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音乐教案 人音版八年级音乐教案

七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

默认分类 2009-02-25 20:09:18 阅读2695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第一单元 难忘的岁月

教学设想:

通过对革命历史题材的音乐作品的片断欣赏与歌曲教学,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学过程结合多媒体,采用欣赏、聆听、歌唱、讨论、创编、表演、等不同形式,引发学生的兴趣,层层深入地让学生了解、体验、感受革命战争时期战士们艰难的战斗生活以及他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英雄形象。使难忘的历史深深的激起学生身心的共鸣,奋发图强、展望未来,“家国兴亡,匹夫有责”。

教学内容:《游击队歌》〈〈保卫黄河〉〉 《四渡赤水出奇兵》

教学目标:

一、能够对革命历史题材的音乐感兴趣,愿意了解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及历史背景,积极参与歌唱、聆听、创编、表演等音乐时间活动。

二、能够用轻快有力的声音和憎恨、蔑视侵略者的感情,演唱《游击队歌》。

三、聆听歌曲、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感受、体验其内容与情绪及不同表演形式的不同效果。

四、聆听《四渡赤水出奇兵》,感受、体验歌曲的内容与情绪,了解歌曲的演唱形式。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准备:1、影音资料(歌曲、电视剧〈〈长征〉〉片断等 ) 2、多媒体设备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











 

1、课前播放歌曲〈〈松花江上〉〉、〈〈地道战〉〉上课一开始教师再清唱〈〈大刀进行曲〉〉

2、小结

 

1、想:这些歌曲反映的是哪个年代的什么事情?

2、说:同时期的歌曲

3、唱:同时期、同内容的歌曲等。

 

激发学生学唱革命歌曲的兴趣

 

二、



















三、



















 

音画结合领略音乐形象

 

1、揭题

2、多媒体播放〈〈游击队歌〉〉(画面:战斗中八路军埋伏在青纱帐里伺机袭击日军的情景)

3、了解词曲作者——贺绿汀

4、再次播放并提问:歌曲刻画了什么?反映了什么?

5、师小结

 

1、 首听歌曲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

2、 再次聆听并思考问题

3、 讨论并了解歌曲音乐形象及时代背景

 

让学生感受、体验八路军战士火热的战斗生活和高昂的战斗意志,激发学生学唱歌曲的兴趣

 

循序渐进落实知识点

 

1、师弹琴并要求学生用轻快有力富有弹性的”bang”随琴哼唱歌曲

2、实物投仪出示第1-9小节的节奏及曲谱

3、讲解节奏特点,引导学生练习

4、引导学生用移调的方法学唱222 3#4 5唱成555 671

 

1、用“bang “随琴哼唱歌曲

2、用手击拍练习节奏

3、讨论还可以用哪些方法来击打

4、采用讨论出来的方式练习节奏

5、练唱222 3#4 5

 

采用不同方式解决难点

 

整体把握“激情”演唱

 

1、讲解变声期知识 引导学生用轻柔声演唱歌曲

2、提示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演唱歌曲

3、播放合唱曲《游击队歌》出示《夜间伏击》、《奋勇前进》、《欢庆胜利》三副图画,要求结合画面聆听音乐4、引导讨论

5、要求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1、播放电视剧《长征》片断

2、师:漫漫长征路是血与火的征程,而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是这一历史的见证,

3、播放《四渡赤水出奇兵》

4、指名讲述长征

5、播放音乐并提问:与《游击队歌》有什么异同?音乐塑造人物形象有何异同?

 

1、了解变声期知识,轻声的练唱歌曲

2、讨论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演唱歌曲

3、感受体验合唱曲所刻画的游击战士机智、灵活、勇敢、乐观的英雄形象

4、设计、讨论歌曲的演唱速度、力度

1、欣赏《长征》片断

2、听音乐

3、讲述小故事

4、比较两部作品的异同并明确战士们的英勇顽强与乐观精神

 

让学生了解变声期的卫生知识,懂得保护嗓音并运用科学的方法演唱歌曲,引发须生有感情的演唱

让学生了解长征的艰难,明白胜利之果来之不易

激发学生奋发图强,热爱新生活

 

四、





 

 

师:自从镰刀与铁锤紧紧交织在一起,九洲茫茫风雨中透出金色的晨曦,游击战争长征铁流共同铸成了一首历史的赞歌。

 

 

 

 

 

 

 

 

 

第二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1、 播放录像——《南京大屠杀》

2、 提问;看了录像有何感想

3、 师小结

4、 播放歌曲《保卫黄河》

 

1、 看录像了解惨绝人寰的历史

2、 谈感想

 

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憎恨之情与热爱祖国保卫祖国的热诚。

 

二、





 

1、 揭题 师:让我们来聆听黄河以及黄河的儿女们发出的保卫黄河的声音! 播放音乐 2、简介作品

3、 再播放音乐并要求学生跟着哼唱

4、 师弹琴要求学生哼唱并找出难唱的乐句,引导解决

5、 “激情”学唱歌曲 师: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决不让任何人来践踏,我们应该捍卫黄河——母亲的尊严!那么应该用怎样的感情来演唱呢?

 

1、 聆听歌曲

2、 随音乐用不同形式哼唱歌曲

3、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蕴涵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因此激发学生从爱母亲到爱黄河爱祖国。

 

三、





 

1、 再次聆听歌曲,提示学生注意演唱形式

2、 讲解演唱形式——轮唱,并指导学生学习轮唱

3、 提示学生用不同演唱形式表现歌曲

4、 播放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

 

1、 学习轮唱歌曲

2、 讨论轮唱的艺术效果与歌曲还可以采用什么演唱形式。

3、 聆听钢琴协奏曲并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来表现自己听到的主题音乐。

 

让学生了解各种演唱形式,培养学生演唱歌曲的兴趣;主题相同的音乐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同时带给人以不同的体验与感受。

 

四、





 

1、 播放沙尘瀑和黄河下游断流的录像片断

2、 播放《新编保卫黄河》

 

1、 讨论造成这些灾害的原因并引发思考我们该怎么办?

