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三年袁世凯流通银元基本特征及大版别图 袁世凯银元民国三年假

一、正反面部位名稱

1.正面部位名稱圖示(如下圖所示)



2.反面部位名稱圖示(如下圖所示)



二、袁世凱銀元各字體書法的變化

此銀元共鑄有三,八,九,十等四個年號,除了三年版少了一個造字以外,其他各年份及各版的錢幣正面都會鑄有(中華民國X年造)等字,而反面則有(壹圓)二字

1,中字。圖A為三年標準版和三角圓版共用;圖B為甘肅版和蘭州版共用;圖C為各O版共用;圖D為八,九,十年共用;圖E為十年專有,又稱缺口中。



2,華字

現在已知的華字差異較大的共有至少六種(如下圖所示),其中最上一排三種為三年標準版,甘肅版,O版等的標準字型(圖上A,B,C),八年的也有三種(圖下D,E,F),其中有一種字型為九年及十年各版所用(圖F),八年的標準版也有見這一字型。



3,民字

民字僅有二種(如下圖所示),一為三年各版所用的民字加點(圖左),另一種為八,九,十等三個年份所用的標準民(圖右)。



4,國字

國字各年份差異都不大,在此不述,

5,年字

現在已知的年字差異較大的共有至少七種(如下圖所示),如三年標準版(含三角圓),甘肅版(含蘭州版)及O版(含O版三角圓)的年字都各有差異(圖上A,B,C),這也是三年各版的標準字型,與八,九,十年的字型完全不同系統,九年的僅見普通年及丁年二種(圖中D及圖下G),八年及十年的年字變化最多,至少各有四種字型,如普通年,丁年,直年及豎年等(圖中D,E,F,G)。



6,造字(如下圖所示)

造字僅存在於八,九,十等三個年份而已,現所見字型差異較大的至少就有五種(如下圖所示),以八年的造字變化最多,共有普通造,牛造,連口造,缺口造等至少四種(圖A,B,C,D),九年常見的造字與八年的相同(圖A),十年的造字與八,九年的完全不一樣,常見的僅一種(圖E),從圖片上就應該可以看的很清楚其不同之處。



7,壹字

所有的大頭銀元壹字的字型除了字體的粗細或大小以外,其餘的都差不多,最多就是壹字的土部有時會比其他的往右傾一些,但三年甘肅版的壹字就與其他各年份的字型不同,感覺書法比較粗獷一點(如下圖所示,左為標準版,右為甘肅版)。



8,圓字

圓字變化也很少,除甘肅版感覺書法不一樣以外,其他就只有二種比較常見的,如普通圓及三角圓二種而已,而三角圓僅見於三年而已(如下圖所示,左為普通版,右為三角圓版)。



三、基本版式統稱

1,標準版(天津版)

2,三角圓版

3,甘肅蘭州版(以下文章均稱為蘭州版)

4,加字甘肅版(下稱甘肅版)

5,O版

6,O版三角圓

7,怪版(含四川版,新疆版,紅軍版及其他版等)

肆,共同特徵

1,胸前勳章處缺一內小齒(如下圖所示)



除了甘肅及蘭州版以外,三年大頭無論是什麼版,胸前勳章處一定會缺一內小齒,不曉得是雕模技師計算錯誤還是特意預留的特徵,因為簽字版的樣幣並無缺齒(如下圖1,2所示,圖片轉載自中國歷代金銀貨幣通覽)。





2,民加點(如下圖所示)

大頭銀元共鑄有三,八,九,十等四個年份,其他年份的民字書法就是一般的正楷民字,唯獨三年的民字就是不一樣,而且字體旁還多加個一點,就連簽字版的也一樣有加一點,真是怪哉。



3,無造字

這是所有三年大頭銀元的特別之處,就連簽字版的也是一樣(見上述簽字版圖片),

4,肩章不明顯(如下圖所示)

