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北大向左,清华向右 北大清华写字楼出租

原文地址:北大向左,清华向右作者:APOLLO

北大向左,清华向右

——撩开两所顶尖高校神秘深远的面纱

文:尚尔凡任卫军

学在北大
1796年的一天,在德国哥延根大学,一个19岁的青年做着导师每天单独布置给他的例行数学题。一般情况下,青年在两小时内就能完成这项特殊作业。
  如往常一样,前两道题他很快完成了,第三道题写在一张小纸条上,但他越做越感到吃力。困难激起了青年的斗志,他发誓不把这道题解出来誓不罢休,他尝试用超常规的思路去解答这道题。当窗口透出一丝曙光时,青年终于解开了这道题,他欣慰地长出一口气。
  导师看了作业后,当即惊呆了。他颤抖着对青年说:“这真是你自己做出来的吗?你知道吗,你解开了一道两千多年不曾有人解答的数学难题。阿基米德没有解出来,牛顿也没有解出来,你竟然一个晚上就解出来了!你真是天才!我最近正在研究这道题,昨天给你布置题目时,不小心把写有这道题目的小纸条夹在了给你的题目里。”
  多年过去后,每当这位青年回忆起这一幕时总是说:“如果有人告诉我,这是一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难题,我不可能在一个晚上解决它。”
  这个青年就是后来被称为“数学王子”的高斯。
  北大在很多人眼中是高不可攀的,如同那道“数学难题”。大多时候,我们选择北大,提前知道了这是道“数学难题”,从而失去了角逐的机会。诚然,解开难题需要天资,但更需要勇气和奋斗。北大有很多牛人,但并不是每个人天生就是牛人。牛不牛,关键还要靠自己的努力。北大属于每个有梦想,并为之奋斗的人。
  

第一章 你好,北大
“这真是一块圣地。数十年来这里成长着中国几代最优秀的学者。丰博的学识,闪光的才智,庄严无畏的独立思想,这一切又与先于天下的严峻思考,耿介不阿的人格操守以及勇锐的抗争精神相结合。这更是一种精神合成的魅力。”北大中文系著名教授谢冕对北大的评价已成为共识。
  博雅塔、未名湖、大讲堂、三角地。你好,北大,我们来了,更多有志向的人也将跨门而来。
  北大欢迎礼
  北大欢迎每位有志向的孩子。每年9月,美丽的燕园随着新生的到来,而变得热闹,变得年轻。正是这些崭新的面孔,成为激活了北大的新鲜血液;也正是这一天,这些崭新的面孔成为一名名光荣的北大人。
  尽管最有名的是北大西门,但每年新生总会从北大南门迈入燕园。通往南门的五四大道,因为新生的到来,总是处处飘扬着彩旗,处处涌现着师生忙碌的身影。我还记得当初在这里寻找院系的兴奋劲儿,也记得多次代表校刊来采访每级新生报道的场面。那两天,是北大的节日,正是有了这一批批新鲜血液,才铸就了北大永恒的魅力。
  还记得有一年采访迎新的场面,校党委书记闵维方和校长许智宏等校领导来到新生中,祝贺他们成为北大人。各院系的志愿者,穿着“红马甲”,热心地为师弟师妹们指引流程,托运行李。在阳光明媚的五四大道上,到处洋溢着幸福的新生及家长们。一位来自贵州铜仁的同学兴奋地告诉我:“我提前就来到了校园,这里要比我想象的好!”来自香港的新闻传播学院新生洪小晶,一脸灿烂地对我说:“北大是我向往的大学,我相信自己能适应这里的环境,好好学习的。”
  在2007年9月新生迎新中,来自全国各地近350名新生党员提前报到,在接下来的时间内,他们参加了本科新生党员培训,并作为各院系学生骨干投入到正式的迎新工作中。新生骨干的提前体验和身份,将会在迎新中发挥更大作用。北大的欢迎礼每年是不一样的,但也是一样的,那就是热情、周到、责任。
  拥抱北大
  每一位急切进入大学的新生,都会急切般拥抱校园。每一所大学都有值得回忆的理由,迈入美丽的燕园,更值得给一个热烈的拥抱。
  怎么才算是融入北大呢?这是需要时间成本和感情成本投入的。最开始的生活可能在熟悉校园、认路、记人、办卡、热闹的活动中开始。北大每年的入门式都会选择在百周年纪念讲堂举行。每位新生佩戴着鲁迅先生设计的人字型校徽,开始了新的梦想。刚开始,一切都是新的,“百团大战”的热闹总会吸引新生翘首以盼,选课时的“鼠标大战”总会让新生紧张诧异。
  走在未名湖畔,总会有新生和家长一脸真诚地向你发问:到学一食堂怎么走?
  北大占地面积平方公里,建筑面积万平方米。为了让新生尽快熟悉校园,北大每年在新生中还开展定向比赛。
  有人说,要完全熟悉北大校园最起码要一个学期的时间,但要真正融入北大需要多长时间?什么才叫融入北大怀抱?一位师兄不无感慨地说“你问我怎样才算真正融入北大了?我不敢轻易下结论。但我知道,如果你现在每天路过三角地而不驻足3~5分钟的话,你就没有真正融入北大;如果你绕着未名湖走了几圈还以为北大有五六个博雅塔的话,你就没有真正融入北大;如果我现在问你:从蔡元培像到马寅初像的最佳路线是什么?你不能立即答出的话,你还没有真正融入北大!”
  我最喜欢骑车逛校园,可以走遍燕园的每个角落。我喜欢北大的建筑,闲暇时,我喜欢光顾每个院系的办公楼,甚至会沿着理科楼群去找并不熟悉的各个院系。看得多了,也就熟悉了,熟悉了,也就有感情了,会知道某某到某某的最佳路线,某某处还有秘密通道,甚至还会发现图书馆门前蹲着的两头狮子有什么最大的区别。也许融入北大四年时间不够,七年时间也不够,恐怕要用一辈子。
  

第二章 单行道VS双学位
成吉思汗在垂暮之时曾感慨道,自己拥有广袤的疆土,也打败无数英雄,只是对“时间”无可奈何。大学本科四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利用得充分能吸收丰盛养料,成为人生发展的重要积淀。倘若浑浑噩噩,那时光就一溜而走,留下的将是无限的感慨。
  利用好大学时光,主要体现在上课,如今包括北大在内的学校,学生掀起了一股选修双学位、辅修专业等热潮。大学时代,是单行道还是多路径?
  双学位
  英国一家高等教育智囊机构最近调查结果认为,英国大学学生平均每周学习时间只有20小时,堪称全欧洲最懒。相比较,北大学生太用功了。在北大,众多学生周末都会起大早去上双学位课程。
  1986年,北大首次设立双学位,其理念和宗旨在于加速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以及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知识复合型人才,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有余力的同学能充分利用北大突出的多学科教育资源优势,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北大已有二十多个专业开设了双学位,每年修双学位的学生占到了全部本科生的30%左右。
  在北大,最受欢迎的双学位当属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开设的“经济学”双学位。其他的诸如艺术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光华管理学院等院系开设的双学位也受学生追捧。当然,选择双学位的前提是“学有余力”,北大对本科生修读双学位有一定限制:北大本科学生修满第一年全部课程,没有不及格课程且专业课平均绩点在以上才可以选修双学位。2003年制定了更为严格的双学位管理办法,其中有一条就是如果在修双学位期间,主修专业受到学术警告或连续两个学期所修双学位专业的平均绩点低于的学生将被终止双学位的学习。其实,这也是校方对学生的保护,
  修读双学位除了毕业时能多拿一个学位,增加就业竞争力,还有个好处就是能多参加一次毕业典礼。每年毕业时期,我路过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所在的朗润园时,总会看到各院系双学位生挥舞着学士帽,庆祝自己修到了另一个学位。
  

第三章 “无占座日”
“妈妈说,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接下来会是什么。”套用阿甘的话,“老师说,座位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接下来会是谁的?”
  大学生,最头疼的莫过于占座位。全国高校已经演绎出了N个版本的《大学生自习室》。北大里的占座现象更是疯狂,以至于北大酝酿出台“无占座日”。
  望座兴叹
  每当背着书包,推开一间间教室,虽然人不多,却无法下座,桌面上摆满了占座的物品:书本、水杯、手套、笔带等等,无不昭示着:小样儿,这有主了。
  这个时候,你只能望座兴叹了:你这该死的主人!想必这样的场景,在每一所大学自习室都会上演。北大学风浓,牛人又多,教室资源相对紧张,自然占座的矛盾更加激烈。
  北大风水宝座通常在条件较好的北大图书馆、理科教学楼、新鸿基楼(国际关系学院大楼)等地方。在图书馆,永远是人满为患,以期末考试期为甚。针对图书馆占座问题,北大学生会权益部做了一份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3/4的同学认为,占座使得图书馆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早上8点后经常在图书馆找不到自习位置的同学比例高达,在找不到座位的情形下,有60%的情况是周围有超过1/4的座位因为占座而空闲。
  本来占座学习,主人能及时赶到,也情有可原,但就是有些主儿,扔下书本,或是落下字据后,半天不见人影,这让后来者瞪眼干着急,让本来就紧张的教学资源造成了浪费。
  以前,我最爱去理教,那里自习条件好,室内可以无线上网,但偏偏课多,没课时,人多,总得早早去门口等着下课就冲进去。据说,很多理科院系学生,早晨在理教还未开门就守候在门口,更可气的是,有些高人已从理教秘密通道进入教学区。在北大不仅看书要占座,听讲座、吃饭,甚至上网都要占教室电源插口,常常看到不少没有占到电源的学生,干脆坐在楼道里,腿上架着笔记本电脑照样很投入。
  北大行动
  占座难,管理更难。
  此前,北大聚焦协会也进行了专门问卷调查,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78份。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同学每周要占座5次以上。至于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多数参与问卷调查的同学表示,学校应改善硬件设施,他们认为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问卷调查显示,约三分之一的同学认为,若能有合理的制度安排,占座现象也能得到缓解,共同倡议设立“无占座日”。
  北大在行动。北大学生会将和图书馆合作,推行“占座卡”制度,北大图书馆也已增派人员,在占座严重时段巡逻,对恶性占座采取行动,提醒后来同学可以使用占座超过30分钟的座位。北大新建的第二教学楼已于2007年9月启用。它的74间教室可同时容纳6700人上课。新教学楼的使用进一步改善了教学条件,大大缓解了北大教室资源紧缺的压力,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环境。
  北大素来以自由开放闻名,也吸引了社会上不少求学者到北大自习,进一步加剧了座位的紧张。为此,北大已开始对进入教学楼人员抽查学生证件,以减少挤占北大教学资源的社会人员。
  

第四章 “吉祥三宝”
梅贻琦曾说过:“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
  做一条鱼,一天到晚游在北大,探寻着北大的宝藏,收获养料,长成一条肥硕的大鱼。在我看来,北大宝藏很多,但觉得最珍贵的是闻书香、听箴言、逛三角地。
  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创始人钱穆认为大学所教授学问无外乎人、事、学三统。“人统”教你如何做人,“事统”教你如何做事,“学统”教你如何做学问,也即品性、技能与知识三方面的学问。北大宝藏正是教诲我们这些。
  三角地
  2007年11月初的一天,当我再次来到母校时,惊讶地发现:三角地怎么如此干净、整洁。后来,我从媒体上得知,三角地已不复存在了,心里竟是如此的伤心。
  三角地是北大的精神“中心”,从最初的张贴诗歌、文章、讲座海报、社团信息为主,到最近几年逐渐被考研广告、床位转让等商业信息所覆盖。准确地说,三角地的承载功能已经变了。“三角地其实早就死了,不过死了的三角地也是有历史意义的,也是一块特殊的地方,怎么能说拆就拆呢?”北大未名BBS上,师弟师妹们的讨论声不断。
  在老一辈北大人心中,三角地承载着更多的内涵。一位北大老校友说:“当年我从外地考入北大,第一天就跑去大名鼎鼎的三角地。三角地上张贴的信息和学术氛围让我非常震动。我几乎每天下课都要去三角地,接受最新的信息,这些给我的启迪让我终身受用。三角地,可以说是我心中很怀念的地方。”
  既成事实,留下的只能是追忆。记得我第一次来到三角地,曾经很失望,怎么就这样一个破旧的地方呢?后来,慢慢懂得了三角地,离不开了三角地。每次经过三角地,我都会停下来,看看又有哪些讲座。虽然充斥着很多商业广告,但并不妨碍学生们对三角地的热爱。三角地留下过我的“作品”,多少次为了宣传社团讲座,我的书法作品展示在这里,虽然它存在的生命很短,不断会被覆盖。
  有人认为,三角地小广告太多、太乱,应该治理,但走在哈佛校园,没多远就是一个自由的广告栏,其乱的程度不亚于北大三角地。据北大校方称,以后三角地将会设立电子信息屏,专门发布学生社团信息,由校团委管理。看来,三角地将会给北大人留下不同的记忆:对已毕业的校友,是那个热闹、斑驳的三角地;对新北大人,那里将会是一块冰冷的电子屏。
  

第五章 北大的考试
麻省理工学院录取部总监Marilee Jones被称为“升学女王”,28年前她伪造了三所纽约州的大学学历。最近麻省理工学院接到匿名电话举报后发现,她根本没有这三所学校的文凭。2006年她刚刚出版了一本新书《少些压力,多些成功:指导你的孩子升学和升学后生活的新方法》。
  名校、升学、信誉,三个关键词。曾经的升学女王,人人敬畏的名校招办主任,因为作弊而信誉扫地,留给世人以笑柄,更留有警醒。经过高考关,在大学里的考试,同样要引以重视,无论是笔答、论文,还是其他形式考试,都要认真准备,用诚信去换取“称心”成绩。
  GPA
  “大学大学,大家来学”。——900年前,创办世界上第一所大学的意大利人波洛尼亚的话告诉我们:大学首先是个学习的圣地。有学习必然有考试,大学考试评分标准没有了高考的统一标准,显得更加多元化,在北大尤其明显。
  哈佛课程有两种评分标准。如果你希望轻松,就选择Pass/Fail,这样成绩单就是及格或者不及格。另一种评分标准就是Grade,也就是A、B、C,这种评分比较有挑战。北大实行的评分标准是GPA(Grade Point Average)计算法:成绩为90至100分,成绩绩点为,以此往下类推,成绩60分以下,绩点为0。
  当然,如果只想着毕业还不是太难,但要想获取高的绩点,为日后保研、申请出国做准备,那就得认真对待每科考试了。从2005级开始,北大新的学分考核办法规定,学生连续两个学期平均绩点低于者应予退学,这个绩点也就相当于百分制成绩的68分至71分。看来,要想顺利毕业还真得下功夫了,想着60分万岁的日子,在北大不复存在了。
  理工科学生只能平时认真准备,而文科学生,很多时候题目都很宽泛。记得一位老师告诉我们,北大答卷没有标准答案,只要你能自圆其说,有创新,老师就会给你分。所以,我们常常是发几大张A4白纸,几道大的开放式论述题,凭着平时的积累,尽情发挥,好在每次成绩都还不错。
  论文
  北大的考试中,除了传统的笔试答题外,还有一些考核形式,常见是写论文。尤其是文科院系,不少科目期中或期末考试都是用写论文代替。
  写论文考核看似简单,没有了考前套题或狂背的烦恼,但写论文也要参考N本书。常常为防同班同学写同类题材,还得赶紧到图书馆把相应的参考书借到手,望着厚厚的大部头,却无从下笔的时候,还在感慨:还不如背题考试呢。不过,值得庆幸的是,通过一系列的论文写作练习,已掌握了初步的学术写作规范,总比那些背完了就忘记的题目要强,这也许就是北大培养人才的一个见证点吧。
  国外大学重视学生写论文,论文对于思维的启示至关重要,很多人也是通过写论文而大有成就的。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德布罗意写的博士论文,仅仅是一页纸,他主要提出了一个猜想——既然波可以是粒子,那么反过来粒子也可以是波。虽然简短,但是不妨碍他顺利获取博士学位,乃至凭着一页纸的论文问鼎诺贝尔奖,可见论文写作对大学生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北大还有些课程,老师考核的方法更特殊。据一位校友介绍,哲学系一位老师的考试方式是与学生聊天。她可以聆听学生对某个歌手的喜爱,也可以诉说对某件事件的看法,她会认真聆听,认真记录,甚至要把当时的照片发送过去。这样一种特殊的考核,老师也在培养学生某种实际能力。
  

第六章 考证时代的救赎(1)
管理学上有个描述企业市场行为现象的概念——羊群效应,当在这个行业上有一个领先者(领头羊)占据了主要的注意力,那么整个羊群就会不断模仿这个领头羊的一举一动,领头羊到哪里去吃草,其他的羊也去哪里“淘金”。
  当前大学的考证热仿佛也走入一个误区,别人有的证,自己也要想法去考。
  一面是企业打出高薪招不到高级技工,一面是手握一大堆证书的大学生就业无门。北大老校长蔡元培先生说过:“大学并不是贩卖证书的机关”,如今大学生却成了“证书”的奴隶,等待救赎。
  打拼“证”界
  如今大学生自打踏入象牙塔,就开始了打拼“证”界,北大学生也不免俗。据分析,近年来可供大学生考试的证书已超过百种。有鼎鼎有名的热门证书,也有刚刚兴起的“后起之秀”。
  每次我路过三角地都会看到被占据绝大地盘的是各类考证培训,每每我走进自习室,也总会看到“飞跃”族在啃GRE红宝书。
  证书种类多了,也乱花了眼。从传统证书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到新兴的报关员证书、物流师资格证书等等,都有不同的“粉丝”。当然,有些证书是大学期间必备的,比如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没有了这些,不仅学位证难保,就业也是一大障碍。有些能力型证书,比如托福、GRE、雅思,那是出国的“敲门砖”,没有不行。还有就是职业资格证书,比如法律专业学生要想从事司法工作,那就要号称“天下第一难考”的司法考试深水。
  北大学生与其他高校学生考证行情基本一致。各院系利用自身优势称霸“证”界。法学院自然是“司法考试”龙头老大,公务员考试显然是政府管理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更胜一筹。外国语学院学生考起外语类证书,总是“小菜一碟”,而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考计算机类证书更是不在话下。
  走出了各自的领域,大家还都是平分秋色,只是看谁“学武精深”了。现在,大学生还未出校门,已开始热衷考取驾驶证了,难怪有人戏称北大都快成了“ParkingUniversity ”(泊车大学,北大英文名称为:Peking University)。
  考证法则
  通用型不掉队
  作为一名大学生,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是必备的证书,不要“捡到了芝麻丢了西瓜。”如果把精力都耗在了“洋”证上,反而耽误了学业,丢了“看家证”,那后悔就来不及了。其实,对北大学生来说,这两样证书就是最大的金字招牌。当然,大学里还有基本的证书,比如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热不热衷考证,这两类都是不能缺的。
  必考型要早考
  对于有“飞跃”打算的同学来说,托福、GRE、雅思等必考的语言类证书,要及早下手,争取在低年级时搞定,把更多时间留给后面的申请环节,不要在最后申请环节还在为语言成绩发愁,那样就太被动了。对本专业紧密相关的证书,也要及早下手为好。
  资格类要选考
  资格类证书根据自身情况,能在校园阶段解决的,就争取尽快拿下,但有些资格证书,只能等有一定工作经验才能考。比如,新闻记者证就要任职正规新闻媒体,且有相关限制才能申请。当然,如果是学导游专业,及早考个导游证,不仅能解决资格证,而且还能在上学期间大赚一笔“兼职费”。
  富余型要慎考
  对于像驾驶证等类证书,大学期间,如果不是家境殷实,不是准备毕业当专职司机的同学,建议要慎考,毕竟每本证书都花费不菲,像驾驶证更得需3000元左右费用,如不是特别需要,不妨留待走向社会后再考。考证的总原则就是少而精。
  能力为王
  一条狗要从清澈的湖水中取出一根木棍,跳水之前,它要把自己当作一条流动的河水,消耗最少的体力达到目的。所以,狗不会朝着木棍的方向一头扎进湖水,而是绕着游过去。
  大学“证”界门派太多,时光有限,不可能都去凑热闹,关键要有前瞻目光,认准含金量高的必备证件,以最佳的时间和经济成本赢得属于自己的“木棍”,而不要随大流,一头扎进湖中,捞了无数的小树枝,依然不能构建坚固的“窝”。
  考证中也要学会“真本领”,而不要去捞取速成的“泡沫证书”。有些证书根本不能证明学生能力,也不具备社会认可度。本来是为增加就业竞争力,最后却成了“鸡肋”。我也经常在三角地看到类似的“速成证书”培训班,证书再多,关键还要看能力。一位外企人力资源经理讲:“我们需要能为企业创造利润的职员,光有一堆证书有什么用?”一位师兄介绍,很多证件本身也不适合在校时考,比如CFA(金融分析师资格证),很多大学生在校就去考了,而CFA更重要的是在金融行业的从业经历,这不是简简单单一张证能代表的。
  大学校园里还有更多精彩的生活,除去必备的证件,你还可以有更多锤炼的机会。参加社团、当学生干部等,都是一张张无形的“证书”,即便是考证,那也要像新东方名师乐静静所说的那样:考试第一种境界是凝神,第二种境界是聚气,第三种境界是忘象,第四种境界是离心——在达到前三种境界的时候,把心思放到考试之外,抛弃所有与考试有关的功利。此时,考试不再是一门考试,而是一种游戏,是一种玩具,一种展示自己能力的手段。
  

