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硬汉总统---普京 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专车




俄罗斯硬汉总统---普京 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专车
1999年12月31日,这一白天世界无大事,人们似乎将在平安中渡过这最后一夜,迎来新年的第一个黎明。

然而,就在北京时间17时,从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传来天大消息,那个大权独揽,不可撼动的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突然宣布辞去总统职务。

他在电视讲话中说:

“我亲爱的朋友们,这是我最后一次向你们发出新年问候。更重要的是,今天这是我最后一次作为俄罗斯联邦总统对你们发表讲话。我已经作出决定。我已经作出长时间的周密思考。今天,在马上就要逝去的本世纪的最后一天,我将辞职。

既然六个月后俄罗斯将有一个合适的强者被寄予人民的希望,我又何必再掌权六个月。为什么我要挡他的道?为什么再等六个月?不,这不是我,这不是我的性格。”

叶利钦对他身后的接班人交待的非常清楚明确,正如他一贯斩钉截铁雷厉风行的性格:

“新的一代正在取代我的位置,这一代人能比我做的更多,做的更好。根据宪法,我将退休。我已经签署命令,将总统的职责、权力委托给俄罗斯总理弗拉基米尔·普京。”

叶利钦这一惊人的消息,迅速传遍世界每一个角落,让人们感到突兀,惊愕,反应不及。

然后,世界的目光就投向站在在巨人阴影里的那个怯生生的年轻总理---弗拉基米尔·普京。

那年,普京不到48岁。

他能领导在震荡中痛苦徘徊的俄罗斯大国走出困境吗?

反恐:“如果在厕所里抓住恐怖分子,就把他溺死在马桶里”

上任伊始的普京,面对的俄罗斯是一片乱局和危机。政治动荡,经济凋敝,人们不满情绪扩散,国际影响日益趋下。尤其令人担心的是,苏联解体后,庞大的的俄罗斯也受到种族分裂的危胁。

车臣问题一直是俄罗斯不可言说的伤痛。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在1922年成立了车臣自治州。1934年,车臣与它西边的邻居印古什自治州合并,加入苏联;1936年12月改为车臣—印古什自治共和国。1944年,斯大林以车臣人与德国侵略者合作为理由,把车臣人强行赶出家园,当时有38.7万多车臣人被驱逐到中亚和西伯利亚;这给车臣人造成了巨大的心灵创伤。

1991年,即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车臣境内的“伊斯兰民族分离主义势力”趁着苏维埃政局动荡、中央政府顾不到边远地区之际,开始逐渐谋求独立。俄罗斯曾和车臣共和国分离份子之间爆发两次战争。第一次车臣战争爆发于1994年12月11日,1996年8月31日停火,车臣获得非正式的独立地位。第二次车臣战争爆发于1999年8月,政府控制了绝大部分车臣土地,获得胜利,不过战后车臣的恐怖活动依然频繁。

普京任俄罗斯总统后,国内曾发生二次车臣恐怖分子的暴力事件,这在极大的程度上考验俄罗斯政体和新上任的普京总统。宣战还是妥协,宣战必然会有牺牲,国内怎么看待决策者。在二者之间,普京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前者。

2002年10月,车臣叛乱分子在演出过程中冲进莫斯科剧院,将数百人劫持为人质。特种部队最后冲进剧院,将叛乱分子头目和几十名武装分子击毙,释放数百名人质,但也有100多名人质在解救过程中丧生。

2004年9月,北高加索地区别斯兰的一所学校发生持续三天的人质危机,这次劫持人质事件是车臣非法武装重要头目马斯哈多夫和巴萨耶夫下达的命令。他们要求俄罗斯从车臣撤军,释放因袭击印古什而被逮捕的恐怖分子。俄军根据命令开始向挷匪开火,最终导致330多人死亡,其中大多数是儿童。

这二次事件都是普京任总统后遭遇后的最大最棘手的问题,他经过深思熟虑迫不得已的采取了二害相衡取其轻的方法。尽管他在当时受到当事人亲属和持不同政见者的非议和指责,但是他还是取得了俄罗斯多数人的理解和尊敬。

