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 三峡工程18个惊天秘密

http://blog.ifeng.com/article/20705048.html

三峡工程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目前人们发现,三峡工程隐患无穷。

因为下游数省特大旱灾,长江水位急剧降低,鄱阳湖、洞庭湖干涸,接着又是暴雨成灾,许多地区转瞬洪旱交替。正好在这一期间,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坦承三峡工程在移民、生态环境、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对长江中下游航运、灌溉、供水等也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长江委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原局长翁立达向媒体表示:这些问题,在三峡工程进行论证时,都在我们的预计内。尽管由于当时条件和认识的限制,有些预计出现了一些偏差,但问题还是可控的。《时代周报》记者追问:你对三峡大坝是什么态度?翁立达:有利有弊,利大于弊。毕竟,我们是要用数据说话的,我说有利,是因为它在防洪方面,真的是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官员们说话是当然正确的,何况还有数据。但民间骂三峡是“水害工程”,无论怎样的数据,恐怕也说不圆这个“逆调节”:夏天放水,冬天蓄水,水多了再给你,水少了就卡你脖子。如此调度,横看竖看也不像是个“水利”工程。

曾经有个网友说他当年看到一张图,三峡工程可以照亮半个中国,图上画了个圆,北京、上海、广州全部圈进去了,他以为三峡工程用水发电,不用钱了,将来用电都不用钱了,他家正好在这个圈里,他高兴的不得了。等到三峡工程上马以后开始发电,电费不是越来越便宜,而是越来越贵了。

三峡汛期是先淹重庆,后来又多次以每秒4万立方米的流量泄洪,不顾下游死活。江西省在上一次鄱阳湖大旱时,就上书中央政府,认为干旱跟三峡大坝有直接关系。三峡工程似乎也没给湖南带来好处,湖南一直对洪季开闸、旱季蓄水这种加剧自然灾害的逆调节不满,如此调节,无论洪旱,洞庭湖都成了直接受害区域。这样的“水害工程”,哪里还存在“利多弊少”呢?

事到如今,三峡工程之利弊基本上已经可以看清楚了,即三峡百害,唯有一利,就是发电。对此,翁立达还是略有微词的:“……现在有些利益集团,不能碰。”无权无势的百姓,对利益集团自然更是不能碰也不敢碰的,但心存疑议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比如说,民间说政府给三峡工程擦屁股追加的巨额投资(移民、治理污染、地质灾害等等),远远超过了那一点点发电收入,客观中立人士就希望政府公布数据,以澄清事实。

网上还有一条 “三峡私有化”的传言,称“三峡工程每年200多亿元发电收入不属于中国人民也不属于国家,因为三峡发电已经私有化,是属于长江水利股份有限公司。那些三峡主上派,那些政治家、部委、官员以及主要工程技术人员,是这个股份公司的原始股持有者。”这种传言也是亟待澄清的。

倘若三峡还是国家的,咱们还可以问问为何要搞逆调节什么的,如若已然“私有化”了,最多也就是能问问是如何“化”的,有何法律依据?三峡工程的投资是老百姓的血汗,追加投资也是百姓买单,如何就“私有化”了?朗朗乾坤,千年盛世,应该是万无可能的。

近年来媒体讨论比较多的是三峡和长江中下游干旱问题,后来国务院就出了一个《三峡后续工作规章》,当中也提到三峡工程的不利影响。三峡工程是1979年提出的,已经过去多少年了,过去都说这么好那么好,现在突然又说有什么不利的影响。让人思想转不过弯来。其实,这和三峡工程上马前宣传部门对此大规模的片面宣传分不开。三峡工程当时吹的太厉害、说的太好了。如果把1991年对三峡工程的宣传,拿出来看看,就有点像当年吹捧林彪是毛主席的接班人,后来突然又说林彪他怎么叛国了是一样的,弯转得太大。

近年来,长江中下游缺水缺得很厉害。从浙江、安徽、江西、湖南和湖北都缺水,特别是湖北省缺水缺的厉害。国内报导是说,湖北的水库都已经底朝天,没水了,洪湖水浪打浪也没浪了。洪湖水也就剩几十厘米深。根本原因是因为湖北省担任了中国两个最大的工程——三峡和南水北调工程。其实这两个工程是一个姐妹工程,密不可分,南水北调中线方案的源头工程,就是三峡的水源工程。

毛泽东在1950年代时和长江水利委员会的主任林一山的一次谈话中同时提出这两项工程。毛要建三峡工程是为了防洪,他说要把洪水在三峡卡住,把卡下来的洪水调到北方去,因为中国南方水多北方水少,所以要把水调到北方去,他把两大工程同时给提出来了。其实从现在大家都知道的可持续发展来说,就不存在着长距离的调水方案。因为可持续性发展的基本原则就是利用当地资源来发展当地经济,改善当地人民生活。这是可持续性发展的最主要核心。不是说要用外部资源来发展经济,这不是可持续性发展的核心。

