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小逻辑>读书笔记 黑格尔 小逻辑 下载

网易新闻 微博 邮箱 闪电邮 相册 有道 手机邮 印像派 梦幻人生

更多

博客首页风格 圈子 活动 话题 找朋友 博客复制 手机博客 短信写博 热点专题

意见反馈

更多>>

相册摄影展区 每日专题

搜索 搜博文搜博客



随便看看>>

注册 登录

人生就像苦海中的一叶扁舟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导航

首页

日志

相册

音乐

收藏

博友

关于我

日志

心似莲花

加博友 关注他

最新日志

何谓信息论

何谓控制论

系统论基本思想

耗散结构理论

我为什么写《那一刻地动山摇

范忠美妻子对网友的回复——

博主推荐

相关日志

随机阅读

中年女人为何最怕被“提拔”?

青蛙可以引起幻觉吗?

数字神功之七夕

英国赛马会上的奇异帽子

进化心理学教你同女人沟通的艺术

2010年莫斯科成人用品展

首页推荐

司马南邀李一表演胎息

赵柯:访谈着装破尺度

在台湾厕所餐厅吃大餐

我在日本拾金不昧得奖

谁是中国的ladygaga

吸烟致癌从否认到承认

更多>>

黑格尔辩证法批判

《金刚经》主要句型与黑格尔「辩证法」的异同

黑格尔<小逻辑>读书笔记

哲学 2008-05-12 17:22:53 阅读106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第一篇 存在论

存在只是潜在的概念。

----摘录187P

“自在=潜在,尚未发展,尚未展开。”(列宁)

如果存在发展(展开)了,那存在的有限生命便被否定了。

----读后感述

把存在的这些[表面的]规定分别开来看,它们是彼此互相对立的。从它们进一步的规定(或辩证法的形式)来看,它们是互相过渡到对方。

----摘录187P

这种向对方过渡的进程,一方面是一种向外的设想,因而是潜在存在着的概念的开展,并且同时也是存在的向内回复或深入于其自己本身。

----摘录187P

潜在的开展同存在的深入是同时进行的,它们是发展(过程)的两个方面。

----读后感述

质首先就具有与存在相同一的性质,两者的性质相同到这样程度,如果某物失掉它的质,则这物便失其所以为这物的存在。......量的性质便与存在相外在,量之多少并不影响到存在。......尺度第三阶段的存在,是前两个阶段的统一,是有质的量。

----摘录188P

作为存在之所以潜在的根据的质,在一定的量的范围内是固定的。然而当这个量超出了质所特有的尺度,则质就发生变异,这时潜在展开了。

尺度是质和量的统一,即是潜在存在的[质和量的]限度。

质=性质≠本质,它与量和尺度一起,充当存在的形式(而本质的形式便是存在)。

----读后感述

虽然我们应当承认,一切哲学都曾被推翻了,但我们同时也须坚持,没有一个哲学是被推翻了的,甚至没有一个哲学是可以推翻的。

----摘录191P

哲学史的主要内容并不是涉及过去,而是涉及永恒及真正现在的东西。

----摘录191P

历史是无限存在的唯一最好的形式。因无限本质上是无限的,因而我们在考察历史时决不要沉溺于过去之中。

----读后感述

哲学史总有责任去确切指出哲学内容的历史开展与纯逻辑理念的辩证开展一方面如何一致,另一方面又如何有出入。

----摘录191P

作为有限(形式)的“历史开展”与作为无限的“纯逻辑理念的辩证开展”之间往往是从一致走向不一致的。

----读后感述

在存在的范畴中,有是从无变易而来的。在潜在未展开前,此物的尸是无(不存在,不确定)的;在潜在展开时,无消失了,换来的是尸的有(存在,确定)。

----读后感述

变易由于自身的矛盾而过渡到有与无皆被扬弃于其中的统一。由此所得的结果就是定在。

----摘录200P

由于变易的推动,无渐渐地变成了确定的东西,这称为定在。然定在本质上只是限有,即只是暂时的确定。

----读后感述

定在或限有是具有一种规定性的存在,而这种规定性,作为直接的或存在着的规定性就是质。

----摘录202P

某物之所以是某物,乃由于其质,如失掉其质,便会停止其为某物。

----摘录202P

质,作为存在着的规定性,相对于包括在其中但又和它有差别的否定性而言,就是实用性。......否定性只是定在的一种形式,一种异在。这种异在既然是质的自身规定,而最初又与质有差别,所以质就是为他存在,亦即定在或某物的扩展。质的存在本身,就其对他物或异在的联系而言,就是自在存在。

----摘录203P

质,既使存在有实在性,也使之有与实在性相对的异在性。存在作为定在的自在存在阶段(--开始阶段),质表现为实在性,而此时质的另一个方面--异在性只是作为隐伏成分存在。但在自在存在后阶段,异在性萌发并与实在性趋向相反地日益增强。异在性的这种发展最终导致了、孕育了这种发展的质的灭亡,因而,定在(--旧定在)随着灭亡,新定在便随着诞生(因为旧质的灭亡就是新质的产生)。

----读后感述

......异在并不是定在之外的一种不相干的东西,而是定在的一种固有成分。某物由于自己的质:第一是有限的,第二是变化的,因此有限性与变化性即属于某物的存在。

----摘录204P

质的限度完全在质的范畴中。

----读后感述

一方面构成限有或定在的实在性,另一方面限度又是定在的否定。

----摘录205P

质存在于自己规定的限度里时,便构成定在的实在性;而限度的存在无可怀疑地意味着:定在的存在是有限的,因为质便包含有否定自身存在的否定性。

----读后感述

假定有某物于此,则立即有别物随之。

----摘录205P

时间只是一个表象的过程--“某物成为一个别物,而别物自身也是一个某物,因此它也同样成为一个别物,如此递推,以至无限。”(206P)而空间只是这过程的延伸性。

----读后感述

自为存在作为存在,只是一单纯的自身联系;自为存在作为定在是有规定性的。但这种规定性不再是有限的规定性,有如某物与别物有区别那样的规定性,而是包含区别并扬弃区别的无限的规定性。

----摘录211-212P

自为存在作为本质的东西始终保持着前后的同一性;而自为存在作为定在的东西时就显现出丰富多样的实体性,并且这些实体性在时-空中是无限的。

----读后感述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且因而异于一般自然,即由于人知道他自己是“我”,这就无异于说,自然事物没有达到自由的“自为存在”,而只是局限于“定在”,永远只是为别物而存在。

----摘录212P

作为能思者的“我”由于其本质(--能思)的缘故,具有自在认识和自我认识的“本领”,因而,人在调整自在与自我的有机关系中便表现出一个自由--自为存在的人。

[黑格尔把自然理解成纯粹的表象性的东西。然自然同样是现实--必然与表象的统一]

----读后感述

扬弃一词有时含有取消或舍弃之意,......其次,扬弃又含有保持或保存之意。......德国语言富有思辨的精神,它超出了单纯理智的此即彼的抽象方式。

----摘录213P

一为形成多的前提,而且在一的思想里便包含有设定其自身为多的必然性。......“一”显得是一个纯全自己与自己不相融自己反抗自己的东西,而它自己所竭力设定的,即是多。

----摘录213-214P

作为本质的一在自己否定自己而转向多的过程中为自己获得了灵魂(--生命)。

----读后感述

人们一投入原子论的怀抱中,是不能避免形而上学的。

----摘录215P

肤浅的原子论认为,物质在本质上是无限小的实体--原子。这样的观念把物理学变成纯粹机械的科学,于是,使我们的物理学家们思维狭窄,囿于成见,毫无创造力。物质在本质上是一些对立的统一,同样,物理学也应该是关于某种对立的统一的科学。考察物理学的整个历史,我们不难发现,物理学中的各种理论都是建立在粒子性及波动性的对立统一的发展的某一阶段上,原子论就是这些理论中的比较典型的一种。