普京在强调反恐斗争时说“任何失误都会付出昂贵代价,对待恐怖分子和犯罪分子必须果敢坚决”。

反腐:“谁不愿公示财产,就一定是贪官”

俄罗斯是一个封建制度很长的国家,自私和封闭形成了这个国家的民族性,以至于它在向现代化转型时期也漠视清廉与公正。连普京也承认,腐败是俄罗斯的传统,是俄罗斯的生活方式,但不代表不需要反腐。在俄罗斯,腐败确实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由于俄罗斯官僚气息浓厚,办事效率低下,有时候施以小恩小惠是简化程序的一项“最优选择”。在俄罗斯,不少外国人都会经常遇到警察检查外国人证件时勒索钱财。

2008年12月,俄罗斯批准《反腐败法》,其中规定国家公务员及其配偶、子女必须向税务机关提交收入和财产等信息。

普京申报的2009年总收入为388.9万多卢布。普京拥有1500平方米的土地、一套可无限期使用的153.7平方米的住宅以及18平方米的车库。普京有3辆汽车和一辆拖车。普京的夫人柳德米拉没有工作,收入为582卢布。

政府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在政府成员中,自然资源部部长特鲁特涅夫申报的收入最高,为1.55亿卢布;运输部部长列维京排名第二,收入2160万卢布;农业部部长斯克伦尼克的收入为1080万卢布,排名第三。一少将申报不实被免职。总统直属的反腐败委员会主席团会议根据俄总统2009年9月21日签署的第1065号总统令,对俄联邦武装力量少将盖杜科夫申报的收入和财产情况的准确性、全面性进行检查,结果发现其申报内容不实,查出了其违反国家公务员职务行为要求的事实。与会人员就此问题进行了讨论,决定按照2010年7月1日颁布的俄联邦总统令的相关要求,建议解除盖杜科夫少将的职务。梅德韦杰夫总统随后签署了相关命令,解除盖杜科夫少将的职务,并令其退出现役,永不任用。

普京于2012年再任总统后,又掀起了新一轮反腐风暴。12月6日,总统普京突然解除了时任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的职务,被这股风暴刮倒的还包括一些部级官员、国有大企业负责人,其中甚至有普京任职于联邦资产管理机构的同班同学。

2012年12月5日,俄罗斯公布了新的反腐败法律《审查公务员消费占收入比例法》。该法要求政府公务员应对高消费进行申报,这项法律出台是为配合俄罗斯现有的财产申报制度,使之更加有效。12月12日,普京发表国情咨文时表示:“我请求通过关于限制政治家和公务员在国外拥有银行账号、有价证券和股票的提案。”普京说,“请先不要鼓掌,有可能,你们不是对所有内容都喜欢。这个要求应当涉及到所有国家领导人,包括总统和总理,总统办公厅官员以及他们的亲属。”

在高层推动下,主要党派达成共识,相关法案迅速出台。12月21日,俄罗斯国家杜马以437票赞成、1票弃权的表决通过法案,禁止各级公务员、军人及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在外国境内的外国银行拥有或开设账户,禁止在国外拥有或购置不动产,禁止持有外国公司有价证券。该法案要求,拥有海外资产的上述人员必须在2013年6月1日之前注销其海外账户,转让其不动产。

俄罗斯最高领导人主导了当下的反腐,得到舆论认可。全俄舆情研究中心11月份进行的民调显示,大多数俄罗斯人指出,总统、媒体和护法机关为反腐做出了贡献。其中31%的俄罗斯人认为,总统取得的反腐成绩最大,而且他在这个领域的行动经常被认为是富有成果的。

普京说:“政府的廉洁,是取信于民的基础。一个为民执政的政府,没有任何理由不去主动公示个人家庭财产。否则,没有任何资格坐在台上。不愿意公开个人及家庭财产的,就一定是贪官,是一个禽兽不如的东西。”

反驳:“领土没有谈判,只有战争”

