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开陈留圉厚重疑云,还原历史本来面目2014年03月04日 陈留镇

拨开陈留圉厚重疑云,还原历史本来面目

尉三贤蔡相乡

开封日报201312109版,刊登了杞不忧天《陈留圉厚重背后是疑云》。文章开头提出:“蔡邕、蔡文姬是杞县圉镇人。”只是一面之辞,自我推论,自我圆说,对尉氏作者杨长兴、史福庆及郑大教授王光亚、马怀云等人撰写的《论蔡邕故里》、《在论蔡邕故里陈留圉》及《蔡邕籍贯诸说的分歧考实》(这三篇文章分别发表于《河南大学学报》、《台湾中原文献》及《中州古籍出版社》)的论证——“陈留圉”蔡邕故里在尉氏。杞文在论证中反驳蔡邕故里在尉氏说,采用断章取义及现代人伪造景观不合史实的文章,见诸地方党报。引发尉氏各界人士及蔡氏族人的强烈不满。既然在《开封日报》开辟蔡邕故里争鸣的园地,我们尉氏人也应有发言的权力。我们用题《拨开陈留圉厚重疑云,还原历史本来面目》与报界、学术界及杞人商讨究竟蔡邕故里在何处?

一、从蔡邕自述中自认家门“陈留圉”尉氏蔡庄。

蔡邕为祖父立碑《琅邪王传蔡郎碑》铭文:“昭候徒于州来,公族分迁于尉氏圉乡......”邕之家门陈留尉氏圉乡故里无疑。这里说的圉乡就是现在的河南尉氏县圉村及其周围的一片地区(也包括蔡庄)所言。《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河南通史》都有一致的记载,东汉末属陈留郡。杞文将蔡邕故里“陈留圉”标作(今杞县圉镇)作为反驳尉氏说的主要论证,在这里我们不得不将“陈留圉”的有关历史史证再做一次说明。关键是在时间、地理属区上有截然的不同。“圉镇”故属淮阳,又称陈国、陈县,辖九县,又称淮阳圉。而晋人司马彪、宋人范晔在《后汉书》虽把圉县也列入陈留郡十七县内,但专门注明“圉(故属淮阳)”。杞文中为进一步证明,又借用三国、晋时的地图来作证明,这就大失史实了,这与蔡邕最早自述是陈留圉人,最少在时间上要相差二百六十余年。蔡邕给祖父携(蔡郎)撰写碑文应在公元165年前后,这时的陈留圉自然是陈留尉氏圉乡,而非淮阳圉县,这与东汉的辖区图是一致的。(附图:汉豫州郡县图)

蔡邕在《述行赋》中写到:“汉恒帝延熹二年秋,朝廷敕陈留太守促邕进洛鼓琴,到偃师不前,归心愤事而成赋。”“皇家赫而天居兮,万方徂而星集......穷巧变于台榭兮,民露处而寝湿,消嘉谷于禽兽兮,下糠纰而无粒。”离家时阴雨绵绵,河水外溢,“玄云黯以凝结兮,集零雨之溱溱......路阻败而无轨兮......感忧心之殷殷”。从上述字里行间,尤其蔡邕说道“集零雨之溱溱”,一句里所提到的“溱”字就应该是指流经他家乡的溱洧河。《水经注》记载:古代的溱水、洧水分别发源于密县与登封,合流与新郑,古称溱洧河,溱头河,后称双洎河,经长社、尉氏、鄢陵入颖水。在尉氏贯通50余里,沿河有洧川、蔡庄等5个乡镇。《诗经·郑风》中的《溱洧》就是溱洧河流经的地方。蔡庄临溱洧河北岸,《述行赋》中的“溱溱”正是“蔡庄名贤蔡邕之故里”被阴雨泛滥成灾的景况。

