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队有谱子,要指挥干嘛?_快乐扎特 招聘乐队指挥

乐队有谱子,要指挥干吗?

文/扎特

“咱可是乐盲,咱到现在也没搞清楚一个问题:这乐队要指挥干嘛?大家不都是有乐谱的吗?一起按照乐谱弹奏不就OK了吗?曾跟老公讨论N次,同样乐盲的老公也是一头雾水,最后总结出:看来音乐指挥这玩意儿,不知道干啥;既然有人干,那就说明蛮高深。好比爱因斯坦总结出的相对论,没几个人能懂,绝对有用!”——幸福多多妈

这是“多多妈”给老扎出的博士论文考题,怕下岗,还是从了吧!

指挥是个复杂的工种,应当从几个方面才能论述清楚:

1、要指挥干吗?国家要有主席,军队要有将军,公司要有经理,电影要有导演,群龙不能无首,乐队不能无指挥。

2说这么玄乎,到底指挥是干什么?指挥这个行当,在古希腊的时候,很多宗教音乐就开始有指挥了。但那个时候的指挥有的用头、有的用脚;中世纪以后,有的人就经常拿一卷儿谱纸指挥。十七世纪,法国大作曲家吕利,排练自己的作品,他年纪比较大,平时老拄个拐棍,排练的时候就拿拐棍杵着地板指挥音乐。但是老先生脾气不太好,一次对乐团有意见,一下杵到脚背发炎了,加上心情又比较急,去世了。到了十九世纪,大概是1820年左右,有个小提琴家叫施波尔,他开始用棍指挥,大家觉得这个方法挺好,统一了。然后浪漫派的大音乐家门德尔松开始用棍,从他开始,二三十年以后,棍就开始流行了,就变成指挥棍了。但是有些人也不用棍,到现在也不用。比如说俄罗斯指挥学派,很多大指挥家就不用棍,指挥合唱、纯合唱、钢琴伴奏也不用棍。棍虽然手臂伸长了,但一根棍总没有手的表情那么多。但是快的时候,棍反应更敏锐、更精确。到现在作品越来越丰富,没有指挥不行了。指挥已经从单纯打拍子,逐步过渡到解释音乐的内涵、表现作者的意图,所以指挥这个行当慢慢就兴起了,成为了一个专业。

3、指挥太舒服了,什么也不干,拿着一根小棍比划、比划,工资最高、掌声最多、鲜花最艳。这可能是观众一个最简单、直观的感受。但是我们知道要当指挥可是太难了,必须要从开头做起,别人会的都得会,别人不会的你也要会,才有可能当指挥,不然,队员不服气!

社会分工的细化,出现了职业的指挥家。就好像我们现在不用自己蒸馒头了,不用自己擀面条了,不用自己洗衣服了,不用徒步走路了一样,社会向更加专业化、职业化过渡。

指挥从技术上来讲,右手分管打拍子,不管几几拍,第一拍永远往下打,最后一拍永远往上打。左手分管表情,各种表情,各种提示。音乐的强弱、快慢、高潮、低潮、声部的进出、音色的平衡,音符的对错、音乐的处理等等,都需要一个人专门负责。

在复杂的交响乐中,铜管乐器是需要经常休止的,因为它适合表现的是刚强,有些柔和的音乐并不需要它出现,乐谱上就会记录很长一段时间的休止符。什么时候开始演奏呢?队员不管,那是指挥的事情,要提前几个小节告诉他,不能说话,用手指,用眼神暗示。为什么要指挥呢?排练的时候可以讲话,真正演奏的时候不能说话,就完全靠肢体语言。因为主要目的是要表现音乐的内涵,他所有的动作都为这个目的服务。

4、最苦、最累、技术最全面、威望最高、理解音乐最透彻、最辉煌的就是指挥,指挥是乐队的灵魂。指挥家指挥的是一个庞大的乐队,甚至加上合唱队,指挥家要把他们统一成一个和谐的整体,进而创造出千姿百态的音乐来,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指挥的工作远远不是打拍子,他要把自己对乐曲的内心感受传达给每一个演奏者,通过手臂、手指、眼睛、脸部表情和一切可以表现的指挥技术,与每一个演奏员保持一种感情的交流。他不但指导乐队准确地演奏,还要激起他们音乐表现的激情,使他们始终处于一种渴望演奏的兴奋状态。他要有控制乐队的能力,使每个演奏者都恰如其分地完成自己的职责,不仅要明确地告诉演奏员们现在该做什么,还要预示他们将要做什么,使每个乐句的快慢和轻响、进入和消失,都能在有准备的情况下,有条不紊地进行。指挥作为一门艺术,是近一百七十多年发展起来的,它的历史不长,但迄今一直被公认为是一门最全面的音乐表演艺术。

乐队有谱子,要指挥干嘛?_快乐扎特 招聘乐队指挥

指挥需要非常棒的体格,不然会吃不消。他的活动量不亚于体育老师。排练的时候,脑子一刻不停地转,手臂不停地笔划,耳朵支楞着听谁错,演奏员可以坐下,指挥为了调动情绪,基本上都是站着。演奏一段,指挥还要提出要求,嘴巴不能停。“你别只惦记贼吃馒头,不惦记贼挨打。”指挥这活儿,绝对辉煌,也绝对累死人!