俄罗斯和邻近的国家多年来都有领土纠纷,尤其是中国和日本。不过在1998年中俄勘定边界后,就再无领土争议,俄日的领土纠纷就突出出来。

俄日领土纠纷主要是北方四岛问题。北方四岛是日本人的提法,俄罗斯称为南千岛群岛。北方四岛即择捉、色丹、齿舞、国后,自古就有日本人居住生活。19世纪初,俄国通过战争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占领包括北方四岛在内的千岛群岛。1855年,俄日两国签订了《下田条约》,又将四岛还给日本。1945年8月,美国在广岛、长崎先后投下原子弹。美英为了请苏联对日宣战,将当时日本所占的千岛群岛和库页岛的南半部让给了苏联。这使得苏联有理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占据北方四岛。1955年,苏、日开始进行“关系正常化”的谈判,苏联做了让步,表示愿意让出齿舞、色丹,日本立刻得寸进尺,要求苏联一并让出择捉、国后,并要苏联承诺参加国际“和平会议”,决定库页岛和整个千岛群岛的归属,谈判于是破裂。1956年,苏联重申愿意让出齿舞、色丹,日本居然认为“不可接受”,除非千岛南四岛一并“交还”。

  2009年7月3日,日本参议院三日一致通过《促进北方领土问题解决特别法》修正案,明确记载“北方领土为我国固有领土”。这是日本首度在法案中将北方领土明定为日本“固有领土”,明确赋予日本拥有南千岛群岛主权的法源依据。

2010年11月1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于当天上午登上南千岛群岛的国后岛。这是自21世纪以来,俄罗斯国家元首首次视察南千岛群岛,此事件引起日本震撼,首相菅直人表示遗憾,外务大臣前原诚司更召见俄罗斯驻日大使别雷表示抗议。11月2日,俄罗斯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于记者会上表示,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还打算前往千岛群岛的其它岛屿。2012年7月3日,梅德韦杰夫以俄罗斯总理身份再度登上南千岛群岛的国后岛视察。引起日本政府不满。8月25日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发言人宣布,已经派遣一艘大型登陆舰和一艘拖船开往北方领土中的国后岛和泽捉岛。此举是为纪念二战中苏联军队从日本手中解放的库叶岛南部和千岛群岛。

 2012年10月22日,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表示,俄未来两年内将拨款近70亿卢布(约合2.25亿美元)用于建设南千岛群岛的驻军设施。

  谢尔久科夫在当天举行的国家杜马国防委员会会议上说:“两年前,俄总统责成改变驻南千岛群岛部队的结构并更新其装备。我们已经完成了更新武器和军事装备的部分工作。计划投入这项工作的资金约为70亿卢布。我们将在未来两年内获得这笔资金,并彻底重装我们的部队——第18机枪炮兵师。”

普京曾说:“俄罗斯国土虽然很大,却没有一寸是多余的。”他对于日本索要北方四岛的要求,轻蔑地调侃“有本事来抢”。普京也自豪的说过:“俄罗斯只有二个亲密的朋友---陆军和海军。”

反击:“不给俄罗斯退路的人,我们也不会给他活路”

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为了西方国家的霸主,但它不满足只做西方国家的霸主而一直致力于做世界的霸主。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数年处于凋敝状态,经济上走下坡路,军事上也失去了以往能与美国抗衡的优势,既不能被西方社会所容,又不愿意向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俯身称臣。普京担任俄罗斯总统、总理期间有重振俄罗斯大国雄风的决心,并且推行了强悍外交,不仅不听命于美国而且还屡屡犯颜,令白宫政要颇为尴尬和恼怒,将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视为威胁。

普京在2000年至2008年任总统期间,使俄罗斯综合国力大幅提升,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硬汉总统”。他把险些沦为二流国家的俄罗斯重新带回世界强国的行列,普京的治国能力是有目共睹的。2007年普京带领俄罗斯公开和美国叫板,在军事上频频向美国亮剑,苏联时代的超级大国雄风在2007年一度再现!俄罗斯人们欢呼不已,俄国人的全球强国自豪感又重新回来了!
在西方国家看来,普京意味着与西方的对抗。普京上台后,给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带来严峻挑战,而西方国家现在完全没准备好。普京可能当总统一直到2024年,他的首要目标是打造苏联后的俄罗斯第三帝国,还要和其他独联体国家建立类似苏联的欧亚联盟,西方国家很担心。普京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采取强硬政策,强硬的外交。

