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湖 济南大明湖图片

大明湖

2013年9月13日,济南市大明湖。


大明湖门楼


大明湖一九五九年 郭沫若


大明湖舒同(东门题额)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作湖山一日主人 看万脉奔流 诸峰罗列

历唐宋百年过客 有少陵诗笔 曾巩文章


大明湖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大明湖门楼背面


湖光山色武中奇题


大明湖牌坊


大明湖石碑

石建于嘉靖庚戌 仆于嘉靖辛未 邑人重立 登州于书佃 书并记






大明湖风光


铁公祠

为纪念明兵部尚书铁铉,建祠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铁铉,河南邓州人,建文二年(1400)燕王朱棣举兵南犯,夺取帝位,当时铁铉镇守济南,屡挫燕军,后以兵败被俘,不屈而死。

院内小沧浪亭为历代名流雅会之地。回廊壁上,嵌有文人词客的吟咏石刻,清铁保书刻刘凤诰所作名对“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也在其间。

每当秋高气爽,平静的湖面上,时常出现济南八景之一的“佛山倒影”。


铁公祠翁方纲

湖尚称明 问燕子龙孙不堪回首

公真是铁 惟景忠方烈差许同心

清人严正琅撰联 公元一九九六年九月朱学达书

铁公祠,为祀明兵部尚书山东布政使铁铉而建,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后废圮,重建于1996年。祠内供奉铁公铜像,高2.3米,重1.8吨,造型传神,栩栩如生。铜像由铁公后裔铁明正先生捐资,雕塑家薄自洋先生设计。祠内壁上嵌有清代大书法家翁方纲手迹石刻,及当代书法家墨迹石刻,功力深厚,各有千秋,艺术价值颇高。


铁公铜像

浩气长存丙子仲秋 朱学达书


铁公祠记


重修铁公祠记


文皇东破济南城 鼓角连天草木兵

悬板无灵千古恨 铁公祠下一吞声

丙子季夏× 尚任诗一首 周××


万古千秋

铁公铸像落成 邑民


铁肩担道义 碧血照湖光

重修铁公祠纪念 丙子年夏


忠贞似铁

一九九五年


凡我铁氏后人,一定要忠于国家,忠于人民,为全民族安定团结,为国家繁荣富强,鞠躬尽瘁,努力奋斗。

铁铉公第二十二代孙铁明正 一九九五年十月十五日


策励守城 气吞伏版才能优裕 志节坚刚

清乾隆特赐忠定谥辞 岁次丙子秋杪邹振×书丹


小沧浪亭两窗都转旧额 丁未二月 觉罗崇思补书


小沧浪亭

花柳轻摇沧浪外

佛山倒映明湖中


小沧浪


沧浪荷韵董其昌

环城纳湖月

五柳在门墙

集散氏盘文得十字 书以为联


蒙山雨润


蒙山雨润

小沧浪亭品茗

小沧浪亭为水榭式园林古建筑,始建于清代乾隆五十七年(1792),因仿苏州沧浪亭而得名。

小沧浪亭三面荷池环绕,一面临湖,荷柳辉映,环境优美,为历代文人雅士聚会品茗之处。清代诗人刘凤诰和书法家铁保曾于此宴饮吟诗,留下“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传世名对,现镶嵌于铁公祠西门两侧壁上。

漫步湖畔石径,与亲朋知己,在亭内品茗小坐,聊天畅谈,茶香在口,荷风扑面,观鱼跃鸟飞,湖光山色,其乐无穷。细雨时分,远山近湖,烟水苍茫,正应了“蒙山雨润”的景致。


刘鹗著老残游记 第二回历山山下古帝遗踪节录

公元贰仟零壹年岁次辛巳暮秋 欧阳秉森书


佛山倒影辛巳暮秋 欧阳秉森


辛稼轩纪念祠

稼轩祠始建于清光绪十年(1901),曾是李鸿章生祠,20世纪60年代改为稼轩祠。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历城四风闸人,历任南宋地方行政长官,一生力主抗金,恢复中原。他将一腔爱国热情付诸笔端,一生留有词作六百多首,词风豪放雄健,后世评他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

