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儿血型不合 母儿血型不合胎儿症状

母儿血型不合是孕妇与胎儿之间因血型不合而产生的同族血型免疫性疾病。胎儿由父亲遗传而获得的血型抗原恰为母亲所缺少。此抗原通过胎盘进入母体,刺激母体产生相应的免疫抗体,抗体又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抗原抗体结合而使胎儿红细胞凝集破坏,发生溶血。根据溶血的程度,可导致新生儿早发性黄疸、心力衰竭或核黄疸后遣症,甚至反复发生流产、死胎等。

本病主要有AB。和Rh血型不合两大类,以AB。血型不合较多见。在所有妊妨中,约有20%一25%为朋O血型不合,而真正发生溶血的只有2%一2。5%,因病情轻,危害小,常被忽视。Rh血型不合,我国少见,以新疆的维吾尔族和回族发病相对较多,一旦发生,则病情重,常至胎儿宫内死亡或严重的后遗症,故应重视。本病在中医学中,根据其不同的临床表现而分属于不同的病症。如以新生儿早发性黄疸为主症者,属“胎黄”、“胎疸”范畴;以习惯性流产、死胎为主要表现者,属“滑胎”、“死胎”范畴;以孕期胎儿水肿或羊水过多为主要表现者,属“胎水”、“子满”范畴。临床上则主要按“胎黄”、“胎疸”论治。

早在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胎黄候》即有:“ddL在胎,其母脏气有热,熏蒸于胎,至生下小儿,体皆黄,谓之胎疸也。”至清代沈金鳌《幼科释迷.初生诸病》:“胎黄者,小儿生下遍身面目皆黄,状如金色,壮热,大便不通,小便如栀汁,乳食不思,啼哭不止,此胎黄之候。”不仅描述了本病的临床特征,而且指出了本病的基布气因乃因母体有热,熏蒸于胎所致。

《陈素庵妇科补解》对本病病因亦有论述:“妊娠受湿,其因不一。经云:地之湿气,则害人皮肉筋骨脉络。盖风之来,头先受之;湿之来,足先受之。……至于命门火衰,脾土虚弱,停痰聚饮,渍溢肠胃之间,久而生湿,湿久生热,此皆因于内者。内之湿热与外之湿气相并,变成黄疸。孕妇患此必至腹胀胎腐。”从而奠定了本病以“湿热”为主要病因的理论观点。

西医学认为,母儿血型不合是否发病,一方面与胎儿所带抗原的种类和抗原强度有关,另一方面。与母体接受抗原量的多少和对抗原的免疫反应强度有关。ABO血型不合者,抗原性较弱,较少发病,发病症状亦轻;Rh血型不合者,以D抗原的抗原性强。发病率高,且随孕次的增多而发病率增高。若进入母体的抗原数量极少,或母体对进入的抗原的免疫反应不强,或进入的抗原被母体消灭。则返回胎儿的抗体量不多,不会引起胎儿溶血等反应。

[病因病机]

“两神相搏,合而成形。”胎儿的形成,是以父母先天之精为物质基础,故胎儿的健康与父母的身体素质有密切关系。同时,又与母亲孕期的摄生息息相关。孕母平素情志抑郁,气机不畅,肝气犯脾,脾运失健,水湿内生,又肝郁日久化热,湿热互结,熏蒸于胎;或由孕后摄生不慎,湿热之邪乘虚直入胞中,侵犯胎体而发病。即如《证治准绳》所说:“胎黄之候,皆因乳母受湿热而传与胎也。”若湿热久蕴不去,化为湿毒,导致孕母气血郁阻,日久成瘀,瘀热内犯于胎,则发为胎疸。

任主胞胎,胎系于肾,又赖脾胃生化之气血以滋养,若孕母素体脾肾不足,冲任失养。不能固胎载胎,每至相应月份即发生堕胎小产,愈堕愈虚,愈虚愈堕,故屡孕屡堕。或因脾虚失运,水湿内停,蓄于胞宫,侵及胎体,而致胎水肿满,甚至胎死宫内。总之。母儿血型不合之病因大多离不开湿、热、瘀,而孕母脾肾虚损,冲任气血之不足,是发病的内在关键。

