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安 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55周年校庆启用)

第四军医大学简称“四医大”,是中国重点医科大学,目前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是1959年中国首批20所重点大学之一,1997年首批22所“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之一,也是中国设有研究生院的53所高等院校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是一所为军队培养高、中层次医学专门人才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1954年由原第四军医大学和原第五军医大学合并而成。原第四军医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41年的八路军晋西北军区卫生学校,原第五军医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35年的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学校校本部坐落在古城西安,占地面积3039亩。

学校主页: http://www.fmmu.edu.cn/

中文名: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外文名: the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简称: 第四军医大学

校训: 团结 求实 创新 献身

创办时间: 1954年

类别: 军校

学校类型: 军事

主管部门: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

学校属性: 211工程

现任校长: 樊代明

所属地区: 中国西安

主要院系: 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空军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等

硕士点: 63个

博士点: 53个

院士: 3人

主要奖项: 军队教学成果一等奖

建筑面积: 95万平方米

学校地址 : 陕西省西安市长乐西路17号

目录

学校简介教学实力 重点学科 实验室

院士风采科研成果 教学成果奖 科技成果奖 医疗成果奖

师资力量学科专业现任领导文化传统 校训 办学传统 校歌

历任领导近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录取分数线

学校简介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原第四军医大学的前身为八路军晋西北军区

学校风景图集二(20张)

卫生学校,创建于1941年,1948年11月进驻西安,先后更名为西北军区人民

学校风景图集一(13张)

医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学院。1952年10月,奉中央军委命令,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是1954年由原第四军医大学和原第五军医大学合并发展起来的,学校坐落在古城西安市,占地面积2800余亩(本简介数字不含吉林军医学院),建筑面积95万平方米,是一所具有光荣传统和现代化规模的医科大学。学校1959年被中共中央批准为全国首批重点大学,1997年经国家机关批准成为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

第四军医大学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主要培养军队建设需要的高级卫生技术人才,面向全国招生。学校设有基础部、航空航天医学系、生物医学工程系、预防医学系、石家庄护理士官系;附设1所吉林军医学院及两所综合性现代化的教学医院,1所全军惟一的集口腔高等医学教育、口腔医疗、口腔医学研究为一体的口腔医学院,3所医院均为三级甲等医院。拥有三所附属医院即: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第二附属医院(唐都医院)、第三附属医院(军大口腔医院)。

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校有教、医、研人员3000余名,其中正、副教授(含相当职务)1100余名,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博士导师126名,硕士导师335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46名,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3名;还聘请了50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为名誉教授或客座教授。学校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现有23个学科、38个专业点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另有基础医学、口腔医学、生物医学工程3个学科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学科;有36个学科、56个专业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学校图书馆藏书近70万册,中外文期刊4600多种,其中外文期刊2700种。馆内设有先进的计算机光盘检索系统、视听设备和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图书资料缩微系统等。学校办有《第四军医大学学报》等11种刊物,其中6种杂志已面向全国公开发行,并被列入“中国科技信息统计源”。

学校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和对外交流,近十年来取得了一批重大科研成果,获得各类科研成果奖1000多项。1978年以来,学校共派出1400多人次到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教学研究机构进修、攻读学位、讲学,并与美、英、法、日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设了稳定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

位于石家庄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军医学院现被第四军医大学合并,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卫生士官系。

教学实力

重点学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地址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国家级重点学科:

神经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病原生物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内科学(消化系病)、内科学(传染病)、外科学(骨外)、外科学(胸心外)、外科学(神外)、皮肤病与性病学、口腔临床医学

国家“十五”“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航空航天医学、外科学、神经科学、分子医学、口腔医学、病原生物学与感染性疾病防治、高技术武器防护与特殊环境医学、现代药学与新药研发

国家“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学科:

神经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人体解剖学、病理学、航空航天医学、内科学(消化)、内科学(传染病)、外科学(骨外)、外科学(神外)、口腔基础医学、口腔临床医学、麻醉学

博士学位一级授权学科:

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实验室

国家卫生部临床药理基地:西京医院、秦都口腔医学院

国家“863”西安细胞工程中心

中国癌症基金会肿瘤医学研究所

博士后流动站:基础医学、生物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生物医学工程、药学

全军医学研究所:神经科学研究所、基因诊断技术应用研究所、心血管病研究所、消化内科研究所、骨科研究所、骨肿瘤研究所、神经外科研究所、眼科研究所、口腔医学研究所、优生优育围产医学研究所、整形外科研究所、皮肤病研究所、功能神经外科研究所