现稼轩祠内有稼轩词社、停云堂、集山楼、多媒体文化展示厅等,充分表现了辛弃疾报效国家、收复失地的豪迈情怀、词作风格和人格魅力。


辛稼轩纪念祠陈毅题


义胆忠魂

烟柳斜阳归去 东南馀半壁

云山故国望中 西北是长安


辛弃疾纪念祠

铁板铜琶 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 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辛弃疾纪念堂补壁 一九五九年秋 郭沫若


辛弃疾纪念祠一九五九年夏 郭沫若


辛弃疾铜像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

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身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词破阵子 乙丑年夏月


辛弃疾

抗金护国艺术豪放

弃疾词才齐名东坡

为辛弃疾题 一九八零年 舒同


郁孤台下清江水 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 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

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予 山深闻鹧鸪

稼轩词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关天骏书


乘风好去 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稼轩词句


绕床饥鼠 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 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 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 眼前万里江山

辛稼轩词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乙丑夏李山大 黎华


何处望神洲 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 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辛弃疾词 己丑夏月 历下国英书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稼轩句 王国维喻为治学境界 增庆


词饮豪爽齐坡老

德慕清刚哭晦翁

辛弃疾纪念馆惠存雅正 重庆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贺撰联


溪边照影行 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 人在行云里高歌谁和余 空谷

清音起非鬼亦非仙 一曲桃花水

录辛弃疾词生查子独游雨岩丁卯初夏 朱学达


历山济水毓杰雄 曾擒叛酋敌帐中

身经播迁常饮恨 胸怀规复不世功

北来志士惟报国 南渡君臣苟安容

美芹万言遭沮抑 只留豪词写心胸

辛巳岁杪 读稼轩文集观其美芹十论 于选将用兵之道 顺逆之理

消长之势 技之长短地之要害 条分缕析纲举目张 诚济世之宏著

也 惜为权臣和议所沮不能施其弘杼 惜哉

越六岁 丙戌岁朝八十又八叟仲武捡旧作书于××


臧克家撰联


马公愚撰联


郭沫若撰联


毛泽东与辛词


集山楼

天泽名仕汇

寄意群芳争艳处

钟情碧玉竞泽时


集山楼元章

湖山钟秀英杰出 仗剑入敌垒 气吞胡虏

怒发冲冠肝胆剖 词风开豪放 雄视千古


天泽名士汇


晏公庙

晏公庙是纪念春秋战国时期名相晏婴的祠堂,始建于光绪庚寅年,于二○一一年重修开放。

晏婴(前578~前500),字平仲,齐国夷维人(今山东莱州)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晏婴事齐五十馀载,历任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朝卿相,史称“其政用贤,其行爱民”,廉洁无私,节俭力行,忧国忧民,内辅国政,外图霸业,孔子评价说:“救民之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司马迁曰:“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祈慕焉。”