现代研究认为,正常情况下,红细胞不能通过胎盘,在妊娠或流产分娩过程中,胎盘绒毛有小部分破损,胎儿红细胞便可进入母体,成为抗原,致母体产生抗体。再次妊娠时,抗体便可进入胎儿体内,与胎儿红细胞抗原结合,成为抗原抗体复合物。因此,Rh溶血病,一般第一胎不发病,而在第二胎时发病。分娩次数愈多,抗原进入母体的量愈多,抗体产生愈多,胎儿新生儿患病的机会愈大,病情愈严重,ABO血型的抗原

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孕妇可以经肠道吸收而在体内产生相应抗体,故AB。溶血也可在第一胎时发病。胎儿循环中有大量母体的免疫抗体后,与红细胞上的抗原结合,而使胎儿红细胞破坏,发生溶血。溶血对胎儿各个器官均有影响。ABO血型不合导致胎儿出现生命危险的情况较少,Rh血型不合者,可在胎儿期发生严重腹水、胸水,甚至头皮水肿,B超下可见颅骨周围有一透明带或双层光环,即“水肿胎儿”。由于溶血而发生严重贫血,可发生骨髓增生及髓外造血,造成肝脾肿大,严重者造成死胎。怀有水肿胎儿的母体,胎盘增大、增厚,绒毛及胎盘水肿,常常伴有羊水过多。

母儿血型不合的新生儿出生后,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ABO血型不合者,黄疸一般较轻;Rh血型不合造成的黄疸一般较重,如不及时处理,易发生核黄疸,造成严重的运动及智力障碍后遗症,甚至死亡。

[诊断与鉴别]

一、诊断要点

(一)病史

以往或本次妊娠有不明原因的死胎、死产、流产、早产史;或有新生儿出生后很快死亡;或新生儿于出生24~36小时内出现黄疸;或婴幼儿有核黄疸后遗症史者均可能为母儿血型不合。

(二)辅助检查

1.血型检查 应做好孕妇及丈夫的血型检查。如孕妇为Rh阴性而丈夫阳性时。母儿有Rh血型不合的可能;如孕妇为。型血,而丈夫血型为A型、B型或AB型时,母儿有ABO血型不合的可能。如无Rh或ABO系统不合而高度怀疑母儿血型不合时(间接人球蛋白试验阳性),应再进一步检查其他血型系统,国内已有报道MNSs、kell及kidd等血型系统抗原不合,但均极罕见。

2。抗体效价测定 如孕妇血型学检查阳性,提示已被致敏,则应定期测定抗体效价。在妊娠28~32周间,2周检查一次;妊32周以后,每周一次。如Rh血型不合抗体效价在1:32以上,ABO血型不合抗体效价在1:512以上,提示病情严重,结合过去有不良分娩史时应考虑终止妊娠。

3.羊水胆红素吸光度检查 仅在抗体滴度提示病情严重或以往因溶血症胎死宫内发生早者进行该项检查。先经B型超声检查胎盘定位后作羊膜腔穿刺抽取羊水,用分光光度计作羊水胆红素吸光度分析。胆红素的危险值是于450nm处,>0.06则为危险值,警戒值是0.03—0。06,安全值是0.003以下。也可用化学测定法检测羊水中胆红素含量。一般在妊娠36周以后,羊水中胆红素含量仅为0.51—1.03p.mol/L(0.03—0.06mg%),如果增为3.4212mol/L(0.2mg96)以上,提示胎儿有溶血损害。

4.羊水抗体效价 如Rh效价为1:8或1:16提示胎儿受溶血损害,1:32以上提示病情严重。

5.“B超”检查 妊娠第20、26、34周定期B超检查,观察胎儿发育情况及有无水肿,并借以确定胎龄、胎盘及羊水情况。如胎儿有严重溶血,B超检查可显示典型的水肿状态。胎儿腹腔、胸腔均可见积液;胎儿头颅可见双重光环(头皮水肿)、心脏扩大、肝脏肿大;胎盘实质内光点甚少(胎盘水肿),但轻度溶血时则无以上典型表现。

