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于丹教授的讲座《读书与读心》

读书与读心

2012年11月9日 解放日报 作者:于丹

●“读书不是非要拔高到一种信念、一种要求,简单来讲,阅读应该只是一种生活方式而已。”

●“身处这样一个时代,我们用一个搜索引擎便可以查到想查的词条,但是仍然没有一个心灵的搜索引擎。”

●“今天我们提倡的文化,是让它作为动词的形态活着,从时间上要在当下解读,从空间上要有国际视野。”

以上内容,引自著名学者、十八大代表于丹在台湾参加“名人谈读书”讲座时的发言。征得于丹教授同意,《解放周末》将发言内容整理后予以独家发表,以飨读者。

■我小时候深信不疑、而长大以后越来越怀疑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自己的角度

关于阅读,我一直觉得它是一种依赖机缘和悟性的个人行为。读书不是非要拔高到一种信念、一种要求,简单来讲,阅读应该只是一种生活方式而已。如果不读书就像少喝了一杯茶,或者是你上床前没有刷牙,会让人有那么一点点难受,这种读书才是脱离了急功近利的、为了文凭的阅读,而是回到了自己的一种生命需要。

今天的阅读,在我看来,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为获取知识而阅读,需要用头脑。另外一种是为生命而阅读,那是要用心灵的。也许用头脑的阅读,是有用的阅读,因为它可以考文凭,可以让你获得更多的技巧。而为心灵的阅读,我把它称为无用的阅读,也就是开卷有益,最后读出来的那种境界,有点像田园诗人陶渊明所说的“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也就是说,读书读到最后,仰望天地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如果这样的人生都不快乐,还要追求什么呢?

读书如果能够让我们心生欢喜,面对这个不甚美好的世界,让我们有一种力量去改变它,对自己沮丧的心事也能去改变,那看似无用的阅读,也许是真正用来养心的。

所以我们今天的主题,既叫“读书”也叫“读心”。我想,读遍别人的书,最后是为了读懂自己的心。我们只有懂了自己的一颗心,再去看世相人心,自己的智慧才会更透彻。

我来台湾之前,刚刚接受一家媒体采访,他们问了我一个问题——有什么事情是你小时候深信不疑、而长大以后越来越怀疑的?他们告诉我,对于这个问题他们已经访问过很多人,很多人说越长大越不太相信这个世界了。我的回答是,我小时候深信不疑、而长大以后越来越怀疑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自己的角度。

我们看这个世界,年少时都会意气风发,信心满满,觉得自己就是正确的。但是越长大越发现,每一个人都带着他所有历史的总和,每一个人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解读世界的时候都有他的理由。我们多换换角度,将心比心,用别人的角度看看这个世界,也许对自己就是一点修正。很多人都会说,越长大越觉得人间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善良和美丽。其实我对这个社会一直在传承的核心价值,从来没有怀疑过,只不过我们每一个人的经历决定了自己看世界的角度都是不同的。

读书,一方面它带来生命的自信,另一方面,它会让自己的心更多去看去理解别人的角度。

星云大师曾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12岁的时候跟着妈妈从扬州出发去南京寻找父亲,走到宜兴的时候,恰巧有机缘,遇到师父问他愿不愿意出家,他就决定出家。第一次去寺里见住持的时候,住持问他为什么出家,他想了想就拍着胸脯讲,是我自己愿意出家。结果这样一句豪言壮语,遭到住持劈头盖脸地用藤条打了一顿,说,你自己想要出家就出家?没有师父领你,你出得了吗?星云大师想了一想说,是师父要我出家。结果住持又打了他一顿,说,师父要你出家你就出家了,你没有主见吗?第三次再被问,星云大师想了想说,是师父要我出家,也是我自己愿意来的。结果面对这么一个完满的答案,住持拿起藤条又打了他一顿。打完以后继续问,谁让你出家的?一个12岁的孩子,打也被打懵了,就说,我也不知道,你打我就是了。没想到住持说,这回可以了,放下了藤条,然后为他剃度。

这个故事,我在大学生的毕业典礼上讲过。大家也都清楚,现在的大学毕业生求职就业也有他们的艰难。人要怎么进入社会呢?我们一开始只读书,就会读出自己的角度,自己总觉得一个人带着自己的角度到世上来,带着自己的宏图伟愿去建功立业,去承担世事,这一定是对的。但是就开始不断被修理,被左打一顿、右打一顿,反正单一的角度都不对。

