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开始了,一些大学生活的感悟献给新老同学们。《东方早报》 新学期感悟

我们的大学

我追逐的大学梦

我清楚地记得1969年7月里的那一天,行了三天三夜的列车把我们送到了黑龙江二井子站,这个地图上也找不到的寂静的小站顿时沸腾起来。呼吸到了北大荒的气息,眺望着无边无际的田野,我没有欢欣和激动,心绪就如同这茫茫的大草甸,简单而茫然。就这样,在祖国的北疆,我开始了长达9年多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战天斗地”的生活。

那是一个叫长水河的农场,位于黑河地区。“长水河”现在听起来似乎还挺浪漫的,但当时却丝毫感受不到,印象中就是一条蜿蜒穿过草甸子、横卧在黑土地上的小河。农场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是艰苦的,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根本无法感受当年开垦北大荒的艰辛。盛夏严冬不是下地锄草收割就是上山伐木采石,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而对于年轻人来说,生活上的煎熬、体力上的劳累,都是可以坚持下来的,最让人难以忍受的则是那思乡之苦,那无法看到的前途。年月流逝,这种苦恼与时俱增。

去黑龙江之前,我是上海市西中学的一名高中生。如果在今天,完成高中学业,考上理想的大学,可能就是我人生的必由之路。但是,“文化大革命”中断了我们的学习,“上山下乡”改变了我们的命运。在艰苦和迷茫中,我内心深处一直有个强烈的信念,那就是要继续学习。上大学成为我挥之不去的梦。

70年代初,农场开始推荐工农兵大学生。由于我吃苦耐劳、表现突出,每年都被知青们推荐上去,但是每次都由于种种原因被挤了下来。1973年,当得知在选拔大学生的程序中加上了文化考试环节,这让我喜出望外,我自认为凭真才实学,是不会比别人差的。可是命运偏偏爱跟我开玩笑,竟出了个张铁生“白卷事件”。这位老兄在考试中交了白卷,还在试卷背后写了一封表示对文化考试不满的信,给“文革派”提供了一发重型“炮弹”。就因为这封信,当年的考试作废,我的大学梦再次破灭。

直到1977年,文革后拨乱反正,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国家宣布恢复高考制度,也改变了我们这代人的命运。为了抓住这个机会,我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自学了高二、高三的各门课程。白天必须努力劳作,只有在夜深人静之时,我才可以放心地在蚊帐里打着手电筒翻看书本。经常是打着亮一会儿,赶紧把知识点和习题记在心上,然后关掉手电,躺在炕上反复琢磨、回忆,在心里默默解题。清晨出工前,我把重要的数学公式、物理公式写在手心上,歇息时打开掌心看看,加深记忆。总之,任何支离破碎、分分秒秒的间隙都成了我复习迎考的宝贵时间,但绝对不能影响工作,不能让表现不好成为不准我报考的口舌。说来也怪,那个时候真有过目不忘的本领,我想可能是因为我太想上大学了吧。

但是恢复高考的当年我并没有去参加考试,因为不够报名“资格”。当年规定可以报名参加考试的年龄限制是25周岁以下,还有一个备注是:“66、67届高中生中特别优秀的也能破格。”很遗憾,我是68届高中。尽管我不死心,请母校给我出了一张优秀学生的证明……但最后还是没有让我报名。

1978年,教育部放开了报考年龄,我以黑河地区初试第一名的成绩,取得了参加当年全国高考的资格。记得去考试的那天凌晨,我们一群参加高考的知青怀着无限的期待,坐着货运卡车一路颠簸了1个多小时赶到北安农场学校,进了考场还没从头昏脑胀中缓过劲来,就开始答卷了。中午一碗井水就着两个馒头就算是午餐了,下午继续考试,一天下来感觉非常疲惫。几个知青一合计,觉得不能再坐大卡车来回折腾了,不然肚子里的“学问”都会颠出去。于是我们就借住在当地一户老乡家里,晚上,六七个“黑兄、黑弟”裹着军大衣挤睡在一张土炕上。没灯怎么复习?我们自有绝招,黑暗中轮流提出各种问题,大家一起答题和讨论。就这样,应考的两夜也凑合着过去了。