晏公庙以晏子的“贤”和“智”为主要表现点,透观他博学足识、刚柔相济、勤政廉洁、持身力节的传奇故事,铺展这位齐国贤卿智相大智大勇、富国爱民的一生。

晏公庙

光绪庚寅秋月 閤街公立


晏公庙光绪庚寅秋月 閤街公立

先贤开霸业

后学继遗风


行补三君

谋于上 不违天 殚思为国

举惟贤 皆有道 尽智导民


行补三君中石


齐天贤相

和顺亲民三朝相

清廉睿智第一臣


然高直沉默 耻为倾侧之行不与俗和 绝于趣向之情常慕晏平仲 东

里子产之为人自以为博物不如也

南阳文公郑君之碑


救民之姓 行补三君

孔子语 中石


管仲以其君霸 晏子以其君显


晏子名婴字平仲 齐之夷维人也为相五十馀年 廉洁无私节俭力行

爱国忧民内辅国政 谦恭下士屡谏国君 外图霸业不辱使命 能言善辩

摄服诸侯 孔子曰救民之姓而不夸 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 太

史公感慨曰假令晏子而在 余虽为执鞭 所忻慕焉


晏子即齐相 节俭力行不受白狐之裘 玄豹之冠食不重肉 妾不衣帛

衣苴衣 居陋室 行己而无私见贤而进之 见不善则废之直言而无讳

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 进思尽忠退思补过 一心事三君 独立不惭于

影独寝不惭于魂 贤臣死君王为之哭 虽史称管晏 然谁能出其右矣


夫齐之文化 上承东夷傍及商周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群星灿烂 人

才辈出崇尚改革 一以贯之对外开放 兼容并包广开言路 百家争鸣

稷下学宫贤达汇之 两世雄才兵家宏峰 下及治世影响恢弘 故得以九

合诸侯力兴霸业 一匡天下其多元务实 会通尊贤智慧尚功之特性 实

乃华夏文化之重也且贯古通今 可资鉴矣

辛卯年三月于大明湖 撰文并书 张涛正


晏平仲婴者 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 庄公 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

既相齐食不重肉 妾不衣帛 其在朝君语及之 即危言 语不及之即

危行国有道 即顺命 无道即衡命 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史记管晏列传 辛卯端午 刘绍刚

南丰祠

为纪念宋代著名文学家曾巩而建。曾巩(1019~1083),江西南丰人,字子固,号南丰先生。于熙宁四年(1071)任齐州(济南)知州。曾巩就任时,政治清明,关心民众疾苦,治理水患,并在大明湖修建亭、台、堤、桥,使之成为旅游景点。

曾巩字子固,北宋建昌军南丰人,生于真宗天禧三年(1019),仁宗嘉佑二年(1057)中进士。历官太平州司法参军、馆阁校勘、集贤校理、英宗实录院检讨官。出通判越州,历知齐、襄、洪、福、明、亳诸州。元丰三年(1080)留判三班院,迁史馆修撰,五年(1082)拜中书舍人。六年(1083)病逝于江宁府,享年六十有五。

曾巩为政廉明,所至兴利除弊,翦灭凶顽,关心民瘼,发展生产,深得黎庶拥戴,曾氏业绩尤在文章。其文“温醇典重,雍容平易”介于欧阳修、王安石之间,卓然自成一家。并与欧阳修等人一起,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作出了杰出贡献,被后世尊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著作有《元丰类稿》和《隆平集》等传世。南宋理宗时,追谥“文定”。

