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藏山忠义之旅 山西阳泉藏山风景区

清明时节、山花烂漫,迎春踏青哪里去?山西藏山好地方!风景优美,历史底蕴丰厚。藏山,地处太行山西麓,山西盂县城北十八公里处;因春秋时藏匿赵氏孤儿得名。境内峰峦叠嶂,古刹栉比;山间神祠祀赵家遗孤之位;中华忠义苑弘扬忠孝爱国之情;志士仁人视为圣洁忠义之地,千百年来留名篇佳作无数。山以史传,史以文传,汇中华儒家文化于此藏孤胜境,誉为晋东第一名山。由北京西站乘坐高铁,两个小时即达位于盂县的阳泉北站。


阳泉北站广场气势恢弘,屹立一座“薄云”雕像,取“义薄云天”之意。

程婴,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581年,春秋时晋国大夫晋卿赵朔挚友。晋景公三年(公元前597年),权臣屠岸贾率兵攻杀世代忠良赵氏之下宫,屠岸以三百之众欲灭其族。唯赵朔之妻庄姬因系皇亲,避祸宫中而幸免,时庄姬身怀六甲,不久生子,取名曰武。屠岸闻讯后,入宫追杀,欲斩草除根。紧急关头,程婴抱定保全赵氏一线根苗之决心,便与门徒公孙杵臼合谋,以掉包之计骗过了追兵,携赵武逃到盂县之盂山(后更名藏山),隐名埋姓,茹苦含辛抚育其成人。十五年后,景公听韩厥言,立赵氏,后诛屠岸贾并为赵氏昭雪复位。而程婴则恪守承诺,为报知遇之恩,自杀身亡。
程婴和公孙杵臼这种舍身救人矢志不移的精神和讲究诚信践守诺言之美德,义薄云天,可歌可泣,名垂青史,光耀千秋!
忠义之旅的各界精英网友齐聚阳泉北广场,即将展开精彩旅程,还有三位大神另班车次晚些抵达。

车行十八公里,抵达藏山山门牌坊。

郭沫若题词“浩气长存”
薄一波先生亲笔题词:正义千秋。
景区大门:藏山通票80元一张。目前正开展“天下赵氏,根在藏山”---赵氏族人免费寻根旅游活动

赵氏寻根,问祖藏山,无藏山不赵氏赵氏族人免费游藏山活动时间:2013年3月21日至2013年12月31日。
随着央视《赵氏孤儿案》的热播,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赵氏孤儿这一史实,在姓氏文化的长河中,赵姓文化的存续在历史上有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即中国古典十大悲剧之一的《赵氏孤儿》。他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晋灵公时宠信奸臣屠岸贾。赵盾屡次劝说国君,反遭迫害。晋景公三年,屠岸贾假借君命,欲灭赵氏。韩厥闻知,告于赵盾子赵朔,劝其逃亡。朔不肯,并以“不绝赵氏”相托。屠岸贾率众攻赵氏于下宫,灭赵族。赵朔妻庄姬身怀有孕,避祸宫中,生男赵武。屠岸贾闻讯入宫搜孤,未逞。赵朔门客公孙杵臼与程婴相谋救孤,取程婴之子代赵孤,结果公孙杵臼与程子遭杀害,程婴与真孤藏匿山中。越十五年,晋景公十七年。得韩厥助,迎立赵孤,灭屠岸贾一族。程婴为报公孙杵臼,自刎。忠义精神,名垂青史,千古流芳。
赵氏孤儿赵武的存亡,不仅是一个人的历史,也不仅是一个家族的历史,而是关系到中国历史的走向。孤儿存则赵氏存,赵氏存而后有赵简子、赵襄子,有韩、赵、魏三家分晋,有立国二百多年的七雄之一赵国。倘若没有赵氏孤儿一说,我们就不会看到战国纷争时的风采,蔺相如完璧归赵,廉颇负荆请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平原君毛遂自荐、信陵君窃符救赵等色彩绚丽的历史,也不会有后来的赵宋王朝和三晋大地上繁荣锦绣的太原城。


“无藏山,不赵氏”,赵姓的荣耀离不开藏山,藏山确系赵氏存根之地。木有本而根深叶茂,水有源而源远流长。为了更好地使遍布世界各地的赵姓子孙了解自己姓氏的来源,赵氏孤儿发源地—藏山,将推出天下赵氏免费寻根旅游,深入了解自己的族源和自己的根之所在,希望成为每个旅居世界各地的赵氏了解自己根祖的一个窗口。

进入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还是程婴救赵的塑像,程婴在飞奔的马上不时回头张望追兵,小赵武在马背上却安详的被呵护在怀中,惟妙惟肖地再现了历史一幕。

程婴屏气凝神,回望着身后的动静,就连他的坐马也显得是那样的警惕。而赵氏孤儿——赵武却依偎在程婴的怀抱中,对他生前和生后的苦难遭遇全然不知,只是默默地享受着母爱一样的温暖。不难想象他们从遥远的晋国国都新田(今山西侯马市)逃到藏山,在屠岸贾的追杀下,发生了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盂县现在的一些村庄就是因为当时程婴逃难过程中留下的故事所起的名字。“小藏山短暂藏身”、“荒鞍岭程婴落马”、“大围村追兵堵截”、“宝剑沟剑掉留鞘”、“落箭山有惊无险”,每一个故事里包含了一个村庄的名字,生动鲜活,特别有趣。

藏山是一个两日游的景区,正好适合周末休闲登山,藏山宾馆和餐厅,可以容纳200人住宿500人用餐,景区内有代步电瓶车往返于特色餐厅与宾馆之间。
抵达景区已经是中午时分,先品尝山西美食,下午再登山赏花踏青。
蒜泥泔水猪肉

家乡莜面丝

拌野菜

水萝卜

鸡丝水菜

手撕兔肉



仅仅是开胃小菜,就已经引得美食摄影师舍不得动筷子,频频按下快门。

完全原生态的纯绿色食品,不仅让人眼前一亮,更是胃口大开。

金瓜扣肉

干豆角炖排骨

薄饼折

炒面筋

枣糕

仙蘑豆腐

香芹炒肉丝

土豆丝莜面鱼

烫面角子

石锅家鸡蛋

打好的生鸡蛋用加热的火山石和石锅的温度现场炒熟

天然美味的火山石炒鸡蛋

油布袋(砍山刀)
红烧狍子

汤(家乡红豆汤)