二、从蔡邕在社会交往中确定蔡邕故里在双洎河畔的蔡庄。

汉蔡邕、蔡琰、张升、尹宙、陈寔、阮瑀、路粹、苏林、钟繇,等都出生并活动在溱洧河(双洎河)两岸。这些地方曾先后与蔡庄同划过一个县区。这一涉及文化、政治、军事群体的人和事,都以蔡邕为中心进行活动、交往。在汉末至魏晋历史上的“党锢人物”“建安七子”“竹林七贤”及书法、音乐名家,也以蔡邕的家乡蔡庄方圆约20华里的“圉乡”展开。学者张升尉氏人,同是少年受学于同乡蔡邕的阮瑀、路粹、苏林都是尉氏人,他们的住址均距蔡庄15华里以内。蔡庄留有古迹“拜师堂”即“蔡祠茂林”在蔡邕墓祠东南约5华里。同《三国志》:“蔡邕弟子阮瑀祖道处”“阮瑀向蔡邕学习音乐”,是一致的。钟繇长社人,移居洧城城西,蔡邕在长安狱中将珍藏《书谱》就交于学生时任皇家司郎钟繇。在文姬归汉后,钟繇将书谱交与文姬,这与张远彦的《书法要录》蔡邕传书于文姬,文姬传书于钟繇相吻合。尹宙鄢陵人,与蔡庄一河之隔,曾任河南邑,洧川城牧,蔡邕在故里为故友后是家乡的父母官刻碑在情理之中。《尹宙碑》刻写于熹平六年(176),原立于洧川,此碑于元皇年间,由尹宙后人移居鄢陵孔宙,同《洧川县志》《鄢陵县志》记载一致。陈寔长社陈村人,东汉属洧川陈故村,洧川八景之一的《陈里清夜》距蔡庄二十里。陈寔遭“党锢”二十年隐居在家,后又七十还乡,死于186年,三年后,正值蔡邕流放十二年回乡,给故友刻下《陈寔碑》。范文澜在《中国通史》中记载:“蔡邕为陈寔刻了三块碑”。上个世纪90年代,长葛教师张德昌在陈村东南的岗坡上,从挖掘出土的汉墓中,发现一残碑片,计60余字:“洧川南15里有陈故村乃陈太丘先.....”陈寔文化研究会论证此碑为蔡邕书写。史载邕故里有《郭有道宗林碑》蔡邕“感悟愧色”,此语一出,慕名者纷至而来,拓片价值千金,碑文已拓的看不见了。唐朝诗人罗隐,在拜谒蔡邕故里时写下了《圉城隅作》“东望陈留日欲曛,每因刀笔想夫君,自从郭太碑銘后,只见黄金不见文。”诗人在蔡邕故里写下诗句,“东望陈留日欲曛”这是说诗人当时所处方位与时间。这句话有严谨的时空逻辑,方位是在陈留的西南方,时间是在早晨。只有陈留西南方向的圉地,才能望到陈留方向日出的佳景。《三国演义》中,曹操与陈宫出逃中牟,行至尉氏,到父亲故友吕伯奢与蔡邕家舍躲难,杀吕伯奢7口,当地传说真有其事(在尉氏城西北约二里奢鳌头吕村南有吕伯墓冢遗址)。在《胡笳十八拍讨论集》中,著名学者李开扬,关于蔡文姬在娘家被掠,引用《董卓传》记:“李催、郭汜夹杂胡骑数万,击破河南邑朱携于中牟,掠陈留颖川诸县。杀掠男女.....”是不会经过圉县的。这与《南匈奴史》记载是一致的。匈奴左贤王出兵幽谷关,劫掠走蔡文姬,胡骑所到陈留至许昌的东北,这已明确指出蔡文姬的娘家是在许昌东北临陈留尉氏蔡庄。蔡邕流放后二次进京赴任,他的学生阮瑀送至尉氏城西燕子坡,为纪念师徒送别之情,在蔡邕死后,后人在当地修了《蔡相公庙》并立《阮瑀碑》。集以上所述,可见蔡邕和女儿与家乡亲朋好友的浓厚深情和人事交往,足已证明蔡邕故里是在尉氏县蔡庄。

