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论漂精华合集 从此不为浮漂所困 - 泰山垂钓园地 - 齐鲁钓 为爱所困

大师论漂(精华合集) 从此不为浮漂所困

大师论漂(精华合集) 从此不为浮漂所困

翟少明

众所周知,在同一场钓鱼比赛当中,有人用空心尾浮漂钓得好,有人用实心尾浮漂钓得好。如果把他们两个人用的漂对换,两人都会钓得不顺心。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们都只熟悉自己的浮漂。  钓鱼浮漂并没有那么复杂,但要想说清楚这个问题可真是不容易。其实我们在钓鱼中遇到的很多问题,多半是用饵和钓法的问题。因为对浮漂不太了解,却总是为选漂、调漂而烦恼。  我曾经为选漂、用漂走了不少弯路,如今从终点又回到了起点,我把我的这些想法说出来,如果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我将感到非常欣慰。有不对之处,请大家指正。  众所周知,在同一场钓鱼比赛当中,有人用空心尾浮漂钓得好,有人用实心尾浮漂钓得好。如果把他们两人用的漂对换,两人都会钓得不顺心。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们都只熟悉自己的浮漂。  我在97年以前钓鱼自我感觉良好的时候,是用的一支2号空心尾浮漂,我对那支漂太熟悉了,上饵抛竿入水,什么时候该立,什么时候该下沉到什么位置,哪一个动作是假动作,我都心中有数。钓什么鱼,用多大饵,该调几目、钓几目,哪个动作是鱼撞线,哪个动作是鱼吸饵进嘴,什么时候该扬竿我都烂熟于心,钓起鱼来得心应手。   记得有一次在全国俱乐部总决赛上,第二天钓小鲫鱼,浮漂是赛前在原池调好的三目。不管钓灵钓钝就是不上鱼,要不就是空竿,要不就是没有动作。观察浮漂的反应,我有一个强烈的感觉——浮漂调的目数太少。我用剪刀剪了大约二目的铅皮,也没来得及看现在是几目,然后边钓边调整钓的目数,终于找到了鱼吸饵进嘴的动作,越钓越快,那一场我以微弱优势拿了一分。也因为这一场的出色发挥,我夺得了这次总决赛的季军。  这场钓完后听钓友普遍反映,是水的密度变小了,等自己发现后已经迟了。我是得益于对自己浮漂的熟悉。自从这支浮漂丢了以后,我有好长一段时间找不到钓鱼的感觉,相信很多钓友有同感。后来我有一支4号浮漂也用得不错,为了追求完美(动作又明显又好看),我又试用了各种各样的浮漂,结果哪一支漂也找不到当初的感觉,我认为是鱼进嘴的动作却没鱼,我认为不可能上鱼的动作却有鱼。其原因是我对这些浮漂不太熟悉(漂型、漂尖及漂身的自重不同,反应出来的动作都不一样)。  也确实有少量钓鱼高手,能做到钓什么鱼,用什么漂。但能把自己所有的漂都用得得心应手的人简直是凤毛麟角。  我说了这么半天,只有一个意思——就是要熟悉自己的浮漂。浮漂是为了控制鱼饵在水中的运行速度和在水里的状态,并告诉你什么动作是鱼吸饵进嘴的动作。  随便用一支浮漂钓鱼时,你能知道鱼饵在水中的状态吗?是双饵全触底?双饵轻触底?一饵触底、一饵悬空?两饵都悬空?知道的人很少。如果你能知道,那证明你的钓鱼水平已经是相当不错的了。只有用一支你所熟悉的浮漂,你才能清楚地知道多大一粒什么饵,能把你的漂压下几目,多大的一枚什么钩能把你的漂压下多少,你才能清楚地用钓的目数来控制钓组在水中的状态。你说,这好办,我临时试一下不就行了吗?不行。不熟悉的浮漂与你所熟悉的浮漂反应的动作是不一样的,一样的动作在你所熟悉的浮漂上出现,扬竿能上鱼。在你所不熟悉的浮漂上出现,却很有可能是空竿。一支浮漂熟悉到一定的程度,它能变成你身体的一部分(眼睛)。  在鱼吸饵特别轻的时候,外人看来漂上没反应,你却能频频扬竿上鱼,那种感觉是不是很美妙?那是心灵的感应。只有在你特别熟悉的浮漂上才能体会得到。  我虽然根据鱼情的需要使用过不少的浮漂,但真正能让我钓得心情舒畅的浮漂只有两、三支。用其它漂十次有九次钓不好,不是因为漂不好(别人用这种漂一样钓的很好),主要是因为我对它的了解太少。  如果用的是自己所熟悉的浮漂,在钓鱼活动中遇到鱼情的变化更容易解决,浮漂的每一个细微动作都能真切地告诉你问题的所在,从而让你作出正确的判断。如果用的不是自己所熟悉的浮漂,它所告诉你的信号,你不一定能明白,进而影响你对鱼情的判断,作出错误的应变。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因此,在我们平常钓鱼的时候应该选择一支有一定的浮力、灵敏而又稳定的浮漂作为主打浮漂。直到这支浮漂上的每一个动作你都非常熟悉,看到浮漂的动作就像看到鱼在水中的动态一样,知已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也的确有特殊情况,如水特别深、小杂鱼特别多,需要用大漂,冬天鱼开口特别小的时候浮漂调得再灵都看不到动作,需要用小漂,这时可灵活应变。90%的时候一支漂足以应付。  坚信只要饵对路,鱼吃,浮漂上就一定有反应,只是不同的漂反应出来的动作不同而已。这样就能把绝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用到饵料的运用和钓法的变化上。  现在,再去钓鱼是不是感到一身轻松?

马明生细说“一标深”

1999年,湖北钓手在首届“老鬼杯”钓鱼大奖赛上施展拉饵术获得成功,之后这项技术在全国迅速推开,并衍变出诸多流派。其中,以河南郑州市钓手张豫来、吉彦军、马明生在天津第五届“澎湖湾杯”钓鲫高手邀请赛上演示的“一标深”钓法最具特色(详见本刊1999年9月号《从因鱼施钓到引鱼适技》一文。然而,学休拉饵,掌握了“一标深”技术也不是稳*胜券的。近来,本刊钓技热线连续接到各地读者就“一标深”钓法提出的问题,现约马明生先生就浮标,用饵与鱼情关系作一番评说。

所谓“一标深”是指钩的定位深度大致与一支浮标的长度差不多。由于浮标制作越来越细化,标尖加长或标身修长尤受欢迎,所以在理解上已跳出了一支浮标的额定长度。因此,凡设计为定层钓取50厘米左右水深上层鱼的线组都可以称为“一标深”。我设计的线组一般为:水线总长50百米其中子线长10-18厘米,标脚至铅坠的母线长25-35厘米。

在池塘水深普遍为1.5-2米时,这样的线组设计主要针对三种鱼情:1、具有全泳层活动特点,尾重在20-50克的幼鲫;2、经常承办比赛的职业池塘和钓放多次的猾鱼;3、在长期驯化中养成了上浮摄食与抢食习惯的鱼,如罗非、白鲦、幼小的鳊鱼和草鱼等。不久前,我在北京小汤山参加一个比赛。在这个池塘中,规格为30-100克的鲫鱼占60-70%,放养时间两年左右。由于经常承办比赛,钓了放,放了钓的缘故,鱼的吃口变得非常狡猾。我在试钓中先于1.7-1.8米深水底采用搓饵,鱼咬钩的间歇比较长,1小时钓获量在30尾左右;后发现长时间抛钩在上层水域化散为悬浮状残饵的40厘米深有鱼抢钩,迹象为到时应该站起的浮标延长了翻身时间。如果水下没有东西将两钩托住,则浮标应该在钩坠入水后约3-4秒的时间里立直,这是1小时钓底得到的规律。在出现翻身延迟的同时,浮标又不时伴有左或右的短促晃动,综合这两种动作,我判断:不是鱼已经起来了,就是原来就有一部分鱼在中上层活动。之所以在1小时后有鱼情变化,是因为搓饵抛钩在饵是以“砸”的形式入水,在饵与水面接触的那个瞬间,已有部分钓饵化散为微粒而留在水的上层;接着,两饵在被动状态中随坠呈90%轨迹向浮标的垂位置运动,其与水体磨擦又会将一部分钓饵剥离在水的上中层,因此自两钩切入水中到浮标翻身的这段时间里,已有大致一半重量的钓饵溶化在上中层水里了。这就是将上中层游弋的那部分鱼集中起来的基础。另外,留在下层的已被钓猾了的鱼或多或少会对钓饵的开头产生戒备,当溶散在上中层的残饵因吸足水分而纷纷下沉时,鱼会循着残饵上浮,正是横的和纵的放向的集合促成了40百米深度的鱼情。于是我调整钓组,下移浮标,专钓40厘米定层鱼。大约20分钟后,鱼的咬钩频率达到每分钟7-10次,但空钩较多,在标尖显示3目下挫时拉不上鱼,说明浮标的浮力太小,我果断改进,将浮标由2号换成3号“醉仙”,同时把钓目从3目提高到7目,并改子线为20和22厘米。这样调整后,同样为下挫鱼讯就从3目缩小为1目或1目半,按照我的习惯,这么小的动作基本上都是放弃的,主抓的是标尖上浮鱼讯。需要说明的是,下挫鱼讯并非全是空钩,我放弃它是因为延长子线后加大了摆幅,一旦鱼在两钩尚处坠的上方或与坠平行时截食,标尖必反应为上浮动作,即使两钩运动到坠的下方,鱼吸饵也会有上浮1目或半目信号。钓浮与钓底的不同是下层鱼咬钩取俯冲式比较多,鱼讯为下挫时也有较高的中鱼率。钓浮是钓的定层鱼,鱼在悬浮状态下吸饵要稳定得多,除了数鱼争饵或远距离奔袭之鱼会产生标尖下倾和下挫外,一般不会有大幅度的动作。鱼情不同而有标尖动作的差异对竞技钓鱼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标深”技术赢的就是鱼情判断。