全军医学专科中心:传染病诊疗、神经内科、皮肤病、影像医学、胸外科、微创神经外科、整形外科、耳鼻咽喉科、中医内科、优生优育儿科、优生优育儿童牙科 烧伤中心、器官移植中心、麻醉中心、临床检验中心、风湿病诊治中心、超声医学中心

全军医学重点实验室:神经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基因芯片、分子病毒学与分子免疫学、军队流行病学、消化内科学、骨肿瘤、口腔内科学、军事医学电子工程、新概念武器损伤与防治、军事医学心理学、创伤骨科

院士风采



鞠躬(1张)

鞠躬,神经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是我国现代神经解剖学奠基人之一。现任神经生物学教研室主任,全军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先后担任过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审委员会委员;“973”(筹备)15人专家组成员;何梁何利基金专业评审组成员;陈嘉庚科学奖医学组评奖委员会委员。

鞠躬院士早期从事中枢神经系纤维联系研究,上世纪80年代后期发现垂体前叶可受神经直接调节,提出了脑下垂体受神经—体液双重调节的假说,曾应邀赴12个国家35所院校作报告39次。最近提出了脊髓挫伤早期神经外科干预的新手术概念,取得了突破性临床效果,全瘫患者治疗后全部恢复步行功能,43%患者可借拐杖或不需任何支撑行走。共发表国际论文117篇,其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论文截止2007年底被他引3500次,自1987年起任《Neuroscience》编委,目前是唯一中国编委。

樊代明(1张)

2002年应邀赴瑞典出席诺贝尔奖颁奖典礼。

樊代明,1953年出生,重庆市人。教授、主任医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副院长,第四军医大学校长,西京消化病医院院长,肿瘤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临床药理基地主任,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重大新药创制总体组专家,国家科技奖励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代表,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目前担任中华消化学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亚太胃肠病学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等学术职务,2013年亚太地区消化大会暨世界消化病大会主席。先后受聘为BMC Cancer、J Dig Dis、 J Gastroenterol Hepatol 等6 本国际杂志的副主编或编委,11本国际杂志的审稿人。近20年来先后兼任过国内70所大学的客座教 授或名誉教授。

长期从事消化系疾病及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治工作和基础研究工作,特别是在胃癌的研究中做出突出成绩。先后承担国家863、973重大新药创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是首批国家优秀中青年人才专项基金及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获得者,首批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各1项,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陕西省科技一等奖2项,国家发明专利7项,国家新药证书1项,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求是实用工程奖,中国青年科学家奖。主编专著12本,在国外杂志发表论文278篇,总影响因子926.69分,包括Nat Clin Pract Oncol、Lancet、JAMA、Ann Surg、Ann Intern Med、Hepatology、Gut、Plos Genet、J Hepatol、Faseb J、Clin Cancer Res、J Biol Chem等,最高影响因子达28.6分。应邀在J Gastroenterol Hepatol等10种国际专业杂志作特邀综述11篇。培养博士硕士共101名,其中获全国优博论文3名,获全军优博论文7名。2010年,被中央军委荣记一等功。

陈志南(1张)

陈志南,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四军医大学细胞工程研究中心、细胞生物学国家重点学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总体专家,国家生物产业咨询委员会专家,863计划“疫苗与抗体工程”总体专家组组长,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细胞生物学会细胞工程与转基因生物分会会长,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美国癌症研究会、化学学会会员。获“全国优秀骨干教师”、“总后科技金星”称号,并获军队院校育才奖金奖、解放军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

陈志南院士长期从事抗体靶向药物研究,历经25年,获国家生物制品一类新药证书并成功上市我国自主研发的全新靶点肝癌靶向药物——“利卡汀”。该药临床控制率86.3%,临床有效率27.40%,中位生存时间20个月。首次成功解析了HAb18G/CD147分子胞外段晶体结构(国家发明专利200710018514.X,蛋白结构数据库(PDB)ID 3B5H),并确定了该分子的癌组织谱及新药靶点;成果已在全国41家三甲医院推广使用千余例。