----读后感述

限度内的量本质上是特定的质的自由(--自在自为)。

----读后感述

它(指量)具有这样一种特性,即“量的变化”不会影响到特定事物的质或存在。

----摘录219P

然而,质或存在的变化必须以量的变化为前提和基础。

----读后感述

......在哲学里我们并不仅仅寻求表面上不错的界说,更不仅仅寻求由想象的意识直接感到可以赞许的界说,而是要寻求验证可靠的界说,这些界说的内容,不仅是假定为一种现成给予的东西,而且要认识到在自由思想中有其根据,因而同时是在其自身内有其根据的。

----摘录219P

任何思想上的浅薄(不管它是怎样造成的)都与哲学无缘。

----读后感述

作为内容[质],它具有诸形式,这诸形式就称此质的量。

----读后感述

就量在它的直接自身联系中来说,或者就量为通过引力所设定的自身同一的规定来说,便是连续的量;就量所包含的一的另一规定来说,便是分离的量。

----摘录221P

过程是连续的,然这过程是由互相分离的一构成的。

----读后感述

量本质上具有排他的规定性,具有这种排他性的量就是定量,或有一定限度的量。

----摘录222-223P

与量作为质的自由的属性相反,它包含有结束现质的规定性。这种属性的量称为定量。

----读后感述

与连续相对立的分离性导致了纯量的单位性。众多的量的单位是由众多的质的单位造成的;众多的质的单位是通过众多的量的单位而形成的。

----读后感述

在数里,定量达到它的发展和完善的规定性。数包含着“一”,作为它的要素,因而就包含着两个质的环节在自身内:从它的分离的环节来看为数目,从它的连续的环节来看为单位。

----摘录223P

定量由众多的数组成,而“数本身则是数目和单位二者的统一(223P)”,所以,各数是不同的,即定量实际上由性质不同的各数所组成。

----读后感述

限度自身作为多重的,是外延的量,但限度自身作为简单的规定性,是内涵之量或程度。

----摘录225P

我们可以说,程度就为质的表现所达到的限度。这限度与上述的作为定量的限度的区别在于,它是“内涵”的。

----读后感述

当我们仔细考察外延的量、内涵的量与质的联系的时候,我们发现,内涵的量在“扮演”着质向外延的量过渡过程中的中介角色。这是基于下述规定而启发的:内涵的量本质上是量,然而此量是由质直接地[相对于外延而言]规定的,即它直接地包含着质。这样,外延量便由内涵量支配着。比如,一立方的黑洞物质,比地球还重,即质量极大--这就是外延量,而支配这外延量的便是黑洞物质的密度--内涵量。

----读后感述

在程度里,定量的概念便设定起来了。定量就是自为中立而又简单的量,但这样一来,量之所以成为定量的规定性就完全在它的外面,在别的量里了。这是一个矛盾,在这种矛盾里,那自为存在着的、中立的限度是绝对的外在性,无限的量的进展便设定起来了。--这是一个由直接性直接转变到它的反面、转变为间接性(即超出那个方才设定起来的定量)的过程,反之,这也是一个由间接性直接转变到它的反面,转变为直接性的过程。

----摘录227-228P

量由本身规定--由程度规定,因而量同样是自由的量--由程度规定的量实际上是无限的。有限的无限性的含义是:单纯孤立的数的无限进展--“永远不断地规定界限,又永远不断地超出界限”(229P),(如现在的关于物质无限分割的观念)。黑格尔把它称为坏的无限性;斯宾诺莎把它称为“仅是一种想象的无限性”(229P)康德把它称为“令人恐怖的”(229P)无限性。而真正的无限性必须是:无限的数(而非单纯孤立的数)。

作为形式的存在是数的规定的结果,因而存在也同数一样,具有个别的无限性(多样性)。实际上,数是存在的物化。

----读后感述

自为存在的量与中立于规定性的量相结合,--这样的量就是尺度。

----摘录233P

“自为存在的量”--外延的量[纯量]是由“中立规定性的量”--内涵的量规定的,而这内涵量便是质的量化,因此,自为存在的量与中立于规定性的量相联合,便是规定此量的质的存在的前提。但纯量的自由是“决计”要打破这联合之束缚的,这样,旧质亡,新质生了。

尺度意味着:质的存在;质灭亡,则另质产生。而这过程的发生是由纯量的自由发展的结果。

----读后感述

质[存在]通过特定的量以完成对自己的存在的规定,这“特定”便是质自己对自己的“生命”所规定的尺度。

----读后感述

......一方面定在的量的规定可以改变,而不致影响它的质,但同时另一方面这种不影响质的量之增减也有其限度,一超出其限度,就会引起质的改变。

----摘录236P

质是通过量以规定自己的,因此任何量的变化必然引起质的变化。从整体来说,随着量变,单位性的质通过量的发展而渐渐“侵蚀”整体。然此时整体还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整体的质并没有变,它还可以继续承受着量的发展。每一整体,每一存在都有能力承受着自身量的一定限度的发展。

----读后感述

质是自由的,因为它有规定量的本性。在它所规定的量的范围内,它可以自由活动。然这活动是盲目的,因而活动超出了自身的“界限”致其灭亡而不知。但人是完全不同的,人是懂得这个“生命的界限”的,不过人毕竟带有自然性,因而不可避免地使自己的活动超出了未知的生命的界限而致灭亡。

----读后感述

所谓“无尺度”,就是一个尺度[质量统一体]由于其量的性质而超出其质的规定性。......由质过渡到定量,由定量复过渡到质,可以表象为无限进展,表象为尺度扬弃其自身为无尺度,而又恢复其自身为尺度的无限进展过程。

----摘录238P

意味着质量统一体解体的无尺度同样意味着质量统一体的形成及发展。这个“无限进展”的过程的具体表述为:“如果某一质量统一体或尺度中量超出了某种界限,则和它相应的质也就随之被扬弃了”(238P)。

-读后感述

......质与量(a)首先由质过渡到量,其次由量过渡到质,因此两者都被表明为否定的东西。(b)但在两者的统一(亦即尺度)里,它们最初是有区别的,这一方面只是以另一方面为中介才可区别开的。(c)在这种统一体的直接性被扬弃了之后,它的潜在性就发挥出来作为简单的自身联系,而这种联系就包含着被扬弃了的一般存在及其各个形式在自身内。

----摘录239P

--存在或直接性,通过自身否定,以自身为中介和自己与自己本身相联系,因而正是经历了中介过程,在这一过程里,存在和直接性复扬弃其自身而回复到自身联系或直接性,这就是本质。

