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与中国 杨武能


歌德

歌德与中国
----纪念歌德逝世180周年

纪有志

2012德国“中国文化年”在柏林开幕

1月30日,当日,2012年德国“中国文化年”活动在柏林宪兵广场音乐厅开幕.
“中国文化年”是为庆祝中德建交40周年所举办的重大文化活动,将在德国各大城
市举办涉及音乐、戏剧、舞蹈、文学、电影、展览、对话论坛等领域的500多场活
动,给德国民众提供近距离了解中国文化的机会。
为此本博将配发有关中德文学交流的文章,以祝贺《2012德国“中国文化年”》
圆满成功!


歌德(1749-1832) 德国诗人 , 剧作家 , 思想家。
生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富裕市民家庭, 曾获法国斯特拉斯
堡大学法学博士学位。深受卢梭, 莱辛和斯宾诺莎的影响;
和席勒交谊深厚, 青年时为狂飙运动的主要人物。政治上
反对封建割据, 渴望德意志统一, 主张自上而下的社会改
革。早期重要作品有剧本《葛兹·冯·伯利欣根》和书信
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 1775 年从瑞士游历归来 ,
应邀担任魏玛公国枢密顾问。 1786-1788年间访问意大利,
对古典艺术发生兴趣, 同时研究自然科学, 进行文艺创作,
完成剧本《哀格蒙特》。代表作诗剧《浮士德》系根据
16世纪民间传说写成 , 长达一万二千余行, 描写主人公
浮士德一生探求真理的痛苦经历 ,反映从文艺复兴至于
19世纪初德国进步的, 科学的力量和反动的、神秘的力量
之间的斗争, 宣扬人道主义的思想. 重要作品还有自传《
诗与真》和小说《威廉·麦斯特的学习年代和漫游年代》,
所作抒情诗很优美 ,是德国诗歌的瑰宝。他的作品对德国
和世界文学有很大影响。
在文学之外,他还对绘画、音乐、建筑等艺术部门有
过精辟的论述;在文艺之外,他还在自然科学方面,包括
岩石、云朵、色彩、植物、动物以及人体解剖等学科,都
下过深湛的功夫。如发现人类领颚间骨,并著有关于植物
形态学和颜色学论文。


歌德

歌德是一位文化巨人。他是伟大的文学家, 伟大的思
想家, 又是有成就的自然科学家。被恩格斯誉为 "德国文
学的伟大时代" 开创者之一的歌德, 他的名字在我国广大
人民心中是光辉的。他的思想曾对我国民主革命时期的思
想解放运动产生过影响。他的艺术曾滋润过我国现代的新
兴文学, 我们现代文学的许多前辈, 都直接从歌德的作品
中吸取过思想和艺术养料, 推动了我国文学的蓬勃成长。

一、歌德热爱中国和中国文学

1749 年 8 月 28 日 , 正当中午时钟敲响了十
二下时 ,一代诗哲、德意志民族的伟人沃尔夫岗·歌德来
到了世界上。歌德出生的时代, 正是"罗柯柯风尚"风靡欧
洲之时。 "中国昧的新风尚" 就是在中国文化直接影响下
产生的。从幼年时起, 歌德就受到了中国文化的熏陶。歌
德的家里充满着 "中国味": 歌德故居二楼主厅叫做"北京
厅", 内部陈设全是中国式的。墙壁的贴布绘有中国装饰
画, 室内放着中国传统的器皿, 桌子和椅子也都是模仿中
国式样制作的。在二楼另一间音乐室里, 放着一架仿照中
国家俱风格制造的古老风琴。琴盖上绘有一幅典型的中国
漆画: 山水, 杨柳, 垂钓、河溪、宝塔, 充满着中国的田
园气氛。他家里陈列着中国漆器,上面刻有奇形的花纹,还
有印着塔的纸和一些留着两撇八字胡子的磁人儿。歌德在
自传《诗与真》中谈到知有一天, 他把父亲的房子里悬挂
着的一幅中国字画扯了下来,使得父亲很生气。


歌德故居

他青年时期,还读过中国六种古书: 《大学》、《中
庸》、《论语》、《孟子》、《书经》、《三字经》。这
些书可能都是传教士叶方济的拉丁文译本。后又阅读了德
国来华的传教士和商人写的有关中国的介绍。但歌德这时
对中国之物, 既感到陌生和隔膜, 又感到饶有趣味和千奇
百怪。1773年他的《诗歌年刊》一文中谈到德国作家翁策
尔的《中国诗集》时, 认为它 "只是中国小玩意儿的拚凑
物, 供在茶几和马桶上作装点用" 。而在1777年完成的《
伤感主义的胜利》一剧中, 态度有了明显转变, 他把 "中
国之物" 当成浪漫主义的表现。内中整个第二幕表演 "中
国昧的, 以黄色为基色的五彩身段。”在第四幕的开场白
中用这样的句子来描述中国的花园 :