2、 欣赏《新编保卫黄河》

 

乱砍乱伐引起黄河下游断流,水土流失,地球只有一个,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热爱地球,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五、





 

1、 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各组选择自己喜欢的艺术形式来表现黄河(如:演唱、演奏、绘画、诗歌等)

,并分别展示

2、 评价

 

1、 分组讨论创编

2、 表演、展示

3、 师生互评

 

发散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深化感情

 

六、





 

师: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滚滚东去的波涛承载着黄河儿女的激情与战争。难忘岁月,岁月难忘,我们要记住历史,更要珍惜现在展望未来!

 

 

第二单元 非洲的灵感

课题:走近非洲 课型:欣赏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以积极的态度感受非洲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

2、聆听非洲民间歌曲《阿伊亚——非洲的灵感》和《寻找朋友》,感受、体验这两首歌曲的风格特点。

3、知道马林巴、非洲鼓等代表性非洲民间乐器,并能辨认这些乐器的音色。

4、能够在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的民间音乐中,辨别其中具有非洲风格特点的音乐。

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非洲音乐的风格特点,认识非洲的代表性乐器。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世界多元音乐文化。

教具:录音机、教学磁带、小黑板。

教学过程:(实录)

导语:今天的这节音乐课,我要和同学们去一个非常遥远、古老而又神奇的地方做一次旅行,为了让我们的旅行顺利和精彩,同学们自由组合成四组,每个组的成员都要互相帮助,共同努力,在合作中体验这次旅行的快乐!

一、 导游厅:

师:今天我们究竟要去哪里呢?答案就在这里(出示小黑板,内容为:撒哈拉,黑种人,赤道,热带气候,热带大陆,马达加斯加岛,好望角,天然动物园)你能从以上词语中,找出我们要去的地方吗?你的根据示什么?

学生甲:我认为是非洲,因为非洲有黑种人,有撒哈拉大沙漠

学生乙:是非洲,因为非洲是热带气候

丙:非洲,因为非洲的野生动物非常多,被称为天然动物园……

师:刚才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现在旅游都有导游,老师为你们做次导游好不好?

生:好(欢迎)

师:(带有表演性的)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你走近非洲。非洲虽然没有欧洲的先进于发达,也没有拉丁美洲的浪漫于美丽,但非洲却以她无以伦比的魅力吸引着我们。(指向小黑板)非洲有着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大沙漠,在非洲七亿多人口中,有六亿多生活在撒哈拉以南,而在这六亿人口中又有百分之九十以上是黑种人,由于赤道横穿非洲中部,整个非洲又有“热带大陆”之称。整个非洲的地形以高原为主,因高原逼近海岸,使海岸线平直,海湾,岛屿非常少,离大陆不远的西南端,有一个突出在海洋上的尖角,它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好望角;在非洲的热带草原上乘车旅行,常常可以看到羚羊在狂奔,长颈鹿伸着脖子吃树梢上的嫩枝绿叶;成群的斑马向水草地迁移……没错,这是非洲的天然动物园,在这天然动物园里,不许猎人狩猎,只许游人观赏,你可以坐在坚固的游车里,也可以坐上小飞机,还可以住进“树顶旅馆”来尽情观赏野生动物的自然生活情况!怎么样?心动了吗?心动不如行动,赶快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吧,我们的旅行开始了!

二、 乐器厅:

师:请在我的描述中抢答出这是非洲的什么乐器:(故作神秘地)这是非洲普遍流行的一种乐器,被称为非洲传统音乐之魂,这种乐器除了用于音乐外,有时还是民族、部落或宗教的象征,或者用来传递各种信息,它的形状有很多……它的演奏方式……

甲:鼓

乙:手鼓

丙:非洲鼓

师:(对丙所在小组加分)同学们想不想听听非洲鼓的声音?(录音播放《战士的舞蹈》)

你也拍着桌子来感受一下吧!

学生纷纷拍桌子打鼓。

师:既然非洲鼓在非洲人民的生活中如此重要,你可以 想象的出,非洲音乐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敲击桌子提示)

生:节奏

下面让我们分组来设计一个非洲鼓,并解说一下你们的创意。

各小组讨论、设计,气氛热烈,3分钟后展示

A组:我们设计的鼓是圆形的,上面的图案是奥运五环和2008年奥运会标志,五环中有一个是黑颜色,代表的就是黑种人,证明他们平等的与其他民族参加竞技;2008年的奥运会在北京召开,期待着与非洲人民在北京相聚。

B组:我们设计的非洲鼓有心形的,手形的,月亮形的等等,我们觉得这些形状的鼓让人感觉非常愉悦,我们想让非洲人民看到鼓、打起鼓的时候能够心情愉快、舒畅……

C组:我们设计的鼓是五角星形的,上面绘有黄山和黄河,因为我们的国旗上有一颗非常大的星,再加上黄山和黄河代表我们黄种人,把这些描绘在非洲鼓上,象征着我们不同民族的团结和融合……

D组:我们设计的鼓有三角形、圆柱形、还有锥形的,把他们挂在脖子上来演奏,非常方便实用……

师:刚才每个小组展示的作品都非常有创意,而且蕴含的意义深远,我相信我们当中的一部分同学会成为出色的设计师……在非洲还有两种乐器也是经常用的,那就是马林巴和果拉琴,让我们一起聆听一下它们的声音吧!(录音播放马林巴和果拉琴的音色)并参看课本第16页的图片。

三、音乐厅

师:来到非洲有一种活动不能错过,那就是听音乐,首先我们一起听一首几内亚民歌《寻找朋友》,它是用当地语言里进行演唱的,听的时候同学们考虑以下问题:

1、歌曲的演唱形式是怎样的?