----摘录239P

存在以自身为中介扬弃自身的外壳而靠近了自己的内容。这扬弃作为一过程是无限的。

----读后感述

尺度的进程并不仅是无穷进展的坏的无限无止境地采取由质过渡到量,由量过渡到质的形式,而是同时又在其对方里与自身结合的真的无限。

----摘录239P

质量互变规律潜在地就是否定之否定规律,因为螺旋式上升的否定之否定规律便是质量互变规律的本质。

----读后感述

在尺度中潜在地已经包含本质;尺度的发展过程只在于将它所包含的潜在的东西实现出来。

----摘录240P

本质存在而且只能存在于尺度之中,然而它必须扬弃尺度。

----读后感述

在存在里,一切都是直接的,反之,在本质里,一切都是相对的,

----摘录240P

一切存在都是发展过程(时间)中的中介和环节,而一切本质都是互相独立,互相过渡已不是本质间的联系的方式了。

----读后感述

第二篇 本质论

本质是存在的真理,是自己过去了的或内在的存在。

----摘录242P

"本质是映现在自身中的存在"(241P)。因而,本质同样是存在,而这个存在的形式便是"直接存在"(242P)。

----读后感述

......现象里有两方面,第一方面是一个直接的存在,第二方面同一存在是作为一间接性的或设定起来的东西。

----摘录242P

而获得直接存在是通过反映,获得间接存在是通过反思。

----读后感述

事物的直接存在,依此说来,就好象是一个表皮或一个帷幕,在这里面或后面,还蕴藏着本质。

----摘录242P

......要想认识事物,仅仅从一个质反复转变到另一个质,或仅仅从质过渡到量,从量过渡到质,那是不行的;反之事物中有其永久的东西,这就是事物的本质。

----摘录242P

发挥思维,目的是把握本质。而本质表现为一系列质(存在)作为环节或中介的过程中。这个在观念中由一系列"僵死"的知识所组成的时间(过程)在想象中存在的条件为:思维把这些知识"串联"起来。在这"串联"的前提下,这过程接近于本质的表现方式的程度与知识的量成正比。

----读后感述

本质和内心只有表现为现象,才可以证实其为真正的本质和内心。

----摘录245P

同样,哲学当它化为它的方法论时,它才具有真正的生命。

----读后感述

......本质之所以是本质的,只是因为它具有它自己的否定物在自身内,换言之,它在自身内具有与他物的联系,具有自身的中介作用。因此本质具有非本质的东西作为它自己固有的假象。

----摘录246P

本质之为本质只是因为它有它的存在,即它有它为自己制造的外壳。

----读后感述

......认为思维的活动只在于建立抽象的同一,而形式逻辑在提出我们上面曾讨论过的那条所谓思维的最高规律时,正好确认了这一前提。如果思维活动只不过是一种抽象的同一,那末我们就不能不宣称思维是一种最无益最无聊的工作。

----摘录249P

形式逻辑在处理其经典命题"甲是甲"时把甲过渡到甲说成是直接的,于是就把"甲是甲"解释成甲与甲的绝对同一。而辩证法逻辑与此正好相反,因为它认为甲必须转化为非甲,然后才能回到自身(即甲),即这里是间接的。

----读后感述

本质只是纯同一和在自己本身内的假象,并且是自己和自己相联系的否定性,因而是自己对自己本身的排斥。因此本质主要地包含有差别的规定。

----摘录250P

本质一开始便包含了自己对自己的否定的规定,这否定的规定便是本质将来的外壳--而这外壳现在只是潜在着的。

----读后感述

......外在的差别,就其为相关的事物的同一而言,是相等;就其为相关的事物的不同而言,是不相等。

----摘录251P

外在[外展了]的差别一方面是相等的,而另一方面是不相等的。

----读后感述

无论什么可以说得上存在的东西,必定是具体的东西,因而包含有差别和对立于自己本身内的东西。

----摘录258P

事物的有限性即在于它们的直接的特定存在不符合它们的本身或本性。

----摘录258P

存在由于对于"本身或本性"来说总是"不理想"[因为不能完全符合这本性]的,所以自己总因自己的本性而"逝去"。因而,存在总是有限的。然存在[有限]的有限全是为了自身[的本性],即存在成了自身的牺牲品。本性就是这样,并且它通过一系列无限的这种"暗杀"活动,使自己"登上"无限的宝座。

----读后感述

根据就是内在存在着的本质,而本质实质上即是根据。

----摘录259P

根据表明了存在与本质的一种关系[--而本质即是一种关系,这关系支配着存在之为存在]--"同一与差别的统一"(259P)。根据是外在了的差别之存在的根据,因而,根据是差别的本质--潜在着的差别。这样,我们就决不能说"某某事物的出现毫无根据"之类的话了。

----读后感述

对于同一的内容我们可以提出不同的根据。而这些不同的根据,又可以按照差别的概念,发展为正相对立的两种形式的根据,一种根据赞成那同一内容,一种根据反对那同一内容。

----摘录261-262P

任何根据都基于本质,而本质实质上是由肯定和否定构成的联系,因而,存在的根据同样有两种:肯定根据--肯定方面支配的根据;否定根据--否定方面支配的根据。而肯定根据是正根据--使存在得以成立的根据;否定根据则是反根据--使存在不成立的根据。

----读后感述

在我们这富于抽象反思和合理化的论辩的时代,假如一个人不能对于任何事物,即使最坏或最无理的事物说出一些好的理由,那末真可说他的教养还不够高明。世界上一切腐败的事物都可以为它的腐败说出好的理由。

----摘录264P

形式主义是诡辩家的命根,因为,当我们深入于理由的实质时,便知"腐败的事物"的好的理由是由反根据支配的。

----读后感述

任何一个规定性,只要这规定性和它相联属的直接实存的关系,被认作自身联系,或被认作是一肯定的东西,都可以叫做根据。

----摘录265P

所谓根据只能是相对于"直接实存"来说的。

----读后感述

......一个好的根据(譬如指导行为的一个好动机)可以产生某种实效,也可以不产生某种实效;可以有某种后果,也可以无某种后果。一个行为的推动根据[或动机],要发生某种实效,譬如说,它必须被纳入于意志之内,只有这样,意志才能使它成为能动的,并成为一个原因。

----摘录265P

根据否定自身要达到实存,必须要通过条件的"干预"。[也许,条件为根据--实存联合体与其外界联系的必然环节。]

根据、实存、条件三位一体,成了构成现实的单位。

----读后感述

过去是被扬弃了的存在。

----摘录269P

惟有在精神中,过去还能继续持存,但精神却又能在它之内把这被扬弃了的存在同它自己区别开。

----摘录269P

因为精神不仅是回忆,而且更是理性。

----读后感述

一般说来,抽象反思知性的方式,就在于任意抓住个别范畴,把所要考察的一切对象,都归结到这些范畴。......甚至有人还将这种认为物的持存是由独立的质素所构成的理论常常应用到这种理论不再有任何效用的领域去。

----摘录271P

自榜为辩证法的直接推论的产物的所谓"物质无限可分"论,其实是肤浅的知性虚构的直接产物,是最富于形而上学的论说。

----读后感述

在这形式中,质料得到了规定,并且被降低到特质的地位。

----摘录273P

在这些质料的互相否定里或在它们的细孔里,我们又可发现许多别的独立的质料,而这些质料既同样有细孔,于是又留出空隙让别的质料可以交互存在。这些细孔并不是经验的事实,而是理智的虚构。

----摘录274P

"物质无限可分"论实际上就是这种虚构的"多孔性"理论(274P)

----读后感述

本质似乎以它无限的仁惠,让它的假象透露在直接性里,并予以享受定在的欣幸。

----摘录275P

作为本质的上帝,当他让其自身显现在不同阶段的实存中,也可以说具有创造世界的大仁。

----摘录275P

上帝--自由创造了整个世界。

----读后感述

凡现象界的事物,都是以这样的方式存在着的:它的持存直接即被扬弃,这种持存只是形式的一个环节;形式包含持存或质料于自身内作为它自己的规定之一。

----摘录277P

现象的自身联系,便这样地得到了完全的规定,具有了形式于其自身内,并因为形式在这种同一性中,它就被当作本质性的持存。所以,形式就是内容,并且按照其发展了的规定性来说,形式就是现象的规律。

