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法制教育的思考 八年级家庭社会与法制

近几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有逐年上升之势,且在许多方面愈演愈烈。 早在1986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中国法制网上曾刊登过这样一篇文章:《让孩子从小知法、守法、用法,家庭不能忽视法制教育》,文中明确提出了要切实加强中小学生的家庭法制教育,之后,许多教育网上都相继出现了类似加强中小学生家庭法制教育的呼吁。法律制度体系的建立与健全是现代社会的特征之一。今天在校的中小学生将成为未来中国社会的中坚,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只有知法、懂法、守法,才能成为适应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纵观近几年打击处理违法犯罪嫌疑人的统计,白纸黑字让人们看后心头为之一震,中小学生在其中占有较大的比例,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那么在人们高举“科教兴国”旗帜的同时,我们是否冷静的想过,只有单纯化的文化知识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重视法制教育。那么谁来挑起这个重担?光靠学校和社会显然是不够的,家庭是责无旁贷的。

一、家庭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案例一:某小区有一位三年级的学生迷上了集邮,多次在小区收发室偷撕他人信封上的邮票,一次,他正在得意地撕邮票,却被保安逮了个正着。当保安叫来其家长,并告诉他孩子的这种行为侵犯了他人的通信自由,是违法行为时,其家长很不以为然地说:“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撕了张邮票吗,又不影响信件内容?”】

【案例二:小刚是一位四年级的学生,他的父亲是一家公司的工人,由于上班期间酗酒,受到了公司领导的批评并处以罚款,父亲对这件事一直耿耿于怀,一直想着要报复。一天晚上,他看到公司领导的轿车停在小区,就回家指使儿子用铁钉去刻划领导的轿车,结果被发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长是孩子最直接最经常的模仿对象,家长的言行举止,是孩子效法的榜样。家长素质低下,言行举止不文明,会对孩子产生腐蚀侵袭的作用。有的家长自己就有违法犯罪行为,家长作为孩子的首任教师,不能用自己的模范行为,优雅的气质,极好的修身为孩子做出榜样,孩子从小在极为恶劣的环境中成长,就难免使孩子上行下效,步入违法犯罪的道路。上面两个案例反映了家长法制意识非常淡薄,法律知识懂得很少,自己不但不懂法,而且在不经意间培养了孩子的违法行为。我国著名文学家老舍在纪念他的母亲的文章中写到:“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百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老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把做人的道理教给我的,是我的母亲,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可见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是多么的巨大啊!家庭教育尤其是法制教育在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直接影响到未成年人的生活和学习。的确,父母对子女的影响是他人难以做到的。因为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学校,是一个人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启蒙教师,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对青少年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亲密和谐的家庭关系、正常良好的家庭教育,是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必备条件,也是青少年法制教育成功的基础。特别是青少年,他们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好奇。他们热情洋溢、兴趣广泛,却缺乏毅力;他们渴望了解社会、了解人生,渴望独立自主,却又缺乏足够的能力摆脱幼稚、分清是非。孩子们的这些不稳定的个性与含糊的观念如得不到家长的及时引导和教育,他们就很容易被一些不良的事物所引诱,从而影响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正常进行,甚至诱发青少年犯罪。从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来看,他们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这个阶段的中小学生模仿性和受暗示性较强,对一切都感到新奇,对自己不了解的现象,不理解的问题都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由于他们的社会经验不足,认知能力差,对许多社会现象和科学的准则还没有自己定型的见解和观点,容易受暗示而模仿,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而家长作为他们接触最多的无形的老师,对子女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在家庭中对中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是尤为重要的,可以为促进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及形成良好的人格服务。加强中小学生家庭法制教育,可以让他们明辨是非,分辨善恶美丑,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最大限度的减少或杜绝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当然,要提高家庭法制教育,增强子女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必须从家长或监护人开始,只有家长知法、守法,才能增强对其子女进行家庭法制教育的意识、责任。一份调查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家庭法制教育的现状不是很乐观,大多家长不能经常对子女进行法制教育,甚至还有一部分的家长从没有对子女进行过法制教育,有一部分家长虽然能够对子女进行法制教育,但由于方法不当,最终使自己的子女还是迈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那么,家长在进行家庭法制的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二、加强家庭法制教育要遵循下列原则