"我想说的, 就赏心悦目的游苑
依依不舍, 无法离开。
那里有深谷和高丘……
宝塔、岩洞、草坪、山石和一线天……
处处皆芳草, 地地有木樨……
搭起的渔舍和凉亭,
中国一哥特式的洞府、水湖和庭院。"

1797年12月至1798年11月间, 他读了佛朗西斯的《外
族和中国人的历史、美术、风俗新鉴》一书后, 写信给他
的好友席勒说 :" 那本书使我非常高兴, 并且对于中国人
之精细, 给了我一个好教育 " 。
歌德曾有极大兴致地译过一首关于梅妃的诗 .梅妃是
唐明皇最宠爱的妃子, 诗才敏捷, 容貌出众, 可是后来杨
太真进宫以后,明皇就让梅妃冷居别宫。一天,外国进贡宝
珠, 明皇忽然想起梅妃, 令人把宝珠赠她, 她却将宝珠退
还,并附诗一首 :

柳叶峨眉久不描 , 残妆和泪湿红销。
长门尽日无梳洗 , 何必珍珠慰寂聊。

这一首诗除了歌德等翻译外,卫礼贤后来也把它译成
德文。二人译诗各有其特点。
歌德本人就是诗人,他重视的是艺术价值, 他在深刻
理解原诗后, 借助于自己的想象力, 要赋予新意. 因而他
避免用德国人不熟悉的词汇, 而完全采用德国人所熟悉的
德文表达方式, 他不描写任何装饰 ,只刻划梅妃的精神状
态 ,尽情反映她的内心世界, 无意于外形描述。这样一来,
这首译诗就德国化了。歌德这种重 "神似" 而轻 "形似“
的译法, 自有其独到之处。
卫礼贤是一位学者,他从学者的角度翻译此诗,无疑
忠于原文是重要前提。因而他的译诗符合原文,没有走失
原意。他要尽力保持原诗的风采, 对照原文自会感到译诗
达意真切。卫诗朴实求真, 富有中国风情, 歌德诗流畅自
然欧化有余, 汉味无存。
歌德和卫礼贤二位的译诗,有一点是共同的, 都表明
了他们对中国文化、文学的迷恋。
在歌德的一生中 ,曾有两个时期认真研究中国,研究
中国的文学、艺术、历史和哲学。这就是 1812年至 1815
年和1827至1829年。据魏玛大公爵图书馆所保存的一份歌
德借书登记记载, 从1813年10月4 日至11月17日的一个多
月时间内, 歌德借走了 11 本有关中国的书: 《北京游记
》、《中华大国新地图》、《英使覲见中国皇帝行程记》、
《埃及及中国哲学》、《1792年至于1794年英使旅华记》
等。他在1813年谈到研究中国的动机时说:" 我从卡尔斯
巴德归来后, 对中华帝国从事最认真的研究 ","我把自己
抛到最遥远之处, 然后才有可能估计现实 "。他在欧洲的
政治世界中将会发生反拿破仑的来比锡民族大会战的背景
下研究中国的, 他研究中国同当前德国民族命运紧密联系
着的。他从儒家经典的译文中熟知了中国 "务实的哲学家
"孔子, 赞赏中国哲学同现实政治家密切联系。
十七世纪后半期,孔孟哲学在德国引起关注, 在十八
世纪启蒙运动中得以广泛传播。当时歌德己通过拉丁文译
本阅读了《大学》,《中庸》, 《论语》等汉学经典。
他称孔子为“道德哲学家",认为孔子关于通过修身以
促进自身善美发展的见解非常相近。认为中国人举止适度,
行事中庸, 这比欧洲人优越。
歌德曾向汉学家克拉帕洛特学写汉字, 并拿给魏玛宫
庭中的公主们去看。当时歌德己有 "魏玛的孔子","魏玛
的中国人" 之称了。
他对中国珍贵的活化石植物银杏树也有浓厚的兴趣和
感情。他写过一首咏银杏的诗, 并且把我们的银杏树移植
到魏玛。歌德晚年和中国极其亲近,他的精神亦曾幻游葫
中国, 他很有兴趣地研究中国文学。而中国对歌德也是有
深厚感情的, 在他的日记中曾提到中国人曾拜访过他。就
在他生前, 中国的玻璃镜画上已经绘上他的小说《少年维
特之烦恼》中的男女主人公的故事, 这一点他自己是知道
的。


