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锹里奏鸣曲》导演阐述 电影导演阐述

电影《锹里奏鸣曲》现已杀青,回到北京接到很多朋友电话,希望能听听我对创作这部苗族影片的想法。本来拍摄之前我一直处于保密状态,不希望别人干扰,然而,既然电影已摄制完成,又有这么多朋友对这部少数民族电影有兴趣,我就决定把我对这部电影的导演阐述通过我的博客刊登出来,一是满足朋友的需要,二也算是对影片的推广吧!

人与自然和谐的乐章

电影《锹里奏鸣曲》 导演阐述

导演 韩万峰

这是一部关于我国少数民族苗族(花苗)的电影,也是我的第四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以前有关苗族题材电影已经拍摄了很多部,各种内容都有,那么,我们今天要拍的这部苗族电影《锹里奏鸣曲》又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呢?

这是一部讲述湖南靖州花苗歌鼟的电影。歌鼟是湖南靖州锹里地区苗族独有的一种民歌形式,我一直认为,所谓歌鼟其实就是居住在深山的苗族人们与大自然在长期的相处中,自然而生的一曲天人合一的乐章。所以,我们这部电影在讲歌鼟的同时,同样也是在讲人和自然相处的故事。

影片发生在今天湘黔交界处的靖州锹里苗族地区,主人公潘秋子一家和寨子其它人一样,原本平静地生活着,每天晚饭后大家聚在一起唱歌鼟成了他们最大的乐趣。然而,一条高速公路的修建,彻底打乱了他们的生活,在政府的鼓励下,他们将告别深山的生活,搬迁到城镇上去住。接下来,一家家走了,只有潘秋子一家在婆婆笑娘的坚持下,留了下来,当然坚守者还有寨老七叔的灵魂。

两年后,高速公路开通了,古老苗寨因歌鼟成了远近闻名的民俗村,来自各地的游客除了被大山深处的自然风光吸引外,那天籁般的歌鼟声,更让他们留恋往返------

人物分析

1、潘秋子

潘秋子是影片中的主人公,她不仅美丽善良,而且勤俭持家,孝敬婆婆,善待哑巴弟弟吴学拉,深的大家喜爱。其实在影片中潘秋子的身份除了以上特征外,她还和两个男人有着情感上的纠葛。一个是修路工人梁三金,另一个是她丈夫的弟弟哑巴吴学拉。梁三金爱上潘秋子似乎是意料之中的事,因为秋子的丈夫吴学贵病逝后,梁三金一直在默默地帮助秋子,秋子对这个高大朴实的男人也有好感,所以,影片中他们相互爱恋,最后默默地走到一起,也在情理之中。观众不仅没有异议,反而会给他们送上温馨的祝福。然而,吴学拉对嫂子秋子的情感,在影片中没有很明确交代,淡淡的,若隐若现,这不仅是受制于道德的约束,更体现了一个弱者无法抗拒的现实力量。吴学拉对嫂子秋子的爱慕也许获得不了观众的共鸣,然而,吴学拉用自己的独有的方式表达了他对嫂子秋子克制的纯洁的情感时,同样也是人性光芒的照射。

秋子和吴学拉之间的关系构成了影片叙事的动力。

2、吴学拉

把吴学拉设置成一个哑巴,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考虑,第一是影片中吴学拉这个人物弱者形象的需要;第二是以无言来抗拒现实的残酷。

影片中吴学拉虽是个弱者,然而,他却不甘命运的安排,经常帮秋子做家务事,不怕吃苦去工地赚钱,特别是在哥哥走后,他自觉地和秋子一道扛起了家庭的重担。梁三金的出现,让吴学拉本能的进入防备和抵制状态,首先体现的是家庭的不安全感,一个外来人的介入,让原本和谐的家庭有了不安的信号,接着,梁三金和秋子的情感发展,又直接伤害着吴学拉对嫂子秋子的纯洁的情感。所以,影片中吴学拉一直视梁三金为对手,并充满着敌意,直到最后,忍无可忍的吴学拉只能对梁三金进行了报复。

当然,影片结尾以吴学拉救人付出了生命代价,也算完成了吴学拉对自己的赎罪,从而获得了观众的同情和谅解。学拉儿子歌鼟的出生,无不预示着吴学拉生命的延续。同时,吴学拉还具有民族利益抗争着的形象。

3、笑娘

笑娘近70岁的人,是苗族文化的坚守者,她用歌声传承着苗族优秀的文化,她不愿离开自己的家园,她渴望吴学拉有个家庭,了却做母亲的心愿。所以,笑娘虽是个普通苗族歌师,可她大是大非,对生活,对生命有着自己独有的见解。