(三)产后诊断

对有早发性黄疸的新生儿、水肿儿,出生前未明确诊断者,应立即检查新生儿及孕妇血型以排除新生儿溶血,同时根据以下检查结果判断。

1.脐血血红蛋白<140g/L、网织红细胞>6%,有核红细胞>2%一5%。

2.脐血胆红素>51p.mol/L(3mg/d1),出生后72小时>342/anol/L(20mg/d1)时,已达危险值,则有新生儿溶血可能,需进一步观察黄疸发展的情况,并取血作抗人体球蛋白试验。

一般而言,朋O血型不合的黄疽较轻,贫血不太严重,红细胞呈球形改变,胆红素在72小时内较少超过205~mol/L(12mg%)。Rh血型不合者,一般脐血血红蛋白<14g/dl,胆红素>68/.tmol/L(4mg%),出生后24小时出现黄疸,贫血严重者明显苍白,或伴有心衰症状,有核红细胞增多明显,可达25%一100%。临床症状随溶血进展而加重,约25%由于溶血严重而发生死胎或水肿胎儿。

二、鉴别

1.新生儿肝炎综合征 是指一系列不同病因,包括各种病毒、细菌或弓形虫所致肝脏损害的一组症候群。临床表现以新生儿持续黄疸、肝脾肿大和肝功能异常为特征。其父母或其中一方多为肝炎病毒携带者。

2.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于出生后第2—3天出现,第4—7天最明显,一般7—10天内自然消退,早产儿3周内自然消退。

[辨病论治]

一、辨病要点

母儿血型不合之病,对孕妇几乎无影响,故在孕期除了病史和根据西医学手段获得本病的诊断资料以外,几乎无证可辨。但本着“既病早治,未病先防”的思想,针对本病主因是湿、热、瘀邪内犯胎儿的病机特点,主张孕期治疗,在辨病论治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近20年来,全国各地在采用中西医结合防治母儿血型不合的临床研究方面,有了很大的进展。由于充分发挥中药降低血清胆红素含量,且对血型抗A、抗B、抗D

抗体有抑制作用的优势,可以减少或不再需要进行换血疗法,且无副作用。对于血源缺乏或没有换血设备的单位,无疑带来了方便。

二、治疗方法

1.益母活血化瘀方(北京市首都医院妇产科经验方)

组成:益母草、当归、川芎、白芍、广木香。

益母草能祛瘀生新活血,动物实验证实其有明显的抗A、抗B、抗D抗体的作用,故为本方的主药。川芎善活血通络,走窜力强,是血中气药;当归补血活血,又可润肠通便;白芍养血敛阴;木香芳香健脾。此五味药皆入肝经,而肝与胆相表里,配伍可以起到祛肝胆之结,化气血之瘀的功能。

母儿血型不合引起新生儿溶血症,属中医瘀血范畴,故采用活用祛瘀,佐以理气之品。上方药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9RO从孕17周开始服至分娩,每日1—3次,每次1丸。

2.茵栀黄方(解放军301医院儿科经验方)

组成:黄连、黄柏、大黄、茵陈、栀子。

本方有清热化湿,利疸退黄作用。制成注射液,治疗AB。溶血症新生儿3l例,全部病例有效,4天开始退黄,儿一14天完全消退。本方疗效与血浆加激素疗效相近,无任何副作用。

[急症处理]

胎黄动风:症见新生儿目黄、身黄如金,逐日加重,泪水、尿液呈栀子汁状,神萎嗜睡,阵阵尖叫,发热呕吐,两眼凝视,口角抽动或全身抽搐,唇色黄红或紫红,苔黄,指纹青滞。此乃因大量胆红素渗入脑细胞而引起的核黄疽。胆红素常在20mg/d1以上。