歌德塑像

中国文化及其文学对歌德的文学创作发生过直接影响。
歌德最早也是阅读杜赫德著作的德译本,才知道《赵氏孤
儿》和《今古奇观》中四篇短篇小说和十几首《诗经》的
选译。在1781年1月10日的《日记》里, 歌德开始赞赏 :
"呵, 文王 !" 同年 8 月,他开始根据《赵氏孤儿》和《
今古奇观》改编一个剧本《埃尔彭罗》,但始终没有完成。
他赞赏《赵氏孤儿》, 因为它突出了一 "义" 字。1796年
1月从歌德和席勒的通信中,又知道他读过《好逑传》的
德译本。1817年他念过英人 达维斯译的元曲《老生儿》。
他称道《老生儿》,乃是因其宣扬了一个 "孝"字。1827年
又读了英国汤姆士译的《玉娇梨》, 法国达维斯的《中国
短篇小说集》, 这个小说集选译了《今古奇观》中的十篇
作品。
歌德,这位十八世纪的大文豪, 对中国文学也有与众
不同的锐利、透辟的眼光。埃克尔曼曾试问过《好述传》
是不是中国小说中最好的一本,歌德立即回答道:
"一定不是。中国人有千万部这样的小说, 他们开始
创作的时候, 我们的祖先还在树林里生活呢!" 对中国文]
学, 歌德是与英、德文学作了有趣的比较, 他说: " 书中
的人物、思想、行动、感受都和我们十分相似, 不消一会
儿: 我们就觉得自己是同他们一样的人 ,只是在他们那儿,
一切都比我们显得更明理、纯洁和道德。在他们那儿, 一
歌德与中国 杨武能
切都是通情达理的, 没有激烈的感情, 也没有诗情荡漾 ,
和我写的《赫尔曼与窦绿台》, 英国理查孙写的小说很相
象。但是也有一点不同, 那就是外界的自然和人物总是同
时生活在一起的。"
歌德在沟通中德文学方面,尤其值得称道的是, 他从
1827年以后设法将中国抒情诗移到德国, 他努力将英国汤
姆士在《花笺记》附录中的英译诗歌, 重译五首,这些诗
都从《百美新咏》中译出。歌德又根据这些诗写成了他的
《中德季日即景》, 抒发了他对东方古国的憧憬, 歌德的
诗联浸染着他对孔子、老子哲理的向慕。这些哲理诗组成
了中西文学在十九世纪初的共鸣。

二、歌德作品在中国的翻译与流传

歌德的名字早在1878年就已出现在《李凤苞使德日记
》中.李凤苞(1834-1887) 清末外交家。字丹崖。江苏
明(今属上海市)人。深为李鸿章赏识。1877年赴英法两国
学习。1878年又由李鸿章保荐,担任驻德公使。不久,又
兼任驻奥、意、荷三国公使。因1884年在德国购买军舰,

从中受贿银60万两而革职。


李凤苞使德日记

1878年11月29日,李凤苞在《使德日记》中写道:午
后,李参加美国驻德公使耶台勒丧仪,“美国公法师谟孙
诵诔词。耶生前笺注《果次诗集》(即《歌德诗集》),
脍炙人口。”钱钟书在《七缀集》中称李凤苞“中国著作
提起歌德,这是第一次。
据吴晓樵先生查证,晚清文坛怪杰、学贯中西的辜鸿铭
(1856—1928)与德国文豪歌德的文学因缘,是应使我们
认为:辜鸿铭是比较早接触歌德的,而且在中国,辜氏是最
早尝试翻译歌德诗篇的先驱之一。而更重要的是,辜鸿铭
还是最早将孔子思想与歌德精神相互参比的文人。曾与辜
鸿铭合作以法文翻译出版《论语》的法国学者弗兰西斯·
波里(FrancisBorrey)这样评论道:“他(指辜氏)也是
人文主义者,罕见的人文主义者,因为他接受了东方圣贤
和西方圣贤———特别是歌德———的教诲。”有人也看
到,在辜鸿铭的家里左首上方显赫地悬挂着歌德的肖像。
可以看出辜鸿铭对歌德的喜爱和崇敬.