“舌尖上的藏山”藏山美食当以面食为主,其中最有名的为“四汤八面”四汤,也就是卤子,分别是:酸菜卤、炸酱卤、家常卤(小炒肉)、酱油卤。八面包括莜面、荞面、白面、豆面、玉米面、高粱面等几种原料;做法有手擀面、猫耳朵、剔尖儿、和洛、抿疙逗、莜面鱼等八种。

尽管大家都吃得很撑,但是美味当前的诱惑实难抵挡,最后每人面前的八碗很是壮观。

姗姗飘来的飘尘Marco、红星010_rhu和六零儿赶上了最后的四汤八面。

大快朵颐之后现在景区散步休息,移步房间,整理装备然后开始登山寻踪。
春暖花已开,人面桃花相映红,九零后美女摄影师@行走于这世界 义务做起了模特。



忠义藏山,景区内最多的是义字,不同的字体雕刻在不同的石头上,不时的褒奖着程婴的忠义之举。








有人在拍花,有人在拍人,忙得不亦乐乎。



POCO三人组开始成行。

其实是人像四人帮,镜头后面还有一位哈。







百花丛中的黑S夕





“育孤园”为藏山第一大旅游板块,可观赏面积5.2万平方米。传说春秋时期,程婴带着赵氏孤儿在藏孤洞内隐匿一段后,屠岸贾搜孤终于风平浪静。于是程婴就背着赵武踏遍藏山的山水林泉,寻找利于孤儿成长的场所。最终落脚在这片养孤育孤的风水宝地上。程婴含辛茹苦,以慈母严父的双重角色养育孤儿:从牙牙学语到识文断字,从迈步奔跑到习武练剑,在程婴的精心教养下,赵武渐渐长大,上晓天文,下知地理,十五年后平反昭雪,回到晋国,成为文武双全,英明过人的一国正卿,光大了赵氏门楣。

连星桥:藏山的“连星桥”,反映的是赵武通过这座桥到达“观星台”观星、问天的情景。所以,我们把这座桥取名“连星桥”, 大家不妨到这座“连星桥”上静目遐思,体验一下赵氏孤儿当时在此观星、问天,盼望平反昭雪的心境。如果您有幸能在藏山住上一晚,站在这里对着“星星”许个心愿,一定会让您如愿以偿的。
园内的碑文、雕塑、景石、连星桥、观星台、练武场都深刻地再现了程婴与赵氏孤儿在此学习、生活的真实片段。稀有动、植物遍布园中,鸟语花香,令人陶醉。

“浴孤”的这组雕塑,反映的是在一个温暖的夏天,程婴刚刚为赵武洗浴完毕,擦试完他身上的水珠,一只手托着孩子的臀部,另一只手亲抚着孩子的右腿,你看孩子的左臂紧贴着程婴的脸庞,左腿紧靠着他的前胸。赵武稚嫩的脸上充满着幸福的笑容。张开双臂迎着和煦的阳光,高兴得两脚不停地蹬来蹬去。只见程婴左腿盘曲,右腿支撑着赵武的全身,爱抚而深情的望着赵武,殷切地期望着孩子快快长大!

习文:这组雕塑反映的是程婴教赵武学习文化的情景。程婴的表情时而严肃,时而慈祥。赵武认真地听着,不时地提问一些问题,你看赵武的食指正指着竹板上的某一问题提问呢!程婴左手抚摸着他的肩膀,认真地回答着他提出的问题,右手还做着动作比划着,连胡须都在飘然若动,生怕小主人听不懂他的讲解。赵武右手紧握,两耳直立,嘴微微张着,神态是那样的严肃认真!俗话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如果没有程婴在藏山十五年的精心教养,赵氏孤儿是不可能成为晋国的上卿。程婴义士功不可没。

功:这尊雕塑反映的是赵武习武练剑的情景。大家可以明显看出赵武在程婴的哺育下,从“浴孤”、“习文”到“功”,已渐渐长高长大,从婴幼儿长到了少年时代,大约十一二岁的样子。我们看到他右手持着三棱剑,左手用力往上擎,可以想象他刚从里面的练武场出来,这是他又在一个人偷偷地用功呢!

收获:这组雕塑反映的是程婴和赵武享受着丰收的喜悦,赵武抱着沉甸甸的谷穗,寓意着赵武在程婴的精心教导下,文成武就。程婴碗里托着的赵武刚刚给他端来的开水,可想而知,赵武对程婴是何等的尊敬和爱戴。我们看到程婴的前额已经出现了道道皱纹,折射出他抚育孤儿的艰辛,赵武已经长大成人,脸上写满了成熟的睿智,好像告诉世人赵家复仇有望了。

问天:这组雕塑反映的是赵武夜间观察星宿、肃然思索的情景。传说,晋景公十七年,也就是赵家平反昭雪的那年,赵武已长成了一个顶天立地的汉子,文武双全、英明过人,在冥冥之中感觉赵家复位的日子不远了。于是,经常趁着月色登上此处顶礼膜拜、祷告上苍、彻夜难归……。真是苍天不负“忠义”人,当年农历四月十五日,赵家冤案得以平反,正义终将战胜了邪恶。赵武在程婴的精心哺育下,从一株微弱的幼苗成长为一棵挺拔的大树,最终成就了大业。

育孤园内呈现的五组雕塑分别为:浴孤、习文、功、收获、问天,特别生动逼真,让人感受到了程婴养育孤儿时的脉脉温情和赵武忠孝爱国的远大抱负。趁此假期,有时间的朋友不妨来藏山看一看,玩一玩,尝尝晋地的菜肴,喝喝滴水岩的清泉。
历史名山藏山是防火重地,除了防范措施,火神庙也必不可少。传说火帝庙的火神是《封神演义》中的“罗宣”,纣营中人,是通天教主的截教的门人,曾在火龙岛修炼,后被姜子牙封为"南方三气火德星君正神"封神后的火德星君,三头六臂,法宝众多,总体实力高强,但可惜碰上善於用水作战的克星龙吉公主,天生相克,无可奈何。《封神演义》六十四回就是说罗宣火焚西歧城,里面对他的描述是"鱼尾冠,纯然烈焰;大红袍,片片云生。丝绦系赤色,麻履长红云;剑带星星火,马如赤爪龙。面如血泼紫,钢牙暴出唇;三目光辉观宇宙,火龙岛内有声名."