熙宁五年,曾巩知齐州,他疾奸急盗,兴修水利,改道筑桥,颇有政绩。卸任时,“州人绝桥闭门留之,至夜乘间乃得去。”齐州人民视之为“北宋一灯”。清代时,修祠以纪念。

后,祠废。公元一九九四年恢复重修。


南丰祠

作湖山一日主人 看万脉奔流 诸峰罗列

历唐宋百年过客 有少陵诗笔 曾巩文章

曾巩任齐州九百卅周年纪念 ×城光×癸巳夏月


南丰祠武中奇题


南丰祠

北宋一灯传作者

南丰两字属先生


南丰祠癸酉新春 朱学达题


曾巩木雕像

此雕像是由一株产于江西省南丰县高2.5米,直径1.1米的千年古香樟精雕而成。

设计者:山东省济南市簿自洋先生

雕刻者:江西省南丰县张宜祥先生


南丰戏楼启功

书韵如闻小玉唱

茶香留待老残游


一峰孤起势崔嵬 秀色挼篮入酒杯

灵药已从清露得 平湖长泛宿云回

翰林明月舟中过 司马虚亭竹外开

我亦退公思蜡屐 会看归路送人来

南丰先生诗鹊山 甲戌年夏日启后


静宜人事拙

闲觉道腴真

录曾巩句 甲戌振亚


密竹娟娟数十茎 旱天潇洒有高情

风吹已送烦心醒 雨洗还供远眼清

新笋巧穿苔石去 碎荫微破粉墙生

应须万物冰霜后 来看琅玕色转明

曾子固诗南轩竹 甲戌仲夏子下朱学达书


朱弦鼓舞逢千载 白羽吹摇慰一方

曾公齐州仁风厅原句 南丰祠重建纪念徐北文


曾子文章众无有 水之江汉星之斗

王安石句 于太昌


惟公文为世表 识在人先愤道之息 志于必传

孔武仲祭曾子固文 时甲戌夏 如璘


高风足式

曾子固先生像赞

亟民是怀仁者风 迹发迟早或不同

文著政举恵东鲁 庙貌肃然忆南丰

甲戌七月 济南后学仲武并书


偶徇一官偷禄计 便怀千里长人忧

曾巩句 岁次甲戌六月逢南丰先生九百七十五周年诞辰 又其知齐

州已九百廿二年矣 谷风并志


曾巩读书图

丙戌年秋日 曾巩纪念馆赠济南大明湖公园南丰祠小华画

北极阁

又名北极庙。始建于元代至元十七年(1280)。明清两代皆曾重修。内塑有真武(玄天上帝)等塑像群。明成化元年(1460),增建启圣殿(供真武父母)。一九八三年恢复重建北极庙,前殿塑有真武神君等诸神像十九尊,壁上绘有精美传神的壁画,启圣殿塑有圣父圣母等神像,壁上绘有乐伎祝寿图。此阁筑于高台之上,气象巍峨,可以瞭望全湖风光,是登高胜地。


北极阁

宫中下见南山尽

城上平临北斗悬


大明湖 济南大明湖图片
北极阁己未年仲冬 周福森书


位极天枢


父母天长

启圣殿亦名父母殿,供奉真武神君父母。原殿明成化年间(1456)增建,内有真武神君父母彩塑坐像及侍女像,绘有壁画“乐伎祝寿图”,殿内匾额为刘海粟先生题写。


父母天长刘海粟 年方八八


藕神祠院门


藕神祠大殿


藕神祠丁丑仲春 王凤峤书

藕神祠

一盏寒泉荐秋菊

三更画船穿藕花

是也非耶 水中仙子荷花影

归去来兮 宋代词宗才女魂


藕神彩绘像


齐州北水门记宋·曾巩

济南多甘泉 名闻者以十数其酾而为渠 布道路民庐官寺无所不至

潏潏分流如深山长谷之间 其汇而为渠环城之西北 故北城之下疏为门以

泄之若岁水溢 城之外流潦暴集则常取荆苇为蔽 纳土于门 以防外水之

入既弗坚完 又劳且费 至是始以库钱买石 僦民为工因其故门 累石

为两涯其深八十尺 广三十尺中置石楗 析为二门扃皆用木 视水之高

下而闭纵之于是内外之水 禁障宣通皆得其节 人无后虞劳费以熄 其

用工始于二月庚午而成于三月丙戌 董役者供备库副使驻泊都监张如纶

右侍禁兵马监押伸怀德二人者 欲后之人知作之自吾三人者始也来请书

故为之书是时熙宁五年壬子也 太常博士充集贤校理知齐州军事曾巩记

二零一零年一月 陈梗桥书


北水门上汇波楼


汇波楼一九八二年


明湖居(面湖)


明湖居(背湖)