2、他们找到朋友了吗?为什么?

(播放音乐《寻找朋友》,各小组边听边讨论)

生:演唱形式为男声领唱和女声伴唱,我认为他们找到朋友了,因为我们听到他们声音和谐,情绪愉悦……

师:虽然我们听不懂他们歌词的具体内容,但我们仍然能判断他们互相找到了朋友,因为我们从音乐的情绪中就能判断出来,这说明音乐师无国界的,音乐使我们心心相同……

下面再为大家推荐一首无伴奏合唱曲《阿伊亚——非洲的灵感》,我的问题非常简单:歌曲是由几人演唱的?下面让我们闭眼聆听,参考答案为:3人,4人,5人(播放录音《阿伊亚——非洲的灵感》)

甲:3人 乙:4人

师:在公布正确答案前,我要为大家介绍一下演唱这首歌曲的组合——“黑色之音”,她是英国一个女子无伴奏歌唱团体,成立于1989年,她们本人来自加勒比海地区,但她们的祖先都是非洲西部的黑人,这个“黑色之音”组合究竟是几个人呢?那就是——5人!虽然大家没有判断正确,但我们还是从中学到一点,三重唱是否等于三个人唱?

生:不是,三重唱指三个声部,而不是指三个人。

师:歌曲我们已经听了两首了,想不想学唱一下非洲歌曲?

生:想!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随录音哼唱《阿伊亚——非洲的灵感》这首歌曲吧!

(播放录音)学生分别随唱

学生展示后:

师:为什么你们唱的都是旋律相同的几句?

生:歌曲总是在反复这几句

师:这说明非洲歌曲有什么特点?

生;常作反复

师:乐句长不长?生:不长

师:这就是非洲歌曲的特点:常作反复,乐句短小。

四、测试厅:

(一)抢答: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非洲音乐的音域较窄,乐句比较短小,常作反复。

2、非洲音乐具有一种自然多声性倾向。

3、非洲音乐经常可以听到悠长的旋律线和丰富的装饰音。

4、特殊的节奏是非洲黑人音乐中最重要的因素。

(二)聆听判断下列三段音乐分别来自哪里?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录音播放三段音乐)

学生甲:第一首为非洲音乐,第二首为亚洲音乐,第三首拉丁美洲音乐

师:为什么?

甲:凭感觉

乙:听拉丁美洲的音乐有一种想跳舞的感觉

丙:非洲音乐里面有这节课介绍的马林巴和果拉琴的声音,

师:同学们判断的非常正确,特别师丙同学把学过的知识马上用上了,真不简单。

五:祝福厅:

师:从非洲一路走来,我们看到的师美丽的风光,听到的是动听的音乐,但我们也应该看到,非洲人民的生活还是落后,生产技术还不发达,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粮食的增长,饥饿还是非洲人民心头的阴影,在我们即将离开那里的时候,我想建议同学们留下我们心中“五彩”的祝福,比如红色,我想祝愿非洲人民早日摆脱饥饿,早日过上红红火火的生活…

学生甲:我的祝福是蓝色的,我们每个人的爱就像一滴水,汇在一起就是大海,大海是蓝色的,我们的爱也是蓝色的!

乙:我的祝福是绿色的,绿色代表生机勃勃的春天,我希望非洲永远充满生命力……

师:一节课的时间实在太短暂,所以我给这节课取名为“走近非洲”而非“走进非洲”,因为我们只是对非洲有了一点点的了解,而要“走进”非洲还要大家的努力,希望有一天,你真的“走进”非洲。

师:谢谢大家!下课!

第三单元

第一课 《采茶舞曲》

教学目标:

1、 通过本课的导入,让同学们喜欢我国江南地区的民歌和民间音乐,乐于主动了解江南地区的音乐文化。

2、 通过倾听和演唱,了解江南音乐的一些显著的特征。

3、 能够用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轻松活泼的情绪演唱《采茶舞曲》。

教学内容:1、乐曲欣赏《茉莉花》 2、演唱歌曲《采茶舞曲》

教材简析:《采茶舞曲》作于1958年。音乐中糅进了越剧唱腔的音调,流畅而柔美。歌曲的前四句歌词以赞美江南的景色及茶乡西湖的新气象为主,音乐优美婉转,细腻中带有轻巧的色彩。后六句则是表现采茶姑娘的劳动景象和愉快的心情,音乐现用跳动、明快清新的旋律来表现劳动的景象,随后将乐句拉宽、音调上扬突出地展示出采茶姑娘们的兴奋、幸福的心情。《茉莉花》是一首非常著名的江南风格的音乐作品。

教学重点:通过导入,让同学们喜欢我国江南地区的民歌和民间音乐,乐于主动了解江南地区音乐文化的一些显著的特征。

教学方法:演示法、讨论法、情感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讲授法、类比法、实践法

教学用具:曲笛 萧 多媒体设备 钢琴 铃鼓 碰钟 梆子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 乐曲导入及学生欣赏体验:

江南水乡美景的画面

乐曲《茉莉花》

 

在大屏幕上播放江南水乡的画面和苏州园林的画面,同时由教师用曲笛、萧或钢琴演奏乐曲《茉莉花》作为对画面的一种音乐上的描述。
七年级下音乐教案 人音版八年级音乐教案

 

听江南风格的乐曲,看江南美景,形成视听的统一。

初步了解江南音乐。

 

发挥音乐课程的特点和魅力,引发学生学习江南音乐的兴趣。

 

2、提问与讨论

 

设问:

1、这首乐曲为我们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

2、这段音乐为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音乐感受?