有关火神真君的传说神话故事有许多,这里只介绍一个。传说,民间年间过会,要搭棚,庙里没有苇席,火神真君便派人到一个贩卖苇席的大财主家借苇席。但这个财主非常吝啬,爱财如命,他哪里肯借。财主刚把来人撵走,家中便起大火,财主这才知道得罪了火神,便马上将苇席送到火神庙,很快火灭烟消。这个传说教育人们不可为富不仁,反映了人民大众的一种心声。


土地庙,又称福德庙、伯公庙,为民间供奉土地神的庙宇,土地神源于远古人们对土地权属的崇拜。土地能生五谷,是人类的“衣食父母”,因而人们祭祀土地。土地庙作为人们集中祭祀土地神的地方,自然随之兴盛起来。按照汉族的习俗,每个人出生都有“庙王土地”——即所属的土地庙,类似于每个人的籍贯;人去世之后行超度仪式即做道场时都会获取其所属土地庙。
供奉了土地庙依然阻止不了贪官污吏对百姓衣食父母的侵占,成为他们升官发财的工具。阻止不了功利的黑心工厂污染排毒、污染土地水源……但愿土地神灵能发挥作用,让生灵少些涂炭,多些自然生长!
“義”是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公正、合理而应当做的。孔子最早提出了“义”(管仲,《管子·卷一·牧民第一》“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右国颂”,“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估计比孔子早提出礼的概念。

孟子进一步阐综了“义”。他认为“信”和“果”都必须以“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又:“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离娄下》:“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明·黄道周《节寰袁公传》:“一日,请权贵祗候乾清门,出声无律。公(袁可立)引咫尺之义折之。”
“育孤园”内石刻着不同字体、不同大小的“义”字,首先让我们想到的是为赵氏孤儿而献出生命的忠臣义士,他们不惜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用鲜血捍卫了正义,用生命保下了赵家仅有的一条根,延续了赵氏一脉,使得赵姓在中华大地上繁衍生息、发扬光大。现实生活中“义”的含义多种多样,小到义务劳动、义演,大到义务教育、义勇军、义务兵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崇高的传统美德。

王维在《夏日过青龙寺谒操禅师》这首诗中写道:“龙钟一老翁,徐步谒禅宫。欲问义心义,遥知空病空。山河天眼里,世界法身中。莫怪销炎热,能生大地风。”在这里,“欲问义心义,遥知空病空。山河天眼里,世界法身中”,前两句是直接阐述自己对般若空观的认识,后两句则通过形象说法表示了自己持般若空观对事物进行“色空一如”的观照所得。在王维看来,若是对于做官从政,根本不将其当作一回事放在心上,就已经是菩萨境界了。现在的当官从政者有几个能有菩萨心肠?不要忘了人心本性就好了。
心:我们看到这块天然造化的“心”型石块上面恰到好处的刻着一个“心”字,这就是石头的“中心”,我们由此把它引申为程婴护主的“忠心”,又能联想到赵武在回朝复位后,为程婴服孝三年的一片“孝心”。在这里我们能够想象到赵氏孤儿在藏山藏匿期间习文练武的“用心”。一心一意跟随程婴十五年,不畏严寒,不怕困难,文成武就后不负重望,报答恩人,报孝国家。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心爱”、“心情”、“心思”、“心得”等等词形容人的思想感情,让我们用美好的心情为我们心爱的亲人、朋友,在这里祝福吧!

下午两点钟,达人们开始正式藏山忠义之旅。
无字碑:为千年龟驮碑,形制和造型非常独特。
龙松弯曲盘虬,若跃跃腾飞;凤松袅娜亭立,欲凌空翱翔。

“龙凤松”,龙凤松又称迎宾松。龙松盘曲,落架南北,将大家引入春秋藏孤胜地;凤松安然,栖息东南,将客人引入三教文化圣地。2600多年来,龙凤二松沐风栉雨,像一对忠诚的守护神,一直守望着藏孤育孤的这片热土,故名为“龙凤松守千年义”。
过了龙凤松,路分为两条,左侧通往春秋藏孤胜地,右侧到三教文化圣地。两山交汇处矗立着一座石砌宝塔,以宝塔为界,分左右两路。号称“左拜灵感大王,吉祥如意;右拜滴水观音,祈福纳祥”。
宝塔位于龙凤松中央,为纪念龙凤二松守护藏山数千年而建,取名“龙凤塔”,为五层石彻宝塔,内部为中空结构,它既代表九五之尊,又代表藏山的五种文化,是藏山镇山宝塔。

龙凤塔后为二龙壁。

顺着左侧石板路我们来到“神马泉”,相传程婴带着赵氏孤儿逃到这里的时候,人困马乏,饥渴难耐,他的坐马救主心切,急得用左前蹄就地一刨,两股泉水顺蹄涌出,解决了人马的饥渴之苦,正可谓“神马刨泉解古人”。

北泉清澈见底,南泉甘醇沁人。

水池边还有一座双三角亭,山光水色辉映,古迹传说交融,别有一番情趣。

马王庙,大家都知道马王爷三只眼。

在程婴携孤儿来藏山藏匿时神马救主功不可没,“神马刨泉救主人”的故事流传两千年而被后人津津乐道。传说马王有“输财送禄之法力,百叩百应”。所以人间对马王爷极为虔敬,故立庙祭祀。
继续前行,迎面看到的就是“迎宾瀑”,瀑布宽30余米,沿99阶台阶顺势而下,形成高达18米的一柱柱喷珠溅玉的水帘,朵朵飞溅的水花,就是张张笑脸,哗哗流动的水声,就像阵阵的掌声,迎接着五湖四海的宾朋。
藏山忠义之旅的旅行摄影达人们再次合影于迎宾瀑。
登上99级台阶,到了碑文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碑亭。广场中央青石碑亭雕饰精美,重99吨。里面四棱碑分别记叙了“北京会议记”、“藏山忠义赋”、“藏山文化记”及“赵氏孤儿藏匿地”的历史定位。