----摘录278P

形式作为一种"结构",具有它的"机能"--现象,因而,形式变了,现象也随着变;现象变形式不一定变。要使现象变成他物,必须要通过它的形式的改变来巩固。

就形式成为现象的本质来说,形式就是内容;就内容成为现象来说,内容就是形式。

----读后感述

只有内容与形式都表明为彻底统一的,才是真正的艺术品。

----摘录279P

内容就是全体,并且是由(形式的)诸部分、由它自己的对立面所构成。这些部分彼此是不同的,而且是各自独立的。但只有就它们相互间有同一联系,或就它们结合起来而构成全体来说,它们才是部分。但是结合起来就是部分的对立面和否定。

----摘录281P

凡一切实存的事物都存在于关系中,而这种关系乃是每一实存的真实性质。

----摘录281P

因而,其(实存)本质便是关系。

----读后感述

......全体与部分的关系中的唯一和同一的东西,即出现在那种关系中的自身联系,乃是一种直接的否定的自身联系,而且也可以说是一种自身中介的过程。

----摘录283P

全体与部分的关系是直接的,因而是无意义的[机械的]关系,并且是一种将自身同一性转化为差异性的过程。在这转化过程里,全体过渡为部分,部分过渡为全体,而且在这一方面,便忘记了它与那一个方面的对立,因为每一方面,无论全体一面,或个别一面各自被认为是独立存在。

----摘录283P

全体作了自身否定而过渡到它的对立面--部分,因而,在全体看来,部分的自己的产物,它依赖于自己,因而它并不能"独立存在";但就部分自己看来,全体产生了一个"独立存在"的我,因而,我同样是自由的("我"实际上就已经是自由了)。

社会否定自身而产生了人,但在人看来,社会"造就"了一个自由的我。

正因为部分本身是独立存在,是自由的,所以它才有能力作自我否定而回到全体。同样,正因为人是独立自由的,所以它才有能力回到社会中去--改造社会。

----读后感述

机械关系的肤浅性一般即在于各部分既彼此独立,而部分又离全体而独立。

----摘录283P

一个东西在某时被认作全体,于是我们便进而作部分规定,而这个规定旋即被忘记,反而认这部分为全体,于是又重新发生规定部分的工作,如此递推以至无穷。

----摘录284P

如果将[上述]这种无穷递推的过程认作是否定的东西--它本是否定的东西--那么它就是这两方关系中的否定的自身联系,它就是力,一个作为自在存在的自身同一的全体。同时它又自己扬弃其内在存在并且表现其自身于外,这就是力的表现。反过来,这力的表现又消逝了而回复到力。

----摘录284P

全体实际上为力[--有时表现为能力]--"否定的自身联系",而它的部分只不过是在某一条件下的力之表现罢了。

----读后感述

力作为能力只是过渡或中介过程,从而使众多的同一物联结起来,而决定这联结的是这众多的同一物中的同一性。力对于这同一性(其本身同样是力)只是一持存着的表现。

----读后感述

外与内首先是同一个内容。凡物内面如何,外面的表现也如何。反之,凡物外面如何,内面也是如何。凡现象所表现的,没有不在本质内的。凡在本质内没有的,也就不会表现于外。

----摘录289P

如果有人把自然的本质规定为内在的东西,那么,他也只是知道自然的外壳。

----摘录290P

这些人唯一得到的只是讽刺。

----读后感述

人的行为形成他的人格。

----摘录292P

有嫉妒心的人自己不能完成伟大事业,便尽量去低估他人的伟大,贬抑他人的伟大性使之与他本人相齐。

----摘录293P

"对于他人的伟大优点除了敬爱以外,没有别的适宜办法。"(293P)(歌德)

......观念或理念并不是仅藏匿在我们的头脑里,理念一般也并不是那样薄弱无力以至其自身的现实与否都须依赖人的意愿。

----摘录296P

观念作为理念是彻头彻尾的客观东西。

----读后感述

任何不合理的事物,即因其不合理,便不得认作现实。

----摘录296P

一个人愈是缺乏教育,对于客观事物的特定联系愈是缺乏认识,则他在观察事物时,便愈会驰骛于各式各样的空洞可能性中。

----摘录299P

一个事物是可能的还是不可能的,取决于内容,这就是说,取决于现实性的各个环节的全部总合,而现实性在它的开展中表明它自己是必然性。

----摘录300P

因而,可能性就取决于必然性了。

----读后感述

就任性作为决定这样或那样的能力而言,无疑地是自由意志的一个重要环节(按照意志的概念来说它本身就是自由的);不过,任性却不是自由的本身,而首先只是一种形式的自由。那真正的自由意志,把扬弃了的任性包括在自身内,它充分意识到它的内容是自在自为地坚定的,同时也知道它的内容是完全属于它的。

----摘录302P

任性决不是自由,而只是自由的方式。

----读后感述

--一般讲来,直接的现实性本身,并不是象它所应是的那样,而是一个支离破碎的、有限的现实性,而它的命运就在于被消毁掉。

----摘录304P

直接的现实性构成了时间的环节,在时间中,这现实性既是自己,又潜在地是别物。

----读后感述

发展了的现实性,作为内与外合而为一的更替,作为内与外的两个相反的运动联合成为一个运动的更替,就是必然性。

----摘录305P

必然性就是不断扬弃着的过程。

----读后感述

必然性只有在它尚未被理解时才是盲目的。

----摘录307P

在这里,"盲目"只是一种拟人的说法,因而,盲目的根源便是"尚未被理解"。

----读后感述

......感情用事,任性妄为,......就会碰到这样的事情,他的行为所产生的结果总与他的本意和愿望完全不同。

----摘录307P

违反必然必然受到必然的讽刺。

----读后感述

只要一个人能意识到他的自由性,则他所遭遇的不幸将不会扰乱他灵魂的谐和与心情的平安。

----摘录310P

因为这"不幸"是偶然的。自由的人同时是最开朗的人。

----读后感述

由于利用各种条件,实质取得了它的外在的实存,它也取得了它的各种内容规定的实现,这些内容规定与那些条件恰好相互符应,所以它(实质)依据这些条件而证实其自己为实质,而且同样也可说,实质是由这些条件产生出来的。

----摘录311P

实存为条件与实质的统一,而条件作为外在的东西只能通过影响实质过程--内在必然性[--这一影响使实存得以产生]才能表明自己是存在的。

----读后感述

活动是一种将条件转变成实质、将实质转变成条件,亦即转变到实存一边去的运动。

----摘录311P

活动同样为条件与实质的统一,是实质与实存的互相转化的过程。

----读后感述

......相互关系本身就在于:将每一被设定起来的规定又再加以扬弃,使之转化为相反的规定,因而把诸环节的潜在的空虚性都设定起来了。

----摘录320P

相互作用--"相互关系"--便是"扬弃"的动力。

----读后感述

相互作用无疑地是由因果关系直接发展出来的真理,也可说是它正站在概念的门口。但也正因为如此,为了要获得概念式的认识,我们却不应满足于相互关系的应用。假如我们对于某一内容,只依据相互关系的观点去考察,那么事实上这是采取了一个完全没有概念的态度。我们所得到的仅是一堆枯燥的事实,而对于为了应用因果关系去处理事实所首先要求的中介性知识,仍然得不到满足。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应用相互作用一范畴所以不能令人满足的缘故就可见到,相互关系不但不等于概念,而且它本身首先必须得到概念的理解。这就是说,相互关系中的两个方面不可让它们作为直接给予的东西,而必须如前面两节所指出那样,确认它们为一较高的第三者的两个环节,而这较高的第三者即是概念。例如,认斯巴达民族的风俗为斯巴达制度的结果,或者反过来,认斯巴达的制度为他们的风俗的结果,这种看法当然是不错的。不过这种看法不能予人以最后的满足,因为事实上,这种看法对于斯巴达民族的风俗和制度并没有概念式的理解。而这样的理解只在于指出这两个方面以及一切其他足以表现斯巴达民族的生活和历史的特殊方面,都是以斯巴达民族的概念为基础。