可持续性发展开始是几个美国教授提出来的。这个理念后来被联合国接纳,成为世界上未来发展的基本理念叫可持续性发展。就是说,这个发展不是为了你这一代人而是为了将来,这一代人不应该用下一代人资源的理念,这一代人所制造的问题必须这一代人解决,而不能把这代人的留给下一代人去解决,不能把帐欠到下辈子还,这一代干的事情也不能损害到别人的利益。

说到底,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南方水多北方水少是自然条件,是地理气候条件所形成的,因为中国的降水是南方多北方少,越往北越少。从历史发展来看水多并不一定就是好,因为文明是先从北方开始然后到南方,尽管现在说南方的发展也不是太晚,也可以和黄河流域相比。但是中国的发展首先不是长江流域而是黄河流域,然后慢慢向南发展过来。说北方水少就一定不适合发展,南方水多就一定适合发展,没有这个道理。

中国科学家认为,到2030年,长江流域也要成为缺水地区,南方没有水可以向北方调了。简单说,南方种水稻北方种小麦,南方需要的水量比北方要大得多。北方种小麦也是适合了北方的气候条件。在农耕时代就是靠天吃饭,没水的地方偏要去种水稻,那是种不好的。其实1950年代时为什么北方水少,就是当时北方发展水稻搞的,北方种的水稻好吃。北京和天津种水稻,后来不行又放弃了。比如天津小站水稻好吃,但天津北京是缺水地区,水要用在工业上,种了水稻后,工业和生活缺水,所以后来又取消了种水稻,把水用在了工业和生活上。

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 三峡工程18个惊天秘密

现在的干旱,是当时专家预计的2030年要出现的,而现在就出现了,而且缺的很厉害。不像人们说的南方水多,长江流域也将进入枯水,中下游缺水缺的很厉害,尤其是湖北省。湖北所有水库几乎是底朝天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源头的水库——丹江河水库水位已降到死水位,没有水可以向外排放了。

一般来说河流越往上水位越少,越往下越多,因为支流会把水汇集过来,但现在变过来了,上游水量多下游水量少。因为中国的抽水工程太厉害了,水泵太厉害了,把长江的水都抽到支流里去了。所以主流水位越往下游水量越少,人为对自然干涉情况已经到了很严重的地步。

这种情况在未来还会重复出现,而且未来在用水问题上的矛盾还会更尖锐,所以这时我们必须要回过头来,考量南水北调工程是不是还要继续下去。当年就有一个问题是没有解释的。因为当时毛提出南水北调工程时,他主要讲的是中线方案,他是指从三峡把水调过去,而不是在丹江口把水调过去。要在三峡把洪水卡住,把三峡的水调到北方去。

长江在历史上流量最小时就有3千多立方/每秒,而黄河平均也就几百立方/每秒,两条河相差很多。长江平均年流量每秒是一万多立方。洪水期流量更大,千年一遇的洪水流量大概是9万多立方/每秒,万年一遇的洪水流量是11万多立方/每秒。如果回到长江的原始状态,其出海口是个湖,湖面宽是20多公里。唐诗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那是一条很宽广的河。所以在历史上,长江洪灾很少,而黄河洪灾的记录就比较多。因为长江下游的蓄水能力很大,所以洪水灾害比较小。而现在长江水位少,抽水就形成了湖北抽水,湖南就没有多少水可抽,江西就更受不了,因为水位更低,因此江西省闹得就特别厉害。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以给2008年北京奥运供水为名,匆忙上马的比三峡工程大2.5倍的南水北调工程,为了把10亿立方米/年的水(相当于永定河的流量)引入北京,引水渠道要横穿中原700多条自然河流,打破这些河流的自然规律。其隐患比三峡更大、威胁的面积更广,很有可能成为中原大地的灾难根源。但这么严重的工程隐患却被隐瞒下来了,学术界集体沉默,媒体上也没有向三峡工程那样引起激烈的争论。

