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编剧攻略》——编剧是怎样炼成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导读

读《编剧攻略》——编剧是怎样炼成的

最近与剧作家李先生交谈关于电影剧本创作的有关问题时,李先生问我看过黄晖的《编剧攻略》没有,我说没有,他说你应该看一看,他的讲座有很多内容对你会有启示的。

黄晖是著名编剧,“恰同学少年”与“血色湘西”的剧作者。现又被新浪论坛的编剧天下“编剧梦工厂”特邀为“常驻大使”。黄先生大才,自谦为山寨版编剧(所谓山寨,用在这里是指业余编剧的代号)。“编剧梦工厂”有个QQ群,他也常在那儿指导和回答山寨编剧们的学习与疑问。据说要加入这个QQ群,必须是新浪“编剧天下”的版友并还有附加条件:必须在编剧天下版发有个人作品帖一份。要求最好是剧本,发表拍摄与否不论或大纲小说也可。

我还是迫不及待的看了黄晖先生的《编剧攻略》——编剧是怎样炼成的。第一部分就是12万多字,整整看了一天。确是受益自然非浅。自己觉得有必要写点多少年不曾写过的学习心得,拉拉杂杂无非自审自律,以求励精图治。

造梦与破梦

关于造梦。其实人人都在造梦。梦想成为时代的骄子,梦想成为一面面旗帜,梦想拥有人生的一切(包括福禄寿权财色)一个编剧的梦想是什么?很简单,却又是那么神圣高不可攀:能否写出合格的剧本,能被拍成影视剧本并被观众所喜爱。按说我涉足这个梦场时间是比较早的,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写过几个戏剧本。当然那只是那个年代的“捧场作戏的戏作”或叫“乡里狮子村里舞”。况也只是一阵风吹叶落泥尘。随后商海大战搁笔多年。进入新世纪后,什么时候忽然心血来潮,又涉足到这个梦场,味道就不同了,多少带有些市场观念与拜金的阴谋心理了。不知天高地厚,不知头重脚轻根底浅,不知小姑是奶奶生的。因造梦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理,就是黄先生所说的“山寨编剧都患上自大症”。所以黄先生说:“山寨编剧之所以自大,是因为还不懂得戏剧,不懂得好坏,当然,更不懂得编剧到底应该怎样才算成熟与合格。”“一个编剧成熟的标志,就是对任何人提的意见,都能从心里毫无保留、毫不反感地接受(而不仅仅是出于表面的礼貌),当你具备了这种心态的时候,你就快成好编剧了。”毫无疑问,缺乏这样的心态,十个梦就有十一个破灭。老实说,我与这种心态确是有很大距离。

关于破梦。“梦想不能不切实际”,而实际上是梦想总是不切实际。正因不切实际才叫破梦。黄先生告诫“山寨编剧们”需要认清现实,特别是要认识自己的差距与不足,从而奋起直追。

以我之见,极大多数山寨编剧们的惨败是显而易见的。肥皂泡沫满天飞尽管五颜六色,瞬息即破灭。

现实又是不容忽视或不得不承认的事实。剧本与小说的区别、剧本创作的规定、剧本大纲的撰写、人物刻画、剧本市场等等,这些要素就是熟练掌握了,你也不一定能成功。因今日的剧本市场“自由投稿拍摄的影视作品,绝对是凤毛麟角”,山寨编剧的数量百倍千倍于专业编剧,但真正被投拍的影视作品中,自由来稿的却只有专业编剧作品的百分千分之一。倒挂的比例是一瓢冷水泼在山寨编剧们头上,是该清醒一些。

想当编剧,最好要有老师教,这话不无道理。靠自己摸索或闭门造车。这个学习的路程太长。除非你敢自称是万里挑一的编剧天才。谁敢打肿脸充胖子呢?好老师也难找啊!

这是一个发人深醒与有趣的题目:中国影视市场到底需要多少编剧?