這點也是所有三年大頭銀元的特別之處(O版除外),不是星星不明顯就是槓線模糊,簽字版的就有稍微明顯一些,



5,年字不同(如下圖所示)

無論是什麼版,只要是三年的大頭銀元,年字的第二橫一定比第三橫長很多,這與其他年份的書法完全不同,



五、細部解說

1,標準版(如下圖所示)



略帶鏡面版(如下圖1,2示),

圖左為未使用,有車輪光,圖右為鏡面,但無車輪光,但版底卻呈現如鏡子一般的平整及光滑,



三年版大頭銀元據World Coins世界錢幣目錄記載,此版連續製造至1929年,後在1950年又被中國製造於西藏行使(此版不同於標準版,為三角圓版,見下一段三角圓之敘述),

三年還有一枚奇怪的版式,正面人像類似一般的三角圓版(見下一段版式解說),因為正面的人像較模糊,字體也大一些,但反面卻又類似O版,但沒O記,還有一個此版最特殊的地方,那就是在嘉禾近內齒處四點鐘方向的穀穗尖端有一很明顯的粗線條(見下圖放大圖片),這也是普遍O版常見的特徵,所以此版稱為O版無O(與下述O版無O記不同),個人認為應該是後鑄版三角圓正面和O版無記反面的混配版,





2,三角圓版(如下圖所示)



這版有明確的資料顯示為後鑄版,另有一說為1949年鑄造,在幾年前曾有數量龐大的三角圓大頭銀元出現,據傳是在蘇聯某銀行的倉庫裡發現的,而且本來要溶作它用,但卻有人得知消息而從半路攔截購買回來的,

關於此版最早的資料由英國史賓克公司1975年出版的月刊上記載,簡述如下:

在1950年末紅軍剛進入西藏時,為了給予藏族農民印象良好,所取物品及徵集勞工皆付現,但藏人不收紙鈔,故以銀元發放,爾後在1959年西藏爆發衝突,大批藏人逃往印度及尼泊爾,銀元也隨之留入當地,此作者在印度北部與尼泊爾時,檢視了好幾批的銀元,幾乎全數是袁大頭銀元,內有一版特別多,其特徵為版底表面較不光滑,品相接近全新,但圓字的字體卻與一般的不同,因為這圓字的ㄙ部為三角型,就是俗稱的三角圓大頭,這是其中的一份證據資料,

另一份資料為奧地利中國錢幣收藏家E.Kann耿愛德於1953年完稿的錢幣圖錄(中國幣圖說彙考)中也無記載此一版式,因為耿愛德在1950年以前就離開大陸了,所以才未收入或遺漏了這數量頗多的版式,由此可見三角圓大頭就是後鑄版無疑,或許也可稱為剛解放的紅軍國幣(部份敘述轉載自宣和幣鈔第41期第47頁),

這版與上述的標準版最大的差異就在於反面圓字上,一般圓的口部為ㄙ,這版的口部卻是一個三角型(如下圖所示),此版的字體人像圖案均與標準版不同,大都模糊了一些,尤其以正面人像的鬍子及背面嘉禾的圖案最為明顯(如下圖所示),就算是全新BU品相,原鑄光也比標準版近未使用AU的還差,

此版我個人曾依正面字體,人像,反面字體及嘉禾圖案大小分出至少5個版式,除了這些就再也分不出其他版了,這版大頭我個人倒是建議可以收集不同的版式,因為又便宜又漂亮,



上圖的字體略有差異,



由上圖可以比較字體的粗細大小不同,



由上圖可以看出肩章星星的不同之處,

3,蘭州版(如下圖所示)



正確的名稱應該是甘肅版,因為此版鑄造年代比加字甘肅版還來的早,是為民國十七年底開鑄,而加字甘肅版為民國十九至二十年間鑄造,二版都是蘭州分廠所鑄,只不過為了避免與加字甘肅版混淆所以才稱為蘭州版,真是有點小委屈它了,此版與加字甘肅版無太大的差異,就差不多只是少了甘肅二字而已,