第七章 Web3.0时代
《斯坦福大学校刊》刊出了“网根”(netroots)一词,已成为美国政治新名词。它意指由互联网(internet)和草根(grassroots)结合,强调技术革新,尤其是博客、维基等对传统政治参与的一种革命性冲击。
  当网络和大学生结合时,也对大学校园造成了革命性冲击。网络成为大学生生活、学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点在北大尤其明显,但网络同样是柄双刃剑,在时代,我们该如何玩转网络?
  芙蓉姐姐
  网络海洋中,从来少不了“偶像”和“粉丝”,只不过偶像分为娱乐性偶像崇拜(starworship)和杰出性偶像崇拜(iuminaryworship)。一个注重于娱乐,一个注重于学习。毋庸置疑,芙蓉姐姐就是北大、清华学子网络上的“娱乐偶像”。
  当年,芙蓉姐姐想入北大、清华门槛未成,整天溜达在北大、清华校园,做着经典的招牌动作S造型。最开始,是清华、北大热心网友把芙蓉姐姐推上网络,那时北大未名BBS和水木清华最热门的人物,当属芙蓉姐姐。两校学生在学习之余,便在网下守着芙蓉姐姐的最新造型,要是某个学生在校园中遇到真人,还会在网络上炫耀一番。
  据说,北大教师、知名诗人胡续冬最早在专栏中把芙蓉姐姐从网络推向了纸媒,自此芙蓉姐姐让祖国人民知晓。芙蓉姐姐已成为一个网络符号,最初北大学生追捧她,或许看上了她的个性,符合北大人的自由秉性。
  网络时代,更多的80、90后涌入北大,北大也不缺少“粉丝”。当年,超女李宇春要来北大大讲堂演出时,也在网络上引起一番大讨论。李宇春来不来,都扑灭不了北大“玉米”的存在。可以做“粉丝”,但不要做“疯死”,我们应该提倡多些“杰出性偶像”崇拜。好在,当北大好男儿高明从部队返校后,就引起北大学子的追捧。
  张非事件
  张非属于北大,也属于清华,最终属于清华。张非在两校期间并不为人所知,但在2007年夏季,他成了焦点人物。
  2003年,以606分考上北大,2004年7月,因7门必修课不及格遭遇退学。2005年,以703分南充市理科状元身份考入清华大学,2006年再度因学分不够退学。2007年,以677分南充市理科第二名再次被清华大学录取。张非14岁迷上网络游戏。2004年7月,母亲到北大来帮其办理退学手续,因不懂程序用了半个月时间,为节约住宿费,十几天都在北大校园椅子上休息,而张非一直在网吧玩游戏。
  无疑,张非是聪明的,但他却成了网络游戏的受害者,让他竟然漠视亲情,让他两度退学。好在,他如今回到了起点。
  网络在带给我们便捷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诱惑,尤其是网络游戏。清华大学等校曾规定,大一新生不让配置电脑,理由是新生自控能力差,怕染上网瘾。管得了大一,看不住大二、大三,网上冲浪,还得靠大家自控能力。
  

未名BBS
北大曾经有两个最火的网络论坛:一塌糊涂和未名BBS。当“一塌糊涂”成为历史后,北大人最热衷的就是“未名BBS”。
  北大未名BBS和清华水木BBS号称中国高校论坛的两只“旗舰号”,人气旺盛,校内外大小事都能从网络论坛上洞悉。在未名BBS,每天的十大(十个最热门事件)最受大家关注。我个人比较喜欢上的就是“三角地”,看看校内外又有哪些大事发生,很多校内的新闻只有经历过才会对此发生浓厚兴趣。未名上的“讲座信息”、“二手市场”等版块都很受欢迎。我的一位同窗在未名BBS做版务,经常是坐在幕后,手握“大斧”,掌握着帖子的生死大权。
  曾有北大学子做过一项调查,把北大学子和大众最关心的议题做了比较。比如,在政治法制,北大学生最关注:反对“###”,维护祖国统一;大众最关注:反腐倡廉,严惩腐败;在财政经济,北大学子最关注:减轻负担,增加农民收入;大众最关注:推进国企改革,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也许,这就是深处校园人的独特视觉吧!
  

第八章 考研值不值
佛教中有个故事:有个老太太说,我有两个女儿,一个女儿做雨伞,一个女儿做土坯。下雨的时候,她就想起做土坯的女儿,土坯被雨水浇坏了,她就哭。有太阳的时候,她发现另一个女儿的雨伞卖不出去,她也哭。有个和尚告诉老太太:你能不能倒过来想一想,有太阳的时候,你想到的是一个女儿做的土坯能卖出去了;下雨的时候,你想到的是另一个女儿的雨伞能卖出去了。从此以后,这个老太太就天天在那儿笑。
  临近大学毕业,出现了分叉口:考研(保研)、工作、出国。大学校园中,总有如老妪般焦虑者。这其中,大多数学生都会遇到考研到底值不值的困惑?
  值不值自己定
  2007年,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与新浪网联合就“读研到底值不值”展开调查,共有7730人参与,其中在读或已毕业研究生4865人。调查显示,的人认为现在读硕士研究生不值。
  从曾经的香饽饽,到如今受到学子的质疑,硕士生帽子已没有了昔日的光彩,更多大学生开始了理性的思索。
  考研值不值?没有一个标准答案,每人有每人的实际情况,如果认为研究生学习可以满足自己的需求,能够给自己的生活带来改变,那考研就是值得的,它不会因为别人的判断而改变。
  好在像北大这样的名校,对于绝大多数学生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基本上不存在值不值得的问题。新东方名师王江涛当年辞去公务员身份,就为考北大研究生,本来报考古典文学专业,后来发现,当年北大开设了一个新专业——宗教学系。经过两年的努力,终于圆梦。能考入北大,他深有感触:“经过综合衡量,我最终还是选择了北大,把工作四年积蓄的四万元花在了北大,还借了一万。但我不后悔,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的话,我还会选择北大。个人觉得:校园氛围比具体专业对人的影响更为深远。”
  无论是北大本校学生,还是外校学生,如果弄清了自己所需,那就大胆去做吧,这里没有值不值得的讨论。就像大名鼎鼎的小说《追忆似水年华》作者普鲁斯特曾被认为是个失败者,他没有工作,花了二十几年写了这部当时没人看的小说,很多人都认为他的选择不值,但他晚年回忆时说:那些看似不值的岁月,正是他最幸福的时光。坚持所选,定有所值。
  北大难考吗
  据《新京报》报道,北大研究生院负责人透露,虽然报考2008年北大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人数比2007年约少1000人,但在整体招生规模基本不变的前提下,推免生约增加10%,竞争会更加激烈。相关数据显示,有20756人报名参加2008年北大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这是北大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连续第四年超过两万。
  考北大没有值不值的问题,更多的是能不能考上的问题。数据显示,考北大难度依然很大,尤其是校外考生。北大增加推免生比例,本校学生占大户,学习成绩最顶尖的一般选择出国,学习成绩次好的,一般能被推免本校或外校研究生,剩下的除去好的就业单位外,真正本校考研的学生不多,更多的角逐是外校考生。
  能不能考上北大?这和能不能考上某大,实质上是同一个问题,只不过考北大需要更多的付出和实力。考研最大的问题是心态。有一个颇有意思的公式:如果将A、B、C、D??X、Y、Z这26个英文字母,分别设置为1、2、3、4??24、25、26这26个数值,那么你的Hardwork(努力):H+A+R+D+W+O+R+K=8+1+18+4+23+15+18+11=98分;你的Knowledge(知识):K+N+O+W+L+E+D+G+E=11+14+15+23+12+5+4+7+5=96分;你的Attitude(态度)
  在我接触的校友中,大多是本校推免或考上的研究生,也有地方不知名院校考研成功者,更有通过自考、成教考上北大的研究生。心有多高,舞台就有多大。
  

第九章 读研做什么
动物界“芭蕾舞者”——猫鼬,它生长在非洲,个子很小,却喜欢吃蛇,它们特别警觉,总是站起身子观察周围环境,时刻警惕外部环境并及时做出反应,这就是它们的生存法宝。
  经过了千辛万苦,终于蜕变为一名研究生,我们有没有想过,读研读什么,做什么?也许只有做一只警觉的猫鼬,才会立于不败之地。
  时间主人
  硕士研究生存在两年和三年不同学制,北大大部分文科院系都实行两年制,理科院系大多实行三年学制。全国其他高校也大致如此,不过当前有些高校已把先前的两年制回归到两年半制或三年制。
  硕士研究生学制经过两年之痒后,重新给我们留下了思考,有些两年制研究生反映时间过紧,没有时间做学术研究。其实,时间不是最主要问题,两年制研究生可以早一年走向社会,赚了一年工作机会成本。关键要做时间的主人,在单位时间内能发挥多大的效率。
  香港和英联邦国家硕士研究生学制多为1~2年,分为授课式硕士和研究式硕士。前者一般学习年限为一年制,培养应用型人才,后者主要学习年限为两年,培养学术型人才,多和博士课程衔接。为什么国外和香港地区一年制研究生,能培养出高质量人才,而国内两年制研究生却喊冤呢?
  入读两年也好,三年也罢,教育体制,我们无法改变,唯一能改变的是自己。两年有两年的学习规划,三年有三年的生活规则。掌握好时间尺度,我们才不枉先前考研时的艰辛,也才真正能在研究生期间学到真本事,为人生再上台阶赢得时间和奠定基础。
  领头羊
  随着研究生教育的不断扩招,先前的“精品”师徒制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煮饺子”式的大课堂和“放羊”式自我发展。
  常有研究生抱怨,一年都见不到导师几面,又谈何指导呢?不少硕士生导师一带就十几个学生,甚至几十个,加上导师本身也很忙,难免成“放羊”式教育,还有不少研究生沦为了导师的“廉价劳动力”,整天忙着为导师做项目,又谈何研究呢?
  好在,北大这样的名校,这种现象不多,本身导师队伍壮大,每年招生人数也有比例控制,做北大的研究生还是很幸福的。名师多,不少学生的导师都是牛人,自然机会也就多。如果能在硕士研究生阶段发表有分量的论文,或参与重大研究项目,对日后申请国外名校博士,也是一笔重要资产。
  本来,研究生阶段更注重小班授课,让每位学生课上参与讨论。我所了解到的,北大不少文科院系研究生教育模式还是非常好的,定期会举办“学术交流课”,导师布置阅读书目,定期上课讨论。其实,在国外大学更注重学生的思考。在哈佛大学,很多大教室(Auditorium)设计就像会议室一样,每个人面前摆着一个写着名字的牌子,随时准备加入发言。
  即便身处一群羊中,抱怨也是没有更多青草可吃,能做的就是比别人更勤奋,做个领头羊。
  

第十章 卧佛与海龟的博弈(1)
“你能忍受在天寒地冻-20℃的森林木屋里住两个月吗?
  你敢从几米高的木桥跳进湍急的河水中吗?
  你有本事在考试前一天晚上一口气读完300多页的课本吗?
  你愿意在早晨7:45 爬起来去上外语口语课吗?
  你可以在20秒钟内灌下一整瓶啤酒吗?”
  你能做到以上几个问题中的几点?这是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曾子墨入读美国名校达特茅斯学院时,所要面对的问题。
  国际化日益凸显,走出国门留学已成大学生的焦点话题。关键是,怎样赢得卧佛(Offer)的青睐,海龟岁月如何掌舵,学成后是回还是留?这些问题,考量着每一位准备出国的学子。
  卧佛
  由于Offer与卧佛读音相似,近年来已在北大等校园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矩:要想收到理想的Offer,就得去香山卧佛寺拜拜卧佛。
  不过,要想赢得理想学校的Offer,那还得及早规划,付出汗水和金钱。
  在北大,有志当“飞跃一族”的早在大一、大二就有了准备,更有甚者在未入北大,就把北大当成跳往世界名校的中转站。事实上,很多先驱者都已成功实现了飞跃梦。有人评价,去国外从高中开始留学与大学毕业后留学,完全是两个概念,前者可能会在语言等适应性上如鱼得水,但对一些价值观等冲击是致命的。因此,大学毕业后,有实力有能力,就有必要走出国门看一看。
  选择哪个国家,进而想学什么专业,圈定哪几档学校?这是首先要思量的。北大“飞跃”者,多把目光锁定在美国,原因很简单——优质教育、名校云集,更重要的是能提供巨额奖学金。但美国有个“签证坎”,除了实力说话,可能还得靠运气。除去美国,很多国家都是不错的选择。英国有牛津、剑桥、伦敦政经、帝国理工等名校,不过学费高昂,很难申请到奖学金。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也有不少名校,费用相对较低,签证也有保证。至于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当然也有不错的学校,但还得重新学语言。如果第二外语强,不妨申请这些国家院校。我
  选定了国家,关键还是要看学什么专业,去什么档次的学校,即便是美国,也有名校和三流学校之分。北大牛人们最起码也都进美国TOP100院校。去留学,最重要的是资金,这最主要靠拼GPA(学分绩点)和语言成绩。当然,有分量的推荐信和学术论文也很重要。成功申请到哈佛博士的北大校友范,本来学科成绩一般,但他抓住了哈佛教授到北大来讲学机会,后来不断和导师联系,加上他发表的学术论文,最终成功问鼎哈佛。
  海龟
  海龟光鲜的一面总是让人羡慕,但其中的辛酸只能自己清楚。徐小平《留学生涯》写道:“读了一天的PHD,还要去Chinatown洗碗,要付房租和学费,没有钱更困难,想温暖在长安,天涯海角多孤单,再苦再累不要紧,没有选择的生存,西方的月亮升起来,和东方的一样圆??岁月来去匆匆忙乱,谁知留学的辛酸,两只皮箱一个梦,雄心壮志离家园??”
  当然,随着中国经济崛起,如今的海龟们生活已大为改善,很多家底殷实的海龟们,不仅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甚至适得其反,某些学生不学无术,过上了烧钱的日子。即便是北大的大牛们,拿着巨额奖学金,依然过着安然的日子,远没有上世纪老海龟们艰辛。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曾子墨申请到达特茅斯学院读本科,一本《墨迹》中记载了她的四年留学生涯。新东方名师张杨申请到哈佛读教育硕士,他把其留学经历著成了《我的哈佛日记》,通过他的视觉,看到新时期海龟们的生活真实一面。能看到学业的巨大压力,能看到休闲时的泰然,能看到国际化视野的广阔,也能看到
  新时期的中国海龟们是优秀的。就读于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叶茂来自中国大陆,他在2006年康奈尔大学校董事会选举中夺得席位,成为美国“常春藤”8所名校有史以来首位中国大陆校董。他在校董中还有个鲜明中国特色名字“叶特首”,叶茂更是用中国思维,借鉴中国文化赢得了师生欢迎。比如他借鉴中国给老师打分、颁奖的做法,借鉴《百家讲坛》发动美国人文教育等做法,都为他赢得了好口碑,让中国学生在国际上有了新的定位。从北大走出去的校友朱成,已成为哈佛大学研究生总会主席,该席位号称“哈佛总统”,为中国海龟们赢得了良好声誉。
  

[转载]北大向左,清华向右 北大清华写字楼出租
第十一章 港校冲击波
北大校友薛涌“墙外开花墙内香”,他人在美国,却关心国内教育,多次发表檄文,引得国内媒体大讨论。薛涌抛出的“北大、清华将被香港大学扫成二流”评论一出,立刻引起各方热评。
  事实上2005年香港高校进入内地招生,纷纷设立了高额奖学金与内地高校争夺“高考状元”,集体挑战北大、清华的“霸主地位”,短短两年间香港高校就招收了151名高考状元中的18名状元,约占两年状元总数的12%。香港高校真的能将北大、清华扫成二流吗?北大、清华,乃至内地高校该怎样应对港校的冲击波?
  狼来了
  狼真的来了吗?
  香港理工大学大三学生谢健雄做了一份调研报告《揭开“港校热”的神秘面纱——关于内地对香港自主招收内地高考生反应过热的调查分析》。调查样本包含就读内地高校的大二学生82人,就读于香港高校的内地大一学生69人。除了收集调研数据,他们还对部分学生进行了个案访谈。内地高校学生的调研结果显示,对自己就读的大学感到“满意”、“中立”、“不满意”的学生基本各占三分之一。“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是“感觉学无所用”。相比之下,所有就读于香港高校的受访学生中,有63人对自己就读的高校感到“满意”,57名同学认为“现在就读的大学比当初
  看来,狼真的来了。香港高校凭借先进的教育管理体制、高额奖学金、英语教学、国际化视野已受到内地学生追捧。薛涌们观点也不无道理:首先,香港有奖学金优势,教育质量有保障;其次,香港社会已进入老龄化,急需年轻人才为本港服务,大陆的精英学生无疑是最佳选择;最后,香港国际化程度高,纷纷成为大陆学生跳向欧美的中转站。这种机会的增多,也为香港院校在国际上增加了美誉度,更加刺激香港院校来大陆揽才。
  