先后承担国家973、863、重大科技专项、国科金等重点、重大项目16项。2008年牵头申报“综合性新药研发大平台”,获得支持。先后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2项,PCT国际专利(德国)授权1项,软件著作权2项;发表SCI论文64篇,第一或通讯作者56篇,影响因子188.067;主编专著7部;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科学技术一等奖各1项,并获中国药学会科技一等奖、中国药学突出成就奖。

张生勇,男,1939年11月生。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四军医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在复旦大学和第四军医大学任教。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军优秀教师、军队院校育才奖金奖、总后勤部优秀共产党员。

张生勇(1张)

曾任中国化学会陕西分会有机化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化学会陕西分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轻工协会副理事长。现任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手性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客座教授、西北大学兼职教授。

张生勇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有机化学家。作为国内外早期从事手性技术研究的学者之一,45年来始终以手性催化技术的研究为主要方向,一直坚守在教学、科研的第一线,致力于新型手性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和成果转化。在我国率先将手性技术用于工业生产,先后建成了两条用手性催化技术工业生产氨基酸的生产线,并完成了抗癌药紫杉醇和多烯紫杉醇的中试放大实验,为我国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的进步做出了贡献。

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27名,出版专著4部,主编国家“十五”和“十一五”规划教材各1部、其他教材7部(共计560多万字),其中2部教材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和二等奖。发表论文149篇,其中被SCI和EI收录论文64篇。先后获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和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均为第一署名);申报国家发明专利8项(其中授权4项)。先后获得国家科技部创新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项、陕西省院士基金1项、攻关课题3项等基金的资助;获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药物发展奖”,“九五”全军后勤重大科技成果奖,荣立二等功1次。

科研成果

教学成果奖

1989年

1、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

思想政治理论课‘三基一综合’教学法

2、军队院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2项

医学基础机能学科专题综合实验教学法

军事医学学习教学法

3、军队院校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

学科建设的规律认识运用及成效

1993年

1、军队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高校系列教育评估指标系的构建

2、军队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大学英语“两化、三习、四不变”教学法

3、军队级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4项

军医大学临床实习基地正规化建设与管理

构建五大实践教学模式 确定学员德育新体系

按专业分层次的流行病学课程建设

寓德育于专业教学全过程的研究

4、军队级优秀教学成果四等奖1项

部队三年制口腔医学专科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1997年

1、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构建“三位一体”育人体系,培养献身国防卫生事业的高素质人才

2、军队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狠抓五个环节,深化教学改革,培育一流人才

3、军队级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

“两环融合、三段实施”军事医学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放射影像学》光盘教材及其教学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口腔医学形象化教学的建设与实践

人体解剖学教学体系改革

4、军队级教学成果四等奖2项

外科理论课程“五位一体”教学改革系列研究

“一校两网”开放协作,探索提高佃学效益之路

2001年

1、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

构建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新体系

2、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分子生物学网络多媒体教学系统

3、军队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

寓创新理念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之中,大力培养军队卫生事业创造型人才

外科学课程组合教学模块和网络教学应用研究

4、军队级教学成果三等奖3项

优化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有效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创建医学学生毕业前临床能力综合评价方案及其应用

医学课程电视教材系列化建设

5、总后优秀教学成果1项

全方位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高标准培养新时代教学人才

2005年

1、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

教育教学信息化研究与实践

外科学及野战外科学教学模式的创新与与实践

军事教育技术基本理论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2、军队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创“四新”促“三进” 铸牢学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定信念

3、军队级教学成果三等奖3项

围绕学员“三大能力”培养构建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新体系

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系列课程综合改革

4、总后优秀教学成果2项

医学院校本科教学评价研究与实践

创建有军事特色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

2009年

1、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医学课程信息化教学新模式的应用与实践

2、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现代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研究与教学实践

3、军队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

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技术发展研究

人体解剖学课程体系的改革

构建政治理论教学四大升级系统 铸就军校学员的军人核心价值观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安] 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4、军队级教学成果三等奖3项

生物化学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践

眼科学现代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以“SP、PBL、模拟人相结合”为核心的军医大学外科临床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5、总后优秀教学成果1项

军医大学理工基础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教学模式的创新科技成果奖

中国十大科技进展(1项)

流行性乙型脑炎单克隆抗体治疗的实验室研究

中国十大科技新闻(1项)

核糖核酸的加工修饰及其催化作用研究

中国医药科技十大新闻(3项)

微电级介入定向治疗帕金森氏病

新型肝炎导向药物研制取得重要突破

血小板T细胞活化抗原1(PTA1)获准新的免疫膜分子编号CD226

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十大新闻(1项)