1999年,我在一场比赛中化2/3赛时抛钩诱鱼,搞得两侧钓手糊里糊涂,不知道我是在钓鱼还是在捣蛋。到赛程过半,左右钓手的窝里已极少有鱼时我的钓点才呈现聚鱼迹象,之后,我连续上鱼被有心人归纳为专一标深。其实那时候的技术有点一厢情愿,因为频繁抛钩能把鱼引来是谁都明白的,问题是必需在钓时允许的时间里尽早将鱼诱来。所幸那场比赛的鱼情被我料中,在后半个小里上去了。所以“一标深”不是盲目的,它是建立在一定鱼情基础上的特殊钓法。现在,“一标深”技术又有了新的发展,综合许多钓手的经验就是定层的可塑性和钓饵状态的变化。

[此贴子已经被疯钓泰山于2009-9-14 17:43:03编辑过]

本主题由 System 于 2010-9-23 05:00 撤销鉴定

收藏 分享

 

白板无敌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白板无敌 当前离线

帖子

41

主题

1

在线时间

1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2

最后登录

2011-3-20





银龙



帖子

41

主题

1

在线时间

1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2

最后登录

2011-3-20

2#

  发表于 2008-4-20 11:09 | 只看该作者

说长道短 破解浮标

深圳/何蔚蓝

标被称为“钓鱼人的眼睛”。这在钓鱼界已形成共识,至于怎样调标,文章就做大了。调4钓2是基本点;钓灵敏,调5钓1;钓迟钝,调2钓5;找归零点,寻讯号突发点;微调幽灵钓;A点;B点(前些时,又曝出“调4钓2的骗局”?!)······正是纷纷扬扬。现在垂钓大师都有一套秘而不宣的独特调标方法,而初级钓手和初学者面对众多各说各有理的调标方法却是一头雾水,既无所适从,又莫衷一是:怎么办?鱼还是要钓,标还是调,让我们再来听听深圳市制标专家是怎么说的——

在池畔及竞技场上,10%的高手将90%的鱼钓走;剩下10%的鱼其他钓手钓得满头大汗就是不咬钩。每次钓鱼比赛差不多都是这样的结局。

“台钓”从八六年由台湾省肖春平和廖心阳先生首先从台湾引进及推广,至今十多年,很多人到今天才发觉鱼越钓越难钓,加上有些爱好写钓鱼文章的人,今天一个A点,明天又一个B点,今天一个归零点,明天又一个盲区。初学者本来想从这些文章中学点钓技,结果反而被搞得一头雾水。还有一些成名的高手经验十足,自己钓得很好,就是讲不出来,徒弟面前还要故弄玄虚。徒弟们跟着他这套似是而非的钓鱼理论,当然很难钓出好成绩。

写这篇文章之前,我考虑了很久一直不敢写,一怕写不好,误人子弟;二怕得罪人。后来在体育时报《钓鱼专刊》吴晓林先生和《中国钓鱼》杂志苏雷先生的鼓励下才决心动笔。因为我对台钓的一些观点与以前杂志及报纸发表的文章有抵捂之外,有些甚至是背道而驰的。

大家都知道,钓鱼成功的三大要素是:个人技术、浮标调整、鱼饵泡制。而浮标是整个台钓的灵魂。俗话说:一年苦练,二年调饵,五年调标。浮标在钓鱼时的作用就好像我们家中的电视机一样,零件,电路及供电系统都没有问题,如果调整不好,就出不了信号。调对了,画面就很清晰看得很舒服。要解开浮标之谜,还得一步步从头说起。

一、浮标的材料及种类

台钓浮标材料有三大类。1、动物型。其代表以孔雀毛为主。也有刺猬毛等其它动物的翎毛。孔雀毛以老年自然脱落的为佳品。因为这种羽笔体内的海棉体已经老化,对气温度影响引起的冷缩热涨反应较小。2、植物型。种类较多,以通草、桐木、芦苇、巴尔沙木为常见。尤以芦苇及现时最流行的巴尔沙木(又称轻木)为主流,其特点是不受温度变化影响。3、合成浮标。有宝丽龙(即发泡胶)、塑胶及碳纤等。这类浮标一般只有初学者才使用。

二、浮标的自重问题

我看过很多国内外的钓鱼书,一般人都认为浮标体积小,浮力越大越好。更有人认为浮标是实心及充气式最好,恨不得将浮标用无形空气制作才叫好。在这里我想举个例子来说明问题。如果你拿一个棉花球向前投去,用力很大,棉花球飞行速度很慢,并且容易改变方向。如果你改用相同体积和形状的孔雀毛或巴尔沙木向前投去,其飞行速度加快了,方向性也准确多了。当然,也并不是说浮标越重越好,一切都要有个恰当的度。纯物理学及纯力学的理论根本不能硬搬到钓鱼理论中去。因为天气、鱼情、鱼的食欲及吸食方式每天都在变。鱼是有生命,有思维的。人钓鱼,鱼亦钓人。我与一位台湾著名制标人讨论过上述问题,他亦有同感。我曾发现有鱼讯的时候,浮标乱跳,很难有明显下顿的动作。这种只有向上牵引力而没有自身重力下压的浮标根本不能用。虽然说浮的浮力可以用减铅皮重量来平衡,但减小浮标体积而增大铅坠的体积及重量又有什么意义!线组的受力分配一定要平均,任何侧重于某个位置的变化都会出现问题。我们在制作的时候一直都在追求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出特别适合鱼类吸食动作的浮标。如果这问题不说清楚,这种模糊浮标要概念还会继续影响各位钓友。

一种程式 一份宁静

凡见过程宁钓鱼的人都会留下这样一个印象:四平八稳、不急不躁,一招一式都透出一种稳重感。竞技钓鱼是快节奏,但京城里的钓手似乎都在寻找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即快慢两种节奏,攻守两种态势的统一。最先显示这种风格的是阎景泉,成熟的是程宁,演练得让人佩服的是关秉宏。 沉底坠和悬坠,后者在池钓中占尽优势,是钓组结构领先,还是钓饵关键?在易哲创造了拉饵术之后,一部分专攻钓饵的钓手发现拉饵可以速成,勤习一周弄个冠军、亚军容易得很。程宁从拉饵速钓中发现:钓饵的科学性与钓饵的针对性是悬坠钓法最基本的环节,偏重钓饵可以有一时之胜,依重钓组则能立不败之地而难登顶峰,只有两者结合才有竞技钓鱼的杰作。

自捧得第四届“钓王杯”后,程宁发现,原来单纯依靠钓饵的速钓技术有了可喜转变,钓组优势、线组的科学搭配成为主导,人们关注钓饵已细化到鱼情、鱼性和不同泳层的咬钩反应。面对新课题,程宁意识到浮标将成为竞技钓鱼的焦点。于是,他开始了对浮标的研究,在数百次钓鱼实践中从多达40余种的信号模式里梳理出浮标的各种语言。

浮标的自身语言

抛钩后,坠在下沉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作用于浮标的反应有三种:1、随坠的下沉浮标向前滑行;2、受风线牵制浮标横卧水面;3、铅坠入水后以900C弧线的轨迹运行,这一过程受铅坠位移的影响会出现:(1)、浮标翻起,(2)浮标站直,(3)浮标停顿,(4)浮标缓降,(5)浮标加速下降,(6)浮标回升。在发生鱼讯之前的浮标反应大致有这三种,将它称为“语言”是因为流线形浮标的运动方式可以用格式化进行规范。

TOP

白板无敌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白板无敌 当前离线

帖子

41

主题

1

在线时间

1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2

最后登录

2011-3-20





银龙



帖子

41

主题

1

在线时间

1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2

最后登录

2011-3-20

3#

  发表于 2008-4-20 11:11 | 只看该作者

浮标的鱼讯语言

看程宁钓鱼,有的人会觉得奇怪,浮标站直,呆着不动,他就扬竿中鱼了;浮标快速下沉,该扬竿了,他却没有反应,时机的把握似乎不在乎浮标的动作幅度,而是一种理念。浮标的作用是传递信号,程宁把鱼作用钓饵产生的浮标反应称为“鱼讯语言”,并在实践中发现浮标自身语言也不是孤立的,受鱼情影响,浮标的自身语言常常同鱼讯语言交织在一起,成为此中有彼、彼中有此的特殊现象,而这正是令一般钓手困惑、烦恼的主要方面。

1、降讯语言。程宁将铅坠入水后浮标在不同运动状态中出现非自身语言的异常表现分析得很细,他说:在连续抛钩中必须正确把握铅坠入水至起呈斜插状的都应理解为鱼讯,特别是草鱼、鳊鱼和白鲦鱼较多的水域,浮标该翻不翻就是鱼讯。与此相类似的还有浮标欲站不直,或站直后出现摇晃和过了停顿时间不肯下降等,都是上层游鱼抢钩的表现。当浮标按900C弧线轨迹运行到450C位置后,其继续向浮标垂直方向运动又会出现停顿处长、提前加速、突然下挫、回升摇晃、大幅反弹等鱼讯。这类在浮标运动中出现的鱼讯称为“浮标的降讯语言”其中以缓降阶段出现的信号异常最为真实,可称“截杀”,中鱼率最高。然而,因钓饵大小、软硬与鱼的口型有时并不完全吻合,以及水底洄流的存在,此类鱼讯有许多是拉不上鱼来的。什么信号扬竿,什么信号放弃,只能从施钓过程中去摸索,硬要给个标准是不现实的。