第十二章 编织校园人际网(1)
美国总统布什在给耶鲁学子的《人人都可以当总统》演讲中说:“我不是很出色地完成了学业,但结交了许多让我终身受益的朋友,也许有的同学认为,大学只是人生受教育的重要部分,殊不知,‘大学生活’四个字内涵十分深厚,他既包含丰富的学科知识和学术氛围,也蕴藏着许多支撑人生成败的观念,还有那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值得结交的朋友。”布什四年结交了4000多名耶鲁学子的1/4,也就是每天结交一个人。
  大学学习,一方面在于学习知识技能,另一方面要学会与人打交道,在校园里编织属于自己的交际圈。只要善于观察,真心付出,不管是在北大这样的名校,还是在名不见经传的学校,都能收获属于自己的朋友圈,而这将是你大学时代的一笔宝贵财富。
  北大圈子
  时下流行“圈子”文化,凡事都讲圈子,就连博客都分好了各种圈子,看来圈子确实很重要。不妨听听青蛙和蜘蛛的故事:青蛙和蜘蛛是一对朋友,有共同的爱好,吃飞虫。年轻时,青蛙体健貌美,身手敏捷,水陆两栖,过得很自在,让蜘蛛很羡慕。等俩人年老时,情况发生了逆转。老青蛙对老蜘蛛说:“我一生辛劳,只勉强糊口,现在年老体迈,将要饥饿而死。而你如今却衣食无忧,这世道真不公平。老蜘蛛说:“你之所以艰辛,是因为你靠四条腿生活,而我是靠编织一张网。”
  北大的牛人太多了,无论是各院系牛教,还是各色牛学生,都有其独到之处。但大学校园人数众多,每天面对繁重的学业,不能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交际。其实,身处大学校园,就要利用好各类圈子,从中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大学圈子太多了:宿舍圈子、班级圈子、院系圈子、社团圈子、学生干部圈子、老乡圈子等等。一入大学,大家就有了天然圈子:宿舍圈子、班级圈子、院系圈子。大学时代的友谊是珍贵的,尤其是舍友、同窗。一间宿舍,大江南北,很有可能就要成为四年相伴的“亲人”。班级同窗,同样如此,尤其是小的班级,四年相处下来,也俨然成了一家人。很多毕业生,最有感情的还是这些朋友。当然,对国内大学来说,院系圈子优势不是很明显,在欧美实行寄宿制院系中,校友见面的就是:“你是哪个学院的?”同一个学院,比同一所学校的感情会更深。
  大学时代,除了这三个天然圈子要利用充足以外,还需要在校内利用好其他圈子。老乡圈子就是一个很重要的资源。尤其刚入大学,来自同一个地区的老乡,操着熟悉的家乡口音,吃着同样口味的菜肴,聊着同样感兴趣的话题,这些是自然亲近的有利条件。在北大,各个省级的老乡社团也很红火:之江发展研究会(浙江)、江淮发展研究会(安徽)、黔中文化发展促进会(贵州)等都不错。在参加社团、做学生会、团委等干部等都能形成圈子,找到好朋友。
  煮熟的鸡蛋
  把萝卜、鸡蛋、咖啡三样东西,放到沸水中煮上20分钟后,再来观察三样东西的变化:本来坚硬的萝卜已经变得疲软了,曾经拥有薄薄鸡蛋壳的鸡蛋,里面却在一点点的变得夯实,而咖啡随着沸煮已经改变自身的颜色和性质了。
  大学校园相对社会要纯洁、清静,但如今大学越来越社会化,身边的人并不都是可以做朋友的,要学会判断,更要有自己的原则。我们要学会做一个煮熟的鸡蛋,通过一群优秀的朋友激励,让自己从不成熟到不断夯实基础,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大学人,而不要结交“酒肉朋友”,让自己颓废下去,甚至完全改变自己的颜色。
  每人有每人的择友标准,除了志趣相投外,最重要的是品性。不要轻视身边的每一位人,只要他(她)的品性没问题,都有某个值得我们学习的长处。在形成的朋友圈中,要学会真诚对待每一位朋友,不要轻易许诺,答应的事情就要尽量完成。对关心你的朋友,抱有感恩的心态,经常和朋友们保持联系,即便是发短信,我个人认为,最好能编写原创的祝福短信,即便是简单的几句有针对性的祝福,也远比群发来得真诚。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十三章 北大的学习牛人(1)
哈佛有个好传统,每年评选出征服哈佛人的15名大四学生,即使他们毕业了,校报还会进行多年的跟踪,看看这些在校的牛人进入了社会还是不是与众不同。
  2006年评选出的牛人就有外语狂人特罗伊·泰雷隆格,会讲10门外语,并且还在不断学习新的语言。执著地在拉丁美人间穿梭的米拉·乌祖儿,他鼓励青年人战胜困难,成为下一代哈佛人。
  能考进北大的都属于小牛人,学习成绩突出,能保送研究生的属于牛人,要是能GRE、托福高分,被国外名校录取的已属大牛,更恐怖的就算“牛魔王”了。
  先天聪慧者
  2007年5月,一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出炉。据统计,1999~2006年,选择就读北大的高考状元最多,有315人,约占总数的。该报告是由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学术负责人、中南大学蔡言厚教授等人历时8个月时间对1999~2006年全国各、区、市(除西藏、港澳台地区外)高考状元情况深入调查与研究得出的,统计到的高考状元有560人。
  在这些牛人中确实有早慧者。以前每年开学初,三角地橱窗上总会展出各省状元、奥赛冠军榜,被外界称为“状元墙”。后来没有这些展示,这些状元也就隐身于人海中了,各自的身手彼此了解不多,最多也是在社会上出的各类状元集上见识了。
  在众多状元中,还有些少年大学生,他们确实很出色,我就见识过一位。那是2004年开学初,我去北大万柳宿舍区采访2004级研究生报到现场。早晨到达现场后,已是人头攒动。现场的校领导听说,本级有一位14岁的少年硕士生,我当然想见见他。不久,有人领来了一位小孩——14岁的王大可。他看上去很瘦弱,穿着一身破旧的衣裤,脚上蹬双黑布鞋。王大可特别内向,说话声音奇小,校领导问他问题,他就一个劲儿笑和点头,但他确实是位超常的孩子。小小年纪参加硕士研究生考试,以优异成绩考入北大数学科学学院,之前他并没有上过普通高校,完全通过自
  类似王大可这样的孩子,每年入学都会受到媒体的追逐,被称之为“神童”。王大可当年入学初,京城有少数几家媒体做了报道,后来,他本人拒绝采访,北大校方也为其“挡剑”,其实,这样做是明智的。有了先天的聪慧,毕竟还是个孩子,在成人化的大学校园里,心理和生理都会受到很大冲击,应该有个缓冲带。这是有前车之鉴:2007年,年仅31岁的张世明因精神方面疾病突然去世,而他本人曾经是位智商高达148的神童。张世明11岁从小学毕业,12岁从初中一年级一跃到大学一年级。13岁的张世明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求学,创下了该校最年轻的外国留
  好在,后来在北大,我就没有再听到王大可的消息,相信他正在安静地成长。
  努力在后天
  北大的牛人,除了先天聪慧者,更多的牛人,是从大一开始就勤勤恳恳努力者,最终也修炼到牛人的级别。
  2007年1月,北大元培计划班范申请到哈佛大学全额奖学金,将开始为期5年的博士深造。范申请到的专业是化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他是哈佛该系在中国录取的6名全奖博士生之一。
  其实,范是被保送至北大,入学前已算是学习牛人:他在高中时代把大学8本化学教材“缩”成8本笔记,然后“缩”成4本,最后每本“缩”成仅30多页。2003年1月10日,他在全国化学奥赛中获得一等奖,最终问鼎北大。
  难能可贵的是,范进入北大后,并没有沉醉在以前的成绩中。大一下学期,他选择了化学专业,大二时,他进入北大纳米化学研究室。由于实验室设备白天多有博士生使用,作为本科生的范只能趁着晚上做实验,熬夜到两三点是家常便饭。凭着天赋和勤奋,2006年9月,范以第一发明人身份申请了“控制转移碳纳米管阵列技术”的发明专利。最终凭借卓越的学术成绩,被慧眼识珠的哈佛相中,给予了5年高达万美元奖学金。
  北大学习氛围浓郁,要不就不会出现“占座风波”。白天,大家都是忙忙碌碌,必修课、通选课、公选课一个都不落,到了周末,还有不少学生忙着修双学位。晚上,自习室总是满满当当的,图书馆内到处是读书的学生,更有甚者,夜晚还会到北大南门的各家餐馆内苦读。
  这样的努力,总会换来风光的时刻。每年北大总会评选一批奖学金,这些学习牛人总会榜上有名。北大奖学金名目繁多,学习牛人们也多半都获得最高奖学金。学习好,最明显的要体现在毕业前夕,院系排名前列的学习优秀生,会被推免为硕士研究生,没有了考研的后顾之忧。更牛的学生,则会在毕业前的圣诞前夕,随着雪花飞舞,哈佛、耶鲁、麻省理工等世界名校的Offer随之而来,这一刻,就是对学习牛人最好的褒奖。
  

第十四章 非土著的PK路(1)
傍晚6时许,北大图书馆南门缓缓驶来一辆轮椅车。它的主人是一位女士,她轻便地驾驶着,从我的身边缓缓驶过,通过南门无障碍通道驶入图书馆。这一切,我一直默默注视着,眼中充满敬意。我早就知道她的名字——郭晖,北大百年历史上第一位残疾女博士,通过自学迈入北大。
  北大的本科生总是标榜为“土著”,而如郭晖一般,没有经过北大本科经历的北大学子,被戏称为“非北大土著”。这不是北大学子特有的情结,但凡国内名校都有此类现象,甚至国外名校也如此。哈佛大学的哈佛学院(本科生)也一样有优越感。毕竟四年的本科生活浸润,收获的养料是丰厚的,土著们有骄傲的资本。但从我接触的非北大土著们身上,更能感到他们与众不同。他们通往北大的PK路充满荆棘,更令人尊敬,也给我们更多启示。
  开启梦想
  “若不是梦想的烛光照亮眼前晦暗的道路,我们是无法前进的。”一个人有了梦想,才是有希望的。一个人有了对梦想的坚持,这个人才能拥有灿烂的现实。郭晖12岁时因误诊延误治疗而导致高位截肢。最初的日子里,她只能赋闲在家,后来一位老师给她指明了路:参加没有围墙的自考,学习不用奔波的英语专业。郭晖像是抓住救命稻草般投入学习,梦想着走向知识的最高殿堂。她先后拿到自考专科、本科文凭,后来参加研究生学习,取得了硕士学位。
  为了能到梦想的北大读书,她冒昧地给北大外国语学院沈泓教授发信,询问报考博士生事宜。沈教授的鼓励,让郭晖坚定报考北大博士生的决心,最终她以专业第一名成绩成为北大百年历史中第一位残疾女博士。
  郭晖曾经翻译了一首名为《梦想》的诗:“牢牢守住梦想吧,因为如任梦想夭亡,生命就是一只折翼的飞鸟,不能飞翔。”现实中,我们每人都有太多的梦想,到北大读书就是不少人的梦想。无论你是中学生、大学生,乃至走向社会,只要敢想、敢做,牢牢守住梦想,就会有实现的那一天。
  实际行动
  很喜欢徐静蕾导演的电影《让梦想照进现实》,正如片名所说,有了梦想还要有实际行动,只在那憧憬,梦想永远只会留在脑海中。
  熙熙攘攘的北大康博斯西餐厅里,我的朋友——北大中文系博士生夏军给我讲述他的PK路。他生在安徽农村,年少时家里穷,他只好选择了读中专,后来参加自考取得大专。为了补习大学英语,他在3个月内恶补了全部课程;为了学会围棋,一个暑假,愣是用泥巴做出棋子,靠着一本棋谱成为班里“高手”。
  夏军说:“在现状下做到最好,绝不后悔。”这是他时刻提醒自己的一句话。正是凭着这样的信念,让他从农村走入城市,从中专迈入博士。
  “心动不如行动”,有了心仪的目标,就要像夏军所说的那样,积极投入行动中。如果立志到北大来读书,OK,无论你现在是在读中学,还是读大学,还是工作,都没有关系,规划好行程,立刻投入行动吧!
  曲线救国
  直线距离固然近,但曲线也有其弧度美。
  一次偶然机会,我认识了徐晓东——北大外国语学院博士生,一个年过30岁的“非土鳖”。坐在北大万柳博士生宿舍里,书桌上到处堆放着英文原版图书,他给我讲起他的求学经历。
  徐晓东生长在江南小镇,自幼憧憬能到最好的大学深造。虽然他很聪明,但高中成绩严重偏科,导致高考败走麦城,无奈走向打工生涯,但他没有扔下课本,随时寻找学习机会。后经人指点,他报考了自考英语专业,因狂爱英语,第一次考试,便取得专业课全省最高分。
  自考本科毕业后,他仍不甘心,毕竟这是没有围墙的大学,他没有忘记儿时的梦想。他带着简单行李,来到省城杭州,开始了向浙江大学的冲刺。第一年冲刺失败,第二年他终于成功。浙大三年硕士毕业后,他顺利留在浙江财经学院当老师。在别人眼中“这下总该安稳了吧?”徐晓东在工作几年后,却决定考北大博士生。数年积累,他一举成功。
  自考专科、本科、浙大硕士、北大博士,绕了三道弯,徐晓东了却了儿时夙愿。最近市面上有本《一路保送到北大》的书,在北大“土著”中,这样的典型不少,无疑他们是幸运的,没有经过坎坷。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如此顺利,如果一下子不能完成大目标,不妨把目标拆成若干小段,踏实走好每一步,当有一天你实现大目标时,你会发现在弯路中也捡到了更多“金子”。
  

第十五章 北大保安讲论语
曾经有一个出身卑微、名叫赫瑟尔的英国穷孩子,却对星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为做出一块理想的观察镜片,竟用自己的双手磨了近200块玻璃。有一天,他用自己制作的望远镜,终于发现了即便是当时具有最好设备的天文学家都没能够发现的乔治·西特星的轨道和运动速度以及土星的卫星环,引起了整个社会的极大反响。梦想像是生命的一支火把,照亮了赫瑟尔的天空。
  行走在北大里的人群,并不都是北大师生,还有很多如赫瑟尔般的北大追梦人,北大一直遵循着“兼容并包”的思想,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草根,只要有能力,北大都会给你一个展示的舞台,为梦想打造明天。
  谢景伟
  2007年5月的一天晚上7点,理教124教室挂出了“首都保安员,北大讲论语”的标语。站在讲坛上的并不是某位学术大家,而正是北大的保安谢景伟。
  讲座现场来了不少捧场的观众,有北大学生,有媒体记者,有论语爱好者。谢景伟用个人实践和唯物辩证法对论语进行了解读。谢景伟自2002年开始在艰难环境里开始阅读《论语》,2005年他开始写作20万字的《论语布衣解》。他表示,站在北大讲坛已实现了自己的一个梦想,还打出了“不与于丹争风”的口号。于丹在得知保安谢景伟在北大开讲论语后,只是表示:“不能出来听他讲,衷心祝他成功。”于丹说,分享经典是每个人的权利,越多人出来读经典越好。
  在每天进出北大大门的世人眼中,门旁站立笔挺的保安们并不会受到过多关注。在世人眼中,保安大多文化层级不高,没有太大的追求。北大保安谢景伟用自己的方式,让世人注意到了他们的存在,他们的追求,不管他讲座成不成功,这已经并不重要了。
  边缘人
  翻开北大的历史,梁漱溟、沈从文、孙伏园、冯雪峰、丁玲等,都在北大有过边缘式的生活经历。在今天的北大,依然活跃着一群北大边缘人,他们中有的是为复习考研,有的是为了文学创作,有的是为了提高学识等等,尽管目的不同,但他们在北大都过着艰难而又幸福的生活。
  北大游学者柳哲就是其中代表。他1996年3月从浙江金华来到北大中文系自费进修,而后就在北大过上了游学生活。他虽然没有北大学籍,没有佩戴过北大校徽,手中也没有北大校方的任何凭证,但他凭着对学术的追求,先后旁听了数十门课程,数百场讲座,阅读了不计其数的书籍,结识了众多的师长朋友。虽然,他最艰苦时会去拆房工地整理砖块,会去抄写信封,但凭着多年来的孜孜不倦追求,吸收了北大的众多滋养后,已在北京安家,事业有成。
  “北大边缘人,一个成分驳杂、来去无律的群体,它不断流动又将永远存在。我们在这里活过,爱过!在这里,有梦想闪烁的光芒,有蛹蜕变成蝶的艰辛,还将会看到蝴蝶展翅翩翩飞舞的美丽。”正如我和柳哲等人一起编著的《我的北大故事》中柳哲写的那样。北大边缘人的存在,得益于北大的包容,而北大边缘人的存在也证明了北大永恒的魅力。学界泰斗、北大著名教授张岱年就曾题词:“追求真理,振兴中华”,来勉励边缘人发扬刻苦求学的优良传统。
  

燕园生活
在遥远的地方有一座风景如画的大山,苏格拉底和拉克苏共约去攀登这座大山。
  N年后,他们再次相遇。
  “我费了那么大的力气好不容易到了这里,却什么都看不见,真是太令我失望了!”拉克苏一脸沮丧地抱怨道。
  苏格拉底不慌不忙地伸起胳膊,掸去长袍上的灰尘,说道:“这一路上有那么美妙的风景,难道你都没有看到吗?”
  “我一心只想着奔向遥远的那座山,怎么还有闲情雅致来观看路旁的风景啊?”拉克苏一脸无辜的表情。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真的是太遗憾了!”苏格拉底说,“当我们执意去追寻一个目标时,请不要忘记,沿途的风景处处美丽!”
  大学时代,我们的目标很明确:顺利拿到文凭,保研、考研、出国、工作。但这并不是大学的全部,尤其是在北大。如果在北大生活了N年,你没有聆听过“百家讲坛”,没有征战过“百团大战”,没有欣赏过“PK赛”??那真的是太遗憾了。况且,生活会真实记录奋斗途中的酸甜苦辣、峰回路转。当有一天成功实现目标时,其中的过程将最为珍贵。追寻途中,莫忘欣赏沿途风景。
  

第一章 社团那些事儿
2007年9月20日,北大社团新学期招新开始,三角地围满了人,仅山鹰社就有近千名学生报名。2003年当北大社团数量突破百家之时,曾被戏称为“百团大战”。到目前为止,北大已有社团250家,分为八大类,有近3万人参加,呈现出“百舸争流,千帆竞渡”的盛景。
  有人说:“北大是岩浆,清华是清泉。”北大人是热烈的,清华人是内敛的。也许从每年的“百团大战”就能看出。
  明星社团
  山鹰社
  “存鹰之心于高远,取鹰之志而凌云,习鹰之性以涉险,融鹰之神在山巅。”这是“山鹰社”的精神。在2007年,北大新评选的品牌社团中,山鹰社再次当选。山鹰社不仅在北大受追捧,而且在全国高校中享有盛誉,是中国民间最有实力的登山社团之一。每次路过一体操场,望着高高耸立的攀岩训练台时,都为那一个个勇敢的学子佩服。2004年6月24日,山鹰社在五四体育中心举行的登山队训练发布会上,我代表校刊去采访。观看了山鹰社15年纪录片《没有顶峰》,一组组镜头呈现着山鹰社的辉煌。4年过去了,相信北大这只山鹰会越飞越高,没有顶峰。
  爱心社
  “种一颗爱在冬天,收获融融温暖;种一颗爱在房间,听见家的呼唤;爱就是这么简单。种一颗爱在天边,收获天天天蓝;种一颗爱在汪洋,扬起希望的帆;爱就这么简单??”这是爱心社成员的心灵写照。爱心社是北大最大的社团之一,成员总是在校内外默默奉献着爱心。无论是为灾区捐献衣物、周末去打工子弟学校义教,还是放在三教窗台上的墨水。每次看到这些,都会想到这些可爱的校友。
  阳光志愿者协会
  创办人刘正琛的故事在北大传开后,阳光志愿者协会也就广为人知了。2002年6月9日,北大阳光志愿者协会正式成立,同时也启动了“阳光1000计划”,如今协会发展不断壮大,社会影响力凸显。2007年冬日,阳光志愿者协会在大讲堂还举办了一场义演,各路明星均义务捧场。
  自行车协会
  “欣赏景色,坐车太快,走路又太慢,骑车才是欣赏风景最好的方式。”每当周五傍晚,在三角地空地上,准会看到几十辆山地车等待检修,他们是车协会员,周末又要去郊区拉练。每当暑期时,车协会员将会远行,他们的车轮走过香港、澳门、西宁、拉萨、珠峰??“深入社会,融于自然;挑战极限,超越自我”是车协的一贯追求。
  台湾研究会
  台湾研究会原来知道的人不多,这两年在北大风头正劲,在2007年,评选的北大品牌社团中首次当选。台湾研究会主要是为大陆学生和宝岛台湾学生架起友谊桥梁。台湾研究会定期邀请台湾知名人士到北大进行交流活动,最近一次邀请台湾著名主持人蔡康永北大演讲活动,受到北大学生欢迎。每年遴选会员参加两岸青年夏令营活动也是协会的一大手笔,我有幸在2005年参加过。
  学生书画协会
  学生书画协会是北大老资格协会,也是历次北大十佳社团之一,但在2007年品牌社团和十佳社团评选中不幸落选。弘扬传统艺术任重道远。我有幸成为协会会员,并参加多次书画笔会和比赛,颇有感情。协会办有会刊《未名书画》,我的作品也有收录。
  

