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元江出席广州同学聚会 广州同学聚会纪念品

2012年02月26日晚,人民大学78级同学在广州顺峰山庄聚会,赴会的同学分别来自东京、北京、香港、中山、珠海、广州等地,号称十八颗青松。

原广州日报社长黎元江(科社系78级)携夫人黄幸群(新闻系79级)出席。

笔者久仰黎元江,当年校园里也许错身而过,但真正将其人其名完全对上号,还是第一次。

这是现代中国新闻界的一个旗帜性人物,一手把广州日报从传统真理报模式的党委机关报,改造为新型的都市化党报,政治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十分显著。广州日报的改革,对中国政治管制模式下的机关报改革,做了筚路蓝缕的开拓性工作,迄今也是一座无人超越的业界高峰。

黎元江与在人民日报华南分社工作的黄幸群稍稍来迟,一进屋就成为大家关心的焦点。即使长居广州的几个同学,也是将近10年没有和他见面了。握手的,拥抱的,问好的,寒暄的,房间里的气氛一下热烈了起来。

从北京赶来的姚姚(科社系78级)是黎元江的同班同学,专程给他带来了2008年我们入学30周年纪念时出的一本文集、一本图片集和一盘光碟。

黎元江手下,是刚刚获赠的入学30周年纪念文集。

看得出来,黎元江精神状态不错,依然保持着大学时绰号“黎胖”的壮实魁梧身板,平和中显出几分官威,在同学面前倒没什么架子。不过,几个同为正局级官员的广州同学,卜大哥和钟大哥,却把当年“谁的架子大”当成一个忆旧的话引子,与黎元江七嘴八舌调侃起来,有故事、有段子,也有错位的记忆,最终没论出个子丑寅卯来。旁听的同学始终没弄明白,到底当年谁的架子更大一些。

餐桌上,笔者正好坐在黎元江左边,便与他私聊起来。出于基本的礼貌,对于他曾经的无妄之灾,俺和所有的同学都未有涉及。俺询问他现在主要忙什么?黎元江回答:和朋友做一些生意,主要是文化方面的,目前有一家艺术品拍卖公司。在他与日本回来的孙维(新闻系78级)交流中也听得出来,他对一些环保业务,如污水处理什么的,也蛮有兴趣。

主持这次聚会的鲁难(新闻系78级)说前几天胡舒立(新闻系78级)也在广州,接到聚会的邀请,但周末赶回北京了,只能通过短信代问同学们好。黎元江告诉俺,他前两天刚与胡舒立在广州吃了顿饭,胡邀请他去中山大学传播设计学院讲课。不过,笔者以为,以梨元江目前的戴罪之身,公开讲学还诸有不便。

黎元江的同班同学姚姚,还专程从北京带来了人大78级入学30周年纪念像册。

笔者对黎元江说:在咱们人大78级这一拨人中,有两个称得上中国新闻界传奇式人物的,一个是胡舒立,一个就是你黎元江,都是对中国新闻业发展有深远影响的人物。

当然,如果《炎黄春秋》也划归新闻界的范畴,那还得加上一个吴思(中文系78级)。他毕业后在农民日报当了多年记者编辑,后来以《潜规则》和《血酬定律》闻名,现在主持《炎黄春秋》编务,也是人大78级这拨人中的一个传奇。

咱们这一拨同学中从事传媒职业的,不乏做到社科院新闻所所长、大学新闻学院院长的,做到省报一把手、京城报社老总的,也有大型网站一把手、新闻周刊总编辑的,都堪称业界翘楚,但真正能对中国政治文明进程产生某种推动性作用,对中国新闻界产生某种路径性影响的,也就吴思、黎元江、胡舒立这么有限的几位。

另外还有78商经的王小波,不属于新闻界,不属于思想界,生前似乎也不被正统文学界所接纳,只能算是一位无界胜有界的跨界高手。

上世纪末中国的党委机关报改革,有两种基本模式,一个是黎元江在1992年开创的广州日报模式,特点是把传统党报改造为都市报品牌,经过多轮扩张后的广州日报把报纸的党性和人民性熔为一炉,既让党委满意也让市民满意。当然,广告商更加认可,报纸赚得盆满钵满。

一个是席文举1995年开始的华西都市报模式,特点是在传统党报之下,另办一份现代都市报,二者分而治之,薄薄的一张党报满足党委,厚厚的都市报则满足市民,满足广告商。

后一种模式已经在全国各大都市遍地开花,但由黎元江开创的前一种模式,除了在广东的其他几个城市能看到雏形,目前能走通的的不多。如果站在各级党委宣传部的立场,黎元江的模式,对执政党的执政理念传播效应更佳。也在全国党报中更有推广价值。


黎元江出席广州同学聚会 广州同学聚会纪念品
老同学见面,分外眼热。左起为姚姚、黎元江、老钟、黄幸群。

原信息时报的记者刘勇,本世纪初写过一本《媒体中国》,对广州日报的改革和广州纸媒三巨头的竞争势态,有过贴身的生动形象的记录。不过,不知什么缘故,这本书好像在市面上被禁封了。