考完最后一门课,我深深地松了一口气,我知道自己一定能考上大学。我的第一志愿就是华东师范大学(当时五校合一,称为上海师范大学),在我眼里她就是最好的大学。我永远记得1978年9月的一天,我正在地里干农活,一起参加高考的一位朋友坐着拖拉机匆匆赶到麦田找我,神秘兮兮地问我,“如果考上了师大你高兴吗?”“那还用问嘛,当然高兴啦。”我毫不犹豫地回答。“那我告诉你,你考上了。”这位朋友用非常低沉、非常平静、非常严肃的语气向我传递了这个就此改变我人生的喜讯。我明白,他的刻意“稳重”是怕我落了“范进中举”的套。

最后,我被华东师大地理系录取,这恰是我喜欢的专业之一。就这样,近而立之年的我终于如愿以偿地踏进了梦想中的大学校园,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上海。回想自己从自学、复习到考试的高考历程,真的很难,很不容易,今天的年轻人恐怕难以想象。当时,有一个强烈的信念支撑着我,那就是要把握自己的命运,用知识改变人生。现在想来,曾经走过的那段不平坦的路,让我变得更加坚强,更加刚毅。艰难的高考之路磨练了我在逆境中前行的能力,增强了我应对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这足以让我受益终生。

如饥似渴的求知路

有人后来问我,当你考上了一所理想的大学,回到了上海,是否觉得梦想已经实现,感到很满足了?我很干脆地回答,怎么可能呢!尽管,我们那个时代还没有人生规划这个概念,但对知识的渴望,对理想的追求,却是实实在在的。记得我还在黑龙江农场时,每逢回上海探亲,新华书店是必去的地方。那个年代,也没有太多可选择的书籍,有什么书就看什么书,文学、历史、政治、地理、农业、机械、英语,甚至厨师读物都会认真地看。憋了十年,进了大学,求知欲爆发,就好像“老鼠掉到米缸里”,用它来形容我当时的心情,真一点不过分。

在我眼里,大学是知识的殿堂,这里有很多学习的机会。我并没有考虑自己将来会去从事什么职业,而是想怎么用好这些机会,学习更多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将来可以服务社会,实现人生价值。“文化大革命”磨蚀了我们这代人的青春年华,十年里我们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该往哪个方向努力,因为一切都是不可控的。进了大学,发现有那么多感兴趣的东西,有那么多可以利用的资源,更觉得一定要把握好人生机会,充实自己,确立未来的发展目标。

事实上,不止是我一个人这么想。我们中的很多人都是从农村、工矿的工作岗位上考进来的。进入大学后,大家都是憋着一股劲在玩命学习。以至于班上一群年龄比我们小10多岁的应届生也被我们带动了。至今同学聚会时他们还会唏嘘当年“跟着你们这帮老大哥、老大姐,不努力也不行啊!”

怎么个玩命?每天早晨6点多起床,拿着英语书找个校园角落去背英文单词和课文,然后到操场跑步锻炼、做广播操,再去食堂吃“老三样”——稀饭、咸菜、馒头。早饭后,很多同学就会直奔教室抢前排座位。现在想想,我这个大高个也和大家争抢前几排座位,实在有点可笑,但当时就是想能听得清楚些、思想更集中些、和老师有更多的互动机会罢了。

大学的课程排得很满,特别是一、二年级的基础课很多。地理系也特别强调数理化的课程学习,这对我们今后的发展的确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当然,听课、理解、作业,对我们这些成年人而言并非困难之事,重要的是每个人都有很多兴趣所在。每天下午的最后一节课后,我们就会冲出教室去占排球场,玩一两个小时,过了球瘾再去食堂吃饭,也就剩“残羹冷菜”了。晚饭后的自修是我们学习的重头戏,想上图书馆找个座?门儿都没有,早被人占了。

不过,去自修教室也是我们班上大多数人的不二之选,晚上的教室也如同白天上课一样坐得满满的。任课老师经常会在教室里,给我们答疑解惑。有一位老师我至今记得,金祖孟教授,已近花甲的老先生亲自给我们上《地球概论》这门课,当时全国高校地理系的《地球概论》课程都是用他编的教材,不能不让人肃然起敬。他家就住在师大一村,学校直通一村的门晚上十一点就关闭了,可金老师总是因为指导我们晚自习而赶不上关门时间,每每都是很晚了绕一个很大的圈子走回家……

我要说的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像金祖孟老师这样的教师比比皆是,他们同样被“文革”耽误了十年,英雄无用武之地,所以看到我们这些对知识如饥似渴的学生,他们也特别投入,一心想着怎么把自己的满腹经纶传授给我们。

