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语文——课文解析——鲁迅《野草题辞》赏析 野草题辞朗诵

题解:全部的《野草》创作于一九二四年九月十五日至一九二六年四月十日,此题辞写于一九二七年四月二十六日,是鲁迅先生在《野草》将要出版单行本时写的。在题辞中,先生已经用委婉的语言告诉了我们《野草》是一部什么样的著作,当然由于太过委婉,也由于以前太多的对所谓鲁迅精神的标榜,在很长时间里没被人们读懂,或者误读,并且也影响了对《野草》本文的阅读。我觉得要准确理解《野草》全书,准确地理解这篇题辞是很关键的。

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这是创作《野草》时作者的一种感受,难以言传,难于表达,难于描述。那么是什么让先生这么为难呢?这里就给我们一个很鲜明的提示,即表明所要表达的是一个很难表达的话题。同时应该还有着另一种意思,就是我这里所要表达的,人们能够理解吗?联系到在与许恋爱及其后以至今日,人们对这一事情的态度和看法,我们不得不承认,先生确实是有先见之明的。

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

——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也就是说新的生命已经诞生。对于死亡的大欢喜,也既是对新生的大欢喜。那么,这死亡的是什么呢?新生的又是什么呢?是什么让作者如此地大欢喜呢?在其时其地的鲁迅,只有两个字,爱情。是与许广平的爱情使他走出了旧时的阴影。“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存活过,所以深知过去生活的痛苦;还非空虚,自是深深烙印着,还能感觉到其存在。深知过去生活的痛苦并且深深烙印着,所以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爱情,所以不能不为这新的生活发出由衷的歌颂。过去的还能感觉到其存在,那么正在经历的美好的爱情就会更加长久地留在心间了。这是一段对旧式婚姻决绝的誓词,也是对崭新爱情的热烈的颂歌。

生命的泥委弃在地面上,不生乔木,只生野草,这是我的罪过。

——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尽生命的全力争取一种崭新的爱情,将旧的婚姻模式摧毁,建立一种由爱情缔造的姻缘,这应该是先生特有的在不正常情况下的正常追求。在与人论及朱安与鲁迅的婚姻时,听到有人替朱安叫屈,并为此责怪鲁迅,我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在二人的婚姻问题上,他们都是非爱情缔造的封建婚姻形式的受害者,所不同的是,接受了新思想的鲁迅能够摆脱那种枷锁的束缚,寻求到真正的爱情;而朱安,受旧思想影响太深,不能也不知要从其中摆脱出来,不惟葬送了自己一生,也给鲁迅的前行带来很大的阻碍。一种新的社会秩序的建立,需要有先驱者去开创,也不可避免地需要有人做出牺牲。所以在这件事情上,朱安值得我们同情,而鲁迅就值得我们景仰了。”先生说“这是我的罪过”,先生言重了,这不是先生的罪过,而是旧的婚姻传统的罪过。先生不但寻求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爱情,重新缔造了自己的生命,同时还为现世界的人们开拓出一条新路,还为我们留下光彩夺目的《野草》,先生于后世功莫大焉。

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与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朽腐。

——此段前句道出《野草》的创作性质。即是说它不是凭空产生的,不是作者无病呻吟,而是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深深关联着的,是在摧毁旧的生活建立新的生活的基础上产生的,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与肉,更渗透了作者的痛苦与欢乐,渗透了作者的心血。后句,预言了它面世后将会遭遇到的不理解甚至毁辱,也既是自己与许广平的爱情将会遭遇到不理解与毁辱。以前的就不说了,奇怪地是直到现在竟还有人拿此诋贬先生,让人不能不佩服先生预言的准确。然而我敢说:
《野草》连同先生的其它作品、连同他的抗争精神都是不朽的。

但我将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哈,多么坦然,自信。追求自己的爱情,将自己的硕果贡献出来,说好也罢,说错也罢,一切且由它,我只知它无愧于天地,无愧于人世。而这美好的爱情,是值得我为它欢欣,值得我为它歌唱的。

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做装饰的地面。

——这里的野草喻爱情(当然也包括由爱情缔造的《野草》诗章),地面喻严酷的传统与现实。这种爱情产生在有着几千年不允许爱情存在的封建传统的时代,爱情自更显珍贵,而封建传统封建伦理遍布的现实也就更显可恶。

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发,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学语文——课文解析——鲁迅《野草题辞》赏析 野草题辞朗诵