第二章 北大“赛道”
近年流行比赛,动不动就PK,超女刚PK出冠军,快男又在PK。有比赛就有输赢,好在大学里的赛事,更多时候可以愉悦着欣赏,想参与的时候,也不必计较结果,大可在舞台上显身手。PK下来也没关系,换个领域,依然是注目的焦点。这是北大的“赛道”。
  欣赏赛事
  北大演出多,作为学生很多时候能够作为观众,坐在台下欣赏精彩的演出。演出的场地大多是在大讲堂,当然也有在室外的。
  印象深刻的是,每当有重大演出活动,大讲堂外总是人满为患,门前停放着一辆辆大客车,当然也少不了名牌私家车,往往我会看着名车,对照着当晚来的名人,猜测会是谁的坐骑。
  感谢大讲堂,带给了北大师生那么多的欢笑,多少美好记忆凝结在大讲堂的空气中。还记得2004年教师节前夕,北京电台艺术团来到北大进行专场慰问演出。当晚,总是在电波里《零点乐话》的主持人伍洲彤现场献歌《十年》,水木年华带来《一生有你》,忧郁的朴树唱起了《RadioIn MyHead》,连老歌唱家朱明瑛都带来了欢快的《回娘家》。当晚,无疑是轻松和快乐的。类似的还有2003年12月28日晚上,中国教育电视台新台标启动晚会在大讲堂上演,黄征、零点乐队、郭峰等明星献艺,现场每人还得到了一枚新台标,至今我还珍藏着。
  相比在大讲堂室内的舒适欣赏,我到想起了烈日下,在北大一体操场上的演出。2004年9月11日下午,央视《激情广场》奥运大型演出在北大录制。烈日下,我们早早搬着凳子赶到现场,景岗山、祖海、李玲玉、尹相杰、于文华、黑鸭子组合、沙宝亮、斯琴格日勒、梦鸽等各路明星依次登场,引得现场一片叫好。现场由黄健翔和刘璐主持,当时黄健翔的主持很文雅,没想到两年后,他竟闹出了“解说门”事件。虽然被大太阳炙烤了数个小时,但能在北大近距离欣赏这样的演出,也是一件难忘且愉悦的回忆。
  北大PK赛
  相较坐着舒心欣赏的赛事,北大里也有不少PK赛,最著名当属“十佳歌手”、“十佳主持人”、“演讲比赛”、“辩论赛”等赛事。
  “十佳歌手”大赛是北大的传统赛事。每到赛前,选手的“娘家人”(院系)便会派出亲友团,在三角地制作大幅海报呐喊助威。印象深刻的是北大2002~2003年度“北京移动杯”校园十佳歌手决赛,地点同样在大讲堂。十几位选手拿出看家本领,有民族风、有流行风、有日韩风等,引得来现场的著名音乐人伍嘉冀都难做出裁判。“十佳主持人”虽不及“十佳歌手”历史长,但大有后来居上之势。记得2004年11月23日晚,大讲堂上演年度十佳主持人大赛,当晚由校友主持人张羽和耿姝担当主持,选手以北大电视台主持人居多,有几位我在校园采访中认识。其
  进入新世纪,北大里的“演讲赛”、“辩论赛”关注度大不如从前,留下的是少数人的角逐。当然,北大里的比赛还很多。我个人参加比较多的是书画比赛和征文比赛。在2005年,北大第二届北大学生书画大赛中,我的一副行楷书获奖,后来还在三角地展出,装裱后成了北大宿舍的艺术装饰品。我还多次涂鸦,在高手如林的北大获奖。印象较深的一次是在“我体会的北大精神原创作品”大赛中获奖,颁奖典礼在英杰交流中心新闻发布厅,颁奖嘉宾是老艺术家于蓝和北###学院院长朱苏力教授。
  当然,北大和清华每年的赛艇PK赛也吸引两校师生眼球,赛事仿照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大学模式。每年总有输赢,但也许永远都跳不出老命题:北大第一还是清华第一?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书包网

第三章 “百家讲坛”
近两年央视《百家讲坛》异常火爆。记得刚开播那会儿,我有幸充当过几次观众,当时栏目组为凑观众而到处拉人,录播场地也选在中科院一个研究所报告厅中。不曾想数年后,栏目火爆大江南北,走出的易中天、于丹等人身价倍增。关键是选对了人,找到了观众的兴趣点。
  北大讲座多,几乎每天都会上演,不仅北大学生爱听,校外学生也常常是大老远慕名而来。在北大听“百家讲坛”是怎样一番感受呢?
  用手脚说话
  北大学生是挑剔的,无论是名家大家,还是无名小辈,站在讲坛上,只要讲的精彩,同样会给予热烈的掌声。要是耍些雕虫小技糊弄人,北大学生定会报以著名的“嘘”声,然后用脚说话——开走。
  敢在北大开讲座的,想必都有些来头,绝大多数都是“物听所值”,每位北大学生一学期怎么也得听上几场讲座洗洗耳。我也数不清曾听过多少位各路名人的讲座,真正谓“百家讲坛”。
  北大讲座地点也是五花八门。最常见的是在理教教室,小型讲座就开在中等教室,大型讲座就开在两三百人的阶梯教室。最著名的要数三教讲座,以一楼教室居多,虽然教室条件不太好,但对于老北大人来说,这里最有感情。小教室也有小的好处,互动性更强。最奢侈的要数英杰交流中心、图书馆南北配殿、大讲堂,那里条件好,当然大多时候付费不菲。
  热门讲座,大家都是提前到场,或是让同学代为占个“宝座”,去晚了只能站着听讲,甚至席地而坐。记得有一次台湾诗人余光中到北大讲座,地点设在理教二楼大教室,当晚去得晚了,还没到教室,楼道里已站满了学生。我只好绕到理教后门,竟发现窗户后排都站满了学生,无奈只得在楼道里聆听余先生的“讲座”。冬日一晚,香港导演王晶的讲座设在光管管理学院二楼,准点去位置已被“瓜分”完毕,只得站在后排挨着暖气烤了两个多小时。2005年10月,电影《神话》在大讲堂首映,成龙大哥给北大师生进行了近四个小时讲座,当然成龙大哥是站着讲的,激动的台
  当然,好讲座是要宣传的,北大三角地就是最集中的信息地,北大校园网上也有讲座预告。新东方名师徐小平一次帮一位艺术家朋友在北大理教开讲,可能宣传不够,加上艺术家名气不大,结果临近开场上座率不佳。情急之下,徐小平屈下大驾,挨个教室动员学生,最终热闹起来。还有些企业家、教学机构办的所谓讲座,没有实质内容,但宣传时会许诺发精美纪念品,不少学生到场后,领到纪念品后,听两句发现没内容,立马闪人。当然,更多的学生连纪念品都不感兴趣。
  

第四章 寻找“无底碗”(1)
诺贝尔奖世人皆知,但每年评选的“搞笑诺贝尔奖”却没几个人知晓,它旨在表彰另类的科研成果。在2007年“搞笑诺贝尔奖”评选中,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万辛克研究出的“无底碗”理论中标。
  万辛克让研究对象用一种特制的碗来喝汤,碗装有导管,它会在你喝汤时慢慢注入更多的汤,但你丝毫不会觉察。“用这种碗喝汤的人,会比正常情况下多喝73%的汤,可还是不会觉得饱。”万辛克说,“这说明,我们是用眼睛来看社会,而不是用自己的身体。”
  正如万辛克实验所示,在大学阶段融入社会实践多么必要,尤其在北大,天时地利,正是锻炼自我的绝佳舞台。春天的桃杏藤萝,夏天的绿叶风荷,秋天的红叶黄花,冬天的青松瑞雪,一年四季,都值得用双脚去丈量社会,收获力量。回想北大岁月,我从事的实践还真不少:校刊记者、院团委宣传部长、协会宣传部长、院学生党支部副书记等,一路风风火火,收获良多。
  锤炼能力
  毕业典礼上,我拿到了两本证书: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和北大优秀毕业生。这两个奖项名额极其有限,尤其是市级优秀毕业生更是难得。我在欣慰同时,也在反思,我凭什么能获得垂青?
  梳理北大生活,学生干部经历和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让我受益匪浅。入学之初,我凭着书法和写作特长,成功竞聘为院团委宣传部部长,虽然是个很累的活,但很锻炼人。院里的大小活动,别人参观完可以一身轻,但你的职责要尽快写出新闻稿,在北大新闻网、北大校刊、北大青年等校内媒体见到“影子”。至于院内举办的活动,还要亲自上阵,挥毫泼墨Copy数份“书法海报”,再骑着破车,乐颠颠跑到三角地“糊”在展板上。
  凭着对文字的热爱,我还成为北大校刊的学生记者。虽为校刊,但她前身为《北京大学日刊》,由北大老校长蔡元培先生创办于1917年,是中国最早的现代报刊之一。四开大报,颇有气势,也是“激扬文字”的舞台。于是,就有了到301医院采访国学大师季羡林、随许智宏校长视察工作、采写身边的师生??临近毕业,剪贴本上已有了几十篇“大作”,成为我就业新闻媒体的“敲门砖”。
  开阔眼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本科阶段,正是快速成长期。步入“一塔湖图”的燕园,面对每年两个长假,没有理由不多去“瞟”几眼,多去“走”几步。
  周五傍晚,推车来到三角地旁,一群小伙子正“热火朝天”地检修数十辆自行车,旁边的旗帜迎风飘展——“北大自行车协会”。“同学,要不要检车拉练?”一个男生热情的问候,我摇头谢过,心头却涌出一丝温暖。曾经的百团大战热闹景象,再次浮现眼前。我想起了自己参加过的两个社团——北大学生书画协会和北大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在书画协会,和“墨”友们策划去敦煌莫高窟采风,忙着为书画展览提供作品;在青马研,忙着联系名家开讲座,忙着召开全国高校理论社团大会。2005年夏日,我和几名队友到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社会实践,在新落成的“大包干纪念馆”会议室,我们有幸见到了当年的“大包干”几位健在的发起人。一位黝黑的老人,手裹白毛巾,回首往事,偷偷地用毛巾拭去眼泪,我不经意的一瞥,成为心灵最深的记忆片段。
  北大是个大舞台,舞台中央舞动的人太多。在这里,我见识了太多的名人大家:国学大师季羡林、当代毕王选、铁面署长李金华、航天英雄杨利伟、影视明星成龙??见得多了,北大学对名人也有了“免疫力”,但视野宽了,想得也远了。
  收获友情
  拆开包裹,抽出一个精美的盒子,上面刻着发亮的英文单词“cross”,盒子里躺着一支黑色的“cross”笔。中文译为“高仕”的原子笔,是世界顶级大牌,喜爱书法的我,自此爱不释手。这是我在北大期间认识的台湾姐妹陈慧菁、陈慧娟寄来的。
  轻轻写几笔,流畅的笔迹将我思绪连到了那个夏日。七月北京,流淌着火热。当年全国台联举办的两岸青年夏令营正如火如荼上演,我作为北大一名志愿者融入其中。短短一个星期,我和台湾同胞结下了深厚友情:万里长城争做“好汉”,北大校园当东道主,为大家佩戴北大校徽。分开后大家并没有断了联系,我们时常互寄礼物,互邀再次相聚。
  北大国际化程度高,在这里只要你愿意,可以结交到很多异国朋友。同学也是来自大江南北,操着南腔北调,你可以认识更多的朋友,收获更多的友谊,甚至是生死朋友。北大山鹰社的社友,每年都会远足雪山,相信这样的朋友一辈子都不会忘。
  当然,北大校园里少不了浪漫故事,友情浓度再醇点,就成了爱情
  

第五章 前程Discovery
斯坦福大学校长约翰·亨尼斯说:“职业教育如果从进入大学的第二天开始,就已经晚了。”国外高校重视学生职业教育,往往从中小学就开始了。即便在大学也都有相关的机构。哈佛大学每个学院都有CareerOffice(职业办公室),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找工作,包括尽最大的努力来联系校友,邀请他们回学校聚餐、讲座和咨询,甚至带回一些工作机会。
  当前,国内高校大学生就业难凸显,职业教育已被推上课堂,即便是北大、清华等名校也开始重视起职业教育。当然,作为一名大学生,从入学第一天起就要有探索前程意识。
  兼职工作坊
  兼职,不仅能靠双手为学业、生活“埋单”,而且还能锻炼能力,为探索前程打头阵。大学校园,兼职机会还是很多的。
  家教VS抄写
  低年级学生多会选择家教和抄写来兼职,刚入学没有特别经验,不妨从这类兼职做起。北大学生罩着名校光环,家教行情和薪金都不错。以前三角地常常会征求“抄写”的活,字迹秀美的学生不妨一试。
  状元报告会VS新闻观察员
  北大每年都会“引进”众多状元,大到国际奥赛金牌、省级状元,小到地市级状元、省单科状元,多分布于光华管理学院、元培学院等热门院系。每年寒暑假,大牌状元总是教育公司的拼抢焦点,状元们被请到全国各地做报告,有不菲收入还能免费旅游。北大总是媒体关注焦点,北大评出了“十佳菜肴”、公益广告上了北大学一餐厅等曾被媒体热报,留心的学生不妨做媒体的“新闻观察员”,提供线索也能收获线索费。
  主持人VS翻译
  北大不乏美女和才女,对于有文艺或外语特长的学生,课余选择做主持和会议翻译都是不错选择。从北大已经走出了张羽、张泉灵、撒贝宁、耿姝、阿忆等知名主持人了,还在校园的北大艺术系才女李思思也已是央视《挑战主持人》八任擂主。
  出书VS写作
  北大盛产作家、诗人,当还处在求学阶段时,不妨以“文”谋发展。北京媒体众多,知名媒体都会有副刊,稿费颇丰。北大每年还有类似“等你在北大”、“圆梦北大”等学习集,也可以撰文赢取稿费。同是李思思,不仅主持好,她还把自身经历写成了《未名湖畔的玫瑰》,名利双收。
  夏令营辅导员VS北大校园导游
  每年暑期,名目繁多的夏令营会充满校园。夏令营组织方也多会请北大学生充当辅导员,让营员和北大学生零距离接触,也是个赚钱和免费旅游的好机会。北大校园游一直火爆,纵然北大校方发出了禁客令,但游人还是不少。身为北大人,当个称职的业余导游还不难。
  

第六章 爱情魔法杖(1)
“世界上难以自拔的,除了牙齿,还有爱情。”风景如画的燕园,青春浪漫的年纪,难免会上演风花雪月般故事。大学的爱情正粉饰着青春的我们。
  爱情如哈里·波特的“魔杖”,大家都追求着幸福,就连哈佛大学当前最热门的课程,既不是商学院的课程,也不是政府管理学院的课程,而是“幸福课”。有人说:“我的大学爱情过程是文艺片、喜剧片、三级片、悬疑片、动作片,最后是恐怖片,更可气的是,还插播广告??”其实,北大里上演的爱情也无外乎这几类片子,但细细品味,也有其独特之处。
  爱情性格
  友谊是水,滋润心灵。爱情如酒,慢慢酝酿。从友谊到爱情其实就是由水变成酒的过程。怎样从纯净水酿成甜酒呢?北大校园爱情有自己的性格。
  社团红娘
  北大社团多,号称“百团大战”,几乎每位北大学生都参加过1~2个社团。社团也就成了沟通友谊的桥梁。“骨干”级会员平时接触密切,加上有着相同的爱好,共同的实践经历,很容易从战友撮合成情侣。社团情侣概率比较多的社团大致有爱心社、山鹰社、自行车协会、青年摄影协会等。想想也是,一群有爱心的人,在爬山攀高、骑车远行、摄影采风中难免会产生情愫。一位师姐是爱心社“骨灰级”会员,在每次暑期外出实践回来,她都会发现有几对是拉着手回来的。
  网络姻缘
  北大校园网络化程度颇高,学生每天也最钟情上未名BBS、两全其美等网络论坛,网络也成为北大人际交往的重要途径之一,每天的校园十大(当天最热门的十件事件)总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某个大牛要是常在“十大”上露脸,总会受到明星般礼遇。除了十大外,较受欢迎的版块是“三角地”以及根据每个人兴趣爱好细分的版块,遇到志同道合者几率也较高。除了这些隐形的网络姻缘外,类似的“鹊桥版”、“交友版”等目的更为明显,但常常会冒出校外人士到北大的“征婚”贴。
  国际路线
  北大大牛学生多,尤其是理工院系学生常常是“飞跃一族”,大一大二的爱情缘分,到了大三大四不得不经历考验。有的被迫劳燕分飞,更有的坚持“国际路线”,经历大洋彼岸数年的煎熬,换来更甜美的“洋酒”。北大国际学生较多,也常在康博斯西餐厅听到漂亮MM和洋哥哥“英文恋爱”,校园里看到“奥里奥”(饼干品牌,黑白配)牵手,虽然难免会遭到中国学生的异样眼神,但每个人有选择幸福的权利,也成了北大的一道风景。
  爱情地图
  古希腊人给出了关于幸福的若干公式。其中一条公式为Happiness=as much pleasure as possible(幸福=尽可能多的愉悦)。北大校园情侣也会在燕园里尽可能多的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和甜蜜,北大也有了一张爱情地图。
  ###草坪
  ###草坪属于每位北大师生,但更属于北大校园情侣,以夏日夜晚为甚。每当夜幕降临,一对对情侣席草而坐,听着身边传来的琴声,相依呓语。赶上晴朗的夜晚,一起唱着周董的“星空”,“一颗、二颗??”数着星星,好不浪漫。
  勺海赏荷
  西门勺海,平时北大学生去得较少,那里的小侧门专过机动车,但却是热恋中情侣的好去处。到了夏日,一汪碧池,荷花争奇斗艳,蔚为壮观。相伴依靠在古色古香的亭子里,放眼望去,闻得荷香,心里怎能不美呢?
  未名吹风
  未名湖是北大情侣常光顾之地。每天、每季,未名湖都有独特的魅力。湖中的湖心岛幽美僻静,更是情侣扎堆。春天,牵手赏湖边的桃花;夏日,相伴坐在石凳上吹风;秋日,依偎着眺望满眼的金黄;冬日,踏上结冰的湖面嬉戏。即便是雾天,你也能感叹:雾满湖面,情沉湖底。
  讲堂电影
  百年校庆为师生带了一座现代化的“百周年纪念讲堂”,也让北大情侣多了一处浪漫地。大讲堂文艺演出、新旧电影,档次高、价位低,很多时候还有幸能和电影主创人员见面聊天,深受师生欢迎。大讲堂定期还会播放老电影系列,爱情专场,当然是校园情侣的最爱。
  馆内书香
  大牛,即便是“牛魔王”也需要“铁扇公主”相伴,不少大牛级学生学业爱情两不误,图书馆一起闻书香就成了时尚。馆内当然也是爱情发源地之一,少不了文科学生在感慨: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本科时代
“一、二、三、四??”,大一新生军训的口号伴随着食堂的饭香一起从我的身旁掠过。如今看到了比自己低了十届的小同学们,突然有种被淘汰的感觉。在清华,哪一年入学的就称为“几字班”,1998年入学的是“八字班”,2005年入学的就是“五字班”。每十年,“字班”就会是一个轮回。相同的“字班”,相同的班号,意味着又会有一个集体和十年前自己的班级拥有相同的名字。当有人再说起这个名字的时候,已经不再是说自己。
  军训的新生们,除了身上的迷彩服替换了当年自己的“红卫兵”服,每个新生的裤腰上还都是一圈白白的汗盐印,肤色还是被晒得黝黑,女生还是人数很少而且质量不高。望着他们,我在猜想哪一张稚嫩而疲惫的脸,就是昨天的自己。
  因为同学聚会,我时不时回到清华。回想起十年前清华东门的平房和土路,如今喧闹、繁华、充满韩国人的五道口让我有些迷茫和失落。一边是涨到了两万多一平方米的“华清嘉园”,一边是高楼林立的清华科技园,夹缝中才又看到了心目中原本高大雄伟的清华主楼。
  只有重新漫步在绿树参天的清华南北主干道上,我才又找到当年做学生感觉,才又感受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深厚底蕴,才又重温了在中国最好的大学里上学时的安静与幸福,才又回忆起在这里生活七年的每一点、每一滴??
  