----摘录321-322P

"相互作用"首先是这样:扬弃(相互作用为其前提和动力)的中介过程本质上是提高的、深入的、唯一的过程;而肤浅的"应用相互作用"只知道玩弄一大堆"枯燥的事实"。

----读后感述

......必然性的真理就是自由,而实体的真理就是概念--这是一种独立性概念,其独立性,在于自己排斥自己使成为有区别的独立物,而自己作为这种自身排斥却与自身相同一,并且,这种始终在自己本身之内进行的交替运动,只是与自己本身相关联。

----摘录322P

必然性便是实体的发展,因而,自由与独立(自由与独立是同一的)的概念是同一的。

----读后感述

必然性发展的过程是采取克服它最初出现的僵硬外在性,而逐渐显示它的内在本质的方式。......这就是由必然性转化到自由的过程。

----摘录323P

必然性扬弃了其外壳而过渡到了自己的对方即自由[内在本质的显示]。因而"自由以必然为前提,包含必然性在自身内,作为被扬弃了的东西。"(323P)

----读后感述

一个有德行的人自己意识着他的行为内容的必然性和自在自为的义务性。由于这样,他不但不感到他的自由受到了妨害,甚至可以说,正由于有了这种必然性与义务性的意识,他才首先达到真正的内容充实的自由,有别于从刚愎自用而来的空无内容的和单纯可能性的自由。一个罪犯受到处罚,他可以认为他所受到的惩罚限制了他的自由。但事实上,那加给他的惩罚并不是一种外在的异己的暴力,而只是他自己的行为自身的一种表现。

----摘录323-324P

人的自由,不仅是对必然的"意识"(即必然向人显示其本质),而且是对必然的征服(运用)。

----读后感述

一般讲来,当一个人自己知道他是完全为绝对理念所决定时,他便达到了人的最高的独立性。

----摘录324P

概念是返回到作为简单直接的存在那种的本质,因此这种本质的映现便有了现实性,而这本质的现实性同时即是一种在自己本身内的自由映现。

----摘录325P

独立的现实应当被理解为在过渡到别的独立现实的过程中并且在它与别的独立现实的同一性中,才具有它的一切实体性。

----摘录325P

独立的现实只能在这"同一性"中才是独立的。

----读后感述

对必然性加以思维,也就是对上述最坚硬的必然性的消解。因为思维就是在他物中自己与自己结合在一起。思维就是一种解放,而这种解放并不是逃避到抽象中去,而是指一个现实事物通过必然性的力量与别的现实事物联结在一起,但又不把这别的现实事物当成异己的他物,而是把它当成自己固有的存在和自己设定起来的东西。

----摘录325-326P

思维就是在精神中他物的"自己与自己结合在一起"的能力。

----读后感述

概念便是存在与本质的统一。

----读后感述

第三篇 概念论

概念是自由的原则,是独立存在着的实体性的力量。概念又是一个全体,这全体中的每一环节都是构成概念的一个整体,而且被设定和概念有不可分离的统一性。

----摘录327P

实体只有在概念中才是独立的,因而,概念便是实体的自由。

----读后感述

......概念在它的发展过程中仍保持其自身,而且就内容来说,通过这一过程,并未增加任何新的东西,但只是产生了一种形式的改变而已。

----摘录329P

现实的事物之所以真,只是凭借这些形式,通过这些形式,而且在这些形式之内才是真的。

----摘录331P

因为这些形式本身便是概念。

----读后感述

......概念的普遍性并非单纯是一个与独立自存的特殊事物相对立的共同的东西,而毋宁是不断地在自己特殊化自己,在它的对方里仍明晰不混地保持它自己本身的东西。

----摘录332P

主子不把奴隶当作人,而只当作一种没有自我的物品。而奴隶也不把他自己看成是"我",他的"我"就是他的主子。

----摘录333P

但另一方面奴隶把自己看成是"我",把"主子"看成了"奴隶"。这转化的结果导致了两者同归于尽。

----读后感述

上帝从无之中创造了世界。

----摘录334P

在这里,"无"并非无,而是表示质料的"杂乱";"上帝"不过是使"杂乱"变成"条理"的能力而已。

----读后感述

判断是对概念的各环节予以区别,由区别而予以联系。在判断里,概念的各环节被设定为独立的环节,它们同时和自身同一而不和别的环节同一。

----摘录337P

判断实际上便是概念自身对自身的"明晰化"的扬弃;结果便产生了特殊性。

----读后感述

......由于概念的自身活动而引起的分化作用,把自己区别为它的各环节,这就是判断。因此判断的意义,就必须理解为概念的特殊化。

----摘录339P

"一切事物都是一个判断"。

----摘录340P

因为一切事物都是一个个体--特殊性。

----读后感述

推论是概念和判断的统一。推论是判断的形式差别已经返回到简单同一性的概念。推论是判断,因为同时它在实在性中,亦即在它的诸规定的差别中,被设定起来了。

----摘录355P

推论作为概念与判断的统一,一方面是"概念--判断"回到概念的中介;另一方面是"判断--概念"达到判断的中介。

----读后感述

理性作为概念,它有推论的方式,而理性作为一种联系,它就是推论。

----读后感述

......判断自身要确立其自身为推论,并且要在推论里返回到概念的统一。

----摘录356P

同样,概念自身也要确立其自身为推论,并且要在推论里达到判断。

----读后感述

在理性的推论里,主词通过中介过程,使自己相结合。

----摘录357P

而在理智推论里,中介过程并不能使主词自己回到自己中。

----读后感述

......我们的[认识]活动或者仅停留在概念的否定的和抽象的形式里,或者按照概念的真实本性把概念理解为同时既是肯定的又是具体的东西。例如,如果我们把自由看成必然性的抽象的对立面,那么,这就是单纯的自由的概念。反之,真正的理性的自由概念便包含着被扬弃了的必然性在自身内。

----摘录358P

自由是对必然的扬弃。

----读后感述

我们无需先研究解剖学和生理学,然后才能适当的消化和呼吸;同样,我们也并无须先研究逻辑,然后才可作出正确的推论。

----摘录360P

因为表象世界同样是一"逻辑联系"的整体。

----读后感述

......每一环节作为概念规定本身都有成为全体并且成为起中介作用的根据的必然性。

----摘录363P

因而,"每一环节"都是独立的,自在自为的;它自己已足以表达概念本身了。

----读后感述

推论的三式的客观意义一般地在于表明一切理性的东西都是三重的推论。而且。推论中的每一环节都既可取得一极端的地位,同样也可取得一个起中介作用的中项的地位。......自然,直接[呈现在我们前面]的全体,展开其自身于逻辑理念与精神这两极端之间。但是,精神所知道的那有个体性、主动性的精神,也同样成为中项,而自然与逻辑理念则成为两极端。正是精神能在自然中认识到逻辑的理念,从而就提高自然使回到它的本质。第三,同样,逻辑理念本身也可成为中项。它是精神和自然的绝对实体,是普遍的、贯穿一切的东西。这三者就是绝对推论中的诸环节。