明湖居陶钝

书韵如闻小玉唱

茶香留待老残游


吟思艳于花上露

神姿翩若座中云


超然楼

超然楼是一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楼阁式建筑,建筑面积5673平方米,楼高51.7米,上下共七层,远远望去,那曲线优美的屋顶交错重叠,轻巧灵动的歇山重檐,鸟翼伸展的檐角,恰似展翅欲飞的大鹏,由于楼的栏杆及外表全部覆铜瓦,阳光照耀下,流光溢彩,金色灿灿。超然楼结构精巧,布局美观,巍峨挺拔,气势雄浑,不论从哪个角度看,都给人以和谐的快感,因而被誉为“江北第一楼”。


超然楼中石题


湖光山色乾隆御笔


超然致远


齐烟岱云

雁起超然


寄兴超然物外

承天德化心中

中石


木雕“泉城揽胜”


木雕“万马奔腾”


泰山玉

五风十雨成丰岁

万水千山入画图

集两周金文写之 丙辰冬至前一日林×年六十九



泰山玉


栏杆拍遍稼轩句 黄永玉书 庚寅

青杏园林鞠明三径

白蘋洲渚木落双溪

戊子孟冬 月 福厂王褆


超然楼

窗含东海蓬瀛雨

槛俯南山岱岳云


超然楼


乘兴登斯楼 依栏极目远山如云 平湖若璧似可见大河入海 长江翔

鹤豫章落霞 洞庭皓月且遥想嘉兴烟雨 越秀镇海浔阳琼浆 蓬莱蜃景

不妨静心品味 崇丽诗情天一书香 大观绝对甲秀名联 更当一一数点

东昌光岳 热河文津金陵阅江 长安钟鼓 顾盼间尽收九州瑰楼胜概

临风揖历下 凭轩凝眸古柳摇翠 新荷映红尝忆及虞舜躬耕 扁鹊巡

医邹子论辩 伏胜传经 更记得稼轩豪气易安清愁 少陵绝唱松雪丹青

最宜把酒清吟 子固雄文无咎雅赋 云庄乐府中麓词曲 尚待比比激赏

沧溟古风 阮亭神韵留仙说狐 铁虚记游 遐想时顿领济南名士风流

邑人荣斌撰联 庚寅冬 张仲彦书


畅怀

对酒不觉瞑 落花盈我衣

醉起步溪月 鸟还人亦稀


静观

半湖月色偏宜夜

十里荷香已欲秋



灵璧石


壹川风露荷花晓

陆月蓬瀛燕作凉

己丑年 录曾巩对联 百岁老人孙天牧


大明湖赋

千秋明月照荷柳 一鉴澄湖知雨风 题记

源源汇众泉之水 浩浩吞济泺之洪北枕鹊山 南拥濯缨 自北魏成其貌

于盛唐扬其名 宋廷重建廊榭金人始称大明 经历代整治修缮 至清愈显

俏姿丽容似明镜一面 映世代宠辱兴衰如诗画一帧 载几多贤才寸衷