此版雖說仿自天津造幣總廠之標準版三年大頭銀元,但整體來看卻與標準版差異甚多,無論是字體(見下圖1所示)或者是人像及嘉禾圖案都獨樹一格(見下圖2所示),以前個人稱這版為哈巴狗版,也因此可以斷定蘭州版大頭為甘肅省自行雕模鑄造的無疑,而且只要是三年就會在錢幣人像的右下方勳章處缺一內小齒,但在甘肅版及蘭州版上卻完全都見不到(如下圖3所示),真不該說是甘肅這地方有注意到這不合理的細節還是該說標新立異,



上圖依序為標準版,蘭州版,O版,



上圖左起為標準版,蘭州版,O版,



此版據個人現有及曾見過的實幣來看,此幣並無其他特殊版式可言,就算是有也差異

不大,但個人手上有一年字缺點版(如下圖所示),因隱約有看見那一點殘留的緣故,所以個人認為

應該是模具阻塞的因素所導致的缺筆,與其他版式應該並無不同。



此版數量雖不少,但品相好的實比其他年份還來的難求,加字甘肅版就更不用說了,據個人目前手上現有的資料來說,無論是蘭州版還是加字甘肅版,品相看起來確實有達到未使用等級的,二種加起來還不到5枚,經鑑定為MS級的最多也僅見一枚無字的MS-63而已, 關於這品相不好的問題或許可以依蘭州造幣廠的造幣設備老舊來作解釋,因為甘肅省直到民國九年才設立造幣廠,並從天津,上海等地購入造幣設備開始鑄幣,也因購入的機器設備老舊,所鑄成品銀元的品質也良莠不齊,最重要的因素可能就是壓力不足,因為壓力不足所製出的錢幣一定會圖字不清晰,而且會缺少機製幣最重要的原鑄光,而一枚錢幣要達到未使用的等級,原鑄光就至少佔了判斷標準的6成以上,其他才是圖字清晰度,色澤及劃傷等,由此看來甘肅及蘭州版未使用的一幣難求是有其道理的。

4,甘肅版(如下圖所示,此圖片為後仿製的參考品)



此版字體人像及圖案與蘭州版幾乎一模一樣,最大的特徵就僅是在人像的左右兩側加上甘肅二字而已,另此版鑄造數量比上述的蘭州版少很多,約1:10以上,據原始資料記載僅鑄幾萬枚,一般完整VF品相的在1994年以前就已要價台幣1萬5了, 剛開始收集錢幣的時候就見過以標準版改刻加字的甘肅版,熟不知甘肅版與標準版的人像根本不同,字體及圖案也完全不一樣,但還是有少數人上當,各位不要覺得不可能,因為以前就曾經出現一枚有裝鑑定盒的加字甘肅版,過了不久又出現以蘭州版改刻的,這版就有比較多人上當了,因為錢幣本來就是真品,只不過再另加上甘肅二個字而已,稍做一下舊化處理的話就看不出來了,反正加字甘肅版本來就沒見過品相好的,最後又出現了全新雕模鑄造的仿品,而且做工非常精良(就是上圖那一枚),只要作舊或作個氧化色,那就幾乎與真品一樣了,但唯一的缺點就是版底太平整太漂亮了,完全沒有一般甘肅版的粗獷感,這也是這枚仿品的一大敗筆,但是這枚仿品至今對於涉足錢幣界不深的藏家來說,殺傷力還是很強,購買時記得仔細比對一下,

5,O版(如下圖所示)



此版的的正面字體及人像圖案均與天津標準版不同,字體尤以華字及年字差異最大,字體也很明顯的比較粗大,人像亦較有粗肥感,耳垂特肥厚,但右眼睫毛卻稍模糊些甚至沒看到(如下圖所示),眼睛似乎還瞇成一線,