杀灭肿瘤和HIV感染细胞的新型T淋巴细胞

国家自然科学奖(1项)

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内脏初级传入中枢联系的系统研究

国家技术发明奖(4项)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微电极边界定位法在苍白球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中的应用

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免疫PCR新技术的建立及其在胃癌血清学诊断中的应用

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XH-超短波皮肤整形手术仪及临床应用

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合成手性双膦配体的新方法及其铑催化剂在手性药物合成中的应用

国家科技进步奖(22项)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医学数据交互式统计分析方法体系研究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重组合异种骨的系列研究与应用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颅脑创伤机理与临床救治研究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肾综合症出血热病毒在人体的分布及致病机理的研究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人原发性肝癌病因及发病的免疫病理及分子病理研究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口义齿固位的研究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消化系统生物活性物质的基础及应用研究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口腔颌面高速投射损伤的实验研究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航空供氧装备呼吸阻力容许界限》国家军用标准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单克隆抗体用于肾综合症出血热病原学及感染动物保护作用的研究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人粘液表皮样癌MEC-1细胞系的建立及其应用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中、长期模拟失重下心肌功能与结构的变化及其机理研究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三叉神经领域本体感觉中枢通路的发现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牙髓尖周病的厌氧感染和根管治疗新技术的研究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口腔粘结技术的系列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飞行员基本心理品质的心理测量方法研究与应用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天然抗角蛋白自身抗体的生物学特异性、作用及临床研究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烧伤后瘢痕增生与挛缩畸形的临床整复治疗及实验研究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实验和临床研究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重症喉气管狭窄成形术的临床及基础研究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隧道式”食管胃吻合方法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8项)

神经损伤后背根节神经元递调质和受体变化与慢性痛

流行性乙型脑炎单克隆抗体治疗的实验研究

核糖核酸的加工修饰及其催化作用

合成手性双膦配体的新方法及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的研究

完全气化的超高频皮肤整形手术仪及临床应用

肝癌单抗HAb18导向研究及应用

延髓内脏带概念的提出及其结构机能的研究

酪氨酸蛋白激酶Btk在细胞内外与蛋白激酶C相互作用的研究

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炎、肝硬变和肝癌发病关系的免疫病理及分子病理研究

周围神经损伤和修复后周围和中枢不同时期退变与再生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

新型生物心脏瓣膜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更年期综合症发病机理及防治研究

烧伤后瘢痕增生与挛缩畸形的临床整复治疗及实验研究

胃癌血清MG7-Ag免疫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的研制及应用医疗成果奖

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4项)

我国首例成功的活体肝部分移植

微电极引导定向苍白球毁损术治疗帕金森氏病

骨盆环区域内骨肿瘤的外科治疗

应用整形外科技术于烧伤早期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四)形成产业化或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重要成果

国家级新药-肝癌导向药物

国家级新药-新型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

国家级新药-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生物芯片诊断分析系统

基因工程重组人骨形成蛋白

师资力量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第四军医大学现有教、医、研人员3000余名,其中正副教授(含相当职务)800 余名,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长江学者10名,博士导师171名, 硕士导师304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69名,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4名;还聘请了还聘请了周光召、杨振宁等80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为名誉教授或客座教授。

主系列教师队伍中,高级职称占36%。教师的平均年龄由40岁下降到37岁,其中50岁以下的占89%。硕士以上学位者,从1995年占教师总数的43%提高到62%,其中博士占24%。科室正副主任平均年龄由1995年49岁下降到43岁。主系列教师中获全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的2名,被总后授予“一代名师”称号的11名,被总后评为“伯乐奖”的8名。

近几年,优秀中青年教师成长很快,先后有40多人次获中国各种奖励和荣誉称号,如中国青年科学家奖、“求是”实用工程奖、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有4人列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有20人入选总后“三星工程”(金星3名),7人被教育部聘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7人进入国家万名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在全军院校最多。西京医院消化内科形成了一支高水平中青年科技队伍,2000年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为“优秀科技创新群体”,这在中国医科院校和全军院校中是唯一的。2个团队获得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十五”期间第四军医大校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项目32项、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以上项目19项、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项目54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6项、实用新型专利25项,获国家I类新药证书2项、中药三类新药证书3项。获各类项目1381项,经费2.36亿元,其中2003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总经费数(含创新群体延续)达2896万元,居中国医科院校首位。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陈永进教授(见右图)给日本师生介绍医院的情况。