目的性。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如何,将决定着21 世纪中国社会的面貌。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成年人、家长要高度认识进行家庭法制教育的重要性,要从现在起把子女的家庭法制教育放在国家整体建设中去考虑,放在对子女今后的发展方向上去考虑。要让子女从小就养成有礼节、行为端正、语言文明、遵纪守法的好习惯。全面贯彻小平同志“法律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指示。这样,家庭法制教育做好了,不仅可以堵住新法盲的产生,预防减少未成年人犯罪,使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的保护,而且还有利于提高我们中华民族整体法律素质,促进依法治国的进程。

渗透性。【案例:张某,某政府工作人员,他深知家庭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儿子在小学时,他就在儿子的书架上摆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交通规则》《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书籍,并且亲自勾划出其中的一些重点句段,要求儿子掌握。他自信的认为,儿子以后一定会成为一位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但事与愿违,就在儿子15 岁时,发生的一件事把他的希望彻底击得粉碎——儿子由于盗窃而锒铛入狱。张某有意栽花而花不活,心里感到很困惑。】上列事例中,张某为了使儿子能知法、懂法,可谓用心良苦。那么,张某在 家庭法制教育中还存在那些缺失,在事后对其儿子的采访中,我们终于明白:单纯地对孩子,特别是小学生宣讲法律条文,机械地让他们记诵一些法律内容,很容易让孩子感到自己是在学习枯燥的书本知识,而与实际的生活脱离开来。事实上,作为家长,对孩子的法制教育,我们不能停留在单纯的说法上,而是要与道德教育、家庭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相结合,相互渗透,相辅相成,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1、在家庭法制教育中要注重道德品质教育【案例:宋某,从上小学开始,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家长觉得很是自豪。长期以来,对他一直都是百般呵护,对他的要求百依百顺,孩子做了错事,犯了错误,家长总是姑息纵容。16 岁时,因怀疑同学张某在背后说自己的坏话,还向老师告“黑状”,便趁张某值日时,拿刀朝张某乱戳,致使张某死亡。案发后,宋某很后悔,说自己犯罪的原因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从小被父亲母亲宠爱过度。由于从小被娇宠惯了,宋某一直惟我独尊,无论是在学校里还是在社会上,都吃不得半点亏、受不得半点气,动不动就跟同学吵架打架。父母还经常教他:谁欺负你了你就得还手,赢不了还有我们呢!于是,宋某慢慢在学校里成了出名的打架大王,还与校内外的一些人结成团伙,只要觉得谁不顺眼,就借端生事找他的麻烦,然后狠狠地收拾他一顿。宋某说:如果从小父母不是这样娇惯溺爱我,我也许就不会有今天的下场。】上例反映了家长只是关注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道德品质的培养,这是目前好多家庭普遍存在的现状。孩子从学校走进家庭,家长关心的是什么?或问成绩如何,考试排名如何,或问伙食怎么样。有的是正面问,有的是侧面问,但最终想获得的信息还是学习成绩。而对子女的交朋结友、遵章守纪、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责任感以及对周边人事的评判则问之甚少。“品”字稳重、端庄,家长不重视子女人品、修正子女人品,子女行为怎不出轨!道德教育是未成年人素质教育的基础内容。未成年人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其道德意识在社会过程中逐步形成。在这一时期未成年人的家庭对其思想道德面貌产生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要抓好家庭对孩子道德教育这一重要环节。这一环节抓好了,就为家庭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奠定实实在在的基础。通过道德教育,使孩子懂得善良行为与丑恶行为、高尚行为与卑鄙行为、光荣与耻辱、正义与非正义、诚实与虚伪、公正与偏私等的区别,培养孩子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精神风貌和良好的道德行为,在思想上筑起一道预防违法犯罪的“铜墙铁壁”。