黄晖先生的答案是300名左右。他做了一个分析统计推算:“中国大陆播映的电视剧每年约13000集。省级以上购播的约7000集,剩下的6000集可以直接划入未被市场接受的废品之列。”“市场真正购买过的电视剧产品,每年不过300部。一个合格的电视剧编剧,一年创作完成一部二十多集的电视剧本,似乎应当算正常工作量吧?如果是,那么,中国大陆目前需要的电视剧编剧,也就是大约300名。”你能成为这其中的一员吗?他说,今天,到底有多少编剧爱好者正在尝试写电视剧本?一万人?十万人?还是更多?他要问的仅仅是:你,能成为三百分之一吗?如果你想在这个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那么,恐怕你得问自己:你,能成为百分之一,甚至五十分之一吗?如果这算是居心叵测,打击新人,那就算我打击好了。因为如果你不具备应付这样严酷竞争的心理准备,你还是趁早别趟这趟浑水的好。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黄先生直面现实的忠告。

我曾经遇到过不少好心朋友的劝告,不要写剧本了,你是写不出头的!十八般武艺件件皆通,并不是武林高手,孙悟空只是会金箍棒,猪八戒只能拿钉耙。换了就没戏了。你的善长是诗歌小说,舍主求次,浪费时间得不偿失。我承认他的话有道理。为什么一直当耳边风呢?

尽管写剧本如不能进入市场进入拍摄与观众见面,这个剧本是没有生命力,且有垃圾制造商的嫌疑。

但我仍然有我的哲学观点:戏如人生,人生如戏。写戏与写诗歌小说一样,都是文学文艺范畴。哪一个文学类别都不好写,都有其自身的特定规律与约束。写作的路上都布满了荆棘。要想泅渡到彼岸,都要与风浪搏击与艰难作斗争。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功利是需要的,甚至是追求的,但也应考虑可以抛开,如果为了一种执著,一种自信,一种偏爱,一种自我挑战,为什么不可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呢!这是我近年来写电影电视剧本的理由。也是弗西西推石的理由。

功利与炼钢是有区别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高温冶炼。编剧是怎样炼成的?同样也要高温治炼。

黄先生给我们讲了一系列冶炼的思考与必须遵循的规律。

剧本必须围绕一组中心人物关系,讲一个完整的故事,而不是列举现象。(这即是一种病态)

剧本故事必须是“猫坐狗垫”的故事。也就是说戏剧故事讲的,不是生活的常态,而是生活的特殊。戏剧情节要求“反常”,顺势而为不是戏,反常才是戏。因为戏剧讲故事,目的在于表现人物的情感、性格与由此带来的命运,没有了情感动机的行为,观众不会接受。故事情节只是吸引观众看下去的手段,人物情感和人物个性才是打动观众的根本原因。

戏剧不光要有故事,它真正要做的,是探索人性、表达人情,故事情节只是人物情感与性格的载体而已。离开了人物情感与人物性格,故事就没有了立足点,失去了意义。戏剧要求主情节与主情感之间必须形成紧密关系,主情节引发主情感转折,主情感的选择又带来情节的变化,二者互为因果、互为成败。

戏剧通过故事情节,表现人物情感,而人物的情感,会组织成全剧的人物关系。戏剧的发展过程,其实就是人物关系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难道不也是自己进化的过程吗?)

所以,黄先生认为,剧本有一个简单规律,你设置的情节事件,最终都应该落在剧中中心人物的关系变化上,每个重大情节段落,都必须以中心人物的关系进入新的阶段为标志。而一旦中心人物的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就是一个情节段落完成了。剧本的一切因素,最终都要服务于戏剧主题戏核要简单,过程要复杂剧本必须表现一个一以贯之的主题,剧本中的一切因素,都要为主题服务。与这个唯一主题无关的内容,统统都要去掉。真正优秀的剧本,除了强烈的情节、鲜明的人物情感与性格外,全剧还流淌着一种“味道”,或者说一种一以贯之的气息,这种气息,代表了作品的艺术品质。尽量把自己的创作目标定高一些,让作品不光有娱乐性,还要有艺术性。

关于剧本题材与戏剧结构

关于题材,黄先生说,题材无好坏,看你怎么做。编剧要选择自己熟悉的能把握的题材选择能表现你目前对生活的理解的素材,不然就成了瞎编。对市场而言大戏小戏无所谓。跟风说明你缺乏创作力。创新是题材的生命力。我们选择一个题材,要多想想怎么从表现角度上创新,这才是题材创新的关键。历史题材,特别是正剧,要么选最顶级的名人,哪怕是重复,要么完全虚构,不用真实人物。

写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同样适用于戏剧。在戏剧中,主题就是你的论点,故事的人物、事件各要素就是你的论据,而组合情节发展的过程,就是你的论证过程。黄先生一直坚持的“主题先行”——构思一个故事,必须在素材的基础上,先提炼一个唯一的、明确的主题,以它为戏剧的灵魂与核心,来指导戏的其他要素。我是深为赞同。