2、定讯语言。经过一系列运动过程后,浮标稳定于设定的钓目是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通常,我们所看到的鱼讯有:标尖上升、颠簸、摇晃、停顿、略略浮起、有力下顿等。仔细分辨,我们还会发现,有些信号出现之前有或明或暗的预警动作,从这一个动作可以推断下一个更大的动作。将之称为钓技精髓就是如何判断和把握这些信号,提高扬竿的中鱼率。对此程宁认为,每个钓手对鱼讯的把握都有不同的感受,在甲能精确判断猾口小鲫鱼微弱得只有半目的鱼讯,是因为他平时训练和接触这类鱼的机会多。我们不可能要求广东钓手用对付罗非鱼养成的鱼讯判断标准去争取钓幼鲫的好成绩;反之,北方钓手在钓幼鲫上积累的鱼讯经验到了广东也会失灵。但是,作为钓技基本功的定讯语言中的“难以读懂”有些是钓组匹配不合理造成的,如标尖老是哆嗦就应该到浮标和线组上去寻原因;已经钓灵了,可标尖的动作只有半目下沉,调得再灵也是如此,问题就是鱼了,这是猾口小鲫鱼吸饵的基本形态,非软饵细线小钩不人有好成绩。

3、次降语言。传统钓技在坠钩平底钓组上有一项“引钓”技术,即鱼聚窝而对钓饵缺乏兴趣时,不防将钩稍稍提起一点,到钩重新坠下鱼就咬钩了。程宁认为:悬坠钓法可以从传统钓技中汲取养料。他对抛钩后压水产生的咬钩反应进行了详细研究,并从中提炼出浮标的次降语言。两钩定位后浮标长时间没有反应,至一饵溶化标尖升起2目的过程中人出现下挫,扬竿中鱼;标尖显示两饵完全溶化,提钩重新装饵,抛出后压水,竿还在前推中标尖就迅速上升,扬竿的中鱼率达到90%,抛钩后不压水鱼就不咬;用软饵时怕压水会将饵抖散,然而在下钩触底,上钩继续下行的过程中标尖又会突然停住,扬竿有鱼,如果此时不扬竿,到两钩静止就没有鱼咬钩了。以包括压水在内的人为动作造成两钩的间歇性不稳定状态,可以得到标尖上升、上升复下挫、上升骤停、加速下沉等不同的鱼讯。它是在水温、气压悄悄变化而大多数钓手还没有觉察的情况下,争取更多咬钩机会的积极措施。

在高高捧起“钓王杯”之后,程宁已很少参加钓鱼比赛,但他*练的京钓程式和在宁静中专心钓技、钓术的研究,热心为钓友释疑解难,使他赢得了社会的尊重。

反向找底需要验证

北京/ 程宁

许多钓友在找底时经常遇到一个困惑:找底时浮标露出水面3目,挂上饵怎么就变成4目了?

其实这个总是并不复杂,要看你是挂什么东西找的底,它的体积、重量同你使用的钓饵有多大区别。如果是自然环境中长期稳定的静流区域和积淤较厚的养殖池塘,水底一般都有厚度不等的粥酱状“虚底”。用比较重的铅皮裹在钩上找底,钩很容易穿过虚底落在较硬的“实底”上,当你换上钓饵时因饵的重量比铅皮轻了许多,钩沉底不是落在虚底的表面就是埋在浅表,浮标露出水面的目数自然就增加了。我曾用与钓饵体积相仿的橡皮块找底,但必须强调的是橡皮块的大小和重量应该与钓饵的体积接近,一旦橡皮块的重量超过钓饵达到一定程度时也会出现以上现象。于是,不难想象,用既硬又重的钓饵在虚底较厚的水底钓鱼,饵会穿过虚底落在实底上,鱼看不见、吃不着饵,还怎么钓?

大师论漂(精华合集) 从此不为浮漂所困 - 泰山垂钓园地 - 齐鲁钓 为爱所困
我喜欢用小橡皮块找底,理由有二:一是不会脱落,底找得准;二是可以根据视标的粗细,钓饵的轻重,虚底的软硬选用重量不同的橡皮块,十分随意。橡皮块取材方便,取学生擦字的橡皮用刀片切成大小不等的立方体就行(这种四方块同常规钓饵外形多橄榄形和球状的差别是多了棱和角,鱼对它不习惯,轻易不会吃它,找底比较顺利)。橡皮块的大小和重量选择应以浮标2-3目浮力需要的重量为宜,或者稍大于钓饵重量,在标尖能超过挂饵刻度1或2目即可,过重或过轻都不好。

如果是钓灵,可把橡皮块挂在下钩上找底;想钓钝,就挂上钩。为了确保能找准底又不过了底,可以采用“反向验证法”来检验。

比如,调5目钓5目。上钩挂橡皮块双钩到底,得到标尖露出水面5目,然后把浮标往下移1目,看是否变成4目,要是没变,说明已找过了底。调整的方法是,接着将浮标往下移,直到变成4目,然后把浮标上移1目,使它回到5目位置就行了。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保证到底又不会测过头。

换上钓饵后,如果钓饵的重量比测底用的橡皮块轻,浮标会上升一点,可再将浮标下移到5目,也可暂时不动浮标,就这样先钓着,看浮标动作和中鱼效果再调整也不迟。对于是不是找到了底,有些人总觉得不踏实、心里没底。对此,我的看法是,宁可再花些时间,一定要把底找实了,千万别凑合。特别是钓鲫鱼,注意不让饵穿过虚底非常重要,因为鲫鱼不是鲤鱼,没有掘泥觅食的本领。

TOP

白板无敌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白板无敌 当前离线

帖子

41

主题

1

在线时间

1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2

最后登录

2011-3-20





银龙



帖子

41

主题

1

在线时间

1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2

最后登录

2011-3-20

4#

  发表于 2008-4-20 11:12 | 只看该作者

“浮标无用论”和“浮标至上论”

北京/程宁

目前,在浮标使用上有两种具有代表性的倾向,我将之称为“浮标无用论”和“浮标至上论”。

持第一种观点的大多是休闲钓鱼者。他们重视钓饵,需要的是上鱼时的欢乐,甚至有用筷子当浮标照样钓鱼的自豪。所以,他们宁可隔三差五给鱼塘老板送30、50的票子,也不肯花钱买支好点儿的浮标。一年下来,那打了水漂的钱摞起来不知能买多少支上好的浮标。他们光看到筷头子浮标一样管用,却不知道浮标的性能差异错失了多少欢愉,掏钱买乐而不知乐被浮标偷了,一旦被水平高一点的钓友左右夹击,一样的饵别人噼呖啪啦忙得不可开交,他那里独钓“寒江”,从此春风不渡,只能守着僵硬的筷头子安歇了。

“浮标至上论”者一般都是接受悬坠钓法科学性和涉足竞技钓鱼不久的钓友。他们遇到不上鱼的情况就怀疑浮标不好用,不是不停的更换浮标,就是来回调整浮标,是很少从钓饵方面去查原因的。平时舍得投资,各式浮标买了不少,却忽略了钓饵,经常把饵的“功劳”错记到浮标的帐上。长此以往,错上加错,简直是给自己设了个迷魂阵。

这两种观点都是因为对钓鱼缺乏全面了解才产生的,应尽早跳出怪圈,比较好的办法是把两种观点综合起来,必然另有一番感受。

钓鱼是一个由多个环节组成的综合技术链,其中钓饵最为重要,但浮标的举足轻重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细微变化、关系大局的。在这条反应链中,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造成1+1+1+0=0的结局。所以,重视每一个细小环节,并在上鱼情况欠佳时正确判断出错环节是钓鱼的又一基本功。

浮标至上的观点虽说偏激,但用对了浮标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比如,粗身软尖子浮标在水线同长前提下,饵钩从第1下摆到第2下摆之间的间隔时间较长,适合钓浮标翻身,也就是在浮标站直的瞬间会出现一个极轻的下顿语言。善于控层的钓手可以利用这一特点,通过快节奏抛钩在较长时间里把鱼诱控在某一水层,实施钓定层战术。另一种粗短身硬长尖子的浮标因为站立快,适合捕捉中上层鱼讯,在钓生口半浮鱼时会有上佳表现。还有一种短身短尖子浮标是钓“水皮儿”(接近水面的浮鱼)的。它站立得最快,在饵下沉半径极小的情况下也能捕捉住鱼讯。

细身细硬长尖子的浮标以去壳孔雀翎的最好,下沉缓慢而稳定,适合诱钓中下层鱼。它的“身材”特征是哪儿都细,线组中任何轻微的重量变化都能感应到,并能及时作出相应的反应尤其是饵的下沉途中有鱼截食,能表达出其它浮标不易清晰反应的信号。使用这种浮标钓中下层鱼,可以把浮标调成平水,当浮标下沉过程中遇鱼吃饵,拉住了下沉中的铅坠,会使浮标出现短暂的停顿。这种浮标语言虽然不好掌握,但一旦读懂了会是另一种美的享受。

