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儿》评课稿 示儿 陆游

今天上午看似漫长的语文教研活动实际上给我的感觉却非常短暂,这主要归功于两位执教老师,是她们创设的精彩课堂给了我们一种美的享受。在这里,我想先向她们诚挚地道一声:“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

相同的教材却有着不同的教法,林校长和周老师对文本进行了多元化的解读,向我们展示了她们精湛的教学艺术。

古诗乃作者情感抒发的产物。因此,抓住那些意蕴深刻的字词去体会诗人的情感,体验诗词所描述的意境,应是古诗教学的重中之重。

《示儿》这首诗,诗人的感情丰富而深刻,陆游在诗中除了抒发强烈的爱国之情以外,还有对南宋统治者不思收复失地的不满,对故土老百姓身为亡国奴,处在水深火热中的同情和悲悯,以及对自己“壮志未酬”的遗憾……所以,引导学生走进陆游,走进古诗的写作背景,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应该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教学时,两位老师都很好地把握了这一教学目标,突出了教学重点。

但两位老师的教学也各有特色。

听林校长的课,感觉是山涧清泉,幽幽复悠悠,细长而纯净。课堂上教师的语言如春风化雨,点点滋润着学生的心田,有巧妙的点拨,由衷的赞美,热情的鼓励,课堂意境的渲染更是独具匠心。林校长始终以自己饱满的感情感染着学生。对于听课的师生而言,这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我相信,在场的每一个人都随着林老师走进了陆游的精神世界,被陆游那深深的爱国情感所感动,心中也定会有一股强烈的爱国情感激荡在心头。这就是所谓的诗意课堂,诗意语文。

在这里,我想借用几句诗来评价一下林校长的课:

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

环节——一枝一叶总关情

过渡——嫁于春风不用媒

小结——似曾相识燕归来

氛围——山雨欲来风满楼

整堂课,林老师采用“读——悟——赏——拓”的教学方式来组织教学。“读”字贯穿始终。读中有悟,悟中有读,以读促悟,以悟促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丰富自身的情感,切身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在课堂上,我们不难看出,在林老师精妙的点拨与引导之下,在学生一次次的朗读中,学生的情感已经一步步走向了文本的深层,与诗人产生了共鸣,完全融入了文本之中。

听着林老师的课,我在心里由衷地赞叹道:“真不愧是省级学科带头人!”感谢她为我们呈现了一堂精美绝伦的诗意语文课。

而周老师教学这一课主要以《示儿》这首诗为切入点,以点带面,恰到好处地插入了《秋浦歌》、《夜宿山寺》、《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满江红》这几首诗,让学生多角度地去获取信息,通过与多个文本的碰撞交融,构建了一条顺应学生情感发展的思路,构建了一个开放的语文课堂。周老师教学中还有一大亮点,那就是——善抓“诗眼”,巧妙过渡。《秋浦歌》这首诗抓住一个“愁”字,《夜宿山寺》这首诗抓住一个“危”字,以此为铺垫,再引导学生找出《示儿》这首诗的诗眼,抓住诗中的“悲”字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衔接非常自然,过渡也很巧妙。纵观周老师的这堂课,板块分明,层层推进,环环相扣,有大江之气势。如果课堂上能多点朗读,那江水滔滔之声势可能会更浩大。

总而言之,两位老师的课可谓是精彩纷呈。因时间关系,我只是挑选自己感受最深的与大家一同交流。

我想,今天两位老师为我们呈现的诗意课堂定会成为学生生命世界里的一片绿洲,心灵世界里的一股甘泉,也定会成为我们全体语文老师共同努力的方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14298.html

更多阅读

林玉仙——《太阳》评课稿 猎鹰1949林玉仙

林玉仙——《太阳》评课稿2015、4、21今天下午我听了吕老师《太阳》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受益匪浅。一、吕老师恰到好处地把握了学生主体性与教师主导性的有机结合,教师充分尊重以学生为本,调动学生积极性,同时又发挥教师的

《鹿和狼的故事》评课稿 鹿和狼的故事教学实录

《鹿和狼的故事》评课稿鳌江十二小 林凤秋今天,我们听课的内容是《鹿和狼的故事》,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内容渗透的是一个有关生态平衡的话题文章先写了凯巴伯森林、鹿和狼共存,狼时刻寻找机会对鹿下毒手;接着写居民对狼的大量捕杀;最

《呼风唤雨的世纪》评课稿 呼风唤雨的世纪说课稿

《呼风唤雨的世纪》评课稿《呼风唤雨的世纪》是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科学性说明文,文章的内容虽然浅显易懂,但是紧跟时代步伐,洋溢着时代的气息,让学生在思想上热爱科学,认识到科技的力量之强大。纵观赵君华老师的整堂课,让我们感受到了一堂

《母鸡叫咯咯》评课稿 母鸡叫咯咯

《母鸡叫咯咯》评课稿——鳌江十二小林园园音乐源于于生活,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音乐、发现音乐并创造音乐,从而让他们感受到音乐美。陈老师就是紧抓这点,在上《母鸡叫咯咯》一课时,让学生从音乐中找到母鸡

《2、3、4的乘法口诀》评课稿高娟华 789乘法口诀评课稿

《2、3、4的乘法口诀》评课稿 瑞安市实验小学 高娟华《2、3、4的乘法口诀》是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5的乘法口诀基础上学习的。在这节课中,陈慧智老师能够紧紧地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口诀的来源,并自己

声明:《《示儿》评课稿 示儿 陆游》为网友墨色烟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