戏剧的戏核,可以多种多样,它既可是一个道理、一种精神,也可以是一个生活思考、一种典型现象,等等等等,形式各异。但不管你的戏核是什么,它都必须简单、清晰、明了,必须是在回答一个核心问题,即你这部戏,到底是要说明什么。说得严格一点,好的、明确的戏剧主题,会有一个现象:你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出来。这是极为精辟又简明扼要的经验之谈。

人是复杂的,包括事情可能也一样,一件事,站在不同角度,也完全可以有多种解读。(如慈禧太后、袁世凯、义和团等)而戏剧中,我们只能表现一个角度、一个侧面。以主题定风格,以风格定开篇。戏剧主题必须要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从而与观众产生精神共鸣。换言之,还是那个重复了无数遍的老词:生活,我们要关注的,是现实生活。现实题材固然是如此,哪怕是古装、戏说、魔幻、搞笑,哪怕你超现实,哪怕你周星驰,哪怕你写的都不是人,是米老鼠和唐老鸭,你的戏剧主题,都必须关注观众的现实生活,反映观众的现实生活,对观众的现实生活有指导意义,才能引起观众的精神共鸣,你的戏,也才有存在的意义。这不仅是经验之谈,更是一条铁的戒律与必须遵循的规律了。

一部剧,要挖掘、提炼出好的、受观众关注的主题精神,肯定有各种不同的方式方法,而且不论哪种方法,都不会很容易,都要求我们下很大的功夫,对生活有强烈的感受、深刻的理解。但我以为,只要肯下功夫,任何生活素材提供给我们编剧以后,都可以开掘出有意义的主题精神。主题提炼,是指从特殊的素材中,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精神主题提炼,必须建立在对素材充分了解消化的基础上,不能想当然。主题三条原则:1、当今社会大家共同认可的;2、每个人不但希望别人,而且内心深处希望别人也能做到的;3、实际生活中严重缺失的。挖掘要深,提炼要细。

戏剧结构的基本原理似乎与其它文学门类如诗歌散文小说等没有什么根本的区别:起、承、转、合。但在戏剧中是可以翻译成:产生、发展、高潮、结局。结构的纵向关键词:起落。为论证主题,全剧需要设定几起几落。找到每个起落点设定关键词。纵向起落的波浪必须上递进。结构的横向关键词:交织。

必须时刻牢记,不管线索之间如何平行发展,都是为了让平行发展的人物最终被卷入同一个重大阶段矛盾事件,发生强烈的情感与性格碰撞,最终改变各自的情感与命运。换言之,分,是为了合。

黄先生一再告诫:你在设计人物的时候,最好给人物寻找到他所独有的行为特征。有行为特征才容易出个性,人物的独特行为特征,会使人物立即鲜明起来,有了区别于其他人物形象的立足点。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发展人物个性,展开情节与情感线索。黄先生在这里发出一个警示,有些发聋振振馈之感:请记住,这种“迎难而上”、“走极端”的逆向思维方式,是一个编剧最重要的、时刻不能忘记的思维方式,非如此不能写出好作品来。好写的戏一定不是好戏,不自己为难自己的编剧,也成不了好编剧!

关于剧本大纲与故事梗概的撰写:

黄晖先生例举了《浴务英雄》的第一稿大纲,其顺序为:1、表现角度、2、表达思考、3、选择上述角度和思考的理由、4、人物、5、故事梗概。三十集电视连续剧《浴血英雄》的故事大纲与梗概就写了51617字。超过一个中篇小说的容量了。李先生在看了我的一个电影剧本故事梗概后,要我先弄清两个问题:1、想一想,你的剧本对现代观众有什么教益?有哪些卖点或热点?2、或者自问一下:观众为什么要去看你这个电影故事?也就是说,你的故事大纲与梗概,必须让读者与观众一目了然知道你这个电影或电视剧是个什么故事,而且这个故事他急于想知道是怎么发生的怎么结束的。