2、在家庭法制教育中要注重家庭文明教育。【案例一:赵某的父亲有赌博、酗酒的恶习。赵某及赵某的母亲经常被父亲打得遍体鳞伤,造就了赵某从小就孤僻、暴躁、喜欢打架斗狠的性格。赵某在一次上网时与网友发生口角,遂用随身携带的水果刀将对方连刺数刀,致使对方终身残疾。】【案例二:小王的父母一直信奉“不打不成才”的古训,从小对小王动辄打骂。成绩没考好,会遭到父母的严厉批判和指责;犯了一点小错误,父母也会大打出手。可是,父母的“武力”没有让小王变成乖顺听话、成绩优异的孩子,他逃学,进网吧,甚至怕挨打彻夜不归。一次考试后因成绩下降怕回家挨打,他又一次离家出走,因三天没吃东西的他耐不住饥饿,终于铤而走险去抢劫,触犯了法律。】上述二例都是因恶劣的家庭环境导致孩子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恶劣的家庭环境,在孩子稚嫩的心理、生理上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孩子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可以说与他们的成长环境,家庭背景休戚相关,他们的父母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据调查,有些家庭不健全,对子女疏于管教,子女缺少父母的爱,或受继父母的冷落歧视,幼小的心灵受到创伤;有些家庭夫妻感情不和造成子女性格孤僻、偏激,心态不够正常;有些家长孩子犯了错误非打即骂,甚至采取极端粗暴的方法;有些家庭对子女过分溺爱纵容,使子女个性畸形发展,行为放荡不羁;有些家长本身就有不良行为,赌博、吸毒或看一些不健康的书刊、影碟,导致子女沾染恶习,走上犯罪道路。家庭需要物质文明,同样需要精神文明,这是现代家庭的两根支柱。在现实生活中,人的精神生活有文明的也有不文明的,有健康的也不健康的,有科学的也有反科学的,甚至还有卑俗、糜烂、反动的。注重家庭文明教育,使家庭拥有文明、健康、科学的精神生活。家庭文明教育,简单地讲,就是要父母创造和睦的家庭氛围,树立家庭中人人平等的观念,培养和引导孩子不断提高精神境界,反对复制、传播、贩卖思想内容格调低下、败坏社会道德风气或有反动、淫秽内容的精神文化产品,培养起孩子良好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能力。

3、在家庭法制教育中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未成年人正是生理、心理快速发育时期,随着身心状况的发展变化,未成年人与社会接触的机会不断增多,自主自立意识不断增强,但他们独立地把握自我和社会的能力却相对较弱,也就是说他们正步入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危险期”。在这一时期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要使他们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学知识,能够主动、自觉地化解一些心理矛盾和心理危机,避免因某些心理问题而走上犯罪道路。孩子的心理问题往往在家庭中最容易表现出来,他们的许多心理问题也最容易在家庭生活中产生,因此家庭在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案例:学生甲坐在桥边,这时走过来学生乙。二人互不认识,甲看了乙一眼,乙也看了甲一眼。甲生气了,对乙说:“不服气,跟我来。”于是乙就跟着甲进了一条胡同,这时走出来4 个男孩把乙围住,乙见势不妙,随手抽出一把小刀,扎了其中一个就逃走。不巧的是,刚好扎在心脏位置,后来这孩子死了。事后调查原因,就是因为你看了我一眼,我看了你一眼。就这样,心理的不健康,导致了一场惨案的发生。】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缺少独立性,任性。所以,青春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此时的孩子,心理的成长落后于生理方面的发展,其逻辑、判断、忍受挫折、自我调节、自控等能力远远不足,而且,此时的孩子更愿意与社会接近,有时一时的冲动会酿成一生的悲痛。所以,作为家长,一定要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要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头脑清楚,眼界开阔,立场坚定,即不保守,也不冒进,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时比较客观、稳妥,与时代共同进步,心态始终保持健康水平。能一分为二地论人论事,既能接受自己,又能悦纳他人。在别人的议论包围中既不会被赞扬、歌颂冲昏头脑,又不会因批评、责备而烦恼,能从别人的议论中吸取有益的东西。不自骄自傲,也不自轻自贱。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对别人也有一种客观的、全面的评价,不会忽冷忽热,不会苛刻地要求别人。使自己的心境总是满意的、愉快的。要教育孩子与人为善,与大家互相理解、彼此感情融洽,协调一致,相互配合默契。同学关系和谐,心情就会比较舒畅,心理才会处于健康状态中。要教育孩子不论在怎样的情况下,始终要保持坚强的意志,诚实、正直的作风,谦虚、开朗的性格。必须有自我控制的能力,有适度的情绪,不过悲、过喜、过忧、过怒。要用积极的情绪战胜消极情绪,不使消极情绪、过激情绪维护较长的时间。要始终保持热情饱满、乐观向上的情绪。