抬头可以看到,北峰的悬崖上长着一株株柏树,古老苍劲,青翠欲滴。据说,这“种树能手”就是藏山的寒号鸟。

赵武被封为藏山“灵感大王”后,见北峰崖干壁燥,不长草木,就张榜告示:谁能在北峰悬崖上种出树来,就封他为“植树大王”!后来,寒号鸟揭去告示,每天攀崖爬壁,采集柏籽,撒播于山峰岩隙之中,百年之后,崖壁上果然长出了如今我们看到的这些郁郁葱葱的柏树。赵武于是封寒号鸟为藏山“种树大王”、“绿化功臣”。

寒号鸟的鸟粪为名贵中药,叫“乌龙子”,有清热解毒、补气活血之功效。

藏山除了千年松、万年柏和几百种常见树木,还有很多珍贵的树种,如楸树、青檀、漆树、槭树、栾树、白桦等……

碑文广场:碑文广场陈列明、清至今碑文整60通。

周围碑文分别为明万历、崇祯以及清朝八代的重修记事碑和助银功德碑。“天下第一王”、“天下第一藏”为现代碑刻,分别记述了“藏山灵感大王”有求必应,恩泽万民之功绩、藏山之藏的丰富内涵。即“天下第一藏”、“天下第一王”的来历。

碑文广场的桃花甚是烂漫

既有桃花泪

又有桃花运,是否能促成一段姻缘呢?且看后续发展。

POCO三人组依然在行动,伺机下手。

在藏山风景区的碑文广场的一侧,有一棵奇特的树。榆槐合抱的参天大树,只可惜唐槐已经枯死,宋榆依然枝繁叶茂,据专家考证,宋榆树龄至少有一千多年,已列入山西名树之一。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为占领藏山祠,调集大队人马进山扫荡。我抗日军民为保护祖国文物古迹,避免在祠内与敌作战,主动撤出,日军随即占据了藏山祠。那年冬天,下着大雪,日军耐不住严寒,决定锯倒榆树烧火取暖。其中两名士兵提起钢锯,朝树根锯去,只锯了两下,忽见榆树根部喷出血水,溅了日军一脸一身,连树根周围的白雪也染成红色。两名日军吓得大叫一声,僵死在地,其它日军以为"藏山灵感大王"赵武显灵,惩办他们践踏神庙,砍伐神树的罪行,急忙跪在大王塑像面前,磕头告罪,发誓再不敢来藏山祠,随后日军一个个抱头鼠窜。

其实,日军锯树时喷出的血,只是一种树汁,此树平时也常分泌这种红色粘液,酷似鲜血,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日军不知底细,误把树汁当红血,成为笑柄。

藏山祠建于山腰,是山西第二个悬空寺。藏山祠古建筑群大体分两组:以"文子祠"为中心的主体建筑为一组,以先祖庙、三代庙、八义庙、启忠祠等附属建筑为一组。以"文子祠"为中心的主体建筑嵌于幽深清净、跌岩回环的山谷之中。亭台楼阁皆依山门、牌楼、戏台、钟鼓二楼]东西碑房、正殿、寝宫、梳洗楼等自南向北,依次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附属建筑置院落之外,区别鲜明,是按照宫廷建筑的特征而设计的。

山门系上下二层结构,下呈石洞状,上为木筑楼,总高约6.5米,进深为3.09,通面宽5.46米,进深为3.09米,通面宽5.46米。山门南侧立有巨大石壁,称"龙壁",长宽均为2.5米,上镌两条蛟龙,吞云吐雾,刻工精湛。

入藏山文子祠山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古朴典雅的明代牌楼,牌楼位于庙首,檐牙高琢,琉璃瓦棱,身高约9米,宽3.5米,系木结构。上题"藏孤胜境";四个金字,煞是雄伟。

牌楼内书有“古晋雄望”。史载这是本县籍人士唐代名将张士贵的后裔捐资修建的。

高跟儿姐@Nuan_0929 威武

钟鼓楼牌楼向内分列钟、鼓两楼,长5.69米,宽5.12米,高7.24米。

戏台与钟鼓楼相邻,体宽9.46米,进深7.65米。

明末清初思想家乔宇《题藏山庙》诗曰:

两崖云起涧西东,庙貌长存烈士风。

仇犹遗墟秋草碧,晋山残黛晚霞红。

存孤事重功何伟,食报恩深祀不空。

况有英灵彰岁祷,高名千古播寰中。



正殿位居祠之中央,是祀俸赵文子之处,此殿为单檐悬山顶结构,通体面宽13.45米,进深10.56米,檐高5.23米,柱头施以肥硕雄健的斗拱,承托着深远翼出的飞檐;屋顶梁架折平缓,卯榫严实;刹雕饰"八洞神仙";殿内采用"减柱法",空间宽敞,充分显示出辽、金时代的建筑风格,正殿中的文子塑像及两旁文臣武将,身高达2.3~2.8米以上比例适度,姿态自如。大殿左右两侧有彩绘壁画42幅,详细叙述了藏孤救赵的故事。壁画笔力流畅,山水人物,惟妙惟肖,色彩如新。

@飘尘Marco 你这扯猴腿是什么寓意呢?

明宪宗朱见深赐名为“万岁朝廷香火院”





寝宫位于正殿后掌西侧,亦称"后殿"。是一座典型的金代建筑。其筑于一自然生成的龛岩内,经年风雨不蚀,保存完整。此建筑系悬山六檩结构,横跨3间,面宽10米,进深7.16米.外形斜拱重叠,举折平缓,上架铁铸梁槽,两端矗立雄伟高大的琉璃鸱尾,飞檐高琢,五六兽,精致美观.内施垂木和斜材,构成了近似"人字柁架"的屋,并画栋雕梁,使整个殿堂绚丽多姿,引人入胜。



藏孤洞位于寝宫背后,是天然形成的岩龛,洞中套洞,洞底藏洞,极其隐蔽。赵家门客程婴为延续赵氏血脉,历尽艰险,带着赵氏孤儿逃到鲜为人知的仇犹古国(也就是现在的山西盂县)选中了现在的藏孤洞,忍辱负重,隐居避难长达15年之久。这个洞看上去虽然普通平凡,貌不惊人,但它却举世瞩目,遐迩闻名,它见证了春秋时期发生在晋国那段悲壮的、搜孤救孤的故事和仇犹儿女养孤育孤的真实画卷。

