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医师汪朝宗与珠山医院 扬州盐商汪朝宗

乐清市第二人民医院,原虹桥医院,是一所科室设备齐全,技术力量雄厚,医疗设备先进,融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和省级文明医院。

你可知道,它的前身,追溯到75年前,是个不起眼的私立乡村医院——珠山医院。但在当时,它是乐清全县首屈一指的西医外科医院,设病床18张,仅次于县城的乐清公立医院(病床20张)。

抗战伊始回乡创业

汪朝宗医师,早年毕业于浙江省立医药专科学校,擅长外科。据《乐清县卫生志》记载:“民国28年(1939)南岳乡珠山人汪朝宗,在乐清公立医院任职,技无所施,慨然回里,在本村办珠山医院。1947年迁虹桥镇七村,设病床18张,是全县第一所以西医外科为主的医院”。“乐清县虹桥医院,原称虹桥区卫生院。1952年1月成立虹桥区卫生所,所址虹桥镇七村珠山医院原址”。

冒险为游击队救治伤员

汪朝宗医师的一生富有传奇色彩。在乐清泽基的永乐人民抗日自卫游击总队纪念馆中有他的照片和革命事迹简介:红色医师——汪朝宗先生,南岳乡珠山村人。日军侵占乐清时,他辞去乐清公立医院院长之职,回到老家珠山村开设珠山医院。在国民党反动统治下,他冒着生命危险,多次为共产党和游击队秘密医治伤病员。周丕振曾幽默地对他说;“你的珠山医院等于我党的医院,珠字右边是个朱字,朱者赤也,还不如叫赤色医院。”叶龄银称他为“游击队的医生”。

据《括苍游击根据地》一书中叶龄银同志的撰文:1945年2月,县委在虹桥发动起义时,“学工队”成员朱建华身受重伤,连夜将他护送到路隔数里的珠山医院。汪朝宗医师明知收下这名重伤员,要冒很大政治风险,可是不收则生命垂危,经再三考虑后,汪医师决定把他转移到村后面的半山腰的一座古庙里隐蔽。庙里放着许多空棺木,行人甚少来往。他就将空棺木垒起来当墙壁,棺木盖当简易病床。每天上山给他看病送药,风雨无阻,整整治疗了数个月,直到伤员痊愈。

在《风雨征程》(乐清文史资料19辑)中,离休干部吴应考同志记述当时的情况:1945年2月25日,那夜9时许,我们“学生军”去虹桥区署警察所收缴顽军武器。我和朱建华在前头担任尖兵,顽军打伤了朱建华的右臂。我解掉自己的裤带,将他包扎好,冒着危险把他背到长山路廊。天亮了,我们借来轿兜把他辗转抬到珠山请汪朝宗医师医治。汪医师说:没有办法。我要求他尽量想办法。结果打了一针,朱“哦”了一声。汪医师说:可能有点希望。叫我把他抬到后山庙里。该庙里放满了老人的“百岁”(棺材)。我将空棺材盖子放着稻草做病床,朱一个,我也一个,四面围着番薯藤。后来我执行新的任务去了,请朱的母亲来护理。在汪医师的精心治疗下,朱建华慢慢恢复了健康。

朱建华同志自己在《虹桥起义》一书中说:当时与敌人的岗哨遭遇,哨兵连续射击。应考同志的军事技术比我强,他即卧倒在地,翻滚避开;我的动作稍慢一些,右上臂中了弹。应考把我背到同春医院,医院大门禁闭着,应考拼命敲门,门死也不肯开。应考又将我背到大同医院,,敲门同样不开。应考只好将我背到长山路廊,这时已是凌晨三时许了。队长赵槐急忙雇了一顶轿兜,抬到数里外的珠山医院(汪朝宗医师开的医院),那时因流血过多,我已完全不省人事了。朱建华同志第一个感谢的是生死与共的战友吴应考,第二个感谢的是为“三五”冒险救治的医师汪朝宗。

叶龄银同志的撰文中还提到汪医师有一次遇到的风险。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汪医师为游击队看病的秘密,被国民党当局觉察。有一次,国民党虹桥区署警察所派来5名特务,“押送”汪医师到虹桥浙保四团。在路上巧遇一位熟人,他是省教育厅的主任秘书。汪向他说明情况后,主任秘书亲自陪同汪医师到团部说情,说这位医师是他的救命恩人,请团长多多关照。团长听后忙说:“知道,知道。”后来,简单地询问了他有否替共产党的游击队医过病。汪说:“此事实难回答,我开医院的人,医病是我的天职,有病就医,游击队的额头又没有什么记号,我那里认得出来?就是游击队来医病,他也不会告诉我的,”这位主任秘书在旁插嘴说:“汪医师讲的句句是实情,即使游击队来医病,他也决不会说出自己是游击队。”这位团长无言以答,只是说:“你今后要多加注意,回去吧。”