推荐:于丹教授的讲座《读书与读心》

那么到了第二重境界就会想,我有这个角度别人有那个角度,我兼顾一点,这个时候就成熟一些。但这个时候还挨打,人心就会出现不平衡,就会愤世嫉俗,甚至怨天尤人,就会以偏概全。如果只读书不读心,那人就会觉得世相人心都是我的对头。但这个时候,如果从读书走到读心,其实就走向了第三重境界:读懂自己的心,读懂世人的心,就会觉得世界永远比我想象的复杂,但是我不能因为挨打而停止做我该做的事。那么他就会很勇敢,也很坦然地对世界说,你打我就是了,我继续做我自己的事。人真正有了这种坦荡和无私,这就是他不挨打的开始。

这个故事也让我思考,阅读到底有什么意义。养好这颗心,养大自己的生命,让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坦然行走,并且去完成自己的承担,我想这是阅读真正的意义。阅读不是象牙塔里个人化的小情小调,也不是照本宣科,而是在滋养了生命以后,真正把它变为行动去做事。

■中国文化是一座高峰,殊途而同归,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走,最终我们都会在山顶相逢

今天,我们身处于一个多媒体阅读的时代,我们用一个搜索引擎便可以查到想查的词条,但是仍然没有一个心灵的搜索引擎。

什么是真正好的阅读呢?就是不断开悟的阅读。这个“悟”字写得也很有意思,是“见我心”。小时候张开眼睛以后,总是为世界上的那些惊奇、美丽去感动、去欢呼,长大了以后又为它的丑陋、冷漠去愤慨、咒骂。所有这一切都是真实的,如果没有一个内心的力量去做平衡,那人就会越长大越迷惑。

中国文化的儒释道,其实内心价值是相通的。我们看看中国儒家讲一个人一生的成长,为什么从“十有五而志于学”到“三十而立”,外在的行为很多可以确立标准了,但40岁才求诸内心,智者不惑,开始从外在的社会标准认同,走向内心的权衡。

其实大家看,迷惑的“惑”字写得也蛮有意思,上面是一个“或”,下面是一颗心,这几十年间社会的变化太快了,我们从原来没有太多选择,走向越来越大自由,越来越多选择,当客观世界“或”此“或”彼,太多的选择,都压在我们的一颗心上,这颗心终于左右不定了,迷惑就产生了。

所以如果到了40岁,人还是没有内心抉择的标准和制衡的力量,又怎么面对世相呢?到50岁“知天命”,就是从知道内心的标准又重新走向宇宙自然,了解天地万物的原则跟自己的平衡。60岁终于“耳顺”,就是在听到任何刺耳的语言时都会了解别人的角度,会包容体谅。耳顺是心顺的前提,到了70岁才能走到“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心所欲”是内在的、个人生命的标准,“不逾矩”是外在的社会规范的制度,真正的内外合一才叫做“顺”。

道家也一样,在庄子的《逍遥游》里面有这么一段话,叫做“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斯已矣”。“举世誉之”,就是说即使全社会都在夸奖你、赞美你,“而不加劝”,你如果觉得到此为止了,也不要再向前多走一点、多做一步。反过来“举世非之”,当全社会都在非难你、都在说你过错的时候,“而不加沮”,你的内心如果有定力,有选择的标准,你也不会有更多的沮丧。“定乎内外之分”,一颗心是一种力量,平定了整个世界跟你的均衡,“辨乎荣辱之境”,人才可以做到宠辱不惊。

所以我一直觉得中国文化是一座高峰,殊途而同归,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走,最终我们都会在山顶相逢。其实人会越走越谦逊,因为我们看到世界上不同的人、不同的事物、不同的角度,最后我们会一步一步循着不同的路走向山顶。

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读书最终会归于我们的一种态度。什么样的态度呢?我一直很认同《礼记》上面讲的一句话,叫“地载万物,天垂象”。大地承载着万物的生长,但是不要忘记了天空对应的那些星象,那些潜在的规则跟它是对应的。接下来是,“取财于地,取法于天”,人可以从大地上取得衣食住行各种财物财宝,大地愿意供养儿女子孙,但同时不能忘的是“取法于天”,我们只有遵从苍天的法则,才不会坐吃山空,才不会破坏了未来的持续发展。人的感情则叫做“尊天而亲地”。人要尊敬苍天、亲近大地,“尊天”就尊重了秩序,“亲地”就有了保护之情。