李太白泛舟鹊山湖 留湖光摇山碧之妙句杜少陵赴宴历下亭 抒济南名

士多之真情曾巩避暑感叹 最喜晚凉风月好溪亭日暮藕花深处 李易安醉

吟如梦令乾隆帝风流三顾 传烟雨濛濛赏夏荷抚琴点翠恋幽馨之佳话 铁

保偕师友雅聚扬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之盛名王渔洋水西桥畔

卧吹笙何子贞芦花风里快扬舲 文人荟萃客如织诗词书画芳尘凝

揣历史记忆 映现代文明于欢笑中亦闻叹惋 于晟像中亦见隐影 感楼

高高林立诧风啸啸魃狞 叹湖逡逡而超载忧禽啼啼而隐翎

逢盛世春雨涤苍穹 扩东湖高歌圆众梦破粗陋残旧 兴六园九岛 驱枯

腐浊污展湿地风情 选四海石木增八大景观 承古韵融今风 精铸城中明

镜看今日之明湖 曲径通幽溪桥相映 瑞鸟翔集草木葱茏 至若细雨飘

渺水天一色 染绿洇红轻纱淡掩 如幻似梦每当华灯初上 水浮琼楼玉

宇一湖珠耀瑛闪 堪称人间仙境花枝扶疏碧浪欢 画舫穿行喜气萦 久于

车喧尘嚣心灵渴望轻松 吾今偕友游湖上饮雨荷茶 品莲子羹 醉诗画情

神邀历史名贤同赏新湖月明 漫步百花堤看沙鸥掠波 听静柳蝉鸣 超

然致远姹紫嫣红 物阜民丰悄问曾太守 可比鱼戏一篙 鸟啼千步诚询

五柳公可胜江天欣晚晴 花浓田野明陪老残访佛山倒影 盼君觅新意续写

游记与稼轩谈诗论剑 感悟国兴方百姓幸求松雪道人铺楮挥毫 绘水墨明

湖颂今朝请老舍金口改评 今日之湖已大矣明矣唤黑白二妞 唱梨花大鼓

新声今古相融 共谱明湖日兴荣

二○一一年夏于泉城 孙春亭撰书


近水亭台草木欣 朱楼百尺会波濆

窗含东海蓬瀛雨 槛俯南山岱岳云

柳色荷香尊外度 菱歌渔唱座中闻

七桥烟月谁收却 散入明湖已十分

明杨衍嗣七律超然楼一首 庚寅上元日古×州高小岩


超然楼东侧之名士阁、博艺堂


超然楼西侧之聚雅斋、贺胜斋


名士阁之鸟瞰


聚雅斋之鸟瞰


明昌钟亭

金钟鸣处蛙声静

璧月升时客梦清


明昌钟亭癸酉年春 启×


明昌钟

此钟铸于金代明昌年间,距今800余年(1191~1996),因而被命名“明昌钟”。古钟重约8吨,铁质,高2.4米,外径1.8米,上面铸有八卦图案。顶有龙形钟纽,“晨钟暮鼓,声闻四乡”,“黄钟大吕之音”,给人们带来平安吉祥。