后人起名"藏孤洞"并立碑"藏孤处",以示纪念。

藏山庙之寝宫,建在正殿背后一高大的岩龛内,穿过寝宫与假孤庙之间一道窄窄的巷子,走人岩龛的掌子面,向西北又有一小龛,为“藏孤洞”又称“藏身宝洞”。洞不太深,口呈椭圆形,可容十数人藏身,据传这就是当年藏匿赵氏孤儿处。屠岸贾的追兵也曾赶杀到此,只是岩龛上结着一个很大的蜘蛛网,除几只野鸽子发出咕咕的呜叫外,这里一派死寂般的幽静,追兵以为有动物者无人也,便速速离去。藏山之幽竟救下一代忠良。如今,当人们站在藏孤洞口,一面亲眼目睹藏孤遗址,一面聆听解说员关于收孤救孤的动人心魄的故事时,无不对这千古幽幽一洞肃然起敬。
游客们也会带着孩子到这里躲一躲,藏一藏,缅怀义士义举的同时,也让孩子沾沾逢凶化吉、遇难成祥的运气。

藏山藏孤洞旁有个“捞儿洞”据说很灵验。在民间广泛流传着“捞儿洞前一炷香,儿女满堂代代传;捞儿洞内摸石子,心诚定能得贵子”的传说。它始于春秋,盛于宋、元。经历代传承,延续两千多年。


梳洗楼位于北山腰,为两层木结构,上层面宽17.2米,进深4.61米,下层面宽17.66米,进深8.17米,系双檐歇山顶,四周围廊,室内无柱,所有部件皆系要制卯榫拼合而成,整座楼亭,精美秀丽,鬼斧神工,凭栏秘鸟瞰,藏山全貌尽收眼底。

  先祖殿:在飞檐楼西侧,有一座建于明代,也是藏山最高层的二层石制古建筑。底层有三间石砌窑洞,这是藏山原先的住持道长亨济和尚居住的地方。亨济和尚在这里住了五十二年,于1999年圆寂,享年90岁。建筑的上层供奉着赵武的祖先。正中间的是赵武的曾祖父赵衰。赵衰曾跟随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在狄国一住就是十二年,与狄女叔隗通婚,生下了赵盾。左边是赵武的祖父赵盾,凭着赵衰留下来的地位,更靠着他的才干。赵盾不到三十岁就成为晋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正卿,执掌了国政。他治国有道,广受爱戴。然而在赵盾叱咤风云的同时,也给他和他的家族埋下了满门抄斩的祸根。右边是赵武的父亲赵朔,在景公三年的时候,赵朔及其族人三百余口被满门抄斩,唯一幸存的只有庄姬公主,后来生下了赵武。





此外,还有祭祀为救赵氏孤儿而丧生的程婴之子的假孤殿,祭祀赵氏先祖的先祖庙,祭祀程婴、韩厥、公孙杵臼等忠臣义士的报恩殿、二灵殿、三代庙、八义庙、奶奶庙、启忠祠、应忠祠、表孤祠,以及八角亭、六角亭、落架亭、僧院等诸多建筑。皆依地势而筑,因各朝均有增扩建,故整个祠院的建筑鳞次栉比,相得益彰,别具风韵,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古建筑瑰宝。山峰南北对峙,壁崖如削,名曰“二嶂”。南嶂耸然笔立,名为“笏峰”,因远望似“笏板”而名。

POCO三人组 @宋義東 @行走于这世界 @尹夕远

从北向南,从西向东,院中套院,每个院子都由正殿和两侧配殿结合,完美体现了明代由北向南的中轴线理念。这里的每一处山坳都有溶岩地貌,林密草幽,是集雄、险、奇、秀、幽于一身,泉水、瀑布、溪水,潭于一体,既有历史珍迹,又有自然地貌的神奇美景。

那座建在数百米绝壁半山腰的飞檐楼,更是居高临下,英气勃发。当你站在寝宫仰望时,但见壁立千仞的高崖直插云天,苍松倒挂,鸟飞半壁。而飞檐楼就如横空出世一般,在石崖上跃跃欲飞。据传说,当年建飞檐楼时,大部分建筑材料都是由山羊驮上去的。而当你绕道登108层石阶,爬上飞檐楼时,凭栏俯视,藏山全景尽收眼底,而通往藏山的石径只留下绳子般粗细的一根细线,而如织的游人就只能像蚂蚁的蠕动了。这时站在飞檐楼上的你,会情不自禁地想到一首古诗: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如是,你也就超凡脱俗,融于顶天立地的英雄之列了。

沿着天梯登上藏山祠高处-“总圣悬楼”,可以俯瞰藏山祠中轴线建筑格局,以及对面“南天门”幽深的石阶和天然屏障“笏峰”半山腰的名人石刻,

藏山的另一奇,则是奇在几棵树上。这一奇景,须攀上飞檐楼领略。当游人站在飞檐楼凭栏望去,会发现对面的笏峰上,挺立着一棵笔直的松树,许多人会奇怪,噫,这干山头上怎就成就了这么一棵伟岸的巨松?先别急,你把眼光从巨松上落下来,落到谷底正殿背后的石崖上,你会发现另一棵树,是一棵柏树。你还别急,再把目光收回来,落在飞檐楼的栏前石崖边,你又会发现一棵树,还是柏树。然后,你把目光再望出去,再收回来,你会惊奇地发现,这三棵树,笏峰顶上的,正殿后面的,飞檐楼栏前的,远近高低各不同,但却站成了一条直线。假如是人为种植的,栽成一条直线不难也不奇,而这三棵树偏偏都是自然天成。你不妨仔细观察,还会发现这三棵树站成的那条线,不偏不倚,正好是藏山整个庙宇建筑的中轴线哩,巧合吗?不知道。只是谁看了,也不得不说出一个字“奇’’。

明末清初思想家傅山《笏峰》诗曰:

藏山藏在九原东,神路双松谡谡风。

雾幛几重宫霍鲜,霜苔三色绿黄红。

当年难易人徒说,满壁丹青画不空。

忠在晋家山亦敬,南峰一笏面楼中。

“南天门”巍然矗立,有“之”字形石径直达峰巅,素有“南门天险”之称。山顶部一处自然生成的鳞峋突兀的岩壁,似莲花一朵,盛开崖畔,即所谓“南洞西山绣石莲”,亦是藏山胜景之一。
穿过飞檐楼西行数步,就是闻名藏山的巨碑了。这碑多大?碑前放炮,碑后听不到声音。

乍听这话,许多人都懵了,都想不到碑究竟有多大,一到实地你才发现,这碑原来是一座大山的摩崖碑刻,大山高数百米,厚呢少说也有三五公里,在这样的碑前放炮,碑后当然听不见了。这碑难道不是碑中的伟丈夫,碑之英雄吗?