学贯中西的辜鸿铭

1898年辜鸿铭在上海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译著《论语》,
1906年又推出了第二本译著《中庸>。辜译《论语》的副标
题是:“一部引用歌德和其他作家的言论参证注解的特别
译文”,标题直明对歌德的景仰。辜氏对歌德的小说《威
廉·迈斯特》推崇备至,多次引用,而且提及著名的《迷
娘曲》。在英译《中庸》里,辜鸿铭也大 量援引歌德。
辜氏早年负笈英伦欧陆达十年之久。他精通多国语言
文字(英、德、法、拉丁等)。他也曾在歌德母校莱比锡
大学留学数年,获工科文凭。在求学德国期间,他经常往
返于耶拿、魏玛等地,凭吊往昔先贤圣哲。
  辜鸿铭对歌德的钦仰还可能受到他在英国爱丁堡大学
求学时的导师、著名学者托马斯·卡莱尔(ThomasCarlyle)
的影响,因为卡氏本人对歌德深有研究,也是非常推崇歌
德的,并且翻译过歌德的《威廉·迈斯特》第一部。
从辜鸿铭所援引的歌德文字中,可推知他阅读涉猎的
歌德作品至少包括《浮士德》、《威廉·迈斯特》、《歌
德童话》、《歌德格言与感想集》以及歌德自传《诗与真》
等。据传,辜鸿铭在留学欧洲期间,就是能背诵《浮士德》
的。
辜鸿铭能背诵《浮士德》一点不假。10岁时跟干爹
——英国人布朗去英国留学。课余,布朗教辜鸿铭学德语。
布朗的教法类似中国私垫的填鸭式教育——背诵《浮士德》。
布朗对辜鸿铭说:“在西方有神人,却极少有圣人。神人
生而知之,圣人学而知之。西方只有歌德是文圣,毛奇是
武圣。要想把德文学好,就必须背熟歌德的名著《浮士德》。

1872年,辜鸿铭正式入爱丁堡大学就读,专修英国文
学,兼修拉丁文、希腊文、数学、形而上学、道德哲学、
自然哲学、修辞学等。
  1877年4月,20岁的辜鸿铭以优秀的成绩获得了爱丁堡
大学文学硕士学位。然后,布朗又送他到德国莱比锡大学
学习土木工程。仅一年时间,辜鸿铭便获得土木工程师文
凭。课余,他精研德国文学、哲学经典。
从以上可以看出,1866年(辜鸿铭,10岁),辜鸿铭
就了解歌德。而1898年辜鸿铭在上海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译
著《论语》中,就高度评价了歌德。所以辜鸿铭是中国接
受和传播歌德的先驱者。




之后,1903年,上海作新社译印的《德意志文豪之大列
传》之《可特传》 (歌德传) 就是其间的一篇。译述者是
赵必振 (日生), 依据的材料是日本大桥新太郎的编本.在
《可特传》里较详细的介绍了歌德生 平及其著作。对《少
年维特之烦恼》和《浮士德》在中国最早的介绍, 光绪三
十四年 (1908), 杂志《学报》(第一卷第 10 期) 《百年
来西洋学术之回顾》一文里 , 作者仲遥更概括的介绍了歌
德,并提到《浮士德》、《赫尔曼与窦绿苔》。
歌德作品的翻译始于名诗人马君武。在光绪二十八至
二十九年( 1902-1903) 间, 他译述过贵推 ( 歌德 )的《
少年维特之烦恼》里的一节诗文, 题作《阿明临海岸哭女
诗》。马君武也译过歌德的《米丽客歌》(迷娘歌):

君识此, 是何乡 ?
园亭暗黑橙桔黄。
碧天无黯风微凉 ,
没药沉静丛桂香。
君其识此乡 !
归欤 ! 归欤 !
愿与君,归此乡 。

君识此, 是何家 ?
下撑楹柱上檐牙。
石像识人如欲语 ,
楼阁交错光影斜。
君其识此家,
归欤 ! 归欤 !
愿与君, 归此家也

君识此, 是何山 ?
归马失途雾迷漫。
空穴中有毒龙蟠 ,
岩石奔摧水飞还。
君其识此山 !
归欤 ! 归欤 !
愿与君, 归此山。


据 "马君武诗稿自叙"说明成于1902-1903 年。如果
在头一年, 那就更早于《哥特传》。
继马君武之后,有名的诗人苏曼殊, 热爱歌德。他在
《文学因缘自序》中说 :" 沙恭达罗剧曲……传至德 ,
Goethejm 见之, 惊叹难为譬说, 遂为之颂,则“沙恭达
纶”一章是也。Eastwck译为英文, 衲重译之,感慨系之”。
译诗云 :
春华瑰丽 , 亦扬其芬 ;
秋实盈衍 , 亦蕴其珍。
悠悠元隅 , 恢恢地轮 ,
彼美一人 , 沙恭达纶。