黄晖先生关于剧本构思四步法的小结

一、主题
主题要鲜明,要深、要新,这主要取决于人物行动的原因。对于司空见惯的主题,必须在表达角度、深度上有独特之处,表现手法必须有一定的别出心裁。因此,故事要更多地表现激烈的矛盾事件,而不是生活的常态或状态,要让人物的情感与性格冲突起来。更根本的,主题的设置要有层次。戏剧是造梦的。切记:要表达的主题不能过于灰暗、沉重,要积极向上,给观众以希望,让他们开心,并寓教于乐,从中得到教益。
二、结构
结构要集中、统一,不能过于分散。为此要设置戏剧矛盾,令人物卷入各个中心矛盾之中,分不开打不散,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相改变命运。戏剧结构要服务于戏剧主题。要达到这个要求,起、承、转、合的结构层次必须清晰分明,转折循序递进。因为戏最终表现的是人物命运,戏剧中通常体现为人物命运的“起、落”结构。一部戏,最常见的,就是从起到落,从落到起,区别只是几起几落而已。一部电视剧,人物的命运总体上要求至少有两落两起。其中“一落一起”是铺垫,“二落二起”是结果。“二起”超越一起,“二落”则比一落打击更深更大,人生跌入更大的低谷,最终完成人格塑造、人物升华。
为了完成转折,达到结局,必须划分清晰的起落结构,设定好“两落两起”的具体点与到达具体点时的清晰状态。即找准故事的起落点,甚至,找准起落点到达时,主人公状态与相互关系的关键词。
三、人物
读《编剧攻略》——编剧是怎样炼成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导读
人物要有个好名字,还要有代表性。人物的背景设定和发展轨迹,尽量符合主题与结构的要求。此外,人物的主次要分明,有主有次。当然,平行主人公也可以,但那对编剧功力要求更高,而且二十集的容量会有所限制。切记:让人物带着关键的矛盾出场,一出场就矛盾进行时,让观众一开始就有热闹可看,等着看他们能不能过这个坎,而不是矛盾已经发生过了。一般电视剧观众观念是传统型的。戏剧要求人物与观众同喜同悲,电视剧是通俗产品,因此更要求观众打心底里喜爱人物,哪怕是有很多缺点毛病人物,也必须从根本上符合观众的基本评判价值观。
四、情节
在结构与人物关系确定后,把情节按结构的需要、人物的发展,分成明确的几大块。每一块为了一个中心事件,牵动大家,共同参与。切记:戏剧不能只有自然状态,生活的常态只是铺垫,人物的选择、情感与关系的变化,必须在铺垫的基础上,找到情节触发点。这时,一个情节事件的出现,让人突然改变,这才是戏剧需要的情节。因此,必须制造一个合理的事件情节,使他们的关系,在观众担心了半天后,终于立即变得不可逆转。

读后的思考:

一、写戏难,难于上青天。没有上九天揽月之志向,就不会含辛茹苦坚忍不拔自甘寂寞发愤钻研。没有下十八层地狱之厉炼,就不能悟得写剧之真经,就不能写出有生命力的好剧本来。

二、剧品与剧评全在人品。要写出合格的好剧本与自身人品有关,这人品当然应是综合素质(道德、修养、学识、水平、技艺)缺一不可。剧本要得到好评不仅是几个评委,主要是观众。而观众又是在市场认可后才能见到剧本。免不了“丰年下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珍珠埋在土里还是珍珠。但必须具备牺牲的精神与献身的精神。

三、如何评判一部作品的生命力:除了市场的需求、社会的认可、观众的喜爱,我认为历史的评价与验证更为重要。曹雪芹十年披肝沥胆写《红楼梦》,他死了多少年后才传世?又经历了后人的流传与积累、沉淀与再创作再加工。“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真是为写剧人所写的最为精确最为科学最为全面最为经典的评语了。不荒唐就没有故事,不辛酸就写不成剧,而不痴情就不是写剧的人,这痴情还应包括被人耻笑被人辱没被人打入冷宫。没有味的剧没有生命力,而能解味的人是谁呢?是少数还是多数?是几个评委还是观众?是当代还是后代?是几年?几十年?几百年?还是千古不朽?

剧本,一剧之本,十年磨一剑。非干将莫邪,不要写剧本!要写剧本,当学干将莫邪也!不把自己投入炉中,那炼出的不是剧本,只是钢渣而已!

2010年3月13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05286.html

更多阅读

读《海燕之歌》感受“海燕精神” 海燕之歌读后感

读《海燕之歌》感受“海燕精神”——工作中要提升拼搏的精神和担当重任的能力作者:解冬冬“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多么有力的描写,这是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

读《冰心散文集》有感 冰心散文集txt下载

读《冰心散文集》有感吴秋芸在散文集中我先看的是《一只小鸟》他讲述的是一只小鸟对大自然充满了新意,它飞到枝上唱起了歌,它的声音里满含着清–轻–和–美,唱的时候,好像“自然”也含笑倾听一般.树下的许多孩子听见那歌声后,觉得

声明:《读《编剧攻略》——编剧是怎样炼成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导读》为网友高姿態美女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