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的课件

知识目标

1.了解《左传》的成书过程和基本知识。

2、掌握一些文言词语在本文中的用法。

3、在掌握字词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言文的能力。

德育目标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1、读背课文。2、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 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于运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第一课时

一、高中文言文学习知识点及要求:

古文化常识,文言常识。

文言字、词的用法,常用文言实词、虚词的积累。

各种文言句式的判断与运用。

能有现代汉语翻译简易文言文。

领会作品的思想内容,理解艺术特点及表现手法。

背诵一定量名篇、名段,提升文言素养。

二、学习方法:

多读、多背,善于运用。(运用与实际的日常写作中)

注意积累、整合,定期归纳总结。

增加课外阅读,广泛收集资料,帮助记忆。用一个个形象的故事和人物形象来记忆各个知识点。

三、新课导入:

在秦王威风八面的朝堂,蔺相如轻启三寸不烂之舌,挫败秦王夺璧的阴谋,使宝璧平安归赵;在群儒唇枪舌剑的进攻面前,诸葛亮轻动三寸不烂之舌,折服东吴的饱学之士,使孙刘迅速结盟;在郑国危如累卵之际,老迈的烛之武轻摇三寸不烂之舌,虎狼之师不击自退,铁桶之围不攻自破。

烛之武在剑拔弩张的敌对情势下,是如何说服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护郑国的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一同走进《烛之武退秦师》。

四、介绍《左传》

(1)《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它是继《春秋》之后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而又完整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为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作。它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悼公十四年(公元前453年)的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它的核心思想是民本思想,如民重于天、民重于君、民为邦本的思想,主要艺术成就:长于叙事,尤其出色的是描写战争;善于写人,工于记言。在我们今天的学习中就会感受到它的这一特点。

(2)烛之武是不是姓烛名之武?
投影显示:介绍古代文化常识——姓名
烛之武--烛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烛地,名叫武的人”
佚之狐--佚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佚地,名叫狐的人”
资料:《郑通志氏族略》:“郑人烛之武不得氏,以其居于烛地故,言烛之者,尤言介之推,佚之狐”。

(3)秦晋围郑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此前,郑有两事得罪了晋国:其一,晋文公重耳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其二,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出兵帮的是楚国,而此役楚国失败。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郑国名义上没有参战,实际上已提前派军队到楚国)。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五、教师范读,让学生注意读音、节奏、断句。

六、学生自由朗读,熟悉课文内容。教师给出以下思考题:

晋国为什么要攻打郑国?秦国为什么又要帮助晋国攻打郑国呢?

秦、晋两军的军队驻扎是怎样的?试用图描述。

第二课时

讲解第一段

1.且贰于楚也——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2.晋军函陵——军,名词活用为动词,驻军、驻扎。(省略句)

3.以其无礼于晋—— (倒装句)

译文:晋文公、秦穆公联合攻打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理,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解析:

秦晋围郑,来势凶猛,郑形势危急,渲染了气氛。同时,晋国要报复其无礼,与秦没有多大的利害关系。敌我双方力量对比悬殊,但郑是有机可乘的,这就为下文烛之武智退秦师的成功埋下了伏笔。

讲解第二段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之:助词,不译

2.无能为也已——不能做什么了。无能:不能。已:同“矣”。
3.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是:这。(判断句)

译文:佚之狐对郑伯说:“国家很危急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王,秦军一定会撤退。”郑伯听从了佚之狐的意见。(烛之武)推辞说:“老臣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不能做什么了。”郑伯说:“我不能早点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您也有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
解析:

文中写了个能洞明事理的佚之狐:对烛之武有足够的了解,但写他是为写烛之武服务的,烛之武未出场已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关注。烛之武可以说是壮士不遇,英雄末路。他满腹牢骚,满心委屈,但能以国事为重,深明大义。文中还着力写了郑伯,他勇于自责,更能以情动人,以诚动人。