这首诗译成 ,至迟在宣统二年 (1910 年 ) 。
较全面深入介绍和研究歌德的莫过 1920 年上海亚东
图书馆出版的《三叶集》, 收有田汉、宗白华、郭沫若三
人通信数十封。在信里交换了对歌德的看法和评价 ,反映
了对歌德作品倾倒的情形, 以及他们互勉对歌德迸行全面
深入研究和介绍。 "歌德" 这个译语就是田汉首先使用的。
五四运动以后,1922年郭沫若译的《少年维特之烦恼
》问世。郭译《维特》风靡读书界, 引起了我国的 "维特
热" 。继郭沫若之后, 其他人也纷纷翻译《维特》。郭译
最受欢迎, 在 1922 年至 1932 年的十年间, 郭译重印五
十次以上, 流传之广, 影响之大无与伦比。
1925年女作家黄庐隐发表了《或人的悲哀》, 从名称
到体裁, 从内容到情调, 都无异于中国的《维特》。
1928年,青年作家曹云松将《少年维特的烦恼》改编
成剧本。1932年, 茅盾把《少年维特之烦恼》写进了长篇
小说《子夜》里。
在抗日战争爆发前,歌德的重要作品除一两部之外 ,
几乎全译过来了。特别著名的作品, 甚至不只一种译本。
新中国成立后,重印郭沫若的旧译《浮士德》、《少
年维特之烦恼》等。新出版了朱光潜《歌德谈话录》、冯
至《歌德与杜甫》、《歌德研究论文集》等。
首都文化界人士于1982 年 3 月 20 日纪念歌德逝
世150 周年, 冯至在会上作了题为《更多的光》的长篇讲
话, 介绍了歌德的生平事迹。1994 年 5 月底至 6 月上
旬, 中央实验话剧院与歌德学院北京分院、中国艺术研究
话剧所戏剧工作室合作, 连续在北京演出了十几场歌德名
剧《浮士德》, 广受好评。

三、郭沫若与歌德

郭沫若早在1916 年就开始阅读歌德的作品, 他回忆
说: ”我们在高等学校第三年级上所读的德文, 便是歌德
的自叙传《诗与真》 " 。在郭沫若的译著中,歌德的两部
作品一一哲理诗剧《浮士德》、中篇小说《少年维特之烦
恼》占有重要地位。通过两书的翻译, 我们可以看出郭沫
若和歌德的关系以及歌德对郭沫若的影响。




《少年维特之烦恼》,郭沫若于 1921 年译出。次年
写出《 " 少年维特之烦恼 " 序引 》。郭沫若在《序引》
中明确指出自己与歌德思想产生共鸣的几个方面: 主情主
义; 泛神论思想 ; 对自然的赞美、对原始生活的景仰等。
经过好多年, 郭沫若对《少年维特之烦恼》 仍然不能忘
怀。他在 1942 年 7月13 日为新版的《少年维持之烦恼》
写的《重印感言》中说 :"这部书的译出己二十年了。……
读了这样的书, 似乎也能使人永远年青 .……谁能保持永
远的青春的, 便是伟大的人。 歌德,我依然感觉他的伟大。
…… " 郭沫若在这里给了歌德非常高的评价。
郭沫若在九州帝国大学二年级学习时, 张东蒜任上海
《时事新报》的主笔 , 因为郭沫若翻译歌德的《浮士德》
的一些片断, 张东蒜就约郭沫若为其学社的丛书把《浮士
德》译完。郭沫若感到非常高兴, 马上告诉了他的夫人安
娜, 大家喜出望外, 但不幸的是最初翻译的《浮士德》的
译稿遭了一次 "鼠灾",都被之老鼠咬坏了, 影响了他的翻
译工作进行。
郭沫若从 1919年开始翻译《浮士德》。他说 :“我
是在五四运动的高潮中着手翻译的。我们的五四运动很有
点象青年歌德时代的‘狂飙突起运动', 同是由封建社会
蜕变到现代的一代划时代的历史时期。因为有这样的相同,
所以和青年歌德的心弦起了共鸣 ,差不多是在一种类似崇
拜的心情中 , 我把第一部译完了。那时的翻译仿佛自己
在创作一样 , 我颇感觉在自己的一生中做了一件相当有
意义的事。 "( 《 "浮士德" 第二部译后记》) 书,由于
种种原因直到 1928 年才由现代书局出版。
郭沫若说 :"我开始做诗剧便是受了歌德的影响。
在翻译了《浮士德》第一部之后 , 不久我便做了一部
《棠隶之花》。 "(《革命春秋》73 页) 可以说 , 收
在《女神》第一辑中的三个诗剧《女神之再生》、《湘
累》、《棠禄之花》都是在歌德影响下写成的。 《女
神之再生》开头就引了《浮士德》结尾的诗句 :" 永恒
之女性 , 领导我们走。 " 《女神》 这个诗集的题名 ,
也很可能是出自歌德的《浮士德》。




