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气功论坛 智能气功视频李三超

锦绣神州,大好山川,陆海潘江,流韵中华,生生不息的中华文化,仿佛具有无穷魅力,无限生机。

生化繁衍在神州大地上的炎黄子孙,向以拥有五千年古国文明,继承有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而自豪。就在这灿烂神秘的文化宝库中,便蕴育着东方神秘文化的一大瑰宝——佛学。

佛学,本肇启始于三千多年前的古印度属国——尼泊尔,对中华文化来说,它是宗教文化交流的舶来种。但自汉季传入中国以来,特别是梁武帝时达摩传衣东土后,佛学在中国得到了极其重要的成长与发展。中华禅学,便是随着中国禅宗兴起而成长发展起来的一门核心性佛学。因此,汉传禅学可算是中国人自己的佛学。

数百年来,中国禅学已先后流通到世界各国,日益赢得东西方佛教界及文化界人士的信奉与崇敬。这不仅是古佛国的殊荣,更是中华佛学自身的骄傲。中华禅学的成就,在世界佛教发展史上是值得骄傲的,而孕育这一骄傲的开山鼻祖,便正是本书的主人公,即世界佛徒们尊奉为「东土肉身菩萨」的慧能大和尚。

慧能,这个震动世界佛坛的名字,现在在中国文化界已并不陌生。可是人们却断难想见,这位名震中华的一代禅学大师,对深奥玄微的佛学有如此造诣的人,却是一个与中国历代山野樵农并无二致的僻域村夫。

慧能生于大唐贞观年间,三岁丧父,僻居岭南,家境清寒,寡母苦持。年逾弱冠,犹自目不识丁,终朝只知采樵荒山,市薪集市,孤知寡闻,平庸无奇。谁也不会相信,如此一介愚夫,日后竟会有此等作为。然而,天赋加勤苦,竟使这个普通的山村凡夫,终于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来。
智能气功论坛 智能气功视频李三超

慧能本来天资异禀,聪颖沉静,幼而好思,长而善悟,更且慧心坚忍,能耐大苦。向佛学道后,问心究理,锲而不舍,积慧有年,终至「闻经悟道」,了得本来。此后复游学四方,问津黄梅,一番机对,顿获五祖青睐。苦行八月,便荣膺禅门「六祖」法位。南遁弘法,名震朝野,终于成为中国禅宗史上最有成就,也最富于传奇性的人物。

慧能上承至道,下传真谛,常是设坛说法,就地讲经,一生弘法三十七载,渡人无算。更且资才辩给,活法圆机,莲花妙舌,曲慰人心。不仅点化了诸多僧俗愚迷,甚至一些居心险恶、刁钻冥顽之徒,也皈伏在他慈忍的胸膺、机巧的谈锋之下。

慧能身相伟岸,仪态慈祥,素常教徒有方,循循善诱。故不仅门下弟子师之如云,更且信士归之如潮。由于门下徒辈众多,头角峥嵘,时有龙象,使慧能不仅称名当时,金阙表彰,身后亦保得士僧敬仰,朝廷追谥,一脉五宗,教冠天下。   慧能弘法时所叙论的禅机法语,被后世奉为「佛说」类典籍,与古印度「佛说」类佛经一样,受到中外佛教界僧俗的信仰与供奉。它既是我国唯一被认可为佛经的汉文经典,也是世界佛经史上第一部非佛说(非释迦所说)的异国经典。这就是《坛经》。

《坛经》诞生于唐代贞观年间,客观上也就具有相当的文史价值。因而又受到中外史学界及文化界的重视。本世纪三十年代前后,许多汉学学者,就曾将《坛经》列为国学必读书目,起到一般佛经所不能起到的作用。此外,由于《坛经》文字系出自一个毫无文化素养的山僧之口,成书时虽经门下法海等整理津润,但仍保持原来语句,故仍谈不上有多少文采,可这却歪打正着,又使《坛经》成为我国唐代以前唯一以白话成书的文字典籍。

慧能的禅宗理说,承先启后,别具机巧,参禅而不着禅相,传法而不着法相,故自得禅中天然。因而他对中外佛学界的贡献是伟大的,对中国文化界的影响更是巨大的。如果说,儒教在孔子之后,应数孟子之继的话,那么佛教在释迦之后,在中国,便当首推慧能中兴了。对这样一位传大道以千年,名位成就直逼孔孟的禅学大师,确实值得我们为他立传,为他弘扬禅机,并继承好这一笔极堪珍贵的宗教文化遗产。

禅,这个神机莫测,玄微高深的宗教玩意,确实很难为一般人所理解、置信。特别是它那近乎诡秘,貌似乖巧,而又妙趣横生的机锋棒喝,更易给人以嬉戏之感,常易引起人们的误解。因此,禅学虽已在中国流传了一千多年,可在今天大多数人的眼中,特别是旧学失继,专尚新学,从未接触过佛门理说的人,禅只是一种玄妙加迷信,斗趣加恫吓的概念游戏而已,有何理说可取?可是,小小一个禅字,竟使古今中外无数僧侣道俗、文人学者,为之迷恋深究了十多个世纪,且至今后继有人,还在不断地探索下去,此中岂能尽属嬉戏、尽属无稽?