军事力量是普京对外强硬政策的保证,为此他下决心表示,即便把克里姆林宫卖了也要及时造出新一代潜艇来,因为这关系到俄罗斯的未来。

普京还说:“北约东扩是在压缩俄罗斯的生存空间,北约应该清楚在俄罗斯邻国部署军事力量的后果,这不是空洞的恐吓,我们会针对当前北约的敌对局势做出强力的回击,如果北约一意孤行,那么战争将不再是危言耸听”。

在问到如果北约军事介入格鲁吉亚问题是普京说:“不给俄罗斯退路的人,我们也不会给他活路”。

普京在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时说:“波兰和乌克兰不是独立的国家,俄罗斯在这两个国家拥有许多主权,我们有权利选择有利的时机军事打击这两个国家”。

对于美国的反导计划,普京表示,如果美国继续推进建立导弹防御系统的计划,那么俄罗斯就会以增加核导弹部署来做出反应。他说,美国建立导弹防御系统的目的似乎是为了削弱俄罗斯的核威慑能力。他说,我们相信,建立导弹防御系统是对我们核潜力的威胁,我们将被迫做出反应。普京反驳美国的说法——这个系统是为了应对伊朗发动攻击的威胁,谴责美国之所以对俄罗斯感兴趣,是因为俄罗斯是唯一一个可在半小时甚至更短的时间,摧毁美国的国家。他问在场的美国人,你们问我,我们要不要改变,球在你们那边,你们会不会改变?

反思:“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

普京1952年10月7日生于列宁格勒(现俄罗斯圣彼得堡),当时正是苏联的鼎盛时期。战后的苏联拥有世界上最辽阔的土地,面积为2240万平方公里,有15个加盟共和国,人口有二亿人。当年苏联正在召开19次代表大会,讨论苏联第五个五年发展规划。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去逝,赫鲁晓夫任第一书记。1956年苏共召开20次党代会,赫鲁晓夫作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1961年10月第22次代表大会通过新的党纲,宣布苏联已变成全民国家,苏共已变成全民党,提出到80年代初苏联要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的任务。1964年10月苏共中央全会解除赫鲁晓夫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职务,由勃列日涅夫继任总书记。。1971年3月第24次代表大会宣布苏联“建成了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普京的青少年时代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

普京在小学六年级有一篇作文《我的理想》,他写道“我的理想是做一名间谍。尽管这个名字对全世界的人们都不曾有任何好感,但是从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出发,我觉得间谍所做的贡献是十分巨大的。父亲从小就教育我要做一个对国家和人民有所贡献的人,老师也经常教育我们要好好学习报效祖国和人民。而我报效祖国和人民的方式就是去做一名出色的间谍,用我的恶名去换取敌人的失败,用我的牺牲去赢得祖国和人民的胜利。”

普京后来真的成为了一名间谍,而且他还坐到了国家最高间谍(克格勃)主席的位子。不过他在青少年并没有虚度---好打架,这为他成为合格间谍的必备技能打下了一个基础。普京第一次挨打,就悟出了一个受用终生的道理,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的收获。

普京回忆时提到:“当时我感到很委屈。打我的那小子看上去是个瘦猴。不过,我很快便明白了,他年龄比我大,力气也比我大得多。对我来说,这件事不啻是街头‘大学校’给我上的很重要的一课,由此使我得到一次获益匪浅的教训。总的来说,我打架,并没有什么鲁莽和过火的举动。不过,我从中悟出一个道理:如果你想要成为胜者,那么在任何一次对打中,都要咬牙坚持到底。”

普京还说:“我曾是很活跃的孩子,可以说就是淘气鬼。因为我不够高大,为了不辱斗士之名,我必须借助武力。刚开始打拳击,就被人打烂了鼻子。因此,开始练柔道。很快,我就发现了我的优势所在。我选择这个运动,是因为它可以让我称霸街头,我还发现,柔道让我改变。小淘气们的争斗变得无关紧要。体育使我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发展了自己的人际关系。它所蕴涵的哲学,是教你尊重合作者,为了目标不懈努力。在这个意义上,我就很不认同“结果不重要,重在参与”这个原则,它不适用于决策者,社会的缔造者,总而言之,对我来说,重要的是结果。”