一、中医处理

1.平肝熄风,清热退黄。方选羚角钩藤汤合茵陈蒿汤加减,药用羚羊角0.2—0.6g,钩藤3—9g(后下),蝉蜕1—3g,菊花1—3g,生地3—6g,竹茹2—4g,茯神3—5g,茵陈6~10g,栀子3—4g,大黄1.5—3g,白茅根15g。急煎以胃管或鼻饲给小儿服药。

2.针刺人中、百会、涌泉、十宣、合谷、内关等穴位。

二、西医处理

1.持续吸氧以保护脑细胞。

2.抽搐时予地西泮(安定),每次O.2mg/kg静注,或苯巴比妥钠,每次8mg/kg肌注。

3.将新生儿置于蓝光照射下以变更胆红素的排泄途径。

4.有条件的单位可行换血疗法以去除胆红素、致敏的红细胞和抗体。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本病临床症状表现轻重不一,悬殊较大。产前辨证,应仔细询问既往病史,并结合孕母体质的偏寒、偏热、偏实、偏虚。新生儿辨证则当分别阳黄、阴黄。皮肤发黄,颜色鲜明如橘皮,发热,大便秘结,烦躁不安,舌红苔黄,甚至神昏、抽搐者,则多为湿热熏蒸的阳黄;如面目皮肤淡黄色或晦黯,神疲肢倦,四肢欠温,大便溏薄灰白,舌质淡苔白腻,则多为寒湿阻滞之阴黄;如面目皮肤发黄,色深而晦黯,日益加重,右胁痞块质硬,腹部胀满,舌见瘀点,苔黄,则多为瘀积发黄。

二、治疗原则

治疗母儿血型不合,孕期重在预防流产、死胎或减轻胎儿的溶血,补虚、安胎、解毒、利湿是其基本方法;新生儿期则着重降低血清胆红素,防止核黄疸的发生,而以清热利湿、温脾化湿、活血化瘀等法为原则。

三、分证论治   使用方法:先按下面对症选用药方,并按提示辩证加减,然后进入方剂数据库查阅其药理、煎法、服法等;再进入中药数据库 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体质对所选的药方进行加减,才得到有效的药方,还要查阅三反九畏;服药后还要根据“疗效评定”判断所用的药方的疗效。

1.肾虚肝郁

(1)临床见证:既往有新生儿溶血病死亡史,或屡次胎死宫内,或经化验母儿血型不合,孕妇腰酸腰坠,或小腹坠胀,情志抑郁,乳胀,胎萎不长,舌黯红,苔薄白,脉沉细弦。

肾虚,冲任不固,无力载胎,故孕后腰酸腰坠,小腹坠胀;屡孕屡堕,损伤冲任气血,胞脉失养,故胎萎不长;肾虚,精血不足,肝失所养,肝气不舒,故情志抑郁,乳房胀痛。舌黯红,苔薄白,脉沉细弦,为肾虚肝郁之象。

(2)辨证依据:

①腰酸腰坠,情志抑郁,乳房胀痛,或素有滑胎史。

②舌黯红,苔薄白,脉沉细弦。

③胎死宫内病史,新生儿溶血病史。

(3)治法与方药:

治法:补肾疏肝,固冲安胎。

寿胎丸(《医学衷中参西录》)合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

组成:川续断、桑寄生、阿胶、菟丝子、柴胡、当归、川芎、芍药、香附、枳壳、陈皮、甘草。

方以川续断、桑寄生、菟丝子补肾固冲;肝体阴而用阳,故以当归、芍药、阿胶养之,香附、枳壳、柴胡疏之;川芎理血中之气,陈皮理脾胃之气,全方既补肾疏肝,又调补气血,使补而不滞,疏而不泄。   兼湿邪者,去阿胶,加茵陈、白术、茯苓以运脾化湿。兼阴道流血者,去川芎,加苎麻根、乌梅炭、旱莲草,以安胎止血。