进入这个世纪,国际上提出了很多新的概念,“低碳”、“环保”、“绿色生活”等等,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人用自己的方式都曾经讲过。面对当前各式各样的理念,中国人有自己的语言去和世界的语言对接。什么叫做“温故而知新”呢,当读清楚了中国人一路上的精华思想,把所有的哲学理念融会贯通,它一定会给我们走向未来提供一份力量。

■即使我们今天破了万卷书,行了万里路,如果少了一颗心的话,我们还是回不来

多看一看我们中国人的这颗心,看看我们的中国字,回到我们的“竖心旁”和“心字底”。西方人用头脑思维,但中国人是“心”“田”里的事,叫有所“思”,“心相为想”,心上如果牵挂美好的事物,想起自己家的小孩子,想起春天的花开,那个心思流露出来时,你的脸上就会带着笑。如果要是总在想着你的仇人,想着报复,你脸上流露出来的也不会是什么好看的表情。

“慈悲”也都从心。如果我们对别人的苦难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悲悯,“非心为悲”,痛得一颗心都碎了,那是真的悲伤。如果没有慈悲之心,只是拿钱去做事,那算不了善心。所以中国人讲“感恩”,“因心”而起才是“恩”情,要用心思在里面。而一旦做错了事情,我们会“忏悔”,我们有“惭愧”,都是竖心旁,也就是说,人心里对自己要有反省和校正。

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词,就是“懒惰”。“懒”在中国人看来不是肢体的事情,而是心里懒,一个人如果说我就是懒得上班,他的岗位一定没有给他自我实现的满足感。一个人说回家就懒得收拾,就懒得跟家人讲话,一定是心里出了问题。大家谈恋爱的时候为什么没有懒人呢?

在越来越注重头脑算计的时代,如果我们肯回到一颗心,少一些计较,多一些真心,用心去投入,不去做那么多的、那么细的目标设定,也许我们往前坦然地走,反而会更从容一些。

所以读心是什么呢,就是要读出我们养起的这颗心。有一些中文的概念是不太好译成英文的,比如说“肝肠寸断”、“肺腑之言”、“打腹稿”、“一肚子学问”……这都是我们中国人这颗心的支撑。东西方在解剖学上来讲人的生理结构都是一样的,但是中国人对于心灵的那种信任,一定不把它只当作一个器官,而是把它当作我们生命那个本初信念的发源点。

即使我们今天破了万卷书,行了万里路,如果少了一颗心的话,我们还是回不来。那么我们的悟性在哪里?我刚才讲到儒道释,其实这几家哲学的源头有一个共同的交集点,就是一颗心。儒家讲,君子“日三省乎己”,去反省自己的行为,每天都要问问“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句话如果转换成今天的语境就是,我们的职业角色上有没有守住忠诚?我们的伦理角色上有没有守住信用?我们的自我角色上是不是有一种学习和提升?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把职业角色、伦理角色和自我角色平衡好,前提是你还有颗心问问自己,而不是等着别人来指摘你。

道家的核心大家很了解,庄子有一个观点叫做“乘物以游心”,讲我们在物质世界上都像乘车乘马那样穿行而过。我们的今生可以以不同的方式穿越物质世界,最后也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叫做“游心”,达到心游万仞,就是庄子所说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生命逍遥游,这个起点还是一颗心。

中国的儒也罢,道也罢,释也罢,如果真正看到了中国人本初造字的这个依托、这一颗心,我们就找到了关键。今天这个世界还不够好,我们应该怎么去面对它?如果我们一时改变不了世界,就从改变自己开始。我是做老师的人,我面对我一届届的学生都想跟他们讲:把自己的心养好,我们才有信念,才有态度,也才有力量,去建设制度,让社会变得好一点,再好一点。