第一章 热闹的迎新
清华的校训源于《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民国时期,梁启超在清华任教时,曾多次在演讲中希望清华学子都能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并引用了《易经》上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话语来激励学生。此后,清华人便把这八个字写进了清华校规,后又逐渐成为了清华校训。
  每个来到清华的学子,都会感受到,在拥有荷塘月色、工字厅、大礼堂的美丽校园里,真正能够影响他们一生的正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和“行胜于言”的务实作风。
  清华欢迎你
  迎新是清华里一年一度的“盛事”,这个过程不仅仅是把新同学接到宿舍这么简单,更是加进了高年级“老家伙”们的起哄和炒作,才有了今天热闹的场面,才成为清华里的一件盛事。
  班车从北京站、北京西站两个火车站,一批一批地把报到的新生拉到了校园里。车还没停稳,几十号人已经高举着各系自制的牌子冲锋似的杀到车门前,声嘶力竭地喊着自己系的名字,声音一定要盖过周围的人。挤不到前面去的“迎新人员”,有的咬牙切齿,有的被这种半起哄、半执著的疯狂场面弄得哈哈大笑。车上的新生都被吓倒了,看着车下像要抢劫似的师兄们,心里在嘟囔:来了清华一两年的,怎么都变成这样了?都疯掉了?我们有这么受欢迎吗???
  这种场面十年来一直如此,迎新成了各个系里活跃分子展示才华的好机会。有些人希望通过这种疯狂释放学业的压力,有些人希望借此树立自己师兄的光辉形象,更有些人希望通过付出的努力,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在清华,最受欢迎的是什么人?是MM。没办法,“物”以稀为贵。
  那最充满神秘感的是什么人?新生MM。
  无聊的高年级“老家伙”们,一天里会出现在迎新办公桌附近数次,每次来了几乎都是同一句话:“4班的××MM报到了吗?据说不错”。人未到,名先到。PPMM只要在老家伙面前出现了一瞬,当晚院系BBS上就出现了“4班的×××,确实不错”的帖子,并会登上当天的十大话题。
  更有机智、“猥琐”者,能够想出近距离接触新生MM的过人策略。清华对学生宿舍管理得很严,女生宿舍禁止男士入内,但迎新时除外。毕竟大包小包的,总要有男生帮着扛进女生楼吧。但通过扛包进女生楼并非上策,毕竟体力消耗大呀。还有更机智勇敢的:学生会的几位“同志”在墙角窃窃私语之后,大步走进了传说中的4班女生宿舍。
  “几位好,我们是系学生会外联部的,你们看有什么要帮忙的吗?”语气镇定而亲切。
  几个女生赶紧停下手中收拾的行李,拘束地靠着床边、站直了看着学生会的干部。她们还没搞清楚这几位是多大的官,只好乖乖地听着师兄们说话,时不时地点头表示感谢。等几个老家伙仔细端详了“目标”之后,默契地向MM们告了别,离开了女生宿舍。这段经历让他们掌握了新生MM的第一手资料,也成了他们向其他老家伙们炫耀的资本。
  

第二章 军体拳、正步走(1)
“某一年,清华因为铺电缆,到处挖沟。一日,一位外校同学来清华玩,先见随地挖的坑,后见一排排穿着军装的同学军训,不禁大声感叹:清华军训真正式呀,还挖了这么多的战壕!”
  这是发生在清华军训里的一件趣事。占地4000余亩的清华园,有充足的条件让刚入学的新生们在本校进行军训生活。这让学生少吃了很多苦,也让同学们在“背井离乡”后,有了适应清华、相互熟悉的难得机会。
  军训闲谈
  还没从迎新和入学教育的兴奋中走出来,同学们又穿上军装,“军体拳、正步走”,开始3周辛苦的军训。
  有些学生在中学军训过,有些还没尝试过正步走,但所有人都意识到,和中学几天装装样子的军训不同,为期3周的大学军训,不光时间长、考核多,军训还是所有人大学的第一门必修课,价值3学分。军训成绩的好坏和微积分、英语一样都会记入大一的成绩。
  不过在清华军训已经算是幸运的了。比起其他大学把学生拉到郊外部队上吃苦不同,清华的军训就在清华园里进行。这样一来,至少每天可以在食堂吃上可口的饭菜,保证每天能洗上一个热水澡,还能在宿舍里熟悉的床铺上睡个舒服觉。
  每到吃饭时间,军训“大兵”扫荡过的食堂,都会是一片狼藉,各个窗口的菜都被洗劫一空,食堂的所有座位上都布满绿压压的迷彩。高年级学生必须掌握军训用餐的规律:几点食堂会被“占领”?哪些食堂将被“征用”?以避免吃不上饭的尴尬。
  新生也很辛苦,除了吃上一顿饱饭,每天都要在烈日炎炎下站军姿、走正步、打军体拳。一天训练下来,所有人的眼睛都已经睁不开了。长长的队伍当中只能听见脚步声,还有学生们小声地闲谈。
  “这次能来我们系,实在是幸运呀。”
  “怎么幸运了?其实我也觉得自己运气挺好的。”
  “我们系在我们省今年计划就招三个,我考了省里第四,开始还很高兴,觉得肯定没问题了,后来一打听,前四名都是报的我们系,后来幸好扩招了一个,我才来了我们系,要不然就惨了。”
  “那是挺幸运的,我当时是提前2个月就知道保送了,能挑专业,我就挑了我们系。不过后来学校要求我们保送的也要参加高考,给学校拉平均分,而且校长还找我谈了好几次,希望我能拿省状元,让我别放松。可惜最后没考好,只考了690多分,我知道分数之后郁闷了好几天??”
  如果不是在清华里,你可能认为这是在互相炫耀。但如果周围的人都是这种高水平、重量级的佼佼者,你就能理解,他们在高中,就是用非常严格的高标准来要求自己的。他们都是把考上清华作为了自己没有退路的目标。
  英雄救美
  不论是中学还是大学,只要是军训就会有紧急集合和拉练。每次紧急集合前的晚上,教官都要巡视每个宿舍,保证所有人都是脱了军装、没提前打好背包睡觉的,以防止有人能在紧急集合哨声响起时,以破纪录的速度从宿舍冲到集合地。
  清华拉练的行军路线,是一条全长18公里、多年不变的路线,时间也都是从夜里3点一直走到天亮。而“九十年代”的土路和荒地,已经变成了“二十一世纪”的上地科技园。
  脚步急促而整齐,昏暗的灯光让所有“军人”看上去都一个样,分不出男女。走出去1个小时后,大家已经有些乏味,并感到绿军鞋导致的脚疼。同学身边唯一的“人文风景”,就是几位不穿军装、还骑着自行车的同志们。
  高年级的老家伙们,又在不可思议的时刻出现了,充分展现着他们的无聊。其中最无聊的两位大四同学,已经是连续第三年参加低年级的拉练了。不知道他们跟着走一夜到底感觉出什么有意义的地方,或许疲惫行军后的一顿“白日美梦”在他们看来是一件很爽的事情,或许某些人等着“英雄救美”时刻的到来才是真正的动力。
  路程过半,一些女生开始走不动了,身上的背包显得越发沉重。老家伙非常适时地出现在了她们身边,接过背包背在身上、放在车筐里,陪伴着MM前行,还不时地鼓励着“娇气”的MM们。MM们顿时感到了来自于师兄的体贴和温暖,不时地用感激的眼神望着师兄们。
  临近尾声,辅导员抓过一个老家伙问道:“帮三个美女拿背包,爽否??? 你说你,你不是有女朋友了吗?有你这样的吗?”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书包网

第三章 玩命学习(1)
清华学生的成绩,在家乡的中学里都是鹤立鸡群。这种感觉就像刘翔在参加110米栏的第一轮预赛,只要正常发挥,就是领跑者。而来到了清华,每天的竞争都会是“110米栏决赛”。能和各地的高手一起钻研学问,大家的心情不仅仅是紧张和压抑,更有相互激励、共同“奔跑”、巅峰对决的快乐。
  上课、自习、考试,这个周而复始、辛苦忙碌的过程,几乎萦绕在了整个四年的本科生活里。在找到省力又能考出好成绩的捷径之前,所有学生的态度都一样——玩命学习!
  占座生涯
  传说北大的经典爱情会发生在未名湖畔,而清华的经典爱情故事只发生在自习室里。尽管在“狼多肉少”的清华里,大部分学生没办法在自习室里搞定自己的另一半,但在所有人的记忆里,占座、上自习的时间几乎占据了大半的大学时光。
  清华一度流行让大一新生每天早起跑操,锻炼身体。6点30分起床集合,一个班级一个方队,跑步到7点钟解散去食堂吃饭。当时早上第一堂课的上课时间还是7点40分,不像现在是8点。时间非常紧张,不管是跑步、还是吃饭,只要动作稍微慢一点,7点40分进了200人的大教室就只能坐最后一排了。听不清、看不见,不爽再加上困,很容易刚上课就倒下了。突然有一天,有人想到了高招,同时开辟了新的时代:一到有课的早上,6点30分,有些人就夹着本书来集合了,途中路过教室,先杀进去占个座,然后继续跑,两不耽误。想法不错,但早操变成了赛跑,跑
  有些情况,是可以靠小聪明赚点小便宜的。但大多数的占座,都是要靠真本事的。每次离下课还好久,门口已经站满了来上下一节课的同学。经常是下午1点半上课的同学们,上午11点半就来占座。占座的时候,同学的耳朵也都变得特别灵,教室里只要一说下课,教室里面的同学还没来得及站起来,外面的兄弟姐妹们就已经冲进来了。他们当中有绅士风度的,会等你先起身再占座;豪爽的同学会在他离你还有几米远的地方,就直接准确的投书包、飞书本到你面前的课桌上,完成占座工作。“行侠仗义”的同学们往往“战备充裕”,为了同宿舍兄弟的利益,一下子能从书包里
  占座已经成为了同学们的一种“习俗”,看着空位子白白留在那里,就感到难受。而到了期末考试前,同学对占座更是达到了有些失去理智的地步。早上7点自习室开门,6点就会有排了几十米的队伍堵在门口。教学楼看门的师傅一出现,大家就像看到明星一样一拥而上,贴着玻璃望着师傅的一举一动。师傅拧钥匙开大门的同时,必须马上后退,以防止被人流挤开的门撞伤。学校里的教学楼和图书馆的玻璃门就是这样,在期末期间多次被挤碎。伴随着冲刺般的跑步声,10分钟之内,能容纳几千人的自习室,所有的座位全部被占领。
  去北大自习
  上课就够累的了,占座还这么辛苦。有的同学想出了解脱的办法——期末去北大上自习!北大学期比清华一般要晚两周,清华疯狂占座、备战考试的时候,北大的自习室还在风调雨顺中。但是想到达教室,首先要混过严格的门卫。北大和清华不同,清华大门进出自由,没人管,甚至骑车进校门都不用礼貌性地下车。北大不仅进校门要下车,门卫还要严格地询问每个人。
  一次,清华学生小赵被北大的门卫拦住,心里打着鼓地下了自行车。
  门卫问到:“你好,哪个系的?”
  “哦,××系??”
  “你学号多少?”
  “062426”
  “对不起,我们的学号是八位,你不能进去,如果找同学,让你同学出来接你!”
  小赵无奈地从离清华最近的北大东门转战到了北大南门,再试一次。
  “你好,学号多少?”
  “00602426”
  “好,谢谢,请进??”
  小赵成功了,心想这次一定要把自习上个够:上午在图书馆边上的二教,下午跑到五四篮球场旁的三教,晚上又到了理学楼。不光人少不用占座,而且北大的自习室没有清华“狼多肉少”的“和尚自习室”情景,小赵自习的疲惫心情,也可以通过欣赏身边的PPMM而得到有效的缓解。晚上10点多,过足了自习瘾的小赵美滋滋地回到了清华,心里充满了成就感。在清华都没地方坐,到了北大转着圈地上自习。中午还吃了北大传说中的砂锅饭和冰糖绿豆粥,生活真美好??
  书包网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四章 巅峰对决(1)
清华园是一个研究学生学习方法、聪明才智的好地方。这里汇集了全国的精英,这里有机会让那些学业上高不可攀的状元们很快成为你身边的朋友。这里确实有些人会被大家公认为神童,但更多的是你能体会到清华学子认真、务实的学习态度,源于兴趣的学习动力,以及多年养成的优秀学习习惯。
  在学业上的巅峰对决中,你可以通过作业、实验、考试,方方面面体会到好学生与普通学生的差距在哪里,体会到如何才能成为会思考、会学习的好学生。
  不服不行
  有人称“半数英才进清华”,一点不夸张。从世界1/5的人口里选拔人才,每年高考理科各省前十名中的70%最终选择了清华。虽然清华的世界排名不那么靠前,但清华拥有世界上最好的生源。拿到某系的花名册,你会被吓一跳:某年级180个人里,全国各省理科前十名有40几人,排名各省前50名的共将近110人。其中省状元6人,世界奥林匹克金牌4人、银牌1人。其他什么各类数理化、英语、生物在全国、省里拿过奖的,更比比皆是。
  开学不到一个月,一个学生来找辅导员谈心。学生说,上了大学感觉有点不适应,原来在中学坐在教室里,上什么课就听什么课;现在平时在宿舍里都找不到人,又不爱上自习,一个人在宿舍里,老是发呆、心慌。
  辅导员问他,那你原来怎么学的呀?同学说,原来也不知道怎么学的,反正老师教的东西一听就会,所以也没用功学过。
  辅导员又问他,你高考成绩怎么样?学生说了,省里第八。
  这样的神童在清华里有不少。颇有一部分考上清华的,高中根本学习不用功,玩得比周围同学都凶;更不知道什么算是学习方法,有些稀里糊涂地就上了清华了。说白了,就是聪明,他们的CPU就是转得比一般人快。
  我还记得自己在清华上的第一堂微积分课:老师飞快的讲课速度,让自己30分钟就晕菜了,然后坚持听了1个小时天书,麻木地跟着老师的板书记笔记。下了课,我和几个同学一起上自习。其中一位听着mp3,跟着音乐节奏点着头、抖着腿,不一会就把作业做完了。我连讲课内容在书上的位置还没找到。当时自己很郁闷:人和人差距咋就那么大呢?
  但回想一下,自己作为一个北京孩子,当初考上清华就比人家低了几十分,现在更是清楚地认识到我一个年级十几名和人家省十几名的真实差距到底有多大。
  差距在哪里
  面对身边绝顶聪明的学生们,我不时地在思考:为什么他们一直能学习这么好?差距究竟在哪里?
  虽然努力、勤奋是缩短差距最直接的办法,但在清华里,面对繁重的课程,仍然有人显得游刃有余、轻松自如。在学校里,最可悲的就是那些起早贪黑、废寝忘食,而成绩又不甚理想的同学了。只要有上进心,就一定会努力的学习。但如果到头来只是用“我尽力了”来安慰自己,就没意思了。换个方式想想,如果自己能掌握方法轻松搞定学习,谁还愿意花费大量精力反复练习呢?工作之后,自己更有这种体会:同一个工作,领导交给你,半天完成,另外一个人1小时搞定,下次领导肯定找做得快的人干了。如果在上学时,只是力争通过对课本的反复生拼死磕学到知识,实在是
  经过七年清华学习的思考,我终于体会到,和这些好学生的差距在哪里:好学生在第一次接触新知识时,就能有效地掌握知识,而且是想方设法在第一次学习时就当场学会,不返工、不重复。对比一下,课上内容大多数人都听得很明白,书本大家也能看懂,留的课后题也都能做,但再找一些参考书或者老师留的提高题,有些同学还是能顺利做出来,而大部分同学则不行,这还是因为一般的学生没有真正地掌握知识。这种对知识一次性到位的理解能力,是普通学生在之后多次的反复做题、练习后才达到的理解程度,而好学生在你还在捉摸旧内容的时候,又把知识更深刻的含义想
  对于神童来说,确实不需要学习方法,一听就会,还要方法干啥?但即便是在清华里,这种“不学习”的神童数量也比较有限,大部分人的智商还是属于常人可以接受范围内的。但越是这些和普通人差不多的好学生,越是有自己独到的学习方法。在清华里,对自己受益最大的地方,就是经常能和这些好学生交流,没事就抓住他们聊聊,听听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感受。在四年的本科生活里,通过和他们的交流,能对学习和思考的方法有很大的提高。
  “大熊”学习法
  我的一个高中同学和我一起考上了清华,虽然高中里的重大考试他都胜我一筹,但我对他最不服气。他人长得很憨,体育课成绩从来都是班里倒数,同学都管他叫“大熊”。“大熊”做事也从来都是不紧不慢的,留的作业,每次都做得很慢,甚至连考试也经常做不完。但“大熊”有一个特点,就是只要做了的题就基本上是对的,做题的过程也是记得滚瓜烂熟,而且很少粗心大意。不会的,人家就问,虽然有时候问的问题因为低级而让其他人鄙视,但是只要他把正确的记下了,就永远忘不了,也不会在同一问题上犯错误。几次高考模拟考试,交卷时我眼看着“大熊”最后一道大
  这么个脑子、动作都不快的同志,居然凭借他“熊”的速度,最后本科四年的成绩排在了清华某系的前十名。
  不服不行,人家虽然没有我聪明,可人家踏实了,人家第一时间掌握住了该会的知识。反而是我平时学习耍点小聪明,以为自己都学会了,其实是当着“大熊”的面“狗熊掰棒子”了。
  