2.湿热内蕴

(1)临床见证:有死胎妊娠史,疑有母儿血型不合;腹胀纳差,皮肤瘙痒,白带多,色黄质稠,小便黄,大便不爽,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

湿热内蕴,熏蒸肌肤,营卫气血失和,故皮肤瘙痒;湿热下注,则白带多,色黄质稠;湿热阻滞脾胃肠间,运化失司,分利失职,故见腹胀纳差,小便黄,大便不爽;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为湿热内蕴之征。

(2)辨证依据:

①皮肤瘙痒,白带多,色黄质稠,小便黄,大便不爽。

②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

③死胎病史。

(3)治法与方药:

治法:清热利湿。

①茵陈蒿汤(《伤寒论》)

组成:茵陈、栀子、大黄。

原治阳黄。全方为清热利湿之剂,方中重用茵陈为主药,以其最善清利湿热,退黄疽;辅以栀子清泄三焦湿热;佐以大黄降泄瘀热。三药合用,引湿热由二便而去,邪去病安。可酌加黄连、白术、白芍、苎麻根,以利湿健脾,养血安胎。

脘腹胀满,胁痛者,加郁金、枳壳以疏肝行气。

②茵陈二黄汤(《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3(1):13)

组成:茵陈、黄芩、制大黄、山栀、木香、白术、白芍、甘草。

本方有清热解毒,养血安胎作用。每日1剂,水煎服,至分娩后止。

3.热毒内结

(1)临床见证:有新生儿溶血病史,此次妊娠后面红口干,喜冷饮,腹胀,心烦易怒,腰酸背胀,四肢肿胀不适,小便黄,大便秘结,舌红,苔黄燥,脉弦数。

热毒之邪熏蒸于内,煎津灼液,则口干喜冷饮,大便结,小便黄;热毒化火上攻,故见孕妇面红;热扰心神则心烦易怒;热毒灼伤经脉气血,加之受孕以后阴血下注养胎,腰背四肢肌肉失养,气机不利,故见腰酸背胀,四肢肿胀不适;舌红,苔黄燥,脉弦数,为热毒内结伤津之象。

(2)辨证依据:

①口干喜饮,心烦易怒,大便秘结,小便黄。

②舌质红,苔黄燥,脉弦数。

③有新生儿溶血病史。

(3)治法与方药:

治法:清热解毒,滋阴降火。

①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

组成:黄连、黄芩、黄柏、栀子。

本方为治热毒壅盛三焦的常用方。以黄连为主药,泄中焦之火,黄芩泄上焦之火.黄柏泄下焦之火,栀子通泄三焦之火,使火邪去而热毒清,则诸症可愈,胎可安。现代研究发现,本方具有广泛的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在解热、抗炎的同时,可缓和机体对病原体侵入产生的反应。增强白细胞及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加强机体的抗病力,亦能增强孕母对外来抗原的消灭作用。

加知母、玄参、白芍以滋阴清热,养血安胎。

②茵陈大黄散(《中医杂志》1982(2):37)

组成:茵陈、制大黄、黄芩、甘草。

本方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作用。用于新生儿Rh及ABO溶血病,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母儿血型不合 母儿血型不合胎儿症状

中药制成散剂,每次1包,每日2次,冲服,自确诊后一直服至分娩为止。新生儿每日用糖水冲服1包,共3—6天。

4.瘀热互结

(1)临床见证:有死胎及流产史,此次孕后感腹刺痛,或胀痛不适,口干喜冷饮,小便短赤,大便结,舌黯红,苔黄,脉弦涩。

瘀血内阻,瘀久化热,瘀热互结,气血失畅,经脉不通,故感腹刺痛,或胀痛,热结伤阴,故见口干喜饮、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症。舌黯红,苔黄,脉弦涩为瘀热内结之象。

(2)辨证依据:

①腹刺痛,口干喜饮,小便短赤,大便结。

②舌黯红,苔黄,脉弦涩。

③死胎及流产史。

(3)治法与方药:

治法:清热化瘀,理气止痛。

①丹栀逍遥散(《内科摘要》)加玄参、知母、旱莲草

组成:丹皮、栀子、当归、柴胡、赤芍、茯苓、白术、甘草、玄参、知母、旱莲草。

原方用治肝郁化热之月经不调。

在此用本方,逍遥散理气运脾,疏解郁热;丹皮、栀子凉血化瘀,瘀去热清,脾运得健,气血流畅,冲任得固。加玄参、知母以滋阴清热通便;加旱莲草以柔肝敛阴,凉血止血。

腹痛伴阴道流血者,赤芍改白芍。

②二丹茜草汤(《湖北中医杂志》1985(3):19)

组成:当归、丹皮、青皮、栀子、茜草、丹参、茵陈、益母草、蒲公英、生地、赤芍、红花。

本方有活血祛瘀,凉血清热作用。用于预防新生儿溶血症。妊娠28周开始服药,隔日1剂,水煎分2次服,至妊娠34周后改为1日1剂,直至分娩。

气虚加党参、黄芪。伴明显水肿者加赤小豆、猪苓、茯苓。阴虚者加北沙参、石斛、麦冬。血压高者加草决明、夏枯草。

5.寒湿内阻

(1).临床见证:既往有胎死宫内,或琉璃胎病史,或已诊断母儿血型不合。孕后腰腹胀闷,精神不振,疲倦乏力,纳食不佳,或腹壁下肢浮肿,大便溏薄,小便不利,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缓。

寒湿困阻,脾失健运,气机不畅,故脘腹胀闷,纳食不佳;脾阳为湿所困,不能温煦,故疲倦乏力,精神不振;水湿运化不利,故浮肿,大便溏薄,小便不利;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缓为寒湿内阻之征。

(2)辨证依据:

①脘腹胀闷,大便溏薄。

②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缓。

③胎死宫内或琉璃胎病史。

(3)治法与方药:.

治法:温脾化湿。

①茵陈五苓散(《金匮要略》)

组成:茵陈、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

原治水湿内停之小便不利、水肿。

方以茵陈、泽泻、猪苓利水渗湿,使湿从小便而去;白术、茯苓健脾助运,淡能利湿;桂枝温化寒湿,又助膀胱气化。诸药合用,寒湿得除,脾运复健。

水肿较盛者,加生姜皮、陈皮、大腹皮以利湿消肿。气虚者加黄芪、党参以益气健脾。

②茵陈理中汤(《张氏医通》)

组成:茵陈、人参、白术、茯苓、干姜、甘草。

原方用治寒湿内阻之阴黄,具温脾化湿之功。用于母儿血型不合,见腹胀水肿、纳呆便溏症者。水煎服,日1剂,直至分娩为止。

[其他疗法]

一、光照疗法

对母儿血型不合的新生儿,出生后应密切观察其皮肤颜色及血胆红素浓度。如24小时内即出现皮肤发黄,逐渐加深,即应进行光照疗法:用蓝色荧光灯管,波长450±25~tm(Et光灯管白光照射亦可,但效果不如蓝光),照射婴儿全身,患儿除带黑色眼罩及男婴穿黑色小三角裤以保护眼及睾丸外,全身均应裸露,每小时翻身一次,以便腹背部均匀照射。最长可持续照射96小时。

二、西药治疗

1.孕期处理

(1)提高胎儿抵抗力:于妊娠24、33周左右各进行lO天的综合治疗,25%葡萄糖注射液40ml加维生素C 500mg,静脉注射,每日工次;维生素E 100mg,口服,每日3次;每日吸氧3次,每次20分钟。

(2)预产期前2周开始口服苯巴比妥10一30mg,每El 3次。

2.产时处理 新生儿出生后保留脐带10--15cm,以1:5000呋喃西林湿纱布包裹。由脐静脉内注入氢化可的松25mg。

产妇在产后72小时内注射丙种球蛋白300~g以中和抗原。

3.新生儿处理

(1)激素、血浆、葡萄糖综合疗法:强的松2.5mg,每日3次,15服;氢化可的松每日10--20mg,加入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滴;25%白蛋白20ml静脉滴注,无白蛋白时可用25--30ml血浆代替。