3、它和我们听过的河北民歌《茉莉花》所描绘的内容是一致的,但它们在音乐表现上有什么不同?

圆润、细腻、婉转悠扬是江南音乐的普遍特点。

4、这种音乐风格是如何形成的呢?

 

……

……

……

 

充分发挥学生们的能动作用,培养他们的探究习惯,培养他们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教师和同学们一起试着说一些北方和南方的方言,共同讨论“语言对形成音乐风格所等起到的基础性作用”。

 

3,认真的聆听《采茶舞曲》

 

1、教师播放音乐。

2、在音乐开始后随着音乐打一下节拍。

 

学生聆听并试着打一下节拍。

 

感性体验!它是理性体验的基础。

 

4,师生共同讨论《采茶舞曲》的音乐特点

 

1、歌曲的音调流畅而柔美。

2、歌曲的前四句歌词以赞美江南的景色及茶乡西湖的新气象为主,音乐优美婉转,细腻中带有轻巧的色彩。

3、后六句则是表现采茶姑娘的劳动景象和愉快的心情,音乐现用跳动、明快清新的旋律来表现劳动的景象,随后将乐句拉宽、音调上扬,突出地展示出采茶姑娘们的兴奋、幸福的心情。

 

把对歌曲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5,再次认真的聆听《采茶舞曲》

 

教师播放音乐。

 

再次感受乐曲带来的那份流畅和柔美。

初步掌握作品的节奏和曲调。

印证讨论的结果。

 

加深理解。

 

6,学唱《采茶舞曲》

 

演奏钢琴

适时地纠正学生们在演唱过程中的一些错误,如:第三小节的附点,第十五小节的切分等……

 

在教师的指导和伴奏下演唱乐谱和歌词

 

由理解转为实践。

 

7,讨论与演唱

 

请几位同学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用不同的形式,演唱《采茶舞曲》。

师生评议、讨论如何更好的表现作品中的情感:

(1) 以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轻松活泼的情绪作为这首作品的演唱基调。

(2) 歌曲的前四句歌词要唱得轻巧抒情。

(3) 后六句则要唱得跳跃活泼、清新明快。

 

培养学生多方面收集资料,进行比较和归纳,得出结论的能力。

 

8,演唱《采茶舞曲》

 

教师分发小打击乐器

演示打击乐器的固定节奏:

铃鼓:0Ⅹ0Ⅹ

碰钟:Ⅹ

梆子:00Ⅹ0

教师演奏钢琴

 

学生们按照讨论的结果所设定的演唱要领来演唱《采茶舞曲》

个别同学演奏小打击乐器进行节奏练习和伴奏。

 

对于歌曲较深层次理解的外在表现。

由学生们与教师一起展现江南音乐的魅力。

 

9,结课

 

学生复述江南音乐的风格和特点。

学生复述《采茶舞曲》的演唱要领。

教师布置下节课要带的服装和道具,为下节课的哑剧作准备。

 

 

 

 

 

 

第二课 《江南音乐之“融入”--------〈龙船调〉〈十送红军〉》

教学目标: 1、能够感受《龙船调》、《十送红军》的内容及地方风格。

2、运用哑剧的形式表演《龙船调》。

教学内容: 《龙船调》、《十送红军》

教材简析: 1、《十送红军》是红军长征之前,流传于江西革命根据地的众多革命民歌之一,歌词采用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手法,使人感到情真意切,难舍难分。

歌曲的旋律中有一个主体(a)和两个变体(b和c),从而构成ababca的结构形态。在每一段的旋律运行中,多以短句的形态出现,并且在短句的后面予以停顿。虽然在短句间歇时有短小的间奏穿插其中,但从整体来看,它依然给人以抽噎的感觉,在情绪上难脱压抑、沉重的印象。全歌给人的情感感觉是融留念、期盼、祝福、深情等多种情绪为一体的。

2、《龙船调》原是湖北利川花灯中的一首花灯调,是在湖北广为传唱的一首民歌。歌曲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活内容,给人以戏剧性的美感享受。《龙船调》的开头带有明显的远距离打招呼似的山歌风味,它明亮而高亢、自由而直畅。随后的短句既有划船时的节奏感,也有演唱时的舞蹈动作感,令人感到清新活泼、诙谐幽默、有着很浓厚的生活气息。后面半说半唱似的对白,就更加强化了这种风趣诙谐的生活情调。歌曲最后的一段音乐,既有划船时唱劳动号子的形象,又有重新唱起山歌的形象。

教学重点: 运用哑剧的形式表演《龙船调》。

教学方法: 引导法 实践法 悬念法 演示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手段 戏剧表演手段

教学用具: 老师:多媒体设备 钢琴

学生:江南服装 筷子 饭盆 铅笔盒 饮水筒等能够击打出节奏的物品

 

教 学 过 程

 

引导策略

 

教师的有效指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策略一:复习

通过复习歌曲《采茶舞曲》,唤起同学们对江南音乐特点的记忆。为下面的音乐欣赏、分析和表演作好准备。

 

教师伴奏

 

学生演唱

 

“温故而知新”