细身软短尖子浮标用于对付底层滑口快鱼,表现突出。浮标站立后,饵沉底很快,能避免下降过程中钓饵的过度雾化,对阻止滑鱼上浮乱窝有积极意义。另外,相对于硬尖子,软尖子的浮力要大一些,这就提高了浮标的抗干扰能力,有梳理虚假动作,减少假信号的优点。不过,这种软尖子浮标大多是钓手根据自己的习惯自行改造的。它的视标只有4-5目。

急收肩细身细尖子浮标被钓手形容为“端肩”,因为一般浮标多“溜肩”、“塌肩”。正因为端肩,使它有下沉快而回升慢的特征。利用这一特征,用它来对付警觉性强,在吸饵时能感觉浮标向外拉的反作用力而顺势吐饵的鱼是最好不过的。

细身硬细尖子的小号浮标浮力很小,在钓小滑鱼时可以钓得很钝,甚至能钓到铅坠卧底,从而减少了浮标的假动作,又不会因为钓得钝而体现不出反应。

以上是我个人在很狭窄的实践空间中摸索出来的经验,对他人是否适用,还得看具体情况。因地域不同,鱼情有别,在其他人可能会有不同的体会,甚至观点相左,也是非常正常的。我认为这并不奇怪,因为浮标是死的,人是活的。

剩余浮力与“归零点”

深圳/何蔚蓝

我们讨论浮标的时候经常会提及浮标的“剩余浮力”。这个专用名词一般是指空钩不挂饵,两钩悬离水底时浮标露出水面的状况,并习惯于用露出水面的标尖目数来说明浮力。例如调空钩5目,从这个刻度到标尖顶端平齐水面所承担的鱼饵重就习惯地称为“剩余浮力”。由此又产生错觉:标尖每一目代表的浮力都是一样的,而事实是与标尖靠得越近的“目”浮力越大。以长10目的标尖为例,假设每一目的长度是平均的,那么,调标尖完全出水时这10目标尖的浮力就是它能承担的重量,记数为10,于是标尖第一目代表1/10,第二目表示2/10的重量······然而,浮标设计专家并没有把标尖的“目”用平均长度来表示,而是把顶端的一目涂了3厘米,靠着标身的一目只有0.3厘米。厂家的这一设计正是为了提醒我们:浮标标尖每一目所代表的浮力是不同的。所以,调整浮标要有正确认识。

有人认为,调6钓5与调3钓2没有什么区别。然而,只有区分一下这两种情况的鱼讯反应就可以发现,动作截然不同。用调3钓2的鱼讯认识去指导调6钓5,结果是同样的反应后者屡屡空钩。

与剩余浮力搅在一起还有一个“归零点”,也是模糊认识。著名钓手程宁曾提出过“归零钓法”,且不论大家是否接受,对其设定“归零点”这个名词我持肯定态度。不过,我对“归零点”是作另一种理解的。有人问我:挂双饵调标尖平水是不是就是“归零”了。我说:不是,这只能算“负重归零”。我们知道,要作到每次挂饵的重量、大小绝对一样是不可能的,既然饵有差异就不可能做到真正归零。“归零点”的划分应该在调目。你调几目,这个被你选定了的“目”就是浮标的归零点,它不是固定在标尖的某一刻度,而是随坠钩重量的变化在标尖上下移动中最终被钓者确定的,我们不要刻意规定它在哪里。

调标不能凭空想象,更不能跟着感觉走,选择浮标犹如配鞋,大了走不快,小了挤得难受,是不能随便的。

TOP

白板无敌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白板无敌 当前离线

帖子

41

主题

1

在线时间

1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2

最后登录

2011-3-20





银龙



帖子

41

主题

1

在线时间

1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2

最后登录

2011-3-20

5#

  发表于 2008-4-20 11:12 | 只看该作者

何谓灵敏 何谓迟钝

深圳/何蔚蓝

记得98年全国俱乐部杯广东站比赛时,我在赛场调标已经很晚了,偏又天公不作美下起了狂风暴雨。与我一起的一位钓手一时心急,将调3目的浮标调到了5目。从他使用的浮标类型看,调5目已经偏高了。我告诉他:这样也可以,只是明天比赛时要从2目钓,如果调5调2没有动作或动作不明显,可以改钓3目,但要注意钓3目有假动作,如此则应改为钓4目或4目半。这时候,有清楚的有力一顿的扬竿提示动作就会有稳定的中鱼率。赛后,这位钓手对我说:果真和你说的一样。

或许有人要问:不是调5钓2是灵敏吗?怎么你说调5钓2没有动作呢?回答是:判断鱼讯要将鱼的吸食习惯和浮标的动作表达方式结合起来考虑。以鲫鱼为例,它在进窝找到鱼饵之后的第一个动作是将口腔内的水或气体呼出,然后才能吸食。这个吸食前的呼出压力,加上鲫鱼的警觉性以及对饵料作味觉及安全试探的习惯(职业比赛塘的老鱼更堪),构成了鲫鱼的前期吸食动作。有些人施钓时在调5钓2或调4钓1的所谓“灵敏状态”下,不是浮标下沉乏力就是急速下沉而不能判断鱼钩是否入口,胡乱扬竿的结果是空钩连连。原因就是对鱼吸食的前期动作缺乏了解。在鲫鱼的吸食动作中,如果鱼饵着底的稳定性不够,鱼吸时饵就会向前滑动一次,一次又一次的吸推鱼饵还是进不了口,在标尖就是黑标扬竿不中鱼。如改“调6钓1”又会怎样呢?我的判断是连下沉的动作多不明显了,因为浮力也就是向上的牵引力越大,鱼饵在水底的稳定性越差,甚至离底悬起。对于食饵欲念不高或警觉性、试探性高的鲫鱼来说,鱼饵在水下像荡秋千一样来回摆,要吸进嘴去就更难了。然而,水下鱼饵的大幅摆动在露出水面的一目标尖却只有轻轻的摆动,并始终不能下沉。

数年前,一位学物理力学的钓手同我讨论过这个问题,他说:“物体在悬空时比固定时更容易破坏它的稳定性和移动它的位置。”从理论上说他是对的,但把鱼吸食的习惯及我们要的浮标提示动作加进去,纯理论的正确就未必适合于钓鱼实践。我们在钓鱼时只能从浮标的上升或下沉动作去提示扬竿,而没有办法看透水下的鱼饵,作为钓手,看问题一定要客观。我认为,钓鱼时浮标的灵敏应该以能表达准确的信号为基础,而不能硬说调几目为“灵敏”,不要被以前定下的名词或口诀吓倒而限制了自己的思维,有时是调5钓1比调2钓1还迟钝,还没有动作。调目要合理,关键在钓目。

再论台钓之破解浮标

深圳/何蔚蓝

关于浮标所产生的问题,我的见解与读者所接受及理解的可能不一样,但不管我的“理论”是否完全正确,重新思考我们以前所接受的理论及习惯已在钓鱼实践中得到证明。然而,钓无定法,我的见解也不是什么金科玉律,可能有些朋友对“台钓”有更新的研究及发现,愿与诸同好共同讨论。

许多从现象上看很复杂的问题不妨从简单的角度去思考一下,就可能海阔天空了,如果施钓过程中有较强的应变能力,那更是条条大路通北京。鱼情千变万化,因鱼种及鱼体大小的差异,浮标所产生的动作也会不一样,公式及理论只是一条道路的中间线,或左或右偏离一点,只要理解正确是无伤大雅的。关键是用浮标配合鱼情,配合到你的习惯。有些钓友把本来很简单的总是分析得很细,反而复杂了,一大堆的公式计算得很精确固然有益,但现实中既不可能将每粒鱼饵的重量称过,也不能想象鱼儿会象小学生们一样身体高矮都差不多,按着指挥排队进窝,更不可能统一从某个角度吸食,去产生标准的浮标动作。春夏秋冬季节不同,鱼类索饵的方式及角度、力度都有所区别,是不能统一规划的。一味追求精确而缺乏应变,全按照公式就失去指导意义了。标还怎么调?鱼还怎么钓?连挂钩上饵都头痛了。

将鱼类社会比作人类社会,就是一部分鱼聪明一些,一部分是呆头呆脑的,还有一部分像惹事的流氓一样,搞得你昏头转向,更有一些像强盗利用你的“帮忙”去谋害其它鱼类的生命,如黑鱼之类偷袭掠食,经常守在你的窝子边弱肉强食,上窜下跳,搞得你无法施钓。我认为钓鱼的最大乐趣是永远有许多弄不明白的问题,永远有钓不到的鱼,永远让你不能完美,让你伤脑筋。

钓者:骗也。钓鱼人精心设定了很多假象、圈套,施放许多迷惑鱼儿的烟雾,制作了鱼类的美味大餐,目的就是骗鱼进窝,咬你布下的钩。一支调整得好的浮标犹如先进的监视设备,鱼儿的一举一动都在标尖上反应出来。然而,上当太多鱼也会聪明起来,甚至耍弄起人来,反过来骗你了。在反复钓放的钓场,可以连“钓王”、大师、全国冠军都会被“功力深厚”的鱼儿修理到没了脾气,甚至狼狈不堪。看他们频频扬竿,双饵下去,两钩上来,处身其间是一大乐事。

十钓九吹,都是大鱼。自己无能偏怨鱼儿狡猾,嘴上净挑些光宗耀祖的事来吹,一段段风光背后隐藏着多少失落,多少遗憾,引来多少的追忆回味,空竿而返,碰到熟人只说去试饵。告诉别人是什么厂家的鱼饵不能用,也是一乐。

钓鱼又是一场人鱼智力火拼的游戏。开始是你的浮标未调好,鱼儿盗饵饱食而走,也可能是你的鱼类大餐没做好,鱼儿不愿光顾;尔后是心满意足,满载而归,抑或是人钓鱼,还是鱼钓人,谁能作出定论?周而复始,其乐陶陶。