复旦大学的一个博士生,以广州日报的改革和发展作博士研究课题,其成果也出了一本书,书名俺一时记不起来。

广州日报90年代初开始的改革历程,来之不易,弥足珍贵。这段历史,作为第一当事人,他应该责无旁贷地记录下来,对中国新闻业的发展,还会有深远的影响。笔者把这个小小的建议,转告给坐在身边的黎元江。

他说,他早有这个想法,会写的……。

关注人大78级,还可以浏览以下文字:

[ZT]习近平智囊刘鹤:新一轮经济改…

[ZT]谢一宁:年轻的白宫记者

[ZT]80年代风云人物:九号院的年轻…

[ZT]顾晓阳回忆:绝命之前:顾城谢…

[ZT]张伟光:那年我在人大打了一场…

[ZT]胡鸿杰:1978那些事儿

[ZT]马小冈:从莫干山会议到京丰宾…

[ZT]“联动”冲击公安部的起因

[ZT]人大1978级校友重聚纪念毕业30…

[ZT]大学同学眼中的田文

[ZT]80年代的藏漂:西藏文青,田文…

[ZT]彭大林:到拉萨看望田文

[ZT]丈夫叶农追忆中的田文

[ZT]姚恒瓈:我在拉萨为田文同学扫…

[ZT]关键武:纪念田文同学

[ZT]张梅芝:到拉萨探望田文

[ZT]杨劲桦:在西藏祭奠田文

[ZT]朋友缅怀中的田文

[ZT]田文:一个为爱而生的女人

[ZT]孙维:我在东瀛的人大缘

[ZT]苗棣:一门没有上完的课

[ZT]新闻人写真:虽力薄而努力不懈

[ZT]人大新闻传播学全国高校排名第…

[ZT]周其仁:三次近距离观察赵紫阳

[ZT]张伟光:我在圄里被撤过一次职

[ZT]郭少达:在废墟里推动变革

[ZT]傅绍万:怀揣责任用心做事

[ZT]张伟光:我跟华国锋点过头&nbs…

[ZT]蔡晓鹏:80年代国家部委下海第…

[ZT]以苏为师的中国人民大学

微斯人,吾谁与归?——李湘鲁追…

[ZT]谢一宁:广东应成为“中国加州”…

经历学潮补录

[ZT]经历学潮实录

[ZT]:《纽约客》记者访胡舒立

[ZT]:访大众日报报业集团一把手傅…

[ZT]胡舒立:大真无争张善炬

[ZT]李培禹:我的父亲母亲

敢和老板顶嘴的官场轶事

[zt]郭少达专访朱镕基

黎元江出席广州同学聚会

[ZT]人大新闻系老师的文革遭遇

[ZT]郭少达:“根”的漂移

[ZT]胡舒立荣膺2010年全球百大思想…

祝福人民大学新闻系55岁生日

怀念新华社记者王勤学同学

[ZT]一公分高度的遗憾[美国]张大…

[ZT]罗马尼亚边境小镇的一夜[英…

[ZT]胡舒立:我断了一些人的财路

(ZT)胡舒立和她秉持的新闻专业主…

(ZT)一位辽宁记者眼中金正日统治…

(ZT)为何成为白眼狼?一个越南人…

(ZT)跟着锦涛书记跑乡下(张善炬…

[80年代读书生活]奥威尔《1984》—…

馨香一瓣,送别老乡同学黎海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17096.html

更多阅读

平江一中高111班毕业25周年同学聚会 平江一中贴吧

平江一中高111班毕业25周年同学聚会——策划:叁川广告传媒有限公司一、主题:《岁月如歌》斗转星移,岁月如歌,转眼间平江一中高111班的同学毕业已经25周年了。2014年7月12日,高111班的75位同学相聚于平江母校,时隔25年的重逢,成了人生的

同学聚会为何相见不如怀念? 同学聚会与初恋相见

同学聚会 为何相见不如怀念?【有纯天然枣花蜜、槐花蜜、蜂王浆、蜂花粉、蜂胶等蜂产品,地址在安平县红旗街东头东顺斋清真回民饭店对过的友谊巷手机15930370545 】 其实,没有常流之水,也没有长青之木,有句话讲父母恩深终有别,夫妻义重

同学聚会 参加同学聚会禁忌

上周六是我初中的同学聚会。因为我没文化,学上的少,所以同学普遍比大家要少两批。高中同学聚会对我来说是比较费脑子的,因为我念了两次高一,都只有一年,每次进门前都要拉一个熟悉的同学偷偷把其他名字给问齐了,要不然叫不上来影响恶劣。初

最逗聚会发言原创三句半 ? 同学聚会方案发言稿

――郑州九中82届8班高中同学聚会发言稿――油王体聚会发言,欢迎改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项锋2005年6月10日初稿,2013年2月7日改1各位同学静一静,我先来说几句。本次聚会主题:庆祝郑州九中82届8班高中毕业31周年。2通讯录。请大家把最

ZT 报业狂人黎元江的红与黑 红与黑电影

  2002年黎元江事发之前,曾经有记者问黎,是否有可能将广东的三大报业集团合并。黎马上回答这是一个“非常浪漫大胆的设想”,但是如果上级有这一考虑并成立一个合并小组的话,“我会主动请缨担任合并小组组长”。报业狂人黎元江的红与

声明:《黎元江出席广州同学聚会 广州同学聚会纪念品》为网友闭关修炼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