肩章的雕工也比三年標準版或其他年份來的精細,尤其是槓線就多了好幾條而且也很清楚(如下圖所示),



背面的字體就與標準版的差不多,但嘉禾圖案有稍模糊了些,這版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在反面四點鐘位置的穀穗大都會多一線條(圖片見上述),

O版的O記常見的都在於蝴蝶結的左上位置(如下圖1所示),一般都以O記的粗細大小及位置的高低左右來分別,如果藏家要求不高,那這版可只買一枚品相較好收藏的就行了,逢人也可說O版大頭我也有,但如果要求稍微高一些,那10版以上一定跑不了,以蝴蝶結內的位置計算,共有上下左右四個位置,每一位置如果各集一枚,那就有4版,如果再分個細O或粗O版的話就有8版了,到最後再加個半O(如下圖2所示,)或雙O或O記在別的地方的(如下圖3所示,此圖轉載自網路,目前僅見一枚)那該有多少版?甚至還有一種O版無O的版式,也就是字體及人像圖案都有O版的特徵,但卻無O記的版式(此版亦有因淺打或模具堵塞而導致無O記的情況發生),





此版還有一凹口中的版式(如下圖所示),圖A為一般O版的中字,圖B為凹口中,因中字那一束尾端有類似複打的痕跡,所以不排除是修模再鑄的成品,



O版另有一種反面的嘉禾枝節精雕版(如下圖所示),圖上為一般的枝節,圖下則為精雕版,


民国三年袁世凯流通银元基本特征及大版别图 袁世凯银元民国三年假

6,O版三角圓(如下圖所示)



這版與上述的O版最大的差異就在於反面的圓字上,一般圓的口部為ㄙ,這版的口部卻是一個三角型,此版的的正面字體及人像圖案亦與天津標準版不同,現所見實幣的版底差不多都略帶鏡面,也就是地章較平整,人像線條亦非常清晰,字體與圖案都與一般的O版差不多,正面人像圖案與一般的O版有差異的,差別就在於眼睛不一樣(如下圖1所示),隱約可見眼珠子,亦稱睜眼版,部份眼睫毛模糊會沒有,胸前的勳章線條一般都特別清晰,甚至還比標準版的更清楚,肩章比上述的O版更精細,嘉禾圖案也與標準版的一樣清晰,此版還有一特別之處,那就是O記的線條大多很細,只有一般O版的二分之一,甚至更細(如下圖2所示),





此版個人還有一版較奇怪的版式,正面人像圖案較模糊些,這倒與一般O版很類似,版底未帶鏡面狀,眼睛部份與一般O版三角圓不同,倒與上述的O版差不多,有同好稱為閉眼版,鬍子也稍模糊些(如下圖1所示),還有背面壹字的土部比一般的稍彎一些,圓字的三角型上方明顯有缺口,圓字的貝部最後一劃也比較尖(見下圖2所示),



(上圖左為閉眼版,右為睜眼版)



(上圖左為開口三角圓,右為一般三角圓)

还有一种三角圆的肩章是無槓線凹肩章(見下圖所示),



7,怪版(圖片後補)

這版花樣甚多,各年份也都有,名稱也很混亂,有稱四川版,新疆版,紅軍版,蘇維埃版,軍閥版,雲南版,還有什麼山東大扣版之類的,如果僅稱是紅軍版或是蘇維埃版那我個人是比較相信的,因為確實有這些鑄幣資料的發現,連鑄幣緣由,過程及發行也都有記載(詳情請見中國錢幣1991年第1期李清蘭所述之川陜根據地貨幣概論或台灣張惠信所著之中國貨幣史話),

各省造幣廠鑄造資料如下:

天津廠,各年份都有鑄造

南京廠,全數為三年版

武昌廠,三及九年

杭州廠,八及十年

廣東廠,應全數為三年版

奉天廠,全數為三年版

安慶廠,全數為八年版

南昌廠,應全數為九年版

另福州,成都,重慶,甘肅,康定等廠都有鑄造,另紅軍及剛解放時及軍閥割據時期亦有鑄造大頭銀元(包含怪版)。

沈阳三角圆与成都三角圆的区别

一、沈阳三角圆:1949年3月试铸,1949年5月—1951年4月,沈阳造币厂正式铸造三角圆。标准银币的规格:直径39±0.05毫米;边厚2.55±0.05毫米;丝齿170个;重量26.55克。嘉禾大部分不如成三大花漂亮。人民银行称沈阳三角圆为新版,特点是修肩章,嘉禾的样式不同于厂版,嘉禾凸出,“壹圆”二字粗大,“壹”字上有△、□、M暗记。有大、中、小、浮星和浅0、长叶(剑出鞘)等多种类别,沈三新版的数量较多,其中以大星较为稀少。







二、成都三角圆:于1951年3 月试铸,4月正式生产,1954年以后停铸。成都三角圆使用沈阳造币厂的模具改版而成,它们没有沈三特有的M型暗记,“壹”字上的暗记是△、□或“圆”字上的暗记是△。另外它们的嘉禾也与沈三完全不同,按不同的嘉禾可分双开禾大花和三开禾大花两大类,数量较多。

1、双开禾大花:背面左上内第三禾粒与左花结内的禾粒为开禾,数量较多。





2、三开禾大花:背面左上内第三禾粒、左花结旁的禾粒为开禾,右下禾叶上的禾粒为空心禾或开禾,简称三开禾大花,数量较多。





3、缺齿大花:俗称重庆大花、四川大花、精致币、礼品币等,特点是11点钟处无小齿,左下叶上少一颗禾粒。此版因为没有长弯芒,判其为1951年3月,成都造币厂的试铸币,分缺齿和缺半齿两类别,数量稀少。





4、短芒大花:俗称重庆大花、四川大花、精致币、礼品币等,特点是背面左上内第三禾粒开禾,左花结旁的禾粒为空心禾,右下叶上的禾蟒芒短粗。此版因为没有长弯芒,判其为1951年3月,成都造币厂的试铸币,数量稀少。







袁大头各年号的特点小别

1、三年.正面:两点华,国字第二笔带勾,出头年,民字也有与8、9、10年不同的特点,袁像前襟处缺一小内齿。背面:大嘉禾,满内齿,9点钟处大内齿,提勾圆(“圆”字的最后一笔提勾)。





2、八年.正面:隶书华,国字第二笔不带勾,满内齿,其它年号袁像前襟处缺一小内齿。背面:3点钟处有一空心叶,大嘉禾,9点钟处大内齿,提勾圆。





3、九年.有两种大版别。

锋芒9年正面:袁像的眼睛呈杏核状,国字第二笔不带勾,袁像前襟处缺一小内齿。背面:小嘉禾,9点钟处缺小内齿,下抹勾圆(“圆”字的最后一笔勾下抹)。左上第二内外两禾粒不开芒(三年七分脸左上第二内外两禾粒不开芒)。注:大部分精发版和外蒙回归币、海南版属此类。9年背大嘉禾者是利用3年背模具铸造,不属于中央版





开芒9年正面:袁像的眯睛,袁像前襟处缺一小内齿。背面:小嘉禾,9点钟处缺小内齿,下抹勾圆(“圆”字的最后一笔勾下抹),左上第二内禾粒开芒、外禾粒不开芒(三年七分脸签字版左上第二内禾粒开芒、外禾粒不开芒)。





4、十年.正面:“造”字是撇点告(八、九年的“造”字是竖点告),国字第二笔不带勾,肩章的框和杠是粗线条与其它年号的肩章明显不同,袁像前襟处均缺一小内齿。背面:与“壹”字下一横平行的一颗禾粒是直粗芒或弯粗芒,提勾圆,嘉禾局部浅打,以右中部明显,一些禾粒若现若隐,使嘉禾显得稀松。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98729.html

更多阅读

声明:《民国三年袁世凯流通银元基本特征及大版别图 袁世凯银元民国三年假》为网友盛夏已如深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