第五章 刀尖舔血(1)
很多人都在说,高考太残酷,仅用考试来选拔人才的方式太不公平,但遗憾的是,在我们现有的教育体系里,还没有找出考试以外更好的方式来衡量学生的好坏。在大学也是如此,清华学生还是要应付四年里五六十门课程的考试任务。如果再加上期中考试、平时测验,大学的学习依然是“以考试为中心,作业、实验为两个基本点”。
  美国教学法
  越是学习努力,越是希望自己考试考好,考试的时候也就越紧张。本科成绩作为保送研究生、出国申请的重要依据,仍然是学生们的“命根”。每个同学都会在清华“刀尖舔血”式的考试中力拼每一分。
  一位留美多年的老师刚刚回到清华当老师,回国后踌躇满志,希望用自己美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有焕然一新的感觉,让同学们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下能真正学到东西。但事与愿违,几个环节没处理好,激起了同学的“民愤”。
  老师要求每个同学在一学期内上课发言一次,发言占期末总分的10%。原本是想调动课堂气氛的教学方式,结果变成很多同学开始几节课都抢着发言,然后发过言就不去上课了,因为他知道老师不会再点到他发言了,自己的10分也拿到手了。
  老师用全英文上课,这是同学们大学里第一门全英文的授课,大部分同学听得一知半解,又因为是早上第一节上课,很多人昏昏欲睡。
  做最后的课程大实验,10个人分一组,一组只给一个成绩,组里的10个人成绩一样。分数区分度还很大,总分30分,好的组给30,差的只给10几分,这一下子就给最后的期末成绩拉开了档次。本来老师这样做是希望大家能认真对待实验,组内10个人充分讨论合作,几个小组竞争最后的实验结果。但同学们都想着有10个人呢,自己不用着急,希望都寄托在了组里的一两个大牛身上,最后变成了一两个人“战”,###个人看。做了实验的同学也不爽,没人帮他,都等着现成的;不做的人最后看到成绩也不爽,觉得组里的大牛没用心做。而矛头又更多的指向了老师,
  最后的期末考试,更是让同学措手不及。提前几周大家就知道,考试是开卷,人挨着人坐,大家都觉得不着急。由于这门课大家学得都不算好,考试的时候很多人都在东张西望。有些同学看旁边同学的卷子,发现题目不一样,就继续问旁边的旁边的同学,然后把答案写上交卷。结果等考完试大家才发现,卷子不是只有AB两种卷,而是ABCD四种卷子,抄了邻居的邻居的卷子,答案也全都不一样。这下子大家都急了,在网上抱怨老师,牢骚无数,说老师的做法“变态”。
  辅导员看到同学的不爽,赶紧和老师沟通,虽然很多人考得很差,最后的权宜之计,是没有给一个同学不及格。但她的美式教学在中国第一次就没行通,有些国外的方式不得不变得有中国特色,他的第一次课也只能以失败告终了。之后的几年,这位老师做了很多教学上的调整,因为课程的内容本身是非常新颖的,如今已经成为同学们非常欢迎的一门课了。
  还我考题
  各个院系在每个学年结束以后,都会把授课老师、班主任、辅导员叫到一起,召开教学研讨会。有一年研讨会上,一位老师发言:“今年我这科的考试成绩特别奇怪,我出的考题内容、题型和去年都差不多,怎么今年的平均分比去年高了快5分?难道今年招的学生比去年好这么多?而且有些学生,我平时上课一次没见过,就考试来了,最后我一看,里面好多人还考了90多分,怎么可能呢?我的课有这么好上吗?”
  在场的学生和辅导员们都在窃笑。虽然辅导员也算学生的老师,但和同学们一个战壕里走出来的辅导员们,在“敏感”问题上,还是站在学生一边的。每个学生都清楚这个怪现象的原因:老师往年的考题,都会放在同学的BBS或网站上。由于清华同学的记忆力都相当好,考完试,考题都能一字不差地记下来,公布在网上。谁叫老师你每年都是那几道题,常年不变的,自然考试会出问题。
  第二年的研讨会,这位老师又发飙了:“我的考题,居然在学生的网站上都有!居然还给我起外号,说我是我们系的四大名捕,我有这么凶吗?都拿着我的考题考90多分,我捕谁了?我要求,学生给我们老师开BBS账号,我们都要上去看看还说我们什么了;另外,你们辅导员,要求学生把我们的考题从网上都删了,影响太差了!”
  不过在不换考题的问题上,老师还是要负主要责任的。明明知道中国学生会考试,考什么试都会找题库、写考经,老师您还不让考卷也与时俱进一下?只要每年考题不一样,问题不就解决了?所以说,在考试这个严肃的问题上,老师也绝对不能犯懒!
  国家六级
  清华有自己的英语等级考试,“水平一”考试相当于国家英语四级,“水平二”相当于国家六级。已经上了大三的小钱,一直受学校宣传的影响,以为只要过了校内的水平考试,就不用参加国家四六级考试了。但和一些师兄聊天才发现,出去找工作,人家都要看国家六级过没过,没人知道清华“水平二”是什么。
  小钱着了急,赶紧和几个同学一起报名了国家六级考试。国家英语六级对于清华的学生来说也同样不好考,很多人第一次考不过去。
  过了几个月,成绩可以在一个网站上查询了。小钱还不知道怎么查,跑到同学屋里。
  “这个网站很烦,还要先注册才能查,就是为了增加它的用户数。”同学说道。
  “我让你非让我注册不可,我要注册一个恶的,用户名:‘woshiniba’(我是你爸)??”
  “居然有人用过了,牛!再来一个:‘woshinilaoba’(我是你老爸)??”
  “靠,这个也有人用!看来大家都是来这儿报复社会的??”
  注册几次都有重名之后,这位同学有点烦了,“我服了,不就是查个分吗,用户名:‘nishiwoba’(你是我爸)??,终于成功了,我就不信有人会用这个??”
  “注册成功??,成绩查询??,不会吧,没过呀!你都是我爸了,还不让我过呀!”
  小钱笑翻了,看着这位第二次考六级都没过的同学,心想:你要是注册一个wode60(我得60),应该就有戏了??
  bookbao.com 书包网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六章 严把考核标准(1)
在大学里,有时候老师与学生的距离很远,因为下了课老师就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很难再找到人;有时候老师与学生的距离又很近,因为学生不再像中学时那样害怕任课老师,可以有更多学术交流与探讨的机会。如果是本着研究的态度,学生可以从老师那里学到更多的东西;但如果学生只是本着考试拿高分的目的和老师沟通,只会让老师有时感觉很为难,甚至不得不降低自己的考核标准。
  实验与考试
  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缓解应试观念,清华里有很多专业课,最后的考核方式是可以用大实验替代期末考试的。能不考试当然是好事,但大实验并非手到擒来,一般难度都很大。如果是参加期末考试,考完当天,同学就解放了,不用再管这门课了。而做大实验的同学,往往是在期末考试结束后的几周才提交实验结果,很多人都不愿意占用放假时间去搞复杂的实验。
  学生当中愿意冲在前面做大实验的,是公认喜欢挑战自己的“奥赛”一族。他们都是在高中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生物等竞赛中获得过全国甚至世界级大奖后,保送到清华的。没有经历过高考压力的他们很少有人真正把分数看在眼里,他们更喜欢接受新事物,尝试新方法。
  不过一旦师兄评价,大实验不难,而且做实验比考试更容易拿高分的话,所有同学又会一拥而上,争先恐后地向老师要求做大实验。
  即便期末考试没有大实验的替代方式,这类课程也通常要做小实验,并在总成绩里占一定比例的分数。一般的比例是作业占20%,实验(3~5次)占40%,期末考试只占40%。其实只要平时作业和实验做得好一些,不用期末考试也快60分了,及格根本就不是问题。
  但是同学会一如既往地看重成绩,“因循守旧”地“死磕”期末考试。老师体谅同学需要,期末考试前都会和同学讲清楚:“期末考试不会太难,重点就是平时强调过的。”而同学们依然会通过答疑、追问老师、给老师发信等途径进行系列考前“套磁”活动,以确保考试万无一失。而对实验的态度就是平时该做的时候做一下,例行公事。考试在同学心目中的地位远高于实验。很多同学因为期末考试快到了,或是因为自己犯懒,干脆直接Copy别人的实验交差了事。
  一次,因为实验成绩拉开了分数档次,有的人得了40分,有人只得了20几分,有些学生就不干了,找老师评理。老师和助教都很无奈,明明知道这些同学的实验是抄的,居然理直气壮的就来了,还好意思说自己的实验方法、结果,和谁谁的都一样,为什么分数不同。老师恨不得就让这些学生当着他面再把实验重做一遍。
  有些老师为了“迎合”学生的想法,实验只要做出来,就给个差不多的成绩。虽然老师的初衷是重“实验”轻“考试”,但最后成绩的区别度还是体现在了考试上了。老师还是向“传统”的应试学习妥了协,降低了实验的考核标准。
  同学选课的指挥棒就是“成绩”。同学们会考虑到这门课有没有考试,这门课的成绩算不算入全年的平均成绩,这门课老师给的分数高不高,然后再下决定。一门课,只要老师要求严、考试难,不论内容是否对学生有用,都不会有太多人选这门课。
  套磁
  大学老师,不仅给学生教课,还要带研究生、搞科研,老师不会像中学老师那样铁面无私,很多大学老师很好说话。对于考试成绩,如果学生觉得老师判错了卷子,可以去找老师,老师一定会本着和你探讨的态度重新检查你的试卷,真的判错了,成绩一定能改回来。这本来是好事,但也同样给了同学钻空子的机会。
  一次考完试,老师心慈手软,发现几个同学成绩可能会不及格,连忙联系班主任、辅导员了解情况,看这些同学的学习态度是不是好,如果有什么特殊原因,可以稍微放宽几分。结果,同学自己知道了可能不及格的“噩耗”,马上冲到了老师的办公室,向老师哭诉,希望老师给自己通过。
  老师指着试卷里的一道大题问学生:“这道题是照我布置给你们的第二个实验内容改的,如果你现在能把它做出来,这门课就算你过了。”
  学生说:“我现在可能做不出来,但我回宿舍,过两天就能把答案做出来。”
  老师一愣,这个实验可是要求每个人都做的呀,你不会做,那你的实验结果是怎么交上来的?明明就是抄的嘛,居然还来我这里要分?
  但学生还要耍赖,说如果给了他不及格,他就不能参加推研了,这就等于杀了他了,他都有点不想活了??
  最后,还是老师通融了他,让他把第二次实验再做一遍,两天之内如果把结果能交回来就算他通过了。
  

第八章 荷塘月色
做了一次清华人,在清华生活了7年共2500天,这对我而言是一段难得的经历。但这段经历的确很难,因为在这个天才云集、课程紧张、男女比例失调的学校里,我们必须学会用自己的方式享受“郁闷”的生活。
  男女比例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朱自清老人家的《荷塘月色》,取材于清华大学大礼堂旁的荷花池。
  一段趣事是,某一年,学校突发奇想,拔光了池塘的荷花,养起了鱼。但没想到的是,3000条鲤鱼在刚长成“鱼型”的时候,就被老大爷们钓光了。第二年,只好又捞光了鱼,重新养起了荷花。
  上面是《荷塘月色》里我最喜欢的一句,原因是这句很形象,很符合清华的实际情况。每年的开学典礼,校领导向新生介绍学校情况,都会特意介绍一下当年招生的男女比例,还会特意提到比去年的男女比例又提高了多少。各个院系的女生比例不一定有什么提高,但是合并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之后,全校男女比例已经从几年前传说中的7:1,攀升到了如今的5:1。
  来到了清华园,我深切地体会到什么是“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自己眼看着班里一个长得“很客气”的女生,四年里换了一个又一个相貌俊俏的男朋友。女生回家和家里人说,在清华三天两头有人追她,连她家里人都不相信。
  我又眼看着某系的一位班长在没有违反一夫一妻制的前提下,“霸占”了班里一半的女生,因为他们班30个人里只有2个女生。
  最让我受不了的一次是,在食堂里,一个男生为了看美女,眼看着他刚买的包子掉在了地上,自己都不知道。
  清华里每年最盛大的节日之一,就是定在妇女节前一天3月7日的“女生节”。这一天,校园里到处都是大大的横幅和标语,“祝××系女生女生节快乐!”“××系女生最美丽”。女生也会在节日里收到班里男生送的丰厚礼物,一些院系的学生会还会给女生买礼物。很多班级还会专门组织班会,男生准备各种游戏和节目,和班里的几朵“白花”共庆女生节。
  不知道是清华男生为了安慰自己,还是清华女生“内心发现”,4月1日的愚人节又不知何时起设立为“男生节”。这一天,女生也会“象征性”地给男生过节。我就曾经因为收到班里女生送的垃圾桶,感动了好几天。
  清华的女生有些被男生宠坏了,甚至让有些男生的心理感到了不平衡:“我发誓,如果以后有女儿,一定考理工科大学,考上了,就肯定嫁得出去了,而且俊郎才子还随便挑!”
  

第九章 激烈的保研(1)
最近,考研有了降温,全国的考研人数开始出现了下降,但竞争依然激烈。与考研的形式不同,清华还在延续着自己“4+2”的保研政策。在社会上考研竞争的背景下,能够让更多的清华学生以相对容易的方式留在清华园里。这种措施,对于清华的出国热潮、人才外流,是个明智之举。
  寻找出路
  保研,又叫推研,就是保送、推荐研究生,是清华十年来一直贯彻的“4+2”本硕连读政策。全校大约50%的人能够免试攻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这50%的人,在读了研之后也喜欢叫自己“清华土著”。
  如果保送上了硕士,学生不会像“4+2”政策或者国家倡导的两年硕士毕业,在清华严谨的作风下,老师希望学生能够多做一些事情,培养成熟再走向社会,于是在清华往往需要两年半,或者三年时间才能硕士毕业。
  如果是保送上了博士,也就是常说的直博、硕博连读。就是一共花上五六年的时间,先读硕士两年,再读博士三四年。加上本科四年,很多人要在清华再渡过一个“十年寒窗”之后才能毕业。最后一些院系在学生直博毕业后,只给学生颁发博士证书,没有硕士文凭,并不是两证都发。
  能选择的出路,有本系的、外系的、外校的硕博名额。其中最热门的还是本系的和本校的热门专业。本系学生保送本系研究生,名额多、方向接近,是同学的首选。为了转行的,一部分学生也会向经管、IT等热门专业尝试一把,进行交叉学科保研。
  最不受欢迎的就是去外校了,每年都是分最低、最后挑地方的同学被保送到了外校。说是外校,其实也是像中科院、北航和一些国家重点的研究所。清华的学生瞧不上外校,这些外校还经常看不上清华来的学生。推荐到他们那里的学生,一般都是原来在清华不好好学习的,读了研也是散散漫漫、不专心干活。人家老师说了:“你们清华的学生都像你这个样,那我以后还不要你们清华的了。”
  在清华的土著,也同样受到了“失宠”的困扰。某系2002年保送到本系的硕士名额有61人,到了2007年已经缩水为49个。而这个系,如今一年要招收将近200个硕士。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清华“土著”不够优秀?这是因为,研究生导师们都认为外校来的学生比本校的更能吃苦、更努力、工作态度更积极。有些老师就明确表示,如果一个本校的中等生与一个外校的第一名竞争我的名额,我一定会要外校的。试想“土著”中等生在四年前的高考中或许高出外校同学几十分,但却在新的推研战役中“失了宠”。
  这就是本科四年不同经历的结果,“土著”从来到清华就认为读研是“囊中之物”了,开始“好高骛远”、心态浮躁,对本应做好的学习和科研变得不重视。而外校来的同学,很多人都是为了圆自己的清华梦而奋斗了四年,那股拼劲和积极向上的作风,是“土著”没法比的。所以为了“受宠”,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
  交叉学科
  在准备推研的过程中,很多同学都盘算着换个专业读研。有些同学在高中就有这样的想法:如果考不上喜欢的专业,就先考上想去的大学。等上了大学以后找机会,交叉学科到自己想去的专业读研。但事实上,如今的交叉学科并没有这么简单。
  学校虽然越来越放开交叉学科的政策,但实际上交叉学科的名额还是非常少。去参加面试,你会发现自己的竞争对手,尽是各个院系的年级前三名,如果自己的名次是两位数,老师见到你就觉得你低人一等。
  同时,交叉学科,很多名额也是允许本系学生来面试的。比如经管学院的一些专业,既允许其他系的来面试,也允许自己系学金融的学生来面试,如果不提前多学点经济课程,老师一听就知道是个外行,肯定竞争不过懂行的同学。我认识的一位交叉成功的同学,是从大二开始就选修经济类课程,最后多上了二十多门课,相当于又自学了一个专业。面试的时候,又介绍了参加的很多社会工作、社会实践??过程非常艰辛。
  所以说:“交叉推研,不好玩!”对于在抉择是选专业还是选学校的高考学生,一定要慎重,仅以我的观点,选专业要比选学校更重要,即便是清华北大,冷门专业和热门专业毕业后的差别也会非常的大。想要以后交叉,还不如本科时一步到位,选好专业。
  博士 or 硕士
  博士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就像“李厂长”、“李经理”一样,可以称呼“李博士”。然而,对于现在的大学生来讲,可不是学历越高越好。在清华大部分专业里,读硕士生的学生保送成绩普遍高于博士生,甚至有些同学是怕自己读硕士成绩不够,才求稳选择读博士的。
  为什么学历高反而不吃香?
  学习最好的同学大部分在考虑出国。他们不是崇洋媚外,是因为他们确实觉得国内的专业水平不如国外,不去国外读书,恐怕学不到学科的精髓。在是否出国中犹豫的同学,有些人先选择在国内读个硕士,两三年的时间做个缓冲,毕业后再申请出国。
  还有些同学上硕士,就是为了文凭。对于他们,读书早就读够了。博士时间太长,本科工作又有点吃亏,所以选择读硕士再工作。
  再有就是就业形势。现在是,硕士比起博士来,找工作要容易得多。需要博士的岗位很少。工作单位都是希望能用本科做的事情就不要硕士,能用硕士做的就不要博士。第二因素是工资,博士的工资一般都因为学历高而比硕士高不少,这对于企业来讲就必然会慎重选人,选错了给那么多钱实在是亏。而博士生的心理价位又比硕士要高,开价一般的单位博士们也不愿意去。同时,国内毕业的“土博”受到了“海归”派的冲击,“洋博”和“土博”争一个“坑”,洋博在语言、经历等方面都会更吃香。
  再有就是硕士转行容易,而博士几乎不可能。对于博士来讲,在他毕业的时候,已经对一个专业钻研了###年,他的思维方式已经形成定式。学历越高,转变固有思维方式的成本就越高。因此,很多单位愿意要专业不对口的硕士,但没有多少地方会收专业不对口的博士。
  正因为博士的出路狭窄,读了哪个专业的博士,今后十年二十年的就靠这个“营生”吃饭了。出于实际的考虑,同学们普遍会倾向于读硕士。在本科毕业生的选择中:出国> 国内硕士 > 国内博士 >工作。
  书包 网 bookbao.com 想看书来书包网

第十章 灰色的离开
一般人的IQ都在100分左右,110分以上的约占25%,120分以上的人约占7%,130分以上的人只占2%。让我郁闷的是,在清华里,太多属于这2%的人在我的身边转来转去。不过智商高不代表一定能够成才,高分不等于高素质,人才必须是“智商”加“情商”的综合体。清华这个“林子”太大,一样也是什么“鸟”都有。没有把握好自己的学生,只能选择灰色的离开。
  两极分化
  全国的大牛聚在清华,情形就像燃烧着的太阳。众多活跃、炙热的原子聚在一起,激烈的碰撞让这个“集合”发光发热,展示着集体的价值;但同时,在碰撞中,一些不能适应的原子衰退了下来,消失在光芒里。
  从进入清华开始,各路精英的自信和自尊,就促使他们本能地努力学习起来,不由自主地选择了快节奏的生活。同学们经常奔跑着去教室,飞车去食堂,冲向自习室占座??其中一部分人,面对原本优秀的成绩渐渐变得平庸,面对从没有拿过的六十几分、班级倒数、年级百名开外,甚至是不可想象的不及格,他们在激烈的竞争中直接摧毁了毫不设防的自信心,感受着前所未有的自卑。当适应环境的同学们在互相促进、互相帮助的环境中成长时,这些同学选择了回避和不负责的态度面对学习和生活。当周围同学在大声、面红耳赤地讨论学习问题的时候,他们选择了用游戏中的音
  在清华里,每年都有10%左右的学生因为不及格课程过多,拿不到学位证书或毕业证书,甚至提前被退学。从当初的各地状元、省前十名,到最后灰色的离开,这是非常可惜和可怕的结果。
  本科长时间紧张的学习,也使一部分同学身心疲惫,不仅对新鲜事物没了兴趣,更是对自己的专业下了定论:我不喜欢这个专业,也不适合这个专业。而另一部分同学,通过几年的努力,真正清楚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发展方向。这些同学是在做出科研成果、找准工作方向的状态下从清华毕业的;而另一部分同学是在每天看电影、打游戏的日子里度过的,因为他们觉得学的东西没兴趣,只求每门都考60分,能顺利毕业就行。激烈的竞争,使同学的心态上也形成了两极分化,有人越来越清楚自己对学什么感兴趣,有人越来越对学习失去兴趣,毕业时心情灰色地离开。或许在
  骄兵必败
  学生小周,高中是数学竞赛全国一等奖,后来又保送清华热门专业,道路是一帆风顺。他还是那一届省里的传奇人物,传言一次数学竞赛大考前,玩了一晚上扑克没好好睡觉,第二天照样拿了一等奖。
  可是小周为人过于张扬,跟他说点什么,他都是一副不屑的样子。一讨论问题,他就会说“这个很容易”、“5分钟搞定”之类的话。开学了,他的作风也很散漫,课经常不上,平时也找不到人,似乎他觉得这样还能得他的大学“一等奖”。但大一成绩出来,他已经排到了班里倒数。大二更是出现了三门不及格。
  小周一下子傻了眼,他从未想到最自信的学习居然出现了不及格,这次他真的睡不着觉了。试想当时低调点,和其他同学一起上课、写作业,也不会有今天呀。怎么和家里讲自己变成了这样?
  心理失衡的小周,在又坚持了半个学期之后,彻底崩溃了,选择了休学一年。
  

