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析 令诸儿为攻守之势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析

《过秦论》是名篇,“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其中心论点。许多材料对这中心论点的解释却似是而非,有的甚至绕过它东拉西扯。

课本注释“[攻守之势异也]攻和守的形势变了。攻,指秦始皇和始皇以前攻打六国、夺取全国政权的时候。守,指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

这个注释,只把“异”字注成了“变”了,等于没注。如果学生问“而”字怎么讲,“而”字有没有用,这个注释是回答不了的。至于“攻”和“守”的形势不一样,人所共知,不注也罢。

课后练习题一,是让学生回答“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应怎样理解。这题出得很好,但没给答案。说让“见‘课文说明’”。

“课文说明”是这样说的:“第二层照应全篇,归纳中心论点。‘然秦以区区之地’以下照应第12段;然后以‘六合为家’二句照应第3段;‘一夫作难’三句照应第4段;最后照应上文‘成败异变’二句。水到渠成地点出全文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个“说明”能让学生“理解”吗?

教学参考书上对这个中心论点的解释是: “攻和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攻”和“守”的形势根本不同,它与施行仁义与否毫无关系。所以这样的翻译不如不翻译。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析 令诸儿为攻守之势

以上是对几种“说明”“解释”的看法。下面谈谈我们对这个中心论点的解释。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关键词语是“而”“攻”“守”三个字。“而”应解释为转折连词“但是”“可是”,“攻”应解释为“打天下时”,“守”应解释为“坐天下时”。全句的解释是:不施行仁义是秦统治者在打天下和坐天下时的一贯政策,但是他们不懂得“打天下”和“坐天下”的形势不同而应采取不同的政策(打天下时可以不施行仁义,坐天下时必须施行仁义,不能施行暴政),所以失败了。

贾谊的《过秦论》(中)的开始,实际就是解释这个中心论点的,“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罚,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并兼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与守者(无)异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史记·秦始皇本纪第六》)。

这里对于此“攻与守”明确为“取与守”,更明确了“取”是指“离战国”,所以“攻”是“打天下”,而“王天下”则是“守”,也就是“坐天下”,由于“打天下”时是对敌,就应该“高诈力”,“坐天下”时则是对“子民”,所以应该“贵顺权”,但秦统治者却不懂这个道理,却把离战国”的政策沿用于“王天下”之时,也即是把“子民”都当成了敌人,所以“成败异变,功业相反”,皆因秦统治者对“取与守”应采取“不同术”的问题一窍不通,秦之过仅此而已,但也是最致命的问题。所以我们认为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应该作如前所述的解释。

另外,真如教学参考书的解释 “就因为不施行仁义而使攻和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的话,这句话是在逻辑上有着问题的。依据这个解释,“攻和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是结果,“不施行仁义”是原因。“不施行仁义”这么一种原因,怎么会使形势出现“攻”和“守”两种情况呢?如果说能使形势发生“攻和守的变化”,其原因当是“由施行仁义到不施行仁义”。贾谊先生可是只谈了秦朝统治者“仁义不施”这一种一贯的政策啊。

注:此文章在特级教师李蔚文先生指导下写作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98813.html

更多阅读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杨伯峻:孔子说:“几个人一块走路,其中便一定有可以为我所取法的人:我选取那些有点优点而学习,看出那些缺点而改正。”钱穆:先生说:“三人同行,其中必有我师了。择其善的从之,不善的便改

声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析 令诸儿为攻守之势》为网友誰模糊了時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