禅,理也,外似荒唐,内实可观。但能明其理则禅自可见,若欲求索而得,何处有禅?正是:

鸡生蛋兮蛋生鸡,蛋隐乾坤鸡怎知?

禅在君心君觅禅,争如求果花开时!

那么禅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还得从佛门中「拈花微笑」这一掌故说起。

大凡接触过佛教学理的人,无不听说过佛祖释迦牟尼当年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的故事,亦即所谓「以心传心」,「悟心印心」的菩提妙传。「拈花微笑」,当不在花与笑,这是佛祖假「花」(色)喻法心,借「笑」(相)寓道情的绝妙比譬。就是因为佛祖当年留有这个「拈花一笑」的禅头,并留待后人参详悟证,这才肇开了后世,即中华禅学,特别是机锋棒喝的先河。

佛祖于拈花示众之时,微笑不置一词,以致机锋深藏,妙心不露,即或当年佛祖在场弟子,也只有摩诃迦叶一人得以领略其机趣,何况后世之迷于道者?故今人一闻「拈花微笑」故事,便议论纷纷,各发奇想,甚者望文生义,穿凿附会,「妙语惊人」。故拈花故事,常是后人否肯禅门理说的试金石。即如:

凡悟达者,如饮甘露;

诸不解者,如涉迷雾;

着于相者,每索诸于花;

发奇想者,常求诸于笑;

盲从者,人云亦云:「传灯圣典」;

不信者,自以为是:「迷信闹剧」;

解义者:「佛旨宏深,妙喻至道」;

研究者:「概念游戏,故弄玄虚」。

此外,教徒们每好装神弄鬼,好事者更常节外生枝,如此等等。

同一「拈花微笑」,何以会各发奇想,诸多解受?只为时异境迁,不谙事理,更且着相执相,以俗度圣之故。

禅,道也,能解乎天地本来之道也。

禅,哲也,能析乎天地本来之哲也。

禅,理也,能贯乎天地本来之理也。

禅,机也,能达乎天地本来之机也。

但悟禅道,便得时空;但破时空,便悟禅境。至此,一切世间事理,无非禅机。所谓「见性」之人,「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是也。

若是不悟之人,面对一切禅机,诸般妙法,却只是事理,只是物情。故禅之为物,无处可见,亦无处不可见,无物可得,更无物不可得也。

释家以为,人生天地之间,为天地万有之诸相所蒙,故只能见于诸相而难以见诸本来。且好着诸相而求解诸非相,好着有生而欲解诸无生,此所以宜其南辕北辙,各云其是。

以心传心,心心印证,此种觉受性悟证,居然还能代代相传,并从佛祖至六祖而一脉相承、心心相印,这对今天的学者来说,确是难以理解,难以接受。再就广义而言,与「拈花微笑」一脉相承的诸多禅机密语,机锋棒喝,以及后世禅门的经书道论,《六祖坛经》,乃至本书中的许多禅家文字,亦无不如此。为使读者见流知源,摘叶寻枝,笔者夙常好以「哑巴卖汤团」故事,形容这一境界性隔膜,并藉以说明这一玄理性本来。呜呼!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12501.html

更多阅读

追思李三友 乔任梁追思会视频

集中体现人类优秀品质的人(2012-05-2820:57:50)昨日下午,受出差的家妻委托,也是自己愿望,去北京四中参加了李三友追思会,会议主题为“我们的三友”。追思会全程长达两个半小时之多,内容丰富、安排紧凑,气氛肃穆而热烈,李三友的灵魂,李三友

李三素:五星形势

李三素原文:木直金湾土是横,火星尖秀向南行;水星一似生蛇是,说与时师论五行。竹下翁插话:红囊风水论形势之“龙、穴、砂、水”,有必要再研读一下李公三素在《龙穴砂水释名总

智能气功论坛 智能气功视频李三超

锦绣神州,大好山川,陆海潘江,流韵中华,生生不息的中华文化,仿佛具有无穷魅力,无限生机。生化繁衍在神州大地上的炎黄子孙,向以拥有五千年古国文明,继承有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而自豪。就在这灿烂神秘的文化宝库中,便蕴育着东方神秘文化的一大瑰

声明:《智能气功论坛 智能气功视频李三超》为网友薄荷蓝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