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治国犹栽树

【原文】(1)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diān)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2)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社。昼夜苦读,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译文】 (1)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没有依靠。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他发奋读书,有时晚上困了,就用水冲头洗脸。有时连饭也吃不上,就喝粥坚持苦读。做官以后,常常情绪激动地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以至于有人说坏话被贬官,由参知政事降职作邓州太守。范仲淹刻苦磨炼自己,吃东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服和食物仅自给自足罢了。他经常吟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长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没有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就用水冲头洗脸。(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太阳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讲道:“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范仲淹划粥糜

  

  范仲淹划粥糜

  

  城隍庙的晨钟一响,长山(今山东邹平县境内)城也就醒了。寺内的和尚开始打扫寺院,城里城外的人家也开始了每日的劳作。

  可范仲淹却是早醒着的,老子《道德经》中难释的篇章让他苦思了一夜。他走出斋房,在大殿前的白皮松下伸展着困乏的腰身。他不能睡,还要早早地赶到书馆去向先生求教。

  范仲淹两岁失去了父亲,母亲易嫁,将他从苏州吴县的江南水乡带到了这里。家中贫寒,幼时启蒙的学习在村中的义学学堂就可以了;长到少年,立志以天下为已任的小仲淹要深造,就只有到县城士绅办的书馆去求学了。这苦了范母,但她知道儿子的远大志向,于是向四邻求借了些钱,将小仲淹送到长山城。无钱和富家子弟同住书馆,范母又携小仲淹到城隍庙求住持在庙中借宿。慈悲为怀的住持为范母的爱子之心感动,扫出一间低矮潮湿的斋房供范仲淹寄宿读书。母亲走后,这里就变成了范仲淹的家。

  他用冷水冲洗了头,苦读了一夜的脑袋终于清醒过来。

  他要吃早饭了。饭是半夜做好的,在一只钵盂里。那是用二两糜子熬成的粥,两个时辰,那粥便凝成了皮冻状。他用刀将粥糜划成四块,两块是他的早饭,另两块就要等到晚上享用了。

  每当中午和半夜,他都很饿,但他忍耐着,只要有书读,他的心底就是快乐的。

  他要上学了。恰在这时,他的一位商贾子弟的同窗匆匆赶来,身后跟着一位仆人,仆人拎着一只食盒,食盒里放着精美的菜肴。

  “范仲淹,你看我给你带来了什么?”同窗兴致勃勃地说。

  仆人将食盒放到斋房中破旧的书桌上,打开盒盖,菜肴诱人的香味立即飘散了出来。

  “我把你天天吃粥糜的事告诉了父亲,父亲说,你是个有抱负的人,教我给你送来这些好吃的补补身体。”同窗很真诚地对范仲淹说。

  “承谢伯父的关爱,可是我已吃过了。”范仲淹淡淡地说,“我们还是上学去吧。”

  这很令同窗失望。也许是他爱面子吧?同窗想,那就放在这里让他独自一人慢慢品尝。

  可世上总有愿望与结果相悖的事情发生,同窗天天去斋房观察菜肴是否被范仲淹动过,范仲淹却依然天天吃他的粥糜,无视菜肴的存在。

  第三天,同窗终于忍耐不住,生气地问范仲淹:“我诚意送吃的给你,你为什么不肯吃?”

  范仲淹向同窗作揖致歉,然后说:“我家境贫寒,已吃惯了粥糜,如果突然享用你送来的菜肴,以后咽不下粥糜,吃不了苦怎么办?”

  同窗听后,感慨万端,从此对范仲淹更加钦佩。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少年求学以勤俭自励,远避奢华,这种美德源于他自幼树立的高远志向,也培育了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思想。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96167.html

更多阅读

导学案16范仲淹的故事 范仲淹小时候的故事

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梁启超《少年中国说》16 范仲淹的故事学习目标:1、 掌握本课生字新词,积累

范仲淹故事 范仲淹划粥割齑的故事

艰难童年范仲淹(989—105年),字希文,苏州吴县人,是我国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文学家。宋大宗端拱二年(即公元989年)农历八月初二,他出生在武宁军(今江苏徐州市)。祖上几代都在吴越王钱俶手下做官,后来跟随钱俶归顺宋朝

范仲淹诗中甘棠注析 注册局设置暂停解析

范仲淹诗中甘棠注析其一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世称“范文正公”。唐宰相范履冰之后。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祖籍邠州(今陕西省彬县),生于河北真定(今正定县),后迁居苏州吴县(今江苏省吴县)。大中

范仲淹与严子陵 桐庐严子陵钓台

  (2012-02-03 15:54:09)标签:范仲淹严子陵分类:认识严子陵严子陵(前39—41)是东汉高士,范仲淹(989—1052)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两人相隔了整整一千年,可谓遥不可及,但命运偏偏把他们两个联系在一起。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正月,时

《范仲淹的故事》教学反思 大树的故事教学反思

《范仲淹的故事》教学反思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北宋初年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少年时代刻苦学习的故事。范仲淹两岁丧父,家境贫寒,而能刻苦学习,胸有大志,以天下为己任,赞扬了范仲淹的高尚品德。教学本课时,我从题目入手:“通过题目,你

声明:《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治国犹栽树》为网友屎比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