行文至此,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将我们以前的误区修正一下,尽量正确的道路走去。

TOP

白板无敌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白板无敌 当前离线

帖子

41

主题

1

在线时间

1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2

最后登录

2011-3-20





银龙



帖子

41

主题

1

在线时间

1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2

最后登录

2011-3-20

6#

  发表于 2008-4-20 11:13 | 只看该作者

试论竞技钓鲫法——浮漂的使用

程宁

1997年我在《试论竞技钓鲫法——漂的标点与漂的语言》一文中介绍过浮漂的“上调法”(见中国钓鱼)1997年4-6期)。

随着竞技钓的快速发展,并通过近几年的反复实践验证,发现浮漂“上调法”在复杂多变的竞技钓比赛中已显落后。另外这种调钓方法,由于当时在文章中介绍得过于简单,造成不少读者在理解和使用上的不便,为此我深表歉意。

这篇《浮漂的使用》,1997年年中就已完稿,但总是觉得不把牢,对自己提出的某些理论观点,总想在实践中多检验检验,生怕有错而误导了广大读者,所以迟迟未敢发表,如今呈献给读者的,是经过我三年的反复实践和验证,在原稿的基础上进行了多次修改后的产物。但也保不齐有错的地方,如读者为我指出错误,将不胜感激。

《浮漂的使用》一文,是我从近五年的休闲实践和竞技比赛实战中总结、归纳出来的,文中介绍的有关浮漂的使用机理和原则及调钓方法,既适用于竞技钓鲫比赛和平时的训练,也适用于休闲钓鲫、钓鲤。是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把浮漂的“调”与“钓”紧密而有机地结合起来论述,尽量减少单纯性理论和避免教条性公式。

本文贯穿一种思想,就钓鱼运动而言:钓有法,而无定式;胜在应变,败于教条。

文中要重点介绍的“全方位差调钓法”,总结了“调四钓二”、“垂直归零钓”、“上调法”、“调几钓几”等等多种调法的优点,并吸取了传统钓中的“底坠儿”、“活坠儿(跑铅)”的某些长处。把浮漂从以住较窄的调钓空间引向更为宽广的调钓范围,使一支品质优良的浮漂,通过钓手的挖掘和发挥,能表现出更大的威力。

为了便于钓手通过学习和比较,能掌握更多的浮漂使用原理,本文结合了在钓界有争议的一些观点,和容易让钓手产生错觉的一些现象进行分析和评论,对错与否,有待广大读者和钓手的评断。

另外在引证和分析过程中,难免涉及到某些作者和钓手的观点,如有得罪,请多多谅解。

原理是基础

浮漂是钓鱼人的重要武器,小小的浮漂寄托了钓鱼人所有的希望和梦想。浮漂用得好,希望实现,梦想成真;用得不好,小小的浮漂记录下的只能是失望和烦恼。

要想学会使用浮漂,必须先要掌握浮力的基本原理,了解浮漂的物理特性,并能要浮漂的实际使用中运用这些原理和特性。多数钓鱼人对浮力的了解,一般是从书上学到的较为单纯、独立、专项的平面知识,而钓鱼浮漂看似简单,实际上,是一项要考虑多种外在因素变化的“互联立体工程”,忽略了其中一种因素的影响,就可能导致漂调得不准,鱼不上钩。缺少理论基础的钓手,在调漂施钓中,经常是顾了这头,忘了那头,今天搞明白了,明天鱼口一变又糊涂了。

因为垂钓时看不见水下,浮漂的调钓是一种半暗箱式的*作,对不懂原理的人来说,想弄清楚线组在下沉过程中和在水底的状态及变化确实很难。有些钓手只有靠猜测来判断,然而现实同猜测之间有时往往是有很大差距的。

也有人认为不就是钓鱼吗,什么浮力重力的,*那份心,伤那个神干吗?会调四钓二不就行了。然而,现实是“残酷无情”的,会调四钓二,却总钓不好的钓鱼人并不算少;一场比赛结束了,才发现双钩一直是离着底的选手也不乏其人;而钓着钓着,浮漂自动升起一目两目,让一些老钓手至今疑惑不解的事,同样是屡见不鲜。

常有人问我“调四钓二改钓三目时,为什么浮漂向上推了三四目击,示标才升到三目呢?”认不这太不可思议了,实在是令人费解。其实,这是个很简单的问题。如果不懂浮力和重力之间的平衡方式,调漂时又看不见水下发生的变化,必然是一头雾水好几载。

有人说浮漂的假动作害人。其实,不懂浮漂的使用原理才是最害人的。

要想学会竞技钓调漂法,必须先弄懂与调漂施钓有关的浮力、重力、加速度、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二力平衡、力的合成、质量、密度、水的阻力、水的表面张力等等物理方面的概念和知识,否则,即使学会了调漂的方法,也只能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照猫画虎,在鱼情、水情发生变化时,无法主动应变,总处于被动的地位。

当你通过学习,了解了浮漂的浮力和重力之间,是通过自身的调整,最终达到平衡的一种等量互动、相互制约的关系之后,就能轻松地理解下面将要介绍的“全方位级差调钓法”。一旦掌握了这种调钓法你就会觉得调漂不再神秘、复杂,不再那么烦琐,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垂钓需要随时而简便地修正浮漂的“调目”和“钓目”。

不过,学会了一种调漂的方法,对竞技钓手而言是远远不够的。俗话说,钓鱼调漂,各有高招。竞技钓手必须博学广纳,集众家之长为己所用。要知道,钓鱼不易,钓竞技池的刁滑鱼就更不易了。

平衡是起点

阿基米德的浮力原理是: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如果浮力大于物体的重力,物体上浮到露出一定体积为止;浮力等于重力,全部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悬浮在液体中不动;物体的重力大于浮力,物体下沉到底。

浮力的大小只与液体的密度及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无关。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也就越大。

浮漂能浮于水中,是因为制作浮漂的材料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入水后它的重力小于水对它产生的浮力,所以浮在水面,浮漂在未浸入水中之前不顾在浮力,只是一个能产生浮力的浮休体。

多大的配重就能使浮漂相应地浸入水中多大的体积,水对浮漂相应地产生多大的浮力。减去多大的配重,浮漂从水中升起相应的体积,水对浮漂也相应地减少浮力。

调漂时,在双钩离底的情况下通过加减铅皮,调整浮漂成水平(示标顶端与水面齐平),此时浮漂在水中的状态,属于悬浮。悬浮的定义是:物体的重力等于浮力。

悬浮着的浮漂,是漂的自身重力,加上入水线组中的线、坠、八字环、钩、插漂座、太空豆(挂饵调漂,要加上饵重),所产生的重力的总合,同水对它们各自相应产生的浮力总合相等,此时这两种力的总合力为零。浮漂处于总体的二力平衡之中,没有任何剩余的设计浮力存在,而且是浮漂的最大浮力的体现。这时我把它称为归零。如果说浮漂真有归零点的话,那它只能是在浮漂的示标最顶端。

在这里需要特别提请注意的是:千万不要错误地认为,水只对浮漂产生浮力。实际上,水对所有浸入其间的物体均产生浮力,入水钓组中的所有配件,包括钓饵无一例外。清楚这一点是极为重要的。

我们平时垂钓中,为了便于观漂,一般都将浮漂的示标露出水面几目,无论调钓的是几目,只要示标露出水面,浮漂此时在水中的状态就属于漂浮;当物体浸入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大于物体的重力时,物体会部分浮出水面,随着物体的上浮,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变小而使液体对物体的浮力逐渐减小,直到浮力等于重力,物体不再上浮。漂浮的定义是:浮力大于物体的重力。

一支浮漂无论是调四、调五还是调一,当停止升降后,最终的浮力和浮漂体系所形成的重力都是相等的,只是各自平衡所需的配重(重力)不相同,但属于同一范畴内的不同级别的二力平衡。即使为了钓钝,调钓至铅坠到底示标露出两目,也同样是处在二力平衡之中,只是大出的那部分重力被地面承受了而已。

钓鱼观漂,就是利用浮漂的示标露在水面来观察鱼情、鱼讯的,就像人们常说的那样,钓的是“剩余浮力”。确切地讲,钓的就是浮漂的漂浮,观察的就是那几目入水后能产生浮力的剩余体积。

有人可能会说,既然漂浮着的浮漂也是处于二力平衡状态,而二力平衡和定义就是合力为零,那也可以说浮漂这时“归零”了。其实,浮漂些时是处于局部的二力平衡,并非是总体的二力平衡。这两种二力平衡在浮漂的使用中从属两个不同的范畴。

比如用两支完全相同的浮漂,漂脚上卷上铅皮,在水中把A浮漂调成平水,使它处于悬浮;B漂调到四目,使它处于漂浮,两支浮漂同时都是处于二力平衡之中。然后,为B漂加上一块能使它下沉一目的铅皮,B漂在下沉一目后停止不动,处于一个新级别的二力平衡之中;如果把这块铅皮加至A漂上,A漂不是下沉一目的距离,而是会慢慢地一直下沉到漂脚轻触水底为止!这就是局部二力平衡和总体二力平衡对这两个不同范畴的二力平衡,所得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这个例子,同时也向大家证明了浮漂在水中什么时候最灵敏。