然而,我们这群学生也不好对付,除了上课提问多、下课缠着老师外,对任课老师还有自己的评价标准。大学恢复高考招生不久,教师的学术水平、教学能力差别很大,面对这么较真的学生,老师的压力也是大的。我还记得,当年给我们讲授《政治经济学》这门课的老师面对改革开放形势下的很多新变化,在讲解原理、分析现实问题上显得力不从心了,大家意见很大。同学们联名向学校提出意见,要求调换教师。有的同学就在课堂上堂而皇之看报纸,表示抗议。后来校领导来听了一节课,觉得是有问题,就换了教研室主任自己来给我们上课,确实水平不一样,大家听得津津有味。结果我们还不“满足”,硬要求这位教研室主任给我们连续几个晚上重新补上之前的课程。

晚自修结束还不意味着一天学习的结束。熄灯后,宿舍的走廊、厕所,都会有一些在那儿看书学习的学生。此情此景,今日的大学生也许只会在考试前夜的“临时抱佛脚”才会出现吧。只能说,那个年代的我们太想读书了,真的是想把全部时间都用来学习。70、80年代还是一周六天工作制,但很多人周日回家也是看书、写笔记,不少人干脆选择了不回家。其实,大家都明白一个道理,无论学习方法如何高效,要想进步快必须有付出,我们是在补回失去的年华呀。印象特别深的是有位同班同学,考试结束放暑假了,他照旧背着书包去教室自修,自己研究问题。当年的付出,自然有回报,这位老兄现在是一名国内外有影响的人口学家,美国杜克大学和北京大学的教授。

当然,也别把我们个个都想象成只会读书的机器,我们那“疯狂”的求知欲体现在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凡学校有讲座,只要感兴趣的,我们一场也不会落下。尤其是那些海外学者的学术讲座,偌大的教室都会坐满、站满学生。学校的人文艺术类讲座也是人满为患。上海音乐学院的谭若冰教授来做系列音乐欣赏讲座,从交响乐到流行音乐,场场爆满,培养了一代人的音乐兴趣,造就了一批对音乐迷恋的学生。

学习是需要好奇和兴趣的驱动的,课堂教育决不是大学的全部内涵。我们班上有一位对数学有特殊兴趣的同学,他不满足课堂上的高等数学内容和作业,给自己安排了更高难度的数学自学和习题练习,大学四年里经常可以看到他捧着一本数学书在那里思考。老天不负有心人,数学爱好给他带来的知识和能力也成就了他的事业,如今他真成了上海气象局气候中心的气候预报室主任。

学习可以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几个同学对环境研究和环境保护很感兴趣,从本科开始就利用各种假期参加老师们的环境研究课题。大暑天跟船出长江口调查取样,尽管风浪把我们搞的晕船呕吐,大家仍乐此不疲,坚持不懈。我们也结合计量地理课程,完成了第一篇学术论文,并发表在刊物上。今天,我们这几个同学几乎都成了环境科学领域的专家。大学期间完全出于兴趣的这些科研活动,就是我们学术生涯的起步。

新学期开始了,一些大学生活的感悟献给新老同学们。《东方早报》 新学期感悟

整整十年,国人压抑着对文化的饥渴,随着“文革”的结束,那真正是万物复苏的时代,人人都怀着拨云见日的欣喜在重新审视周遭的一切,所以一切都是新奇、美好的,这种对生活的眷恋是今天的年轻人无法同样体验的。我们这代人或许在对人生的感悟上要比今天的青年人早熟、也丰富许多。

珍惜这份幸运

很多人问:时代变了,大学有没有变?当然,今天的大学硬件条件已不能与当年同日而语,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大学责任和义务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但有一些东西是不应该变的,如大学精神、学术追求、人才培养的责任。

过去的十多年里,我们的大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的阶段,毛入学率已经超过了26%。对当今这代年轻人应该是多大的幸运啊!我真想说,同学们要珍惜这份幸运。

也许有人会说,因为毛入学率的成倍提高,能进入大学的人群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和当年百里挑一的选拔相比,现在的年轻人不会像我们一样珍惜上大学的机会。也有人会说,因为入学人数比例高了,加大了就业竞争,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出的功利性也在所难免。当然,我尝试着去理解这一切,大学毕竟不是遗世独立的一座“伊甸园”,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从知识、文化贫乏的时代“生如夏花”般生开出一个琳琅满目的社会,吸引人的东西越来越多,青年人的选择自然就多样化了。但我更想说的是,在浮躁、功利的社会大环境下,这代年轻人如何坚持理想,把握自己,懂得选择,显得越来越重要。