日落晚照为藏山十景之一,又称“神光返照”,是藏山寺最为奇特的自然景观。其位于位于山西盂县藏山景区东峰半壁半圆形岩穴内。
每当黄昏时会不定期的发出强烈的神光,金光四射,照得满山通红,如同白昼。四围芳草如茵,青翠欲滴,中央却呈桔黄色,夕阳余辉照射时,顿呈紫绿万状。

不过它不是每日都放光,据记载,近几十年来仅放过四次,第一次发生在一九四五年抗战胜利之时,第二次发生在一九四七年土改时期,第三次发生在一九八四年藏山复修之时,第四次发生在二零零四年十月八日,即景区转制一周年为“灵感大王”重塑金身之时,放光时间长达一小时之久,当晚恰逢景区董事长值班,亲眼目睹了这一世纪奇观并摄下了这一幕永恒的瞬间,但此光究竟如何形成,至今仍无确凿的科学考证。

清末晋东名士刘声骏来到藏山看了日落晚照。亦称神光返照,位于东峰半山腰一凹处,四围芳草如茵,青翠欲滴。中央呈桔黄色,当夕阳余辉照射时,顿呈紫绿万状。激动万分当场作诗赞道:

山深日月见难早,亭午夜分方觉早。

返照偏余石壁上,摩诘诗中添画稿。




藏月处,“藏”字包含初一的弯月和十五的满月,象征着月圆人聚;“月”象征着忠心;“处”字像月宫的玉兔,守望藏山。这三个字经藏山董事长杨连富仔细推敲后写就,寓意颇深,讲诉了赵氏孤儿含冤奋发、在程婴等的保护与帮助下重振家门的过程。




启忠祠又名"韩厥祠",门上悬挂清代翰林院检讨王每老先生题写的"不绝人祀"牌匾,里面供奉的是晋国中军元帅,忠定义成侯--韩厥。此庙由明代四川左部政司史文焕捐资修建。当年在营救赵氏孤儿的过程中,韩厥元帅与程婴、公孙杵臼定计,救出赵氏孤儿,十五年后,他又为赵家平反昭雪立下了汗马功劳。

利用南洞优美的自然山水风光,依山傍势,修建了几十处殿、亭、楼、阁。这些建筑的布局按照中国古老的“八卦图”原理设计,其中心为“百家坛”。由此辐射向八个方位,将群雄殿、将相府等有机结合在一起,形乱而神不乱,使人们既了解了春秋战国的整个历史,又能知道各种人物、学说、事件的来龙去脉,融知识性、教育性、学术参考性为一体,具有新、奇、特的特点,整个建筑宏伟壮观,成为藏山祠文物旅游区的重要景观。

二灵殿的地面是一整块山石,它是藏山祠占地面积最大的一块石头,对面照壁正中有个“福”字,游人到此,总要在二灵殿门口闭上眼睛,伸手走到门前的大石头上摸福,意为大福大贵。




当然不是所有人闭上眼睛都能走直线,摸到福字不同的部位和照壁都有不同的解释。



历史碑记载曰:俗称“先有【盂山神】圣境、后才【赵氏藏】孤洞”。盂县道教【盂山神庙】



专门供奉龙王之庙宇,每逢风雨失调,久旱不雨,或久雨不止时,民众到龙王庙烧香祈愿,以求龙王治水,风调雨顺。

东去山麓有“滴水崖”,崖上岩洞,深邃莫测,洞内积水成潭,水色泓碧,名曰“龙潭”,亦称“黑龙潭”。每当盛夏,池水渗流而下,瀑布如虹似帘,掬而饮之清爽异常。谷底方圆几丈,四周壁立千仞,内建一座石亭,名"黑龙亭"。亭西有一池黑水,终年不涸,传说池内有一条黑龙居住。
相传,赵武被封为"翊化尊神"后,属下有赤、黄、兰、绿、黑五条龙,其中黑龙性格暴躁,法力无边。盂地十年九旱,一般旱年,赤、黄、兰、绿龙布雷施雨,足够敷用。遇到大旱年,赵武就请黑龙出池,汲东海之水,浇盂地之田。黑龙潭由此得名。

顺着藏山祠的云路石阶下来,我们看到天然形成的石灰岩溶洞---滴水岩,“滴水岩”几个字是由乾隆时期(1754年)秋月所题。在藏山景区东峰山脚穴内,洞深30余米,这里终年滴水不绝。夏天,珠玑四溅,甘醇沁人,喝上一口清爽甘甜,沁人心脾;冬季,冰柱倒悬,玲珑剔透,宛若琼玉世界。据专家鉴定,水中含有十多种矿物元素,对人体十分有益,人称"神水"。

  滴水岩南有洞宾吕祖,北有藏山之神,内有龙王石雕,外有钟乳石形成的石虎。相传屠岸贾第三次搜山时,石虎大显灵气,吓得屠家兵魂飞天外,魄散九霄。从此,屠岸贾再也没敢到藏山搜查,使程婴和赵氏孤儿安然渡过了十五年。

这里是溶洞,洞深30余米,终年滴水不绝,滴水岩内冰柱如玉,洞口水幔流苏。夏日,珠玑四溅,清爽甘甜,沁人心脾;冬季,冰柱倒悬,玲珑剔透,宛若琼玉世界。据专家鉴定,水中含有十多种矿物元素,对人体十分有益,当地人称“神水”。由透山水顺势流下形成的滴水岩瀑布,像水帘洞一般的美景,这里是绝好的避暑胜地,游客每每来到这里都留连忘返。