所以考虑问题时要横着想,不能老想着三峡工程这一点上,还有一个南水北调工程。1958年已经批准了三峡工程,具体设想是东线利用大运河,中线利用三峡工程向北方、主要是北京调水。但没能具体实施。南水北调工程要搞的理由是北京要举办奥运会,为保证2008年南方的水能够调到北京供外国运动员喝,当时就急急忙忙批准了南水北调工程。这个工程有三条调水路线,即东线、中线和西线方案。东线设想沿着京杭大运河,从长江的扬州向天津、北京方向调水;中线设想从三峡水库向北方调水,丹江口水库作为中间的蓄水;西线设想是从长江的源头向黄河的源头调水。西线方案一直不很确定,也只知道从长江的支流向黄河支流调,但要怎么调,大家都不知道。如果看一下地图就会发现,长江和黄河是发源于一座山,都是源之自于西藏高原,而且离得很近。当时人们就说在那座山打个隧道把长江黄河连在一起。但实际上,长江的源头上水位低,黄河的水位高,成了倒水位,所以西线重要的是要把长江源头的水位垫高超过黄河了以后它才能把水流过去。所以当时西线是比较飘渺的一个设想。

东线方案因大运河已经存在了,当时江苏省一直利用大运河向苏北调水,但水不超过江苏省界内。要往北调,过了黄河以后有个地势问题,在山东有个中间高南北低的地方,中间高,就有个水过中间部份困难,那么就有个提高水位再往北方流这么个问题。后来,人们对东线方案不感兴趣了。因为东线沿江苏往北走要穿过许多城市,大运河的水很脏,水被污染得很严重,最后水是被调到天津了,但天津不要,这样的水既不能用也不能喝,所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到了天津以后,因为水质不好而搁置。水是先到天津的,天津和北京的高度相差50米左右,如果水质好的话也被天津先用完了,因此北京对东线方案就更没兴趣。

所以中国搞工程的人比较感兴趣的是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中线一起搞,因为这样他们可以搞大工程,拿到更多的经费。

中线工程实际情况:都是175米水怎么流?在工程审批过程中有个问题。毛在文革时就否定了三峡工程,当时1958年确定了三峡工程蓄水必须是海拔200米以上,现在批准的这个工程蓄水位是海拔175米,现在加高的丹江口水库水位也是175米,就说三峡的水没有办法流到丹江口水库,因为三峡蓄水位太低。如果三峡要担负起南水北调中线方案这个过程,就必须抬高蓄水位,从工程上讲这是可能的,不是太难的,大坝也是可以再加高,但现在三峡是海拔175米,没办法再加高了。

其实,中国人受党教育多年后,不善于自己思维,也不会考虑问题,同样一个信息也不会去考虑。有点像东德人,在柏林墙刚倒时那样,有点不适应西德的生活方式,不会思考问题。三峡水库库长600多公里,坝起的地方水位175米,蓄水蓄了175米,重庆的水位也是175米的话,那这个水还流不流?那不就没法流了嘛。所以重庆的水位一定要高于坝水位的地方,而且水位高差是根据流量越大高差越大,流量越小水位差越小。重庆175米,三峡175米,所有的中国人都相信长江三峡水库的水位是平的,就是洪水来了它也是平的,所以人要自己不会动脑筋想问题的话,就是很可怕的。

三峡水库和丹江口水库都是175米,因此三峡水库的水到不了丹江口水库,所以目前三峡水库不能成为长江蓄水的起源,不能成为南水北调工程的起源。三峡工程在它的目标里面有发电、蓄水、防洪和航运,它的第五个目标仍然写了南水北调工程,所以还是一直留着后手。既然三峡水库无法做为南水北调的发源地,现在只能从丹江口水库取水。如果三峡水库提高25米,就可以流到丹江口水库了。但重庆一部分就会淹掉了。当时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林一山向毛汇报时就是这么说的,三峡工程早晚要回到当时所设想的200米水位上来。现在的三峡水利工程是拿了一条可以做西装的料子来做了一条短裤或围裙。

中线工程原计划把长江三峡引到丹江口水库,因为三峡水位175米,丹江口水库也是175米,水没有办法流到丹江口水库,所以南水北调的直接抽水不是从长江而是从丹江口水库抽水,从长江的支流汉江抽水了。毛当时设想要从南方调到北方的水,一年起码1千亿立方/年的水调到北方去,其本上是中线400亿立方、东线400亿立方和西线200亿立方。中线后来说只能调200亿立方/年的水,后来发现还不行,因为汉江水资源当时统计时就有问题,最早说汉江年平均有500亿立方,当时想调200亿立方,超过三分之一,后来发现汉江水年平均也就300多亿立方,受不了调200亿立方,所以现在就只能调100亿立方,但渠道的规模还是按200亿立方/年修建的。汉江平均水量300亿立方/年,三分之一的水量要调到北方去;拿人来做比方,如果三分之一血被抽走了,这人他就活不了了。而且抽水的量是按照平均数计算,在自然界的河流中,水可不是以平均数流淌,它有枯水年有丰水年。枯水年汉江也就100亿立方/年的水,那要大部份都调到北方去了,汉江是受不了。现在是不管受得了受不了,就是要调100亿立方/年。