《浮士德》第二部于1947 年 5 月初译完。从着手
译第一部到第二部译完差不多绵亘了三十年。为什么会
拖这么长的时间 ? 郭沫若说, 主要原因是 " 壮年歌德,
乃至老年歌德的心情, 在第二部所包含的, 我不大了解,
……甚至还有些厌恶。在这样的心境中是无法继续翻译
的。 "( 见《 "浮士德" 第二部译后记》) 到了1947年,
"我的年龄和阅历和歌德写作这第二部时(1779-1832)
已经接近, 而作品中所讽刺的德国当时的现实, 以及虽
以巨人式的努力从事反封建, 而在强大的封建残余重压
之下, 仍不容易拨云雾见青天的那种悲剧情绪, 实实在
在和我们今天中国人的情绪很相仿佛。就如象我在第一
部中我对于德国的‘狂飘突起运动 ' 得到共鸣一样,我
在第二部中又在蜕变艰难上得到共感。"
周扬在《悲痛的怀念》一文中曾谈到郭老与歌德 ,
"我们在谈话中, 偶然谈到了歌德。我想起恩格斯曾经
把歌德比喻为奥林普斯之神, 我面前的这位老人不也可
以比作泰山之神吗 ? 两个文化巨人确有相似之处。 文
思的敏捷和艺术的天才。百科全书式的渊博知识, 对自
然科学的高度热爱, 都是相似的。……但是比拟总是不
能完全切合的, 郭老和歌德到底不同。我对郭老说, 您
是歌德, 但您是社会主义时代新中国的歌德。这位《浮
士德》的译者, 昕了我的话微笑了。郭老和歌德一样是
文化巨人, 是自己民族的骄傲, 就这一点上也是想似的。"
我们认为郭老是一位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和奠
基人, 而十八世纪七十年代 "狂飘突进时期 "的歌德是
与他无法比拟的。

四、冯至与歌德

1987 年 12 月15 日受里夏德·冯·魏茨泽克总统
委托 , 联邦德国驻华大使韩培德在北京将代表该国最高
荣誉的 "大十字勋章" 授给我国著名诗人、翻译家 冯至
教授。表彰他在德国文学研究、翻译和教学以及促进中德
文化交流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这是我国文化界人士首
首次获得联邦德国最高荣誉勋章。




冯至在德国求学,专攻文学与哲学, 获博士学位, 冯
至从 1928 年起, 不断把世界文坛巨匠海涅和歌德的作品
介绍给中国读者, 并培养了许多青年学者。
1920 年 ,15岁的冯至读了《三叶集》, 开始知道了
歌德。 1924 年 19 岁时 , 他发表了译歌德诗《箜篌引》
和《迷娘》、《中德四季晨昏杂咏》组诗 14 首。
1939 年 7 月 ,冯至在昆明联大教书 , 开始比较认
真阅读了从学校图书馆借来的德国出版的 40 卷《歌德全
集》中一部分 .他自己手中还有袖珍本《歌德书信日记》、
爱克曼的《歌德谈话录》等书。他还翻译了歌德的长篇小
说《维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 (1988 年出版 )
1948年《歌德论述》由南京正中书局出版。
1957 年 ,歌德逝世 125 周年纪念 , 发表译歌德诗
《普罗米修士》、《掘宝者》、《维廉·麦斯特的学习时
代》 ( 摘译 ) 。
1979年撰写论文《〈浮士德〉海伦娜悲剧分析》 (
1980 年发表在《外国文学研究集刊》 ).
1980 年 10月访问瑞典 , 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皇
家文学、历史、文物科学例会上做了《歌德和杜甫》的讲
演。 (1981年 8月在《外国文学研究集刊》发表论文《歌
德与杜甫》 )
1981 年 6 月 ,由冯至率团参加了在古老的海德堡
大学举行的 "歌德与中国" 国际学术讨论会。
1982 年 3月在北京举行的歌德逝世 150 周年纪念
会上作《更多的光》的学术报告 ,6 月 1 日至 6 日,在
海德贝格参加 "歌德与中国一一中国与歌德 " 国际学术
讨论会, 冯至作《读歌德诗的几点体会》的报告。
1983年联邦德国驻中国大使修德曾向冯至颁发歌德
学会授予的 "歌德奖章"。 1984 年, 冯至还荣获了民主
德国授予的 "格林兄弟文学奖" 。
1988 年 3 月,《海德贝格纪事》发表在《新文学
史料》二期。
1990 年 2 月 3日 , 在《人民日报》发表《希望更
好地介绍歌德》 (致杨武能信)。
  1980年当选为瑞典皇家文学、历史、文物研究院外籍
院士。1981年当选为联邦德国美因茨科学与文学研究院通