5、演出是最轻松的,排练是最痛苦的,很多失误都在排练中解决了,演出时,指挥就是在尽情地表演。一个好的指挥,首先要精通至少一门乐器,要了解乐队所有的乐器,行话叫《乐器法》。第二,要懂得作曲,尤其要懂得作曲里面很难的一门,叫《配器法》,就是怎么写乐队总谱。第三,更重要的一点,要了解所有演奏作品的时代背景,如果不了解相关的东西,很难准确地揭示它的内涵。

对指挥家来说,音乐会上的演出仅仅是工作的展示和汇报,大量艰苦、细致的劳动都是在台下。首先是读谱、听谱,这是指挥的特殊本领,即从总谱密密麻麻的音符中,用眼睛“听”出十几种乐器组合的音响效果来,一遍又一遍深入细致,不厌其烦地排练,直至达到理想的演出效果;指挥的工作几乎包括了音乐学院全部学科的知识,而要达到运用自如的精深境界,更非一朝一夕之功所能成就的。

6、爱好指挥并钻研指挥艺术是受了我国最伟大的合唱指挥家之一严良堃先生的启发。严良堃是原中央乐团的首席合唱指挥,指挥的《黄河大合唱》堪称国内一绝!老扎在当音乐教研室主任的时候,请老先生到我校讲过学。老先生个子不高,身体瘦小,其貌不扬,怎样看都不能和伟大的指挥家联系到一起。但一走上舞台、指挥台,立刻便高大起来,令人肃然起敬。最最不可思议的是,同样是一个合唱队,在我们老师的指挥下是一种声音,在他的指挥下是另外一种奇妙的天籁之音!百思不得其解!神奇的很!尽管我把整个讲学活动都用摄像机拍摄下来,反复琢磨,依然是不得要领,这便是艺术的深奥之处。

带着许多的疑问,老扎走进了上海音乐学院,结识了我的导师周仲康教授,这是老扎艺术生涯的一次重大转折。可能是同姓的缘故,周老先生把我当成儿子一样看待,上完第一课后竟然请我吃饭。讲授的内容都是最最基础的,最最本源的,而且是最容易忽视的,那时候才顿悟,指挥究竟是干什么!就两个字:“预示”。“预”是什么?提前;“示”是什么,表示。指挥的任务就是把音乐的一切情绪、一切要求提前用手势、面部、肢体表示出来,做到了,你就是一个伟大的指挥!遗憾的是,许多所谓的“指挥”,至今还不明白这个道理,他们的动作和乐队还是同步的,于是他们很累、很痛苦,老是埋怨乐队不行,合唱队不行,其实是自己不行!这样的“冒牌指挥”和“半瓶子醋指挥”太多了。印象最深的是,看周教授的指挥课,从来没有错过一个动作,大师就是大师,不服气不行!

谢谢您师父,知道吗?经过您修改的我的作品民族管弦乐《校园生活素描》,获得了金奖!徒儿还因此获得了全国优秀教师的称号!感激您一辈子!

7、老扎指挥的体会。三味俱全:我累!我爽!我还要!

我累!上台是疯子,下台是瘫子,两腿发麻,嘴巴发干,浑身无力,两眼无神!

我爽!指挥就是找将军的感觉,千军万马,一声令下,翻江倒海,任我调遣!

我还要!指挥家没记性,累的再很也逞能,听说演出就激动,我要,我要,我还要!

注意过一个奇怪的现象没有?一个城市总是市中心的人多,郊区人少;而指挥家的头发恰恰相反,郊区头发多,市中心头发少,可能是用力过猛,从中部甩出去的。“中部崛起”有可能是作曲家和指挥家联合提出来的。所以,看演出的时候,不要离指挥太近,疯狂起来指不定什么就甩出去了,比如美元,比如帐单,比如烦恼。

老扎说了这么多,“多多妈”你说说,要指挥有用吗?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11979.html

更多阅读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图片 一棵树的图片

图片墙简介如果有來生,要做一棵樹,站成永恒,沒有悲傷的姿勢:一半在塵土裏安詳,一半在空中飛揚;一半散落陰涼,一半沐浴陽光。非常沉默非常驕傲,從不依靠從不尋找。杨轩儿的其他图片墙带刺的玫瑰217有时候内心的黯淡仿…252古风古韵261乱花渐

声明:《乐队有谱子,要指挥干嘛?_快乐扎特 招聘乐队指挥》为网友北辰浅巷墨漓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