针对性 【案例一:在深圳,一位名叫袁媛的7岁小女孩儿,当她发现父母在浴室里煤气中毒昏死过去后,临危不乱,冷静机智地运用学到的自救知识迅速关掉煤气,巧妙地打开窗户,然后又跑到屋外打手机报警,从容清楚地报出家庭地址,将父母从死神的魔爪中夺了回来…… 年仅7岁的小袁媛用自己的冷静与机智挽回了父母的生命,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她树起大拇指:机智女孩,你是最棒的!堪称“中国骄傲”!事后,当事民警感慨地说:“这么小的女孩儿,她的冷静和急救能力连不少成年人都望尘莫及!”】 这是一个让国人为之感动的真实故事。许多家长认为,小学低年级学生,没必要对他们进行法制教育,等他们长大了再学不迟。事实上这种认识是非常错误的。试想:小袁媛如果没有相关的自救知识,如果不知道相关的报警电话,她将会永远失去双亲。少年儿童由于体力差和经验少,特别容易受到伤害。作为父母,我们应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特点,经常对孩子进行一些针对性的法制教育,要让孩子知道遇到侵害,要学会报警,让孩子牢记相关的报警电话,如110、120、119、122 等,让孩子知道一些防磕碰、防滑、防摔、防坠落、防挤压、防火灾、防意外伤害等知识。因此,家长平时一定不能忽视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以避免意外和危险发生。除了知法、懂法、守法外,掌握科学常识也能使我们的孩子避免意外伤害。例如,告诉他们,药物不可以乱吃;电器、燃气不可以乱用;打雷时不要在大树下站着;使用工具、攀登梯子、横穿马路一定要注意安全。需要戒除“毒品到底什么滋味?我只尝试一次”的好奇心,戒除“打赌从二楼跳下来””的盲目不怕死,特别是要学会拒绝接受陌生人的食物、物品等,以免上当受骗或受到人身伤害。另外,我们要告诫孩子,不轻信陌生人的话,对自己认识的人也要有防范意识。【案例二:10岁的女儿平平在家里被男青年刘某强奸。一天,刘某骑着自行车路过平平家,见她一个人在门口玩,就向她问路,平平头也没抬地告诉他“不知道。”10 分钟后,刘某办完事转身折回平平家时,平平仍孤身一人站在门口玩。刘某见小女孩天真可爱,而且没有丝毫戒备心,顿生歹意。他故意找平平聊天,当他打听到家里的大人外出办事一个小时后才能回来时,认为这是一个大好机会,他一把将平平推进屋内欲行不轨,又担心平平的家人提前回家,遂威逼平平进自家的菜窖。平平不肯,刘某恼羞成怒,将平平扔到床上,任凭平平痛苦地挣扎,将其强暴。】上述案例中,色狼之所以能够得逞,与平平缺乏对性侵的防范意识有很大关系,作为家长,特别是女孩子的家长,一定要教育孩子学会保护自己,要告诉孩子如何防止性侵,不单独和熟识男孩相处过久;不在一起看爱情片,更不能与熟识男孩一起看“少儿不宜”的黄色影片、光碟、书刊等;不与熟识男孩谈论有关身体隐秘部位的敏感话题;平时要衣着得体、不佩戴首饰,不化妆;举止沉稳、行为朴实、严格要求自己,拒绝与陌生成年异性单独会面;未经家长同意,拒绝接受任何成年异性的礼物;不搭乘陌生成年异性的车辆;独自在家,拒绝陌生异性进门。当遇到熟识男孩向自己提出非分要求时,应保持镇定,用理智的态度坚决拒绝,态度鲜明,并尽快离开这个尴尬之境,应坚守圣洁的身体是不容任何人侵犯的人格信念。心里有委屈,一定要告诉家长,当有可能遭遇性侵时,要机智勇敢,设法摆脱。要告诉孩子犯罪分子常用的手法:如用零食糖果引诱,以问路为借口让引路,吓唬,乘人不备,威胁劫持,饮料麻醉,装爸爸的熟人等。对熟人,更要提高戒备心。有的人研究过,说越是熟人之间,发生性侵害的案件就越多,这一点提醒我们,不仅仅对陌生人要提高警惕,对熟人也要提高警惕。要告诉孩子,在与色狼的反抗中一定要记住色狼的特征,尽可能地在色狼身上留下记号,万一遭到不测,一定要保留证据,及早报警。另外,对于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家长除了让孩子掌握如何防止性侵的知识外,还要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早恋教育和性教育。早恋是一种青涩的感情,在缺乏人生经验的孩子之间,这种感情更多的是一种出于“一时性”心理而产生的朦胧感情。对待孩子的早恋现象,家长首先要有正确的态度,科学看待并处理好这个问题。要意识到孩子只是一时蒙蔽了双眼,应该及时启发、引导孩子正视问题,作出理性思考与分析。进入青春萌动期的孩子,大多很难从正规途径得到正确的性知识,他们对于性的困惑、好奇、渴望等,只能通过一些网站,或一些非法刊物,或同学之间互相传播来了解,而这些性知识往往是不正确的。长此以往,这些不正确的性知识充斥头脑,加上青春期性激素的活跃,有些孩子难免会产生对于性行为的冲动。这时候如不加以正确引导,很容易造成不良后果,甚至导致性犯罪。所以,教育也要防患于未然。早预防,早有免疫力,早受益。