在演唱中复习《采茶舞曲》的演唱要领,唤起对上节课所讲内容的记忆。

 

策略二:聆听

《十送红军》

(讲授法)

 

1、 讲解、提问红军长征的历史知识。

2、 请同学在未听之前,结合刚刚了解的江南音乐的特点,试着分析《十送红军》的音乐情感基调,和曲调特征

3、 播放《十送红军》。

4、 讲解《十送红军》的情感基调和曲调特征。

 

与老师互动,描述自己对红军长征历史背景的了解。

根据自己的音乐知识、和对江南音乐的了解,试着猜测《十送红军》的曲调特征。

 

为学生们提供展现自己知识的平台,调动学生们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培养学生们对知识和信息的综合分析能力。

 

策略三:欣赏

《龙船调》

 

1、 播放《龙船调》。

2、 布置任务:用哑剧来表现《龙船调》的内容。

 

倾听《龙船调》

 

为学生提出任务。

 

策略四:演示法

展示潘长江小品《过河》

 

播放潘长江小品《过河》

 

经历观看--分析--记忆三个步骤,积累小品中的各种动作为素材,为创作哑剧作准备。

 

本着“模仿是创造的基础”的原则,为学生们的哑剧动作提供一个范本。

 

策略五:讨论法

学生们分成小组进行哑剧的创编

 

针对音乐及动作,老师进行个别辅导。同时考察各个小组的排练情况,为同学们的表演作准备。

 

由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讨论和排练。

 

提高学生们的创作能力。

 

策略六:实践法

表演哑剧《龙船调》

 

1、组织同学们进行哑剧表演。

2、协助同学们播放音乐,整理服装,调整灯光,作好舞美工作。

 

1、各个小组推选小演员穿好服装进行表演。

2、不表演的同学用自带的打击乐器随着音乐为表演的同学击打节奏。

 

为同学们的表演提供平台,锻炼同学们的表演能力。

 

 

教师对参加表演的同学进行表彰,分发小奖品

 

对各个小组表演进行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

 

第三课 《江南音乐之“演绎”---------〈欢乐歌〉〈茉莉花〉》

教学目标: 1、欣赏江南丝竹名曲《欢乐歌》,感受、体验江南丝竹的风格,并认识《欢乐歌》创作特点。

2、演绎乐曲《茉莉花》

教学内容: 1、欣赏江南丝竹名曲《欢乐歌》。

2、演绎乐曲《茉莉花》

教材简析: 1、音乐知识:江南丝竹----是指流行于江浙和上海地区的丝竹乐。乐队以“丝”(二胡、中胡、琵琶、三弦、扬琴、秦琴等)“竹”(笛、萧、笙)为主,还有板、板鼓、碰钟等打击乐器。乐队的编制相当的灵活。江南丝竹的音乐具有抒情优美、清新流畅、典雅细腻的风格特点。

2、《欢乐歌》是江南丝竹的“八大名曲”之一。乐曲的旋律流畅明快、起伏多姿,结构富有层次。表达了人们在节日里无比欢乐的心情。乐曲采用将“母曲”放慢加花变奏的手法发展而成。乐曲采用“倒装变奏曲式”,结构为a1 a2 a 。

a1 乐段给人以优美抒情、典雅明朗的形象。 a2 乐段加入了欢快活泼的因素。 母曲乐段是全曲的高潮,其情绪喜庆热烈。

教学方法: 启发法、讲授法、演示法、情感教学法、类比法、讨论法、实践法、

教学手段: 电化教学手段 戏剧表演手段 器乐表演手段

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 各类民族乐器 多种打击乐器 电声乐器

 

 

教 学 过 程

 

步骤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听《欢乐歌》

 

“今天请大家听一首乐曲,请留意一下乐曲的情绪,所用的乐器,并试着随乐曲打一下节奏”。

 

感受、体验《欢乐歌》的音乐情绪,试着辨听乐曲中都出现了那些乐器。

 

聆听可以培养学生们的音乐记忆力、感受力,为揭示江南丝竹的音乐特点作准备。

 

设问:

1、 乐曲的情绪?

2、 所用的乐器?

 

……

……

……

 













 

通过用《欢乐歌》与《小放驴》和《大起板》的片段进行对比,揭示江南丝竹的音乐特点

 

1、 这首乐曲江南丝竹中的名曲,江南丝竹有着那些音乐特征呢?先不要忙着下结论,让我们来听另外两首乐曲的片段来对比、判断一下。

2、 播放《小放驴》和《大起板》的片段。

3、 下面请再听一下《欢乐歌》的片段进行对比。

4、 在鼓励为主的 气氛下引导同学们分析和讨论江南音乐的特点。

5、 揭示和总结:

江南丝竹的音

乐具有抒情优

美、清新流

畅、典雅细腻

的风格特点。

 

聆听乐曲

分析、对比、判断三首作品,讨论江南音乐的特点。

 

运用类比法,让学生们比较直观的进行对比和分析,提高学生们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综合能力。

 







 

 

我们已经听过、唱过一些江南的歌曲和乐曲,下面让我们运用学过的知识,试着演奏一首有江南风格的音乐作品《茉莉花》。

 

承上启下的作用,由欣赏转入演奏。

 





 

《茉莉花》

 

引导学生们进行学习,并适时的纠正他们的错误。

 

1、 熟悉乐谱。

2、 进行演奏。

 

通过学生们的亲身演奏,让他们进一步熟悉江南音乐、感受江南音乐。

 

师生共同演奏乐曲,将气氛推向高潮。

 







 

女子十二乐坊演绎的《康定情歌》

 

对“新民乐”进行适当的讲解和介绍。

 

收集新信息。

为演绎《茉莉花》的手法收集素材。

 

开拓学生的视野。

 

演绎版的《茉莉花》。

 

教师用电子合成器演奏自己演绎版的《茉莉花》。

 





 

运用“悬念法”提出课后问题。

 

1、 可以在课后去讨论一下“新民乐”的创作思想在对民乐的发展上是否有积极作用?是否有时代特点?是否是民乐的发展方向?