第十一章 这个夏天(1)
“5号晚上,全班同学聚会,同时送我毕业‘滚蛋’。一年又一年,每次我都是跟在大家的后面敬酒,送师兄师姐们离开;不经意间,自己已经成了主角,被一帮又一帮熟悉的面孔灌酒。胃很难受,心里却出奇地清醒。我知道,这一刻终究是来临了。4年,就在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园子里渡过了。走过了,看过了,笑过了,哭过了,日子数完了,于是该离开了。这段日子说长也长,然而又挥之即去的岁月,我收获了什么,我又遗憾着什么?”
  ——摘于清华某学生Blog的毕业感言
  何去何从
  这个夏天,一半的人不以为然,因为他们会继续读研,他们感觉不到离开的痛苦。一部分人顾不上感受离开,因为他们要马不停蹄地奔向大洋彼岸迎接新的挑战。
  只剩下一小部分人,他们没有申请出国,又从推研大战中被淘汰,下一步只有工作,面临的只有离开。回首他们的四年,走到灰色的今天,有些惋惜,有些后悔,却没有了斗志和激情。其他高校,大部分人本科毕业都要走向工作,开始崭新的生活。而从清华本科毕业,身后背的是“失败者”三个字,黯然地离开。
  很多同学在毕业后无所适从,不知道下一步应该做什么:申请出国?继续考研?还是找工作?颇有一部分人毕业后一年,档案还放在学校里,人还在学校里晃来晃去。
  当他们再次走过“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标语时,心里已经想不清自己到底是应该为谁工作了。只是要想清楚,为了工作五十年,必须要抓紧了,因为已经耽误一年了。
  应当长远打算
  本科就毕业上班的同学,有些人是从大二开始就在外面打工了。虽然草草毕业,但是兜里已经有一把银子了。学习成绩在学校不算拔尖,但在社会上的闯荡,让他们清楚自己的能力肯定没问题。
  毕了业,要么自己创业,要么跟着师兄入伙一起开小公司,他们坚信能够创出自己的天地来。
  可这下,系里的老师都着了急,不停地找这些不管不顾的学生谈话。老师说了,你们创业也好、跟着师兄打工也好,可是你们的户口怎么办呀?师兄给你解决户口吗?等过几年,公司黄了,师兄都是有家有口的,你们怎么办?有没有想过长期在北京发展?
  学生本来就对老师的“陈旧”观点有些抵触,老师这么跟他们谈话,他们就更不往心里去了。学生表示:不会想这么长远,以后的稳定以后再说,他们关注的是眼前痛快。
  就业中心网站
  通过一次机会,我登陆了清华的就业中心网站,这里可以看到全校各个院系的就业情况。
  点开信息学院的就业列表,呵!一水儿的外企:IBM、微软、Google、HP、Intel??,不是大外企也是不错的公司:Baidu、Sohu、华为??;还有些大国企:银行、电信、石油??
  再点开一个冷门系,真是惨不忍睹,全是国内不知名的公司,从上到下的列表里就没有几个公司听说过,而且很多还是IT公司,和这个专业一点关系都没有。
  这让我想起了一位传统专业的老教授给本系学生的讲话:“我们的同学们呐,毕了业都不好好干自己的专业,都去给人家编程序去了。我们培养了大家四年还有什么意义?难道这就叫人往高处走?”
  这让我想到了清华倡导的“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与一些热门专业每年毕业生80%入职外企,形成了鲜明对比;也让我想到了各大外企来清华宣讲时座无虚席的场面,与国家重点单位老干部在清华演讲被喝倒彩,形成了鲜明对比。
  结束了就离开
  “这个夏天的早晨,起床发现睡觉时又流了鼻血。
  回头想想,这可能是我在紫荆2#508B最后一次流鼻血了吧,呵呵。
  爬起来,看看对面的床上,小四睡得正香。感谢小四,让我不至于为人去楼空有太多感伤。
  舒牛早在5天前就已经离开了。半个月后,舒牛将踏上大洋彼岸的土地。
  再次相见,将不知道是多少年以后了。
  再转头看看,阿勇也不在寝室。大概是去搬家了吧。
  舞男早在3天前就去四川见亲家去了。睡在他的床上的是阿铎。感谢阿铎。
  下床,准备洗脸刷牙。
  瞥见桌上两张纸片,是毕业证和学位证。
  大学四年,换来的两张纸片捏在我手中。它们似乎毫无意义。
  四年时光漫长,走过之后才发现,不过是一瞬而已。
  四年间,我们一起走过的太多太多,我已不想多说。
  我所怀念的,是那熙熙攘攘的2#、是那每天的卧谈、是那8人联机的魔兽RPG。
  我所要面对的,是离别的感伤,和新的生活。
  但我会勇敢走下去。曾经少年的我,和已不再是少年的我。”
  ——一个不再少年的我,写于清华园这个夏天
  书包网 www.bookbao.com

第一章 新的开始(1)
没有了本科入学时的兴奋,也远离了本科热闹的集体生活,四年前入校的3000多名新生,经过四年辛苦努力的学习,经过无数实验、考试的洗礼和残酷的保研,有近一半的人继续留在了清华。这些清华“土著”和全国其他高校的尖子生一起,又组成了一个3000人的新年级,共同开始了他们的硕士、博士生活。
  平静的报到
  每年研究生开学的时间,比本科的都要晚几天,也完全没有本科迎新时的疯狂。不过校园里还是到处可见新入校的研究生和家长,有的提着大包小包,有的在校园里闲逛。他们当中,有些人是高考没发挥好,努力了四年,又以各高校前几名的成绩保送到清华的;另一些人刚刚度过了痛苦的考研,自从他们在志愿上写下“清华”两个字之后,在考研的折磨上又增加了不少压力。
  清华土著们在读研的道路上没有受太多罪,仅凭年级中等的成绩加上象征性的面试,就可以换来本系直升的硕士、博士名额。因此,你能够理解土著报到的平静,和外校高材生漫步清华园的欣喜。
  报到处的服务人员都是各系研究生会的成员,也都是已经在清华生活了四年的“老生”,看到熟悉的面孔骑着单车来报到,就丢过来一个牛皮纸袋,拿着它,报到就算结束了。因为是直升的清华土著,不用照入学照,也不用办饭卡、医院、宿舍等诸多手续。牛皮纸袋里只有一份“入学通知”、一份“研究生工作日记手册”和一份“录取通知书”,就凭这些,土著们又能在清华园里混上好几年。
  占地4000多亩的清华园,让同学们在校园里不骑车变得寸步难行。结束了不到半分钟的入学手续,土著们却要花10分钟从报到处骑回宿舍。大家搬进了新的宿舍楼,居住条件也从本科的4~6人减到了2~3人一个房间。依然是原来一个年级的同学住在邻近的几个宿舍。这似乎让土著们感觉还是在本科时代。可仔细一想,当初一个年级里的一两百人,已经缩水到住在这里的区区几十个硕士,其余一二十个老博士们还都“关”在了传说中的1号楼和新建的W楼里。就好像在清华的“八”年长征,路程过了一半,等“过了雪山”清点人数,发现人员已经减半,不少的好兄弟
  选择归宿
  不论是研究生还是找工作的面试,面试官最常问的问题就是:“你为什么想来我这里?”一种合理的回答是对这里做的工作感兴趣;另一种常用的说法是这里的工作环境好,可以锻炼自己。那么如何算是工作环境好呢?研究生和本科生不同,本科生每天一起上课,四年的学习,同学上过的课程和受的教育都差不多。而在研究生阶段,同学在各自的实验室学习、工作,实验室之间联系很少,实验室的环境会很大程度影响你的前途和发展。
  下面给出实验室的工作环境状况坐标,帮你决定应该如何选择归宿。横坐标X表示实验室管理制度的松紧程度,Y坐标表示实验室的学术氛围。在管理严格的实验室,同学每天都要求去坐班,上午9点到12点,下午2点半到6点,有时候晚上还要加班,在这种地方读研和上班工作感觉差不多。管理越严格的,X值越大;管理松的地方,不要求每天坐班,属于任务驱动,只要按规定时间完成导师交给的任务就可以了,这样的实验室X值就小。实验室是要靠拉到各种各样的项目经费来生存的。没有钱,实验室就没法搞科研。这样一来,就使得容易和商业挂上钩的实验室变了味,
  每个同学都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也根据是博士还是硕士来选择实验室。首先,定位适合自己的工作环境在第几象限,具体的坐标(X,Y)又大约是多少。比如读硕士,在两三年硕士期间,想好好锻炼一下自己的动手能力,又想接触一下接近于公司商业运作的项目,那么去工作环境在第四象限的就很好。如果是一名博士生,希望博士期间多做一些研究,需要一个相对自由和宽松的环境,那么第二象限就很好。如果希望在研究生期间尽量支配自己的时间,又不想在实验室做太多事情,那么第三象限就很适合。最不适合博士生去的就是第四象限的实验室,管得又严,学术氛
  

第二章 “剥削”干活
如今的硕士要2~3年毕业,硕博连读一般4~5年毕业,但悟性不高或者不好好做事的,硕博连读读了七八年的也有的是。国内的趋势是硕士逐渐缩短为两年毕业,变成“普及”教育;而硕博连读培养更加严格,卡在五年保质保量地毕业。那么读研每天都在做些什么呢?除了第一年上一些课以外,大部分时间就是做两件事情:写论文,做项目。
  做项目
  一边要上课,没课的时候就到实验室里做事情,研究生第一年的生活方式就是这样的。实验室里,一般都是靠导师拉项目、学生干活,来养活实验室。能拉的项目大部分来自于国家的各种科研经费:863项目、973项目、国家自然基金??在清华里,有很多牛的导师,他们不仅学术水平很高,还往往是各个863、973专家组成员。这样就能在既完成国家科研任务、又增强实验室实力“一举两得”的前提下,给自己的实验室不断拉来项目,项目多资金也就多,学生要干的事情也就越多。
  作为干活的补偿,导师也会给学生发饷,一个月少的几百,多的上千。虽然不能和公司薪水比,但至少解决了同学每月的饭钱。由于导师发工资,学生也称导师为“老板”。清华规定,国家的科研项目经费,老师可以个人提成7%;其他高校有的规定老师能分到10%,对于几百万、上千万的大项目,这项收入对导师来说可是笔可观的收入。由于在同一个实验室做项目,老师拿了大头,学生只拿小头,学生也称自己是受“剥削”。
  同学们通过项目的锻炼,能够学会在学校里做项目的套路。虽然没有外面公司的流程那么正规、分工明确,不过学校项目中的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详细设计、开发、测试,一个环节也不少,师兄带着干活,还会时不时传授给师弟师妹们自己的经验和技巧。
  小的项目可能一两个学生几周就能搞定,大的项目需要全国几个高校上百人几年的合作才能完成。项目也分成科研性项目和工程性项目。学校比起企业的优势在于研究,而做起工程性项目不仅对实验室的科研水平没什么提高,质量也不会比正规公司做得好,但学校有价格的优势,为了拿到更多的经费,实验室会努力争取每个项目。
  
第三章 小康生活(1)
读研是从校园走向社会的缓冲,使自己不必从宁静的校园一下子跳入残酷的社会竞争。在实验室小规模科研项目的锻炼中,一边充实着自己,一边观望着师兄师姐的毕业动向,观望着工作形势的变化。有时候会对未来的工作怀有一丝莫名的紧张,有时候还会对混得不好的同学说上一两句风凉话,有时候会庆幸自己躲在校园的庇护下可以偷点小懒,但不知不觉中自己很快又大了几岁,滋润的小康生活终将结束。
  忙里偷闲
  “手牵手一步两步三步四步望着天,看星星一颗两颗三颗四颗连成线”,数论文一篇两篇三篇四篇心里欢。一边听着周杰伦的“星晴”,小陈一边回味着自己的研一成就。随着导师马不停蹄地催稿,小陈居然从未失手的连中四元,一篇国际会议、两篇国内核心期刊、一篇国内会议,虽然比起有水平、高质量的论文差了不少,但毕竟第一年没干什么项目,就凭着天天看别人的Paper,攒自己的Paper,居然能生整出四篇来,小陈觉得自己很成功。
  不过静下心来一想,除了这四篇论文,自己学到什么了吗?写出来的东西,对以后工作又能有什么帮助吗?这么一想,小陈又有点心虚。当初希望硕士这三年多做项目、学本事,如今写作能力提高了不少,可还是没学会过硬的技术“手艺”。
  硕士第一年已经过去了,小陈更加困惑两年毕业后应该做什么样的工作了,也越来越对以后做技术工作没有了信心。
  但不管怎么说,已经研二了,自己成了实验室里的高年级,导师也显然开始“剥削”下一届的新生了。四篇论文垫底的小陈,至少已经有从清华硕士毕业的把握了。小陈感觉,应该是好好休息一下的时候了。从大一到研一,五年的时间,一直忙忙碌碌;一年后,又要在找工作中打打拼拼,只有研二这一年可以打个小盹。小陈本着不主动、不拒绝的态度,对导师的任务是让做啥就做啥。除此以外,小陈开始滋润地享受起了生活。
  不到30学分的研究生课程,已经全部在研一统统修完。到了研二,小陈可以每天睡到自然醒;周二周三周六周日,都可以准时收看CCTV5的NBA比赛,然后直接去吃午饭;下午可以睡午觉,也可以去打篮球、踢足球。为了更加滋润,小陈还特意查了当年最新的清华《学生手册》,上面已经取消了以前禁止在宿舍打麻将的规定。这样一来,晚上无聊了,就抓上几个人在宿舍里打扑克、打麻将。不熄灯的研究生宿舍,可以一把接一把的一直打到天亮。
  一天突然变得非常短,中午才起床,天黑前只剩下了几个小时。小陈享受了从未有过的没压力、没限制的小资生活。
  “好”导师、“坏”导师
  有些研究生,几年内都过得非常舒服,而另一部分人则过得辛苦而郁闷。这些都取决于导师的“好”与“坏”。“好”、“坏”的含义很宽泛,对有些人,严格要求是好;对有些人,指导有方是好;对有些人,宽松的目标管理就是好。而对有些人,剥削干活就是坏,天天坐班就是坏,导师给的“赏钱”少也是坏。
  有些导师不要求坐班,这样他的学生可以每天三饱两倒。而严格的导师会要求学生每天9点前必须到实验室。尽管坐班与否的区别很可能只是同学们上网、打游戏的地点不同而已。
  “好”的导师会让学生很感动。学生即便一个月只去几天实验室,导师还是每个月按时给他们发邮件:“你好,有时间来实验室拿一下这个月的津贴??”
  “坏”的导师会抠门得要死。某老师故意在每月最后几天,临下班的时候才发工资。走得早的同学很可能就拿不到钱。除非同学自己厚着脸皮去找老师要,否则老师就省钱了。
  有的老师为了督促学生努力工作,把实验室的电脑账号设成“WorkHard”、“StudyFast”,还不允许学生修改密码。
  有些导师甚至连自己的学生都不认识。学生打电话找他,第一句都是说:“××老师,您好,我是您的学生×××,您有印象吗???”
  有的导师也不太关心学生的毕业问题。一个博士生,已经是博士四年级了,但还是一篇论文都没有,整天就是忙着给导师干活做项目,眼看毕业困难,火烧眉毛,赶紧找导师想讨论一下自己的课题问题。结果导师听到他是来讨论这个,放了一句:“论文,那是你自己的事情呀,怎么来找我?”学生心里都快疯了:这怎么光是我自己的事情?你是不是我导师呀?
  土著社交圈
  清华土著们会发现,自己的社交圈子,还是原来本科一个年级留下来的几十号人。研究生快毕业了,从外校进来的那么多人,好像还是不认识几个。这算不算排外呢?这个说不清楚。不过“土著”的心理地位似乎一直都比外校来的高了那么一点。看看研究生的各种学生干部:研究生会主席、研究生团委书记、辅导员、研究生助理??,唱主角的都是本校土著。各种院系活动:足球队、篮球队、舞会、晚会??,组织者也几乎都是清华土著。有些外校学生来了清华,似乎还没融入氛围,没参加过什么活动,很快又毕业了。
  不过导师不一定这么看“土著”。凡是在实验室干点事情就觉得对得起导师,偷懒享受的,一般都是土著。实验室里的工作,不少都是靠外校学生踏踏实实、一板一眼做的。外校保送来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名牌高校专业的前三名。能考研进来的,更是有过人的意志,其中很多人还是工作了几年又回到校园的。他们来清华,可不是为了来享福的,是为了学本事的。至于融不融入环境、参与什么活动,对于他们来说其实并不重要。
  书包网 bookbao.com 想看书来书包网