笑娘在影片中不会讲汉语,更多的时候,她默默地观察着周围的一且,当七叔自杀,把灵魂留在了苗寨时,笑娘表现出的冷静,让人肃然起敬。另外笑娘死后托梦给秋子,为学拉的儿子起名叫歌鼟,再次表达了上一代苗族人对下一代延续民族文化的期望之情。这些细节虽小,但足以完成对笑娘人物形象的塑造。

笑娘最终走了,完成了一代苗族人的新老交替,然而,苗族文化在传承和演变中,也许会因笑娘七叔这些人的离去,显得更加重要。

4、梁三金

梁三金在剧中是个山东人,山东是汉族文化的腹地,其身份不仅代表源远流长的黄河文明,更受儒家思想的熏陶,所以,梁三金出现在大山深处的苗寨,不啻于外来新的现代文明的降临。当秋子对梁三金逐渐好感,并且最终嫁给了梁三金,其过程也可以看出少数民族文化在强大汉族文化的影响下,自身无法阻挡的可能性。梁三金很优秀,吃苦耐劳,善解人意,对秋子一往情深,虽然他被学拉打伤胳膊,然而,他却获得了秋子的爱情。当片尾结束时,梁三金在苗寨的超市里悠闲自得,俨然成为新苗寨的一个主人公,其身份谁也不会去质疑。开放的苗族和苗汉文化的融合,或许是少数民族发展的唯一出路,然而,在这条道路上,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尤为重要。

风格

关于这部电影风格,我想把它看成一部具有散文特征的影片,在其郁郁葱葱的绿色屏障中,完成对生命的延续。

当我们把有选择的剧情,放入无可选择的大自然中去叙说时,也许我们只能用我们的眼睛去记录,而无法去更改。

唯美,真实,切忌造作和雕琢。

含蓄,内敛,大爱有度。

语言

摄影:让摄影机像我们放大的眼睛,多机位多视点摄入影片中苗寨人的生活,让藏在绿色深处中的感悟化为我们的意象,去捕捉人与大自然的气息!

大景别,甚至广角将是我们影片的主题,摄影机固定住生活的同时,然后再去寻找人的内心世界。

固定长镜头和移动长镜头将体现我们影像风格的特征。

轨道和小摇臂等摄影辅助器材,要巧妙运用,切忌为移动而移动,应做到移有招,动有因。

录音:歌鼟本身就是天籁之音,所以声音高度化处理很重要,在不失生活真实的前提下,创造性地发挥录音师的想象,把自然界有质感的声音收音在你的手中。

放大声音不是夸大声音,是重新创作一种新的声音。

美术:绿色为主基调,和苗族服饰的色彩巧妙搭配,让人鲜艳夺目的感觉。

化妆:尽可能把人美化,让人如自然界一样清爽,干净。

服装:我们这次拍的是花苗,花苗的衣服是最漂亮的,所以注意搭配,既让人感受到花苗的奇特,又让人感受到美感。同时,影片中所有人的衣服也尽量得体整洁。

道具:民族的,现代的,原生态的,既有最古老苗族神秘习性,也有丰富多样的现代感,选择空间很大,要尊重生活,尊重艺术。

灯光:夜景不多,调子以暖色为主,注意写意,协助摄影完成对本片风格的确立。

表演

我们此次的演员大多数都是非职业演员,在表演上尽量引导他们自己演自己,别让他们脱离自己,不知所云。

语言上,以苗语为主,普通话别去咬文嚼字,以防适得其反。苗语对白,是我们少数民族电影的一大特色,所以一定讲究准确,千万别滥竽充数。

演员之间要相互交流,尽快熟悉角色,进入剧情中。各部门都要帮助演员,使他们早日完成角色的塑造。

总之,当我充满着激情要去拍摄这部苗族电影时,我是多么的希望大家和我一样充满着热情,在这个翠绿欲滴的诗意季节创造出奇迹。

最后让我们感谢那些卓有见识的人们,是你们英明和无悔地选择,才使我们这支优秀的团队再次相聚,我们的民族电影之梦又一次起航。

电影《锹里奏鸣曲》导演阐述 电影导演阐述

谢谢你们的信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16699.html

更多阅读

《蜜里逃生》寻找蓝蓝姐的扮演者-杨迪 蜜里逃生全集高清版

还记得三年级的 那次 半期考试36分的数学成绩,完全归功于《蜜里逃生》还有蓝蓝姐,旦旦。。也正是那个时候开始了,莫名的感伤。小孩子嘛,什么都不懂,什么的、可那只是在大人的眼里。而我们也开始学着去成长,去等待、去珍惜、更是期待那 属

《竹里馆》赏析 竹里馆拼音版

竹里馆百科名片《竹里馆》是唐代大诗人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创作的一首五绝。此诗写山林幽居情趣,属闲情偶寄,遣词造句简朴清丽,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是诗人生活态度以及作品特点的绝佳表述。曾被选进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科书。目

声明:《电影《锹里奏鸣曲》导演阐述 电影导演阐述》为网友蒲公英的约定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