----摘录364-365P

在园圈式的发展过程中,起点就是终点,中点就是端点。

----读后感述

对各环节之间的差别的否定,和对它们的中介过程的否定,构成它们的自为存在。

----摘录370P

因而,自由便是对形式--"差别"--的否定。

----读后感述

推论的活动可以说是本质上保持否定它在推论过程中所建立的规定性那种规定,换言之,推论的活动也可说是扬弃中介性的过程。

----摘录370P

同时,推论的活动也是扬弃"过程"的过程,即扬弃概念的过程。

----读后感述

方法论所要指明的,即是初步理论研究的思维形式如何可以应用到当前的客体,以便产生出全部科学知识。

----摘录370P

在知性逻辑这里,思维被认为是一种单纯主观的和形式的活动,而客观的东西则和思维相反,被认为是固定的和独立自存的东西。但这种二元论并不是真理,并且武断地接受主观性与客观性两个规定而不进一步追问其来源,乃是一种没有思想性的办法。

----摘录371P

思维作为理性,是扬弃理智的结果,因而思维同样是客观的--真理。

----读后感述

......所谓主观性和它的规定、概念、判断、推论等内容,都不可认作象一套空架格似的,要先从外面去找些独立自存的客体加以填满。......主观性自身既是辩证发展的,它就会突破它的限制,通过推论以展开它自身进入客观性。

----摘录371P

主观性只是外壳,这外壳是非要软一点不可的。

----读后感述

在概念的这种实现的过程里,共体就是这一个返回到自己的全体,这全体中有差别的各环节仍然同样是这一全体,并且这全体通过扬弃中介性被规定为直接的统一性。--概念的这种实现就是客体。

----摘录371-372P

因而,客体就是"一"。

----读后感述

概念(或者也可说是主观性)与客体潜在地是同一的。但是同样,......概念与客体是不同的。

----摘录373P

就概念作为理性而言,概念与客体是同一的;就概念只不过是客体的反思而言,概念与客体又是不同的。

----读后感述

"确定无疑的,那个对于它不能设想一个比它更伟大的东西,不可能仅仅存在于理智中。因为如果它仅仅存在于理智中,我们就可以设想一个能够在事实中存在的比它更伟大的东西。所以如果那个不能设想一个比它更伟大的东西,仅仅存在于理智中,那末它就会是这样一种东西,对于它可以设想一个比它更伟大的东西。但确定无疑的,这是不可能的。[因此,那个对于它不能设想一个更伟大的东西,必定既在理智中,又在实在中。]"

----摘录374P

理智与实在的割裂是难以想象的,因为一方面为不可知论;另一方面为捏造。

----读后感述

上帝并不是"直观",而是理性,因为上帝作为理性是一种联系,而不是联系的方式。

----读后感述

......有限事物乃是变化无常飘忽即逝的。

----摘录375P

上帝是最高的自由,因为上帝把握了全部的变化和形式;上帝对于这些变化和形式来说,是绝对地静止的。

当然,每一有限事物都有资格"做"一个"小上帝"或"本地大王"。

----读后感述

......一物有限,即是说它的客观存在与它的思想、它的普遍使命、它的类和它的目的是不相协调的。

----摘录375P

有限的事物具有这样一种客观性,这客观性与它的目的、本质和概念并不同时相符合,而是有了差异的。......即...有限事物为不真。

----摘录376P

无疑地上帝是客体,并且甚至可说是绝对的客体,与这客体比起来,我们特殊的主观的意见和意志,是没有真理和没有效力的。但即使作为绝对的客体,上帝也并不是当作一个黑暗的与主观性相对立的敌对的力量而毋宁是包含着主观性在内作为他自身的主要环节。

----摘录377P

......由于人能达到与上帝合一的意识,于是上帝对人便停止其为外在的单纯的客体,因而不再是一畏惧和恐怖的对象。

----摘录377P

因而人便获得了自由和解放。

----读后感述

......上帝启示其自身于他的儿子里,他的儿子与他为一,这样,上帝,即作为个别的人启示其自身给人类,由此人类就获得到解放。

----摘录377P

"人类获得解放不是通过自己的理性而是通过外在的'上帝启示'的强加"的说法纯粹是宗教的玄说。

----读后感述

概念最初只是主观的,无须借助于外在的物质或材料,按照它自身的活动,就可以向前进展以客观化其自身。同样,客体也并不是死板的、没有变动过程的。反之,它的过程即在于证实它自身同时是主观的,这种过程形成了向理念进展。

----摘录378P

......由死记得来的知识也可说是机械的,因为死记着的那些字眼对于我们没有意义,而是外在于感官、表象和思维的。而且这些字眼的本身也同样是外在的,一串没有意义的文字之连属在一起。

----摘录379P

如果一个人的行为、宗教信仰等等纯是为仪式的法规或由一个良心的顾问所规定的,如果他所做的事,他自己的精神和意志都不贯注在他的行为里,那末这些行为对于他便是外在的,也就是机械的。

----摘录379-380P

"行为及宗教上的虔诚也同样是机械的。"(379P)

在自然里,只有那完全抽象的纯惰性的物质才受机械定律的支配。

----摘录380P

......近代自然研究的一个本质的以至主要的缺陷:即本当用与单纯机械性范畴不同的较高的范畴去理解之时,却仍然固执地坚持着单纯用机械的范畴去解释,不顾这些机械范畴与朴素的直观所提供的情况相矛盾,因而阻碍了对于自然获得正确知识的道路。

----摘录380P

......在自然界里,当较高级的或有机的功能的正常作用遭到任何方式的扰乱或妨碍时,则原来处于从属地位的机械性便会立即占优势。

----摘录381P

因为,一切"较高级的或有机的功能"的存在是建立在"机械性"的基础之上的。

----读后感述

......由于...过程的外在性[即缺乏内在联系],在向产物过渡的过程中,却表现了它们的有限性,因为在过渡为产物的过程中,它们[的自在自为性]就被扬弃了。

----摘录386-387P

最外在便最不自由。

----读后感述

......原因唯有在效果里才成为原因,才回复它的自己。......目的便被设定为包含它的规定性或还表现在那里作为它的异在,即效果在它本身之内。......目的仅通过效果而实现其自身,而且它在终点里和它在起点或原始性里是一样的。

----摘录388P

目的作为原因,是明确了效果了的,因而,目的便是原因与效果的统一。这统一便是自由的表现,因而,在这统一里,盲目的必然性--原因与效果割裂--及其"奴隶"便被扬弃了。

----读后感述

外在的目的性直接站在理念的门前,但仅站在门前或门外总是很不够的。

----摘录391P

--有生命的存在具有一个肉体;灵魂控制住肉体,并直接客观化其自身于肉体内。为了使它的肉体成为它的工具,人的灵魂有许多工作可做。人似乎首先须占领或控制住他的肉体,从而他的肉体才可作为他的灵魂的工具。

----摘录393P

理性的活动一方面让事物按照它们自己的本性,彼此互相影响,互相削弱,而它自己并不直接干预其过程,但同时却正好实现了它自己的目的。

----摘录394P

理性自己的活动使自己外化为两"彼此互相影响。互相削弱"的方面,于是,理性自己便利用这两方面的矛盾发展,达到自己的目的。

机巧地利用他物的争斗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只有理性才能办得到。

----读后感述

......客观性...以目的为它的自由概念,为高于它自身的力量,因而屈服于目的并遵循目的。

----摘录395P

因而理性具有利用客体作为工具从而进一步改造客体的机巧和威力。

----读后感述

善,绝对的善,永恒地在世界上完成其自身,其结果,善或至善用不着等待我们去实现它,它就已经自在并自为地在世界上实现其自身。

----摘录397P

理念在它发展的过程里,自己造成......错觉,并建立一个对立者以反对之,但理念的行动却在于扬弃这种错觉。

----摘录397P

我们受"错觉"中的目的"引诱"着,一直达到无限的目的。

----读后感述

理念就是真理;因为真理即是客观性与概念相符合。......理念所处理的对象并不是个人,也不是主观观念,也不是外界事物。但是一切现实的事物,只要它们是真的,也就是理念。而且一切现实事物之所以具有真理性,都只是通过理念并依据理念的力量。......只有在现实事物的总合中和在它们的相互联系中概念才会实现。那孤立的个体事物是不符合它自己的概念的,它的特定存在的这种局限性构成它的有限性并且导向它的毁灭。