鱼来吸饵或吸饵后转身、抬头,都是对浮漂的二力平衡系统施加了外力,必然导致这个系统失去平衡,浮漂会相应地升降,去寻求新的平衡。鱼吸饵和吸饵后的转身,对这个平衡系统施加的是等同于重力的拉力,浮漂会相应下沉;而鱼吸饵后抬头,是减去了这个平衡系统中的部分重力,当减去的重力足以使浮漂上浮时,浮漂就会相应地上浮。

漂、饵的连动性

施钓时,究竟把漂调到什么程度最好呢?有人可能会脱口而出,当然是调到漂动提竿能中鱼最好,此话不假,不过,这只是正确调漂的一个必然结果,说明不了实质问题。

调漂钓鱼,从浮漂的浮力和线组的配重角度来说,调的是浮漂的浮力和线组的重力之间的适度平衡,钓的是打破这种平衡的最佳设定;如果从信号“有线”传递这个角度来说,则调的是漂、饵的有效连动范围,钓的是漂、饵的最佳连动效果。

钓鱼是一线拴两头的游戏,谁也离不开谁,发力和受力总在两头同步或相继出现,线是连接和传导发力及受力信号的惟一导体。所以说,正确掌握和充分利用漂、饵连动性是至关重要的。

施钓中,有时需要饵动漂即动,有时需要饵动后漂动。比如说,有时需要饵移动1厘米,漂即同步移动1厘米。有时需要饵移动1厘米后漂再移动,并且移动量要小于1厘米,其目的,说是要特意让浮漂的反应滞后一些。这样一是可以降低鱼的警觉性,二是可以让鱼吃得更实一点。

在平常垂钓或比赛中,经常遇到钓着钓着就出现连续空竿现象,浮漂下顿动作很好,就是钓不上鱼来。当你把浮漂向上推一目半目之后,空竿立刻减少。这种通过微调来改善上鱼状况的办法,就是在调整漂、饵的连动性,为了更得利于鱼吸饵入嘴,改变“有线”信号的传递速度和传动比。

适度的钝,让鱼在吸饵的前期——饵从静止状态变成向鱼嘴内移动的初始阶段——饵不会马上抻动浮漂,而是等到鱼把饵吸入口中的后期,浮漂才被饵抻动,利用子线的适度弯曲,造成漂、饵连动中的浮漂滞后减量位移,以此达到减少钓饵入鱼口时产生的阻力。这就是饵动后漂动,而且浮漂动量小于饵动量的目的,也是竞技钓手必须学会“看小漂”的原因之一。

在正确利用漂、饵的连动性时,一定要根据不同的鱼情来选用浮漂。如果用一支大号粗身粗尖子的浮漂来钓这种浮漂位移滞后,而且钓的鱼较小时,浮漂可能就不来动作了。

TOP

白板无敌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白板无敌 当前离线

帖子

41

主题

1

在线时间

1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2

最后登录

2011-3-20





银龙



帖子

41

主题

1

在线时间

1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2

最后登录

2011-3-20

7#

  发表于 2008-4-20 11:14 | 只看该作者

漂的标点与漂的语言 作者/程宁

近两年来随着钓鲫活动的民展,休闲钓鲫与竞技钓鲫从装备到钓法已有明显的区分,特别是“钓王杯,钓鲫高手赛”的胜利举办,把国内竞技钓鲫活动逐渐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随着这一活动的升温,越来越多的钓手发现“台钓”并不十分适合于竞技。为了找更科学更适合于比赛的钓法,很多钓友都在潜心钻研如何才能在相同时间、水体内钓上更多的鱼。当年台湾省的钓友就是很好地总结、改进了起源于日本的钓鲫法,并且运用于日本的长脑线悬坠底钓术多次击败了日本国的钓鲫精英们,从而大大推进了台湾省钓鲫活动的发展,并促进了台湾省手竿钓鲫装备的产售兴旺与发达。目前北京地区一种起源于“台钓”的竞技钓鲫法已初露端倪。这种改良型钓法目前还不十分成熟,一些手法、观点需要更准确的理论依据。全套动作,*作要领,调漂方法,钓饵使用等一系列问题有待系统归纳,使整套钓法逐步完善。不过这种钓法在竞技钓鲫中已初露锋芒。相信随着广大竞技钓鲫爱好者的刻苦钻研,在不远的将来,竞技钓鲫法必然会大放异彩。下面我要试论的内容正是围绕竞技钓鲫而逐渐产生的一些想法,其中有的观点与“台钓”的理论观点是不同的,正确与否还有待于在实践中检验。漂的标点一、漂的自身标点一支用于手竿的浮漂,不论品质、形状如何都具有自身的5处标点。(当然一支出色的浮漂,这5处标点具有更深的含义。) 1、重心点:浮漂有重心点是人人皆知的,可是具体到手中浮漂的重心点在何处却是知者甚少。这并不是因为重心点难以寻找,而是人们总是忽略了它的作用而不去寻找。一支竖直在水中的浮漂,逐渐减去配重后,浮漂会因水的浮力逐渐向上升起,当上升到某一位置时浮漂将出现倾斜的趋势,这时漂身与水面相交的点就是浮漂的重心点。我们应该选用重心点偏上的浮漂,这种浮漂传递信号更准确,在水中的稳定性好,抗风力强。 2、主浮力点:当今用于手竿的浮漂一般都由两段组成,一段是较粗的主浮体(从漂头算起),一段是当做视漂的较细的副浮体。而主浮力点就在这两种浮体的分界线上,它标志着浮漂的设计浮力中主浮体的最大浮力,同时也预示着浮漂从此点再往下沉,副浮体将产生浮力,并进入水底层反应下降过程中鱼就饵信息的预警范围。 3、全浮力点(零点):浮漂入水后,其设计浮力的最大值,表现为浮漂直立水中,且漂尾端点刚好与水面平齐。我把此时这一点称作该浮漂的全浮力点或剩余浮力零点。 4、剩余设计浮力(剩余浮力):那么什么叫剩余浮力呢?我们钓鱼,通常虽使浮漂露出水面一部分,以利于观察鱼就饵的情况。因此时水下部分的绝对浮力没能达到整又浮漂的全部设计浮力,因而我称这露出水面的一部分为浮漂的剩余设计浮力或简称剩余浮力。减去相同的配重,不同浮漂可能表现出不同的剩余浮力,而剩余浮力则正是体现浮漂价值的关键所在。 5、平衡点:当浮漂配置后竖直在水中静止不动时,漂身与水面的相交点就是平衡点。平衡点的位置随时都会因配重的变化而改变。这一平衡关系属于牛顿第三定律中二力平衡现象,此时的重力等于浮力。谈到浮漂的自身标点就必然涉及到浮漂的“归零点”。这个随“台钓”而来的说法,在钓界曾引起不少的争议,至今众说纷纭,观点无法统一。这种所谓浮漂“归零点”是指:“浮漂顺水中配重后依次等量减去配重,浮漂会等量上升,当上升至某一段位时会出现升量大于减量的现象,过此段位后又恢复等量上升。”。这种观点听起来就像个神话,是绝对违反科学道理的一种错误观点。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我们知道“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其大小等于物体所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浮漂能部分浸入水中竖直并处于静止状态,除浮漂自身的重力作用之外是水中线组的重力所致。一定的重力,必然导致浮漂的一定体积浸入水中,排开相同体积的水并产生相同的浮力。反过来说,当水中线组的重力被减少一定的量,必然导致浮漂从水中升出一定量的体积。浮漂因重力竖直漂浮的水中并处于静止状态时,浮漂在竖直方向上所受的重力和浮力大小相等,是一对平衡力。当水中线组的重力改变,平衡被破坏,浮漂会相应地升降,然后再静止仍处于平衡状态。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浮漂在水中的动与静,是一种平衡和再平衡现象。浮漂在水中的升降是一种量的变化表现,配重的等量变化只能导致浮漂的等量升降。而水的浮力和压力对浮漂的升降造成的影响,只能是随着浮漂的升降造成的影响,只能是随着浮漂的升降而逐渐减小或者增大,绝不会在某水层时有突然的变化。所以可以肯定地说浮漂不存在“归零点”。有的钓友说他们测量过“归零点”,浮漂在某段位时是有升量加大的现象。我想不是他的测量方法有问题,就是浮漂有问题,最大的可能就是有变化的那一目的体积,明显小于其它目的体积。当两目长度相同,直径不等时它们的体积就不相等。等量减重到直径较细的那一目时,就会出现浮漂上升超过一目的现象。