明代大学者顾炎武寻幽藏山,曾写下这样的诗句:“空山三尺雪,匹马向荒榛。”顾先生的诗句虽得之于冬天,但其偏远清幽之态早已跃然而彰。藏山四周峰峦叠出,危崖高耸,把整座庙宇环绕在一爿“天井”中,独有一条斜斜曲曲的石径相通,正合了“曲径通幽”的意境。小石径被浓浓的树荫覆着,便制造出了更加郁郁幽幽的氛围,步人其中,万籁俱寂,幽得出奇。随着这幽寂,你会情不自禁地凝神屏息,一甩从尘世那边背来的喧闹和嘈杂的包袱,尽情享受幽寂的大自然带给你的无可名状的乐趣。这时一滴水的叮咚,一只鸟的呜叫,一阵风的抚摸,不仅丝毫无碍于幽的存在,反而会增加幽的浓度。这或许就是大自然为王维老先生“鸟鸣山更幽”做的最好注释吧。
依依惜别滴水岩,即将面临的挑战是南天门。“南天门”有之字形石台阶1000余阶直达峰顶。相传,赵武仙逝后,他的魂灵经过南天门飘飘直上天界,到达灵霄殿接受玉帝的敕封,玉帝封他为“藏山灵感大王”、“翊化尊神”之位,让他造福盂民,世代享受人间香火。



令人敬佩的高跟儿姐,这可是一千多级台阶啊……

关键时刻还是有飘飘英雄救美,来 上马!看来缘分不仅仅需要浪漫,患难才见真情!

牵手@飘尘Marco 成功登顶天门。

别以为登上天门就抵达了顶峰,过天门放眼望去,远山更高,等多的奇峰峻岭在等待你的挑战。





山高人为峰,只要肯攀登,小分队登上了天门附近的山峰。

山外山,楼外楼,登顶之后还有延绵不尽的群山。





一抹夕阳,透过桃花,鼓励我们再创辉煌。
美景美人,拍照留念。

高跟儿姐下山依然有飘尘陪伴,
下山的风采不亚于主席夫妇出访……

藏山的第三大板块“莲花寺”北靠笏峰,南依仙人峰。碧水绕青山,奇峰对秀玲。一殿一世界,一塑一圣贤,美轮美奂,恰似人间仙境。

"藏山峰顶接云天,栈道逶迤难登攀。"这是在悬崖峭壁上开凿复修的古栈道。人们可以沿这条古人走过的栈道爬山,享受登高的乐趣,感受"无限风光在险峰"。

真武庙位于南洞北峰岩洞内,始建于明代,专门供奉北方之神"镇天真武灵应佑圣帝君",简称"真武帝君"或"玄天上帝"。清康熙年间,盂县芝角村王每曾在此寒窗苦读,一举成名。

莲花寺自动向西由天地根,溶洞,真武庙古栈道,圣母湖、日月瀑、莲花河、莲花瀑,小桥流水,浮光掠影,鱼跃蜂飞,鸟语花香。高达16.6米的观世音菩萨塑像安详静立于万寿湖,是莲花寺板块,极为经典的“北方小普陀”水上观音,她俯瞰莲花寺中轴线上佛教的七大殿、左靠儒教的孔子祠、右翼道教的老子像、真武庙,形成其实磅礴三教文化道场,体现了三教合一的中国传统文化精华。

薄底帆布鞋登山尽管佳佳脚忒疼,还是要接应一下飘飘及高跟儿姐。





插根小棍不腰疼,这个习俗不知起于何时?具体何解?

相传,在非常遥远的远古时代,天地还没有形成,到处是混沌一片,既分不清上下左右,也弄不明东西南北,简直就像一个浑圆的球体,这浑圆的球体经盘古氏一劈开,就分成两个部份:一部份轻而清,另一部份重而浊,轻而清的不断上升,就成了天,重而浊的不断下降,就成了地,这样,世间便有了阴阳之分,天地根也随之产生了。


  藏山的南北两山就是盘古氏劈开的两部分,两山交汇处有一天然形成的洞穴,就是老子《道德经》中所指的天地根,"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玄牝分别代表雌雄。天地根是天然形成的洞穴,是天地万物的本源,象征伟大的母性。

  在苍莽峥嵘的巨崖上,一道水幕从百余米高的天地根上方飞流直下,跌宕激昂,奔泻不息。它就是"天地根"的"日月瀑"。


  相传,当年女娲抟泥造人时,捏泥人捏累了,就起身四处走动,想找一处山青水秀的幽静之所休息小憩,她飘至笏峰山顶,见到盘古劈开藏山的南北两山"天地根"。可这里山峰壁立,连绵起伏,但树木植被却很少。原来,很早以前,藏山有山无水,女娲见此情景,感叹道:大自然的神奇,造就了万物之源的"天地根"和这里壁立险绝的山峰幽谷,怎能没有万物生灵赖以生存的水源?于是,拂袖将东海之水洒到山上,顿时藏山绿树成荫。为使藏山的水世世代代永不干涸,又洒了几滴变成"日月瀑"。日月瀑终年喷涌,形成了眼前这汪碧波荡漾、一望无垠的湖水。为了感谢女娲的恩德,人们便将这湖取名"圣母湖"。

圣母湖畔,POCO小观音。

老子塑像的说明在塑像的对面一隅,@宋義東 看完说明,抬头一看:艾玛,这老子的形象也太抽象了吧,哈哈。
南天门下来对应的是北天门

“北方小普陀”的得名源于五台山高僧现任北台住持妙江大师来到藏山看到“莲花湖”上出现了杨枝观音的立体形象,便讲述了藏山莲花寺与观音菩萨的佛缘,“莲花寺”曾是观音菩萨的又一处道场:唐大中十二年(858年),日本僧人慧锷朝礼五台山时,偶得一尊观音像,欲请回日本供奉,当行至藏山时,这位僧人忽见空中金光闪闪,祥云缭绕,于是就来到“莲花寺”现址。但见南洞岩隙下石莲花大放光明,如来尽显虚空,相传,这枚石莲花是释迦牟尼本尊化身到藏山与老子相会时留下来的莲花,其形状与佛经中莲花造型完全吻合。慧锷以为此景乃观音菩萨显灵,借此提示慧锷,菩萨想到莲花寺看望佛祖,当即五体投地,虔诚祷告。大师点悟在此塑观音像,并取名为“北方小普陀”。形成了如今令人叹为观止的水上观音景观,引来了众多佛学同修们在此虔诚祈祷,也有百姓来此为地震和灾区人民祈祷,香火旺盛。