----摘录397-398P

理念在自然(包括社会)那里便表现为现实,因而那偶然的"孤立的个体事物"由于它并不是现实从而也就不是理念的必然规定。但是现实由于它本身的时间性,因而它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成非现实的"孤立的个体事物"并且从此走向"毁灭"。

----读后感述

......理念由于判断的活动特殊化其自身成为一些特定理念的系统,但是这些特定理念之所以成为系统,也只是在于它们能返回到那唯一的理念,返回到它们的真理。

----摘录398P

人们最初把真理了解为:我知道某物是如何存在的。不过这只是与意识相联系的真理,或者只是形式的真理,只是"不错"罢了。按照较深的意义来说,真理就在于客观性和概念的同一。......所谓不真的东西也就是在另外情况下叫做坏的东西。坏人就是不真的人,就是其行为与他的概念或他的使命不相符合的人。然而完全没有概念和实在性的同一的东西,就不可能有任何存在。甚至坏的和不真的东西之所以存在也还是因为它们的某些方面多少符合于它们的概念。

----摘录399P

最假的存在同样也是真的存在,因为作为存在,它必然是一复合体--客观性与概念的同一体。

----读后感述

......世界内那些彼此分离的外在的事物,将永恒地从统一中发展出来并返回到统一,遵循着统一。

----摘录399P

凡是配得上哲学这一名称的学说,总是以绝对统一的意识为基础,这种统一的意识只有在理智看来才是分离开的。

----摘录400P

因为肤浅的理智并没有能力洞见"绝对统一"。

----读后感述

......存在和本质以及概念和客观性这些阶段,它们的这种差别,并不是固定的,也不是以自身为基础的东西,而是证明其自身为辩证的,并且它们的真理只在于它们是理念的各个环节。

----摘录400P

有限充当着"环节",而"环节"为无限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读后感述

......当理念过渡其自身或转化其自身为抽象的理智时,它同样也是永恒的理性。

----摘录401-402P

只有理性才懂得"抽象的理智"或"僵化"性等的真正价值,因而只有它才能利用这些价值。

----读后感述

理念本质上是一个过程,因为只是就理念的同一性是概念的绝对的和自由的同一性来说,只是就理念是绝对的否定性来说,因此也只是就理念是辩证的来说,[它才是个过程]。理念的运动过程是这样的:即概念作为普遍性,而这普遍性也是个体性特殊化其自己为客观性,并和普遍性相对立,而这种以概念为其实体的外在性通过其自身内在的辩证法返回到主观性。

----摘录403P

"理念本质上是一个过程":推论--"同一性"--推论。

----读后感述

因为理念(a)是一过程,所以通常用来表述绝对的一些说法:谓绝对为有限与无限的统一,为思维与存在的统一等等。都是错误的。因为这种统一仅表示一种抽象的、静止的、固定的同一性。因为理念(b)是主观性,从另一方面看来,上面那个说法也同样是错误的。因为刚才所提及的统一,仅表达真正的统一的自在性、实体性。按照这种看法,无限与有限,主观与客观,思维与存在,好象只是中和了似的。

----摘录403P

统一--否定的统一,而不是抽象的统一。

----读后感述

认识的过程以恢复那经过区别而丰富了的统一为其结果。

----摘录404P

认识的过程便是"'区别'--分析"与"'统一'--综合"的统一过程,在这过程里,分析向综合过渡。

----读后感述

......生命既是开始的特殊化作用,又是达到否定的目的的自为存在着的统一的结果,因而生命在它的肉体里只是作为辩证的过程和它自身相结合。

----摘录404P

当思维与躯体结合时,便产生了人的生命。

----读后感述

......生命本质上是活生生的东西,而且就它的直接性看来,即是这一活生生的个体。

----摘录404-405P

从理智的观点出发,人们常把生命认作是个神秘的甚或不可思议的东西。这足以表示理智或知性自己供认它的有限性和空疏性。事实上生命不仅不是不可思议的,甚至可说,在生命里,我们即可看到概念本身,或确切点说,可看到作为概念存在着的直接的理念。......[然]生命的缺陷即在于概念和实在尚未达到真正的彼此符合。生命的概念是灵魂,而灵魂则以肉体作为它的实在或实现。灵魂好象是贯注于它的肉体内,在这种情形下,灵魂才是有感觉的,但尚未达到自由自觉的存在。生命进展的过程于是就在于克服那还在束缚其自身的直接性。

----摘录405P

概念与实在(a)"直接的"统一;(b)自由自觉的统一。"直接的"统一即构成本能的生命,然而这本能的生命是"自由自觉"的统一即能动的生命的基础。能动的生命能够使其"实在"成为物质的力量而对其环境进行改造。

----读后感述

......概念的判断为了自由地前进,便放任客观的无机体,使其成为一个离它而独立的全体,并且使有生命之物对自身的否定联系,成为直接的个体性,成为与它自己对立的无机自然的前提。

----摘录407P

扬弃那自在地带有虚幻性的客体的辩证法,乃是一自身确信的有生命之物的能动性,这有生命之物于反抗它的这种无机自然的过程里因而保持、发展并客观化其自身。

----摘录407P

被有生命之物所征服的无机自然之所以忍受这种征服,就是因为无机自然是自在的生命,而生命则是自为的无机自然。

----摘录407P

有生命之物要死亡,因为生命就是矛盾。

----摘录408P

表明一种缺陷的矛盾把"生命"推向它的反面:"死亡";同时,它也把死亡推向生命。

----读后感述

理念是作为概念的客观性本身;......理念...为被规定为普遍性的主观性。

----摘录409P

......理念深信它能实现这个客观世界和它自身之间的同一性。--理性出现在世界上,具有绝对信心去建立主观性和客观世界的同一,并能够提高这种确信使成为真理。理性复具有一种内在的冲力,把那据它看来本来是空无的对立,复证实其为空无。

----摘录410P

理性:可知--真理。

----读后感述

在认识过程的单一活动里,主观性的片面性与客观性的片面性之间的对立,自在地都被扬弃了。但是这种对立最初只是自在地被扬弃了。......认识的过程一方面由于接受了存在着的世界,使进入自身内,进入主观的表象和思想内,从而扬弃了理念的片面的主观性,并把这种真实有效的客观性当作它的内容,借以充实它自身的抽象确定性。另一方面,认识过程扬弃了客观世界的片面性,反过来,它又将客观世界仅当作一假象,仅当作一堆偶然的事实、虚幻的形态的聚集。它并且凭借主观的内在本性,(这本性现在被当作真实存在着的客观性)以规定并改造这聚集体。前者就是认知真理的冲力,亦即认识活动本身--理念的理论活动。后者就是实现善的冲力,亦即意志或理念的实践活动。

----摘录410-411P

自在认识["理念的理论活动"]--自为存在[--"理念的实践活动"]。思维特别是理性贯穿于此过程中。

----读后感述

认识过程最初是分析的。对象总是呈现为个体化的形态,故分析方法的活动即着重于从当前个体事物中求出其普遍性。

----摘录412P

这僵化方法虽然是必需的,但是"将葱皮一层又一层地剥掉,但原葱已不在了"(413P)