串讲第三段。
1.敢以烦执事——冒昧地拿(这件事)麻烦你。意思是说,(如果灭了郑国对你秦国有好处,)那麻烦你就来灭了我们吧。
2.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要帮晋国来灭了郑国,而增加你的邻邦晋国的土地呢?
3.夫晋,何厌之有——晋国有什么时候会满足的呢?这是个用“之”来提宾的疑问句。初中时学过的提宾的“之”有:①何陋之有?②莲之爱,陶后鲜有闻。③菊之爱,同予者何人?④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4.秦伯说,与郑人盟——秦伯高兴了,与郑国订立了盟约。盟,名词做动用,释为订立盟约。
第3段,写烛之武“五论”退秦师。烛之武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他之所以能说服秦穆公主要原因是处处为秦国着想(表面看来),理由充分:①越地难治论②亡郑陪邻论③舍郑有益论④过河拆桥论⑤晋国扩张论[出示幻灯片]
说秦的结果是:①秦郑订立盟约;②秦国驻兵守郑。
串讲第四段。
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那个人(秦穆公)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参见文下注释。微,假如没有。初中时学过“微斯人,与谁与归?”这个句子,其中的“微”也是这个意思
2.吾其还也——我们还是回去吧。其,语气词,表商量语气。初中时学过这类例句不少:①其真无马也?(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表反问语气。)②其真不知马也?(恐怕实在是不认识千里马吧。其,表推测语气。)③其如土石何?(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呢?其,表疑问语气。)④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可要答应我啊!其,表面看是商量,实际上是威胁语气。)⑤其何能胜?(那怎么能取胜呢?其,表反问语气。)
3.亦去之——也离开了郑国。去,离开。(这个词的古今义刚好相反。今义表示到……地方。例如:①游人去而禽鸟乐也。②则有去国还乡,忧谗畏讥。)
第4段,写晋师撤离郑国。晋文公是头脑清醒的。他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不仁”只是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不知”是实质;“不武”,则是因为胜败难以预料。这是一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第三课时

一、归纳文言词语的用法

1、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语气词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

(3)、秦伯说。 说通悦,高兴

(4)、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

2、古今异义

以为东道主(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泛指主人。)

行李之往来(古:使者。/今:指外出的人携带的随身物品。)

今有急而求(古:您,对人的敬称。/今:儿子。)

之(古:离开。/今:到(某地)。)

夫人之力(古:那个人。/今:尊称人的妻子。)

3、词类活用

(1)名词做动词

函陵,秦氾南(驻扎)越国以远(意动,以……为边邑)

与郑人(订了盟约;建立同盟)唯君之 (考虑)

既东郑(使动,使…成为疆界)阙秦以晋(使动,使…得利)

(2)名词做状语

封郑(在东边)又欲肆其西封(在西边)

缒而出(在晚上,当晚)济而设版焉(在早上;在黄昏)

(3)动词做名词

且君尝为晋君矣(恩惠,好处)

(4)形容词做名词

臣之也(壮年)越国以鄙(远方,边远的地方)

共其乏困(缺少的东西)

(5)形容词做动词

邻之,君之也(厚:增加,变雄厚。薄:削弱。)

(6)动词的使动用法

烛之武退秦师(使….退兵)若不秦,将焉取之?(使…削减)

郑而有益于君(使…灭亡)

4、重点虚词

:1.以其无礼于晋(因为,表原因)2.若亡郑以陪邻,敢以烦执事(连词,来)

:1.以其无礼于晋(对,表对象)2.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对,表对象)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连词,又)2.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连词,况且)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代词,它郑国)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代词 ,这件事)

3.失其所与,不知(自己的)4.吾其还也(表商量语气,还是)

:1今急而求子(表转接,却。)2夜缒而出(表修饰,不译。)

3若亡郑而于君有益(表顺接。)

:1子亦有不利焉(句末语气词)2朝济而夕设版焉(兼词,于之,于此)。

3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怎么。)

:1寡人之过也(的)2、公从之(代词,他。)