普京小时候很顽皮,六年级才当上少先队员。1975年,普京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随后他加入克格勃。两年后他进入了列宁格勒情报机关机要部门。1985-1990年,克格勃将普京派遣到东德,收集当时西德的经济谍报。两德统一后,普京被召回列宁格勒。1991年8月20日,他在克格勃策划推翻苏联主席戈尔巴乔夫期间辞去他在情报机构的职位。1996年普京通过自己的同乡、当时担任叶利钦总统办公厅主任的丘拜斯来到莫斯科任职。1997年初普京出任俄罗斯总统办公厅总务局副局长,主管法律和对外经济联系问题。3个月后调任总统办公厅监察总局局长。不久又晋升为总统办公厅第一副主任。1998年3月29日,叶利钦解除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秘书博尔久扎的职务,任命普京接任。4个月后,7月25日,叶利钦又任命普京兼任俄罗斯联邦安全委员会(前身克格勃)主席。当基里延科总理在克格勃总部为普京上任举行简短仪式时,普京满怀激情地说:“我回到了娘家。”

1999年12月30日,普京作为总理发表《千年之交的俄罗斯》一文,其中说:“在即将过去的这个世纪里,俄罗斯有四分之三的时间是在为共产主义原理而奋斗的标志下生活的。看不到这一点,甚至否定这一时期不容置疑的成就是错误的。然而,如果我们不意识到社会和人民在这一社会试验中付出了那种巨大的代价,那就更是大错特错了。主要的错误是:苏维埃政权没有使国家繁荣、社会昌盛、人民自由。用意识形态的方式搞经济,导致我国远远地落后于发达国家。无论承认这一点有多么痛苦,但是我们将近70年都在一条死胡同里发展,这条道路偏离了人类文明的康庄大道。”还说,“目前我国经济和社会所遇到的困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继承了苏联的经济模式所付出的代价。”

2012年5月7日,普京第三次荣任俄罗斯总统。克里姆林宫内,普京走过红地毯,踏上演讲台,手按一本俄罗斯宪法,普京在3000名受邀观礼的嘉宾面前宣誓:

“作为俄罗斯联邦总统,我尊重和保护民众和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捍卫俄联邦宪法。”

“今天,我们进入国家发展的新时期,”他说,“今后几年将决定俄罗斯今后几十年的命运。”他承诺今后6年继续以保卫国家和民众为最高任务,以振兴俄罗斯、扩大公民自由和经济自由为主要施政目标。

“我把为祖国和民众服务看作一生的意义和职责。”

12年前那个怯生生的站在人民面前的新总统,现在已经60岁了。他现在依然精力充沛,生龙活虎。他有8年总统、4年总理的丰富政坛经验,有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争雄意志,如今谁也不怀疑他说过的那句话:

“给我二十年,还你一个奇迹的俄罗斯。”

作于2012年12月30日16时53分

-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98673.html

更多阅读

俄罗斯人的幽默 俄罗斯人对中国的看法

(七)幽默风趣,几乎人人都会说笑话——幽默在俄罗斯人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没有幽默,也就没有俄罗斯的生活(俄罗斯记者)。——俄罗斯人喜欢自己开自己的玩笑。他们把这种自己开自己玩笑的幽默称作“黑色幽默”(白俄罗斯图书馆工作人员)。—

普京的保镖不轻松 王洪祥ko普京保镖

普京保镖涉及国家机密,一般不与外界接触。但也有例外,普京身边有个卫士赫拉姆佐夫(Денис Храмцов)退役不久,就大谈给普京做警卫的那些事。赫拉姆佐夫给普京当保镖之前,是叶利钦的贴身卫士。1999年12月30日,他被指派做普京的警

铁汉普京的轶闻趣事(1) 老舍的轶闻趣事

铁汉普京的轶闻趣事bobo按:俄罗斯总统普京是我最钦佩和敬仰的国家元首,他高压不低头,“严冬”不发抖,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为人矜持淡泊如风却又才华横溢文武双全,身居高位却能贴进百姓,从而受到了俄罗斯人民的爱戴和世界民众的敬

声明:《俄罗斯硬汉总统---普京 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专车》为网友我叫不高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