地宫内部是十八层地狱,各种刑罚手段,内部无灯,靠手机微弱灯光照明通过,看着血腥的场面,不时有水滴下,虽然没有灯光音响效果,也极其阴森恐怖。

长寿无头。

细水长流


日落滴水观音

藏经阁

藏山北方小普陀

观音菩萨石雕造像总高为16.6米,色相庄严,坐落于“莲花湖”上,是观音菩萨的分道场,称其为“北方小普陀”,可谓名副其实。观音菩萨“瓶中甘露常遍撒,手内杨枝不计秋;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的法力将造福一方,护佑苍生。

不是谁有份外之念或者做了坏事临时拜观音就可以的,念观世音菩萨有求必应必须具备的四个前提条件:

1.孝养父母。2.奉事师长。 3.慈心不杀。4.修十善业。十善业: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恶口,五、不两舌,六、不妄语,七、不绮语,八、不贪,九、不嗔恚,十、不痴。

这样的人在有急难、恐怖的时候,只要诚心诚意念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就会来帮助你。诚心诚意念观世音菩萨!

卧佛殿卧佛为晋、冀、鲁、豫周边最大的卧佛,卧佛安睡于藏山卧佛殿正中1米高的佛坛上,身长9米,肩宽2米,头枕莲台,两眼半闭,形象丰满瑞秀,姿态恬静安详。





















趁着夜色从右路出了莲花寺山门。














晚上继续品尝山西美食。山西汾酒真是不错的说。









酒足饭饱之后是号称藏山春晚的藏山艺术剧团的演出,曲目丰富,令人开怀。

藏山的夜静谧温馨,满天繁星,空气新鲜,喜欢拍摄星空的来这里会不虚此行,在古建筑和奇石的映衬下的星空更有说不尽的历史感,仿佛穿越到了那个群雄争霸的时代。

第二天一早沿右路进莲花寺,奔仙人峰而行。

瞭望塔楼两侧分别筑有长城蜿蜒到山巅。





钟鼓楼































































































藏山的第四大板块“仙人峰自然生态区”,目前正在规划修建通往仙人峰的索道缆车,也可拾阶登山而上,尽情的饱览绿色生态,以及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悠然心境。仙人峰自然生态有珍贵药材一千多种,可观赏面积一万余亩,有老君庙,炼丹炉,仙人洞,还有一尊12米高的“觉山大佛”引人入胜。于海拔1700米处登顶,站在最高处,体验“一览众山小”,看晚霞落日,让自己的身心得到彻底的放松,美好的享受。




这里奇秀险峻,怪石林立,看图片经常被以为是张家界等地。










城墙上的这一对儿又会让你想起哪一出呢?

藏山,原名盂山,座落在离县城18公里的一个山坳里。据《史记》记载,晋景公三年,大夫屠岸贾累进谗言,致赵盾之子赵朔满门抄斩。唯身怀有孕的赵朔之妻庄姬公主逃入宫中,生下遗腹子赵武。为保下赵家根苗,赵盾的门客程婴,舍身取义,以己之子代孤,被追杀遗孤的屠岸贾一伙摔死在守阳山。而真正的孤儿却被程婴、公孙杵臼等八位义士巧妙周旋,辗转千里,逃到盂山,藏匿15年之久。赵武长大成人后,在大将韩厥等人的支持下,重返朝廷,复其爵邑,诛杀屠岸贾全族。据此,元人纪君祥把这个故事编为杂剧《赵氏孤儿》,后成为英法等国最早翻译的一部中国古典戏剧作品。后人为纪念赵氏孤儿及八位义士,改盂山为藏山,并在此建造了精美的庙宇。每年农历四月十五日,远近游人,鱼贯而来,形成十分繁闹的庙会,年年岁岁,历久不衰。
在中国,做出功绩的人往往是在死后才会被人们尊敬怀念,活着的时候反而是默默无闻之辈,而活着时候声名显赫之人,死后却未必想活着的时候那么被人追捧。
山西藏山忠义之旅 山西阳泉藏山风景区
这大概是由于中国固有的思想观念所致。我们总说“盖棺定论”,意思是一个人的功过是非只有在死后才能作出结论。这个成语出自唐·韩愈《同冠峡》诗:“行矣且无然,盖棺事乃了。”明·吕坤《大明嘉议大夫刑部左侍郎新吾吕君墓志铭》:“善恶在我,毁誉由人,盖棺定论,无藉于子孙之乞言耳。”
而已一旦“盖棺定论”为品德高尚的人,人们又往往将这种崇敬的心情化为实际行动——修建祠堂,修建墓碑,甚至大兴土木修建宫殿等等。
藏山亦是如此,两千年前的赵氏孤儿感动了现代的人,即使时隔两千六百年,这种仰望的心情依然未能平复,走进藏山,在育孤园中,我们依然能够寻觅当时的蛛丝马迹,看到这些雕刻建筑,心底便会想起那个动人的传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99045.html

更多阅读

广州海幢寺之旅:亦寺亦园

广州海幢寺之旅:亦寺亦园(图:在车水马龙的广州市街头,一行人逐一寻访“五大丛林”的过去和未来)玻璃画舫访珠江,偶逐钟声到海幢。树挟波涛鸣殿宇,山连城廓入楼窗。

西藏之旅三:3月27日,林芝米林机场、八一镇

     西藏之旅三:3月27日,林芝米林机场、八一镇                方舟  早上五点钟起床,五点半集中坐车去双流机场。团友中很多人都是头一次这么早起床,但大家

福州连江 东洛岛-北茭-奇达渔村探寻之旅 东洛岛攻略

东洛岛:深闺里的海岛东洛岛位于连江县安凯乡苔菉镇东北部,是座深闺里的小岛,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有山、有海、有鲍鱼,是连江唯一的一座海岛村。1月底,同几个朋友相约一同前往这块“羞涩”的小岛,从厦门出发,我们的交通之旅便开始了,动车——

声明:《山西藏山忠义之旅 山西阳泉藏山风景区》为网友学霸不是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