3邻之厚,君之薄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何厌之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5唯君图之(代词,指这件事)

5、文言句式

(1)、省略句

(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主语)(晋惠公)许君焦、瑕(主语)

夜缒(烛之武)而出(宾语)敢以(之)烦执事(宾语)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介词)

(2)、倒装句

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介词结构后置)且贰于楚也(于楚从属——介词结构后置)

佚之狐言于郑伯(于郑伯言——介词结构后置)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于君有益——介词结构后置)

何厌之有(有何厌——宾语前置)

二、烛之武形象探讨:

烛之武究竟何许人也?(分析其个性化及爱国情怀)

①佚之狐:“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侧面描写)

②(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语言描写)

③(烛之武)许之。

④(烛之武)夜缒而出。(动作描写)

明确:①才华横溢、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②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③不卑不亢、机智善辩的辩士、外交家。

烛之武为什么会成功?

①烛之武——委婉,抓住对方心理。②佚之狐——慧眼识英雄的伯乐。③郑君——善于纳谏、勇于自责。

三、三国君主形象之比较

1、郑伯当秦、晋两国气势汹汹地围攻郑国之时,郑国的出路,大致来说只有三条:要么抗争到底;要么屈膝投降;要么化解危机。很显然,以郑国的实力,与秦、晋两个大国抗争,无疑是以卵击石,郑国势必会亡国,这是郑伯所不愿看到的;屈膝投降的结果或可保有相当的利益,最差无非是亡国,但这种结果是极不可靠的,所以他也不会接受;而想办法化解危机,既可避免一场劫难,又可维护国家利益,同时也掌握了事情的主动权,应该是最佳的选择。那么谁来化解这一天大的难题?显然郑国大臣之中无人能够负起此重任,所以在秦、晋围攻的危急时刻,郑伯没有任何行动,而当佚之狐荐烛之武时,他立即抓住这一线希望“从之”,表现了一位君主决策的及时、果断。

就在事情即将顺利解决的时候,作者利用烛之武的牢骚形成了一次波澜,烛之武面对郑伯的重托,却大谈自己至老不能被用,如今更是“无能为力也已”,满腹牢骚且不愿受命。尴尬之中的郑伯没有放弃,而是首先自责将过错揽到了自己身上。这番自责,可谓动之以情,令烛之武为之语塞,对其牢骚情绪也是一个至好的抚慰。然后又晓之以理:“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郑伯完全站在烛之武利益的角度来看问题,这同烛之武后来站在秦伯场劝其退师的说辞可谓有同工异曲之妙。终使烛之武“许之”,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也展现了一位善于纳谏、勇于自责、精于言辞的君主形象。
2、秦伯他在这场危机中处于非常关键的地位,听烛之武之言则和;拒烛之武之言则战。作者用了“说(悦)”、“盟”、“使”、“还”四个动词来写秦伯,一是反衬烛之武劝说之效果,二是揭示秦伯决策之过程。为什么会有这个决策?因为秦伯的决策,完全是站在秦国的利益角度来考虑的,这也是秦国以后能够统一中国的一个重要原因。与晋围郑,是为了向外扩张的需要,当他认识到这样做只会增强晋国的实力,而秦不会获取什么好处时,立即决定与郑盟。并且“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使晋侯不敢击郑,“乃还”。秦伯之决策,使秦、郑之盟非常牢固,而秦、晋之盟也就自然瓦解了。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烛之武出使之功效。作者笔下之秦伯,是一个善于决策、善谋利益的君主形象。

