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窑华宁陶遗址的前世今生 前世今生

分享到

核心提示:4月18日是国际古迹遗址日。古迹遗址,是凝固的历史,也是生动可感的具象化、物化历史。玉溪窑、华宁陶在历史上都曾占据一席之地,如今红塔区瓦窑村旁和华宁县碗窑村里都还留有古窑遗址,那这两个古窑遗址现在的状况如何?记者在国际古迹遗址日来临前进行了实地走访。



走在碗窑村内,还能依稀感受到昔日烧制华宁陶的情形。



玉溪古窑遗址内,2号龙窑依然沉睡在地下。



玉溪古窑遗址展馆内的精美展品



玉溪古窑遗址24小时有人值守



玉溪窑华宁陶遗址的前世今生 前世今生
原华宁县民陶厂的厂址上建盖起了楼房,保护古窑遗址的一些设想不得已夭折。

过去

华盖山位于华宁县城北面,华盖山脚下便是碗窑村,是华宁陶的产地。华宁制陶源远流长,据史料记载,明朝洪武年间,即有来自江西景德镇的车朋,率眷属游氏子廷、凤廷举亲华宁,定居今碗窑村建窑制陶成功,质量喜人,他渴望陶器迅速发展,于是把生平技艺传给了高、彭、汪等11个姓氏。

汪子炎今年79岁,华宁县碗窑村村民,祖辈都是制陶人。汪子炎依稀记得,他的父亲曾在一座古窑里烧过华宁陶,古窑有12孔,很长很长,父亲将做好的东西装进属于自己的窑仓里,一座古窑里有好几家人的产品。“那个时候,各家做各家的东西,然后在一座古窑里烧,古窑一点火,烧的华宁陶有好几家。”汪子炎说。

古窑是什么时候修建的汪子炎毫不知情,只听说这座12孔古窑是他的祖父三兄弟一起平分的。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从古窑里生产出来的华宁陶很畅销。那个时候,村子里有一条街,街面用毛石铺就,一些烧坏的陶制品装上土,盖成一小间铺面,每家一个铺面,烧制好的华宁陶就在这条街上出售,那条街村里的人称为窑街。“窑街非常热闹,各地来买华宁陶的人都非常多,甚至还有贵州等地的人来窑街买华宁陶。”汪子炎说。

上世纪50年代时,村里成立了华宁陶器社,村里会做华宁陶的人都进了陶器社,村里的很多古窑停了火,就算还在生产的古窑,生产出来的产品也是属于华宁陶器社,与陶器社的产品一起出售。村里的古窑慢慢开始衰败。

“我爸曾经烧华宁陶的那座古窑,好像也是在上世纪50年代时停火的,停火后,再没有人管护那座古窑,村里有人需要土基的,就会去搬,又倒了一段,古窑就不见了,现在以前古窑的地方被人种了树,还有一些变成了菜地。”汪子炎说。

同在碗窑村长大的汪大为,那些已经停火的古窑,承载了他儿时的很多快乐。“小时候,我们经常在古窑里玩躲猫猫,那个时候,村里看得见的古窑还有好几座,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张家窑。”汪大为说。

汪大为的奶奶是张家的后人,在他的印象中,那座张家窑有几十米长,窑顶上长满了杂草,但仍然可以看见古窑的全貌。“好几年前,村里有人建沼气池,把张家窑给挖掉了,只剩下一小段残壁,我现在也不知道那段残壁还在不在。”汪大为说。

现在

据资料显示,到民国末年时,碗窑村还保存着14座龙窑,而今只保存了5座古窑遗址。

沿着水泥路走进碗窑村,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新建盖起的一座座钢筋混凝土楼房,偶尔驶过的车子,让人们觉得这个村庄与其他村庄并无任何不同,但是堆积着的陶器碎片,又似乎向人们表明这个村庄与其他村庄的不同。老屋的土墙上,嵌着陶器碎片,泛着白的、绿的、黄的色彩,五彩斑斓。那些废弃的烧陶器的匣钵被砌成矮墙、堆成田埂,许多匣钵上还模印着车、杨、彭、汪、高、向、龚、范等姓氏的印迹。“以前的制陶人,烧制出来的陶如果有瑕疵,便会把陶摔碎,因此村子里到处都可以看到华宁陶的碎片。”华宁县文管所所长孔姜林说。

路过一座老房子,孔姜林突然指着一处植物掩盖下,堆积着陶器碎片的地方说:“你看,盖这幢房子的地方,以前就是一座古窑,因为这里有一定的坡度,而且还可以看到一点点的痕迹。”

走到村子的井附近,孔姜林指着一处种植着树,树下杂草丛生的地方说:“这个地方以前也是一座古窑,看那些土的颜色,是古窑的内膛,内膛的温度极高,经过多年的火烧,颜色都变得有些发红了。”