二、漂的设计标点 用于手竿的浮漂,一般在漂体上部都标有一些色段,作为视漂,俗称漂尾、漂尖子。钓者就是通过观察它在水中的升降来了解线组和钓饵在水中的状态和变化;并感知鱼就饵时的情形。如果我闪在了解了浮漂自身标点符号之后,根据浮漂的性能,在漂体上设定几处标点,就能更细微地观察线组在水中的全部动态,发现更多的鱼讯,使垂钓越发精彩诱。一般人在垂钓时往往只记住视漂上的两个标点,即一个“调”点,一个“钓”点。而我认为做为一名竞技爱好者,在垂钓时至少要掌握视漂上的五个标点。因为在不同的标点处鱼来就饵时,漂的动作各有不同;而相同的动作出现在不同的标点处时,不一定是有效鱼讯,见漂动就提竿,不但空竿率高,而且会常常错过有效鱼讯。 1、A点:浮漂入水后因铅重站立并有几拍的停顿时间,此时漂体与水面相交点就是A点。A点也可以称为铅重点,铅坠以下的重力不包括在内。但是,A点不一定是浮漂的重心点,如果铅坠较重,浮漂会从重心点的上方立起。A点是钓者必须牢记的点,因为从A点起浮漂已进入底层降讯的预警范围。 2、B点:钓者双钩不挂饵“调”的目数,就是浮漂的B点。B点也可以称为监界点。按“台钓”理论讲“调节器四钓二”时,四目就是B点;“调五钓三:”时,五目就是B点。这种空钩调节器漂法叫下调法,是目前使用较为普遍的调漂法。我认为用这种调漂法确定B点是比较盲从的,并且使B点失去了监界点的意义。我之所以称B点为监界点,是因为B点对一名竞技钓爱好者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一、在实际垂钓中从B点起,浮漂下沉才是饵的重力所致;也可以说B点是称量饵重的起点。二、无论钓者想让单饵触底,还是双饵触底,或者是双饵离底,都要从B点开始调整浮漂。三、在钓敏时浮漂自然上升到B点时,就证明双饵已完全溶化,双钩恢复到调漂时的直立状态。 “台钓”的下调法,如调四钓二时,因没有称量双饵重量,无法证实两目的排水量等于双饵重。所以钓两目时无法判定是单饵触底。如果双饵重小于两目排水量,浮漂会高于两目,双饵等于两目排水量,双饵可能离底或下饵触底。当双饵重大于两目排水量,双饵会完全触底。同样是钓两目,双饵在水下的位置却有如此多的变化,而钓者只能去猜测,无法确定钓饵所处的位置,很是被动。另外,钓敏时如双饵重大于两目排水量,当双饵溶化掉的重量等于两目排水量时,浮漂会升至B点,但不能证明双饵完全溶化。所以要想清楚地知道双饵在水下的位置和线组的状态,并能根据需要来调整它们,只有改用竞技钓鲫法的上调法来调整浮漂,设定B点。 3、C点:(也可称为最敏钓点)从B点说C点是双饵重的一个标点;从整支浮漂来说,C点是水中线组包括饵重的全重点。当浮漂停在C点,双饵悬浮时,B点到C点的下沉量等于双饵重,线组处于绷直状态,全重等于浮漂的实际浮力。这时无论来自何方的一点点外力移动钓饵,都会打破这一平衡现象,使C点以上的剩余浮力产生升降变化。 4、D点:在确定B点和C点之后,挂单饵测定,此时浮漂会停在B点和C点之间,这个点就是D点。也可以称为单饵重标点。 5、E点:钓者设定的钓点就是E点。如按“台钓”调四钓二讲,两目就是E点。调五钓三时,三目就是E点。E点可以由钓者设定。但按竞技钓鲫法的上调法确定C点后,E点无法高出C点,只能在C点和A点之间选择。以上五个标点,在设定时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按“台钓”下调法确定C点时,如B点设定过低,挂饵太大,浮漂浮力又过小,会导致浮漂完全沉入水中失去C点。如果彩上调法,可以避免这一现象。竞技钓鲫法的上调法就是挂饵调漂法:首先根据钓者的视力和看漂习惯来设定C点(C点一般定在两目左右)。然后挂双饵,通过加减铅皮在双饵不触底前题下,使浮漂停在C点。然后去掉双饵,浮漂小升至不动时,浮漂与水面相交的点是B点。调漂时所挂的双饵大小尽量和实钓时挂历的双饵大小相同,这样在实钓时才不会因饵重不同造成C点起变化。当然饵重绝对相同是不可能的,而C点有一些变化也无不可能的而C点有一些变化也无碍大局。一旦饵重略有变化,可以重新确认C点,B点不受影响。我们在垂钓中为了找到一个中鱼率市制标点,经常调整浮漂:一会儿钓敏、一会儿钓钝,一会儿调敏,一会儿调纯。但是,钓敏与钓钝的区分点在浮漂的什么位置上呢?这个问题“台钓”理论中不曾有过明确说法,也很少有人问津。而我认为,这个被忽略的重要位置,也就是钓敏与钓钝的中心线就在浮漂的临界点B点上。当把钓点E点定在B点时,是一种不敏也不钝的钓法,这时一定是上饵轻触底,下饵卧底。而钓线因重心垂直原因,上饵与浮漂在同一垂线上。而下饵的脑线自然弯曲,两饵分开一定距离。如两根脑线等长,双饵会挨在一起触底,如分开触底,脑线会形成一个倒写的“”字。当E点从B点向C点移动就是钓敏,上饵渐渐离底变成悬垂,当E点移到C点时就是最敏钓法。此时上饵悬垂,下饵轻触底,水线完全处于绷直状态,鱼从任何一个角度吸动钓饵,浮漂立刻会有动作。这种最敏钓法有时会产生某些副作用:一是钓饵被鱼吸动后并未完全过唇入口,浮漂的下顿信号即已表现,造成提竿过早。二是小鱼吸饵时的阻力大。当小鱼刚一吸饵,浮漂的剩余浮力会马上牵制饵的移动,使小鱼吃饵不彻底。不过这些副作用可通过相应的调整来克服。当E点从B点向A点时就是最钝钓法。这时线组在水中是一个“L”形,双饵完全卧底,铅坠下端触底,铅坠到浮漂的水线是一垂线,悬坠底钓法此时已渡过成了传统钓法。而这种用竞技钓线组,实行传统钓的方法,在某些时候却是一种获胜的法宝。可能有人会想钓得比A点再钝一些是否可以?如果把E点移出A点,甚至将浮漂横卧水面时,铅坠到浮漂的水线已无法绷直,也不在一个垂线上,鱼讯很难传到浮漂,除非鱼儿吞饵后牵线带坠游走。也可能有人会提出,是否可以钓得比C点更敏一些?这也是不可能的,前面已分析过,C点是水中线组包括饵重的全重点。当你从C点再下调浮漂,缩短水线时,E点不会越出C点,改变的只是把下饵触底变成了双饵离底,甚至到半水。不过离底钓和钓浮,在某些场合是竞技钓鲫中两种十分必要的钓法。这里捎带提一下:有些初学者错误地认为浮漂调得高(指视漂露出水面高)就钝,调得低就敏。调节器四钓二比调五钓三要敏,调三钓一比调四钓二更敏。从理论上讲,当视漂每目体积相同,钓饵重量相等,而且钓饵均不触底时,这三种调钓法的灵敏度是相同的。无论这三种方法造成的剩余浮力有何不同,全都同样处在二力平衡状态。向它们施加相同的重力,必然导致它们相同的体积沉入水中。如果鱼吸饵的力可以使浮漂下沉一目,那么这三种浮漂在鱼吸饵时同样下沉一目。不过这三种浮漂因视漂露出水面的目数不同,当浮漂同样下沉一目。不过这三种浮漂因视漂露出水面的目数不数不同,当浮漂同样下沉一目时,对钓者产生的视觉影响是不同的。调三钓一时,视漂出水一目。当这一目突然沉入水中,是一种绝对下沉,对钓者的视觉刺激比较强烈,因此提竿的动作会很果断。而调五钓三时,视漂出水三目,同样是下沉一目,就三目而言是下沉了三分之一电报局以是一种相对下沉动作,对钓者的视觉刺激比较缓和,造成提竿迟疑。另外有些浮漂的视漂由下至上直径渐渐缩小,而每目的长度,除尾目以外变化不大,造成每目的体积逐渐变小,这种浮漂调得低是比调得高要灵一些。当掌握了这五个标点后,以C点为上限,B点为临界点,A点为下限,可以随心所欲地调整双饵在水下的位置,并可以通过标点来了解线组、钓饵在水中的变化。这种竞技钓鲫法的浮漂上调法,适应范围很广,而且融合了几种钓法的优点,是一种更为有效的进攻防守兼备的调漂法。

TOP

白板无敌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白板无敌 当前离线

帖子

41

主题

1

在线时间

1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2

最后登录

2011-3-20





银龙



帖子

41

主题

1

在线时间

1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2

最后登录

2011-3-20

8#

  发表于 2008-4-20 11:15 | 只看该作者

常见的浮漂信号反应及处理

台湾钓法是一种现代的、设计科学的双钩长脑线悬坠垂钓方法。其超长的专用立漂上可反应出比通常七星漂多好几倍的信号反应,这可能也是吸引成千上万钓友如痴如醉学习、研究台湾钓法的魅力所在。台湾钓法中,在不同的环境下浮漂信号反应变幻莫测。这里就入门时,以基本的‘调四目,钓二目’常见的浮漂12种反应及处理办法作一介绍,供初学者参考。

1)抛竿后,按理数秒钟后浮漂受铅坠重力影响会慢慢立直,但在应立直时还平浮躺着不动,这一般是小鱼在中上层接住钩饵(排除钩坠、钱被水草等搁住),应及时扬竿。

2)竿抛出后,浮漂在还末立直时就发现快速地向河心方向移位。这是中、上层鱼抢食而走的信号,且很可能是较大的草的、鳊鱼吞钩,应立即扬竿。

3)抛竿后,浮漂开始立直,自然慢慢下沉,但还未到稳定“钓二目”时就见漂尾上、下跳动。这种信号反应是鱼在中下层咬钩。处理办法:一是在浮漂短促有力下顿的瞬间扬竿。二是见漂尾回升数目不再上浮(停顿)时扬竿。

4)浮漂稳定露出水面二目,但突然下沉不见。大多数不是鱼咬钩信号,而是鱼的身体、尾巴擦到鱼线所致。如果在风浪中垂钓,这种信号也有可能表示鱼知食。处理办法是可稍等1~2秒钟,若不见浮漂冒出水面,即扬竿。

5)浮漂立直,漂尾露出水面稳定二目,不时冉冉升为三目或目半后又缓慢沉到二目。这是鱼在钩饵周围吃食、活动索引 起水流水压变化,不是鱼儿咬钩,不可扬 竿。但说明这时浮漂 感觉好,很敏感。