2、 组成创作小组,演绎《茉莉花》。

 

提出有时代感、学生们感兴趣的课后问题,拓展音乐课堂。

 

 

 

 

 

 

第四单元《乐海泛舟》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 实践本单元《乐海泛舟》的教学构想。以愉悦的心情积极参与歌唱、聆听活动,对古典主义音乐、浪漫主义音乐感兴趣,愿意了解相关的音乐文化。

二、 能够熟悉《鳟鱼五重奏》的主题旋律,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及风格特点。

三、 结合欣赏音乐作品,初步了解变奏曲式、变奏手法等相关知识,并试着运用相关知识和创作简单的变奏旋律。

四、 能够用自然甜美的声音唱出《摇篮曲》的音乐意境。

[教学重点]

一、赏析《鳟鱼五重奏》,学习相关知识。

二、学唱《摇篮曲》,体味和表现《摇篮曲》的音乐意境。

[教学方法]

情感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类比法、渗透法、讨论法、实践法。

[教具]  多媒体教学设备、钢琴等。

[教学过程]

第1节

一、导语:在浩瀚无边的音乐海洋里,优秀的音乐作品数不胜数,本单元的标题是《乐海泛舟》,让我们划起小舟,驶进音乐的海洋,共同赏析与演唱西方三位著名音乐家创作的三首雅俗共赏的音乐作品。

二、听赏与简略分析三首乐曲的音乐片段

三、三位音乐家生平简介(教学软件)

四、三首作品均以不同的内容、形式体现着音乐的情感美、内容美、形示美,以下将做进一步的体验和赏析。

五、赏析《鳟鱼钢琴五重奏第四乐章》

1、提问:这首《鳟鱼钢琴五重奏第四乐章》的音乐主题出自哪首艺术歌曲?

2、简介歌曲《鳟鱼》:

舒伯特为摆脱繁忙的小学教师工作,于1816年辞职,从乡下移居维也纳城内,以便专门从事音乐活动,但几年来一直处于失业的状况。这期间他接触到社会上的一些情况,深切痛恨梅特涅的反动统治,于1817年创作了歌曲《鳟鱼》,借对小鳟鱼不幸遭遇的同情,抒发他对自由的讴歌与向往,也表达了他对迫害者无比憎恨和厌恶的感情,是一首寓意深刻的作品。在当时的反动统治下,只能用这种隐喻的手法去表明自己的观点。这首歌在德国已像民歌一样,被广泛流传。它那流畅、优美而动听的曲调脍炙人口。

3、教师带领学生唱一唱这首歌的A段。

4、简介《鳟鱼五重奏》:舒伯特完成歌曲《鳟鱼》的两年后(1819年),又将其中第一部分(即分节歌)的旋律为主题写成变奏曲,并列为他的钢琴与弦乐五重奏中的第四乐章,遂使此重奏曲得名为《鳟鱼五重奏》。

在这首变奏曲中,舒伯特运用了器乐的各种特点和手法,将原歌曲中所表达的内容进行了深入地刻画与描述。

此五重奏采用了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各一只及钢琴一架的乐器编制,与习惯的五重奏不同,即去掉了第二小提琴,增加了低音大提琴。全曲共五个乐章。第四乐章是最受欢迎者,它由主题和五个变奏及小快板的结束部组成,共分七个段落。

5、请同学们集中注意力,看着教材上为《鳟鱼五重奏》配的画面或课件上的画面的欣赏提示,完整的欣赏一遍《鳟鱼五重奏》,并在每一个段落进入时举手示意。

6、出示《鳟鱼五重奏》第四乐章结构图,师生共同分析作品:

《鳟鱼钢五重奏第四乐章》曲式图

A:轻快活泼,由以小提琴为主的弦乐器演奏,表现了小鳟鱼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形象,弦乐器和谐的伴奏正是祥和的体现。

A1:主题移高八度进行。钢琴明亮的音色,弦乐器六连音的琶音伴奏,表现了小鳟鱼在清澈的水中欢快嬉戏,悠然自得的情境。

A2:由中提琴和大提琴奏出,钢琴像回声一样地与之遥相呼应,小提琴奏出流动的音型,描绘了小鳟鱼在水中游动的另一番情境。

A3:由大提琴和低音提琴主奏旋律,小提琴和中提琴奏和声音型,钢琴作急速变奏。音乐变得激烈,好像隐伏着的危险即将出现。

A4:主题由D大调转为同名小调d小调,节奏上有较大的变动。它一开始就由弦乐和钢琴一起奏出强力度,音色突然阴暗,以描写小鳟鱼遭到了不幸。

A5:由大提琴奏出悲痛凄凉的主题,旋律在大小调之间游动着,表现了对小鳟鱼悲惨遭遇的同情和忧伤。

A6:为结束段,主题旋律再现,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上轮流演奏,钢琴声部也清晰地再现出歌曲《鳟鱼》的伴奏音型,与乐章开头相呼应,恢复了开始时的明快、清澈、透明的音乐形象,表现了欢畅的情绪。

《乐海泛舟》第二课时

一、 按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各一只及钢琴一架的乐器编制将同学分成五组,同时请两名同学各自扮演小鳟鱼和渔夫,在《鳟鱼五重奏》的音乐中模拟演奏和表演。