否则当孩子发生早恋或早孕时,再打、再骂都无济于事,一定要早打预防针,才能让孩子健康地成长。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家长要付出加倍的关心,要学会“动中交流”,这时的孩子都喜欢游戏、旅游,要与孩子走出去,看看大自然,在这些动态过程中旁敲侧击地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随机性 据调查,部分家长对于中小学生在家庭中进行法制教育的方法是非常呆板的。一些家长表示,虽一直都很想对孩子进行法制教育,但真正要教育了,才发现自己根本力不从心,不知从何下手。绝大多数家长对孩子进行法制教育只是结合学校教育的同时,对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并未真正的进行所谓“法”的教育。其实很多家长在苦于不知如何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法制教育的时候都忽视了大众媒体的教育作用,忽视了生活这门生动的课堂。家长要有意识的引领学生进入这门课堂,相机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指导与教育。比如:和孩子一起观看《今日说法》《大家看法》等全国颇具影响力的法制教育专题电视节目对其进行教育,或者可以在家里订阅一两份有关法制类的报纸、杂志,利用闲暇时间和孩子一起翻阅,适时的利用一些案例,对孩子进行法制教育,这样既生动有效又不会使孩子产生抵触心理;结合利用我国各种传统节日,如3·15 消费者权益日、6·26国际禁毒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节日,和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一些违法案例相结合,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法制教育活动。使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受到具体、生动、形象的法制教育。当然,家长还应有目的地带领孩子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具体实践中举起法律的利剑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增强孩子守法、用法、护法的意识。也可通过一些反面教材,如观看大量的恶性交通事故宣传图片、禁毒宣传图片等敲响警钟,用恶果警示他们不能这样做。带领孩子去看守所参观,请公安干警讲话,并由在押犯罪分子现身说法,接受警示教育等。利用寒暑假带领孩子参观当地红军曾经战斗过的遗址,让孩子了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向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事实上,在生活中,家长对孩子进行法制教育的机会是很多的,如当听到别人谈论有关违法犯罪的事的时候,或者自己遇到了相关违法犯罪的事的时候,或者朋友、邻里之间发生了违法犯罪的事的时候,看到有人闯红灯的时候,或听到孩子不经意间的言行暴露出了问题的时候,家长要不失时机地对孩子进行相关教育,增强孩子的法律意识,让孩子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少年。适度性 俗话说得好:“凡事皆有度”。对孩子的法制教育也要掌握度。特别是小学生,认知发展水平较低,对事物的判断往往停留于感性认识阶段。这时候,家长如果教育不当,拿一些性质比较严重的案件的后果警示孩子,甚至恫吓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幼小的心灵可能产生错觉,他们潜意识地就会把违法犯罪和监狱、鲜血等等同起来,留下终生的心理阴影,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同时,孩子的心理处于成长发展阶段,可塑性强。生活中很多英雄的形象都会成为他们崇拜、学习、模仿的楷模,他们可能只看到英雄们或救落水儿童,或面对歹徒挺身而出成功后得到的掌声、鲜花、荣誉等,有时常常会盲目效仿,造成悲剧。所以,对于孩子,家长一定要教育他们正确区别英雄的行为和英雄的精神,英雄的精神可嘉可学,但行为不可盲目效仿。一定要机智勇敢,量力而行,在未成年人能力之外的行为要“见义有为”,“见义巧为”,不提倡一定要同违法犯罪分子面对面博斗,比较明智的做法是遇事不慌,然后设法摆脱或向四周的大人呼救,或拔打“110 ”报警。要坚信邪不可能压正的道理,干坏事的人心总是虚的,害怕的应该是他们。