明昌钟亭记


湖鼎广场


明湖宝鼎

“明湖宝鼎”为两耳三足铁鼎,通高2.3米,直径1.5米,重量3.5吨。鼎体及三足上铸有凤纹图案,以展示悠久的大舜文化。

鼎上铸有宋代“苏门四学士”之一的晁补之所著“北渚亭赋并序”等文字,共1068个字。

“明湖宝鼎”通体金黄,古朴典雅。其艺术性之高及体量之大,皆堪称济南之最。

此鼎铸成于一九九八年农历六月。


宋朝晁补之 北渚亭赋并叙
  北渚亭 熙宁五年集贤校理南丰曾侯守齐之所作也 盖取杜甫宴历下亭

诗以名之所谓东藩驻皂盖 北渚凌青河者也风雨废久 州人思侯 犹能道

之后二十一年 而秘阁校理南阳晁补之 来承守乏侯于补之 丈人行 辱

出其后访其遗文故事 仅有存者而圃多大木 历下亭又其最高处也 举首

南望不知其有山 尝登所谓北渚之址则群峰屹然列于林上 城郭井闾 皆

在其下陂湖迤逦 川原极望 因太息语客 想见侯经始之意旷然可喜 非

特登东山小鲁而已乃撤池南苇间坏亭 徙而复之或请记其事,补之曰 赋

可也作北渚亭赋 其词曰
  登爽邱之故墟兮 睇岱宗之独立 根旁礴而维坤兮支扶疏而走隰 跆琅

邪与距野兮梁清济而北出 前湠漫而将屯兮后嶊嶉其相袭 坯者 扈者

峄者垣者 礐者 磝者障鲁屏齐 曰惟历山或肺附之箕 拱环连势 厓

绝而脉泄兮万源发于其间 谷射沙出浸淫潗濈 瀺灂汩泌澎鼻渤潏 忽

瀵起而成川经营一国 其利汾浍防为井沼 壅为碓硙得平而肆 乃滉漾

而滂沛经民闾而贯府舍兮 潴为池之千亩惟守之居 面岩背阻 邈闉阇之

遗址兮肇嘉名乎北渚 悲经始之几何兮牛羊牧而宇颠 非境胜之为难兮

善择胜之为难尝试观夫其园 千章之萩合抱之杨 立而成阡 跻历下之岧

嶤望南山之孱颜 修干大枝出櫩造天 藐砠岫之蔽亏乍髣髴其云烟 思

仙人之楼居尚轻举而高翻 盍驾言其北游登斯渚而盘桓 冈峦忽其翔舞

萩杨眇以如箸抚千里于一眒 收城郭乎环堵其下陂湖汗漫 葭芦无畔 菱

荷荇藻蘅荃杜茝 众物居之浩若烟海 岁秋八月草木始衰 乃命罾罟

观渔其脽鸣榔四合 方州顺涯鲿鲤窘乎深塘兮 鸿雁起于中泜 复有桂舫

兰枻浮游其中 榜歌流唱自西徂东 纤饵投隈微鳞挂空 客顾而嬉 倾

盂倒锺明月出于缺岭 夕阳眇其微红天耿耿而益高 夜寥寥其方中 骇河

汉之冲波披海岱之泠风 恐此乐之难留兮愿乘槎乎星渚 期韩终与偓佺兮

采芝英乎瑶圃庶忘老而遗死兮 路漫漫其修阻 于是酒酣太息 中座语客

曰自昔太公 奄有此邱是征五侯 桓公用之攘狄尊周 方其盛时 山河

十二号称东秦 临葘遨乐 中具五民秋田青邱 实囿海滨而薛又其小邑

也区区之赋 食三千人其强孰与比哉 观华不注朅其孤巘 虎牙傑立

芙蓉菡萏 尚想三周追奔执韅 下车取饮仅以身免 困责质于萧同 尚和

私乎纪甗而齐自是亦不竞矣 夸夺势穷虽强安在 事以日迁而山不改

则物之可乐固不可得而留也 认而有之来不可持 所玩无故 去何必悲

此齐侯之所雪涕而晏子之所窃嗤也 今我与客论古人则知迷 属有感而歔欷

岂不重惑也哉仕如行贾 孰非逆旅 托生理于四方固朝秦而暮楚 曾无

必于一笑尚何知乎千古 于是客辴然喜再拜举觞而前曰 凡主人言 理实

易求而我旷然 已忘昔忧使客常满 使酒不空请寿主人 如汉孔公 主

人亦辴然喜受饮反觞 执客之手而言曰诗固有之 未见君子 忧心忡忡

既见君子云胡不乐 再拜洗觞而酬客 舍然大笑

济南市大明湖公园管理处于一九九八年夏历六月二十四日

枣庄市金属工艺厂铸造


月下亭

数点雨声风约住

一帘花影月移来


得月亭丙戌清和月 高小岩时年八八

波静佛山观倒影

莲开亭丽湖中央


得月亭癸未夏 刘炳森

翠柳映佛山 荷香溢泉城 似瞻赵伯驹弟兄画图

名贤留胜迹 绝唱启后人 若读刘铁云祖孙诗文

公元两仟零零年冬月 欧阳秉森并书于大明湖畔


海底世界入口


一竿亭刘炳森

杏花含露团香雪

竹影侵云拂暮烟


竹港清风启功

水唯性淡真吾友

竹解心灵是我师


鱼鸟沉浮

北渚横苍色

南山印翠痕


水木明瑟吴泽浩


竹净堪居鹤

荷香欲醉鱼


悠然亭中石题

写意荷丛梳绿柳

抒怀叶底洗红莲


绕屋岚光三径客

满帘风雨一床书


万顷月波秋雨后

一篝烟翠夕阳间


涵清

月转花间影

风书水上文


鸳鸯亭