(2)出生后24小时即可喂服苯巴比妥,5mg/kg,共5—7天。

(3)出生后24小时开始,服药用炭0.75g,4小时一次。

[预防与调护]

一、预防

1.有母儿血型不合病史的妇女,孕前孕后都要注意调理情志,合理饮食,增强体质。

2.近年利用被动免疫学说制成抗D丙种球蛋白,试用于Rh血型不合妇女。孕28周时肌注抗D球蛋白300tLg;注射12周后,如尚未分娩,再次肌注300tLg;第二次注射后3周内分娩者,产后不必再给予,但如分娩时已超过3周,则产后仍应第3次肌注300~g。这一预防方案可使Rh D妊期致敏率由2%降至0.1%。

二、调护

有母儿血型不合病史或死胎、流产史者,孕后应避免劳累,注意保持乐观愉快的心情。勿食辛辣香燥和肥甘厚腻之品,以免内生湿热之邪。避风寒,慎起居,妊娠头3个月和后3个月禁房事。

患儿出生后,密切观察肤色、呼吸、心率的变化。提倡母乳喂养,使患儿保持频繁有效的吸吮,以加速胆红素从大便排出。

[疗效判定]

治愈:治疗后胎儿足月正常分娩,新生儿评分8分以上。出生后无早发性黄疽,脐血胆红素<51ttmol/L(3mg/d1),血红蛋白>140g/L,体温、精神、吸吮及大小便正常。

显效:治疗后胎儿足月正常分娩,新生儿轻度早发性黄疸,脐血血红蛋白>120g/L,脐血胆红素<68.4t~mol/L(4mg/d1),72小时血清胆红素<12mg/dl。新生儿一般情况好。

有效:治疗后ABO血型不合者获足月分娩活婴,皮肤出现黄疸,但一般情况好;Rh血型不合者症状较既往怀孕时明显减轻,新生儿存活。

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改善,因本病而导致流产、早产或死胎,或新生儿出现核黄疸。

参考资料  1  2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15325.html

更多阅读

来护儿,字崇善,护儿未识而孤 来护儿传

来护儿,字崇善,护儿还不记事便成了孤儿,后被伯母吴氏抚养。来护兒,字崇善,护兒未识而孤,养于世母吴氏吴氏对他关怀教育,给予他许多慈母般的训诲。年纪虽小,但聪明出众,初次读《诗》,便放下书感叹地说:吴氏提携鞠养,甚有慈训,幼而卓荦,初读《诗》,舍

绝世唐门 绝世唐门王秋儿乳喷

霍雨浩主要信息及简介[1]性别:男 霍雨浩(11张)生日:8月21日血型:A星座:狮子座代号:修罗之瞳爱人&amp;妻子:王冬儿等级:60级控制、强攻双系本体武魂、兽武魂战魂帝简介:在星斗大森林遇到百万年魂兽天梦冰蚕,并获得其化成的斗罗大陆第一也是唯

洛蕊儿

洛蕊儿 ,中俄混血儿、中国内地影视女演员、主持人。曾在《后宫》《莱卡青蛙王子》《呼叫大明星》等电视剧中有不俗的表现。2012年,洛蕊儿通过自身的努力及出色的表现脱颖而出,受到众多观众的喜爱。中文名:洛蕊儿 代表作品《呼叫大明星》

欢天喜地七仙女续(黄儿&金吒) 黄儿金吒续集

第一章:话说七位仙女与驸马坐着太阳马车来到天庭,在大殿上,众人齐说:"拜见母后(娘娘).”王母娘娘对七位驸马说:"你们叫我什么?”七位驸马会意了,重喊道:"拜见母后!”王母笑着说:"好,好.我已经选好日子为你们成婚!”众人一听,都非常

声明:《母儿血型不合 母儿血型不合胎儿症状》为网友腥风血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