每一个人都是世界的基础单元,每一颗心都是我们可以抓住的依据,当一切的阅读和修养归于一颗心的时候,我们就同时拥有了整个世界。

■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以动词“文化”活着,就能够把中国文化带遍万水千山

今天早晨,我和朋友一起去阳明山拜会林语堂先生的故居。我一直觉得中西文化的融合,在20世纪有一个成功的中国人的样本,就是林语堂先生。他对自己的评价叫做“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中国人哲学的最根本,如《周易》所说“一阴一阳谓之道”,我们中国人是讲平衡的,如果我们只有一只脚,就只能跳着往前走了。所以他是两只脚踏中西文化,也就是说他先有一只脚在自己的本土站得稳,立得住,另外一只脚才跨得出去。

他是有说服力的,首先是他出发前有中国的学养。其次,他出发后,真正在世界上用自己的生命作为一个容器完成了学问的化合反应,而不是简单的物理累积。他在生命的化合反应之后,又回得来。所以当他归于阳明山,钱穆先生为他题写了墓碑,他安卧在自己书房的后花园。我们觉得这个中国人是一个真正走得出去也回得来的人。

我一直记得《周易》最早对于“文化”下的界定,叫做“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大概是“文化”最早的界定。这里它给了我们两个坐标:第一是宇宙自然的坐标,第二是社会人生的坐标。站在宇宙自然,就要观察天文,了解四时春夏秋冬的更迭,添衣减衣不得病。第二在社会人心中要“观乎人文”,每一个人的想法,我去观察,然后提炼出一种理念和价值观,再去流化人心,这叫“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文化”,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名词,但其实它原始的意义是文而化之,也就是说以观念化入生命,化入行为,流化人心。如果我们只是文而不化,只是说我们现在有多少文明的遗产,那个遗产其实无关于我们今天的幸福。所以我们今天提倡文化,是让它作为动词的形态活着,也就是说,第一从时间上要在当下解读,第二从空间上要有国际视野,这样的话我们也可以像林语堂先生那样去融会贯通。

我们今天总怨世相太复杂,有的时候只是因为我们的心不静而已。大家出去坐公交汽车的时候,都会有一种感受,如果你在一辆运动的车上,旁边也过一辆运动的车,那感觉会很错乱,因为那辆车一会儿去你前面了,一会儿退你后面了。如果你是静止的,那辆车过去的速度相对就真实。

今天的世相很难读解,但是如果我们的心有了空灵虚静、博大深沉,再去看世相的时候,就不仅看得清,而且我们能够去做事。思维观念决定价值与行为,我们有什么样的心情,就有什么样面对世界的态度。

我之所以在今天提倡中国文化,是因为我个人的生命是被中国文化成全的一个样本。我出生的时候,刚好是“文革”“批林批孔”的那个时代。由于父母的缘故,我读了很多中国的经典文献。我生长在那样一个糟糕的时代,后来去学习中国文化时都会觉得它对我如此有用,那在我之前的人,文化没有被斩断,在我之后的人又恢复了教育,可以说他们比我的条件都要更好。我相信我能被中国文化成全,就会有更多的人被中国文化成全,这种成全不是一种封闭的倒退,而是我们越过历史的尘埃,把古圣先贤请到今天,点拨我们的生命以后,让我们出发走向世界。

我们这个世纪还应该出现很多林语堂先生那样的人,也许我们每一个人,以动词文化活着,就能够把中国文化带遍万水千山。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09207.html

更多阅读

综合组评课稿:孙苗苗老师的体育课《蹲踞式跳远》

《蹲踞式跳远》评课稿卓文庚六年级的一节体育课《蹲踞式跳远》。从课堂教学来看,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来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教与练的密切配合贯穿整个课堂。本节课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学生准备活动非常充分。老师在

转载 向您推荐:钱志亮的博客,关注幼小衔接

原文地址:向您推荐:钱志亮的博客,关注幼小衔接作者:我和我的孩子们孩子们很快就要步入小学了,家长们一定很关心孩子的入学准备,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的钱志亮教授的博客里有很多相关幼小衔接的文章,家长朋友们可以进入博客寻找科学的育儿方

王老中医推荐:治感冒立竿见影的土方法转载

本文转载自ngycmyc《王老中医推荐:治感冒立竿见影的土方法》前一段时间,身体很热,总踢被子,早晨感觉特别冷,全身都在打冷战。这时,迅速拿一个热水袋,敷在脖子后面。感觉痒痒的,然后,敷到热水袋不再热为止。原本已经进入感冒状态的自己,就好了,

声明:《推荐:于丹教授的讲座《读书与读心》》为网友小柔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