二、 聆听《惊愕交响曲》

1、 教师弹奏钢琴,请同学随着钢琴唱《惊愕交响曲》主题,并随着力度的变化,乐段的结尾突强,唱出惊愕的效果。

2、 简介作品:海顿1791年至1794年曾两次旅居伦敦。在这一时期,他所创作的12部交响曲一般称为“伦敦交响曲”。《G大调第九十四交响曲》(简称《惊愕交响曲》)就是其中的一首,作于1791年,首演便获得极大的成功。古典交响曲一般由四个乐章组成,其中第二乐章通常是抒情的慢板乐章。在《惊愕交响曲》这部作品里,海顿却出人意料地在第二乐章中用极弱的力度陈述主题后,立即加上乐队的强奏,使观众为之愕然而得此名。像这样的力度和情绪对比及其所产生的效果,现在看来不足为奇,但在当时来看,却是一大创举。据说是当年海顿很讨厌那些在音乐会上打盹的女士们,于是就用此办法使他们惊醒。

3、 聆听《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

4、 提问:《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也采用了变奏的手法。有的改变了节奏,有的改变了音区,有的改变了音色,有的改变了调式……你能感受到它的变化吗?这个乐章最有变化的表现手段是什么?节奏?旋律?还是力度?

5、 师生共议

6、 音乐变奏小创作

《乐海泛舟》第三课时

学习勃拉姆斯的《摇篮曲》

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聆听勃拉姆斯的《摇篮曲》改编的轻音乐,同时随着音乐的起伏,用手画出旋律线。

2、 师生共议与归纳:《摇篮曲》最初为母亲抚慰孩童入睡时咏唱的歌谣,后来发展成一种音乐体裁。摇篮曲的音乐形象一般具有温暖、亲切、安宁的气氛。旋律平静、优美、舒缓,伴奏音型多模仿摇篮摆动的节奏,充满了母亲对孩子深切的爱。由于摇篮曲细腻、柔美、贴近生活的音乐特征,这一体裁具有很强艺术性和欣赏性,不仅限于催眠和描写孩童入睡,而更多的是在抒发内心的思想感情,刻画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精神境界。

3、 同学们随着教师钢琴的弹奏,哼鸣《摇篮曲》的旋律。哼鸣时要求气息深沉、流动、徐缓,双唇略闭,口腔内有微微含水的感觉,去追求柔美、细腻的音色。

4、 展示教学软件歌单,聆听童声合唱《摇篮曲》:

5、引导讨论与归纳:勃拉姆斯的《摇篮曲》是一首民歌风格的歌曲 ,作于1868年。它通过强弱拍节奏的起伏,来塑造摇篮摆动的形象。曲调优美抒情,语气安详平缓,仿佛勾画出一幅母亲对孩子亲切祝福的动人画面。歌曲为大调式,单二段体。每一乐句的起音均从3/4拍的第三拍开始,作曲家巧妙的把节奏作了细致的改变,将节拍的舞曲性格化作内在的韵律,使音乐更富于徐缓的叙事语气,而适于词义。

6、演唱《摇篮曲》

要求:演唱时注意用轻柔、连贯、圆润的声音,随着旋律的起伏作自然的强弱变化,去体味和表现歌曲的意境。

二、 许多著名音乐家都曾写过摇篮曲,如莫扎特、舒伯特等。教师轻声演唱一段舒伯特的《摇篮曲》。

三、结束语 :摇篮曲是妇孺皆知的音乐体裁,如今作曲家对这一音乐体裁又有新的创意。2003年10月24日,《音乐周报》发表文章《航天之歌声乐套曲问世》,文章中谈到:在《航天之歌》声乐套曲中有一首《航天摇篮曲》。以《航天之歌》声乐套曲为蓝本的一台大型音乐会即将亮相,《航天之歌》声乐套曲音像也会尽早和听众见面”。请我们关注这部《航天之歌》声乐套曲,关注这首《航天摇篮曲》,我想它将别有韵味和情怀。

第五单元

《雷鸣电闪波尔卡》  欣赏教案

【教学目标】

比较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片段《暴风雨》和施特劳斯的《雷鸣电闪波尔卡》,感受乐曲强烈震撼的音响效果,感受自然界雷霆万钧的景象,探究音乐艺术模仿大自然的各种手段方式,领略乐曲时而紧张激烈,时而欢快热闹的情绪变化。

【教材分析】

《雷鸣电闪波尔卡》,奥地利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的这首速度很快的舞曲,是最著名的波尔卡舞曲之一,作于1868年初狂欢节期间,同年2月16日首演,献给艺术家协会。在乐曲中,作者采用其一贯的表现手法,在不间断地重复二拍了波尔卡节奏的基础上,以“定音鼓震音奏法”使人感到远处的雷声响起,利用钹及其奏法上的音色特点,模仿雷雨和闪电,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大自然中的风雨交加、电为雷鸣的场面。

全曲为A—B—A 三部曲式,自始至终呈现出热烈的气氛。乐曲A段为G大调,有两个主题:第一主题旋律跳进下行,是暴风雨来临之前的预示,气氖生动活泼;第二主题旋律级进下行,从中可以清楚地听到“雷鸣电闪”的音响,仿佛真的出现了雷电交加、大雨倾盆的景象,这里是全曲的华彩部分。乐曲B段转到C大调,主题在歌唱般的旋律中,不时地穿插着“雷鸣电闪”般的场面,色彩交织、生动无比。全曲的总时间并不长,但足以给听众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感受音乐形象,从力度、乐器、旋律线等方面着手实践。