学科专业

1.培养方向、学科结构与布局

学校学历教育以研究生和本科生培养为主。设有八年制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五年制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空军临床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与疗养学);四年制生物医学工程、药学、药物制剂、公共事业管理(卫生统计)、生物技术、护理学;三年制护理等13个本专科专业。函授本科专业:护理学;夜大学:临床医学专业。还担负全军医务干部定期轮训。

第四军医大学是国家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学校现有基础医学、口腔医学、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学等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45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63个。

按照国家《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学校学科涉及6个门类,21个一级学科。其中一级分别是:哲学、理论经济学、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外国语言文学、数学、科学技术史、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军队指挥学、军事后勤学与军事装备学、公共管理、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

2.学科情况

我校目前具有150多个科室(教研室)。现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生物医学工程等7个博士后流动站;其中国家重点学科19个(培育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是西北地区唯一的生物医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还有全军医学专科中心17个,全军医学研究所13个,全军重点实验室12个。有12个“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12个“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学科,硕士学位二级授权学科63个,博士学位二级授权学科45个,全军重点建设学科专业领域3个,全军重点建设实验室12个。此外,还有两个国家临床药理基地、1个全军临床药理基地,另设中国癌症基金会肿瘤研究所及国家“863”西安细胞工程中心。国家重点学科数量在全军院校中最多,全军医学研究所、医学专科中心数量、全军医学重点实验室数量在全军医科院校中最多。

现任领导

校 长: 樊代明 少将

政治委员: 戴旭光 少将

副 校 长: 殷进功 大校

副 校 长: 王 茜 大校

副 校 长: 路陆喜 大校

副 政 委: 刘侃佳 大校

文化传统

校训

团结、求实、创新、献身办学传统

德育为先,学问为本,和谐为贵,进取为荣校歌

作词:苏博 作曲:印青

太行之神,钟山之韵,铸就了我们的风骨。

两华精神,模范大队,铭刻下无限的忠诚。

光荣啊,四医大,军魂矢志不变,

我们的旗帜永远鲜红(啊),永远鲜红!

德学谐进,知行合一,凝聚成我们的校风。

英才辈出,群星灿烂,熔铸于钢铁长城。

辉煌啊,四医大,人民军医摇篮,

我们的队伍永葆青春(啊),永葆青春!

团结求实,创新献身,弘扬着我们的校训。

自强不息,坚韧不拔,锤炼出激昂的雄心。

奋进吧,四医大,征服艰难险阻,

我们的队伍永攀高峰(啊),永攀高峰!