三、家庭法制教育的基本策略和方法

(一)改善家庭环境,还孩子一个健康成长的空间 未成年人优良品德的形成,良好行为方式的培养,不仅需要父母正确的引导、教育,更需要家长严格、科学的管理。大量调查表明,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有很大一部分是在缺乏家庭管理,特别是缺乏正确家庭管理的情况下形成的。“昔孟母,择邻处”。孟母为孟子个性形成三次迁居,充分体现环境对孩子个性品质形成的重要作用。现代社会学的观点表明,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最重要的社会化群体就是家庭,一个人在成长的初期就是从这里认识社会的。因此,必须在家庭中创设良好的环境,利用周围的环境的有利条件,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孩子的模仿力、求知欲、好奇心较强,周围的一切,所见所闻,不管是好的坏的,孩子都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孩子的心就如同一张雪白的纸,怎么涂,怎么画,教师、家长起着很大的作用。中共中央1985 年第20号文件指出:“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的举止言行和对子女的教育方法,对孩子的成长有重大作用。父母的行为不检点,或者采用溺爱、打骂等不正确的教育方法,都会给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后果。”不良的家庭环境是中小学生家庭法制教育发展的桎梏,也是诱发孩子违法犯罪的因素之一。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这就要求父母首先要遵纪守法、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做个品德高尚、志趣高雅的人,为孩子做出表率,夫妻之间互敬互爱,互谅互让,关爱孩子,为孩子创设一种充满温馨、爱意的家庭氛围。此外,家庭还要成为复杂的社会文化的过滤器,把那些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文化内容过滤掉,尽可能使家庭成为一片净土。

(二)增强家长的法律意识,提高家长对家庭法制教育的认识 家长必须以身作则,给子女树立良好榜样,孩子生活在法律意识浓厚的氛围中,就是在潜移默化地接受法制教育。如果家长自身法制观念淡薄,常常钻法律的空子,或者还有一些轻微的违法行为,那么孩子的法律意识也不可能增强,时间一长,法律、法规对其约束力在其观念中就会淡化。家庭教育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的素质。家长自身的文化素质、道德修养不高、自身行为不端,都会为未成年人提供错误的行为参照模式,影响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在家庭里,父母应当努力完成“三大主体角色”,即成为合格父母、合格教师和合格主人。为了子女而无私地生活的父母,这就是合格父母。父母还应当同时是合格老师,不仅能够教导子女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并且能够以身作则,成为子女的第一道德榜样。父母同时也应当是合格主人,对整个国家及家庭所有成员的生活与未来持有强烈的责任感,从而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人生方向。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培养、教育和管理好青少年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家庭环境影响着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甚至可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它具有独特的优势,往往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所无法企及的。因此,增强家长的法律意识,提高家长对家庭法制教育的认识,对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以及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改革家庭法制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法制教育质量 家庭进行法制教育的方法是很多的,家长找孩子谈话是最简单又有效的方法,既能对孩子进行教育,两代人又能及时交流,同时还能唤起家庭亲情,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当然这种谈话不能大声呵斥,也不仅仅是苦口婆心,而应结合不同的场合进行教育。例如带孩子到超市,或者走在马路上,看到一些不轨行为,应随即进行现场剖析和教育。除此之外,可以让孩子阅读有关报刊书籍,观看某些影视作品,可以在家长的陪同下观摩某些少年法庭、模拟法庭,参观少管所,以案说法联系实际,这样做的效果往往事半功倍。当然,家庭法制教育没有规范的场所课堂,没有一成不变的书本教材,生活就是课堂,生活就是教材。因此进行家庭法制教育,必须讲究方法,注重教育实效。家长可以结合发生在身边的某些突发事件,进行活生生的教育。其次,进行家庭法制教育可以与培养良好的习惯相结合,俗话说:“3 岁养成的习惯,60岁也难改。”家庭法制教育要从小抓起,从小事抓起,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家长细心观察孩子的日常表现,发现问题,及时严肃认真抓紧教育,做到防微杜渐。相信这样一点一滴的教育必然会使孩子养成从小遵纪守法的好习惯,对于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那么家庭法制教育也就真正的落到实处了。