讯院士。1983年获联邦德国歌德学院歌德奖章。1986

年获民主德国格林兄弟文学奖金。1986年当选为奥地利科

学院通讯院士。1987年获联邦德国大十字勋章和国际文化

艺术交流中心艺术奖。用其所得一万马克设立了“冯至德

语文学研究奖”。
冯至于1993 年 2月 22日逝世。
可以说冯至的一生是宣传、研究歌德的一生。

五、歌德的 "迷娘" 与《放下你的鞭子》

《放下你的鞭子》,是我国著名的话剧,是一部广场
街头剧 , 是抗战八年里演遍中华大地的爱国戏。它是中
国话剧史上, 一株艳丽的奇葩 !
《放下你的鞭子》的剧情是这这样的 : 一个场地传
来了声声锣鸣 , 只见一位老人 , 手上拿着铜锣 , 一边
引导着人们围成一个大圆场。把人群逐渐安定下来,老人
拿一把胡琴 , 拉起小曲儿来。他呼唤一个年记轻、体形
俏、面貌俊的姑娘 :“来!唱上一段!”姑娘应声唱道 :

"高梁叶子青又青,
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
先占火药库, 后占北大营。
杀人放火真是凶,
杀人放火真是凶,
中国的军队, 有好几十万。
恭恭敬敬让出了沈阳城 !"

……忽然 ,姑娘咳嗽起来,唱不下去了。老人抱拳向
四面观众哀求道 :" 这姑娘是我亲生女儿 !我们是在东北
沦陷后, 逃亡到关内来的, 没饭吃呀 ! 她是俄的…… "
群众一陈叹息,纷纷掏出些铜元往场心掷去, 老人连
连道谢之后,接着又操琴, 又要小姑娘唱下去。 几声琴音,
几声叙唱, 依然是姑娘因饥饿过甚, 不能成声。
老人一再呵斥, 他怒了,拿起长皮鞭将女儿狠狠抽打.
女儿柔弱不支, 躺倒在地。……
忽昕一声断喝 :" 住手! 放下你的鞭子!" 只见观众
中, 有二三个爱国青年, 由于正义的热血全身涌动, 愤慨
地站起来。冲向场内, 护住姑娘。全场惊呆 !
姑娘边哭边诉,边护住老父, 她说 :" 我们东北叫鬼
子占领之后, 可叫凄惨哪 ! 无法生活, 只有流浪、 逃亡,
无处安身, 没有饭吃, 过着饥寒交迫的日子……

一时间 ,全场青年情绪鼎沸 , 高呼起来 :" 我们不
当亡国奴 !"" 打回老家去 !""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 口
号声、高吼声 , 震动群山 , 回荡高空 , 有如向大地苍天
长吼 !
在广大观众中,《放下你的鞭子》属于我们民族自己
的土特产是必定无疑的了。然而, 它竟是从国外引进加以
改造而成的。它是根据歌德的长篇小说《维廉·迈斯特》
的第一部《维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中的迷娘的故事改
编的。 18 世纪未德国的迷娘和竖琴老人的故事被移植改
编为 20 世纪前期中国的《放下你的鞭子》中卖艺父女的
故事 , 这是歌德未曾预料到的。

原来的《迷娘》的故事情节大致是:一个名叫罗塔里奥

(Lothario,由男低音扮演)的老年吟游诗人(minstrel)