3、晋侯郑国这场危机,就是由他发起的。其目的无非是为了向外扩张,争夺专霸权,秦伯在这场危机中很大程度上也是被晋侯所利用了。此次事件的最大利益获得者,无疑就是晋侯,但是偏偏中途杀出了个烛之武,偏偏中途秦伯就改变了决策,于是到手的利益不翼而飞;强大的联盟土崩瓦解;弱小的敌人有了坚强的后盾。晋侯无疑成了这起事件的最大失败者。这时候,事情又起了波澜:“子犯请击之(秦)”,秦、晋关系顿时紧张起来。如果“击之”,会有什么后果:击秦,则郑必助秦。以一国之力而与秦、郑作战,即使取胜,也会损兵折将、元气大伤,从而丧失争霸的实力与机会,何况胜算的把握并不是很大,结果只能是一败再败。所以晋侯以“不仁”、“不知”、“不武”三个理由明智地拒绝了,避免了晋国遭受更大的失败。既表现了一个君主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又显示了成霸业者应有的隐忍不发的胸怀和随机应变的谋略。

这是每一个决策者应该学习、借鉴的,那就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全面地衡量利弊,及时地作出判断、果断地作出决策,来维护自己最大的利益。

四、归纳本文的主要写作特点:
(一)归纳文章的结构

秦晋围郑

烛临危受命

之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

武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

退智退秦师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

秦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

师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

晋师撤离

(二)写作特点

①伏笔与照应得当。[分析略]
②情节波澜起伏。大军压境(十万火急)——佚之狐荐烛之武(一线生机)——烛之武发牢骚(波澜)——郑公平息烛之武的怨气(转机)——烛之武出使退敌成功(大功告成)——子犯建议攻秦(出现危机)——晋公再晓之以理(一场虚惊)。
③叙事详略得当。[分析略]

五、合作探究

通过本课的学习,谈谈烛之武出色的劝谏艺术对于古人和现代人的处事有什么意义。

(—)对于古人

中国有句古话:“伴君如伴虎。”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与大智。作为君王,则应虚心采纳,方可成就霸业。

1、邹忌与齐威王齐王接受皱忌的进谏,听取群臣吏民的意见,于是有“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的美谈。

2、触龙与赵太后抓住赵太后爱子、怜子之心,触龙拿人心比自心,以己子做诱引,动之以情,申明大义,进而解开太后心结。

3、魏征与唐太宗唐太宗虚怀若谷,善于纳谏,终成一代名君。唐太宗“夫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今魏徵殁,朕失一鉴矣!”

4、管仲与齐桓公齐桓公豁达大度,听了鲍叔牙的话,不但不办管仲的罪,还立刻任命他为相,让他管理国政。后来齐国就越来越富强了。

5、比干与纣王。纣王拒谏饰非、耽于酒色、暴敛重刑,甚至将比剖腹挖心。最终是民怨四起。

6、召公与厉王周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止谤”使得老百姓“道路以目”。三年之后,被“流于彘”。

(二)对于现代人

1、注重对方感受,委婉劝说,文明交流。

2、听取别人意见,完善自我,少走弯路。

3、宰相肚里能称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14953.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影评:《朱丽叶与梁山伯》香港 2000 -我们都是虫蚊

在很多个时刻,我会想起《茱丽叶与梁山伯》。叶伟信那部煽情的文艺之作。渐渐黑暗下来的屋子里,因乳癌而被割去乳房的酒店咨客吴君如,等着老实巴交的黑社会小混混吴镇宇归来。她给了他房门钥匙,但是他不会再回来了。她睡着,然后又醒了。

京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上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

京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梁山伯与祝英台》渊源.2002-11-2511:09http://drama.anhuinews.com/system/2002/11/25/000174498.shtml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已久,事见《梁山伯宝卷》、《华山畿》乐府及《访友记》、《同窗记》传

《杨震暮夜却金》教学反思 杨震暮夜却金阅读答案

《杨震暮夜却金》讲述了杨震“暮夜”拒贿的故事,本文妙就妙在“暮夜”二字上。在夜深人静之时,在没有第三者知道的情况下,杨震作为王密的上司,同时又是他的恩师,坚决拒收重金,并且铮铮铁言,这是天理不容,法理不容,人理不容,情理不容的事,其“慎

声明:《《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的课件》为网友俄従霧裏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