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佳敏“换膝盖”谈“竞赛套路的伤害” 40式太极拳竞赛套路


太极皇后高佳敏和老师曾乃梁王二平说过:“竞赛套路不同于普通太极拳爱好者学练的传统太极拳,是迎合奥运会所需技术类型的动作和选择太极拳武术的一些拳架..设计表现出来,配上服装、音乐、有一个全新的改变,增加了难度,提升它的观赏性,”随着太极皇后高佳敏膝盖受伤去德国做手术换人工膝盖的消息被证实,”太极拳竞赛套路“对身体有害无益的说法"再度被太极拳爱好者关注。
有人甚至说:“实践证明练竞赛套路太极拳越认真,越用功,对身体的伤害就越大。”武协内部人士介绍“练竞赛套路太极拳的运动员个个都一身伤病。”传统太极拳传人说:"竞赛套路太极拳不是太极拳,而是用于体育比赛的体育运动项目,用于表演的体操运动,不是武术。"
竞赛套路的太极拳讲究的是,摆步多少度,弓步多少度,这么一个角度,那么一个角度,腿抬多高,跺脚是否响亮。一场比赛下,来气喘嘘嘘,面色苍白,心跳过数而来要强装镇定和沉稳,一处松,一处通,处处松,百络通。他们得到的只能是疾病而不是健康(膝盖痛、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不可避免)。而这一切都是一些知识分子提出来的角度问题,和幼稚的喜欢跺脚的声音所造成。太极拳练的软、散、懒、乱、懈,没有哪一个动作合乎规范,除了腰腿好些外,几乎没有什么太极拳的味道,完完全全是一种长拳慢练的新品种。含胸、敛臀、提顶、长腰、坐胯。这本是太极拳的最重要的基本要求,而他们放弃了,他们是挺胸、撅臀、蹲着练,这些原则的错误为什么会出现呢?根就在专业学院、大学的教授那里,他们自己这么练,培养了一批运动员这么练,又相应的培养了一批裁判员,谁不挺胸,谁不撅臀,谁不蹲的很低,他们就不给高分,于是乎不少人本来对太极拳的认识就马虎,这样一来都跟着跑,他们根本不清楚,敛住臀根本就蹲不低这个道理。

为什么会出现挺胸、撅臀、蹲着练呢?问题的根在那些专家教授身上,这些以长拳、少林拳为基业的专家、教授们一夜之间竟成了太极拳界的权威,他们根本不了解太极拳,长拳、少林拳是根本要求不同的拳种。两种拳派的风格,谁改谁都得脱胎换骨,因为他们自身都是专家、教授,谁又去监督他们脱胎换骨呢?因此以讹传讹,就使这些撅臀、挺胸、蹲着练的太极拳,堂而皇之的出笼了,因为教授是长拳出身,运动员是长拳出身,裁判员是长拳出身,这种长拳慢练的太极拳自然是很容易接受,大家都这么练,竟使得不撅臀、不挺胸、不蹲着练的人无地自容了,传统太极拳单从外形上讲,是由内到外,也是内劲外放的表现。

内家拳核心:是外慢内不慢,外越慢而内越快,内气藤然,寒冬练太极拳,随慢而身手冒气。古人提醒我们,练拳是要求极严的,“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一个含胸、提顶、长腰、坐胯。一个挺胸、撅臀、蹲着练拳,差之何止毫厘,谬之何止千里。功夫太极不拿分,拿分的太极不太极,这真是天大的笑话,与“谣言千遍,就是真理”有异曲同工之弊。
练竞赛套路太极拳,凡是挺胸、撅臀、蹲着练太极拳者请住手。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亡羊补牢也不晚。还一个健康身体、还一个真正太极、太极真谛要复出!!!&本红太极,与你共同体验传统太极拳的神奇!咨询电话和微信:13965679890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15259.html

更多阅读

40式太极拳和42式太极拳不同的地方 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

为适应表演、竞赛的需要,1988年国家体委编制了《40式杨式太极拳竞赛套路》。1990年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期间,国家体委为方便各流派综合锻炼、同场竞技,又以杨式太极拳为主,吸收其他流派太极拳一些特点和练法,编制了《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

高秀敏的葬礼 高秀敏葬礼现场视频

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著名表演艺术家高秀敏遗体告别仪式在长春市息园殡仪馆举行,自发赶来的近万群众挥泪送别高秀敏。万人泪别高秀敏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著名表演艺术家高秀敏遗体告别仪式在长春市息园殡仪馆举行,自发赶来的近万群众挥泪

声明:《从高佳敏“换膝盖”谈“竞赛套路的伤害” 40式太极拳竞赛套路》为网友梦旅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