家庭法制教育的思考 八年级家庭社会与法制

(四) 树立家庭育人理念,正确进行家庭法制教育 重智育轻德育的家庭教育思想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道德和法律是紧密相连的。法律是道德的底线,法律需要道德的奠基。在成才和成人的关系中,首先要让子女成人——成为一个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不成人不会成才,成人是成才的基础、必备条件。“养不教,父之过”,正确的家庭教育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只养不教,是父母的失职;教之不善,是父母的罪过。家庭教育,主要是对子女的思想品德、遵纪守法、不良行为的教育和纠正。要引导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做一个对社会有用之才。要长期对孩子进行法制教育,让孩子从小懂得什么事可以做,什么行为是违法犯罪行为,做一个学法、守法、遵法的人。要引导孩子从小树立责任感,在家庭,懂得孝顺父母,关心他人;在社会,懂得对工作负责,敬岗爱业,乐于奉献;成立家庭,懂得爱护配偶与子女,做一个健全人格的人。要引导孩子从小树立健康的人格,进行情感、奉献、责任、关心、宽容等优秀品德的教育。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全面文明素养的人,让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让孩子懂得尊重和善待生命,懂得遵守规则和秩序,懂得对自己行为的后果负责。

马克思说:“家长的行业是教育子女。”教育子女是父母的天职,父母一定要把教育子女当作自己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家长要负责管教自己的孩子。这是法律规定的义务。青少年所处的各个社会环节,主要有家庭、学校。而家庭则是最根本的环节,因为家庭具有塑造人的个性功能。从家庭的这道门坎,可以迈向成材之路,也可以步人失足犯罪的深渊。为父母者,均当深思!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14654.html

更多阅读

关于南阳市二中北校区文理分科的思考 南阳市九中北校区

关于南阳市二中北校区文理分科的思考高一年级一部终极目标设想:为2015年的高考取得良好的成绩奠定基础。2015年的高考升学情况形成即是一座巍峨的高山,又是山花烂漫、郁郁葱葱;既有升学人数大幅提升的基点,也有升学层次的亮点,更有升学

育儿随笔三十六 :“狼爸虎妈”棍棒教育模式背后的思考

育儿随笔(三十六):关于“狼爸”和“虎妈”教育方式的思考文:杨柳近几天,“中国狼爸”的教育方式成为各大媒体的热议的话题。被热议的“中国狼爸”是香港商人萧百佑,其严格苛刻的教育方式可以和前一阵热炒的“美国虎妈”相“媲美”。狼

对大学新生入学教育问题的思考 高一新生入学教育

对大学新生入学教育问题的思考新生入学教育是学生迈进大学的第一堂课,是高等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工作。这项工作的好坏,关系到学生能否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关系到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关系到高校

八年级上册期中综合能力测试题年 八年级物理期中测试题

八年级上册期中综合能力测试题(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完整、最符合题意,请把它选出来)每题2分,共40分。1.家是我们常常在不同意义上使用的字眼,它与家庭有关。一般来说家庭是由________结

小学生厌学的教育个案分析 四年级小学生个案分析

小学生厌学的教育个案分析廖华聪一、研究背景当今社会由于各种原因。致使那些脸上写满稚气和青春的孩子们,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中,早早失去了孩子应有的天真与可爱。于是,有些孩子开始厌学。作为教师,刻不容缓的任务就是对学生中出现的

声明:《家庭法制教育的思考 八年级家庭社会与法制》为网友卟荏輸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