三、从史书文字记载中确立蔡邕故里是在陈留尉氏蔡庄

记述蔡邕故里的史书见于《后汉书》“蔡邕陈留圉人”。《三国志》中的“蔡祠茂林为弟子阮瑀祖道处,道房残碑中郎的手书(庸独非乎)”应为蔡邕所书。“蔡祠茂林”又是尉氏八景之一的蔡邕墓。《中国史纲》记载:“蔡邕东汉陈留尉氏人”《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里“蔡庄在河南尉氏南三十五里处。蔡邕宅基并先世之墓皆在此。《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载:“蔡邕陈留人”“阮瑀陈留尉氏人,少受学于同乡蔡邕”。“路粹尉氏人,少受学于同乡蔡邕”。“苏林尉氏人,少受学于同乡蔡邕”。唐太宗十四年(869)铭文:“洧城蔡阮之旧迹”。唐代诗人温庭筠在咏《尉氏蔡邕墓》:“故坟零落锦衣春,闻声蔡郎有后身.....”明朝诗人王昈在咏《蔡邕故里》:“才华孝义冠当时,砌畔曾生连理枝....我亦从来慕英俊,不知故里在篷池”(尉氏古称蓬池,尚有遗址)。清代陈文济著《由东子传》写道:“尉氏故里三贤里,三贤者尉缭、蔡邕、阮步兵籍也”。中华书局出版的《胡笳十八拍讨论集》关于蔡文姬故里,李村人记:“依据《开封府志》记载的实地调查,尉氏南方偏西三十五里的蔡庄就是蔡邕故里,蔡邕故里旧址在村西段中间,现有蔡姓50余户300多口人居住,向南七华里有他与父、祖的坟墓”。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河南历史名人籍里研究》里王兴亚、马怀云著的《蔡邕籍贯诸说的分歧考实》写道:“依据现有的各种材料分析,确定蔡邕的籍贯是在尉氏县境内的蔡庄”。《古迹》也记载:“蔡家庄在县南35里汉蔡邕宅墓,今有祠庙祀邑。蔡相乡即蔡家庄,邕尝补侍御史、又转特书御史、迁尚书、三日之间,周历三台,乡人荣之,故呼其地蔡相乡。《中国地图册·河南分册》人文篇中写到:“老子鹿邑人、张仲景南阳人、张衡南阳人、蔡邕尉氏人、杜甫巩县人”。70年代以来,河大、郑大、台湾、香港等学报,刊物上发表有关蔡邕、蔡文姬的故里研究,得出的共同结论:“蔡邕、蔡文姬故里在尉氏蔡庄”。

四、从地方史志中论证,蔡邕故里的真实性

嘉靖《尉氏县志》对蔡邕作了详细的记载,将蔡邕的生平祖籍、宅地、墓地、祠堂、学堂、文集、民间故事记述在五卷本28处之多。在人物卷中记述“东汉蔡郎字仲明。由于齐鲁纷争、强楚侵陵,蔡昭侯徒于州来,公族分迁氏家于圉,尉氏乡名.....”长达13页。(作者注:从《后汉书》与《尉氏县志》的记载,蔡氏祖籍分迁。从这里我们可以认定,蔡氏昭侯徙至州来的时间应是战国时期,蔡国灭亡前后,邕族之祖先最少也在上五、六代以前就迁于“圉”了。)《洧川县志》“北齐开皇十九年增设蔡坡县,均属洧川,尉氏蔡庄蔡邕故里”。《蓬池碑记》云“尉氏县东北里许,故有蓬池蔡邕、阮籍并称二贤,蓬池书院而并像二贤其中”。

康熙《开封府志》载“蔡家庄,在尉氏南40里,蔡公祠在县南50里,蔡邕墓前”“汉蔡邕宅基其先世之墓皆在此”。《河南总志》将:“蔡邕故里、蓬池温泉、阮籍啸台.....”列为尉氏八景。《河南县情》载:“蔡邕故里今蔡庄乡所在地”。《河南通史》载:“汉蔡中郎墓尉氏桃花洞村蔡邕墓”。以上我们从省、地、县史志中记载完全可以认定蔡邕是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蔡庄人。

五、尉氏境内涉及蔡邕的古碑、古迹、遗址也证明蔡邕故里在尉氏蔡庄。

杞文说:“明代以来坚持蔡邕尉氏说有一个历史节点要考虑......不仿作一个推理,晋之后于废县时,圉城蔡氏有部分西迁都城,期间有一支在尉氏蔡庄滞留居住繁衍,并祖传所谓蔡勳之后,并留有遗址”云云......。这段毫无历史根据的推理显然是给自己强拉蔡邕为杞县圉镇人作自圆其说,这就是伪历史了。杞文说是明代以来,难道尉氏出土的汉、晋、唐、宋等碑记、遗迹,文人的诗文、墨迹也是由晋时所谓的蔡氏西迁带到尉氏境内的吗?难道蔡氏从圉镇西迁时把当地蔡氏祖籍遗址和人口完全都搬到都城或尉氏了吗?(这一点儿你忘记编入文中了!)据查,你们圉镇现在连姓蔡的人家都没有,可考的蔡氏遗迹、史料也没有。请大家再读一下尉氏在汉、晋、唐、宋以来留下的蔡邕及蔡氏的遗迹、史料吧。

