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零丁洋》全文与翻译 过零丁洋 文天祥翻译

过零丁洋

《过零丁洋》全文与翻译 过零丁洋 文天祥翻译
【年代】:宋

【作者】:文天祥

【作品】:过零丁洋

【内容】: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作者小传】

文天祥(1236——1282)字宋瑞,二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理宗宝佑四年(1256)举进士第一。恭帝德佑元年(1275),元兵长驱东下,文于家乡起兵抗元。次年,临安被围,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奉命往敌营议和,因坚决抗争被拘,后得以脱逃,转战于赣、闽、岭等地,兵败被俘,坚贞不屈,就义于大都(今北京)。能诗,前期受江湖派影响,诗风平庸,后期多表现爱国精神之作。存词不多,笔触有力,感情强烈,表现了作者威武不屈的英勇气概,震憾人心。有《文山先生全集》。

【注释】

[零丁洋]在广东中山县南。南宋帝昺祥兴元年(1278)十月二十六日,文天祥在五坡岭(在今广东海丰县北)被元军所俘。元将张弘范随即又去追击在崖山(在今广东新会县南海中)的帝昺,强迫文天祥随船同往。这首诗就是他经过零丁洋时写的。第二年正月间,张弘范一再强迫文天祥招降在海上坚持抵抗的南宋将领张世杰。文天祥就将这首诗给张弘范看,张弘范自知无望,作罢。

[“辛苦”句]是说起用以来历尽千辛万苦。[起一经]因通晓《易》、《书》、《诗》、《礼》《春秋》一经之一而被起用,此指他考中进士被朝廷起用。

[“干戈”句]是说四年来经历了多次抗元的战斗。[寥落]荒凉冷落(一说指战斗稀疏)。[四周星]四年。文天祥于帝显德元年(1275)起兵勤王,于帝昺祥兴元年(1278)被俘,前后共四年。

[惶恐滩]江西赣州市北章水、贡水合流处到万安县界赣江中有十八滩,其中之一为惶恐滩。文天祥于宋端示景炎二年(1277)在空坑(今江西吉水县附近)被元军打败,曾从这一带退往福建汀州(今福建长汀县)。

[零丁]孤单,没有依靠。

[留取]留得。[汗青]史册。

【导读】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官至丞相,封信国公。元兵南侵,他为挽救南宋的灭亡而浴血奋战;被俘不屈,终遭杀害。他的诗歌表现了爱国志士大义凛然的高尚气节和大无畏英雄气概。

这首诗在近千年来,鼓舞过无数仁人志士为正义、为理想、为事业而英勇献身。“留取丹心照汗青”已成了中华民族传统的精神美德之一。此诗概括了文天祥一生的主要经历,体现了他为祖国、为民族而视死如归的大义大勇精神。人以诗名,诗以人传,人与诗共同流芳百世。

诗的前六句是对以往的回顾和总结。在大厦将倾的形势下,诗人独木支撑,心系国家、民族的安危。他的身世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相浮沉,故只有凄凉;他的感情与国家、民族的存亡共休戚,故只有惶恐。对国家、对民族,诗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尾联作者从家国之恨、哀怨之情中一笔宕开,直抒胸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诗人以磅礴的气势和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表现出他的崇高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这也实际上是对元朝劝降所作出的坚定回答。后来,文天祥实践了自己的誓言。崖山被破后,文天祥被押至大都(今北京),元军多次劝降不从,囚三年,在狱中作《正气歌》以明志,于公元1283年2月9日从容就义。数百年来,诗人的豪言壮语曾感召和鼓舞着中华民族的多少英雄儿女为正义事业而英勇献身。

【赏析】

这是一首永垂千古的述志诗。诗的开头,回顾身世。意在暗示自己是久经磨炼,无论什么艰难困苦都无所畏惧。接着追述战斗生涯:在荒凉冷落的战争环境里,我度过了四年。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兴亡联系在一起了。

三四句承上从国家和个人两个方面,继续抒写事态的发展和深沉的忧愤。这一联对仗工整,比喻贴切,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诗人的遭遇。国家民族的灾难,个人坎坷的经历,万般痛苦煎熬着诗人的情怀,使其言辞倍增凄楚。

五六句喟叹更深,以遭遇中的典型事件,再度展示诗人因国家覆灭和己遭危难而颤栗的痛苦心灵。结尾两句以磅礴的气势收敛全篇,写出了宁死不屈的壮烈誓词,意思是,自古以来,人生那有不死的呢?只要能留得这颗爱国忠心照耀在史册上就行了。

这句千古传诵的名言,是诗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理想人生的赞歌。全诗格调沉郁悲壮,浩然正气贯长虹,确是一首动天地、泣鬼神的伟大爱国主义诗篇。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96621.html

更多阅读

文天祥《发郓州喜晴》作于石横 过零丁洋 文天祥

文天祥《发郓州喜晴》作于石横发郓州喜晴文天祥烈风西北来,万窍号高秋。宿云蔽层空,浮潦迷中州。行人苦沮洳,道阻路且修。流澌被鞍(革登),飞沫缀衣裘。昏鸦接翅落,原野惨以愁。城郭何萧条,闭户寒飕飕。中宵月色满,余光散衾禂。余子戒明

影响中国历史的十篇政治美文之七:文天祥的《正气歌序》

文天祥的《正气歌序》提出的为人要有正气的气节观鼓舞了历代的民族英雄,成了中国人的做人标准。“正气”成了战胜一切邪恶、腐败势力的旗帜。正气歌并序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广八尺,深可四寻,单扉低小,白间短窄,污下而幽暗。当此夏日,诸气萃

转载 《三命通会》全文刘 无量寿经全文转载

原文地址:《三命通会》全文【刘】作者:刘博易理《三命通会》全文【刘】三命通会卷十二五言独步三命通会卷十二四言独步三命通会卷十二搜髓歌三命通会卷十二明津先生骨髓歌三命通会卷十二惊神论三命通会卷十二精微论三命通会卷十

声明:《《过零丁洋》全文与翻译 过零丁洋 文天祥翻译》为网友荔莞少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