这100亿立方/年的水调过去,最后分到北京的是每年10亿立方,其它的水中途就被河南、河北分掉了。就北京每年36亿立方米需水量而言,10亿立方水其实是不管用的。

所以,不能说北京缺水,就要南水北调。当初先人为什么要选用北京作为京城?因为北京是中国的一块风水宝地。看看北京的地名,积水潭、玉渊潭、什刹海、西甸、海淀,都是和水连在一起的,北京历史上的图,也是个水乡。只是大陆建政后,北京毁了永定河、清河、拒马河,毁了北京所有的河,所以不能说是北京水少,北京的缺水,确实是人为地破坏,错误地评估了水而导致的。

北京最早靠的是永定河,每年永定河给北京供水量是14-19亿立方,由于永定河上建了几百座水库,现在永定河等于干枯了,这十几个亿的水没了,加上对永定河的污染,河水的流量只有3亿立方/年,而且水因为污染是不能用的。也就是说永定河的干枯对北京来说就是损失了14-19亿立方/年的水,其实如果能想办法恢复永定河流量的话,才是解决北京用水的最好出路。

除了永定河外其它水源是靠哪里来的呢?还有从潮白河来的密云水库,而潮白河是供天津用水的,当时建密云水库时就说一半给天津一半给北京。结果密云水库建成后,就是潮白河水都给了北京,那天津只好去建“引滦入津”工程,把黄河的水调到天津去,所以大陆建政以来中国的水利就是在玩水。

它根本就不尊重自然规律,想把水折腾到哪儿就折腾到哪儿。这个水,我让它关就关,我让它开就开,这就是中国治水的基本思路。

为了北京这10亿立方/年的水就动用了中线工程的方案,可到时候北京水还是不够用,因为北京地下水位已经超承载能力地开采,将来还得弥补地下水位,这个问题就很大。南水北调能解决北京这个问题吗?不能。

本来汉江水是经过丹江口水库流到武汉再进入长江的,如果每年100多亿立方的水都要从丹江口水库调到北方,那汉江流域下游每年就缺100多亿立方的水,汉江就可能要干枯。如果汉江干枯,湖北省又不干了,武汉说受不了,那还得向中央要工程,因为做工程能有钱,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员都能赚钱,一下子拨上千亿。中央就说你再建一个“引江济汉”渠道,从长江宜昌下面开条运河,从沙市北边过去开条运河打通长江和汉江的联系,把长江的水重新调到汉江去,让它从汉江流下去这样来解决汉江的缺水问题。

本来长江的水就是要流过沙市流到武汉的,现在把它从上面抽到汉江去流回武汉,那么沙市的水就更少了。沙市历来是长江航线最浅的地方,九曲湾肠航道最浅,本来是要解决这里水量不足的问题,从上游把水抽走了它的问题不就更严重了。然而,拆东墙补西墙,只要能做工程,别的先不管先把钱给拨过来,至于做出什么样来他们不管。

如果动脑筋想的话就知道是什么,本来就是很简单的东西,就这么多水,调来调去地玩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10717.html

更多阅读

秦始皇第18个儿子的那些坏事儿 秦始皇极乐净土r18

秦始皇第18个儿子的那些坏事儿李恒昌秦始皇的第十八个儿子是谁?秦二世胡亥是也。秦始皇咋那么多孩子?过去不实行计划生育,即便实行也落实不到皇帝头上。皇帝们想生多少生多少,根本没有任何限制。因此,秦始皇孩子多,也就不足为怪。不过,

中国人民解放军18个集团军 七大军区实力排名

陆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军种,她为党、国家、人民立过赫赫战功,作出不可磨灭 卓越功勋。为了适应世界新军事革命发展要求,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由建国时的70个军逐步缩编为现在的18个集团军,军队员额由建国时的500余万裁减为现在的近160

关于人类大脑的十个惊天事实 人类大脑潜能开发

大脑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同时也是最为复杂的器官。虽然一直对人类大脑进行研究,科学家仍未完全了解这个器官,仍有很多秘密等待他们去发现和解答,但他们对大脑的了解正在逐步深入。以下关于人类大脑的十个惊天事实。1.大脑感觉不到疼痛大

免签国仅18个:中国护照为何尴尬?

近日,台湾当局副领导人吴敦义不无嘲讽地说,“给予台湾免签的国家高达134个,但我不好意思讲,有一个国家很大很大,但免签只有20个。”实际上,中国大陆居民仅仅凭护照和机票,真正“说走就走”的国家仅18个……图说:中国护照(资料图)【中国新闻周

声明:《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 三峡工程18个惊天秘密》为网友坏男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