----读后感述

分析方法从个体出发而进展至普遍。反之,综合方法以普遍性(作为界说)为出发点,经过特殊化(分类)而达到个体(定理)。于是综合方法便表明其自身为概念各环节在对象内的发展。

----摘录413P

这样,综合便使"死"复活,因为它已经使从僵化方法中得来的"材料"成为"概念各环节"并使它"发展"。

----读后感述

这种有限的[理智原则(417P)的]认识自己意识不到它的认识活动的限度和它对于认识的内容或对象的关系,使得它既不能认识在界说分类等过程里它已是必然地接受了概念规定的指导,又不能看到什么地方是它的限度,更不知道,当它超越了它的限度时,它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范围,在这里知性的规定已不复有效用,但仍然在那里以粗疏的方式被使用着。

----摘录418P

知性并没有能力自我认识,因而,它对自己的历史是不能觉察的。

----读后感述

真正的必然性自在地是自己与自己联系着的概念。

----摘录418P

因而,"必然性"实际上便是自在自为的历史。

----读后感述

如果世界已是它应该那样,则意志的活动将会停止。因此意志自身就要求它的目的还没有得到实现。

----摘录420P

这便表明"目的"--理想--的有限性。

----读后感述

世界的本质就是自在自为的概念,所以这世界本身即是理念。

----摘录420P

因而,世界是自由的。

----读后感述

......存在与应当的符合,...并不是死板的、没有发展过程的。因为善,世界的究竟目的,之所以存在,即由于它在不断地创造其自身。

----摘录421P

......客观世界自在自为地就是理念,正如理念同时也永恒地设定其自身作为目的,并通过它的活动去促进目的的实现。

----摘录421P

构成理念的内容和意义的,乃是整个展开的过程。

----摘录423P

任何事物,一孤立起来看,便显得狭隘而有局限,其所取得的意义与价值即由于它是从属于全体的,并且是理念的一个有机的环节。

----摘录423P

......内容即是理念的活生生的发展。而这种单纯的回顾也就包括在理念的形式之内。我们前此所考察过的每一个阶段,都是对于绝对的一种写照,不过最初仅是在有限方式下的写照。

----摘录423P

......全体的开展,我们就称之为方法。

----摘录424P

哲学的方法既是分析的又是综合的,这倒并不是说对这两个有限认识方法的仅仅平列并用,或单纯交换使用,而是说哲学方法扬弃了并包含了这两个方法。因此在哲学方法的每一运动里所采取的态度,同时既是分析的又是综合的。哲学思维,就其仅仅接受它的对象、理念,听其自然,似乎只是静观对象或理念自身的运动和发展来说,可以说是采取的分析方法。这种方式下的哲学思考完全是被动的。但是哲学思维同时也是综合的,它表示出它自己即是概念本身的活动。不过哲学思维为了要达到这一目的,却需要一种认真的努力去扫除自己那些不断冒出来的偶然的幻想和特殊的意见。

----摘录424-425P

进展的抽象形式在"存在"的范围内,是一个对方并过渡到一个对方;在"本质"范围内,它是映现在对立面内,在"概念"范围内,它是与个体性相区别的普遍性,继续保持其普遍性于与它相区别的个体事物之中,并达到与个体事物的同一性。

----摘录425-426P

"普遍性"作为"本质",通过它的个体性[--"存在"]的中介过程--"一个对方...过渡到一个对方"的过程--而终于自己回到了自己[--"同一性"]。

----读后感述

......第二范围...的发展成为到第一范围的回归,正如第一范围的发展成为到第二范围的过渡一样。

黑格尔<小逻辑>读书笔记 黑格尔 小逻辑 下载
----摘录426P

唯有双方各自扬弃其片面性,它们的统一才不至于偏于一面。

----摘录426P

"偏于一面"本身是片面的,而这种片面必定回归于这"双方"--即在这"双方"中有所表现。[但这"双方"各自已扬弃其片面性了]

----读后感述

概念以它的自在存在为中介,它的差异,和对它的差异的扬弃而达到它自己与它自己本身的结合,这就是实现了的概念。

----摘录426P

方法并不是外在的形式,而是内容的灵魂和概念。

----摘录427P

一切学说,其存在的意义在于它能在方法论那里提供价值。

----读后感述

方法与内容的区别,只在于概念的各环节,即使就它们本身、就它们的规定性来说,也表现为概念的全体。

----摘录427P

"方法"依赖于"概念",而方法自己便是概念的最好表达。

----读后感述

自为的理念,按照它同它自己的统一性来看,就是直观。

----摘录427P

理念在自为阶段,已经有能力"生殖"存在了。

----读后感述

......在它自身的绝对真理性里,它自己决定让它的特殊性环节,或它最初的规定和它的异在的环节,直接性的理念,作为它的反映,自由地外化为自然。

----摘录428P

绝对理念于是开始实施它的"自由"计划。

----读后感述

......这种存在着的理念就是自然。

----摘录428P

因此,自然实际上是一个"复合体"。

----读后感述

黑格尔扩展了自由的观念,使世界成为一自在自为的"复合体"了;并且,他还(甚至着重)致力于这观念的实践。因而,他的学说是一明确的方法论,这方法论将使人达到思辨和理性的高度,从而使人成为自由的精灵。

----读后感述

  0人| 分享到:

阅读(106)| 评论(0)| 引用(1) |举报

黑格尔辩证法批判

《金刚经》主要句型与黑格尔「辩证法」的异同

历史上的今天

相关文章

昨夜赶制:重估黑格尔关于艺术解体的观点

美文读后感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读后感

大学生读书月活动《读后感》书目

最近读者



登录后,您可以在此留下足迹。

心想事成

lihang.2

评论

点击登录|昵称:

取消 验证码:  换一张

上一页 1... -1-1-1-1-1-1-1... -1下一页

页脚

公司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客户服务 - 相关法律 -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1997-2010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04917.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读书笔记-《刘太医谈养生》一 刘太医谈养生

原文地址:读书笔记-《刘太医谈养生》一作者:黑不白病人是相信医生的;但是如果庸医杀人,那么病人就会人财两空。世界上没有一个病人,认为自己使用的治疗方法是错误的。但是为什么有些时候,事与愿违呢?比如,高血压的病人,认为吃降压药是胜劵在

转载 《甘地自传》读书笔记 莫 甘地自传

原文地址:《甘地自传》读书笔记 莫作者:hui_ting1979一个人如果想要改造别人,就不应该同时和被改造者保持过于亲密的关系。朋友是相互影响的,在友谊中是不会有轻易改造任何一方的机会的。我以为一切排他性的亲密友情都应当避免,因为人容

198本巴菲特相关及芒格推荐的书籍下载 巴菲特推荐的书籍

198本巴菲特相关及芒格推荐的书籍下载转载自jianxion网易博客,谢谢他的分享!有关巴菲特和价值投资的中文书我基本都买了(包括港台版),有的买了2、3本…花费不少,但这样做很盲目,当然也很浪费,因为真正有价值的少之又少,而且即使是巴菲

《谈谈辩证法问题》的读书笔记 谈谈辩证法问题读后感

《谈谈辩证法问题》的读书笔记列宁认为,对于客观事物分为矛盾对立和联系统一的两部分的认识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实质。这个科学的命题可以由科学的经验事实来予以证明。他列举了客观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典型例证进一步说明了这一点

声明:《黑格尔<小逻辑>读书笔记 黑格尔 小逻辑 下载》为网友来不及放弃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