在一片菜地旁,孔姜林远远指着一处隐约可见陶器碎片的地方说:“那里以前是老范家的古窑,可惜现在已经不在了。”

玉溪古窑遗址并不在居住区。走进玉溪古窑遗址,大型的景观水池,全新的游人长廊,加上新展馆……这一切似乎很难与“古窑遗址”联系起来。然而打开玉溪古窑遗址3号龙窑的展馆大门,历史的痕迹便一览无余。一座经过发掘已裸露出来的龙窑,两旁的展柜里,展示着玉溪古窑里曾生产出来的精美器皿。

“当初发现古窑遗址时,共发现了3座古窑,现在展馆内的3号龙窑,只是古窑的其中一部分,窑头已经消失了,1号龙窑已经被破坏,消失不见了。”红塔区文管所所长李松说。

走出3号龙窑的展馆大门,沿着一条小路往前走,树木非常茂密,绿草也长得旺盛,突然,李松指着一处几乎没有什么草的地方说:“你看,这就是2号龙窑。”如果不是李松特意说明,一般人根本无法认出,黄土下掩埋的竟然会是一座古窑。

未来

据李松介绍,虽说玉溪古窑遗址已经是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但是由于发掘时间早、发掘设备不成熟,因此玉溪古窑遗址的发掘还不彻底,保护措施也不尽完善。“3号龙窑的保护棚1986年就建起来了,但是由于当时设备、技术的限制,保护棚起到的保护作用有限,保护棚上有很宽的缝,下雨、刮大风都会对龙窑有一定的损坏。”李松说。

据了解,红塔区文管所计划在条件成熟之时,重新发掘玉溪古窑遗址,揭露玉溪古窑遗址更多的价值,同时在现有的古窑遗址基础上,建起一座遗址公园,公园内计划建立一座遗址博物馆,现在规划设计部门在进行遗址公园、遗址博物馆的相关设计。

现在的华宁县碗窑村的古窑遗址范围有10000多平方米。“碗窑村里的很多古窑,都被村民变成了种菜的菜地、居住的房子,不过让人感到庆幸的是,古窑虽然消失了,但是村子里埋在地下的、年代久远堆积起来的陶器碎片层保存得还很完整。”孔姜林说。为保护碗窑村的古窑遗址,华宁县已将碗窑村的古窑遗址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今年计划申报玉溪市文物保护单位,同时还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在,在古窑遗址保护范围内,已经禁止宅基地规划。”孔姜林说。

孔姜林曾设想将碗窑村旁的华宁县民陶厂建成一个集展览、科研、保护、陶培训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但随着华宁县民陶厂变成了房地产项目,孔姜林的这一设想也夭折了。“现在,保护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不过逐年发掘调查明洪武古窑遗址至民国时期的古窑遗址,丰富陶文化内涵,收集整理华宁陶的相关资料,是一项肯定要完成的事情。”孔姜林说。(记者 李梅 文/图)

编辑:王鹏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15562.html

更多阅读

玉溪市博物馆馆藏玉溪窑青花瓷器赏析 玉溪市政府采购网

内容提要:玉溪窑青花瓷器属云南青釉青花瓷体系。元末明初,在中原陶瓷文化欣欣向荣的时候,地处边疆的云南也深受景德镇制瓷工艺的影响,烧制出技艺独特的青花瓷器,并拥有两个最具代表性的瓷窑——玉溪窑和建水窑;到了清代,玉溪窑停烧,建水窑则

转载 国务院各组成部门的前世今生 潘金莲之前世今生网盘

原文地址:国务院各组成部门的前世今生作者:沙漠绿洲国务院各组成部门的前世今生——国务院组成部门(28个)国务院组成部门依法分别履行国务院基本的行政管理职能。国务院组成部门的设立、撤销或者合并由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提出方

转载 小百合BBS的前世今生 潘金莲之前世今生诱僧

五毛的诞生地、高校BBS的舆论中心,多次惨遭关闭封禁而后浴火重生..............【转载】小百合BBS的前世今生[纯搬运]南京大学小百合BBS的前世今生作者: 郑鑫南京大学小百合BBS南京大学小百合BBS,或简称南大小百合BBS,是中国南京大学半

电陶炉的危害 电陶炉的危害原理

电陶炉是一种将热能转化为红外线的主要家用电器,散发的红外线对女性健康会少得多,所以,和电磁炉相比的话,电陶炉的危害会更少。但是,其功效也没有像商家所说得那么夸张,例如促进血液循环或者增进健康,在理论和实际上都说不过去,也不可能做到

声明:《玉溪窑华宁陶遗址的前世今生 前世今生》为网友一抹晨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