒体,具有开放、匿名、实时、全球性等特征,在这里人们可以相对比较自由地发表言论,因此网络也可能成为流言滋生和传播的“沃土”。BBS、ICQ博客、电子邮件、聊天室、留言版或网页资料都可能是网络流言的起源处,同时也可能只是流言传播的中转站。随着网络影响力的日渐强大,很多传统媒体在收集新闻素材的过程中,往往会从网络上挖掘线索。有的媒体对一些网络流言、诽谤,不加辨析、求证,一味求新求快,进行摘登,把“疑似事实”的信息刊登出来,让流言从网络世界进入传统媒体,摇身变成“真实”的新闻议题。网络流言,本来只是一种“传闻”,而这些媒体却把无人知晓的、不完整的流言,当作堂而皇之的新闻进行公开报道,并在流言扩散的过程中,加上媒体的解释和评论,给网络流言披上了“真实”的外衣,使网络流言成为名副其实的假新闻,所以网络流言的出现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四)网络新闻和网络广告难以区分

网络新闻广告化的现象日趋严重,网络新闻与广告呈现出难以辨别的趋势,这严重损害了受众对网络新闻的信赖感,同时也不利于网络新闻自身的发展。许多网络媒体除了采取电子邮件、旗帜广告、图片视频广告等常见的网络广告形式之外,还将与新闻内容相关的广告放到与新闻临近的位置,甚至将广告嵌入文章内部建立链接,这些编排方式,让受众误以为是新闻,从而严重影响了受众阅读网络新闻的速度、质量等。导致的后果就是,受众对网络新闻的信任度也呈逐渐下降。

三、造成网络新闻传播失真的原因

在网络新闻短短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就遇到了大量的虚假新闻。著名的如女孩“虹”同血癌作斗争的故事,美国长岛空难报道,“德鲁奇”报告等。那么影响和导致网络新闻失实的原因是什么呢?

新闻专业毕业论文:网络新闻真实性之我看(一)

(一)新闻的发表者故意散布假消息

网络假新闻制作者中,一部分是新闻从业人员,虽然深知假新闻的危害,但为了一炮打响,一鸣惊人,制作出可能会产生“轰动效应”的假新闻,以吸引受众眼球;一部分是无知的青少年,他们大多出于好玩,带有恶作剧的成分。如某电台《夜行人》栏目主持人为一个声称患血癌的女孩“虹”做了一个特别节目,并在互联网上设立主页现场直播,共有5万多人登录,留下了7350封信。但最后水落石出。“虹”并没有身患绝症,她这么做只不过是觉得好玩,想试一下人世间到底有多少善良真情;也有部分非法商人,有意制造假新闻,他们的目的是扰乱正常的经济秩序,增加网站点击率,从中牟利;还有一部分是境外反动势力,他们试图通过互联网的平台,达到其在政治、经济、文化上不可告人的野心。几年前的李文和间谍案就是美国媒体包括网络媒体在内,为了得到轰动效应而突出司法部和能源部在处理核泄露问题上的无能,为了迎合普遍存在的中国威胁论而夸大李文和案的政治意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94982.html

更多阅读

自考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自考新闻学本科

如有疑问,或者需要提供相关资料,请咨询QQ:9855281811、电视新闻栏目创新2、突发公共事件与媒体报道3、电视收视率4、新闻职业素养5、电视娱乐节目的受众心理6、以典型的电影、电视作品为案例,分析某种题材、某种类型的艺术作品为

马克思中学毕业论文:青年的选择

马克思中学毕业论文:青年的选择(1835年,马克思时年17岁)  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

计算机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计算机专业论文选题

计算机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计算机论文指导 QQ 1372057904MIS方向:$1__VE_ITEM__1.某某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__VE_ITEM__2.基于Web的某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例如:学生成绩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图书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

声明:《新闻专业毕业论文:网络新闻真实性之我看一》为网友孤傲一世的神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