2、教学难点:辨别两首乐曲的不同情绪,领悟不同内涵。

【教学设计】

两首乐曲的篇幅都不长,欣赏时可各选片段合在一起对比听。对于自然界音响的模仿,两首乐曲部选用了一些西洋打击乐器,可鼓励学生自己去触摸、试奏。乐曲中强弱的明显变化,可通过画线条和色块的方式在仔细听辨的同时即兴表达,再从结果中找规律,引发创作。

对于不同情绪的辨别,重在帮助学生找到表达的方式,以及对乐曲产生背景的了解。讲述、画画、律动、编创等都是很好的手段。在学习乐曲《雷鸣电闪波尔》时,也可以根据学生能力,哼唱主题旋律。

学习方法选择: 方法一:

l、听赏《雷鸣电闪波尔卡》,感受紧张的情绪,想象描绘的情景。

2.讨论暴风雨来临时的场面。

3、找出乐曲中最强处和最弱处,与自然界中的形象相对应。

4、了解演奏乐器,模仿演奏。5、认识作曲家,简单了解相关背景。

方法二:

1、分别听赏两曲,学生依据各自的感受对号入座,简单了解作曲家及相关介绍。

2、分别找出乐曲中最具艺术形象的地方,从乐器、力度等方面寻求共同点。

3、比较两曲的不同。

4、编创不同的故事情节,并表演。

方法三:

1、认识定音鼓、钱等打击乐器,模仿演奏出强弱变化。

2,以“风雨雷电”为题,选择对应乐器模仿,分组配合表演。

3、分别听两曲.听辨乐曲中的音响效果及变化。

4,了解相关背景资料。建议:波尔卡的知识以前已学过,在这里能跳跳,复习一下吗?

《蓝色的探戈》教案

教学目标

1、聆听《蓝色的探戈》,能够用积极的态度参与音乐欣赏和音乐实践活动并对探戈这种舞蹈音乐及相关的音乐文化感兴趣。2、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和音乐风格;用简洁的词语说明各主题的音乐情绪;判断乐曲哪部分是欧洲风格,哪部分是拉丁美洲风格。3、能说出探戈的起源以及舞蹈音乐的节拍、节奏特点;简要介绍作曲家安德森。

教学设想

本课时设计时紧扣音乐教学应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这一教学理念,通过拍不同风格的探戈节奏、并感受其不同的风格特点、听辨乐曲主题并感受乐曲的情绪、视唱乐曲的主题旋律、随音乐拍探戈的节奏体验乐曲的不同风格、学走生活中的简单的探戈舞步等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参与音乐体验,获得审美经验,从而提高审美能力。在方案设计中也特别注意知识、技能的“暗化”,引导学生了解探戈的相关音乐文化,扩大学生音乐文化视野,从而培养学生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价值观。

教具 钢琴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播放国标舞录象,分析各种不同舞种主要是根据什么来区别?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素有“舞中之王”美称的探戈的舞曲。

二 探戈的起源与发展

先让学生说说他们自己了解的探戈,然后教师简介:探戈是十九世纪末,发源于阿根廷的一种民间舞蹈,20世纪初,发展为一种社交舞蹈,其舞蹈音乐逐步形成一种音乐体裁。探戈含有混融文化的特色,在其发展过程中既受到拉丁美洲音乐文化的影响,也接受了欧洲、非洲音乐文化的影响并形成不同风格。

三 作者简介 :安德森(1908——1975)美国作曲家、指挥家。毕业于哈拂大学,获硕士学位。1935年起在波士顿通俗管弦乐团任作曲。由于擅长写作较严肃的轻音乐乐曲,被人们称为“半古典音乐作曲家”。其代表作品有:《打字机》、《蓝色的探戈》、《拨奏爵士乐》等。

四 欣赏〈蓝色的探戈〉

1、聆听《蓝色的探戈》,感受乐曲主题。

如果你感受到乐曲中旋律主题发生变化请举手?(师生讨论得出结论:乐曲有三个主题。)听老师唱三个旋律主题,听辨是否有相似的主题?(师生讨论得出结论:乐曲可分两段)

2、复听全曲

a) 感受乐曲出现几种探戈节奏?

b) 教师总结

欧洲即西班牙风格的典型节奏:

拉丁美洲即阿根廷风格的典型节奏:

c)敲击这两种节奏感受其不同风格

3、分段欣赏

a) 聆听主题A运用哪种风格节奏?音乐情绪如何?这一主题使用了欧洲风格节奏,这种节奏带有明显的推动力量,这段音乐的情绪颇为活泼。

b) 复听主题A,跟音乐打节奏。

c)聆听主题B运用哪种风格节奏?音乐情绪如何? 这一主题使用拉丁美洲风格节奏与主题A形成明显对比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06030.html

更多阅读

人民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知识要点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案

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知识要点第一单元 我是自己的主人第一课 我们都爱玩(做玩的主人)1、为什么说玩是我们的权利?(1)我们每个人都爱玩,爱玩是我们的天性。(2)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第31条规定:“缔约国确认儿童有权享有休息和闲暇,从事与儿童

七年级下数学期中试卷质量分析 七年级上语文期中试卷

七年级下数学期中试卷质量分析瓯北四中吴晓飞一.基本情况分析全校七年级有两个班,共60人,其中拔尖率为46%,优秀率为84%,及格率为90%,很少存在低分。二.试卷分析本试卷共有三种题型,分别为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覆盖了整册书各章节的

声明:《七年级下音乐教案 人音版八年级音乐教案》为网友航帆直上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