——历来的解释,都把地火作为革命或革命运动、革命精神来讲,即胡尹强诸君也把它作为爱情之火来解(是否也受了上面一种解释的影响),我觉得这都不能讲得通。只要联系上段与下段,以及与此节做排比的上一节的意思,就能够得出这地火并不是作为积极意义出现的,也即不是作为所谓正面形象出现的,否则很难与上下文的意思贯穿起来,成了一个孤立的存在。其实,它喻示的是丑陋现实笼盖下的一种阴暗心理,一种暗地里燃烧的邪火,也即流言蜚语。这种流言蜚语渐传渐多,就会形成一股强大的邪恶势力,将会把这崭新的爱情,把这由爱情缔造的《野草》,以及一切具有鲜活生命的事物摧毁。“于是并且无可朽腐”,喻深具封建传统和封建伦理的人对待这野草般的爱情的毁灭与绞杀是毫不留情的,即连野草朽腐的时间都不给。

但我将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虽与上面语句重复,但意思却递进许多。在这里作者为获得爱情表现出一种大无畏的气概也可以说这是作者对面临的误解与诋毁的无畏挑战。虽面临多重的危难,还是要还是愿意为爱情,为新生命欢欣,歌唱。

天地有如此静穆,我不能大笑而歌唱。天地即不如此静穆,我或者也将不能。我以这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

——此上两处“我将大笑,我将歌唱”的句子都是出于一种假设,一种心愿的表达,并未付诸实施。这里,作者秉承上面的意思,告诉人们这种愿望在现实中是不能实现的,不能大笑,也不能歌唱,其原因就是“天地有如此静穆”。其后作者又作了一番假设,环境即不如此严酷,也怕不能大笑和歌唱,即不知道人们对他所做的这种爱情追求能不能理解。这也不能不说是作者所以难于表达的重要原因。但是先生还是期望人们能够理解他的,尽管难于表达,尽管表达起来不自主地有些晦涩,他也还是将自己的爱情历程,爱情心理通过《野草》表达了出来,呈现于世界,呈现于一切的人们面前,为自己的追求作了一个证明,为自己的爱情建造了一座不朽的纪念碑。

为我自己,为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我希望这野草的死亡与朽腐,火速到来。要不然,我先就未曾生存,这实在比死亡与朽腐更其不幸。

——这一段,我以为是表现了鲁迅作为一个开创者的胸怀,也正是鲁迅伟大之所在。寻求爱情本来是人类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可在几千年的中国几乎是不可能的,先生勇敢地迈出这一步,勇敢地对传统观念对封建伦理说了一声不。但是先生应该是不满足于自己的成功,他还希望人们能够理解他,并且各自行动起来,挣脱封建传统的束缚,都去进行正常的爱情追求,都能得到自己理想的爱情生活,而不再出现他这种非正常情况下的正常追求,一种野草式的爱情追求;也不再以此来诽谤侮辱他人,不再津津于此等事情。这一点也就是文中再三重复的野草的一种特殊意义上的死亡与朽腐。这也就是虽然难言也还是要表达出来的良苦用心吧?后面的一句,是对前一句的补充和强化,作者在进一步表明心迹,这种目的若不能达到,自己的努力除了对自身外也便没有了多少意义,那是比人们的忘记更可怕的,更不幸的。

去吧,野草,连着我的题辞。

——这个结尾,正如胡尹强先生解说的那样,确实是“凝聚着十分复杂的感情”的。但他又特意提到这篇题辞,不能不说还是在特意提醒读者,如欲理解《野草》,首先要读懂这篇题辞,这篇题辞已经很好地揭示了全部《野草》的性质。当然还有“我要说的、能说的,已经说完,到此为止了”之意,一种告别之意。也还蕴涵着另一种意思,即去吧,野草,以你的真实面貌去勇敢的面对世界,一任人们评说吧。但我们还要加上这样一句,去吧,《野草》,去勇敢地实现你的价值吧,去走向你的不朽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96935.html

更多阅读

曹操《观沧海》赏析 曹操的观沧海

【古典诗词欣赏(六十六)】《观沧海》赏析窦凤才【原作】观沧海——[魏] 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注释】

专题学习:孔庆东“文本细读”鲁迅《伤逝》一

孔庆东“文本细读”鲁迅《伤逝》孔庆东,祖籍山东,系孔子第73代直系传人。中共党员,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著有《超越雅俗》、《谁主沉浮》等专著。曾在电视台和大专院校讲授金庸小说,广受欢迎,人称“北大醉侠”。他语言驾驭出色,文章不仅生

转载 舒婷《致橡树》赏析 舒婷的致橡树

原文地址:舒婷《致橡树》赏析作者:蓝田致橡树舒婷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阴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声明:《学语文——课文解析——鲁迅《野草题辞》赏析 野草题辞朗诵》为网友如沐春风的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