唐碑一块,唐太宗十四年(869)《唐故弘扬君墓志》铭文:“西邻郑国子产余风,东接洧城蔡阮之旧迹”。

蔡邕墓及祖世墓在蔡庄大朱村,墓前有蔡邕祠,现在仍有古柏一棵,墓碑一块《汉蔡中郎墓》原祠前石碑五块;详细记载了蔡邕生平。

蔡邕宅基及《蔡邕祠》汉白玉石狮子2尊,残碑一块,在蔡庄村中西段。

明碑三块,大明正德元年(1511)《重修三官庙碑》“开封所属尉氏县,治迄南距城三十余里有古镇名曰蔡家庄,东汉为陈留所属之城,名贤蔡邕故里”。嘉靖三十八年(1569)《明处士朱公志銘》“公违克顺字成之,始祖而先为颖川许人,洪武初徒足蔡相乡乃蔡邕故里也”。大明万历三年六月(1575)《重修凉马寺碑》“尉邑南四十五里凉马李村.....西邻蔡邕故里,东接阮籍仙乡.....”。

清碑一块嘉庆三年三月(1798)《赵太君墓志銘》“先曾祖考邑庠生员姓朱氏讳明初始祖太公迁居尉氏南古籍蔡家庄,六世九世祖移居蔡中郎墓侧”。

《三贤里碑》“三贤者尉缭、蔡邕、阮步兵籍也”。《三贤祠》在尉氏城东门。《蔡邕庙》《蔡相公庙》在城西四十里燕子坡。《阮瑀碑》蔡邕二次赴洛,弟子驾车于燕子坡,蔡邕死后,后人追慕在此盖庙、立碑。

《尹宙碑》蔡邕撰刻于熹平六年(176)立于洧川。《陈寔碑》今地长葛陈村,为蔡邕书写。《郭泰碑》“自从郭泰碑铭后,只见黄金不见文......”可对照拜谒蔡邕故里的《圉城隅作》。此碑因拓片太多文字已弄得看不清了。

《熹平石经碑》残碑在河南省博物院。明《尉氏县志》载“石经若干以经籍谏议即蔡邕碑移置开封”,《胡笳十八拍》残碑,蔡琰书:“我生之初尚无为,我死之后汉祚哀.....”原碑在西安碑林。明《尉氏县志》也记载有“《胡笳十八拍》词蔡琰也”

蔡邕制作的《焦尾琴》在北京钧天坊。蔡邕的《蔡氏五弄》及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曲谱存故宫博物院。蔡氏古琴传承至今,现有传人古琴琴师蔡楠楠。

尉氏境内从晋、唐、宋、明、清有拜谒蔡邕的古诗八首。(略)

蔡庄蔡氏后人,从汉至今生息不断,并有家谱传承,千百年来蔡氏香火不断。近年来有台湾、广东、福建、江苏蔡氏及蔡邕后人前来尉氏蔡庄祭祖。每到清明节全国蔡氏联谊会及蔡氏后人前来蔡庄蔡邕祠墓祭祖。

如此多的历史史实和鲜明对比都是蔡邕之故里——蔡相乡的见证。作为汉代人物,流传至今尚能存有如此丰富的历史资料,珍贵遗迹,实属不易。也足以证明蔡邕故里“陈留圉”是在尉氏圉乡(今尉氏蔡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14415.html

更多阅读

《陈安之成功学演讲稿2010年12月22日》 陈安之的成功学

《陈安之成功学演讲稿2010年12月22日》1、下定决心一定要才是成功的关键  我时常听到很多人说:“陈老师,我想减肥。”  “你想多久了?”  “想了好久了。”  “成功了没有?”  “没有。”  “那是因为你只是想要而不

导姐叨叨叨:陈学冬取关小四!关小四是谁?2014年11月26日

今日叨了神马叨:小四玩味的看着陈学冬,嘴角露出邪魅的一笑。摸着他的下巴说:我发了截图,你个小妖精还不快去转发~每日奇闻:男友出轨,那就把他的爱车画个稀巴烂。干的漂亮呢!又不是用刀刻上去的,洗一洗就好啦!当然骂人就是你的不对了,你可以打

声明:《拨开陈留圉厚重疑云,还原历史本来面目2014年03月04日 陈留镇》为网友徘徊月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