柳岸春深米芾


雨荷厅

山色只宜远处看

竹香时向静中闻


微风笛韵凉于水

静夜情怀澹若秋


雨荷厅

虚竹幽兰生静气

和风畅日契天怀

兰有群清竹无一曲

山同人朗水与情长


听雨观荷

夏日听雨 珍珠落玉盘 声声入耳戏游龙

辰时观荷 翡翠披霞光 朵朵映目引采凤

乙卯年荷月 雪启撰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诗句 辛未之夏 学达


明湖楼


明湖楼刘海粟 年方八十八岁


迎旭

春水船如天上坐

秋山人在画中行


玉斌府

学为儒宗行为士表

冠乎群彦简乎圣心


含烟柳残钓金龟

带露荷花嬉白鹤


石壁开精舍

瑶华振雅音


佑贤辅德

凤质龙文光华相映

景风淑气仁寿同登


涤砚波间鱼唼墨

吟诗花下句含香

己丑年之夏月 燕京和芝生题


部分家具


石壁桂藤通篆意

桐荫滴露聆琴声


得山水清气

极天地大观


鱼戏新荷动

鸟散落馀花

戴月


雅言诗书执礼

益友直谅多闻

己丑年夏 李骏昌书


耶溪采莲女 见客棹歌回笑入荷花去 佯羞不出来

唐李白诗越女词 己丑年夏 张仲亭书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漏一“云”字)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岁在丁酉年春月 林劬深


竹曰虚受益

松以静延年

岁次己丑夏月


问山居八大山人

因山左舍坐游此

激水为湍俯听之

子贞何绍基


荷香村萧龙士 九十八叟


湖山一览八秩××仲武


狎鸥雨燕寐翁 沈曾植印


与谁同坐轩邓石如

还是当年芳草绿

游船队结擢歌声


白云明月皆由我

碧水青山欲赠君


静花堂八大山人

槛外时飘蕉叶雨

帘前不断芰荷风


七桥风月秋柳含烟明昌晨钟竹港清风

稼轩悠韵超然致远曾堤萦水鸟啼绿荫


碧渠书屋

月影窗前静

琴声雨后清


尚泉雅居米芾

尚大匠遗韵

品风荷雨泉

壬辰二月 撰并书传公


遐园


寒舍雅集

花雨随风散

书声隔竹消


藕香榭


晨风莲花香远

朝日古木影长

舒安


宛在中央

平铺鸭绿和烟重

淡染鹅黄着雨轻


画境舫

一湖山色藏清镜

四面荷花扑画船


绕堤柳借三篙翠

隔岸花分一脉香


五柳堂前高士

桃花源里人家


破半日功夫清书检画

同两三知己道古论今


养云


湖平波不起

天阔月徐行

一九九八年十月 惟崧书陆放翁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05158.html

更多阅读

大明湖美丽的传说四 美丽的大明湖作文

大明湖美丽的传说(四)“皇上,您还记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吗?”这句差不多国人都知道的电视剧“还珠格格”里紫薇向乾隆皇帝说出的一句著名台词,其中里面讲到的大明湖指的就是山东省府济南的大明湖。笔者不想写传说中当年乾隆爷微服私访

趵突泉 济南趵突泉门票多少钱

趵突泉济南城内百泉争涌,向有名泉七十二之说,济南因之又称泉城。济南的众多涌泉构成了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其中尤以趵突泉为冠,居济南七十二名泉之首,被誉为“天下第一泉”,是泉城济南的象征与标志,与千佛山、大明湖

济南市情中文导游词 济南大明湖中文导游词

   (2011-06-19 00:14:50)标签:导游词导游考试山东省旅游分类:★全国中文导游词各位朋友,早上好!热烈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泉城济南参观游览。济南是山东省的省会城市,是全省的政治、文化、科研、教育、交通等中心。它位于山东省中西部,南

声明:《大明湖 济南大明湖图片》为网友一步杀十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