6)浮漂稳定“钓二目”时,先发现徐徐上升一目左右,而后短促有号.应在见浮漂缓慢上升时,作好扬竿准备,当浮漂短促有力下沉 的瞬间即 扬竿。

7)抛竿后,浮漂立直稳定钓二目,只见慢慢上升至三目,但在上升还未停顿时又有短促有力下沉的信号出现。这很可能是两条鱼分别先后咬双钩饵,应在短促有力下沉时迅速扬竿,往往一竿上双鱼。人门后,有经验的钓手可专门钓双鱼。

8)浮漂稳定钓二目时,未见正常“下顿”信号,漂尾徐徐上升到三目、四目,直到上升停顿。这大部分是鱼咬钩信号,不管其上升至几目,只要认定上升已停顿即扬竿。但要注意,钓者应有耐心,浮漂还在上升时不要扬竿。

9)浮漂稳定约二目,只见慢慢露一目或全部沉入水中,但不是短促下沉。而后又渐渐回升到二目。这是“假信号”不是咬钩真信号。常是由于母线本压入水中,受风力影响牵压浮漂;或因水有缓流使浮漂不稳定。此时不要扬竿,应设法把母线压入水中等稳定浮漂。

10)抛竿后,副漂下沉到两目,又缓缓升到三目或四目,这共有三种情况:一 是双钩上的饵化掉一个粉饵,漂 会露三目;二是双钩上的二粒粉饵都已化教完,漂 露四;三是小鱼来吃饵,但只是顶在口上,吃不进嘴里。处理的办法是将竿子稍向身边移动20厘米左右,将浮漂压入水中。移位漂下压入水后又回到露四目,说明双钩已 无饵,应起竿重新装食;如移动时发现浮漂有短促有力下沉的信号,说明鱼已吞约,应迅速扬竿.

11)抛竿后,浮漂立直下沉,但一直沉不到二目,而在四目,也不见上浮或移位。这可能是饵料太松软,已在下沉过程中化散掉;或下沉时被鱼咬掉(常见于有风浪环境);也有可能因池底不平造成。处理的办法是轻轻后移一下浮漂,将漂压至露二目,如一忽儿又回到四目,则应起竿装食,再抛竿。

12)浮漂在稳定钓二目时,不见上下浮动,而是不断左右慢慢摇摆,时而为漂尾小幅度抖动。这不是鱼儿咬钩的信号。前者是鱼在水体中下层游动、觅食引起水流、水压变化影响到悬坠移位带动浮漂出现的信号;后者则是上层的小鱼在戏线、戏漂,均不可扬竿。

TOP

白板无敌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白板无敌 当前离线

帖子

41

主题

1

在线时间

1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2

最后登录

2011-3-20





银龙



帖子

41

主题

1

在线时间

1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2

最后登录

2011-3-20

9#

   发表于 2008-4-20 11:19 | 只看该作者

常见几种调标方法调试、试验及水下状态[转]

前言:自从学习钓鱼以来,尤其是学习台钓技术以来,从各种媒体中接受、阅读了不少有关台钓(现在也有很多人称之为“悬垂钓”)的资料和文章,特别是关于调标方法、灵与钝的探讨、争论更是让我等这些钓技“低凹”者晕头转向、一头雾水。虽然都能读懂这些文章,但自己始终对这些方法缺少一个根本的学习、了解和掌握,更谈不上能熟练运用了。因此,本人下决心:看别人十遍,不如自己亲自动手做一遍。于是,我花了好几天时间,将搜集到的目前常见的两大类五种调标方法(当然还有其它调标方法,但不在本人目前的学习、调试、试验的范围之内),在调标筒内进行了一次认认真真的亲身调试、试验。其目的,一是为了进一步深入学习、掌握这些调标方法的实质和精髓,同时也为了使自己的钓技水平再提高一步。现在把它拿出来,向各位钓友做一汇报,也算是向各位钓坛高手、大师上交的一份作业,也作为同刚接触台钓技术的钓友相互学习、交流之用。可能存在不少错误之处,敬请给以热情批改,本人将深表感谢!

(一)、不带饵调标

1、空钩、半水调4目(即通常所说的调4钓2)

——调标步骤:

(1)先在空钩、半水时,通过增减铅皮将浮标调到4目;

(2)然后挂双饵(模拟饵,与真钓饵大小、重量基本一致,以下同),移动浮标达到钓2目;

——观察饵团在水下状态:下饵触底,上饵悬浮,下钩饵子线略有弯曲。

——主要影响因素:饵团大小、重量要求严格,要求一致;

此法为目前广泛使用的“不灵不钝”的钓法,多数钓家认为此法较适合比赛池钓,原则不适宜大自然野钓。

2、空钩、半水调平水

——调标步骤:

(1)先在空钩、半水时,通过增减铅皮将浮标标尖调成平水;

(2)然后挂双饵、移动浮标确定钓目N(例如N=1、2或3);

——饵团在水下状态:受饵团大小、重量影响大,双饵卧底,子线处于弯曲状态;

——适用垂钓场合(环境):属于钓钝,应用于有风浪、水流动干扰的环境。

3、无钩、半水调平水

——调标步骤:

(1)铅坠上先不挂子线和钩,在半水时,增减铅皮将标尖调成平水;

(2)然后挂双饵、向上移动浮标确定钓目N(例如N=1、2或3);

——观察饵团在水下状态:铅坠触底(或躺底),钩子(饵团)及子线均横躺水底;

——适用垂钓环境:属于极钓钝,用于防止小杂鱼闹窝,以及钓刁滑鱼。

(二)、带饵调标

1、双饵、半水调平水

——调标步骤:

(1)先双钩挂饵,在半水状态下,通过增、减铅皮将标尖调成平水;

(2)然后向上移动浮标确定钓目,使标尖露出水面N目(N=1、2或3目);

——饵团及子线在水下状况:

(1) 当只要看到钓目时,下饵就一定到底了,当钓目在3目以内时,水底饵团处于上饵悬浮,下饵轻触底,子线略有弯曲。

(2) 甚至当我将钓目调到4目时,上饵仍然处于悬浮状态,只是下钩饵子线明显弯曲了。

——灵敏度及实用性:

(1)此种调法,由于在确定调目时,就完全消除了双饵重量的影响,因此,这种调法非常灵敏。

(2)由于灵敏度非常高,稳定性就相对变差,因此我觉得,可能不适用于野钓和风浪较大时以及有水流流动的环境。

2、单饵、半水调平水

——调标步骤:

(1)先单钩(上钩或下钩)挂饵,通过增、减铅皮将标尖调成平水;

(2)然后挂上双饵,向上移动浮标使之上升到露出水面N目(N=1、2目均可)。此时饵团状态:下饵触底、上饵悬浮,子线有1-2目的轻微弯曲;

(3)当钓目调到3目及更高时,子线就更弯曲了,双饵就都卧底了

(4)当浮标的视标上移到全部露出水面时,铅坠触底了。

——现象观察分析:

挂上双饵时,我观察到:当浮标向上移动到标尖处于平水状态时,是处于最灵敏的状态,此时,下饵轻触底、上饵悬浮,子线完全垂直。因此,从理论上讲,钓“平水”是最灵敏的,但这是不实用的钓目,一是视标标尖平水不便于观察,二是由于整个钓组太灵敏而稳定性很差,在实际使用中,一般都是钓1-3目,此时,下饵轻触底、上饵悬浮,子线略微弯曲1-2目。

(三)、结论:通过对以上几种调标方法的综合对比,按照灵敏度从高到低排列顺序,我认为应该是:双饵调平水、单饵调平水、空钩调4目、空钩调平水、无钩调平水。

(四)、结束语:

(1) 以上调标的调试、试验仅是在调标筒内进行的静态调试,若拿到实际应用中,可能还会需要作一些微小的调整和变化;

(2) 本次调试、试验所使用的是“钓仙”3#、11目细尾浮标,同时也使用了“无天”4#、7目粗尾(2毫米)浮标作为对比,取得了一致的试验结果。

另补充:

1、空钩、半水调2钓2时,水下两钩饵的状态是:下钩饵卧底,上钩饵轻触底,子线均有不同程度的弯曲。

2、(空钩、半水)调4目,其钓目显示如下:

1目:上钩饵悬浮, 下钩饵轻触底,下子线基本直(略弯);

2目:上钩饵悬、临界(擦)底,下钩饵卧底,子线略有弯曲;

3目:上饵触(卧)底,下饵卧底,上子线弯曲;下子线严重弯曲;

4目:双饵卧底,双子线严重弯曲;

5目:双饵卧底,双子线严重弯曲;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11252.html

更多阅读

HTC g11官方ROM合集 htc g11 2.3.5官方rom

HTC g11官方ROM合集贴!发现好多人找不到HTC g11官方的包包,在这里给大家发个HTC g11官方ROM合集贴,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卡刷相信大家都会,就是下载后重新命名为:“PG32IMG”之后复制到内存卡根目录,然后进入hboot卡刷即可。港版官方2

转载 《晏子使楚》中考题合集含答案 晏子使楚 中考

原文地址:《晏子使楚》中考题合集(含答案)作者:周艳老师晏子使楚2003年浙江省金华市、衢州市文言文阅读(共22分。第20、21题各3分,其他每题4分)[甲]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

声明:《大师论漂精华合集 从此不为浮漂所困 - 泰山垂钓园地 - 齐鲁钓 为爱所困》为网友放荡低吼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