四处流浪,寻找他丢失多年的女儿。城镇上来了一帮吉普

赛人,在街头卖艺,并且强逼他们当中一个名叫迷娘

(Mignon)的女孩(女中音)表演舞蹈。女孩不愿意,一

个壮汉就用鞭子抽打她。威廉·迈斯特(男高音)路见不

平一声吼:“放下你的鞭子!”得到围观群众的热烈支持。

接着威廉用30塔勒银币赎出那个自小被拐卖的意大利姑娘,

让她女扮男装做自己的仆人。过了一段时间,两人陷入爱

河。后来一次城堡失火,威廉从大火中救出迷娘,并和罗

塔里奥一起照顾她恢复了健康。这时老人也恢复记忆,记

起自己是意大利罗塔里奥伯爵(Count Lothario),并且

认出迷娘就是自己被拐骗而失散多年的女儿斯佩拉达

(Sperata)。结局自然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皆大欢喜。


《放下你的鞭子》剧照

据《放下你的鞭子》的执笔人陈鲤庭讲 :"1930 年从
大夏大学毕业后, 到南汇县大团镇大团小学任教. 从1930
年到 31 年的一年多的教师生涯, 使我得以较深切地感受
到内地人民遭受的苦难与生活的动荡, 特别 我目击过城
镇逃荒的难民, 他们成群结队地要饭吃 一一当时叫作
‘吃大户 '的悲惨景象。这些感受 , 促进我在 1931 年
的暑假, 花了好几天, 在大团镇写了一个短剧, 题名为
《放下你的鞭子》。……在 10 月 10 日 这天 , 在南汇
县的游艺会上演出了这个戏。
1932 年春 ,我从南汇县转回上海执教 .……共同选
定《鞭子》作为节目演出的主要剧目。这此次演出时间是
1932 年中秋节, 地点在上海浦东劳工新村的礼堂 , 这次
演出效果意外地好,据参与讨论创作《放下你的鞭子》的
赵铭彝讲 :" 由陈鲤庭、姜敬舆和我三人共同讨论, 在一
天里写成的, 当时是为陈鲤庭在浦东南汇一次排演准备的
剧目。……这个戏作为‘剧联 ' 的街头剧最早的试作 ,
……这个剧本的形式大体根据‘南国社 ' 左明和万籁天
的设计 , 剧中江湖艺人的一套江湖话 , 原是万籁天从北
京天桥游艺场里采取来的。左明、万籁天的演出还是在舞
台上 , 我们改变在街头群众围观中演出 .左明、万籁天
两人所采取的剧本情节是根据德国文学作家歌德小说中一
个流浪艺人迷娘的故事, 他们演出时就用‘迷娘 ' 作剧
名。 "( 见赵铭彝《回忆左联戏剧家联盟》一文, 载《新
文学史料》 1979 年 2 月第二辑 )
歌德创造的精神财富 ,引起中国人民的共鸣 , 并改
造成为抗日爱国的有力武器, 这是歌德对中国抗日战争的
贡献。

2012,2,4于沈阳滑翔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04930.html

更多阅读

——与中国舆论监督网创办人李新德对话 网络舆论监督

——与中国舆论监督网创办人李新德对话李新德近照李新德简介1960年出生于浙江黄岩,1999年开始专门从事舆论监督报道,先后在《中华工商时报》、《中国改革报》任驻站记者,后到《工商导报》任记者。2003年创办中国舆论监督网,因利用网

转:杨武之、罗孟华培育儿子杨振宁的故事

1957年,杨振宁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由于贡献突出,他被世人称为“自爱因斯坦和狄拉克之后,20世纪物理学出类拔萃的设计师。”1971年,杨振宁又作为华裔美籍科学家第一个访问新中国,叩开了中美之间关闭了20多年的科技交往的大门。杨振宁所取得

歌德自传:诗与真

首页 小组 读书 电影 音乐 同城 九点 书籍电影音乐小组成员活动搜索 热评 排行榜 分类浏览 你好,请 登录或 注册歌德自传:诗与真放在你的blog里!译者: 李咸菊作者: (德)歌德ISBN: 9787801308474页数: 545

从东德看中国 东德与中国

中国和东德都是原来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成员,而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二者又走出不同路径。因而将二者捉凑一块儿,看看它们是如何从同流合污到二水中分的,对正在转型泥潭里苦苦挣扎的中国而言,自有他山之石的意义。上世纪九十年代,人类最伟大的事

!!她们的歌德 该死的歌德

她们的歌德□ 虎头“谁是歌德?”这肯定是全世界最多余的问题。约翰·沃尔夫冈·封·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1749—1832)一生跨越德国文学史最为壮观的“狂飙突进”、“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三大文学潮流,不仅是“古典主

声明:《歌德与中国 杨武能》为网友虎瘦雄心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