作为一个有志向的青年学生,应该有长远的人生目标,在好奇和兴趣中发现生命的价值。很遗憾,我知道有些同学仅是以职业收入为基点选择专业,蜂拥追逐经管类的专业,因为并不喜欢,一辈子也无法体会到工作的激情和实现理想的愉悦。当然,也有不少同学是有人生思考的,也始终愿意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从事业上讲,这条路未必就通往贫穷潦倒,而人生也不是仅以金钱来衡量其价值的。事业的满足、兴趣的满足、于人生有意义,这就是一种值得追求的价值。

我们不得不承认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当你身边的人都在讨论房子、车子、票子的时候,你还会如你所想的淡定吗?然而,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总会有这么一批人,当别人在急匆匆地想要得到什么或已得到什么时,你的淡定会让你的现在及将来跟别人大为不同。时代发展的本身就是一个不完美和追求完美的过程。当我看到那些热血青年踊跃地支教西部,甚至在西藏支教一待就是多年;当我看到那些有为青年坚持理想,不畏艰险,积极投身国家与社会事业的发展……我会深深被这代年轻人的追求和担当所感动,这就是明天的希望。

在大学高度关注内涵发展的今天,大学教育的理念、内容和方法都在发生变化。教和学的关系应该得到根本的改变,逐步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学习、互动学习、研讨式学习的教学模式。这就更需要同学们规划学习,增强选择意识和能力。其实,你们比我们这代人幸运得多,我们是在没有多少可选择的情况下依然在努力选择。如今,大学给了你们很多的选择机会,关键是要有这个意识,懂得如何做出合适的选择。如果我们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能在每一个机会面前,抓住合适的,放弃不合适的,人生道路才能走得比较顺畅。

这些年来,我在校长的工作岗位上有一个基本的理念,学校就是要努力为广大学生创造和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机会,联合培养、海外访学、社会实践、校际交流、校内辅修、课程选修,等等。如果同学们能把握好这些机会,可以体现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不同的人生追求。可惜的是,我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多次发现,不少学生最后幡然醒悟却是在毕业时刻,才觉得很遗憾,当时没有注意到这些机会。这就是选择意识和选择能力。

大学一年级往往是一些大学生的“遗憾”,也是不当选择的开始。高考的压力使得不少学生从初中到高中都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考上了大学,一部分学生就认为人生目标已经实现,可以放松了。从大学一开始,就没有把握好自己,沉溺于网络游戏,不好好学习,自然而然就淘汰了。还有部分学生,进了大学没有及时改变学习观念和学习方法,不去主动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懵懵懂懂地度过了四年,当然就收获甚少。如何让大学四年过得更充实,让同样的四年得到更多的收获,有没有目标,会不会选择,结果是大不一样的。

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大学学习更需要刻苦努力。看看世界一流大学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取向,不得不说一句话:没有辛勤付出,哪有精彩收获。这也是大学生活给予我的人生启迪。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11013.html

更多阅读

我对大学生活的认识与感想 大学生活感想

时光匆匆地流走,大学一年级的第一个学期也结束了我对大学生活的认识——至少我现在认为我的大学生活是很美好的,居住环境舒适,依山伴水,鸟语花香,没有社会上的尔虞我诈,明争暗斗等现象。大学提供的环境也是舒适和安全,我觉得暂时没有什么

香港《东方日报》社评: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香港《东方日报》社评: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港报斥占中是政治乱局反对派将700万港人利益当筹码  中新网10月5日电香港《东方日报》10月4日发表题为"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的社评。文章称,占中乱局没完没了,将香港搅

乱套了,看不懂的青岛大学组织体系和管理体制 体系 体制

换届了,多出了许多学院,院中有院,乱套了哦~进一步行政化,副职多多,都有官做了。书记和校长明年都要退了哦……………………青岛大学换届后的院系和党政组织机构行政人员设置青岛大学党委书记青岛大学党委副书记若干青岛大学校长青岛

声明:《新学期开始了,一些大学生活的感悟献给新老同学们。《东方早报》 新学期感悟》为网友浮光之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