历任领导

职 务 姓 名 任 职 时 间

校 长 陈祥才 2004.06-2007.05

校 长 苏 博 1995.06-2004.06

校 长 陈景藻 1991.10-1995.06

校 长 鞠名达 1986.11-1991.10

校 长 赵长伶 1983.12-1986.11

校 长 杨鼎成 1979.09-1983.12

校 长 郑文甫 1978.03-1979.09

校 长 张录增 1975.08-1978.03

校 长 涂通今 1964.10-1975.08

校 长 张步峰 1959.03-1964.10

校 长 曾育生 1954.07-1959.03

政 委 孙长新 2001.10-2009.01

政 委 李林东 1991.11-2001.10

政 委 赵长伶 1986.11-1991.11

政 委 肖进前 1981.05-1986.07

政委 李凯夫 1979.07-1983.08

政 委 李景展 1978.11-1981.05

政 委 宋 昆 1977.03-1978.11

政 委 康立泽 1966.03-1973.08

政 委 李其华 1964.11-1966.03

政 委 刘庆珊 1955.10-1964.07

副校长 郭明华 2004.05-2006.08

副校长 陈胜秋 1999.03-2003.12

副校长 李世春 1997.10-2002.04

副校长 沈志凯 1994.08-2001.07

副校长 李 康 1995.06-1998.09

副校长 苏 博 1994.05-1995.06

副校长 王根成 1993.02-1997.10

副校长 王庆舜 1992.08-1994.03

副校长 于光潮 1990.06-1994.08

副校长 李荟元 1988.08-1992.08

副校长 陆裕朴 1986.11-1988.08

副校长 陈景藻 1986.11-1990.06

副校长 鞠名达 1983.12-1986.11

副校长 潘 胜 1979.06-1983.12

副校长 陈 华 1979.04-1987.09

副校长 刘民英 1979.01-1983.11

副校长 王照新 1978.07-1983.12

副校长 齐木修 1978.05-1983.03

副校长 郑文甫 1972.09-1978.07

副校长 贺 琪 1970.01-1978.11

副校长 尹 海 1970.01-1978.05

副校长 陈耀汉 1966.05-1979.01

副校长 汪石坚 1966.05-1970.07

副校长 郝哲生 1965.07-1974.09

副校长 李其华 1963.06-1964.11

副校长 薛丹浩 1962.09-1975.09

副校长 魏文建 1957.10-1963.02

副校长 涂通今 1956.10-1964.11

副校长 张一民 1956.10-1965.12

副校长 张录增 1954.12-1956.09

副校长 李炳之 1954. 7-1957.09

顾 问 潘 胜 1983.12-1985.04

顾 问 柳 静 1981.08-1983.02

顾 问 王仁济 1979.07-1981.07

顾 问 苛纪明 1979.01-1983.03

顾 问 薛丹浩 1978.02-1983.02

顾 问 张希平 1978.01-1981.06

顾 问 张国良 1977.10-1979.04

顾 问 晋希哲 1977.10-1979.04

顾 问 罗振江 1999.06-2001.07

顾 问 张国良 1979.04-1981.07

顾 问 苛纪明 1976.02-1979.02

顾 问 朱 斌 1975.07-1980.05

顾 问 王澄野 1971.05-1981.01

顾 问 段维绍 1970.01-1972.04

顾 问 范溥渊 1963.06-1983.12

顾 问 张希平 1960.05-1978.01

第四军医大学历史沿革

近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录取分数线

录取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

高考科目: 文科理科生源地: 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安徽江西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陕西青海宁夏黑龙江吉林辽宁西藏新疆内蒙古海南福建甘肃港澳台 年份: 20092008200720062005

年份

最低

最高

平均

投档

录取人数

录取批次

2007 608 663 618 -- 38 本科提前批 2006 585 619 598 -- 36 本科提前批

专业大类

专业小类

专业名称

最低

最高

平均

暂无数据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学校风景图集二(20张)



学校风景图集一(13张)



鞠躬(1张)



樊代明(1张)



陈志南(1张)



张生勇(1张)



词条图片(4张)



隐藏 211工程大学

首字母索引: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东北地区 大连理工大学

东北大学

吉林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辽宁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延边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华北地区 清华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内蒙古大学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太原理工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体育大学

中央音乐学院

中国政法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华东地区 复旦大学

浙江大学

厦门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福州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苏州大学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东华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河海大学

江南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安徽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上海大学

华中地区 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湖南大学

中南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郑州大学

南昌大学

华南地区 中山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暨南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海南大学

广西大学

西南地区 重庆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四川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

贵州大学

云南大学

西藏大学

西南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西北地区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兰州大学

青海大学

宁夏大学

新疆大学

石河子大学

西北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长安大学

军事系统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第二军医大学

第四军医大学

扩展阅读: 1 学校网址:http://www.fmmu.edu.cn/

2 学校内网:http://www2.fmmu.edu.cn/

3 第四军医大学生网:http://www.029uni.com/

开放分类: 教育,大学,军校,第四军医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相关词条:

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东北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信息职业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浙江大学 南京大学 东北大学 吉林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信息职业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复旦大学 北京大学红楼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西北大学 长安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西安工程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云南艺术学院 广东海洋大学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南京政治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 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 温州大学 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 香港中文大学 西华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陕北公学 上海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浙西分校 陈越 上海大学艺术研究学院 贵州师范大学 浙江大学校歌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空军后勤医院河北省皮肤病研治中心 地理信息系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98273.html

更多阅读

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 兰州军区领导名单

司令员 刘粤军上将(1954年生,山东荣成人。1989年6月任陆军师参谋长;1992年12月任陆军副师长;1993年4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深圳基地主任(副师职);1994年4月任陆军123师师长;1998年10月任陆军集团军参谋长;1999年4月任中国人民解放

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条令 解放军纪律条令

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条令军发〔2010〕2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条令》已经2010年5月4日中央军委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0年6月15日起施行。  主席胡锦涛   二〇一〇年六月三日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立法目的  

声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安 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为网友懵圈儿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