汪朝宗医师这次侥幸脱险了,但敌人并没有放松对他的警惕。有一次,游击队员郑安池来该院治病,被国民党知道了。那一天,突然来了一个分队的兵,将珠山医院团团包围,声言要查一个共产党的游击队员。幸好三天前郑安池已痊愈归队。汪医师就理直气壮地说:“那就请查吧。”这个中队长带了几个士兵逐房逐床地进行检查,查到有一个病号,解开绷带一看,发现他的下腿胫骨上有一个空洞。他如获至宝地哈哈大笑说:“总算找到了共匪!”汪说:“他是虹桥镇人,患坏死性骨髓炎,手术时取出死骨,故仍留着一个空洞。”病人的父亲闻讯后,即刻赶到医院作证。中队长只好带着士兵怏怏离去。

坚持向游击队供应药品

游击队员的小伤小病总不能随时随刻请汪医师看。叶龄银同志在撰文中说:经过多次接触后,我们对他完全信任了。经常采用秘密写信的办法,请他配药送药。就是将我们所需要的药品写在一张很蒲的纸上,前面写着“明月”二字(汪朝宗医师代号),末尾署上一个“银”字(我的名字简写)。把字写得象苍蝇脚那样细,然后卷缩成很小的纸团,藏在用粽箬叶做成的酱油瓶的瓶拴里,由地下交通员装成买酱油状送给他。汪医师即将所需的药品配好,悄悄地交给交通员带回。

以后游击队有自己的医生了,但是药品供应还是个大问题。有三个办法:一是从敌人那里缴获,但机会不多;二是到温州城里购买,那要冒很大的风险;三是派地下交通员去珠山医院请汪医师代购,这是主要的供应渠道,但这条渠道也不能多走。

周丕振同志在《震怒的括苍山》一书的撰文中记录了一起往事:虹桥攻坚战越打越激烈(按:第二次虹桥战斗,时在1949年3月10日凌晨)。火红的枪弹在夜空中横飞,好几个游击队员挂了彩。出征时带的药物不多,早已用完了,这可急煞了军医蒋达生和汪祥波。当撤出战斗时,他俩冒着枪林弹雨,去敲虹桥珠山医院汪朝宗医师的房门。“笃笃笃,笃笃笃”,汪朝宗听见是游击队员的敲门声,不顾自己有生命危险,开了门。听说游击队有伤员,二话没说,就带着蒋达生和汪祥波走入药库,打开橱门,让蒋达生自己拣取需要的治伤药。蒋达生留下药单,拿了药物往麻袋里一装,背上肩,与汪祥波一道飞快地归队。(帐单以后由交通员前来结算)

无偿捐献珠山医院

解放后,1952年1月,温州专署卫生科分配给乐清成立几个区卫生所的指标,乐清县卫生科领导前往虹桥、大荆、芙蓉等区勘察。汪朝宗医师得知这个消息,赶紧往访县委叶银龄书记,愿将自己的珠山医院改作虹桥区卫生所,自己要求到县人民政府卫生院(后改名为乐清县人民医院)工作。叶书记同意了他的要求,告诉县卫生科领导须给以适当经济补偿。原珠山医院的其他医务人员,经温州专署卫生科集体培训一个月后分配工作。经济补偿被汪医师婉拒了。他无偿捐献的珠山医院就是上述乐清虹桥医院的前身。

汪朝宗医师曾任县人民医院副院长,被选为县各界人民代表大会一届二至五次常务委员会委员,县第一届、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县人民委员会委员。1990年,乐清县委根据他对革命所做的贡献,批准他享受离休干部待遇。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13158.html

更多阅读

相遇—服部平次与远山和叶的故事1 服部平次和远山和叶亲

以前“顺路”坐爸爸的警车去学校,引起许多人的羡慕,是我乐此不彼的事,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就不再把这件事当作乐趣,大约是从平次学会开摩托车,并开始载我一起上学开始吧!  平次开车很快,即使载着我也一样,爸爸总是因此而担心,常说:“平次这个小

珠山八友大事年表-景德镇陶瓷在线 中国古代史大事年表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您好,欢迎来到景德镇陶瓷在线 [ 会员登录 会员中心|退出登录资金余额:{balances} 元可用{pointName}:{point} {pointUnit}经验积分:{experience} 分待阅短信:{message} 条待签文章:{signinArticl

青岛·黄岛胶南 ·大珠山·石门寺风景区 大珠山风景区

青岛·黄岛(胶南)·大珠山·石门寺风景区五一小长假到了,本来做好了计划,要到菏泽看牡丹。但儿子这个胆小鬼,听说枣庄有了H7N9,再加上还有作业,怎么也不肯去了,只好折中了一下,每天上午领他爬山,下午回家学习。告诉儿子:身体健康,心情愉悦比什

秋雨含泪与兆山羡鬼 兆山羡鬼

上海戏剧学院“大师”余秋雨2008年6月5日在其新浪博客发表的博文《含泪劝告请愿灾民》,在文中“含泪”劝告要求惩处豆腐渣校舍责任人的请愿灾民,说他们在地震中死亡的孩子全都成了菩萨,已经安宁,不要因为请愿而横生枝节,被反华媒体利用来

声明:《红色医师汪朝宗与珠山医院 扬州盐商汪朝宗》为网友记住爱要深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