第四章 面对现实(1)
有人说:“金本银硕铜博士。中国有一流的中学,所以有清华、北大一流的本科,这一点从每年世界中学生奥林匹克各类竞赛里中国学生的优异表现就能看出来;中国只有二流的大学,所以清华、北大只有二流的硕士,这一点从清华北大的世界大学排名就能得出;中国只有三流的研究生院,所以清华、北大只有世界三流水平的博士,这一点由中国研究生院的学术研究水平就能看出来。”
  这段话虽然有些消极,但身处其中的我们必须面对现实,只有看到差距,才能弥补差距。只有通过我们每个人的努力,才能让清华、北大真正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研究院归来
  小沈是一名清华研究生。由于实验室和企业的密切合作,他有机会在某外企研究院做了三个月的短期实习,虽然时间不长,却让小沈接触了社会、面对了现实,看到了很多在学校意识不到的东西。小沈意识到,外企研究院的科研水平要比清华高了很多,同时更接近于实际需要,不像学校里闭门造车、纸上谈兵的研究。小沈认为如果相同的科研经费,同时给了企业研究院和高校,那么企业的研究成果一定会比学校好不少,而且成果还能直接用于新产品的研发。这都是企业面向市场、高效和正规的运作结果。小沈还发现,越是前沿的学科,越是先进的技术就越大都存在于这些大公
  公司为了生存,要比竞争对手领先,就要卖力的研究新技术,突破现有水平。而学校里悠闲、安逸的环境,没有动力使科研变成快节奏。同时,公司做项目的专业水平,让小沈感觉清华实验室的做事方式就像是个作坊,或许能造出“砖头”,但造不出“房子”。
  在研究院里,也是要求员工每年发表论文的。但公司里的核心技术,都是绝对的机密,只能用它们来做研发,员工不能用它们来写Paper。这就变成了,员工只会把核心技术的边缘写出来。而学校是会把百分百的科研成果公之于众的。
  实习归来,小沈把三个月里学来的东西攒成论文,被一家顶级的国际会议收录,而这是整个实验室几年才会有的一篇高水平论文。而在研究院里,发表这个水平的论文其实是家常便饭。
  学校和公司比起来,唯一的优势就是写Paper。因为企业员工的工作重点在于研发,写文章的时间非常有限。学校里拥有安静的工作环境,这让老师和学生有的是时间“咬文嚼字”、反复推敲,写出从内容到语法都天衣无缝的论文。假如,研究院的员工每年放两个月假,踏踏实实让他们写论文,或许这会让学校里的老师感到真正的竞争,会让老师感到安逸的生活没那么好过。
  小沈对三个月的实习感慨最深的就是:没想到在国内理工科学校里鹤立鸡群的清华,和大公司的研究院比起来,差距有这么大。
  批判师弟
  小沈从研究院实习归来,重新开始了学校的工作。但在企业开阔了眼界的他,已经对实验室现状有了新的看法,也开始对师弟们的论文进行露骨的批判。
  小沈连续看了两篇师弟的论文,摇着头,分别回了信。
  “刘安:
  首先,你能找到美国××大学的两篇经典文章进行学习,说明对这个研究领域已经有了准确的认识。不过,你对其中一篇文章,找到人家没想到的两个小地方进行论证,我个人觉得有些好笑。
  给你两个链接:××××××=1&q=斯�
  ×××&w= BC���
  你投机取巧的想法已经有人这么干过了。
  而且,我个人认为,你的做法就是在鸡蛋里挑骨头。我觉得研究不能这么搞,只是琢磨人家有没有什么没想到的地方,然后对着可有可无的内容写论文。不过平心而论,你的论文投国内的核心期刊一点问题没有,但如果就是这个初衷,你还不如把我给你链接的文章翻译成中文,这样更省时间??”
  “东宁,你好:
  看了你的论文,知道了你清楚了这个方向最主要的三种算法:TCqer、SmallWD、Borro,但是你也不能自己设计一个算法,前三分之一是用TCser,中间计算用SmallWD,最后求和用Borro,这怎么能算一种新方法呢?这不就是合并人家的吗?
  另外,起名字也要起个好听点的。你合并了人家三个算法,就用首字母TSB,要是外国人审稿还好,要是中国人,看到了字母‘SB’,影响也不太好吧?
  呵呵,总之我的建议是,千万别投国际会议,别让国外的人看我们实验室就是干组装工作的??”
  虽然在研究院只待了三个月,但小沈接受了研究观念的洗脑。企业希望每个人都做领跑者,敢作一个领域的“FirstOne”。面对已有的方法和技术,就要敢于Challenge:“我就不信邪,我不能想出比这个更好的?”
  小沈开始看不惯中国学生的研究方式。实验室里的很多人每天就是看别人的论文,然后东拼西凑写自己的论文,写作的思想秉承着中华民族传统的“中庸”之道。先看懂别人的方法有几种,然后把这些方法分别合并,每两种方法合并就称作一种新的方法,就可以写一篇新论文。中国学生就是喜欢这种拼凑式的研究,研究出来的东西一定不会差,因为原本用到的方法都已经很好了;但也不会太好,因为把老的东西合在一块“煮在一锅里”,自然起不了“化学变化”。不过中国人一直都觉得“中庸”的状态挺好,不拔尖,别人也挑不出毛病来。
  国内的期刊也是抓住商机,不断搞各种增刊、专刊,每年争取多登一些论文,这样不但“方便”了同学,也给自己“创收致富”。只是,每年学生一拨一拨地毕业了,研究水平在不断地原地踏步中缓慢前行。
  

第五章 面对差距
不少人认为,高考的失利,是在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就注定了这种差距会在四年之后让大家感觉已经不在一个世界里了。但事在人为,不是进了高等学府就等于进了保险箱,读了研究生也不一定会变成栋梁。
  即便是在同一屋檐下,清华里的学生也有可能差距很大,有理想、有激情的同学在校园里就能做出出色的成绩,而舒舒服服等着毕业的同学们,很可能一直碌碌无为下去。
  800万人民币
  清华里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同实验室的师兄,前不久转让了自己参加清华大学“挑战杯”的科技成果,转让技术金额是800万人民币。我惊叹了很久,这对于一个普通学生来讲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一笔钱呀。学校里在外面公司打工的人很多,尤其是研究生,但就算做得再好,一个月挣个一两万了不起了。可这一笔就挣了800万,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后来了解清楚,才明白,师兄签署的是一个意向性合同,也就是公司和这位师兄签署了这份合同,表明师兄的科技成果值这么多钱,但是什么时候兑现,没有说定。借着巨大的合同金额,公司正好可以借机宣传自己,得到了不少媒体的炒作,名气大涨;而师兄也大大提高了在学校的地位和社会影响。这种两全其美的合同,自然是一拍即合。
  这位师兄,从很早就注意到了这项技术的商机。他发现国内已经有研制的能力,而且一旦研究出来,成本比国外就会低出很多。技术背后存在着巨大的商机。同时,他又从本系想方设法找来最强的学生帮他做实验,让研究的进度大大加快。而这也不是这位师兄第一次想到了别人没有想到的科研课题了。之前的几次虽然没有出名,也都是用出乎意料的想法在各种会议上吸引着众人的眼球。
  而师兄评价自己荣誉的方式,也让我感到差距。师兄把“挑战杯”的奖杯比作一个形状奇怪的烟灰缸,他觉得真正有价值的是不断看到新的机会,把握好机会,而荣誉只是顺其自然、随之而来的附属品。
  这让我感到,研究生自由的生活背后,已经潜伏着巨大的分水岭。相同的时间、相同的机会摆在同学面前,有人选择安逸,有人选择奋斗。个人的发展也随之变得越来越不同,而发展的好坏也再和学习成绩没有了关系。
  

第六章 海外求学(1)
某一年的统计结果,清华全校毕业生,共有14%的同学选择了出国留学。如今能够申请留学的国家和地区是越来越多,近的有台湾、香港、韩国、日本、新加坡,远的有北美、欧洲、澳大利亚??就差跑到太平洋上的某个小岛上去了。而在清华北大同学心目中,真正向往的,还是美国。而去英国读书,又变成了家里有钱的代名词。
  申请一次美国
  2006年,清华某系本科的年级前10名中有8个出国,前20名有14个出国,前30名有20个出国。好出国的专业,情况大多如此。这里要说明的一点是,并不是热门专业就好出国,比如法律、经济等专业是很多国家不接受外来人员的职业,自然不好出国;相反一些基础学科和传统行业,比如机械、物理、数学等倒比较好出国。也就是说,国内的热门只能代表毕业后找工作容易,不能代表出国热门。
  大多数最好的学生出国是多年来的普遍现象。清华1992年入学的某班,1997年毕业(当时还是本科五年制)。如今毕业10年,30个同学里有20个人在美国定居。在我自己硕士毕业时,本科同班的30人中,有15人在国外读书。难怪清华、北大常被称作“出国预备班”。
  清华“4+2”的本硕连读政策,一度使本科毕业选择出国的学生比例下降,犹豫本科出国还是在清华读研的同学们,大部分选择了稳妥的保研方式,先在清华拿到硕士文凭。而在硕士毕业后,真正希望接触科技前沿、继续深造的同学们,还是很多人选择了出国,尤其是美国。
  托福、GRE的考试折磨,激烈的竞争加上繁琐的手续,仍然挡不住清华的莘莘学子。而和祖国的这一别,很多人就没有选择再回来。
  愿赌服输的签证
  Offer和签证如今已经成为了去美国最难的两个关口了。Offer可以凭借自己的实力去争取,而签证却是学生无法控制的因素,谁知道签证官哪天心情好?谁又知道当年美国对华是什么政策?因此只能是愿赌服输、听天由命了。
  于是有些出国的人采用了先去加拿大,再找机会去美国的迂回战术。但是,如今加拿大因为去的人多了,也变得不好签了。还有学生“转战”去欧洲和其他地方读书。
  有人以为像清华、北大的学生,要申请出国,也会签证不过?事实上,我们的同学去签证,既有Offer(全额奖学金)又学习成绩好的,也不能保证能签过,多少就要看当年行情了,少则是屈指可数,甚至是一个系全军覆没。经常有年级前10名的超牛学生因为签证不过,只好先在北京工作的,而他们很可能拿到的Offer是MIT、康奈尔这些超级名校,也一样是“在劫难逃”。
  签证官最主要的是看学生是否有移民倾向。有人总结签证的话题是围绕:你是谁?你去美国干什么?你为什么一定回来?也就是:Who youare?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Why you will come back?称为了“3W理论”。如果签证官认为你有移民倾向,去了美国可能就不回来了,就会拒签你。被拒签了就要再约时间再签,但签的次数越多,过的可能性就越小。
  这两年更多的情况是签证被Check,就是把你的材料发回到华盛顿,检查你是不是有问题,有没有可能开飞机撞大楼什么的。认为没问题的,过一两个月会通知你签过了。但也有人Check了一年多都没收到回信的,估计是自己的材料不小心被工作人员掉到太平洋里了。
  为了回答签证官的问题,现在网上有各种资料供参考,有人还用打油诗,给出了8条回国理由,其中包括了大部分签证人的说法:
  (1)国内机会大大的 (遍地是黄金啊)
  (2)家有老母要照顾 (我可是三代单传啊)
  (3)著名教授赏识我 (名师出高徒,长江后浪推前浪)
  (4)要和情郎来相会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5)国内生活环境好,有山有水有河流
  (6)人在美国受歧视,奋斗终生难出头 (签证官: 好啊,不识抬举,拒之)
  (7)中国美国都不去,我的理想是非洲 (脑袋里是不是有水)
  (8)美国水土我不服,面包生菜难下肚 (那五年下来岂不是死翘翘了)
  但千篇一律的回答也常让签证官很反感。一次,一个中国学生去签证,当签证官问到以后为什么会回国的时候,他的回答是先去美国深造,因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在中国发展空间大,而且导师很喜欢他,他的目标是留学以后归国做大学的教授。结果签证官看看他说:“对不起,你已经是今天上午第三个这么说的了??”然后一个“红戳”盖在了签证上,被拒签??

第六章 海外求学(2)
过河拆桥
  另一个出国问题就是申请的是Master(硕士)还是(博士)?对于中国学生来讲,美国高额的学费很少有人能够自费支付。每年学费好几千美元,住宿费也要几千美元,吃饭几千美元,没个两万美元别想把书念下来。所以申请美国的同学都会申请奖学金,而奖学金是否给你,很重要的是看你申请的是不是博士。如果奖学金给了读Master的同学,两年后人就走了,博士至少能在学校干上四五年,这样钱才算给的物有所值。
  但是中国的学生现在信誉很不好,有些学生申请的是,申请理由还是“自己是多么多么喜欢科研,多么多么欣赏教授,多么多么愿意多做几年贡献”等等,以加大自己拿到奖学金的筹码。但到了美国,拿着钱,读了两年书,硕士学位到手了,就马上拍屁股走人,然后在美国找工作,安居乐业去了。
  所以还是中国大学明智,早就料到了中国国情,都是等到学生博士毕业了,才把硕士和博士的毕业证书一起发给你,如果同学提前想溜,就什么文凭也没有。最近几年,一些美国大学的招生负责人都在质疑中国学生的诚信问题。有些学校甚至明确表示,我们最近不收中国学生,过两年再说。如果恨,只恨自己的“前辈”们在美国“过河拆桥”了。
  同样的不守信誉也出现在中国学生其他的申请环节上。比如寄给国外导师的个人推荐信上,给自己的个人评价都选成A(优秀),国外导师看了就琢磨了,怎么中国学生都这么完美?一点缺点都没有?还是自我感觉太良好?
  写的个人介绍(PS)和个人简历(Resume),很多都是照着网上的模板改的,全是一些套话,或是很多人都用过的范例。国外教授每年会审上几千份简历,一眼就能看出哪些材料是抄的,直接扔到一边去,看也不看了。
  熊猫的愿望
  我的同学韩亚,当初出国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因为没出过国,就想出去看看,好好体会一下原来只在电视和书本上看到的西方文化。韩亚觉得自己开朗的性格一定能融入西方社会,和老美打成一片。
  但事与愿违,到了美国,韩亚发现还是中国人一个圈子,吃喝拉撒都在一起,很难混到美国人当中去。更是因为一个笑话,让韩亚彻底打消了融入美国社会的想法。
  一次,韩亚决定把自己的拿手笑话讲给同实验室的老美听,还为了讲得生动,事先练了好几遍。找到机会,韩亚开口了。
  “Peter,我给你讲个笑话吧?”
  “OK。”
  “你知道中国有熊猫吧?”
  “当然。”
  “熊猫有两个愿望,你知道是什么吗?”
  “让我想想 ??, 对不起,我不知道。”
  “熊猫的两个愿望是:第一,要睡个好觉,治好黑眼圈;第二,要照一张彩色照片。”
  韩亚已经准备张大嘴巴和老美一起Laugh了。结果,他发现老美表情严肃,凝思片刻后,认真地回答了韩亚:“我觉得熊猫的舌头是红色的,牙齿是黄色的,应该可以照出彩色照片。”
  韩亚当时感觉要疯了:自己是在对牛弹琴吗?你们老美难道只对“土豆走着走着摔倒了”这种冷笑话感兴趣吗?
  熊猫的愿望和韩亚融入西方的愿望就这样一起落了空。韩亚决定再也不给老美讲笑话了。下次最多试验一下印度人??
  

第七章 博士寒窗
人已近而立之年,眼镜的厚度还在继续增加,实验室的计算机上还在24小时不停歇地计算着实验结果,疲惫的双眼还凝视在电脑屏幕前修改了多次的论文,好累呀!看看表,已经是凌晨2点,但还不能睡,因为明天将是论文截稿的最后一天。
  博士的时间,是越过越紧张。最初还想着一共有五年可以慢条斯理,后面每天都掐着手指盘算还差几篇论文才能毕业。越是痛苦时,越能体会到,不是为了文凭而是真正热爱学术研究,才是读博的唯一动力。
  十年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在古代,十年苦读能学有小成了。而如今的教育,光是小学和中学就要上十二年,更是有一群人在清华里一待就是十年。
  在保送研究生时,可以选择硕士,也可以选择硕博连读的直博。直博培养是前两年相当于读硕士,在第二年末做一个“确硕报告”,就算是硕士毕业;然后再用三年左右的时间读博士,做开题报告、写Paper、匿名评审、毕业答辩??。但实际上,能五年毕业的博士也只有一半多一点的人,近一半的博士还会延期毕业。这就导致学生四年的本科加上六年的博士,在清华里就又来了个“十年寒窗”。这使得刚刚博士毕业,一些人已经是步入“而立”之年了。
  更“郁闷”的是一群叫“普博”的学生。他们是在其他学校硕士毕业后,考进清华直接读博士的。按说也是三年就能博士毕业,可几乎所有普博都是四年左右才能拿到博士文凭。
  更“郁闷”的是,近年来,学校在不停地扩招,博士人数增加很快,而博士生导师数量却增加很少。一次,美国某名牌大学来清华交流。当清华某系主任自豪地介绍,本系已经有300名在读博士时,美国教授惊呆了。美国教授感慨,这才几年,清华同专业的博士生数量已经超过了美国的名校。不知道老美有没有想到扩招背后博士们的“郁闷”,一个博士生导师的时间原本就很有限,不仅要出去拉项目,还要“悄悄地”自己开公司挣钱,学生已经是一个月见不到几次导师了。而如今有更多的博士来分这有限的时间,导师给每个学生的指导只会更加有限,想毕业就更要只靠自己
  未来系主任
  有些人为读博后悔不已,觉得自己不适合搞研究;而有些人读博后真正找到了乐趣和发展方向。他们很喜欢“头悬梁,锥刺股”、痛并快乐着的感觉。
  张尧是我的本科同学,他的本科成绩,除了数学成绩突出,其他的专业课、英语课都很一般。最后保研的时候,只比博士分数线高了分。而他去的实验室,是专门用数学做理论研究的。这让张尧感觉如鱼得水。
  他的导师也是全国该领域的一把手,两个人都属于愿意“头悬梁,锥刺股”、钻研学问的人。一次,早上天蒙蒙亮,张尧突然惊醒了。他在梦境中一下子对思考了几天的问题有了答案。看看表,7点半,不晚了,直接拨通了导师的手机。
  “老师,那个问题我想明白了!”
  “是吗?好,我9点钟有会,现在我们就出来聊聊吧!”
  7点50分,两个人已经相遇在了清华学堂门口。两个人一边漫步,一边激烈地讨论着问题,不知不觉,已经走到两公里外的清华主楼。老师对张尧的思路非常肯定,希望张尧整理思路,写成论文,目标是投给一家世界顶级的刊物。
  这种疯狂的学术风格,加上张尧对数学的天赋,让张尧顺利完成了投稿的任务。这也让张尧想清楚了未来的发展——留校。张尧只用了四年就拿到了博士学位,并在毕业那年评上了屈指可数的清华“学术新秀”。留校后不久,又成为实验室有史以来能拿到国家重点项目最年轻的教师。
  依稀中,我已经看到十年间发展中的张尧:副教授、正教授、博士生导师、实验室负责人,甚至是主管教学的系主任。从张尧留校后,每次同学聚会,我都会亲切地握着张尧的手说上一句:“以后我儿子上清华就靠你了!”
  

第八章 走出校园
学生早晚是要走向社会的,“长痛”不如“短痛”。在学校时,就下定决心早点走出校园去看一看的,会更早的认识社会、认识自己,在开阔了眼界的同时,更加清晰自己未来应该何去何从。
  海外实习
  上了研究生,不仅视野比本科时更加开阔,学生们也有更多机会走向社会。通过实习,让学生对校园外有了更多地了解。如今的实习形式不仅是在公司里坐班或创业性质的打工,学生还有了很多海外实习的机会。
  小秦是清华信息学院的一名学生。在本科阶段,小秦就申请了与香港大学的交换生,在香港学习了半年,学校允许把在香港的课程成绩对应到清华的必修课上。这样既没有耽误清华的学业,又体会了境外不一样的教学和生活。
  尝到了甜头的小秦,从香港回来后,就对这种走出去的机会意犹未尽。上了研究生,学校又提供了与印度Infosys公司的合作培养项目。小秦再次申请,通过努力,又得到了去印度实习3个月的机会。
  还在印度,小秦又看到了学校在公开招聘都灵冬奥会的志愿者,招聘时间正好是他从印度回来的时候。于是,小秦在回国不久,又马不停蹄地申请了冬奥会志愿者工作。有了之前两次的境外学习机会,小秦不仅让自己的简历非常丰富,英文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这让他在志愿者的面试中有了很大的优势。于是,小秦又得到了去意大利的机会,好好利用寒假在欧洲旅游了一番。
  还没有毕业,就通过实习去了亚洲和欧洲的不少地方,小秦的生活让他周围的同学非常羡慕。不过,并不是所有清华学生面对这种机会,都愿意去尝试的。实习机会?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95564.html

更多阅读

读《天堂向左,深圳往右》有感-文/立-夏 天堂向左深圳往右结局

  天堂向左,深圳往右,而你在中间。《天堂向左,深圳向右》这是网络作家慕容雪村的作品,第一次看这本书便爱不释手,看完后却感觉心情特别沉重,似乎总想说点什么,却始终无从下笔。今天,我又花了整整一晚的时间重看了这本书,心情依然只有沉重二

《天堂向左,深圳往右》读后感 天堂向左 深圳往右pdf

终于把慕容雪村的《天堂向左,深圳往右》看完了,又是一个大悲剧,感触很深。小说主要讲述了三个毕业的大学生,投入到深圳淘金的热潮当中,从一开始窘迫的生活,到放弃自己的尊严或者其他东西,到最后的出人头地。感情线一直贯穿着始终。一对是

第48节:终点在左,起点在右

系列专题:《一位女经理人的成长手记:我的IT五年》  第十五章终点在左,起点在右  对IT行业来说,新年和春节相对来说是一个淡季。这是客观因素存在的,很多企业会放假,公司内部也会有很多同事提早离开或者推后来公司报到,所以多少会影响

声明:《转载 北大向左,清华向右 北大清华写字楼出租》为网友耳朵大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